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奇货 > 第331章

第331章

上漆红的梨花木桌。 蒸气袅袅,小几上摆了几碟精致的小菜。 侍女手执象牙勺,仔细调了几碗汤羹的温度,确认无误后才退后两步。 “世子爷,少夫人,膳已备好,请用膳。” 碗勺和瓷片的碰撞声响起,众人开始用膳。 谢珏正埋头吃着早饭,筷子一边夹着菜,一边小口嚼着。 忽然抬头一看,目光落在秦九微的发髻上。 他咽下嘴里的饭,忍不住开口问道:“母亲,你今天要出去吗?” 秦九微正低头慢慢喝着汤,闻言放下汤匙看向他:“怎么这么问?” 谢珏放下筷子,抬起小手。 在头顶高高比了一下,奶声奶气地说道:“因为你每次要出去,都会扎高高的发髻。” 说完,他又低下手,在自己的耳边做了个低低的比划。 “如果不出去,就会扎低低的发髻。” 秦九微怔了怔,随即无奈地笑了笑。 “你看的倒是挺仔细,而且还猜对了,我今天确实要出去一趟。” “母亲要去哪里?”谢惊春出声问道。 秦九微看了谢砚礼一眼,“我和你们父亲一起,带邹敬文去一趟静远书院,拜见谷夫子。” 这是之前答应邹老夫人的事情,他们自然要办到。 好在这件事并不难。 闻言,谢景喝汤的手一顿,抬起一双黑淩淩的眸子。 “母亲,我能一起去吗?” 秦九微目光在谢景身上停留片刻。 短暂思索后缓缓点了点头:“也好,那你就一同前往吧。” 谢景一向是有主意的。 他既然想去,肯定有自己的思量。 她只需要帮助他就是。 随后,秦九微吩咐小荷去书院一趟,为谢景告一天的假。 早膳刚用过,门口响起了通传声。 侍女步入堂中低声禀报:“邹大人和邹小公子来了。” 片刻后,邹清和走进屋中,身后跟着邹敬文。 邹清和一见到秦九微和谢砚礼,便快步上前。 脸上带着真诚的笑意:“这次真是劳烦你们了。” “之前就听闻谷夫子脾气古怪,外人不易见得,你们却愿意亲自带敬文前往,这份情,我记在心里了。” “舅舅客气了。”谢砚礼淡声回了一句。 一旁的邹敬文也乖乖地低头行了一礼,言辞恭谨:“多谢姑父姑母。” 话毕,几人又寒暄了几句,便起程出发了。 马车在平稳的石板路上缓缓行驶,车内一派静谧。 谢砚礼和秦九微紧挨着坐,邹敬文和谢景分坐两侧。 邹敬文时不时掀起帘子看向窗外,整个人分外激动,几乎端坐不住。 “敬文?”秦九微出声唤了一句。 两人眸光对视,秦九微含笑出声问道:“你似乎很开心?” 邹敬文用力点了下头,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我一直都很仰慕谷夫子,从小就听过他的名字,尤其是他论儒道兼修,提倡通融百家之说,实在令人敬佩。” 他抬头看了看两人,脸上带着一抹少年特有的羞涩与憧憬。 “还有他当年在岭南解难一事……那场旱灾,百姓苦不堪言,是谷夫子献计修渠,引水灌田,才使得许多人免于饿死。我觉得,他不仅学识渊博,更是个真正为民请命的贤者。” 说到这里,他眼里闪动着光彩,握着书卷的手略微用力。 “能够见到谷夫子,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父亲和祖母知道这个,所以这次上京来才特意带上我。” “没想到,竟然真的可以见到谷夫子!” 秦九微深深看了他一眼。 傻孩子,真以为见到谷夫子是凑巧的吗? 你可知你祖母愿意拿出十万两白银,为你寻得这个机会。 秦九微和谢砚礼都没有开口说出来。 到底是他们的家事。 邹敬文知道谢砚礼是谷夫子的学生,便开口询问起来。 谢砚礼在外,一直话少,这次说的也不多。 问到他时,才说几句,但足以让邹敬文兴奋了。 一路上都是这般闲聊,邹敬文正说得起劲,提到一本书时顿了一下。 他眉头微蹙,一时想不起书名。 “那本书,叫……就是那本,探讨儒道兼修的……” “《春秋兼融通义》。” 一直没有开口的谢景突然出声。 车上众人的目光都不由向他看去。 邹敬文脸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对,就是这本!” 秦九微转头看向谢景,眼中露出几分讶异。 她知道谢景喜好读书,但不曾想,他连这样的书都看过。 感受到众人的目光,谢景目光微垂,轻描淡写道:“只是偶然翻到过,恰巧就记住了。” 众人点了点头,没再问下去。 一个时辰后。 “世子爷,到了。” 车夫的声音响起,马车也渐渐停下。 谢砚礼掀开帘子,然后把秦九微抱下了车。 紧接着,邹敬文和谢景依次下去。 “这里景致可真好。”邹敬文出声叹道。 