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都市神级仙尊 > 第324章

第324章

盛情难却,我们就不回去吃饭了。” 冯亚东也是会做人情的人。 吴远心中有数,便追问道:“货什么时候能发?需不需要我这边帮你盯着点?” 杨支书连连道:“不用不用,冯主任说周日准备一天,最迟周一中午发车。所以我跟李会计和老赵商量着,咱们就再留到周一。” “……只是不能再住那么贵的宾馆了,你给我们找个招待所,条件差不多就行。” 吴远当即道:“爹,家里都现成的地儿,住什么招待所?” 杨支书顿了一顿,不假思索地道:“那给李会计和赵主任在你家附近找个招待所就成。” 这安排没毛病,大家都舒服。 只是吴远没说的出口。 倒让老丈人说出来了,而且一点毛病也没有。 “行吧,爹。”吴远看着自己的饭到了,“那你们那边完事,打电话过来,我让明朝过去接你们。” 冯亚东留饭,自然免不了推杯换盏的。 叫明朝过去接人,也算是为了搭把手,好把人弄回来。 结果吴远吃完中饭,迟迟没有电话。 等到两三点的时候,老三位自己个回来了,一个个满面红光的。 但好在没人喝醉。 吴远连忙叫人泡了壶茶,给老三位在办公室缓缓。 听他们讲讲,在华铝钢筋厂的一通见闻。 “小远啊,这来南方办事,就是爽快。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一点弯弯绕都没有。也难怪人家南方能发展得这么好,生意做的飞起。” 这自然是杨支书的口吻。 “是啊!”李会计马上接上了,“就咱们当初还担心吴老板初来乍到的,在外地站不稳脚跟。现在看来,吴老板的远见卓识,早超过咱们一群老家伙了。” 赵富仁言简意赅地附和道:“也难怪咱们那穷!” 言简意赅的同时,就容易词不达意。 但有杨支书这个习惯了总结讲话的老干部在这儿,吴远是丝毫也不担心。 “所以这落后地区想要发展,首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别这也不想,那也不敢的,整天弄些虚头巴脑的,到最后别人都吃撑了,咱们还饿肚子吃不饱……” 吴远也不多说,就陪着老三位闲唠着。 直到下班。 既然要回到四平路附近找招待所,那还找什么找? 背靠着大学,附近现成的招待所,好几家呢。 李会计和赵富仁虽然不住自家,可晚饭一样得吃。 吴远直接把老三位先带到家里,路上买了些菜和卤味,又拎了个西瓜,准备在家里直接开整。 老三位跟着吴远回到教职工小区。 在车里看,平平无奇的。 在楼下看,也是印象中楼房的样子,没什么特别。 可等到一进门,才发觉这房子的气质和氛围,那可是太冲了。 一看就是书香门第啊! 杨支书走在前头,毫不意外,而又格外满意地进了屋。 李会计和赵富仁却不敢进了,“咱要不要脱个鞋?” 吴远笑着摆手道:“不用,李叔,赵主任。我经常叫苗苗那些孩子到家里来,没那么多规矩。” 杨支书更是一马当先道:“回头弄脏了,我给你打扫。” 吴远失笑道:“爹,你在家可从不动手。哪能让你动手?” 杨支书四处打量,啧啧道:“家里那地儿,再打扫也免不了沾泥带土。你这可不一样,一看就像模像样!” 吴远也不多说了,拿出两包华子扔在茶几上道:“爹,李叔,你们随便转,随便坐,我先去忙活了。” 第1304章 这样的日子,做梦都笑醒 晚饭吴远也没费多少功夫。 都是大老爷们,下酒的硬菜已经从外面买回来了。 吴远直接拍了盘黄瓜,切了几个西红柿,抓些白糖一撒,齐活了。 关键是要有酒。 几位参观完房子里里外外的,洗了手,坐到餐桌前。 李会计看着茅台酒液哗啦啦地倒入小酒盅里,就忍不住感慨道:“怪不得城里好,这房子住着,这小酒喝着。