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影帝每天都在续费助理 > 第32章

第32章

是嫌弃辛家是商户,不能给你大儿子什么助力,又几次三番说陶家如何如何,那陶怡然又是如何的有才情,嫁给老二你都觉得老二高攀了。” “发生那么大的事你的大儿子就跪了一下祠堂,你高高拿起轻轻放下,我怎么越说越觉得就是这么回事,侯爷不解释解释?” 第109章 身强力壮陶怡然 王氏倒打一耙且还合情合理,有理有据,唐纲百口莫辩,只能气急败坏的拔高音量,“你在胡说什么?” “难道不是吗?” 王氏打蛇随棍上,“这其中诸多疑点根本就没有合理的解释。” 唐纲越是没法辩解越是恼怒,“此事和我无关,都过去多久了为何还要揪着不放?” 其实他怀疑此事就是唐荣设计安排的,最开始他并没有觉得不可原谅,陶家是官家,陶怡然名声好,和辛安比起来当然更配他的侯府世子,谁知道那陶家女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砸手里了。 心里担心王氏追究下去将唐荣给捶死,便转移了话题,“老二夫妻如今也算相处融洽,何必还要再提以前的事?” “还是想想昨日这事要如何才能减少对侯府的影响。” 王氏唇角轻勾,心中冷哼,“总这么病也不是那么回事,大夫来了一趟又一趟却开不出药方,除了说多歇着就没第二句话,不如侯爷请了太医进府,以为母亲请平安脉的由头给她看看。” “母亲的意思,随意差遣一个下人将太医问诊的结果告诉陶家。” “闺女没教好,当然要他们负责。” “另外我明日会亲自去一趟长宁伯府,伯夫人那里我自会周全,长宁伯那里就要辛苦侯爷亲自出面了。” 唐纲觉得可行,心里总算是舒坦了些许,想着此事还得劳动王氏亲自出面善后,回来后还不知道多大气,便软下来说了几句好话,又送了几样稀罕物件,说是最近新得的。 王氏也不客气,不得不说自从她不给唐纲好脸色后,唐纲变的好说话多了。 当晚唐荣一回到侯府就被张管事给请进了书房,劈头盖脸的就被唐纲一顿臭骂,要知道为了此事他又少了好几样稀罕物,全都怪陶怡然。 今日的唐荣本就有些无颜见同僚,觉得谁多看了他一眼都是在笑话他,心里同样是带着怒气回来的,结果又被唐纲这么一骂心里更是憋屈,回了院子就直接去月姨娘的屋子,且进去了就没出来,让陶怡然又难受了许久。 一墙之隔的秋实院里,唐陌和辛安洗漱好后皆是盘腿坐在床上,互相交流水华宴上的收获以及下一步的安排,得知陶夫人和陶怡然想要一箭三雕,唐陌怒气横生,好在有辛安压阵,他那暴脾气才没发出来。 只听他咬牙切齿的开口,“不管她们成没成但想这么做是真的,她们做初一就别怪我做十五,此事你莫要管了,我必须要让陶家付出一点代价。” 辛安挑眉,“你想如何?” 唐陌冷哼,“陶怡然的兄长陶家未可是陶家的未来,她们母女想要毁了我,我就先毁了他,我已有计策,你等着看就是了。” 他都这么说了辛安自然不会继续开口,两人又说起了二皇子的事来,一直嘀嘀咕咕到深夜...... 次日休沐,唐陌原本要带了辛安出门游玩,得知太医要来便决定留下看热闹,太医先给老太太请平安脉,老太太自然是身康体健,而后就轮到了陶怡然,在此之前陶怡然并没有收到风声,知道消息的时候太医都快到秋实院,想要拒绝也没机会了。 