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龙傲天怀孕记 > 第233章

第233章

族宝藏你早已到手了罢?” 太后怒极,“乌古族情形如何你应当知晓,那里如何能进去?宝藏我们连影都没有摸到,如何囤积重兵!” 皇帝冷淡开口,“簿辞这般孝顺于你,怎可能不告诉你捷径?” 太后见他这般笃定,自也不好解释,因为说的确实是事实,簿辞确实将宝藏这事告知于她。 但她还是不信哥哥有此胆量做到这般地步,且还不告诉她这等大动作! “必然是有人拿乌古族宝藏囤积匪兵,栽赃嫁祸,哥哥和太子必不知晓此事!” 太后说到此处,瞬间顿住,“对了,见过乌古族宝藏的只有簿辞一人啊,除了他没有别人见过,你可万万不能被蒙骗了去,反冤枉了我们?” “冤枉?”皇帝反问一句,无端嘲讽,“皇后都畏罪自尽了,母后还要争辩吗?” 太后气极怒起,连自称都已经顾不及,只觉宋听檐嫌疑极重,“我说的都是真的,只有他知道乌古族宝藏,只有他见过,他必然已经尽数吞下,栽赃嫁祸于我宓家!” “母后是说他一个禁足一年有余的皇子,却在千里之外囤积重兵,嫁祸于你宓家,他只一个人且被禁足,无权无势无母族,他有通天的本事不成,将你们宓家玩弄于股掌之中?!” 太后语滞。 皇帝慢声开口,忽而怒极扬声起,“母后当真以为朕愚蠢至极,还能听你这诓骗之言? 可是母后口腹蜜剑,养的孩子倒是好用,有事无事都可拿来说话,将罪责推于他一人之身便可干净离去。 可惜了,你孙儿养得太好了,多么得孝顺你,朕这一年多的禁足于他,如何逼压,如何威胁,母后你难道不知吗? 他到如今都一字未言,甚至都没有说过他将宝藏一事告知过你这个祖母,所心所念都希望祖母颐养天年,大理寺狱中命悬一线,他依旧没有说半个字! 你如今要将所有罪责推于他身上,当真是可笑! 他一个禁足在府,无权无势的王爷能翻出天去不成!母后你真是乱了,想要开脱罪责也该好好想想清楚,这般荒谬之言岂不叫人笑话?” 太后听闻此言,徒然往后一坐,瘫坐在椅上。 无法了,此话便是连她都不信,皇帝又怎么可能相信? 她真是自乱阵脚。 皇帝看着她,显然已经除了心头大患,兵权已收,党派已洗。 太后一个孤家寡人,已经是无爪的老虎,无需担忧。 皇帝离去之时,嘲讽之余似极为替人着想,“母后,此事已成定局,您就好好颐养天年罢,我们母子一场,我自会叫你脱离此事之外,您老就安安生生在慈宁宫里做个太后,焚香拜佛求个安宁罢。” 太后手中攥着佛珠,怎么也想不明白是哪里出了问题? 囤积重兵,以宓家的财力绝对不可能,难道真的找到了宝藏,可哥哥哪有那般魄力,敢如此为之?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若不是哥哥,那群匪兵出现得又这么巧合,又是怎么做到,怎么会凭空出来这么多人说是太子部下? 皇帝如今对太子大失所望,他一直笃定他们已经拿到了乌古族的宝藏,而他的储君也参与其中,他自然疑心太子。 可若不是哥哥,这些匪兵又是从何而来? 太后思来想去却左右不得其解,她站起身看了前面的佛像,手缠绕着佛珠,眉头紧皱,下一刻,却忽然思绪一显,想到了什么。 若是有人已经得到了乌古族宝藏,并且利用他们的名头去养重兵,那谁又会怀疑这兵不是他们养的? 毕竟任谁也想不到,会有人替别人养这么多的兵,也恰恰是如此,才让皇帝深信就是他们连带着太子要起兵造反。 这一步棋又险又狠,可谓是致其死路,那么谁又能因此得到最大的利益? 太子下去了,自然要新立太子…… 太后想到这处,瞳孔瞬间张大,发白的唇微微颤抖。 对啊,这般洗牌对谁最有利呢? 谁又是最先接触到乌古族的宝藏的人? 除了他,还能有谁? 