将来我儿孙要是能过上这日子,我在地底下,都能笑醒咯。” 赵富仁撇撇他道:“老李你这话听着,怪渗人的。” 李会计不以为意地道:“反正就那么个意思。” 杨支书开始埋汰道;“你也就这点出息!” 李会计理直气壮地道:“老支书,毕竟我跟你不一样啊!你现在儿孙已经过上这日子了,我还只能想想,盼盼。” 人各有别。 李会计这话既是现实,也是差距。 倒是让杨支书不好接了。 直到吴远端盅开口道:“李叔,你信我。用不了等你躺倒地底下,他们就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初时,李会计还有些不信道:“吴老板,你别总拿话糊弄我。咱这酒还没喝呢,我可没醉。” 吴远一饮而尽道:“李叔,你以为我糊弄你哪?” 一句反问,把老三位的眼神全都吸引过来了。 难道不是糊弄? 吴远夹了颗花生米,扔进嘴里道:“爹,李叔,赵主任,我说这话搁这放着,最多二十来年,李叔的愿望,就能成为现实!” 老三位都是一惊。 建国至今,四十来年过来了。 这才吃上饭几天时间,就敢想着,在未来二十年内,住上楼房,顿顿有酒有肉? 说实话,这话要不是吴远说出来。 换个别的什么人来,老三位都能吐他一脸。 可经吴远说出来,众人心中虽有疑虑,但总觉着心怀激荡,充满希望。 毕竟人家这小车开上了,楼房住上了。 曾经夸下的海口,几乎都应验了。 令人不得不信。 于是一顿酒喝下来,李会计不由喝得有些多了。 但还能走得动道。 吴远抬眼看了一眼,差不多九点钟了。 便抬手给最近的招待所打了个电话,确定有房之后,这才陪着李会计和赵富仁下楼。 老丈人杨支书左右无事,干脆也跟着下楼消消食,一道把俩个老伙计送到招待所去,也算是认认门,好找人。 路上,吴远陪着老三位道:“爹,你们明儿没事,我带你们四处转转?” “……毕竟来上海一趟,总得去黄浦江边、外滩上逛逛。” 杨支书果断地摆摆手道:“这又不是首都BJ,咱们没那么想逛。倒是明儿,我得去医院看看你那外甥。” 李会计和赵富仁当即附和道:“得去,得去。” 这老一辈的,礼数周到。 不多时,几人到了招待所。 进到房间一看,条件自是没法跟希尔顿相比。 但还算不错,起码门锁俱全,该有的都有。 当然,空调不算该有的。 但有一架蝙蝠牌台扇,在桌子上转悠,不至于热的睡不着觉。 转天一早,是周日。 吴远特地早点起床,结果老丈人已经出门把早饭买回来了。 手里头还拿着两份报纸。 “爹,你说你到我这儿来了。哪还能叫您出去买早饭?” 杨支书俩眼一瞪道:“这有什么不能的?正好我一大早出门转转,你甭说,吃得还挺多,就是价钱有点贵。” 吴远笑道:“爹你倒是会买的,这生煎包是这边特色,可不就是贵点么?” 就在这时,对门付秋直接端着个钢筋锅过来了。 一见有人在,微微一愣之余,就认出来了:“原来是老支书过来了!” 杨支书也认出来道:“教授夫人,小远在这边,可没少被你照顾。” 付秋放下钢筋锅道:“老支书快别这么说,我跟老吕,不知道粘了吴老板多少光。” 说着,付秋也觉着自己嘴笨,转头呼唤老吕。 吕文清脖子上还搭着个毛巾,正搁那刷牙呢,闻声就直接过来了。 一见有其他人在场,立马在身上抹了两把,听媳妇介绍起道:“这是梨园村的老支书,吴老板的老丈人杨支书。咱家小龙虾、十三香和烧烤调料,都是从那边进的。” 吕文清连忙伸出手来:“原来是老支书,幸会幸会。” 杨支书也握住对方的手道:“你这大教授可是一点架子都没有。” 吕文清嗨了一声道:“在吴老弟面前,谁敢端什么架子?总之老支书你别嫌我臭老九一个就成。” 双方见过。 吴远简单洗漱一番,就和杨支书坐下来吃早餐了。 等到俩人吃完早饭,吕欢这才揉着惺忪睡眼地过来,进门哪也不去,直奔书房。 