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都市神级仙尊 > 第326章

第326章

太累,今天路上奔波一天,回头早点休息。” “……文勇这腿恢复,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你得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实在不行,还是把孩子送我家去。想好,就给我打电话。” 说话间,钟文勇也从里屋出来,默默地站到了吴远身边。 就这样,仨孩子随着吴远往外走的步伐,一步一挪地往外走。 给人看起来,就跟依依不舍的样子似的。 走到门口。 钟振涛把手里的烟放进嘴里,猛吸一口,烟头猩红。 猛地握上吴远的手,身形一晃,差点把吴远带了个趔趄。 好家伙,这是喝得比自己还多啊。 “他舅,你这就要走啊?” 吴远抽回手来,懒得跟他啰嗦:“走了。” 半个钟头后,宾利慕尚回到吴家小楼。 吴远上涌的酒意,早已被压制下去。 饶是如此,还是被媳妇杨落雁,生生地灌下了整个解救套餐。 加上小楼内部习习的空调凉风一吹,整个人愈发清醒过来。 小江和玥玥早已睡了,愣是没撑到自己到家。 至于丈母娘刘慧,已经连续回自家住好几天了,只是白天才会过来。 吴远听见媳妇杨落雁说起这事时,只觉得意外之余,情理之中。 “这是好事啊,媳妇。” “我知道!”杨落雁声音有些娇憨地意味,“只是头两天,我还有些不习惯,晚上频频醒来看孩子。现在好了,他俩都能自己睡觉了。” 吴远听着讶异,亲自上楼看了看。 楼上房间里,开着空调,打着台灯,俩小家伙,肚皮上搭着薄毯,睡得格外安稳。 轻手轻脚地下得楼来。 就见杨落雁迎上他问道:“要不要下碗面给你?” 吴远摸摸肚皮,“算了,实在吃不下了,留明天早上吧。” 说完,揽上媳妇肩膀道:“累了一天,该睡了。” 杨落雁灵巧地躲过道:“洗澡去。” 这一洗,事情就不简单了…… 转天一早,天刚蒙蒙亮,俩孩子还没醒,刘慧便早早地过来了。 如今两头跑起来,的确比常驻这边,更累一些。 但整个人的精神面貌,是截然不同的。 不仅如此,等到老丈人杨支书随后赶到的时候,吴远更是惊奇道:“爹,你这看起来,就跟年轻了二十岁一样。” 这话听得杨支书乐呵呵。 却被杨落雁捶了一记秀拳道:“我爹都多大人了,你还拿他开玩笑?” 吴远坚持道:“我不是开玩笑,媳妇你自己看嘛!” 杨落雁果真仔细地打量了一番道:“旁的不说,爹,你脸色确实好了很多。” 杨支书咧嘴一笑,也不反驳道:“说正事,小远,你得抽时间,帮我把家里的土暖气和煤气灶搞起来……” 第1312章 多样化养殖,远近独一份 一听这话,吴远两口子相视一眼,心领神会。 这三伏天才刚刚开始,就已经开始为三九天做准备了。 显然,丈母娘这来回奔波的状态,恐怕将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 老丈人在自家五间大瓦房里,复刻吴家小楼的土暖气和煤气灶,无非就是为了丈母娘。 一是怕她用惯了这边的,回到自家不习惯。 二也是为了让她冬天少受点罪。 于是吴远当即道:“没问题,待我把管路规划一下,材料定做好,我叫人来安装一下就行。” 早饭过后。 杨支书一抹嘴,连闺女婿的饭后烟也不接,就匆匆地走了。 吴远把华子收进烟盒,顺手扔在了茶几上。 就见媳妇杨落雁薄施淡妆,一袭公关装外加套裙地,走了出来。 小腿上那若隐若现的,似乎还穿了丝袜。 好家伙,这魅力值是直接拉满了。 叫他每天都有新鲜感。 只是这架势,明显是奔着厂里上班去的。 吴远只能等人晚上回来,再尝鲜了。 结果杨落雁前脚刚走,俩孩子的干外婆王凤就提着篮子过来了。 