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们二人难得目标如此一致,可惜这个目标是宋听檐,对他来说何其残忍。 季尧安听后没有反驳,“还请大人饶过微臣。” 没有否认,便是默认,夭枝自然明白他的难处,“褍凌现下如何?” “已迁离东宫,如今与旁的皇子并无差别,只是陛下不许他见任何人。” 那便是软禁宫中了,命簿里是有一次宋衷君被废,只是是因为禹州治水,虽说如今不是这个原因,但到底也是顺应此事,她倒不着急,毕竟宋衷君作为未来人皇,是必定有更经验老道的司命看顾,无需她关注。 她需要关注的只是宋听檐,“贤王如今伤势如何?” “殿下自出来之后便一直在府中养伤,如今早已大好,只是太后娘娘去了,殿下必然难过。” “通敌信的事,他可知道?” 季尧安摇头,“下官不知殿下知不知晓,只是太后病逝,通敌信此事即便查明也乃皇家丑闻,自无人刚声张。” 夭枝暗叹,“不知晓才是最好的。” 有些事情糊涂些才好…… 进了宫,殿内比往日沉静,气氛压抑。 夭枝上前跪在,等着皇帝开口。 太后西去,皇帝雷霆手段,将宓家被连根拔起,皇帝算是打了场登基以来最大的胜仗,外戚干政,历来难除,永远是在位者的心头大患。 可皇帝面上却没有丝毫欢喜之色,毕竟他的儿子背叛了他,这可是他做太子时就带在身边教导的儿子,最是看重。 皇帝两鬓生了白发,没了往日的精神气,仿佛一夜之间衰老许多,“你大抵已经知道太子被废了。” 夭枝俯身回道,“国之大事,便是在天牢中也能听到些许消息。” “朕是真没有想到朕这般苦心教导,到最后竟是养虎为患,朕明明早晚会传位于他,他却要亲近外戚,真是愚不可及!” 夭枝其实一直觉得哪里不对,因为以她从命簿看来,太子谋反这一事根本不可能存在,“恕臣愚钝,或许此事有隐情?天下人都知道陛下会传位于殿下,那么殿下又怎会多此一举?” 皇帝脸色慢慢沉下来,“你觉得朕能活多久?” 夭枝一顿。 皇帝继续道,“太子能等上五年六年,那十年二十年呢,他又会不会想自己永远只能当太子到死?” 夭枝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他也当过太子,自然知道当太子时的难处,头顶一直悬着刀的滋味可不好受,皇帝难做,太子更难做。 若是老子比儿子命长,那便是一辈子也坐不到这把椅子。 更何况宋衷君还有皇太后支持,自己当家做主总比终日提心吊胆,永远要担心被废,想着去讨他父亲欢心的好。 当然,这是皇帝的想法,皇帝就是这么一路走上来的,他这个太子做得风雨摇曳,极为艰难,是以他做太子以来,最想要的就是能够自己当家做主。 所以轮到他儿子涉及到囤积重兵的大事才会如此震怒,这是触了他的大忌,怀疑一旦生出,便如同源源不断冒头的笋,一夜之间便全长大。 皇帝耿耿于怀,“是朕没有教好这个儿子,他知道宝藏的下落,却不跟朕说,反而和他祖母一家背地里行谋逆之事,真是奇蠢无比,他以为扳倒了朕,他就能当家做主了吗!他靠着外戚起来,便永远只能让那群外戚爬在头上指点江山!” 夭枝越听越觉得不对劲,皇帝说得越多,那就证明她的处境越危险。 自古以来,话本子里写得最多就是,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 果然,下一句皇帝就没有情绪地问道,“你是太子的先生,终日教导于他,他如今被废,你心中可有不甘?” 夭枝就知道他又要疑心,当即俯身磕头,“陛下,您是天子,天下是您的天下,朝臣也是您的朝臣。 陛下让我去教导太子,那么太子无论是谁,微臣都会去教,不是因为太子是谁,而是因为陛下说谁是太子,谁就是太子。” 皇帝听到这话面色微霁,思索片刻,又忽然问,“你觉得贤王如何?” 