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每日到唐荣的房中伺候,恨不得一天喂八顿补药,短时间内唐荣就圆了一圈,脸上还泛着些油光,生生破坏了他翩翩公子的美感。 唐纲瞧见了,觉得眼睛痛。 第170章 勃然大怒的老太太 唐荣抹了一把脸,见指腹上有些油光,走到镜子前一看顿时想死的心都有了,他引以为傲的脸多少有些油腻,好在只要少吃些就能清减,并不算太担心。 让他如此上火的只有陶怡然,他死死的攥紧了拳头,眼中怒火熊熊燃烧,别说陶怡然是他的妻子,即便是他身边的狗,也不能被这样对待。 “太子,太子妃...” 口中轻轻呢喃,眼中慢慢淬毒...... 秋实院里,辛安等着唐陌睡着了才松了一口气,运气不错,今晚的唐陌没有发酒疯。 本以为累了一日会很快睡着,却是睁眼到了半夜,将今日的事好好的梳理了一遍才睡着,等再次睁眼的时候天都亮了,唐陌也早已出门去当差。 春阳春绿进来伺候,想着今日只怕还要到前院去和陶家人对峙,辛安眼中就多了两分激动。 “今日不出门,发髻简单些。” 南风进门,福礼后问可要换些秋日的脂粉,好叫城中脂粉铺子的老板将脂粉都送进来挑选。 “回头得闲了我亲自出门去看看,无需送。” 又想着她母亲这个时候应该在筹备她弟弟的婚事,“回头让布庄的掌柜挑些上好的料子来。” 她得要给自家弟弟撑腰长脸。 “少夫人,老太太身边的甘露姑姑来了。” 老太太又让甘露又给辛安送礼物来,自从老太太得知唐纲和唐陌父子在府中饮酒,而后父子俩的关系总要拨云见雾后便满意的不得了,待甘露细细打听过程后对辛安是看重。 昨日下午太后宫里的人刚给她送来几匹料子,今日就给辛安送来了一块。 “昨日太后娘娘身边的人送来的,老太太说这一匹料子颜色鲜亮,就衬二少夫人,这不,早早的让我送来了。” 料子的颜色如同秋日红枫,无论是颜色还是质地都极为上乘,辛安很喜欢,拿起来在自己身上比划,“这料子真好,快瞧瞧可好看。” “好看,正应景呢。” “二少夫人穿上更鲜亮了。” “老太太眼光真好,这料子瞧着又鲜亮又贵气。” 几个丫头一通彩虹屁,辛安高兴,甘露也高兴,将料子放下交代尽快做成新衣裳,“再有几日要去赴秋日宴,就穿这个。” 能送到太后跟前的料子千里挑一,若是上辈子得了这么好的料子那肯定要压箱底,且极有可能最后会落到陶怡然身上去。 但这辈子她奉行有福要及时享,免得白白便宜了别人,这么好的料子当然是尽快上身。 “甘露姑姑,祖母现在还没用早饭吧?” 甘露笑道:“老太太就晓得二少夫人要去,特意吩咐等二少夫人到了再摆饭。” “我就知道祖母疼我。” 辛安笑着和甘露出了门,心里想着老太太对府中的事很清楚,不过上了年纪的人都求一个家中和睦,以前她婆母和唐陌受的委屈老太太不是不知道,只不过当事人没闹,她也就装作不知,维持着表面的平和。 现在人家闹了,她就开始弥补,想要的依旧是一家和乐。 不能说老太太不好,毕竟就算自己也不能保证在老太太的位置上,能做的比她好。 饭桌上的老太太依旧和蔼,辛安也如往常般逗她开心,祖孙二人极为和乐。 在春荣堂用过了早饭王氏就来了,简单两句话打发走了辛安后便将昨晚的事说给了老太太听。 “侯爷的意思,既然是她自己回去的,我们就不接,也该让她长长记性。” “对陶家也不让步,老大媳妇实在有些拎不清。” 老太太勃然大怒,却并非因为陶怡然。 “你们父亲才走多少年,她一个太子妃就能如此羞辱我侯府之人?” 