第136章
旧嗜甜如命。 柯老夫人坐在黄花梨透雕鸾纹玫瑰椅上,微阖着眼。李嬷嬷在身后替她捶肩,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她说话。 “老夫人,老奴晌午听大爷房里的碧情说,大奶奶又因银子的事与大爷吵架了。” 柯老夫人眉头一皱,睁开眼,脸色就沉下来,骂道:“这秦氏也是,仗着自己的官老子,在家中作威作福。把个男人的钱管的这般紧,前几日我给兴儿添了几封银子,转头她见了,收了不说,还在我面前指桑骂槐地说了一通,摆明了作给我看。” 李嬷嬷笑道:“大奶奶出身高,难免心气儿高些。” “什么心气儿高,就是没规矩不懂尊卑。”柯老夫人越发不悦,“要说,还不如前头那个。虽无甚依仗,又长了一幅惹事的狐媚相,却好拿捏,伺候人也周到。不像这个,哪是娶了个媳妇,分明是娶了个菩萨!” 李嬷嬷没敢接腔,柯老夫人自己先叹了口气:“前日里让人去常武县打听消息的回来说,陆家的确有一门子在苏南的亲戚,也是有个甚么妹妹的叫王莺莺。八九年前,还在陆家住过一段日子。” 李嬷嬷想了想:“想必上回来府上的,就是那位王家小姐了。” “你说得没错,估摸着就是来打秋风的。”柯老夫人端起茶来抿了一口,冲掉嘴里的甜腻,“可惜,要是陆氏还在,许还能给她舍点银子。如今秦氏当家,手头紧得一个子儿都不肯撒,要听说了先头那位的事,只怕又要闹起来。也只得作罢。” 李嬷嬷笑道:“老夫人菩萨心肠。” 柯老夫人摆了摆手:“倒也不是我菩萨心肠,只是怕节外生枝罢了。眼下天气渐渐暖和,待过了六七月,太师府寿宴,又得咱们柯家送瓷器过去。兴儿平日里粗心惫懒,眼下咱们柯家依着太师府过活,万不可不小心,否则学了那陆氏惹祸……” 她说到这里,忽而停住,不知想到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惧意。 李嬷嬷也不敢出声,静静地站在身后。 过了好一会儿,柯老夫人才摆了摆手,叹道:“罢了,你去跟万福家的说一声,我这些日子想吃落梅饼,让她早些去官巷花市收梅花吧。” 李嬷嬷忙应了:“是。” 第二十八章 万福家的 盛京的春近了尾声,渐渐有了夏的炎意。 一大早,城南柯家的宅门被人推开,从里走出个中年妇人。 这妇人一身半旧蜜合色梭布褙子,头发挽成髻,圆胖身材,面善得很,臂弯里挽一只竹编的挂篮。 门房同她打招呼:“万嬷嬷。” 万福家的点头应了,一径朝官巷花市的方向赶去。 柯老夫人喜甜,万福家的做甜食手艺好,最擅长蒸造各式各样鲜花做的糕饼。近来老夫人最爱吃落梅饼,以梅花碾成汁末混入新鲜酥饼中,压成小朵梅花形状,盛在盘里,好看又好吃。 不过如今已过谷雨,眼看着再有半月要立夏,梅花早已该下市。眼下官巷花市中买的梅花是去年所存,待卖完这批,只能等今年冬日。是以,万福家赶得早了些。 待到了官巷,还未进花市就闻得扑鼻异香。春夏花多,各处摊位上摆着花卉,山兰、素馨、芍药、紫兰……馥郁芬芳,处处热闹。 万福家的寻了卖梅花的摊子,将这摊子上剩下的梅花尽数买完,又买了几把做甜食用的香草,方才挎了篮子往回头走。 官巷门口本就人多,车马不绝,花市人挤人。