一看就是给钟文勇挑书去了。 这孩子看书也太快了,等半个月疗养下来,这书房的存书,怕是能让他看完不少。 吕欢挑好了书,打着哈欠、伸着懒腰走出来。 就听吴远道:“欢欢你要是没睡醒,就在家睡个懒觉。书我帮你带过去就成。” 吕欢一听,反而来了精神道:“那可不行,我可不能让那家伙小瞧了。” 这时,吕欢才注意到沙发上有个看报纸的老爷爷。 当即问道:“这位老爷爷是谁啊?” 不等吴远回答,就听杨支书放下报纸,面露慈祥地道:“你猜猜。” 可惜这根本难不倒吕欢。 “看你的样子,杨姨跟你有点像。你是杨姨她爹,吴叔的老丈人吧?” 杨支书不由啧啧道:“城里孩子真是聪明!” 等到吴远开着宾利慕尚,带着吕欢,和老三位抵达医院的时候,外甥女石琳已经先一步到了,正拉着吴芳华聊得激动。 吴远叫她周日有空再来,她果然一摊上休息,就迫不及待地来了。 倒是旁边带她过来的蔺苗苗,还打着哈欠,生无可恋地吃着吴芳华刚削好的苹果。 一见来了这么多人。 吴芳华当即就站了起来,更何况来得还是幺弟的丈人和村里人。 当年还没出嫁到辛庄时,老支书几人就已经是村里的干部了。 自然也不会陌生。 第1305章 虽然没约定,但充满默契 老乡见老乡,俩眼泪汪汪。 苗苗和石琳的探望,倒是没让四姐吴芳华有多大的情绪波动。 可老支书一出现,她就不知道那根弦错了弦,说着说着,这眼泪就不受控制地落了下来。 明明先前还拉着石琳这个侄女,用家乡话相谈甚欢的。 得亏是这没什么外人。 吴远倒是任由四姐情绪宣泄着,未作劝导。 倒是文勇一个孩子,脸上有些挂不住,隐隐生出些嫌弃来。 结果刚生出这些微嫌弃来,就被吕欢直接抓住痛脚,语出批判道:“你干嘛这么表情?阿姨心疼你,反倒错了?” 被说中了痛处,高冷了多日的钟文勇,一时也有些词穷。 只能把脑袋埋于书本之中,脸色红红的,算作告饶。 等到吴远一个西瓜切完,吴芳华这情绪也渐渐稳定下来,连忙招呼着老支书几位,一道吃西瓜。 老支书这刚得了空,先到床边看看文勇的腿。 之前什么样子,他是清楚的。 如今经手术之后,包裹成这样,最终能恢复成什么样,结果是令人生疑的。 只是当着刚刚稳定了情绪的吴芳华的面,老支书很识趣地忍住了没问。 反正这个问题,等回去再慢慢地问女婿,也是一样。 回头捧起西瓜,老支书看着石琳,脸上顿时渐渐生出一丝诧异之色来:“这是你二……姐家的闺女?” 吴远笑道:“爹真是好眼力。” 老支书连连点头道:“这变化真是太大了!看来咱们农村的姑娘,就是得多出来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 其实这年头,打工妹一词早就成为现象级热词了。 只是在北岗这个地方,出门打工挣钱的潮流,才刚刚掀起罢了。 吴远却没有一味地认同老丈人的这个观点:“爹,这外面的世界,也没那么安全。有自己人照应着还好,单枪匹马地出来闯荡,结果也是因人而异的。” 老支书唔了一声:“说的也是。老范闺女,不就多亏了你。” 这陈芝麻烂谷子的事,竟然还记着。 吴远清了清嗓子,掩饰尴尬。 也就得亏是老丈人顺口一提,否则要是媳妇这般提起,怕是免不了一阵拈酸吃醋。 因着周日人多。 文勇难得地从书本中抽离出来,应付地说了些话。 尽管有些问题无聊到,以前的他,断然不爱打理的,如今也都悉数认真地答了。 等到中饭时。 吴远谴着明朝,买来一大堆的盒饭,全都在病房内吃了。 曹丹丹看在眼里,也没说什么。 只是默默地把房门关上。 实在是这么多饭菜的香味,在特需病房里太冲了,东飘西蹿的。 中饭过后。 苗苗和石琳却还都不愿意走,准备留在这病房,陪着小姨吃晚饭。 但吴远却不能跟她们比。 借着送人的由头,跟着老丈人仨人出了病房,下了楼。 