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影帝每天都在续费助理 > 第125章

第125章

不如上一次精神。” “是我打扰了。” “与你无关。” 谨王世子妃带着浅笑,“今日请你来原本是父王的意思,想来你也知道朝中为慈善募捐一事争论不休,各家有各家的心思,父王见皇上为此烦忧才想多了解一些,只是没想到你今日会进宫。” 辛安没好接这个话,有些事也不是她的身份可以随意议论的,谨王世子妃也没就这个话题说下去,问,“听闻你那药膳坊里的秦太夫专攻药膳有奇效?” 辛安点头,“秦伯擅岐黄但更擅吃,一身医术都用在了如何吃上,他开的药膳方也有用,可要让他登门为娘娘调配一副方子?” “可麻烦?” “不麻烦。”辛安有些遗憾,“就是这几日没在京城,和章神医出城寻宝去了,等他回来我让他来。” “寻宝?” 谨王世子妃有些好奇,辛安无奈的笑着,“说距离这里百十里外的山里有什么药,就是这个时节采摘,两人吃饭的时候说到此事,而后急吼吼的就走了,都说老还童,真是一点不假。” 谨王世子妃也跟着笑了起来,忽然眉头轻蹙,像是哪里不舒服,辛安关切的问了句,世子妃摇头,“无事。” 辛安也不追问,正要再说句告辞的话,谨王世子妃却先开口,“你可认识女大夫?” “秦伯有个女弟子。” 辛安猜她方才那样是不是有妇人病,但这种病向来讳疾忌医,大多女子其实或多或少都有不舒服的时候,能为此叫大夫的极少。 “名方晓晓,是辛家管事之女,父女俩都是京城人士,去年回京帮着我打理买卖,晓晓有秦伯五成医术,擅毒理和妇人病,尤其擅长制治药丸,不用喝苦药汤,一日三次药丸即可,平日里我有些不舒服都是晓晓为我看诊。” 这可深得谨王世子妃的心,“你让她得空了来见见我。” “好。” 辛安上了车,直接去了药膳坊,这个时候是饭点,唐陌果然在这里用饭,见着她来跟着他来蹭饭的几个人还有些不好意思,要给她见礼,辛安笑道:“都别多礼了,你们喜欢这里的饭菜我挺高兴,以后有空就和你们副指挥使一块儿来用饭,省得他一个人用的不香。” “多谢嫂子,这里的饭可好吃了,我们都沾了头儿的光。” 焦卫抱着大海碗笑的欢喜,其他几人也跟着附和,唐陌乐呵呵的拉着辛安去了安静的地方,“来寻我可是有事。” “有。” 她去了一趟谨王府有收获自然要来给他说一说,唐陌通过明白了她的意思,“你是想拉一把桓弟?” “你觉得可行?” 募捐一事若落到谨王手上,不得有人要为他鞍前马后吗? 唐陌觉得还挺合适,“桓弟有本事,脑子灵,重点是他对这一套事很擅长,在淮江的时候他一直和我一起,别看他在你跟前老实还有些笨的样子,但在酒桌子上滑的就像泥鳅,酒量也好,很会来事,若是谨王能带着他应该能省功夫,有机会我提一提。” “好。” 辛安只是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可以试一试,“不是一定要,不行就算了。” “我知道。“ 唐陌想着她跑了一早上,“饿不饿,就在这里用饭吧,今儿中午还有包房。” “也好。” 唐陌去要了两个菜,陪着辛安用过午饭才离开,辛安刚回府张管事便朝着她笑着走来,“二少夫人,老太太请您回来后去一趟春荣堂。” 第447章 祖母觉得大哥没错吗? 