太医把了好一会儿的脉后说了一阵玄之又玄的话,重点是那句,“从脉象上来看贵府大少夫人并无弱症,不仅如此,大少夫人身子底子不错,至于为何心闷头晕,当是忧思过重,无需吃药,无事莫要躺着,要多走动,保持身心舒畅,不可多思。” 太医是个妙人,就差没有直接说陶怡然其实身强体壮,她不舒服是因为想的多,心眼小的缘故。 多少有那么两分解气的意思。 唐陌的神色和唐荣别无二致,毕竟一个是前任一个是现任,都体会过陶怡然的‘弱症’,也都深信不疑并为此上心过。 王氏忙多谢了太医,双手合十念叨着阿弥陀佛,高高兴兴的朝陶怡然道:“太医说的你可都听到了,吴太医医术超群,他的诊断是万万不会错的,你以前看的那个什么秦大夫定是庸医,都是误诊。” “你身子康健,这可是大喜事,得要告诉你的母亲的才是,也好让她一同高兴,以免时时担忧。” 不等陶怡然拒绝自觉就吩咐了人,“去陶家走一趟,亲自将这个消息告诉给陶夫人。” 陶怡然整个人都是懵的,有一种被掀掉了遮羞布的窘迫感,刘姑姑本能觉得不能让王氏的人去陶家说,但她一个下人哪里有说话的余地? 唐陌亲自送了太医出门,半路上鬼鬼祟祟塞了银子请太夫帮他也把个脉,他这辈子想要活的长久些,可不想又一次早死。 “二公子大毛病没有,就是有些虚,然此虚非药补可行,得要多动弹,没事练练五禽戏就好。“ 京城的公子哥大多体虚,像廖家那个气血旺盛的能打死一头牛的人,少见。 太医早就已经见鬼不怪了。 唐陌松了口气,忙请教太医该要如何养生,太医还以为他是替府中老太太问的,倒也告诉了他几个法子,还称赞了他孝顺。 侯府去陶家传信的就是前院的一个洒扫,能得这样的差事可以说相当卖力,唐纲心中的怒气还没散去陶家人就得到了消息,今日休沐陶家的儿郎都在,听闻是侯府的人来传话都很好奇,如此一来所有人都知道了陶怡然身强体壮的事。 陶夫人眼前发黑,稳住心神后问了,“好端端的怎会想到请太医,可是府中老夫人身子不爽利?” 洒扫下人早就被叮嘱过,拱手作揖,“回夫人,并未是老太太不舒服,是昨日大少夫人无故晕倒,我家夫人十分忧心,侯爷也是很担心,今日便以为老太太请平安脉的理由请了太医进府为大少夫人诊治。” “得知大少夫人的身子并无问题后夫人十分高兴,便让小的跑一趟将这个消息告诉给陶夫人,让您也一道同喜。” “又说您以前许是被庸医给骗了,白白担心了这么些年。” 陶夫人只觉得心口疼,还是面色如常的问是请的哪个太医。 “是吴太医。” 陶夫人点头,又打量了洒扫下人两眼,“你是侯夫人身边伺候的?以前怎么没见过你?” 洒扫下人说了,“小的是侯府前院洒扫,今日府中忙,管事姑姑便差了小的前来。” 前院洒扫? 第110章 长宁伯夫人吐字如刀 前院洒扫? 陶夫人忽然就什么都明白了,一旁的管事婆子上前给了洒扫下人赏钱,还差人送了他出去,此时的陶夫人已经跌坐在了椅子上,面色煞白。 装病被婆家当众拆穿,婆家心如明镜,所以才差遣了一个洒扫来告诉她,说是一道同喜,实则是表达不满。 陶家众人面面相觑,主要是这个报信人的身份不得不让人多想。 陶大人面色铁青,打断了想要打听的儿女,并叮嘱他们不许将此事说出去后便和陶夫人回了房,两人的背影都很沉重。 “侯府是什么意思,这样的事差遣一个洒扫下人来说,是故意的还是有疏忽?” 陶大人还不明白事情的严重性,陶夫人侧首看了他一眼,冷哼一声,“这还看不出来吗,这是故意用一个洒扫下人来提醒我们。” 陶大人糊涂啊,“怡儿身子不好他们不是不知道,难不成还想兴师问罪不成?” 