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 马明朝却连坐都不坐道:“没事,我不渴。要不咱现在就走呗!” 这年头,广场可谓是首都之行的必备打卡地。 好汉可以不当,但这里必须走一圈。 否则,那就等于是真白来了。 于是众人纷纷起身出了门,老三位上车的功夫,吴远给院门挂了锁,上了副驾。 奔驰离开东城区胡同,直奔几公里之外的长安街。 这年头的长安街,广场前还是可以停车的,甚至有公交站台的。 马明朝在广场边上把众人放下,就先找地方停车去了。 一下车,身在广场,这个电视中、电影中无数次出现过的经典场景。 吴远眼见地老三位激动起来了。 这时,旁边有拍照的过来搭讪道:“老板拍照不?彩色照片两块钱一张!” 吴远也不管他多少钱一张了,直接拉过摄影师道:“你跟着这老三位,只要拍得好,少不了你的。” 要不是时间太赶,吴远直接叫颜如卿的专业摄影师小帅过来跟拍了。 哪轮的上他们捡便宜? 不过话说回来,这帮子在祖国心脏为全国各地游客拍照的摄影师,钱是真不少赚。 说完,吴远就跟在后头。 看看这摄影师究竟专不专业。 好在对方还算是敬业,不是抬起相机就胡乱抓拍凑数。 反而每次都安排老三位在经典位置,经典角度,经典姿势…… 安排上好半天,这才认认真真地拍下。 随后跟过来的马明朝一见老板这么任由摄影师拍,不由叹道:“叫他这么拍,得花多少钱啊?” 吴远笑道:“他们难得来一趟,多拍点也好。谁叫我俩都不太会摆弄相机?” 一个钟头后,摄影师拍了整整俩个胶卷。 吴远当场付了一半的定金,随即留了个电话,叫对方洗好了,连同底片送过去结账。 接着又陪着老三位进了一趟纪念堂。 出来之后,老三位的心情都很沉重。 吴远没有多做安慰,默默地安排老三位上了车,直奔首都火车站。 在火车站旁边,陪着他们吃了碗面,这才把行李和特产都拎上,买了张站台票,亲自送上火车。 硬座车厢不比软卧,里头的椅子相对于老几位的腰来说,都是折磨受罪。 但吴远发现,不仅老丈人,就连李会计和赵富仁眼里,都闪动着微光。 似乎这次广场执行,给了他们什么莫名的力量。 对外在的这点旅途劳累,早已不看在眼里似的。 到了最后,杨支书甚至嫌弃闺女婿落啰嗦道:“行了,我们三个老家伙,又不是小孩。你尽管放心,赶紧下车。” 那吴远只能转身走了。 临走时,李会计还在后头叮嘱道:“等照片一出来,就抓紧寄到村里,千万别忘了。” “知道了,忘不了。” 吴远下了火车,就站在月台上。 直到哨声响起,汽笛轰鸣,火车在傍晚的余晖中离开。 第1247章 思维要发散,步子要更大 首都的火车站,吴远来了很多次了。 如此站在月台上,目送着别人离开,这倒还是头一回。 以至于火车都走远了,月台上人都散了,他还没回过神来。 直到月台上的工作人员过来撵人,吴远这才转身,匆匆离开。 从火车站回到东城区胡同。 一进胡同口,就让小卖部窗口的花娘给拦住了。 乍一看,花娘还是那个花娘。 凭窗摇曳,嗑着瓜子,一幅‘胡同里的探照灯、街道上的情报站’面孔。 可吴远总觉着这娘们,哪里变了。 但一时半会说不上来。 一见着吴远推门下车,花娘就真的来劲,仿佛浑身都动感光波了起来。 “果真是你呀,吴老板!金大妈跟我说时,我还不大敢信呢。” 吴远单肘靠在窗台上,先伸手要了包华子后,才道:“有什么不敢信的?