心冷透的王氏对唐纲不再心软,也不再处处为老太太的身子考虑,说要让她得知唐荣的事那是一点都没耽搁,今日中午在院子里赏花的老太太就听到了两个丫头嚼舌根,追问之下碎嘴的丫头竹筒倒豆子一般将唐荣和陶怡然去年那些丢人的事全说了,老太太气血上头就是一阵眩晕,好半天才缓过来。 甘露劝说她当什么都不知道,左右她也管不了,但此时的老太太又怎么可能当个眼瞎心盲的人,直接传话王氏。 甘露无奈叹气,有些东西是不能吃挑破的,非要挑破她怕老太太下不来台,毕竟世子那些事根本就经不起推敲。 王氏来了,一面发落了两个丫头一面劝说老太太莫要管外面的事,告诉她都是传言信不得,还是那副为她好的样子。 她越是这样老太太就越是一定要知道,最后王氏无可奈何之下都告诉了她,包括唐荣唆使她舅母在府中闹事,在外传谣言,从而导致和他舅舅关系生硬这一系列的事都告诉了她。 至于最近那些传言,她只能说没证据,但许家说的是事实,穆家的人的确打着陶怡然的旗号让许家公子办事,“许夫人放言,若不是看在侯爷生病卧床的份上是一定要登门问罪的,穆家倒是什么也没说。” 她这话等于是直接判了陶怡然的罪,老太太又急又气,又怀疑这里头有王氏的手笔,更有些怨她打理侯府不精心,若是严些哪里能容许外面的脏东西给送进来,给了陶怡然作妖的机会。 可没等她想好应该怎么开口王氏就表明了态度,“即便母亲怪我,我也不会再管老大夫妻的事,当老大唆使他的舅母来污蔑我时,我和他的母子情分就断了,如今我只是侯府主母,只做我这个主母应该做的事。” “母亲也莫要勉强我,若是觉得我心胸狭隘便夺了我的管家权就是,侯爷在淮江做的那些事我都不愿提及,他厌恶老二到了极点,我上劝说不了自己的丈夫,下不能给自己儿子一个公平,早已是无能之人,我不会怪母亲的。” 老太太语塞,直到王氏离开她也没有做出任何反应,甘露一副我就晓得是这样的模样,少不得要多劝老太太两句,最后老太太流了泪,“老头子走了,留我一个人在这里受罪。” 甘露送上帕子,“老侯爷当家那会儿是何等荣光,京中各家谁见了您不是客客气气的,府中也是兴盛祥和;如今是侯爷当家,夫人打理内宅,侯府没了老侯爷在时的景象,夫人自是比您那个时候难,您也别怪她。” 老太太出生在地主家,也就是识得几个字,成了侯府夫人后倒也没受委屈,因为老侯爷很强,有他在没有人可以小瞧侯府,这也让老太太一直活在虚幻里,觉得自己掌控的时候半点错处也没有,到了夫人便总出事。 是她忘记了,老侯爷早就不在了,侯爷并无太大建树,侯府早就不是老侯爷在时的模样,自然也就不会如当初那般兴盛安宁。 甘露的话让老太太又是一阵伤怀,午饭也用不下,只想见辛安。 辛安到的时候老太太精神就不太好了,细问之下便明白定是老太太做了什么事刺激到了她婆母,要不然以她婆母对春荣堂的掌控,怎么可能有丫头敢偷偷嚼舌根,还那么巧让老太太给听到了。 “当初父亲和母亲一同商议不再将外面的乌糟事说到祖母跟前,让祖母跟着忧心。” “祖母不必担心,事情出了解决就是,没有哪一家可以一直平顺的,总有起波澜的时候,都不是大事。” 她已经没什么心情也没多少耐心处理这些事,在她看来纯粹就是没事找事,外面那么多事等着她,早就说了去见她的林姐姐都一直没工夫,她还着急回秋实院给她爹去信呢。 老太太让她去劝一劝王氏,“她在气头上说了些重话,什么母子情就断了,这话太严重。” 