陶夫人深吸一口气,“怡儿三岁开始就养在母亲身边,到了十二岁她便时常说自己头晕心悸,请了多少大夫?” 到了这个时候她也不想再忍了,“这头晕心悸随时不舒服的毛病可是和母亲如出一辙。” 陶大人勃然大怒,“你住口。” “我住了口此事就能当成没发生?” 陶夫人冷笑着抬眼,“你回过头去想想,是不是只要你不满足母亲的要求,她的身子就会有这些症状?” “我是儿媳妇本不该说婆母的不是,但你心自问,这些伎俩到底能不能上台面,你在朝中行走的时候心不心虚?!” 陶大人眉头轻蹙没有说话,陶夫人则是越想越气,“怡儿到了侯府出了那样的事,最初因面皮薄便谎称身子不适不去晨昏定省,一步也不出院门,可一个谎说下去就得一直说,动辄气短心慌的人又在水华宴上抢风头,侯府不是陶家,人家不惯着她,如今被太医当众拆穿......” 她闭上了眼睛,深吸了一口气,“看来我得要亲自走一趟侯府解释清楚。” 睁开眼盯着陶大人,“怡儿才情出众模样出挑却鲜少有勋贵人家来提亲,涛儿才貌出众议亲处处受阻,老爷就不知道其中的缘由吗?” “如今儿媳妇生产在即,我希望生下的无论是男是女,都不要让母亲沾手,这一家子还要被她毁多少才够!“ 这些话戳到了陶大人的痛处,想要说什么却如鲠在喉,生生将喉咙压垮,只能沉着脸不再言语. “母亲这就算杀人诛心了吧?” 秋实院里,辛安啧啧有声,用下人传话表达自己不满这样的招数她以前都没用过,“这是对陶家的嘲讽。” 唐陌已经调整好了状态,除了唾弃自己眼瞎心盲外还能做什么呢? “这种事还不如一直被瞒着,被这么赤裸裸的揭穿,伤害太大。“ 这是他作为男人发出的心声,想想自己上辈子到死都不知道,死之前除了遗憾倒也没什么愤恨,唐荣就不一样了,被耍猴一般耍了这么些日子,还被揭穿了。 “我的快乐果然也要建立在他的痛苦之上。” “走,出门去玩儿,今日所有花销由我来。” 辛安侧首,很是认真的开口,“和你出门我就没准备要花钱,准备好了,今日要将你的荷包花的一文不剩。” 两人四目相对,随即都笑了起来,而后高高兴兴的出了门,外出潇洒去了。 气的脑袋发晕的唐纲还在书房骂唐荣,说他眼瞎,费尽心机就是这样结果,唐荣脑子里乱的很,也就没发现这句话的意思,沉默不语的样子更加让唐纲确定换亲一事就是他干的,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王氏的心情非常不错,吃过午饭歇息了片刻就出门去了,她还约了下午拜访长宁伯夫人。 长宁伯府距离侯府有些距离,别看王氏好像胸有成竹的样子,实际上心里忐忑不安,长宁伯夫人可不是好说话的主,何况她最是宠爱幺女,幺女昨日受辱,今日她还不知道要说些什么话来? 原本她是想要拉着陶怡然一起去的,又怕那个拧不清的晕在人家府中不是更麻烦? “糟心的玩意儿。” 还好不是她嫡亲的儿媳妇。 和她预料的差不多,伯府的大门容易进,但长宁伯夫人不好见,直接让她坐了一炷香的冷板凳,来的时候神色间也不见多客气,“让唐夫人久等了。” 王氏扯出笑来,“是我心急来早了。” “宁夫人,我今日来主要是为了替我大儿媳妇不当的行为道歉,还请您看在她新婚的份上,姑且莫要和她计较。” “也给二姑娘赔个不是,我带些时兴的料子和一套头面来,还请宁夫人转交。”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王氏带来的东西也不敷衍,按理长宁伯夫人应该消气了才是,却只看她扫了那些东西一眼就问陶怡然为何没有亲自来。 “宁夫人不知道,我那大儿媳妇身子不好,昨日回去就晕了,这里头太晒怕她受不住,只能让她歇着。” 长宁伯夫人勾唇一笑,眼中尽是讥讽,“晕了?” “这般羸弱的身子还能抢男人,也不怕死在床上,果真是家学渊源。” 王氏...... 长宁伯夫人这话实在是彪悍,让她都不知道要怎么接话。 好在人家长宁伯夫人根本就没指望着她接话,冷哼一声继续开口,“唐夫人,不是我这人不好说话非要拿乔,按理说你道歉的诚意足够,我该笑着将此事揭过,大家面上也都好看,日后也好相见,然...” 话锋一转,“昨日水华宴的事对我姑娘侮辱实在太大,我们虽相交不多,但一同出席的宴席的也不少,在水华宴上一展琴艺代表什么,唐夫人当是知道的。” 王氏算是体会到了长宁伯夫人的难缠,原本还以为她会看在侯府的面子上不会过多为难,谁知道赔尽了笑脸她也不领情,只能再次再次赔礼,长宁伯夫人却不能消气。 “我姑娘今年十五,正是说亲最要紧的时候,耽误了我姑娘的姻缘,又怎是唐夫人说两句软话就能弥补的?” “陶家女生来就贱,浪荡不堪,若是被旁人压一头也就算了,偏是被她侮辱,让我姑娘往后如何出门见人?” 长宁伯夫人将陶怡然说的实在不堪,吐字如刀,王氏心里隐隐有些不好之感,莫不是还有什么隐情是她不知道? 第111章 得知陶家天大的秘密 王氏脸上有些挂不住,她虽不喜欢陶怡然,但陶怡然已经进了侯府的大门,长宁伯夫人如此不留情面,这是半点不将侯府放在眼里。 见她面色难看,长宁伯夫人并没有就息事宁人的意思,“唐夫人,我这人说话直,说的话可能不中听,你娶儿媳妇的眼光实在是不怎么样。” 有些走神的王氏下意识就要反驳,今日走着一趟里子面子全没了,她堂堂侯夫人还能让一个伯夫人指着鼻子骂? “宁夫人这话从何说起,我那大儿媳妇京都的人都知道的,才情出众知书达理,模样也俊俏性子不张扬,昨日那事的确是她有欠妥当,但大面也还行。” 她如此一说长宁伯夫人挑了眉,“看来唐夫人是什么都不知道啊?” 王氏眉头轻蹙,“宁夫人是何意,还请言明。” 心里是越发的没底了。 见她的神色长宁伯夫人扯出一抹冷笑,心想着王氏可能真的不知,既然不知道她就好心告诉她,用她的手去收拾陶怡然,当众打她闺女的脸,她绝对不会轻易放过陶怡然。 “那陶家女以往在京城出尽风头,人人都称赞她知书达理才情出众,如此女子该是百家求才对,可却没什么人去求娶,唐夫人就没怀疑过吗?” 王氏狐疑,“之前陶夫人说她眼光颇高,都推了。“ 长宁伯夫人笑了,笑王氏蠢,“从你们唐家兴盛到现在算起来也就是十几年,有些事你们不知道也正常。” 王氏深吸一口气,忍住心里的怒气,“还请宁夫人告知。” 宁夫人吃了一口茶后才道:“我也是看你糊涂这才好意告知你,那陶家老太太并非陶老爷子原配,说起来不过是陶老爷子当年在外赴任时的姘头,对,姘头都算不上,不过是个青楼贱妾所生的暖床女。” 王氏惊呼,忙捂住了嘴,显然是被震惊的不轻,这事她还真是不知道。 “不是说那老太太的娘家是外地的望族吗?“ 长宁伯夫人一脸讥讽,“望族?” “一个做皮肉生意妓子运气好怀了富商的孩子,被收入府中做了妾室,而后富商为了巴结陶老爷子就把这贱妾所生之女送去暖床,结果有了身孕。” “恰逢那个时候的陶夫人成婚多年都没诞下一儿半女还坏了身子,日渐油尽灯枯,那暖床女尽得其母真传,手段了得,改了身份又生下儿子成了陶家继室。” 