还是太子妃就敢如此,若是真让她坐上高位,又该如何? 老太太一直将庇佑侯府当成自己的责任,因为老爷子在临终前交代她要好好活着,只要她一日不死,老太爷的荣光就一直都在,容不得旁人欺辱。 王氏连声劝慰,老太太不为所动,吩咐甘露往宫里递送帖子,她要去给太后请安。 “若是遇到这般羞辱侯府还无动于衷,才让人看了笑话,从此侯府在京城的地位将会一落千丈。” “若是陶家的人来了,就说是我的意思,陶家女我们侯府要不起,既然是自己回去的,那便莫要再回来,若是真想回,那就贬妻为妾,我侯府世子当配更好女子。” 老太太气狠了,他和老太爷夫妻多年,即便他背着她在外有了个庶子让她不喜,但依旧不能抹杀他是个大英雄的事实,他为唐家挣下了这偌大的家业和荣耀,自己却在一身伤痛的折磨下去世,若她这个老妻不能替他守住侯府荣耀,百年之后要如何去见他? “老太爷出身寒微,却凭一身军功封侯,立足于京城,若子孙后代连这份荣光都守不住,还有何脸面说自己是唐家后人。” “我会即刻书信回族地,请宗族族老带族中出色儿郎前来京城,此提议你们父亲在世时就提过,却因种种原因未能达成,如今侯府孙辈只有兄弟两人,太过单薄。” 王氏起身福礼,“一切但凭母亲做主。” “侯爷下朝后会回,儿媳会让他回来后即刻来见母亲。” 心里想着,只怕唐纲不会愿意。 族中出色的儿郎也有,可唐纲怎么会愿意别人的儿子来抢了他儿子风头,向来自私的他心胸也不够宽广,要不然也不会在唐勇上门求助时极力推脱,唐耀铭可是他的亲侄子。 老太太‘嗯’了一声,表示这一次谁说也没用,听话就是。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唐纲就回来了,第一时间出现在了春荣堂,老太太少有的疾言厉色说了他,虽然不是唐纲去丢了人,但他是一家之主,这家里谁出了错都可以找他。 当唐纲表示此事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后老太太的神色才好了些,都还没说要接族中儿郎来的事,唐纲却话锋一转,“可若是我们闹的太过,只怕会得罪太子。” “闹?” 老太太的火气又上来了,‘啪’的一声拍在茶几上,“无理为闹,你是觉得脸丢的还不够?” “你的脊梁去哪里了?” 唐纲起身跪在了老太太跟前,“请母亲息怒。” 气愤于侯府被羞辱,又惧怕得罪太子,唐纲举棋不定。 可老太太向来都是好脾气,早些年又不管家,做个富贵闲适的老夫人,如今猛然发火,他有些发怵。 第171章 王氏力战陶夫人 唐纲左右为难,举棋不定,一时间竟没了方寸,老太太对他很是失望。 “若你还要当软骨头,我会以你父亲的名义请他的老部下前来侯府,我不相信,无人能替我侯府撑腰!” 唐纲彻底慌了,若是如此外人该要如何看他? “另外通知你,我已经准备让族中出色的儿郎入住侯府,往后他们的前程你需用心操持,若是心有不甘,就好好提点你两个儿子再出息些,承继侯府之人并非只能从你们父子三人里出。” 老太太要狠狠逼一逼唐纲,这个软骨头还不如她这个老太太。 唐纲张大了嘴,随即羞愤的低下头,好在骨头还没软到底,“儿子必不负母亲期望,会守住侯府荣光。” “还请母亲息怒,莫要气坏了身子。” 老太太沉着脸看着他,“为娘看你怎么做!” 唐纲尚未起身,下面的人就来通报,陶家人来了,“来的是陶大人和陶夫人,大少夫人并未跟着一起回来。” 唐纲朝老太太拱手,“母亲,儿子去料理此事。” “去吧。” 