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我彼得三世,鹅国六边形皇帝 > 第78章

第78章

为?何绕道而行不选秦国?原来,商君变法之时,改列国通行的鲁国十?什一之税为?泰半之税,与农家不赞同?统治者收税理?念全然?背道而驰,这才有农家百年间不肯入秦之事——秦国,在他们眼?中是暴虐之国。 前些日子陈谷带门人一路北上之时,亦是托人 忆樺 办了经商验传,绕过秦国西面群山,径直前往齐国而去的。 但今日之齐国,亦早非当年强盛的齐国,齐国南部大片平原沃土早落入燕赵手中,朝廷极其重视鱼盐之利而并不在意农耕,这样一个商业发达的国度,并不适合农家传道授业。 无奈之下,陈谷只得带门人再往东赶往燕国,四处走访后发现此?地气候虽比楚国寒冷许多,却在太行山至渤海一带与辽东北部有大片平原,倒也是一个适合发展农耕之地。 哪知,陈谷前往蓟城王宫求见燕王之时,才开口劝燕王要与民同?耕,便被?对方怒气冲冲命侍卫扔出了宫门,并下令禁止农家入燕。 如此?一来,摆在农家面前的只剩两条路:归楚或入秦。 以臼为?首的弟子支持归楚,认为?暴秦无道虐民,他们助秦国产出的粮食越多,秦国朝廷便会朝百姓收更多税赋,不如不助;而以宜为?首的少数弟子却支持入秦,认为?如今楚国各色税赋加起来,亦有泰半之重,与秦国并无甚区别,但世人皆传,当今秦王乃不可多得之明君仁主,若农家助秦增产,秦王兴许还会为?百姓减税... 争执不下之时,陈谷只得从行囊中掏出龟壳,诚挚占卜后得到神灵指示:该去韩国故地。 韩国故地,正是秦国如今的颍川郡,臼等人认为?,神灵是想让他们看看,韩国百姓在暴秦统治之下过得如何艰难不堪,便欣然?同?意前往。 哪知,一行人风尘仆仆赶往颍川时,却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他们所至之处,百姓确实皆在田间地头干活或者忙着修补旧路,但他们轻快的步伐、逢人带笑的面色,皆在提醒着农家诸人:这些韩国旧民,在秦王的统治下,在秦吏的管理?下,虽然?依然?辛劳,但过得却是极快活的。 至少,在他们世代生?活的楚地与先前所往的齐燕两地,无论农人还是商贩,面上皆带有深深的愁苦之色。 在走访颍川各郡、四处帮农人干活的过程中,陈谷等人听得最多的,是当地百姓吐唾谩骂韩王畜生?不如,以熟菽之种哄骗百姓、不救梁城地动之民;是当地百姓虔诚面北跪拜后,爬起来称赞秦王乃是世间少有之大善人,当日,便是秦王送来粮种救了韩国所有百姓,也是秦王派兵前去梁城抢救地动伤者... 后来,他们在水径县走访之时,县令陈平得知对方乃是农家之人,登时大喜过望,力邀他们留在秦国襄助朝廷与百姓。 陈谷原就被?秦国空有暴虐之名?、实质所行皆仁政所震动,在与陈平长谈数日,深入了一番秦国现行政策后,终于打定主意:择秦国而居。 陈平惊喜万分之下,原想上报郡守往咸阳禀告此?事,好让朝廷按律,以征召之名?派马车迎农家入秦,但崇尚节俭的陈谷制止了他,直言不必铺张,自己还要去东郡看看再前往咸阳。 一行人今日来到咸阳后,正赶上秦国秋收时节,早从陈平处听闻秦国有高产之粮的陈谷,便带着弟子们赶往田间地头帮忙——他们本就是通晓农事的农人,混入聚集农人、商贩、士卒、工人的秋收队伍之中,简直丝毫不会令人生?疑。 如今,陈谷既已打定主意留在秦国,又目睹秦人以镰刀割麦的费力之状,便想着要去王宫求见秦王,将自己前两年想出的一个快速收割之物告知对方,以让朝廷尽快造出此?物,为?百姓减缓些辛劳——既然?来了咸阳,与其找官吏层层传递,还不如他亲自见一见秦王来得快。 此?刻,他边捶背边叹息着“老了,气力大不如前”,便叮嘱众人好生?忙活,他要先跑一趟王宫,哪知才没走几?步,就被?旁边几?个捡穗的小?孩吸引,悄悄眯起了眼?睛。 他遍行楚齐燕三国,从未见过身穿华服、佩戴玉佩、脚踩布履的富家子弟操持稼穑,更遑论皮肤白皙、一看便养尊处优的孩童。 