王氏受到的震惊太大,脑子嗡嗡的,“陶家老太太就是这个暖床女,他生的儿子就是现在的陶大人?” “正是。” 长宁伯夫人意味深长的看了她一眼,“一个商户庶女改成嫡女嫁到陶家,这是陶家允许的,毕竟香火太过重要,但此事好做不好说,自然要为她美化遮掩一二,但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京城各家知道内情的人自然有,但这其中不包括威远侯府。” 至于王氏的娘家本就势微,就更不知道了。 没等王氏回神长宁伯夫人又说了,“还有一事看来唐夫人同样不知。” 王氏心跳的咚咚的,如此还不够,那陶家还有事? 长宁伯夫人可不管她在想什么,直接就说了,“那贱妾据闻是长在青楼,不知生父是谁,从小学的就是勾引男人的手段,你说这样的人能教养出什么体面的姑娘?” “摇身一变成了官家夫人,不堪的出生自然不会允许人提及,为了拿捏儿媳,强行接了孙女到身边...亲自教导。” 这四个字说格外有深意,“你就没发现从未有勋贵人家请陶家那老太太赴宴?” “若不是陶长赐有点本事,这几年政名还不错,就是你那亲家母也不太能有机会参加各家的宴席,说起来她也不过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的陶家大门,心里指不定怎么后悔。” 长宁伯夫人脸上讥讽之色太盛,看王氏仿佛是在看笑话,“简而言之,她陶怡然就学的就是青楼妓子那一套,勋贵人家的姑娘有几个是舍了半条命去学琴只为了出风头勾搭男人的?” “再有一个。”长宁伯夫人仿佛王氏的刺激还不够,又给她说了一件事,“陶怡然早前勾搭过二皇子,被二皇子妃当面教训,此事也有不少人家知晓。” “唐夫人该要多出门走动才是。” “说起来你此刻应该感到庆幸。” 说完了陶怡然那些见不得光秘密,长宁伯夫人有些痛快,敢犯到她的手上,就要做好一辈子不能抬头见人的准备。 王氏久久没有出声,后背浸出了汗水,得知内情的第一次感受不是幸灾乐祸,而是后怕,此刻的她特别想去给菩萨磕几个头,从来没有这么庆幸当初的算计。 她就说陶怡然的做派怎么不像个官家嫡女,装病装柔弱装弱柳扶风,动辄垂泪晕倒,原来是......家学渊源。 “宁...夫人,你说的这些可都是真的?” “实在骇人。” 长宁伯夫人并未直接回答,“真不真你该清楚才是?” “有没有受到极好的教养,多看几眼也就看出来了。” 一阵闷棍将王氏敲的差点没晕,长宁伯夫人在最后又给了她一点宽慰,“你那二媳妇虽出自盐商家,但进退有度,规矩天成,这才是大户人家嫡女该有的样子。” “两相比较,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王氏长长吐出一口浊息,稳住心神,此刻的她半点没有继续坐下去的欲望,生怕长宁伯夫人再说出一点什么来,让她承受不起。 陶家的事已经不单单涉及到唐荣,而是牵扯到整个侯府,一损俱损的道理她还是知道的,缓缓起身,“多谢告知。” “今日我先回去了,改日再请宁夫人听戏。” 长宁伯夫人并未挽留,唇角轻勾,“唐夫人好走。” 太阳晒到身上王氏才觉得好了些,一上了车汗水便顺着额头往下流,一旁的婆子忙给她擦汗,“夫人放松些,好在我们二少夫人是个好的,无需担忧。” 王氏的脑子里全是长宁伯夫人说的那些话,京城各家世代延续,谁家没有一点见不得光的隐私? 陶家这个实在是...荒唐! 