辛安抬眼,“祖母觉得大哥做的没错吗?” “母亲即便是继母那也是长辈,也曾真心待他悉心照料,所谓子不言母之过,他竟然暗地里弄的满城风雨,直言继母之刻薄恶毒,人心肉长,祖母要我以什么立场去劝说母亲宽厚大度?” “从入府开始母亲爱我护我,我若开口相劝无异于是对母亲的背叛,让她觉得我这个做儿媳妇也觉得她气量狭小不容人,又让她如何自处?” 老太太欲言又止,她一直都以为辛安是最听话最懂事,最孝顺。 可辛安的话又让她无法反驳,最后颓丧开口,“我又如何不知你母亲受了委屈,可这一家子人若人人都要强,没有人愿意退一步,这家还如何为家?” 辛安又问,“那为何要退一步的永远都是一个人?” “就因为她曾经退了一步,往后就要一直退吗?为什么不是犯错的那个人退?” 老太太没想过这个问题,人都是这样,只要觉得一个人懂事,就会将懂事的帽子扣在她头上,一边说着懂她的委屈一边又让她处处退让,明知道她在吃亏她在受委屈也不会想改变。 因为比之改变那个从不退让的人更难。 一家人里,总要有一个人愿意吃亏。 “祖母,您就别操心这些事了,有些东西强求不来,就让他们这样的吧,好歹都靠着侯府,谁也不可能做出损人不利己的事。” 辛安觉得累了,也觉得烦了,没想到走了唐荣摁下了陶怡然,还来个老太太。 她的娘家所有人在都在想着怎么出力将家族推举的更高,遇到机会全家一起上,功劳都会默契的放在他爹头上,不是家里人有多伟大,是因为他们知道只要一个人冒了头所有人都会得到好处,效果也是极其明显。 而她的婆家一天到晚都在琢磨怎么让家里人吃亏,怎么偏袒谁,怎么打压谁,外面那么多事不去处理,狗屁倒灶的事忙不停。 若不是分不开,真是很想单独出去住。 第448章 婆媳俩的默契 “您宽心些,二少夫人说的也有些道理,有些事强求不得,罢了吧。” 辛安走后甘露努力开解老太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如今的侯府老太太管不了,也管不动。 沉默良久的老太太看着外头的天无力叹息,“这侯府的天变了。” “我担心的终究还是发生了。” 她抓住了甘露的手,“我若再装聋作哑下去,老大那孩子不会有好下场,就连我儿只怕也将不得善终。” 今日王氏婆媳的态度给她提了醒,这府中上下早已经被那对婆媳把持,老大远离京城,老大媳妇不中用,就连她的儿子眼下也卧病在床,府外全由老二掌控。 老大和老二的仇怨不可化解,王氏摆明的态度也不愿再装慈母,母子三人早就联了手,再这样下去...... 老太太心中震荡,不再愿意退让吃亏的王氏和娶妻后便一改做派老二...... “老夫人~“ 老夫人晕倒,甘露被吓的六神无主,王氏亲自前来照料,面上更显憔悴。 此时的唐陌已到了谨王跟前,谨王想知道的他无一不知,言语清晰突出重点,无废话无谄媚,谨王原本对他的印象是有些圆滑,今日再见又觉他行事有章法。 “淮江慈善募捐乃是父亲牵头,当地官员胁从,岳父和妻弟负责和当地商户商议,乃是上下一心的结果。” 这种时候唐陌并不揽功,依他看来,他家那个老头子是躺着就挣了功劳,还赚的盆满钵满,真正干活的是当地的那些官员和他岳父一家。 谨王心里有了数,“依你看谁才是负责慈善募捐的好人选?” 