等他离开老太太才松了口气,紧绷的腰背佝偻许多,甘露上前劝慰,“老太太,可万万不能气坏了身子,你可是侯府的主心骨啊。” 老太太苦笑,“你可真会戳我心窝子,这般年纪还当主心骨,要那些儿孙何用?” 这侯府始终缺一个有手腕有魄力之人,若是长此以往,只怕老太爷的荣光也护佑不得这些儿孙多久了。 前院,陶大人夫妻是带着怒气来的,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向侯府兴师问罪,要让侯府吐出好处来,最差也要给陶怡然协助管家的权利! 陶怡然若有管家权,对陶家来说是好事。 且今日不硬气,往后更没人看得上他们陶家的人。 唐纲夫妻晾了他们一会儿才一同前来,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硬仗。 双方一见面陶夫人便选择先发制人,“亲家母,昨晚怡儿赴宴二皇子府后并未回到侯府,此事亲家母可知?” 王氏唇角轻勾,“自是知晓,未经夫家允准自行回娘家,陶家女好教养。” 一人一句,火药味十足。 唐纲和陶大人两位当家坐着不动,要等夫人们言语交锋结束,他们再来对此事下定论。 陶夫人攥着手里的帕子,“若非是在夫家受了天大的委屈,谁会无缘无故的回娘家,亲家母,你就不问她因何回去?” 王氏神色从容,“她闯下祸事躲回娘家,想来您二位是知晓缘由的,就是不知道你们想要如何善后?” 陶夫人‘嗤笑’一声,“善后?亲家母怕是误会了什么。” 陶老太太的出身陶大人已有应对之策,若是今日侯府还敢以为威胁,他们就会亲口将陶家的遮羞布撕开,为自己博一个仁孝的名声。 是以,陶夫人今日挺直了腰杆子。 甚至巴不得侯府再拿了老太太说事,如此到了皇上跟前更有话说,也好叫皇上看看这侯府的嘴脸。 “府中二少夫人好教养,一言不合就对大嫂使阴招,下毒手,让我怡儿身上多了两处极大的淤青,这般情形,难不成在亲家母眼里,我怡儿还得要说一声自己错了?” “殴打大嫂是何罪?” 王氏不紧不慢,还有心情吃了一口茶水,“事出有因,亲家可知此事因何而起?” 陶夫人自然将陶怡然的话复述了一遍,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就算怡儿有不妥之处也不是二少夫人动手的理由?” 王氏反问,“亲家,知女莫若母,她说的这些你都全然相信?” 陶夫人自然是要信的,但见王氏四平八稳心里就有些发虚,毕竟陶怡然有前科。 王氏也不等她回答,直接将昨日的事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并道:“此事只要随意打听都能得知真相。” “陶怡然并未收到请柬,她不在府中伺候丈夫,竟使了计策跑出去赴宴,还想在宴席上抚琴卖弄,供人消遣取乐。” “她将自己当成了什么人,我侯府是什么很低贱的门第?” 面对他的连声质问,陶夫人和陶大人都有些傻眼,唐纲眼中的怒气更甚,王氏冷笑,“陶大人和陶夫人既然亲自登门,那么还请两位给我们侯府一个满意的答复,如若不然,侯府大门出去容易,想要再进来,可就难了。” 陶夫人眼前一黑,她昨晚就担心陶怡然说话不实,今日出门前还特意找她再问了一次,她一口咬定是太子妃相邀赴宴,辛家女妒忌下黑手,让她丢脸于人前。 但话都说到了这个份儿上,想要后退也是万万不能的,只能强撑着将锅甩到了太子妃头上,“那是太子妃相邀,也是太子妃让她抚琴,她不过是臣子府上的女眷,如何能推拒?” “如此说来还是太子妃的错?” 