这几?个孩子出现在此?地,着实太过突兀。 他扭头朝远处的道上看去,只见道旁有一队玄衣黑甲侍卫把?守,登时眸光一亮——世人皆知,各国君王出行之时有守卫队护驾,而在咸阳城中,能让玄衣黑甲侍卫随行保驾的... 他重新看向那?几?个孩子,面带慈祥地欣慰抚须而笑,想来,他们正是秦王之子嗣啊。 这位秦王竟肯让自家孩子下地务农,倒与我农家之道不谋而合... 他边琢磨着回头要劝秦王也亲自下地种田,边笑眯眯上前,趁对方起身休息之时,操着有些生?硬的咸阳官话,朝个头最高的扶苏拱手问道,“不知小?公子,可是秦王家的公子?” 扶苏闻言抬首边打量着对方,边不动声色将阴嫚将闾几?人拉到身后,朝督田小?吏的方向走了几?步。 这话问得奇怪,有卫尉军守在道旁,秦人皆知他们是父王的孩子,并不敢跑来打探聊天,此?人开口便问“可是秦王家的公子”,可见他并非秦人...连口音亦有些生?疏... 陈谷见对方后退,忙上前问道,“公子可否带老夫...” 这时,臼一脸奇怪地上前问道,“师父,您既要进宫去找秦王,怎的还不早些去?” 他边问,边悄悄打量扶苏几?人,咸阳的富家公子竟肯下地干活的?这几?个孩子是我农家的好苗子啊,师父定是想收他们为?徒... 陈谷扭头顺手给了他一个爆炒栗子,拉下脸斥道,“又想偷懒不是?以为?老夫看不出来?” 臼摸了摸脑袋,讪笑着望了扶苏几?人一眼?,便继续提着筐回去捡穗了。 但他的出现,倒让扶苏放下了防备心,看来这老人并非刺客,遂和气笑道,“不知老翁从何处而来,初到咸阳可还适应?” 若换了以前的扶苏,定会老老实实顺着对方的话头,回答“是”或“不是”,但现在在父王和张良的指导下善识人心的扶苏,便会这般滴水不漏地反过来套话。 他这话还隐含着另一道暗示:他已听出对方并非咸阳人。 陈谷暗暗赞叹一声,这孩子,远比他那?徒弟机灵不少,想来定是秦王之子无疑了。 这一路他在秦国境内听了满耳朵夸赞秦王之言,自将对方视为?当世明君,这样的君王,就合该生?出这般爱干活又聪慧的好孩子啊! 他将扶苏对“秦王家公子”身份的不否认,视作?了默认,便笑眯眯取出验传递给扶苏道, “我乃楚国农家之人,得了颍川郡水径县陈县令的推荐,想来咸阳求见秦王,未料在此?地偶遇小?公子一行。” 扶苏接过验传查看,果然?盖了秦国郡县长官印玺,农家掌门? 百年前活跃中原的农家,后来虽偏居楚国一隅,但这名?头他亦是听过的,想来对秦国是有助力的,不然?陈平不会推荐他前来咸阳找父王——若对方是冒名?而来,更不会持有陈平开的验传。 思及此?,他忙学着大人的样子拱手道,“原来是陈谷子前辈,扶苏失敬了!我父正是当今秦王,还请前辈随扶苏前来...”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说?着,他就带着阿弟阿妹们将麦穗倒入麻袋,把?竹筐还给秦吏后,这才带着陈谷往道旁而去。 陈谷原以为?护卫军在此?,秦王子嗣在此?,秦王亦必定在此?。 哪知走近一看,抱着一名?可爱孩童的男子,面若好女?,气质温和,身穿月白锦袍——样样都跟他想象中的秦王不一样啊! 他不由狐疑地顿下了脚步,面若好女?...也罢,秦王长得好看些也无妨,但野心勃勃想吞并诸侯一统天下的秦王,绝不该出现这等闲云野鹤之温和神态...再者列国之中,秦人以尚黑独树一帜,黑白乃世间最决绝对立之色,喜黑之人想来并不喜白,秦王怎会穿白色衣衫? 陈谷不知晓,他满脸疑惑打量张良之时,对方怀中的明赫亦满脸疑惑地打量着他。 这位老者一看便是农人出身,但他每回与父王前往农田观看之时,皆不会有老农会上前靠近他们,秦人向来是极内敛的呀... 这时,扶苏拿出验传,对张良道,“太傅,这位前辈乃农家掌门,此?番想来咸阳拜见我父王。” 殪崋 张良原本见老农一脸怀疑看着自己,颇有几?分莫名?,闻言倒立刻懂了,他若是农家掌门,想来跟着扶苏前来是想求见王上,哪知本该玄衣纁裳的王上不在,反倒是自己这白衣之人在此?... 