唐陌拱手,“募捐一事并没有预想那般容易,如何让当地百姓心甘情愿为朝廷分忧,如何监管募捐钱款,如何让当地官员不动心等事,身份不够只怕难以让人信服。” “财帛动人心,几百上千万的两的银钱在自己跟前,能有几人不动心?” “王爷忠君爱民,心系皇上,百官信服,末将以为此事的第一人选非王爷莫属,然王爷许是分身乏术,谨王世子为第二人选。” 坐在旁边一直没说话的谨王世子抬了头,他其实对这个差事还挺动心的,难得一见的美差。 谨王并未评价,只问,“你父亲的病情如何了?” “反反复复,过几日应该就能上朝,即便上朝怕也不能太过操劳。” 谨王世子觉得这话有些意思,这是想要绝了自家老子发达的路。 “你说跑腿出力都是你那岳父和妻弟?” 唐陌笑道:“是出了大力气的,那些个大商户的脑子不比朝中的那些大人差,我亲眼见了他们哭穷,哭的有理有据条理清晰,还是抱团一起哭,穆小大人几人拿他们完全没有办法。” 谨王世子笑了起来,对谨王道:“这一招儿子以前可是见过的,没想到大商户也用。” 这一家子都被流放过,什么没见识过? 知道唐陌说的话并没夸大。 谨王起了身,“本王还有事要处理,你们年轻人有话说,无需拘谨。” 送走谨王后谨王世子看了眼天色,道:“哎哟,这都是饭点了吧。” 唐陌最懂这些人的心思,“来之前我在药膳坊要了个包房,不知道世子可愿赏光喝一杯?” “那就喝一杯?” 见人颇有兴趣,唐陌侧身,“世子请。” 很快谨王便知两人吃酒去了,谨王妃道:“威远侯府二房这对夫妻不可小觑。” 谨王道:“唐纲糊涂,我瞧着这夫妻俩有些意思,倒也不必往外推,有野心不是坏事。“ 只要对朝廷有用,别的不管。 辛安得知唐陌不回来用饭便去了春荣堂,今日和老太太说的话有些重,要是真给气出了好歹,追究起来她也有一定的责任。 “祖母如何了?“ 王氏一脸愁容,“府医来看过,不过是年纪大了,思虑过多这些话。” 辛安提议应该请太医来看看,“祖母身子要紧,太医擅长调养,看看心里也踏实。” “你说的也是。” 王氏也不耽搁,让张管事拿了唐纲的帖子去给老太太请太医,转身对辛安道:“最近府中也不知遭了什么邪祟,我要照顾你父亲和祖母,府中的事情只能暂时交给你打理,遇事你只管自己拿主意就是。” 辛安的意思,“府中从去年到现在都不消停,不如请道长进门做法,或者请大和尚今日念几日经文,也好化解一二。” “这好一个又病一个的,传出去也不好听。” 王氏点了头,“回头我和你父亲商议,明日开始又要辛苦你了。” 她已经知道辛安在老太太跟前维护她的事,虽然老太太晕倒和此事有关,但有她在,这事就和辛安一点关系都没有,必须是侯府入了灾星。 至于灾星是谁,显而易见! “母亲也要多歇息才是。” 在春荣堂等着太医来,又亲自送了太医离开才回了秋实院,等到唐陌回来的时候已是半夜,浑身酒气,拉着已经睡下的辛安说他今日和谨王世子吃酒,“赵昶那人还挺有意思,没想象中那般高不可攀。” “赵昶是谁?” 辛安睡眼朦胧,打个哈欠,多欠揍的人啊,她刚刚睡着。 “就是谨王世子。” 唐陌要去搂辛安,那酒气直扑辛安的鼻子,嫌弃的将人推开,“不许说话了,去洗洗。” “我高兴,你让我再说两句,我给你说......” 眼神逐渐迷离的唐陌拉着辛安的手死活不松开,踢掉鞋子就要往床上爬,被辛安反手一拧给拧清醒了。 “疼的直冲天灵盖儿,下手太狠了。” 已老实的唐陌去洗漱了,回来的时候还哼哼唧唧,幸亏没发疯,让辛安很是松了一口气。 