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于人。” 第190章 误解 我也不失信于人。 也。 姜雪宁听见这句话时, 是有一分茫然的,因为并不知道谢危曾向谁许下过什么诺言。直到模糊的记忆里浮出一副画面,连带着旧日险些被她遗忘的声音, 一道在耳畔响起。 “少师大人, 中原的铁蹄,何时能踏破雁门,接殿下回来呢?” “很快,很快。” 那一刹犹似冰面上破开了一道裂缝, 有什么东西冲过来,骤然触碰到了她,让她嘴唇微微翕张, 似乎想要说什么。 可谢危只是收回了目光。 他面容沉和静冷, 有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疏淡,在她开口之前, 已经补了一句:“况且,我有我的谋算。” 姜雪宁于是一怔。 谢危则道:“一来燕临太重情义,你有夙愿未了, 我固然可视而不见, 可燕临却未必能够。倘若你开口请他帮忙,他必定一意孤行为你赴汤蹈火。边关战事,凶险万分。但凡出了点什么意外, 我数年的谋划都将功亏一篑, 毁于一旦。” 他的声音越发漠然。 人从桌旁起身,揭了一旁搁着的巾帕来擦手,只道:“宁二姑娘性情偏执, 我无法劝你不去救公主,碍于旧日情面, 也不能杀你先除后患。所以特从京中来金陵一趟,你虽不算什么聪明绝顶之辈,形势却该能看得清的。料想没来见我这两日,手中诸多产业,大小一应账目,应该已经派人清点好了吧?” “……” 姜雪宁几乎不敢相信自己听见了什么。 她豁然起身,直视谢危! 清澈的眸底甚至带了些许怒意。 她的确是做了一番打算才来的。 谢危前两日来时对她说,要去边关。 尤芳吟本准备了一大笔银两准备参与明年盐引之争,可官府那边随便找了个借口竟不让他们参与,而大费周章来此本应该插手此事的吕显也没投进去多少钱。 这证明什么? 证明吕显的钱忽然有了别的用途,且希望她们的银钱不要为争夺明年的盐引交给朝廷! 什么事情需要赶赴边关? 什么事情需要许多银钱? 最大的可能,便是要向鞑靼开战! 更何况,就算谢危没有这个打算,沈芷衣身陷鞑靼向朝廷求救的消息已经被证实。姜雪宁既然对人许下过承诺,自然要去兑现。 的确如谢危所言—— 如果没有别的办法,她会希望燕临那边能够施以援手。 所以那日思索良久后,她让尤芳吟与任为志抓紧时间清点好名下所能动用的所有钱财,以及近期内可以变现的产业。 为的就是能尽快派上用场。 可她没有想到,谢危会一眼看破,且话锋一转,背后是如此冷酷的算计! “是我忘了。” 姜雪宁心底放升起的几分暖意,骤然被冰雪封冻,让她垂在身侧的手指轻轻握紧,声音里却含了一分讽刺。 “先生所谋之大,本非常人能料,又岂能有常人之心?” 谢危搭着眼帘,并不解释。 姜雪宁看他这般无波无澜模样,更觉心底憋闷,想自己方才竟以为此人心中或恐还残余几分温情柔肠,实在可笑! 圣人皮囊,魔鬼心肠。 她竟敢轻信。 可眼下除却谢危,又能指望谁呢? 长公主危在旦夕,她根本没有别的选择。 这一时,也不知是恼恨谢危多一些,还是恼恨自己多一些,姜雪宁退了一步,向谢危弯身执礼,声音里却多了几分冷肃,只道:“学生涸辙之鲋,先生志存高远,能得您垂怜开恩,已是大幸,况乎谋事救人?钱粮财帛,悉已清点,账册傍晚便可交至先生手中。明日既要出发,便恕学生无礼,要回去稍作安排,先行告退。” 谢危把那擦手的绢巾放下。 姜雪宁没听他说话,只当他是默许了,一躬身后,冷着一张脸,径直拂袖,从屋中退了出去。 外头吕显刚回。 两人撞了个照面。 