王氏打蛇随棍上,“太子妃拿刀逼她?即便是太子妃相邀,到了就应该安分守己端庄持重,而不是不拿自己当个体面人,就想着出风头。” “太子妃出身名门,礼数规矩皆是上乘,若非陶怡然自行表露出想要为邀月宴献艺的意思,太子妃能主动提出?” “要知道她丈夫受伤,娘家祖母也‘病重’,连她父亲都为了尽孝延迟赴任,如此情形她还能摸出门做出自轻自贱之事,别人不拿她当个取乐的玩意儿要当她是什么?” “我侯府军功起家,老太爷那是战功赫赫,京中谁不敬仰?” “我威远侯府的世子夫人需要去抚琴讨好那些官家后辈?简直笑话。” 王氏根本就不给陶夫人继续狡辩的机会,“此举水华宴已有先例,善后花了多大功夫二位都明白,我可以告诉二位,即便她能再进侯府大门,往后各家宴席也不会再有她的身影。” 虽然唐纲和老太太都说绝对,但王氏晓得陶怡然最终还是会回来的,重点是她也不愿意看到唐荣会有一位更显赫的妻子。 如此她先将人彻底摁死在府中,断掉唐荣的一臂之力,其他的再徐徐图之。 都不用辛安出面,王氏这个当婆婆就能力战陶家,陶夫人不甘示弱据理力争,“在场都是熟人,就算抚琴也无伤大雅,不过是为宴会添些热闹而已。” “都是熟人?” 王氏笑了,眼中全是讥讽之色,“赴宴者大多为男子,闺阁女眷,哪里来的那些熟人?” 说话如此口无遮拦。 陶家真是让她刮目相看! 第172章 陶老太太很乐观 王氏的一番言语将陶夫人打的溃不成军,且她的话还带羞辱,此时的陶夫人胸口起伏不定,“亲家母又何必如此刻薄。” “我若真是刻薄,今日就要休书一封让陶夫人带回去。” 王氏唇角轻勾,“陶怡然进入的到现在,府中哪一样对不住她?” “婚后在院中闭门不出,今儿头晕明儿心口痛,要不就是浑身无力,晨昏定省的次数加起来不超过十次,统共出门赴宴两回,就惹出两回乱子,若是在别的府邸,这样的儿媳妇早就被送回了娘家。” “我想着换亲一事她也算受了委屈,处处宽容待她,还主动免了她的礼,但凡二媳妇有的也必定有她一份,陶夫人也是当婆母的人,试问下若是你的儿媳妇是这般,你会如何?” “放眼京城,就没有刚进门的新媳妇敢这般作态的。” 陶夫人想要奋力反驳却又找不到突破点,要知道王氏敢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定是积怨已久,且她还没有胡编乱造。 陶怡然真的骗了他们?! 王氏喝了口茶继续道:“结亲结的两姓之好,能包容的我们也都尽量包容,水华宴一事也仅仅是让她禁足,说是禁足那也是为了保护她,免得她出门听了那些闲言碎语接受不了。” “我们宽容,但也不代表她可以得寸进尺,可以将侯府颜面不当回事,随意践踏。” 已经大获全胜的王氏代表侯府宣布了决定,“今日在场的也没外人,明人也不说暗话,陶怡然和二皇子之间什么情况二位比我们更清楚,这般情况不想着避嫌还要往上凑,如此女子,我们侯府实在是消受不起。” “既然是她自己回去的,那便让她好好在娘家修身养性。” 陶夫人面色青黑,他们夫妻气势汹汹的来,难不成要卑躬屈膝的走? 此时对陶怡然的不满达到了巅峰。 一方战败,同为战友的陶大人说话了,“唐夫人说的也有道理,但是否过于小题大做了?” 不过抚琴而已,何况还没抚成。 唐纲抬眼,“伤的不是陶家颜面,你们自然觉得小题大做。” “何况此事并不会如此简单的结束,风雨还未开始。” 