次日辛安起了个大早,中馈在手那就必须要行使权力,她以最快的速度掌控了府中上下,南风也开始行动,到了现在她很清楚二公子和二少夫人需要的是什么,都是侯爷的儿子,二公子自然也可以竞争爵位。 再加上昨晚王氏故意给侯府松了个口子,婆媳俩在没商议的前提下做了同一件事,很快城中就有了传言,说侯府新出生的小公子只怕是刑克六亲,从怀上他开始侯府就没顺畅过。 第449章 辛安的祸水东引 “且不说怀上那位小公子后侯府不消停,就说怀的时机也不吉利啊,你们可还记得那侯府世子和世子夫人在陶家光天化日就那样的事?” “这多晦气啊,后来那侯府世子又被打,一年有半年都在府中养伤,这回好了,他刚被生出来,侯爷就病了。” “岂止是侯爷,还有侯爷夫人,侯府的老太太前脚好端端的回府,后脚就倒了,这几位可都是那位小公子的长辈,还不是刑克六亲?” “之前不是说那孩子根本不是侯府的种吗......” 距离上一波被压下去的传言也就几日,这些人可都没忘记,这些人又惯会联想,只要给他们开个头,他们自己就能将各种传言都串联起来,还能前后连贯,找出证据加以佐证。 等唐纲知道的时候流言已经传开,张管事出手压消息,但该知道都已经知道。 “你是如何管家的?” 如今管家的是辛安,出了事自然要找她。 辛安一脸无辜,“父亲,最近府中的事实在太多,我刚接手中馈,保府中安宁都有些手忙脚乱,暂时还没能腾出手去管外头的事。” “上次城中传言纷纷,里面就有好几家的手笔,都是眼红父亲的,我们出钱出力欠人情才勉强压下,这回只怕还是有那些人家的手笔,若是再像上次那般来一次,怕是会适得其反。” 这是祸水东引,唐纲半点没有怀疑,只想着他这几日不在朝堂,那些人怕是以为他要死了。 主要也是不相信辛安有那种本事。 辛安看出了他的想法,继续引导他,“夫君官职低微,父亲这些日子又生病在府中休养,听闻朝堂那些人为了争夺慈善募捐的差事争的头破血流,按理说父亲才是最合适的人选,只是这病来的不是时候。” “这两日父亲身子渐好,那些人许是怕父亲回到朝堂让他们没了机会,想用些邪门歪道的法子来打击父亲,更可恶的是对尚未满月的小侄出手,实在有些不光彩。” 唐纲看了辛安一眼,承认她说的有几分道理,也就没继续责怪她,“你之前出门赴宴,那些人可有提及府中之事?” 辛安点头,“自是要问的,就是...” “就是什么?“ 辛安坦言,“有些传言,说父亲在淮江贪了百万两之巨,昨日我奉命送小公子进宫,皇上还提及了此事。” 唐纲差点没被气死,“简直无稽之谈,皇上乃是明君,不会相信。” “是。” 辛安告诉她,“皇上问及我也说回京的那几辆马车是我和母亲采买的淮江土仪,带回来送亲朋好友,父亲也有一些,都是我爹送的土仪,还有些是父亲生病时我爹的朋友送的土仪和药材,传言皆是无端猜测。” “皇上便没有再提此事。” 唐纲看向她,“你做的很好。” 这个儿媳妇虽然不讨喜,但也有可取之处。 “秦神医去了何处?” “前些日子和章神医一同出城采药去了,具体在哪座山上并不清楚,父亲此番伤了元气,等秦伯回来还要请他为您细心调理才行。” 唐纲‘嗯’了一声,没再追究辛安的失职,辛安趁机问了,“之前和母亲商议请大和尚来诵经祈福,后来一想若是如此岂不是坐实了外界传言,只能作罢。” “只是大嫂要出月子,小侄也要满月,府中可要操办满月宴?” 听到陶怡然唐纲就火大,连带着对自己盼望许久孙子也没了多少喜爱,这种满城风雨的情况下还办什么满月宴? 