在张良与陈谷寒暄之时,明赫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农家,农家来秦国了,他们肯定有办法解决割麦之事的! ... 很快,张良便带着孩子们打道回宫,将陈谷入秦一事禀告君王,再命人带陈谷进了章台宫,明赫则顺势赖在了父王身旁,他要留下来给父王当帮手,把?农家留下来! 大殿之上,看着眼?前丰神俊朗的年轻秦王,陈谷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是也,对方的容貌之盛虽远胜他想象,但任这年轻人笑得再和煦,他剑眉凤目间隐现的龙跃九天之气势,举手投足隐藏的睥睨天下之威严,才是以七国为?烽台、以六合为?一家的秦王该有的赫赫尊容! 他行礼拜道,“农家第三十?一代掌门陈谷,幸得颍川陈平县令之推荐,前来拜见秦王!” 嬴政大步急急下殿,来到陈谷身旁,毫不介怀他满身沾满污泥的衣衫,亲手将他扶起身,面带喜色道, “听闻陈谷子入秦,寡人喜不自胜,此?乃我大秦万民之福也!当年,陈相子离儒门入农门拜许行子为?师,未料百年来,将农家之道延续下来的正是陈氏一族,先生?与祖辈心性之坚韧,一心造福万民之景行,令寡人敬仰万分!” 陈氏对农家而言称得上续命之恩,毕竟,连许行的后人都不肯再在田间吃苦,是陈氏一族凭着“农耕之道可助万民”的执念,硬生?生?勒令后世儿孙必须坚守农道,绝不可叛出师门。 嬴政此?言,让带着门人在楚国东躲西藏、惶惶入丧家之犬多年的陈谷,险些当场落下泪来——世间,竟有人还记得他陈氏的功劳,竟有人第一回在他面前,提起陈氏的功劳! 而此?人,竟是秦王! 许是这突如其来的认可,让他心头被?冲击得有些脆弱,陈谷忍不住抬首哽咽道,“不过是些不堪一提的陈年旧事罢了,秦王竟还记得...不怕秦王笑话,当日祖师许行子收弟子数十?人,数百年后的今日,农家门人亦不过区区数十?人,陈氏不才,将农家变成区区不入流之小?道,着实有负祖师啊...” 当初楚庄王在位之时,农家弟子达上千人,楚国国力骤然?大增,乃因粮食产量大增,可惜啊! 嬴政看着面前被?风吹日晒得布满皱纹的老人,脸上布满了时过境迁的哀伤,遂认真宽慰道,“陈谷子何须妄自菲薄?陈相子乃大儒门生?,若肯前往列国求官,求得千钟之年俸自不在话下,但他深知农耕为?百业之首,若能早一日改良农耕之法,天下间便能早一日少饿死些庶民,农家之道以拯救苍生?为?已任,比之诸子空谈之道,真不知胜出几?多...” “再者,寡人听闻,陈氏世代读书习字,在为?百姓教授农耕之法时,更会以木为?笔、以土为?纸,教授百姓识字之道...济世安民,此?乃圣人之道也!” 陈谷怔怔看着眼?前风姿俊逸的秦王,圣人之道? 被?列国君王嫌弃不堪的农家,竟是圣人之道么? 秦王对农家的评价,竟是如此?之高么? 嬴政此?言倒并非虚情?假意之词,在他心中,本就一切实用之法皆为?圣人之道,一切空口乱政之道皆为?无稽之谈——秦国本就极其重视农耕,更何况如今土地辽阔、颍川各处贫瘠土地亟需治理?、随着高产粮种的推广提高秋收效率迫在眉睫... 如此?一来,农家能助秦国百万之民,不是圣人之道又是何道?他早就盼着农家入秦了。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陈谷懵懵然?回过神来,又试探道,“秦王既认为?农家之道为?圣人之道,可愿做‘天子亲耕,后妃亲织’之圣人?” (2) 此?乃许行所著《神农书》之言,鼓励君臣与庶民一道下地种田,凡事亲力亲为?,如此?一来,朝廷便无须向百姓征收税赋,人人有饭吃有衣穿,堪称后世人口中的乌托邦社会。 明赫以手托着小?脑袋支在小?桌子上,听了这话不由皱起了小?眉头,噫,袁隆平爷爷研发出杂交水稻,也没要求国家按他的治国理?念执政啊?让我父王这样的千古一帝去耕地,简直是拿和氏璧去砸核桃,得不偿失啊! 