她这一年多来,折损太多,元气大伤,不便再与皇帝对立,更像是坐实了她已找到宝藏,不屑于和皇帝作对,只待囤兵拥护太子继位。 如今就算是她亲口说这兵不是她养的,她自己都不信。 因为她若是真的找到宝藏,必然也是如此做,如今不同的是,所有的东西都有人来照着她的性格暗中操控,慢慢布局。 皇帝岂会不信? 布完全局,再稍微一牵线,先发制人,引她和皇帝相斗,他可置身事外,轻松坐收渔翁之利! 太后结合前后越想越心惊,她又岂是蠢人,若真是如此岂不叫人背脊生凉意,一个自幼在身边长大的孩子,她如此熟悉,怎可能布下这么大一个局,他怎有这般破天的胆子?! 此局已然注定是死局,她已无力回天。 她这苦心孤诣一生,如今竟要眼睁睁看着她这一族被斩杀殆尽,不留一丝血脉! 她如何对得起宓家列祖列宗? 太后手中佛珠越拽越紧,怒极反笑,一时胸口闷气,怒气攻心猛然吐出了一口血,血溅了一堂。 殿中玉盘砸落在地,伴随佛珠碎落一地,遥遥传来嬷嬷的急切叫声,“娘娘!娘娘! 不好了!来人呐,快传太医!” … 寒冬,雪尽天明,湖面一片白茫,远处一座水亭,偶有鱼儿从结冰的水面下快速游过,入目模糊朦胧之美。 园子枯枝,宋听檐衣着清淡雅致,站在湖旁平静赏雪。 他手中拿着酒盏,阳光落下,拂面而过的风带着凛冽之意拂过他的衣摆,衣带轻轻而起。 他看着湖里困在冰中的鱼儿游来荡去,漫不经心赏品着酒,垂眸看着颇有闲情逸致赏其困苦之乐。 第51章 你会永远站在我这边吗? 夭枝在牢中听了个大概, 太后母族因为私养重兵被抄家处斩,余下发卖的发卖,充军的充军, 已是一盘散沙。 太后盘踞朝廷的势力一朝之内出了破口, 其余便如大厦将倾, 再无回旋余地。 其实若不是因为这私养重兵, 欲拥太子夺位的罪名,恐怕还没有这么容易扳倒太后, 毕竟太后做事一向滴水不漏。 只是她想不明白宋衷君怎么会参与其中,依她所见, 他即便渴求皇位, 也应当不会是走这般险路的人。 太后一族又是何处来的财力去私养重兵? 这招兵买马可是要尽倾国之力的,无一处不是在烧钱。 夭枝还在奇怪, 就等到了她能出去的消息。 太后母族被抄, 忧思过重, 没熬几日于慈宁宫崩,皇帝下旨大赦天下, 她自然也可以出来。 她这头才进来没多久便又出去了。 狱吏一副果然如此, 还好没惹到这祖宗的万幸模样,恭恭敬敬把她送出来。 季尧安已在外面等候多时,“大人,陛下要见您。” 夭枝倒也不意外, 毕竟皇帝废了宋衷君, 自然就不会视她为威胁。 他先前要关着她, 是因为发现她能力确实可怕, 怕她与贤王如此交好,会对太子人选动了歪心思。 可如今太子成了他疑心的对象, 那她自然也就没有关注的必要了。 夭枝一边走,一边问,“酆大人可有让你去查明白那封通敌信是谁的手笔?” 季尧安却不好明说,“此事下官不敢多言。” “是太后罢?”夭枝在牢中早已想到,太后如此着急下手祖孙三人,为的就是一石二鸟,宋听檐和皇帝,她都不想放过。 太后这么看重太子,不可能给他留一点障碍,赈灾一事一出,已然完全能看出宋听檐的能力,他对这般令人焦头烂额的事还能处理得如此游刃有余,如何叫人不忌惮? 太后想要的是可以操控、有血脉之亲的傀儡皇帝,而不是摸不清深浅、太有主意的皇帝。 宋衷君和他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血脉相连亦是牵制,留着宋听檐自然是威胁,倒不如除掉。 皇帝必然也知道通敌信是假,只是他亦有此心,关了宋听檐也不过是顺水推舟。 他

相关推荐: 媚姑   倒刺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大唐绿帽王   赘婿   下弦美人(H)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