家族颜面,一丁点都不能退让。 何况他想退也不行,老娘可在后面盯着,都生出要让其他人来取代他的心思,不强硬也必须强硬了。 陶大人面色也不太好,陶家不能接受一个外嫁女长久的住在娘家,丢不起那个人,可侯府的态度太过强硬,他都想破口大骂,可一想想代价,他承受不起。 如此,唐纲夫妻力压陶大人夫妻,都没给两人说软话的机会,直接送客了。 亲家做到这个份上,在京城也算头一遭。 前脚人刚走,后脚唐纲就暗示王氏可以寻摸京中出色的女子,以备不时之需。 王氏嘴里答应的好好的,心里却在唾弃,她虽不是什么好人,但也做不出让好姑娘进来被父子俩算计的事。 陶怡然为什么能去太子府,必定是唐荣授意,目的只怕是不甘寂寞,生怕她的儿子抢了他这个世子的风头,非要去露个脸。 可惜他不知道陶怡然是个什么人,到了那样的场合不出点风头怎么会甘心? 唐荣没种,出了事只会推女子出来顶着,自己明明可以走动非得窝在院中不出来,当个缩头乌龟,倒是将唐纲的那点毛病学了个十成十。 哪个女子跟了他不倒霉? 秋实院中的辛安等了好一会儿都不见的人来喊她,她都做好了要舌战陶家人的准备,结果现在告诉她人都走了,“怎么说的?” 南风将打探到的消息告诉了辛安,辛安觉得她婆母是越战越勇,且最近颇为好战好,战力极强。 可惜陶夫人不行,她婆母今日应该没尽兴吧? 看了看天色,也不知道唐陌今天会不会早点回来,此事必须得和他蛐蛐几句,要不憋在心里难受。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上辈子的她可是最会隐忍和隐藏心事了,怎的这辈子心里就藏不住事,总想和唐陌探讨一番? 闲来无事的她让春阳给她取下华贵的发簪,春绿在侯府的小花园里摘回来几朵开的正好的花儿给她簪上,谁说想要打扮漂亮就一定得是金银玉器? “姑姑,吩咐下去给二公子多做两双靴子,这天渐渐凉了,听说城中有一家做牛皮靴子的做得好,再去给二公子定做两双最贵的。” “库房里是不是还有两块厚料子,找出来我看看。” 婆母那么能战,让她躲在后面过清闲日子,该要表示表示才行。 “另外把上次的衣裳图样找出来,让人多抄几份,我要送人。” 王姑姑笑眯眯的去办,春阳捧着两件秋款斗篷来,“天渐渐凉了,这斗篷也能派上用场,夜里和二公子去逛院子的时候可以用上。” “二公子好像没斗篷,好不也给二公子做一件吧,哎哟,二公子在外当差,等到了冬日的时候多冷啊,该做两双厚靴子......” 对于自家少夫人和二公子的感情,王姑姑和秋实院的几个丫头们面上不说但心里着急,不过见两人之间越发亲密也都欢喜,她们可还等着带小主子呢,巴不得两位主子的感情飞速进展。 话说陶大人夫妻回了陶家,第一件事就是找了陶怡然,原本以为陶怡然在她出嫁前的院子里,结果得知去了老太太跟前伺候,说是伺候,其实就是去寻找如何让唐荣亲自来接她回去的法子。 老太太给出的主意是先晾上唐荣一些日子,这期间再给唐荣制造一点危机感,至于如何让唐荣紧张,早前拜倒在陶怡然石榴裙下的那些男子就派上了用场。 如此,陶怡然心中就有了数,是以在得知王氏很生气,并且放话不让她回去的时候也并不是很担心。 陶老太太说了,“是否回府并非王氏一个继母说了算,此事不急。” 只要牢牢抓住了唐荣,王氏还能说什么? 不得不说,‘一身本事’的陶老太太很乐观。 “如何不急,若是消息传出,外面的人该要如何看待我们?” 