虽然时间才刚过八点,日头还没多高,可气温已经挠地上来了,以至于王凤额头上全是汗。 放下篮子一看,吴远才发现,里头全都是半青半红的巨峰葡萄。 足足有近十斤。 这颜色一看,就是最早熟的一批。 吃起来还有点酸,但酸中带的甜,口味也是丝毫不差。 “大娘,这么多葡萄,你留着卖钱多好。” 王凤却拨拉着一串串的葡萄道:“卖能卖几个钱?留给我外孙、外孙女尝尝才好。” 随即又补充道:“这里头不少,你跟落雁也能吃点。” 说话间,俩孩子已经从楼下奔下来了,直扑进王凤怀里。 把王凤高兴得不行。 尤其是玥玥,这讨人喜欢的劲儿。 别说是十斤葡萄了,就算是一颗心,都巴不得掏出来给孩子。 王凤把俩孩子抱在怀里,一口一个心肝宝贝地稀罕着。 看得这几天,刚刚对俩孩子完成点‘断舍离’的刘慧,一脸的不以为然。 疼孩子也要有个限度。 哪能这么无原则地溺爱宠爱? 只是刘慧浑然忘却,自己以前也是这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姐不说二姐了。 王凤稀罕完俩孩子,就见小江的手已经伸向了葡萄。 连忙一手打掉,然后匆匆起身去外头的水井边,洗浸葡萄。 一番忙碌回来,不仅俩孩子一人一串的葡萄,就连吴远和刘慧都各自有一串。 吴远边吃葡萄边问道:“大娘,宋校长呢?” 王凤看顾着俩孩子吃葡萄,时不时地帮着俩孩子擦去嘴角流淌出来的汁水道:“她呀,去省城进修了,说是教委选拔派去的。” 吴远心里一动,这教委的栗主任,行动还挺快。 暑期教师进修,这么快就安排上了。 刘慧趁机道:“那你今儿留下来吃饭。” 王凤下意识地摆手拒绝。 就听刘慧质问道:“你回去,能有什么事?一个人吃饭,还不好做,尤其是这三伏天的。” 吴远趁机帮腔道:“大娘,妈说得对。多一双筷子的事,又不费事。” 吃完了手头的一串葡萄,吴远拍拍手起身。 把家里的空间留给刘慧和王凤俩人,揣上两包烟,就出门溜达去了。 可惜刚走到村道上,吴远就有些后悔了。 三伏天,实在是不适合出门溜达。 不管是早上还是傍晚,外头都跟蒸笼似的,实在是熬人的紧。 连带着见到熟人,相互散烟之后,连火都不想点。 烤人! 好在村道两边的杨树,多少能提供点光阴。 吴远只好贴着树底下走,边走还边放着,上头冷不丁掉下来的毛辣子。 毕竟脚底下就不时能发现,依旧在蠕动的毛辣子。 赤脚踩上去,脚心虽然不会中招,可那踩屎感,多少也令人有些恶心。 如此,过了董大成家的桥头。 一片绿油油的稻田,呈现在眼前。 无边的绿意,随着微风起伏,竟让人燥热难当的内心,瞬间清爽不少。 田间地头的沟渠里,流淌着哗啦啦的流水。 更添几分清凉之意。 而在村道北边,栽种了两年多的桑树,长势总算是起来了,枝叶也繁茂起来。 可惜这种繁茂只是少数。 更有一部分被开辟成专供养殖小龙虾的虾塘了。 如此说来,村里如今的生态,是最为丰富多彩的了。 不仅有主要农作物,有桑蚕,更有多样化养殖产业,也算是十里八乡的独一份。 如此溜达着抵达村部。 吴远突然发现,里头比往常收购小龙虾时,还要热闹。 走进了一看,才发现今儿不仅照常收购野生的小龙虾。 而且恰逢不少村里的小龙虾养殖专业户,带着自家养殖成熟的第一批小龙虾,过来卖钱。 所以人多了一些,热闹了许多。 肖伟的媳妇陈杏也在其中。 见到吴远出现,不少人都纷纷主动打招呼。 吴远点头颔首而过,凑到李会计旁边,递上一根烟,便默默地看热闹。 对于回购养殖户送来的小龙虾,跟收购野生小龙虾完全不同。 因为村里补贴了差价,所以难免会有人动些歪脑筋。 所以许慧琴带着李老三媳妇李静、朱老六的五嫂王娟,都在旁边帮忙。 “大爹,你家这小龙虾,有一半是野生的吧?” 说话的是李静,面对的对象是她本家的长辈老李头。 村里首批小龙虾养殖户之一。 起初老李头还不承认,嘴硬道:“老三媳妇,你这不帮忙也就罢了,怎么还凭空挑刺?