眼前是青石铺就的小径,两旁低垂的柳条随风轻摇,翠色欲滴。 小路引向一座古朴的庭院,院墙不高,青瓦黛檐,檐下挂着几只流苏风铃,微风拂过,发出一串清脆的铃音。 院中种满了修竹和松柏,石榴绿叶扶疏,未见果实,却已芳香四溢。 整个地方没有一丝喧闹,只有风声、流水声和鸟鸣声交织,与世隔绝的静谧。 此时,一个小童快步走了出来。 他身穿素净的短衫,神情恭敬,来到众人面前停下,低低地俯身行了一礼。 “几位贵客远道而来,请随我来。” 他微微抬起头,做了个请的手势。 随后领着众人穿过青石小径。 几人随小童步入厅内,谷夫子正在书案前翻阅书卷,见状起身迎上前。 他须发微白,面容清隽,一看到谢砚礼,面上透出笑意,语气更是熟稔。 “砚礼,我们师徒真是许久未见了。” 谢砚礼俯身行了一礼。 “能见到先生,学生也很高兴。” 这些年,谷夫子早已避世。 他当日成婚,谷夫子也只是遣人送了礼,并未前来。 若不是因为答应了邹家,他也不会前来叨扰。 两人寒暄几句,随后谢砚礼转眸,声音温和道:“先生,这位是我的夫人,秦九微。” 秦九微躬身,姿态端庄,语气中带着恰到好处的敬意。 “九微见过先生,先生安好。” 谷夫子打量了她片刻,目光中流露出些许欣赏,微微颔首道:“夫人不必多礼。” “这位是邹敬文,家中小辈,有意到书院求学。旁边这位,是我的次子谢景,今日特意随行拜见。” 谢砚礼一一介绍道。 邹敬文的事情,先前谢砚礼送来的书信上已经写明,他也知晓。 谷夫子的目光在邹敬文身上停留一瞬,面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邹家子弟向来以武为长,不知你为何想入书院攻读经史?” 临阳邹家出武将,人人皆知。 第406章 被他算到了 邹敬文立刻抬头。 “回先生,家中以武为长固然没错。但我自幼喜爱读书,尤其敬仰先生的学识与为人。” “能入书院读书,在先生身边受教,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 谷夫子沉思片刻,复又抬头看向他,目光中多了几分考量。 “敬文,学问以明理为先,家世以立身为重。” “可在当今天下,若有家国之难,伦理之乱,你以为学问究竟为己,为家,还是为天下?” 邹敬文抿了抿唇,“学生以为,学问自是为己,为己方能为家,为家之后方能为天下。” “家国之难,伦理之乱,若学问能让自己明理,让家庭齐整,自然也会对天下有益。” 谷夫子听完邹敬文的回答,没有回答,而是把目光看向一旁的谢景。 “谢景,在你看来,学问的最终之道,究竟是为己,为家,还是为天下?” 邹敬文一怔,完全没想到夫子会突然问他。 但他没出声,安静听着。 他也想知道谢景的回答, 谢景抬眸,神色一如既往地沉静。 “学问之本在于明理,而明理之道,便是将为己、为家、为天下合而为一。” 他顿了顿,神情愈发专注:“为己者,明志而立德;为家者,传承而齐治;为天下者,弘义而济世。” “若以学问为明灯,便能引己身不失正途,引家国不失纲常,引天下人不失本心。” “是故,学问之道,无分为己、为家或为天下,其终极之境,乃是三者共融,相辅相成,至诚至善。” 谢景话音一落,整个屋子,仿佛连呼吸声都止住了。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无人开口。 谷夫子目光凝在谢景身上,眼中露出一抹赞许的光芒。 静远书院已经很少收学生了。 书院能不经科举,直入仕途,这样一条捷径,让许多富贵人家趋之若鹜,不择手段地想将子弟送入门下。 他和其他夫子们早已不堪其扰。 几年前,他便断了公开招生的念头,随缘收徒。 古人云:“怀璧其罪。” 一个学问圣地,本应教化一方,若因其便利而成祸根,又如何自处? 可谢景,年纪如此小,却如此通透有卓识。 他实在是想收他为徒,悉心教导。 谢景让他想起,很多年前,第一次见到谢砚礼的样子。 谷夫子抬头,下意识看向谢砚礼。 他今日穿着一身深青色长袍,衬得他气质端凝,身形修长挺拔。 双目深邃如潭,目光平静而内敛。 谢景,和他很像。 此时,谢砚礼

相关推荐: 钱债肉偿   顾太太养成记(甜宠)   吾乃食色(H)   星际:病弱女配倒拔垂杨柳   与一个白领少妇的一次约会   凡人:从自创体修开始   画地为牢   满级大佬拒做炮灰对照组(快穿)   八零大院漂亮美人   别动我治疗[电竞] 完结+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