然后叫明朝一脚油门,直奔外滩。 黄浦江的河水,一如印象之中地浑浊不清。 仿佛是被外滩的人流,来往不绝地搅和浑浊的。 先前无比嫌弃、不愿过来的老三位,真正站到这个承接着历史和现代的黄浦江边,一个个拍照留念的,比谁都勤快。 只是靠在江边栏杆上的POSE再威风再帅气,却也因着这江面,缺少几分‘浪奔浪流’的湍急,而少了几分意思。 终于在拍完了照,被午后的日头晒出了一层油之后。 三位意犹未尽地结束了外滩之行。 上了车往四平路回走时,说话间就路过了豫园。 吴远顿时想起道:“爹,落雁的外公、外婆就住在这附近。” 杨支书心里一突,脸上却犹自勉励保持着镇静道:“老人家身体都还健朗?” 吴远点点头道:“爹,妈要是知道了你路过她娘家门而不入……” 话说到这里,杨支书已经拦不住闺女婿的话头了:“你带我们来逛外滩,故意的吧?” 吴远失笑道:“爹,你这可冤枉我了。你要是不去,我肯定不能押着你去。” 这时候,李会计都已经开始劝了:“这么多年了,事情早已过去,老支书你登门,拜访一下二老,也是应当的。” 赵富仁话虽不多,却极具杀伤力:“就是,来都来了。” 杨支书心里微动,嘴上却还在做着最后的挣扎:“可我总不能俩手空空地登门拜访吧?这像什么话?” 副驾上的吴远,当即给明朝递了个眼神。 马明朝顿时会意道:“哎,老支书,老板这车后备箱的烟酒多得是。” 众人这一唱一和的,虽然没有经由事先约定,却也充满默契。 杨支书被顶到这份上了,却也没了退路:“那就去一趟吧,小远你陪我。” 吴远精神一振:“那必须的。” 于是,宾利慕尚掉了个头,拐入豫园。 在楼下把杨支书放下,吴远跟着下车,从后备箱里提了俩条烟和俩瓶酒。 李会计从车窗里伸出头来,打了声招呼道:“老支书,吴老板,我俩就不上去了,先回招待所了。” 吴远还顺口道:“李叔,晚上到我家吃饭喝酒。” 李会计扬扬手道:“你先别操心我俩了,带你老支书过了这一关再说。” 毕竟这是吃了中饭,逛了外滩过来的。 眼瞅着到了晚饭的点了,总不能连顿饭都不留吧? 宾利慕尚一脚油门地离开。 留下杨支书伫立原地,不停地理着衣领和袖口。 吴远抿着笑,尽量不表现出来。 在他眼里,许久不曾见过老丈人这般紧张了。 就算当初徐长盛到村里来的时候,他也没紧张到这个地步来。 午后的三点来钟,又是正值暑季。 正是许多人家午睡刚醒的时候。 整栋楼里都静悄悄的,楼道里堆着附近邻居断舍离未曾干净的一些杂物。 杨支书跟在闺女婿吴远身后,一步一个楼梯。 伴随着长长的呼吸。 该来的,总会来。 抬头挺胸,目视前方。 前方的吴远,正在轻声敲门道:“外公,外婆,开开门。” 这个时间点,按照吴远的估计,家里只可能有媳妇的外公外婆俩老人了。 不想敲门声刚落,过来开门的却是表弟刘鑫。 第1306章 多年大和解,场面很和谐 也对! 吴远迅速反应过来。 印象里三舅刘建设这个儿子刘鑫,是有几分木讷的。 跟一般孩子都玩不到一起去。 自然也就有了几分的宅属性。 不仅如此,在见到自己的一刹那,刘鑫硬是楞了好半天,都没开口叫人。 吴远生怕他想不起来叫什么,再给叫错了丢人。 连忙主动地道:“刘鑫,我是你表姐夫,还记得我吧?” 记得,指定是记得的。 毕竟这位表姐夫,可是爹妈、外公外婆、乃至于小姨小姨父口中常常提起的人物。 刘鑫的迟疑,只是在琢磨,到底应该叫表姐夫,还是表哥而已。 就这片刻的功夫。 外婆的声音打里屋传来道:“乖孙儿,是谁呀?” 刘鑫因为想叫人时没叫出口,等到知道该怎么叫时,却又过了那股子劲了。 只好借助回应的机会,大声道:“奶奶,是表姐夫!” 屋里外婆,一听表姐夫仨字,立马就知道是谁了。 顿时一阵撺掇,俩老人一前一后地出来了。 毕竟大闺女家的外孙女还没出阁。 