这显然依旧是试探,皇帝如何想早已是清清楚楚,何需再问旁人,他问出这话,也不过是想要探探底下的臣子有没有左右圣意之心。 她若是真接了这话,只怕当下就要重回天牢端铁饭碗去。 夭枝慢慢直起身子,坦然开口,“陛下,微臣若是真想左右储君之事,又怎会不懂明哲保身?” 皇帝闻言自然知晓她的意思,似她这般明目张胆救这个劝那个的,一百个脑袋都不够她掉。 而贤王是个不怕死的,他明明知道宝藏一事,若早早说出来,他的处境必然好上许多,可他偏偏不说。 恰恰就是因为这般不说,才让皇帝高看他一眼,趋利避害是人性,他能为了祖母忍耐如此,确为仁孝。 皇帝对太子多失望,对贤王就多满意,如今出事,孝之一字是他心中最大的标准。 良久,皇帝才不痛不痒道了句,“贤王是个好的。” 夭枝听完这话,心中越觉不对。 皇帝这是何意,他是随口夸赞,还是有意立宋听檐为太子? 宋听檐又做了什么,让皇帝态度这般转变? 她觉得这次出来之后哪处都不对,不是因为不合理,而是因为太顺了,一切都太过巧合了,像是有人撒下一个弥天大网,将里头的所有人心都拿捏地一清二楚。 甚至清楚到他们遇到什么,会怎么做,怎么想,然后一步步按照他们所思所想织网布局,再坐山观虎斗之。 太后何其人物,皇帝已是帝王术的翘楚,都与之斗了这么久,如今却像被安排了命运,整族连根除去,背后之人却不露神色。 这何其可怕? 可夭枝怎么想都觉得不可能,这太难了,帝王心术又哪是能驾驭至此的? 想来想去也应当是她想多了,宓家应当是真的要造反。 夭枝出来之后,便看见宫门外站着一个马尾高束的女子,红衣劲装,英姿飒爽,却背着包袱。 是黎槐玉。 她们已有许久不见,最后一次见面还是在劫天牢时,如今看来倒仿佛还在昨天。 黎槐玉显然就是在等她,见到她便迎了过来,“我听季大人说你今日出天牢,我本想着去接你,却不想迟了一步岔开了,便只能来这里等你。” “你费心了,当时若不是你在,恐怕我们都难走。”夭枝顺着引出,“你和殿下如何了?” 她为推动其情劫也算是费尽心思了。 英雄落难,美人在旁照料,她特地照着书里来的,这总不会出岔子罢? 黎槐玉闻言微微摇头,“我与殿下乃是朋友。” 嗯,然后呢? 夭枝作认真状听着,黎槐玉却是沉默几许,开口道,“夭枝,我要离京了,今日是特来与你告别。” 夭枝瞬间停住脚步,看向她,“你不打算留在王府?” 黎槐玉闻言知道她的意思,她面上微红,片刻后又淡了下来,“我怎会留在王府,救他的人是你,为他入天牢的人也是你,而我不过是顺手一事,殿下虽感谢我,却没有那个意思。” 江湖儿女自来直爽,这话也说得明白。 夭枝黛眉微蹙,也就是说,这般一来不止是太子这里偏离了,连带着宋听檐这里也偏离了。 照理说,这一次过后,黎槐玉应当是会和宋听檐生情,留下做王妃的。 她都来了京都,必然是顺应命簿的,就像太子命中必然会被废一次才对。 夭枝不解,“我是他的先生,救他是情理之中,可你江湖中人,一个姑娘家,却抛开身家性命去救……” “他有心悦之人。”黎槐玉突然开口,视线落在她面上非常肯定。 夭枝对上她的视线默了下来,她自然知道她说的是谁。 洛疏姣也是苦心救他,甚至不惜和家中大闹,偷偷出来跟着她一路在冰天雪地里跑。 他出来自然会知晓此事,这确实难以抉择,这叫她选,她也选不出来啊。 两个她也都喜欢。 不怪宋听檐。 夭枝默了一默,“我知晓,只是他喜欢的人是注定不成的……” “你知晓?那你…
相关推荐:
秦关汉月
兽人的叛乱
AngelDefend:夏末
全世界都在炼气,只有我在炼体
斗罗之非凡的二哈
手足
国舅请自重
绝代翘楚
我养大了世界首富(穿越)
古董街夜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