毕竟是两年没见过,吕显见着这明艳冰冷的面容,乍还愣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是谁。 他本想要打个招呼,谁料姜雪宁看他一眼,冷笑一声便走了。 吕显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他转过身来,重新看向前方谢危所住那屋的窗扇,犹豫片刻,还是轻轻一提自己那一身文人长衫,硬着头皮走了进去。 谢居安瞧着无甚异常。 吕显讪笑了一下,凑上去道:“刚看见你那宁二姑娘走了?” 谢危回眸:“事情怎么样了?” 吕显讨了个没趣,可看姜家那姑娘刚才走时的脸色,必定不很愉快,所以不敢再触霉头,只道:“前几日接到密函后,我便跑了一趟黄州,提前打点好了一应事宜。燕世子昨日已经启程前往边关,先做部署。谢居安,鞑靼这一次可是精兵强将,不比以前在中原铁蹄下苟延残喘的时候了。倘若此战不利,我们将再无一搏之力!” 原本近两年,谢危安排得天衣无缝。 对南边以万休子为首的天教,他虚与委蛇,并不跟他们撕破脸,偶尔还会提供方便; 对北方以圆机和尚为首的佛教,他置之不理,避其锋芒,任其发展。 孟阳与圆机和尚有杀妻之仇,都被谢危暗中拦下。 皇帝疏于政务,只以心术权谋御下,民间自然怨声载道,天教趁机发展壮大;白马寺因圆机和尚之故,被封为护国寺,在民间也卓有声誉。 偏偏圆机和尚与万休子有夙仇。 邪佛妖道自然争斗不休。 谢危居中韬光养晦,暗中网罗势力,襄助燕临,只等他双方相互消耗、斗个两败俱伤。即便有哪一方获胜,也不过是惨胜如败。 届时他自伺机坐收渔利。 如此便可不费多少兵卒,挥兵北上,造一个惊天动地的反! 可如今因为一个乐阳长公主沈芷衣,竟然要先动燕临这步棋,拿去对付鞑靼,救下公主! 在吕显看来,简直是脑袋有坑。 可对着谢危他也不敢把话说得太难听,咕咕唧唧道:“朝廷都不愿对长公主施以援手,你我一介外人,且将来还要做大逆不道之事。怎么说她身上所流淌的也是皇族之血,便冒着大事不成的风险将她救下,等你破京城、戮皇族,她放在那里岂不尴尬,又何以自处?” 也就是说,救沈芷衣,对他们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谢危听他一来就说了这许多,微微有些厌烦,随手一端案角上搁着的冷茶递给他:“你不渴吗?” 吕显皱眉:“我不渴。” 话说着却还是把那盏茶接过来,下意识喝了一口。 茶味深浓,透着股陈气。 吕显瞬间喷了出来,简直不敢相信:“姓谢的,这茶冷的!陈茶,也敢给我递!” 谢危却只想起屋内那女子方才豁然起身时的神态,眼底竟似乎有那么一分,失望? 她难道不觉他是洪水猛兽,竟以为他还有救么? 失望也没什么不好。 慢慢闭上眼,谢危真的倦了,坐于窗下,轻轻抬手压住自己紧绷的太阳穴,道:“热茶堵不住你的嘴。晚些时候宁二那边有账册送来,按计划我明日启程去边关,后方便要烦劳你谋划照应,粮草辎重乃三军重中之重,万不能有闪失。” “宁二姑娘那边的账册?” 吕显眼皮陡地一跳,心道姜雪宁送账册来干什么,可此念一起一下就想起了方才姜雪宁离开时难看的脸色,一种不妙的预感顿时浮了上来。 他道:“你怎么同她说的?” 谢危搭着眼帘道:“想救沈芷衣,除我之外,无人能帮她。” 吕显倒吸一口凉气。 他好半晌才回过神来,简直有点恨铁不成钢,跺脚道:“可你明明……这样怎能讨得姑娘欢心?!” 谢危却沉默不语。 秋风萧瑟,梧叶飘黄。 傍晚的金陵城被笼罩进璀璨昏黄的霞光里。 几条小船拖着渔网,从河上返航。 