小闺女家俩双保胎外孙女,更是青春年少。 唯一的一个出阁的外孙女也只有二闺女家的那个了。 媳妇外婆在前,外公在后。 穿着简单的背心汗衫,却也忍不住汗热。 一见到吴远,顿时皱纹爬满了额头,绽放出十成十的慈祥道:“你这个孩子,来之前,怎么也不打声招呼?你三舅、三舅母都不在家……” 话说到这里,外婆的声音戛然而止,只是定定地看着吴远身后的杨支书,神色复杂。 倒是后头的外公,还没回过味来,懵然地问道:“孩子,这位是?” 就算外公不问,吴远也打算正式介绍一下的。 因为这是必不可少的礼数。 “外公,外婆,这位是我老丈人,也就是落雁的父亲。借着这次公干出差过来的机会,来看看二老。” 吴远说着,提了提手上的烟酒。 二老却连看都没看烟酒,只是定定地看着杨支书。 良久,才道:“来啦?坐。” 这简短的招呼话语,不仅出乎吴远的预料,而且出乎了杨支书的预料。 尤其是杨支书自己个。 明明是头一回听见二老的声音,却觉着这仨字莫名地熟悉。 仿佛说了很多年一样。 吴远把手上的烟酒,全堆到桌上,正准备拖过板凳给老丈人坐。 却见木讷的刘鑫,已经抢先一步了。 于是吴远顺手把外公、外婆扶着,在客厅里的八仙桌两侧坐下,自己则顺手接过刘鑫递来的板凳,陪坐在旁。 外公看了外婆一眼,老俩口这么多年,只一个眼神,就心意相通道:“你今天能来,我们都很高兴。” 外婆续道:“一会留下来吃饭。” 只这一会,杨支书就觉着煎熬了,更何况还要留下来吃饭。 当即下意识地道:“不了吧,我还要……” 外婆额头的皱纹顿时舒展开来,慈祥也随之消失道:“不吃饭,你来做什么?” 恍惚间,老太太的威严尚在。 让吴远隐约感觉出几分自家老娘的影子。 吴远连忙起身,一边冲刘鑫招手,一边道:“外婆,吃,吃饭!我这肚子正饿着呢!叫表弟带我下去,买点菜。你们且先聊着。” 刘鑫虽然木讷,此刻被吴远带着,却也逃离了现场。 都是老一辈两辈的人了。 当着自己这个晚辈的面,有些话也不好说。 现在俩人一走,上头应当都能说开了。 一到楼下,木讷的刘鑫,愈发显得白白胖胖了。 吴远从手包里抽出一张老人头道:“捡你爱吃的,只管买。但有一点,份量得足够晚上吃的。最后能剩多少,都归你。” 对人再怎么木讷的孩子,对钱也不至于木讷。 或许这就叫见钱眼开。 刘鑫难以置信地接过老人头,在手里搓了搓,发现是真的,这才连应两声,欣喜若狂地,一溜烟,跑没影了。 吴远把手包夹回腋下,顺手拿过来大哥大,就在楼下拨通了三舅刘建设的电话。 电话接通,刘建设那边有些千头万绪,以至于语速稍快。 “喂,哪位?” “是我,三舅。今天带我爹来认认门,晚上你早点下班,回来吃饭。” “你现在在哪?” “你家楼下。” “等我一会儿,我这就回去。” “不用,菜我已经……” 吴远话未说完,电话就被刘建设挂断了。 你说这事弄得? 万一刘建设赶回来时,楼上还没谈妥的,他再上去插一脚的话。 自己可就是好心办坏事了。 可是电话已经打了,话已经说出去了。 余下的,也只能等了。 结果等了半天,买菜的刘鑫没回来,打过电话的刘建设没回来。 反倒把三舅母姜蓝先等回来了。 吴远正抽着华子呢,姜蓝骑着车就怼到他面前了。 “三舅母,你怎么回来了?” “你三舅打电话给我,我能不回来么?” “其实你们不用那么早回来,菜我已经叫刘鑫去买了。晚上谁也别麻烦,咱就简单吃点喝点就成。” “小鑫他能买什么菜?”姜蓝皱眉道。 话音刚落,就见刘鑫俩手提了七八个袋子,嘴上还叼着俩,满头大汗地回来了。 姜蓝见状,连忙迎上去搭把手。 接过来一看,一个两个的,都还不错,上得了台面。 姜蓝接过这些凉菜卤菜,就要往楼上走。 吴远拍了拍刘鑫,以示鼓励之余,连忙问道:“三舅母,咱要不要再等等。” 