这样想着,他又马上忧心忡忡地坐直了身体,父王是绝对不会接受这主张的,万一两人谈不拢,父王将陈谷赶出秦国,或是陈谷怒气冲冲离开秦国,该如何是好? 不行啊,他还指望着农家帮秦国改良种地的法子,让高产粮种得到妥善照料再增产几?分呢,还有割麦的工具,说?不定农家早想出法子了——五黑他们虽然?也极其擅长制作?工具,但却多跟工业相关,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啊,满脑子想着农事的农家,肯定能想出更多利农的工具... 在小?家伙胡思乱想的心声中,嬴政却负手轻笑道, “寡人认为?,许行子此?言差矣!农家圣人之道,在于一心研究农耕之法,再将此?增产利民之法推而广之,以令国内再无饥寒之人。许行子要求世人无论贵贱皆忙于田间地头,让寡人十?分不解,若是人人皆种地,衣裳鞋帽从何而来?陶罐锅碗从何而来?蛮夷入侵之时,守城将士从何而来?疾病入体之时,治病巫医又从何而来?” “若君王不端坐朝堂统领诸事,百官不忠于职守统管下吏,朝廷不收取税赋保障万民,何人来修桥筑路?何人来抢救灾民?寡人若镇守咸阳,能令天下井然?有序,能令国库钱粮不断,能令百姓丰衣足食;寡人若前往田间耕地,想来一年所得粮食不过数百石,桑丝不过数匹...” 明赫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他实在想不出来父王赶牛耕田、下地插秧的画面,哈哈哈太违和了! 陈谷找旁的君王宣扬农家之道时,对方皆是怒气冲冲赶他出来,从未有人这般将道理?掰碎了揉开为?他分析利弊,他亦从未想过税赋与民生?之关系,只认为?是统治者一味剥削百姓之法。 眼?下,他有心想反驳一番,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由头,反是忍不住顺着嬴政的逻辑,头一回这般想了下去:是啊,这般英明的君王,若去种地着实大才小?用了...若国家不收取税赋,人人皆种地,难道要以手抓饭、打赤脚、以树皮遮羞不成?岂非世上根本没有国家?如此?一来,有匈奴入侵或遇上天灾之时,根本不会有人挺身而出保护和救助百姓啊... 越这般想下去,他越觉触目惊心——祖师当年创建的学说?,陈氏祖辈代代坚守的学说?,实则是与时代发展截然?相反的!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若真实现神农与民同?耕之世道,岂非又回到上古之民生?活的落后时代?究竟是祖师错了,还是秦王错了? 陈谷苍老的眼?中渐渐布满挣扎的迷茫,嬴政见状,心知对方绝非陈相那?般固执之人,遂继续娓娓道来, “实则,当年孟子与陈相子辩论之时,便指出世间之事有大人之事,亦有小?人之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百工所备缺一不可,除却农耕,世间还有诸事需同?时而行..而君王乃是以一人之身,统筹劳碌举国之心者,并非尸位素餐之人...”(3) 他自是要重用农家的,但与秦国重用墨家一样,只会采纳其技艺之术,而绝不会采纳对方“兼爱非攻”的学说?。 五黑这一脉墨者之所以能一直留在秦国,正是因为?他们肯抛弃墨家“兼爱非攻”之道,反以结果为?目标坚守信念——乱世之中停止攻伐是不可能的,但若能襄助秦国以战止战早日灭了六国,这天下自然?能重归和平。 是以,嬴政欲以同?样的方法,说?服农家放下学说?之执念,单单以农学之术为?秦国效力。 在明赫点头如蒜的附和中,年轻的君王伸出修长有力的手掌,朗声笑道, “许行子当年之心愿,是想让天下百姓丰衣足食,不再被?昏君豪强所盘剥,如今,寡人虽不可效仿神农亲耕农桑,却能用旁的法子让天下万民丰衣足食。陈谷子可愿与寡人携手而行,将农家之术在秦国发扬壮大?” 陈谷此?刻心乱如麻,本想说?