外头那些传言虽带着恶意,但唐纲多少信了那么两分,生下来府中就不消停,牵连长辈,能是个什么好命格“” “等百日再看。” 辛安恭敬点头,“是。” “虽然不好办道场,但请个大师进门看看还是可以的,父亲觉得可有必要?” 唐纲让再缓缓,辛安又道:“按照命理来说父亲今年冲太岁,还是要谨慎些为好。” 是的,唐纲冲太岁,他怎么倒霉都是合情合理的。 唐纲眉头紧蹙,年节上各种该要注意的都没拿下,还找大师化解,去了淮江又办漂亮了差事,还以为已逢凶化吉,哪里想到运势会急转直下。 “此事我和你祖母商议后再定。” “是。” 辛安很快离开,神清气爽,走在路上但凡遇到她的下人纷纷见礼问安,以前这些人对她也尊敬,如今中馈在手,对她又对了敬畏。 “去玉姨娘那里看看。” 玉姨娘生的奴儿是真好看,她多去抱抱,看能不能接个运道。 “奴儿可醒着?” “您来的刚好,刚醒来一会儿,正精神。” 玉姨娘小心朝她见礼,毕竟往后在这府中她这个姨娘能不能过的好就要看这位二少夫人心情好不好了。 “快抱来我抱抱。” 最近的她隔三差五就要来抱抱,玉姨娘放松了不少,将小娃轻轻放到她怀里。 小娃白嫩可爱,眼睛又大睫毛还长,胖嘟嘟的抱着压手,好奇盯着辛安,咧嘴一笑辛安就跟着笑了,“奴儿真是可爱,我是一日不见就念着,快叫二婶婶。” “叫二婶婶。” 回答她的是小娃的咿呀,见辛安是真喜欢,玉姨娘也欢喜,“二少夫人来的次数多,奴儿是记得您的,眼下有些认生,但二少夫人抱他就很乖。” “可见我还是招小孩喜欢。” 辛安抬眼,“玉姨娘这里要是缺什么只管来和我说,可不能委屈了我们的小奴儿。” “多谢二少夫人。” “不客气。” 辛安状若无意的问她,“这些日子大哥可有来信问问奴儿?” 玉姨娘神色落寞,辛安宽慰,“大哥定是忙碌,奴儿是大哥长子,又生的这般可爱,瞧着就有福气,怎可能会不喜欢。” “外头的那些传言你都听说了吧?” 玉姨娘点头,只庆幸她儿子生的早,没有被牵扯进风波里,辛安道:“这些日子尽量不要抱着奴儿逛园子,大嫂心情不好,莫要给她添堵,我虽暂时掌中馈,但你和奴儿到底是大房的人,我也不方便插手。” “月姨娘和你关系不错,你也宽慰她一二,满月宴是没了,百日宴也不一定有,嫡庶有别,别触霉头。” 第450章 该争的时候就要争 玉姨娘生的奴儿虽是唐荣长子,但是庶长子,还在肚子里的时候就不得唐荣喜欢,生下来也没办满月宴,唐纲这个当祖父的并不太重视。 月姨娘有孕后也不得唐荣喜欢,加上生的是个女娃,下意识就被所有人忽视,紧接着又是陶怡然这个大房主母生产,嫡子的出生自然就遮盖了一个小小庶女本就不存在的光,月姨娘的落寞可想而知。 玉姨娘一脸愁容,原本还幻想自己生下世子的长子会被另眼相待,如今倒是要越发谨慎的小心度日。 辛安将怀里的孩子还给了她,有些可惜,“奴儿这般可爱,抱着就叫人舍不得放手,祖母这

相关推荐: 村夜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乡村透视仙医   山有木兮【NP】   白日烟波   鉴宝狂婿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恶蛟的新娘(1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