姜蓝却是有数道:“这都多久了?你这几根烟抽下去了,老太太要是撵人,早就撵出来了。” 按说姜蓝这话,应当是在理的。 毕竟她跟着外公外婆生活多年,对俩人性格脾气那是了如指掌的。 可吴远依旧不敢托大,连忙三步并作两步地跟着姜蓝上了楼。 等到房门一打开,就听着老丈人和外公外婆相谈甚欢,时不时地还叫上一声爹和娘。 虽然这一直是期待中的和谐画面,但吴远依旧免不了感觉有些难以置信。 好家伙,老丈人这是有两下子啊。 不仅如此,外婆拉着儿媳妇姜蓝介绍了一下子之后,直接吩咐道:“你去买点新鲜的菜来,今天我要亲自炒俩菜。” 第1307章 时间是味药,往往有奇效 一听老太太这话,姜蓝直接愣在当场了。 她之所以提前回来,就是被刘建设撺掇着回来,稳住一下局面。 结果回来一看。 这局面不但不需要自己稳住,反而超乎想象地和谐。 记得上次老太太亲自下厨,还是二姐刘慧,婚后几十年首次回门那次。 然而,就这一愣神的功夫。 姜蓝已经遭到老太太嫌弃了:“还愣着干什么啊?快去。” 姜蓝解下了都系到腰上的围裙道:“好好好,这就去。” 路过吴远身边,给了他一个眼神。 吴远不用体会,就知道三舅母的意思。 这结果谁能想到呢? 反正吴远也是没想到。 只是看着一头灰白头发的老丈人,同几乎尽是白发的外公,有模有样地聊着。 吴远这才发现,这翁婿俩,年纪可都不小了。 所以还能有什么事,是过不去的呢? 对于这对翁婿俩的话题,吴远插不上话,只好凑到刘鑫身边,陪他一道看录像。 港台来的录像带。 一部录像刚看了一半,三舅刘建设回来了。 于是在落雁外公的介绍下,刘建设毕恭毕敬地叫了一声二姐夫。 俩人辈分上,虽然齐平。 可实际上,刘建设也加入不了这对翁婿俩的话题圈子。 回头看了一眼厨房里,跃跃欲试的老娘,最后还是把吴远拉到阳台上,敞着窗户,点上华子,一道吞云吐雾。 “今天这事,你早就安排好的?” 刘建设有此一问,并不奇怪。 在他看来,能把生意做到这么大、这么强的吴远,凡事没个计划性,那是断然不行的。 所以连带着生活中的大事小情,都习惯有个计划才对。 然而吴远却摇摇头道:“真不是,三舅。” 随即补充道:“如果我早有计划,怎么会不跟你提前打声招呼?” 这也正是刘建设的疑惑之处。 毕竟涉及到上一辈的恩恩怨怨,家里二老又是年岁不轻的。 凡事,不论大小,最怕刺激。 接着吴远吐出烟雾道:“说实话,这事我从未想过要强求他。好歹他是我老丈人,是长辈。这回也是赶巧了,爹为了跟华铝钢筋厂这事,亲自过来出差。” “……上午去看了我外甥,下午没事,我就带他和村里俩老乡来外滩转转。回去的路上,我看到豫园,才想起这事,于是就问了问。” 解释到这里,刘建设唏嘘一叹:“船到桥头自然直!爹娘这回,也算是心里没遗憾了。” 一口气说完了家事。 刘建设话锋一转,就问起道:“这次在上海能待多久?” 吴远不假思索道:“再待个七八天,还是有的。” 刘建设当即道:“这咱都是自家人,我才跟你说的。黄琦凡如今越来越受器重,浦东那么多开工的项目,不少他能说得上的话了。” “……所以你得找个时间,约上他,去芸娘那儿喝喝茶。” 刘建设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吴远哪还有不懂之理? “放心,

相关推荐: 蚊子血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恶毒雌性野又茶,每天都在修罗场   邻家少妇   长夜(H)   先婚后爱   朝朝暮暮   可以钓我吗   心有好多属(npH)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