俺这小龙虾,可都是起早贪黑,一把屎一把尿,自己养大的……” 话未说完,李静、王娟,连同许慧琴,已经下手挑拣起来了。 还真别说。 混在一起,瞧不真切。 被这仨人一分拣,立马叫人看出虾塘养殖和野生的区别来了。 老李头面如死灰,只是恶狠狠地瞪了李静一眼。 直到李会计开口道:“三大爷,你别跟小静置气。这样,你这野生的按野生价收购,养殖按养殖价回收,保证不让你贴钱。” 老李头立马换了笑脸:“这还差不多。” 第1313章 有一点实力,但缺乏格局 看完老李头这一出,吴远也总算看明白了。 为何回购个养殖的小龙虾,竟搞出如此大的阵仗来。 毕竟村里头但凡办点大事小情,总是磨不开各种情面脸面的。 今儿老李头这半真半假地掺和着卖,要真是没李静这个本家媳妇出面,换个旁人来,都免不了折腾大半天的幺蛾子。 当然,叫上老丈人杨支书过来弹压一下,也能解决。 但出动老支书,那就属于王炸了。 王炸炸一回两回还行。 天天搁这儿整王炸,那是对于老支书威信的一种滥用。 趁着李会计算完了个老李头的钱,得空,吴远扔过去一根华子。 转头就听见肖伟的媳妇陈杏叫他,甜甜地,不大不小的琼鼻上布满细密的汗珠。 吴远就若有无地问一句道:“这第一茬,收成怎么样?” 说到收成,陈杏这个前村花小媳妇,充满自信地一挺胸脯,昂然道:“还不错。” “哟,那我得瞅瞅。” 吴远打算瞅得明明是小龙虾,却叫陈杏一听,莫名地耳根一红。 连带着撑开尼龙袋子的样子,就像是敞开胸怀一样地,娇羞无限。 好在好奇陈杏养殖小龙虾的人,不止吴远一个。 排队的前后村民,都争相看过来。 这一看,不等吴远有所反应,其他俩人就争先地惊呼出声来:“肖伟家里的,这小龙虾,你怎么养得这么好?” 听到有人问出口,吴远也随之点点头。 陈杏的小龙虾,养得确实好。 个个肥美精神,纵使在袋子里,依旧挥舞着两只大螯钳,耀武扬威。 吴远一瞧这质量上乘,当即道:“一会留个十斤二十斤,送我家去。照样按照村里的补贴钱,给你算钱。” 这年头养殖的稀有,吴远自然有些见猎心喜,尝尝味道。 不料陈杏却道:“要什么钱?一会家里还有些,我挑些给您送过去。” 吴远摆手,义正言辞道:“那不行啊,嫂子,该怎样就怎样。” 说话间,许慧琴也凑过来,看了一眼陈杏口袋里的小龙虾,多少有些权威认证的意思道:“婶儿这小龙虾养得确实极好。” 不但给了权威认证,而且当着吴远的面,连对陈杏的称呼,都改了口。 没办法,村里的关系太过错综复杂了。 不当着吴远的面,许慧琴大都称呼陈杏嫂子的。 可当着吴远的面,再称呼其嫂子,就不合适了,所以就来了个超级加辈。 陈杏微微一愣,明白过来,谦虚道:“都是慧琴你教的好。” 有了陈杏这个先进典型,许慧琴对于小龙虾养殖户的口气,也硬挺起来。 不是咱的方法不对头,是你们各自的努力不一样。 否则都是同一个村里的,为啥人家养得这般好? 吴远不掺和这面的议论纷纷,抬脚进了村部办公室,就见里头老丈人杨支书,俩腿翘在办公桌上,仰靠在椅背上打盹。 一旁的老许头,默默地翻着手里的账本一类的东西,神色严肃。 眼见着老丈人鼾声如雷的,吴远贴着老许头坐下来,连散烟的动作都透着轻手轻脚。 叔侄俩凑头把华子点上,轻吐出口。 终于老支书一个趔趄,俩腿从办公桌上掉落下来,整个人条件反射般地醒了过来。 吴远下意识地起身,要扑过去。 得亏老支书自己个反应过来,没至于发生脑门磕上桌面这种糗事。 于是吴远扑过去的动作,就临时转换为散烟过去道:“爹。” 老支书嗦了嗦牙花子,接过华子,习惯性地就去摸自己口袋找火道:“你来了?” 吴远再度拨着打火机递过去道:“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就出来转转。” 老支书凑在火头上点着了华子,发出噗噗的声音。 