“待老夫再想想”,却在“将农家之术发扬壮大”的巨大诱惑下,忍不住伸出如松树皮般粗糙的大手,紧紧握住君王的手结盟,脱口而出道, “农家愿献上助秦国加快割麦进度之法,以表我等入秦之诚意!” 第 105 章 第105章 陈谷献上的收割利器, 乃是农家在楚地为百姓快速收稻而制出的“兜”,据他所?言,稻麦皆可用。 当日 依譁 , 君王便命人护送陈谷前往少府工坊,在匠人麻利的辅助下,不过一日功夫, 秦国第一个以大块长木、竹篾、麻绳、刀刃组合而?成的“兜”便诞生了。 次日, 嬴政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抱着格外兴奋的明赫,乘车赶往咸阳郊外麦田, 观看陈谷演示此物收割之效。 风吹麦香飘道旁,在治粟内史的吩咐下, 众人短暂地停下手头的镰刀,纷纷站在麦田田埂之上, 观看那精瘦的老者操作偌大一个以竹篾麻绳编织成的奇怪之筐。 只见对方右手握宽长的把柄, 左手拉着绳, 飞快往前方金黄的麦梗挥舞起来——不过短短一瞬之间, 他面前的小麦就少了一大片, 而?这老者手中的筐里却装满了被割下的小麦! 在众人瞠目结舌的惊呼声中,陈谷将小麦倒在宽阔的麦斗中, 继续挥舞着“兜”前进,他边割着小麦, 边大声对周围的人群讲解操作方法, 治粟内史则激动?地追在他身后, 以步伐丈量着对方割下的范围。 明赫正高兴得在父王怀中蹦跶, 系统忽然惊讶出声道,“宿主, 这是掠子呀!” 明赫顿时一头雾水道,“什么?掠子?” 系统忙给他解释道,“我以前刷题看到过,历史上在宋朝时期,北方地区才?开始出现这种掠子来割麦,图片上的掠子跟这‘兜’长得一模一样...” 他不停地絮絮叨叨道,“天啦,农家太厉害了,竟然能领先上千年在战国时期的楚国,就倒腾出这种收割利器...不对啊,既然这时期已经有了‘兜’,后来为什么?又会失传呢?好奇怪啊!” 明赫沉默了一瞬,心情有些沉重地轻轻趴在父王肩头,在脑海中慢慢告诉系统,“这倒也不奇怪,你刷题的时候没发现吗?在华夏的历史长河中,文学领域永远无比灿烂辉煌,诗词歌赋文集数不胜数,但在涉及理工方面的实用工具领域,前人的智慧结晶总容易被遗忘在历史前进的车轮里,科普实用之术的书籍屈指可数...别?说这‘兜’了,鲁班在春秋时期那些厉害的发明、墨家在战国时期这些先进的技术,不也没被后来的朝代?继承下来吗?” 就拿墨家的技术来说,如果?后来的朝代?将它们?继承下来了,这些高超的工匠技艺,定会成为贵族陪葬品中司空常见之物,两千多年后的现代?人,又哪被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与青铜马车等陪葬物震撼心灵? 兜也是同?理,在原本的史书轨迹中,诸子百家到了后世朝代?,只有符合统治者利益的理论门派继续存活了下来,墨家农家早成了专属春秋战国的古老词汇,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农家的覆灭,农家呕心沥血为利民而?造出的工具,自然也跟着湮没在时光的印迹中。 一时,一人一统都沉默了下来,历朝历代?重文轻理的传统,为华夏带来了一个怎样满目疮痍的封建时代?终结炸弹,他们?心头是一清二?楚的,那段生灵涂炭、几近亡国灭种的历史,不管身为华夏人的明赫,还是心有华夏魂的系统,想起来都无比悲愤。 很快,系统乐观地安慰道,“宿主别?担心,现在有了你的到来,实用技术只会在大秦发扬光大,华夏绝不会再偏科前行了..你看,墨家现在匠人学室有学子数千人,连五黑都新?收几百个新?徒弟呢,有这个大秦为后世做表率,一切都会不一样的!” 明赫闻言登时眼?睛一亮,是啊,这个大秦是不一样的! 史书上的大秦二?世而?亡,被后世抹黑为暴/政反面教材,那些君王们?自然不会效仿秦国重用墨家技术之举。 可这一个大秦,不但有了高产粮种,还让墨家发展壮大,又吸引了农家入秦,接下来,想必水家也能前来秦国效劳...