气头上的陶夫人很想和陶老太太大干一场,陶大人却立刻阻止了她,“此事还不是最要紧的,还不知道明日的朝堂会如何?” 若是火烧到了陶家,他又该如何应对? 此时心里也后悔了,早知道直接外放去做一方大员岂不是更好? 京城这潭水实在太深。 第173章 重整旗鼓的唐荣 与此同时,二皇子府的谋士都很激动,围坐在一起商讨对策,向来谨慎小心的太子居然露了破绽,简直可喜可贺。 谋士一难掩兴奋之色,说若是昨晚侯府少夫人直接回府此事还掀不起浪花,毕竟她也没真的去抚琴,但她回去了,且还是回的娘家,这是受了多大的委屈? 谋士二眼中精光闪过,又故作哀叹,道今日一早陶大人夫妻就到了侯府,一家是出嫁姑娘受了委屈,一家是侯府颜面快要荡然无存,实在让人唏嘘。 谋士三说,太子妃言语威胁威远侯府少夫人为众人抚琴取乐,这是对侯府的极大羞辱,侯府少夫人决然离席,这是对侯府颜面的维护,也是对太子妃无声的抗争。 几人心照不宣,就从太子妃下手,弹劾她一个以权压人,藐视功臣之罪,再弹劾太子一个治家不严的之罪。 二皇子的几个谋士双眼都在放光,越说越上头,甚至还说起了用悠悠众口逼唐纲出面,若唐纲敢缩回去他们就用老侯爷当年的英姿来嘲讽他的无能,家父荣耀都不敢守护,还如何能位列朝堂? 料他唐纲必定会硬着脖子上前。 虽不能用此等小事拉下太子,却能毁其名声,且事小没关系,他们可以让其扩散出去,添油加醋嘛,给太子一个德行有亏的名声。 让朝中那些老将看看他们未来的天子是何种模样。 “核心目的,监管户部的差事必须落到二皇子头上!” 二皇子妃很快就得知了谋士的谋算,轻笑道:“一个自以为是,一个蠢钝无知,若不是辛安眼疾手快,效果可就不止于此了。” 二皇子在一旁笑道:“非也,若是真让她抚琴,那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最多就是陶家女想出风头想疯了,会让她本就稀烂的名声上雪上加霜,倒和太子没什么关系。” “没弹成,就能说她是羞愤离席,还能成全她一点好名声,说起来唐老侯爷当真是目光如炬,早早给唐荣定下了辛家女,可惜了。” 二皇子妃赞同点头,“本事如何还不清楚,但肯定比陶怡然强。” “倒是夫君很为陶怡然的名声考虑嘛。” 二皇子面上有一瞬间的尴尬,无奈开口,“都是过去的事了提来干嘛,都说很多次了,那种不自爱的女子我看不上,本皇子是什么阿猫阿狗都会喜欢?” “咱们青梅竹马你还信不过我?” 二皇子妃瞥了他一眼,幽幽叹气,“谁让我这个悍妇对你不好呢?” “当不了软玉温香的解语花,你多委屈啊。” 那语气,那神态,二皇子双手一摊,“那女人就是放了个屁,你怎么还记住了,他能和你比? 二起身上前将人扶着坐下,“咱们之间的情分她个外人懂什么,我愿意被你骂,愿意被你打,她管得着?” “谁让我从小就被你揍,都习惯了呢?” “你没在京城的那几年,也没人揍我,我多难受啊,梦里都是你揍我的情形。” 那不要脸的样子成功逗乐了二皇子妃,唇角扬起,“破习惯,回头就让府中的人都来排队揍你。”
相关推荐: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神秘复苏:鬼戏
女奴的等价替换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淫魔神(陨落神)
乡村桃运小神医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