吴远趁机道:“爹,觉没睡够,你就在家多睡一会好了。” 毕竟这一大早的,就到村部补觉,可不就是没睡够么? 不料老许头一语道破真相道:“他哪里是缺觉?他是却六味地黄丸!” 被老伙计一语道破真相,老支书俩眼一瞪:“你这老东西,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老许头笑而不语。 吴远也明白,老丈人话骂得越狠,只能越说明老许头越接近真相。 结合最近丈母娘每天都回自家住,白天才回去,也就难怪老丈人一大早就躲到村部来打盹来了。 吴远这一明白过来,和本就绷着笑的老许头一对视。 结果一老一小,全都绷不住,笑出声来。 男人嘛,看破不说破,反而有所忌惮。 一旦都说破了,反倒是无所畏惧了。 所以笑闹过后,老支书就像是一个囤积资产的阔老爷,开始关心起时势的变化。 “这一年都过了一半了,上头的形势,还叫人看不明白。别回头咱弄来这么多的铝锭,到时候再砸咱们手里去……” 跟随者老支书这一番话,老许头也随之一叹。 对吴远解释道:“你不知道,村里弄这事,叫乡里上头都知道了。一时之间,说什么的都有。尤其是卞孝生,居然在一次乡党委会议上,说咱村是没头的苍蝇,四处乱撞。” 敢情是挨乡里批了。 卞孝生这个人嘛,有点实力,但在格局上,终究差点意思。 意识到这一点,吴远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宽慰眼前这二位。 说什么自己和落雁可以轻而易举地为此事保底。 而是就事论事地说起道:“爹,许叔,要只是为了平息乡里上头的这种论调,其实不难。咱想办法画个饼就行。” 不等老支书追问,老许头就抢先道:“画饼?” 吴远施施然笑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你们把这饼给画好了,上头的人,不但不再说闲话,反而巴不得你们能挣钱,挣大钱。” 话说到这里。 老二位相视一眼,顿时心领神会了。 一旦让所有人都觉着,自己有沾光的机会,可不就自动闭嘴了? 这可比什么都好使。 所以紧接着老支书问道:“这饼依你看,具体该怎么画?” 其实画饼,甭管是支书还是村长,都会。 关键是这饼怎么能画得恰到好处才行。 第1314章 越扑风捉影,越深信不疑 二人有此一问,也是为了弄清这里头的分寸。 万一画得太过,到时候村里真挣了大钱,引发那么多人过来分一杯羹,反而因小失大。 吴远弹了弹烟灰道:“爹,许叔,其实这等好事,也不用说得太清楚,更不要去大为宣扬。你俩先找个相熟的透露点口风,效果自然就达到了。” 二人听完,老许头不由一拍大腿道:“妙啊,小远,这个法子妙啊!”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种暗地里透露,根本瞒不住不说,反而会让那帮口口相传的人,坚信不疑。” 人哪,就是这样子。 你跟他发誓赌咒说的话,他未必会相信。 他反而会对自己扑风捉影听来的小道消息,深信不疑。 打村部离开,吴远回到家中,已经临近十点。 日头升的老高不说,阳光照在身上,炙烤得人浑身炸裂出油,一刻也待不了的样子。 丈母娘刘慧里里外外地忙个不停,哼着歌儿,丝毫不觉得热。 连带着俩孩子跟着跑前跑后,满头大汗,而乐此不彼。 吴远靠在翻了面的沙发上,感觉到一丝凉意,但并不多,抬手就把客厅里的空调打开。 这才舒服下来。 翻看起这顿日子以来,堆积在沙发旁边的报纸。 很多都找不齐全了,估计是没少被俩孩子瞎糟蹋。 饶是如此,报纸上的论调,依旧让人从平静之中,感受到一丝山雨欲来的端倪。 这文人吵架,吴远也算是看出来了。 表面上,温文尔雅。 实际上,意思比直接骂娘还要狠。 不多时,沙发边上电话响起。 吴远接起来一听,是三姐夫熊刚打来的。 