秦国绝不可能二?世而?亡! 世间虽不可能有千秋万代?垄断王位的王朝,但由秦始皇开创的如此一个煌煌盛世,必会引来千百年后无数君臣渴慕效仿,他们?既然要?效仿秦国之政,必然也会效仿秦国重用理工科人才?之道,华夏的道路肯定会不一样的,以后再不会有列强欺侮我们?了,我们?自己就是列强! 这样想着,明赫又重新?振作起来,仰起小脑袋拱着父王的脖颈以寻求安全感?——有父王在真好。 原本正专心致志观看陈谷割麦的嬴政,在听到小家伙的心声之时,眸中迅速划过一抹锐利的幽光,面色亦跟着变幻莫测起来——华夏,乃是中原各国的统称,孔夫子便有“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之言,是以,小崽口中的“列强”,绝不会是中原任一国,对方乃是夷狄之国! 他脑中飞快掠过匈奴、东胡等国,又迅速一一否定。 小崽既认为发扬墨家技艺、重视算筹实践之道便能战胜他口中的“列强”,想来对方定是极擅此道之人,但如今四?方夷狄,所?擅之学识技艺远不如中原列国... 身为熟知朝中大小事的君王,他自然知晓,中原铁器已是世间最坚韧之兵器,若对方能利用技艺之术威慑中原,定是粮仓极其充足、国库极其充裕之国,唯有这样的国家,才?会在耗费巨量物资、打造出比铁器更坚硬的兵器后,依然能保有足够的军粮与中原沃土朝廷抗衡。 但无论是草原还是深山之中的夷狄,皆身处不利于农耕之地,是绝无可能实现粮仓充足的,纵便他们?以马匹金玉跟中原兑换粮食,亦绝不会兑换到足以与中原朝廷分庭抗礼之粮食——任何一个未疯癫的君王,皆不会允许商贩搜罗国中半数之粮售与外族。 嬴政脑中飞快闪过若干念头,猜测着究竟是后世朝代?丢失了中原沃土农耕之地,让夷狄有机可乘,还是夷狄竟在草原深山之中,开辟出足以耕种巨量粮食之地,或是他们?也得到了高产粮种... 察觉到颈间传来的阵阵痒意,他迅速收回神思,含笑揉着怀中蹭来蹭去的小脑袋,柔声道,“小崽怎的了,可是有些热?” 明赫笑眯眯抬起头,依次指着另一边的麦田和远处的山,脆生生道,“父王,孩儿?半点不热哦!孩儿?只是在不明白,既然这块麦田的尽头是另一块麦田,那么?,翻过这座山,那头还有另一座山吗?越过阿兄说的齐国大海,另一头还会是海吗?这大地的尽头,究竟在哪里呢?” 他决定了,要?尽快为父王兑来世界地图,将那些强盗打趴下,让秦朝为后世华夏人开创示范,所?以他要?暗戳戳提醒父王,世界很大,如今的中原只占了很小一片哦。 但小家伙却低估了父王的悟性是何等出类拔萃,随着他稚嫩的话音落下,嬴政立刻便捕捉到他的话外之意——原来这天下,不只是寡人看到的天下,也不只是上古君王看到的天下,除了中原、草原与百越之地,天下还有时人看不到之地! 既然山的那头还有山,海的那头仍是海,小崽口中的列强,又何尝不能在中原的另一头,在另一片遍布沃野的土地上,种出与中原同?样多甚至更多的粮食,制造出更坚硬致命的兵器? 若世上真有这样一个为后世滋生祸患之地,合该早些被大秦的铁骑征服,又岂能任由蛮夷偷摸发展壮大以致威胁华夏? 思及此,君王脑中已下意识有了雏形计划:大秦需派出人手,往东南西北四?方寻找未知之地。 在史书中,是擅海的徐福提出东海有仙山、欲往仙山为秦始皇寻仙药,长期身处内陆的秦国才?会打造海船派他带人出海,而?眼?下,嬴政并?无“出海”之概念,所 殪崋 ?想的自是伺机派人以车马四?处寻找未知之地。 既是小崽说出的暗示之言,君王自是深信不疑——世间必有另一个与中原四?海一般大的辽阔疆域,迟早归大秦所?有的辽阔疆域! 他笑着俯首贴了贴小崽软乎乎的小脸墩,羞得明赫急忙笑嘻嘻

相关推荐: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突然暧昧到太后   取向狙击   数风流人物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