万嬷嬷才往外走,冷不防从花市外窜出来个十二三岁的乞儿,一头撞在人身上,直撞得万嬷嬷“哎唷”一声摔倒在地,不等叫住对方,那小乞儿见状不妙,一溜烟跑了。 万嬷嬷半个身子歪倒在地,只觉得脚腕钻心得疼,一时竟爬起来不得,撑着将撒出去的花草收进篮里,又低声骂了几句。 这时候,忽然听得有人在耳边说话:“大娘没事吧?” 万嬷嬷抬头,看见眼前站着两个年轻姑娘。 一个穿着青色比甲,生得俏丽机灵,梳着个丫鬟发髻,另一个一身深蓝布裙,唇红齿白,肌骨莹润,正关切地望着她。 万嬷嬷这会儿脚疼得很,四周人来来往往又很是不便,就道:“劳烦姑娘将我扶到巷口那块石椅上坐一会儿。” 那青衣丫鬟便笑着搀扶起她道:“不妨的。” 万嬷嬷被这二人扶着走到外头的石椅上坐下,越发觉得脚腕疼得厉害,想试着站起来走走,才一用力,又疼得龇牙咧嘴。 蓝衣姑娘看了看她脚腕,摇了摇头:“扭了骨头,眼下是不能走的了,三五天里也最好不要用力。” 万嬷嬷“呀”了一声,慌道:“这下坏了。” 她是出来买梅花的,花市离柯家还有好一段距离,这会儿要去叫马车也赶不及。 蓝衣姑娘想了想,对万嬷嬷道:“虽说扭了骨头,但用金针灸一灸,不用半日也能好。” “针灸?”万嬷嬷疑惑,“这附近有针灸的地方吗?” 青衣丫鬟笑嘻嘻道:“我知道这附近有个仁心医馆,离花市很近,大娘要不要去看看?” 万嬷嬷一愣:“仁心医馆?”她面露诧然,“是不是最近卖鼻窒药茶卖得很好的那间医馆?” 丫鬟一怔,又笑道:“您也听过仁心医馆的名字?” “那当然了,这药茶名儿近来处处都能听到。”万嬷嬷看了看自个儿脚腕,“既然都说仁心医馆做的药茶好,多半有些真本事,劳烦两位姑娘,将我送到仁心医馆。待后日我脚好了,一定好好谢谢二位。” “小忙罢了,大娘不必挂在心上。”丫鬟笑着看了蓝衣姑娘一眼,“姑娘,咱们一起将这大娘扶着走过去吧。” “好。” …… 陆瞳与银筝将伤了脚腕的万嬷嬷扶了一路,走到了仁心医馆。 杜长卿正坐在药柜前发呆,瞧见陆瞳回来,还有些奇怪:“陆大夫,你不是去买花了吗?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一大早,仁心医馆刚开张,陆瞳就对杜长卿说自己要去花市买花,带着银筝先走了。 万嬷嬷听了杜长卿的话,诧异地看向陆瞳:“陆大夫……你是大夫?” 陆瞳颔首。 银筝笑眯眯地搀着万嬷嬷的胳膊往里走:“放心吧大娘,我家姑娘医术高明得很,那药茶就是她做的,等下给你脚腕子灸一灸,保管一会儿就不疼了。” 杜长卿尚有些不明情况,待听陆瞳说了来龙去脉以后,一言难尽地瞧了她一眼:“你倒是发善心,处处济世。”又往近凑了一凑,低声问:“不过你真会针灸?不会是骗人吧,我先说了,要是给人戳坏了,我可保不住你。” 陆瞳没搭理他,兀自去衣箱里取了金针来。 外头,万嬷嬷半靠在躺椅上,望着陆瞳的目光还有些怀疑,迟疑道:“陆大夫,要是不行……” “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陆瞳已除去万嬷嬷的鞋袜,坐着稍矮些的椅子,将对方的腿放在自己的膝头。 