确定是幺弟在听电话,直接开门见山地道:“晚上来家里,让你三姐弄俩好菜,咱们好好喝一顿。” 吴远也不多问,为什么,想了想晚上没啥安排,直接答应下来道:“行,晚上见。” 这边刚挂了电话,就见大门口出现个人影。 吴远刚准备起身,就听那人跟外面菜园子里的刘慧聊上了。 这人不是旁人,而是肖伟的媳妇陈杏。 等到刘慧挎着菜篮子,回到大门口,往陈杏撑开的口袋里一瞧,吴远才恍然记起,莫不是送小龙虾过来的? 想到这里,吴远穿上拖鞋,趿拉着迎出门道:“这次回购,收入怎么样?” 见到吴远出门,陈杏立马回头道:“还不错,有村里的补贴,大家伙都觉着没白忙活。” 吴远走得近了,才发现陈杏换了身衣服,连带着脸上也透着清爽。 明显是打村里回来,专门洗漱过,这才带着小龙虾上门来。 见到吴远过来,刘慧随口让了一句道:“杏儿,进屋来坐,外头热。” 陈杏连连谦让道:“婶儿不用了,我不热。” 随即撑开口袋,让吴远看个真切。 好家伙,吴远一看,这口袋里的,比拿到村里回购的还要个大一些。 一看就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吴远看完,一边去车库拿秤,一边道:“嫂子,这么好的小龙虾,我给你在村里的补贴价基础上,再加两毛一斤。咱们该怎样就怎样,不然我吃着,也不知味。” “不了,不了……” 结果等吴远拿着称杆子和秤砣出来,发现陈杏人都跑了。 连装小龙虾的袋子都不要了。 这也难不倒吴远。 没有别人帮忙,这点小龙虾,他一个人也称得起来。 把秤钩往打着结的尼龙口袋上一钩,双臂一使劲,就把小龙虾拎了起来。 秤砣来回这么一拨拉。 很快,结果出来了,二十二斤,稳稳的。 按照事先说好的七毛一斤,拢共十五块四毛。 吴远拿了钱,到了自家西边,就见肖伟的儿子肖岩,正蹲在门口树荫底下玩泥巴。 当即招招手,把孩子叫过来,钱塞到他身上的口袋里道:“拿回去给你妈,就说是卖小龙虾的钱。” 肖岩不懂大人间的这些推拉。 只觉得自家老娘又挣到钱了,飞快地跑回家报喜去了。 结果不多时,吴远刚回到自家院中,就听西边传来一阵哭嚎。 然后很快,陈杏又匆匆出现在门口,手里头拿着钱。 吴远不得不转身迎出去道:“嫂子,你说你为了十来块钱,打孩子一顿,这值当么?” “……你这回不收钱的,下回我哪还好意思找你买这么好的小龙虾?” 正在院子里葡萄架下择菜的刘慧,也帮腔道:“就是,杏儿,你就收下吧,该怎样就怎样。” 打发走了陈杏,吴远对着桶里的小龙虾放了点井水,拖到葡萄架底下的荫凉地里,先吐上一阵子泥沙再说。 午饭后,吴远打了个盹,就起身收拾小龙虾。 由于个头不小。 所以别看有二十来斤,其实处理起来,根本费不了多少功夫。 饶是如此,吴远依旧只处理上一半,留着一半到明天。 驾轻就熟地把小龙虾烧好,杨落雁也差不多到家了。 吴远跟媳妇说了去三姐家喝酒的事,回身换了身清爽的衣服出门了。 抵达陵园东路夜市时,正是各个摊位上客的时候。 三姐吴秀华带着张艳、苗红几人忙得不可开交。 只顾得上跟吴远打上招呼道:“你三姐夫在院里,酒菜都准备好了。” 吴远瞧着这越来越繁荣的夜市,也颇感欣慰。 甭管报纸上吵得多么不可开交,可市井里的烟火气,才是最真实的。 熊刚迎出门来,浑身上下只穿了件大裤衩和老头衫,一幅闲散富家翁的模样。 身后跟着熊飞燕冒出头来,第一句话就是:“舅舅,人家什么时候才能去你家过暑假呀?” 好家伙,一上来就发出灵魂拷问。 听得熊刚直撵人道:“去去去,怎么总想着去你舅家?家里过着不好么?” 熊飞燕一边跑开,一边道:“去舅舅家,才叫过暑假嘛!” 被熊刚这么一斥责,相继冒头的熊武和熊文,也是远远地不敢靠近。 吴远散了根华子给熊刚道:“三姐夫,孩子想要走走亲戚,你至于的么?” 熊刚却颇有怨念地道:“年年寒暑假,去给你添麻烦。