一切都悠闲安宁。 可从别馆出来的姜雪宁却是火气甚大,乘马车回到斜白居后,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把花厅里的花瓶摔了三四个,才勉强恢复了冷静。 她灌了半盏茶,才使人先将账册送去谢危所在的别馆,又差人叫了尤芳吟来,做了一番交代。 账册交了,很多东西却还是要人料理。 她要亲赴边关,中原这边却需要留一个尤芳吟坐镇,方可使大小事宜有条不紊。 尤芳吟一听不由怔神:“姑娘为什么把事情都留给我处理?” 姜雪宁已经在叫人收拾行囊,只道:“我明日就走。” 尤芳吟大惊:“您去哪里?” 姜雪宁截然道:“去边关。” 尤芳吟彻底愣住:“可,可这般急,明日就走……” 姜雪宁将那一只装着土的木匣捧起,珍而重之地放入行囊,回眸看向尤芳吟,道:“没有多少时间了,如果明年初春还救不出公主,往后就不会再有机会。” 上一世,鞑靼开战之时,便是公主罹难之际! 这也就意味着—— 倘若想要逆转前世命运,救出公主,他们无论如何,必须抢在鞑靼向中原开战之前,向鞑靼开战,发动一场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奇袭! 第191章 冰山一角(修) 鞑靼在中原以北, 数十年前为大乾铁蹄击退,自此退出南漠,多年以来屈于中原, 不再向边境进犯。其地广阔荒芜, 百姓游牧而居,少有定所,只鄂伦河流经领土,因水草丰茂, 经年累月聚集成群落。 鞑靼王都,便建在鄂伦河中游河湾地带。 入夜后,缀着五色丝绦的牙帐内点上了灯火, 从外面远远看过去就像是一只巨大的灯笼。 远远的有几座小山坡。 其中一座朝南的山坡上, 隐隐然还能看见一匹高大的骏马,骏马旁边则伫立着一名身穿胡服的女子。 婢女从远处走来, 望见这道纤弱的背影,险些掉泪。 她好不容易才平复了心情,面上挂着笑走上前去, 高高兴兴地朝着前面喊:“殿下, 天色已经晚了,夜里头风这样大,你可谨慎着别吹坏了身子。我们还是回到帐里去吧!” 沈芷衣静立不动。 她遥遥望着那被漠漠烟尘与深紫的幽暗淹没的东南故土, 只问:“还是没有消息吗?” 北地天寒, 气候干燥,风沙也重。 没有中原养人的风水,她旧日娇艳的面颊难免也留下几分风霜的痕迹, 虽是清丽如旧,可往日稍显丰腴的面颊已然瘦削了不少, 直有几分形销骨立之感。 只是比起形貌的变化,最惊人的或恐是那一双眼。 沉沉的暮色如同水墨坠入了她眼底。 昔年鲜活的神光,在苦难的磨砺之下,消失殆尽,却又像是一柄藏在鞘中的匕首,有着前所未有的、隐忍的锋芒! 婢女自然知道这些年来,公主都经历了什么。 初入匈奴王庭,她们有整整二十余名宫人。 然而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只剩下了四个。离开的那些人,有的是受不了北漠的艰苦奔逃,有的是想念远在万里之遥的家园请离,也有的横遭鞑靼贵族的折磨刑罚,没能扛过去…… 表面看是尊贵无比,来和亲的帝国公主; 可在华美的冠冕之下,却是一副残酷的枷锁! 与其说是一朝公主,鞑靼王妃,莫若说是一介命不由己的阶下囚。 婢女不忍吐露外头来的消息,只走上来轻轻扯着公主的衣袖,道
相关推荐:
登神
全球噩梦求生,我竟是传说大佬
重生房子买买买
尽在不言中
主角穆乐乐晏习帛
宋师
穿书后主角与我双宿双飞
[重生]缉凶
失忆后我被将军娇宠了
囚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