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肖渊那边也正研究着。 甚至连叶肖和贺章也没闲着。 江心雨这俩外挂狗打算釜底抽薪把人家皇室从上嘎到下。 皇帝和年长的皇子都死了皇位争夺才是犬戎的当务之急,估计他们也没精力跟大晋打仗了。 而晋泽康和肖渊的研究重点是托赛之死究竟有什么深意。 若只是犬戎内部的权力之争还好,若是这借刀杀人的是其他几国那才麻烦。 一旦大晋跟犬戎开战那个挑拨者必然坐收渔翁之利。 而大晋和犬戎都不具备双线开战的能力。 别说是他们大晋腹背受敌了,便是犬戎被人灭了对他们都没好处。 国家博弈讲究平衡之道,对方吃下了犬戎必然实力大增,对上大晋是早晚的事。 而贺章和叶肖的侧重点却是最简单而当前最需要的。 那两波都想着解决外患,而他俩却在着手解决内忧。 流言而已,说得好像谁不会传似的。 你们那个一点都不刺激,小爷给你们听点儿付费版本的。 第271章 流言对流言 三人成虎积毁销骨,谣言传多了就会被人当成事实。 肖渊还好,本就是枭雄权臣也不怕人评说。 江心雨却是无妄之灾,对任何一个女子来说有这种祸国妖姬的名声是灾难。 重点不在祸国而在妖姬。 一旦沾了这个便会成为一些浪荡子意淫的对象。 还有些无良画师会以历史上的妖姬为名画些春宫图。 哪怕那画上人的容貌都是他们凭空想象的,但只是那署名也够让人膈应。 叶肖可不想让他娘的名字以这种方式在几十上百年后流传。 流言止于智者,可惜这世上大部分都是庸人。 正经解释是没人听的,只能多制造流言把水搅浑。 首先就得把肖渊从托赛的死里摘出去。 不是冲冠一怒为红颜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祸国妖姬了。 于是,京中很快传出了另外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托赛死于内斗。 犬戎老皇帝年岁不小了,托赛身为二王子是最有能力跟大王子竞争皇位的。 那大皇子为了铲除竞争对手特意选在托赛出使的时候动手摘清嫌疑。 他们大晋完全是给他们。给犬戎大皇子背了黑锅。 证据? 证据多明显啊! 那个什么托赛王子会武功周围的护卫也很厉害。 他们对大晋充满了防备怎么可能轻易就被人悄无声息的杀死? 那使团200多人只死了托赛王子和贴身护卫十几个,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这明显就是自己人动的手啊,所以他们才毫无防备。 镇国侯? 怎么可能是镇国侯呢? 你们也不想想镇国侯是什么出身,人家从十几岁进入东厂到现在爬到侯爷的位置能是蠢人吗? 就算他想杀那个什么王子不会下点慢性毒药等着他到犬戎再暴毙? 东厂最善于悄无声息的杀人了,干嘛非要在大晋境内动手惹人怀疑? 这一说法很快成了主流声音,甚至比另外两个可能的可信度都高。 你要说肖渊忠正贤良不会干这种不顾百姓死活引发战争的事儿那是没人信的。 若是说东厂出身的他有更高明的杀人手段却合情合理。 真相如何不重要,人们只愿意相信自己认为对的。 东厂督主肖阎王一直以来给百姓的印象就是手段高明狡猾奸诈。 那种人拔根眉毛都是空的,你说他坏有人信说他蠢立刻有人反驳你。 而另外两个说法也占了一部分市场。 一个是大国博弈论。 说是北疆和东夷策划了这次谋杀,目的就是为了挑拨犬戎和大晋开战他们好坐收渔翁之利。 这种说法在书生中广为流传,一个个摇头晃脑高谈阔论仿佛亲眼看到其他国家密谋似的。 这是独属于他们读书人的见识,昭示着他们跟那些无知妇人贩夫走卒不一样。 有学问的人才会从大局观考虑问题,他们的思想层次跟格局不是普通百姓能比的。 而另一个说法就是朝堂阴谋论。 这个说法在书生中有一定市场,更多的是官宦子弟富商豪绅们认可。 因为这个说法的主角不明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认知塞了一个。 有人认为是摄政王干的,就是为了败坏镇国侯夫妇的名声好把他从朝堂中挤出去。 有人认为是先前二皇子的母家干的,为的是让摄政王和镇国侯互相猜忌。 那家人大概是想趁机联合镇国侯把摄政王推翻再另立一个小皇帝。 毕竟当初若不是摄政王皇位上坐的可能就是他他外甥二皇子了。 还有人说是边境大元帅干的,为的就是两国打仗他好赚军功。 当将军的可未必盼着国家太平,毕竟朝廷的粮饷就那么多,只有打仗才能烧杀抢掠大发横财。 一旦国家太平了那就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再严重点狡兔死走狗烹都有可能。 国家不稳武将才金贵,天下太平武将在朝堂上就没地位了。 这个账谁都会算。 果然
相关推荐:
御用兵王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大唐绿帽王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人妻卖春物语
高达之染血百合
左拥右抱_御书屋
宣言(肉)
倒刺
我以力服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