以前是图吃的,咱也就不说了。现在家里吃穿不愁了,还是想去……” 第1315章 童年寒暑假,定在舅舅家 的确,正如三姐夫熊刚所说。 陵园东路的这套院子,愈来愈有家的味道了。 不仅如此,而且该有的,也都有了。 堂屋三间房里,甚至装上了春兰空调。 说是夏天里热得吃不好、睡不着的问题,根本不存在。 即便这样,仨孩子一到寒暑假,还是见天地念叨着,要去舅舅家。 仿佛去舅舅家里,才是童年。 吴远心中明白,这不是条件好坏的问题。 前世自己一个光棍汉,家里穷得叮当响的,这帮孩子每到寒暑假,依旧过来住到最后一天。 当然,俩人在院中小桌前坐下来的同时。 熊刚伸手点起了蚊香。 吴远也没去生硬地为仨孩子说话护短,而是另辟蹊径地提起道:“文勇昨儿回来,我就想把他接过来住的,毕竟四姐家那条件,三姐夫你也知道。” “……可如今四姐俩口子,刚承了我这么大一份情。文勇这后期调养,真是生怕再给我添麻烦了。” “……如果能让这仨孩子过去,我把文勇那仨孩子接过来,就顺理成章。让他们一起玩,文勇也能恢复得快一些。” 一听幺弟从这个角度说起来,熊刚点起蚊香,坐起身来,反倒是无力反驳了。 放下打火机,摸起酒瓶,啪嗒一声开了盖道:“你啊,总是操不完的心!” 吴远哈哈一笑:“这不今儿就找三姐夫你喝酒来了么?” 老爷子和老太太不在了。 每回来三姐家,吴远总有种莫名的归属感。 这甚至是吴家小楼,所不曾给他的感觉。 郎舅俩推杯换盏,很快喝了个有来有回,畅快淋漓。 畅快之余,吴远夹了颗花生米,扔进嘴里道:“三姐夫,最近建管局的工作,可还顺利?” 听到这里,熊刚干脆放些杯著。 一本正经地道:“相比于水利局的无所事事,这建管局可都是事儿。每天从早忙到晚,就没个停歇的时候。” 吴远慨然道:“忙些好哇,忙了,就不会胡思乱想。” 熊刚摇摇头道:“不胡思乱想是不可能的。我是发现了,到我这个级别,想要一门心思地埋头干活,那是不可能的。” “……你不仅得时不时地抬头看路,而且还得看看前后左右、四面八方。” “……前不久,徐书记把我叫过去谈话。叮嘱我说,得三分做,七分看。我是极为不认同的,可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到头来,我至多也只能做到六分做、四分看。” 说完,熊刚就叹了口气。 这番话说得是极为理论,极为抽象化了。 说给旁人去听,怕是都听不懂。 但吴远毕竟不是旁人。 两世为人的阅历,那干饭也不是白吃的。 “徐长盛的话,你姑且听着。但你要是实在为难,做不到,也不要强求。” 吴远漫不经心地说着,听得熊刚微微一愣。 熊刚原以为,在外头混得风生水起的幺弟,怎么着也要苦口婆心地劝上自己一通的。 不料吴远的下一句话,就让他心内一震之余,充满感动。 “你只管随心去做,剩下的,全都交给幺弟我!” 虽说隔行如隔山。 但吴远觉着,凭借自己的关系网,为一个县级市,甚至是未来地级市的局级干部,保驾护航,还是能够勉强做到的。 可听在熊刚的耳里,感动之余,心底一直拗着的心结,一下子就解开了。 心结一开,人就跟着浑身轻松起来。 熊刚嗨了一声,再度举杯道:“叫你来喝酒吃饭,本来是想慰劳慰劳你的。结果倒被你给慰劳了,幺弟,这杯我敬你……” 一顿酒喝到了八点来钟。 别看着推杯换盏地热闹,但其实俩人加一起,才干下去一瓶酒。

相关推荐: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   罪大恶极_御书屋   皇嫂   孩子的父亲是个女的   他来过我的世界   长夜(H)   九品道士   高武:我的技能自动修炼   女儿红   永乐町69号(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