只见那脚腕处肿着老大一个包,瞧着吓人,她道:“针刺后经络畅通,淤肿消退,很快就能下地,大娘不必忧心。”说罢,抬手将金针刺进万嬷嬷脚腕。 万嬷嬷满腹的话便都说不出口了。 陆瞳的动作实在太快了。 银筝见状,从旁倒了碗茶递给万嬷嬷,笑道:“大娘宽心,我家姑娘既是这里的坐馆大夫,本事自然不小,且先喝杯茶缓一缓,灸完等约莫个把时辰就好了。” 万嬷嬷接过茶来,笑得很是勉强。 银筝又搬了个杌子坐在万嬷嬷跟前,与她闲话:“我刚刚听大娘的口音,不像是盛京口音,倒像是应川的。” 万嬷嬷闻言,倒是被转了注意力,笑道:“不错,我就是应川人。” “真的?”银筝高兴起来:“我家也是应川的。没想到在盛京也能瞧见同乡,真是有缘!” 万嬷嬷亦是意外:“竟有这样的事,难怪我今日一见姑娘就觉得可亲!” 她二人同乡乍然相逢,自是生出无限亲切,立刻热络地攀谈起来。银筝本来就伶俐活泼,与万嬷嬷说些家乡话儿,不一会儿就将万嬷嬷哄得心花怒放。拉着银筝一口一个“我的姑娘”喊得亲热。说到兴头上,连自己脚腕子上的金针都给忘了。 杜长卿掏了掏耳朵,似对这铺子里叽叽喳喳的攀谈有些厌烦。 陆瞳却微微笑了。 自打进了仁心医馆以来,她没有一刻忘记自己的使命,从不懈怠对柯家的打听。 这妇人每隔五六日,都要去官巷花市铺子里买些花草,又说得一口地道的应川话。银筝当初沦落欢场时,认得一位家在应川的姐妹,侥幸学过几句。 于是陆瞳早早买通了庙口乞儿,去官巷花市自演了一出助人为乐的戏码。 冲撞、施善、引人、同乡,一切不过是为了故意接近这妇人的手段。 她垂着头,从绒布上取下最后一根金针,慢慢刺进万嬷嬷的腕间穴位,听得万嬷嬷笑道:“我屋里人少,当家的跟着柯大老爷做事,今日一早是出来买梅花的,可惜被那小混账冲撞,梅花碎了不少。” 陆瞳刺针的手微微一滞。 须臾,她笑着抬起头来,问:“柯大老爷?可是盛京卖窑瓷的柯家?” 第二十九章 情报 万嬷嬷看向陆瞳:“姑娘也知道柯家?” “盛京里谁不知道柯家大名?”银筝佯作惊讶,“听说太师府里都要用上柯家的窑瓷,这是何等风光。原来嬷嬷是在柯府做事,这般体面呢。” “都是做奴才的,说什么体面不体面。”万嬷嬷嘴上谦虚着,神情却有些得意。 陆瞳淡淡一笑。 万嬷嬷当然不是个普通奴才。 她的丈夫万福,是柯承兴的贴身小厮。 万福跟了柯乘兴已有二十来年,也就是说,万福是看着陆柔嫁进柯府的,之后陆柔身死,万福不可能不知道其中内情。 陆瞳本想从万福处下手,奈何此人生性谨慎,又寻不到由头接近,于是不得不将目光转向了万福的妻子,万嬷嬷。 万嬷嬷自表明了身份,又得知银筝是同乡后,说话便更随意亲近了些。又说到今日买梅花一事,絮絮地念叨:“这梅花散了,做出的饼子味儿不对,回头夫人问起来生气,怕又是要挨一顿骂了。” 陆瞳已将
相关推荐:
斗罗之开局即是封号斗罗
越轨(古代舅甥,H)
巨蟒少年
快穿:拐个男配来暖床
拿捏 (高H)
臣服Ⅱ
一只兔子三条色龙
怎么总是你[快穿]
超市空间:穿越年代嫁糙汉
江湖侠女 水梦柔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