若是唐纲知道还不得直接气死? 莫名的,心头诡异的有些暗爽。 “去王家坐坐,好些日子没回去看看了。” 此刻的她一点都不想回到侯府,马车掉头朝着王家去,路上的王氏慢慢的调整自己的情绪,顺便琢磨接下来的计划。 第112章 我不惯着谁惯着 王家在京城东边,宅院算不得大,如今当家的是王氏的兄长,因着父母都故去了,又没太多兄弟姐妹,人口也简单。 王家的长子王仕是个读书人,向来刻苦,带着家里的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也整日看书,就想着光耀门楣。 平日里的王家很是安静,今日却比往常热闹许多,在门口就能听到说笑声音,王氏到的时候有些奇怪,问了门房,“今日有客?” 老管家笑道:“今儿表公子带着少夫人来了,正在里头和老爷公子们说话。” “姑奶奶您里面请。” 王氏眼中有了笑意,“他们来了多久了?” “有一会儿了,表公子说带少夫人来认认门。” 老管家很高兴,今儿府中真热闹。 正堂里,唐陌领着辛安正在自家舅舅说笑,说的还是关于蹴鞠的事,“一会儿我们一起去看吧,很是热闹,位置我都定好了。” 王勉笑着摆手,“你们年轻人去就成了,我们去不合适。” “怎么不合适了,凑个热闹嘛,且晚上的吃饭包厢我也定了,看过后我们还有功夫去吃个饭,然后再回,不耽误工夫。” 带辛安来看自己舅舅并非临时起意,也并非是为了来拉拢王仕,就想着本来亲戚就不多,应该多走动,互相帮衬着才好。 面对唐陌的提议王家的三个小辈跃跃欲试,他们也是许久都没出门玩乐,也都是爱玩的年纪,唐陌一说他们就心动。 王勉还在犹豫,王氏笑着进了门,“你就答应吧,如此我也凑个热闹,沾个光。” 众人这才看到她来了,纷纷起身,‘大姐’‘姑姑’的喊了一通,唐陌有些意外,“母亲今日怎么也来了舅舅家。” 王氏笑道:“从长宁伯府出来见时间还早,想着好久没来看过你舅舅,便来了。” “那可真是巧了。” 唐陌笑道:“我们出门吃了午饭,原本想去赏荷,见这太阳威势太大便想着来舅舅这里坐坐,顺便带辛安认认门。” 王氏嗔怪瞪了他一眼,“还说你办事周到,今日这事就办的不好,既是想要带媳妇见舅舅舅母,就该先派人知会一声,而后正式登门认亲,哪有你这样想来就来的。” 王勉赶忙开口,“这说明陌哥儿是真拿我们当一家人,回家不就是说回就回了嘛,还得下帖子不成?” “多见外。” 王夫人也上前附和,“陌哥儿带媳妇来我们高兴,可不许说他。” 唐陌倒是听进去了王氏的话,拱手作揖,“母亲说的是,我该要早些带辛安来,应该正式些的,是我考虑不周。” “你看看...” 王勉无奈的看向王氏,“大姐你就是见外,这是舅舅家,想来就来,随时都可以来,你这么说你就见外了吗?” 王氏更是无奈的样子,笑道:“你就惯着他吧。” “我就这么个大侄子,我不惯着谁惯着。” 王氏反问,“那你大侄子要请你去看蹴鞠,请你去吃饭,你不去?” “去去去,都去,谁说我们不去了。”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高兴

相关推荐: 兽降三国   梦魅(下)   最是年少情至独   小道不成仙   全民培育生肖兽   主公,你的谋士又挂了   夏日汽水   神魔幼稚园   重生之阴狠毒妻   嫁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