我光明正大地来来回回,又不是搞什么地下工作的。” 花娘随手拿了包里头的华子递给吴远,又把对方推过来的钞票推回去道:“吃饭了没?没吃的话,我下面给你吃?” 吴远任由钞票在窗台上放着,径自拆了华子,先给窗口的一帮醉翁之意不在打牌的老少爷们散上一圈,随即才叼了一根在自己嘴里。 正准备摸出身上的打火机,花娘却已经化着了一根火柴,递了过来。 这体贴人的劲儿。 吴远没跟她客气,点上火之后才道:“这刚忙完回来,确实还没吃。” 花娘当即甩灭了火柴道:“那走吧。” 窗台外头的老少爷们开始起哄道:“花娘,我们这烟也都还没点呢!” 花娘直接把火柴盒都扔过去道:“自己点去。” 这时,小卖部里面的门口传来一道不中不洋的声音道:“老板娘,我们饿了,有什么吃得没有?” 吴远一听这腔调,就反应过来道:“嗬,你这院里都住上人了?” 花娘不由得有几分傲娇道:“多新鲜哪!我这装好的房子,不赶紧住人,我靠什么挣钱养儿子去?” “不过话说回来,我还得多谢老板您哪!老外们对装修格外满意,说是,既住的舒服,又体验到了咱们大中华的风土人情。” 一通嘚啵完,就听那老外又催了一句。 花娘当即从钱箱子里夹出一张五毛来,冲着院子嚷嚷道:“儿子,儿子!” 不多时,魏家小子在老外身后冒出头来。 就听花娘道:“给你五毛钱,你把这几个饿肚子的老外带出去找找吃的去。” 魏家小子闷不吭声地过来接了五毛钱,嘴边的笑意已经止不住了。 结果却被老娘猝不及防地弹了个脑瓜崩道:“没看见人哪,咋不知道叫人呢?” 魏家小子这才瓮里瓮气地委屈道:“吴叔。” 吴远应了一声,才转头声讨花娘道:“一点小事,至于打孩子么?” 眼见着魏家小子把饿肚子的老外领走了,花娘这才信誓旦旦地道:“咱们国家乃礼仪之邦,孩子可以不成材,但不能不懂礼貌。” 说完,把钱箱一锁,腰身一拧道:“走,下面给你吃。” 虽然说人都自告奋勇地出来了。 但吴远还是忍不住道:“下个面条的事,也用不着劳师动众的。” “再说了,你留在家里给那帮老外做点吃的,多挣点美金不是更好?” 花娘洋洋得意道:“做生意哪能吃独食?何况就这,咱也不少挣美金,你信不信?” 吴远心里一动,“你是说……” 话未出口,就被花娘抢断道:“不然我干嘛要让儿子带他们过去?” 吴远失笑,这里外里的人情世故,属实是让花娘给玩明白了。 这也让吴远看到了她在筹备超级市场、梳理货源、搞定后勤方面的能力。 二人说话间,走到四合院门口。 明朝已经先一步进家门了,正在倒座房的厨房里,烧水煮挂面。 眼瞅着明朝要把挂面下锅,花娘一马当先地拦了下来。 这才转头道:“老板,这挂面有什么吃头?我给你们做油泼面,那样劲道些。” 你这拦都拦下来了。 吴远还能说什么,只能道:“那就辛苦你了。” 然后转身就走。 明朝被抢了工作,跟上吴远道:“老板,花娘她都开始叫你老板了?” 这一字之差,吴远确实也听出来了。 可是自己一个堂堂大老爷们,又不值当拿这一个字说事。 回头看看厨房里的花娘,正和着面,忙的浑身都带劲。 半个多钟头之后。 两大碗油泼面端到了正房的餐桌上。 确实是滋啦啦地冒着油花和香气,比挂面让人有食欲多了。 明朝端了其中一碗,就回到院中,对月秃噜去了。 剩下吴远做到桌前,被一屁股坐下来的花娘滴溜溜地盯着,连围裙都忘记解。 挑起一筷子,吹了热气,秃噜入口。 吴远边吃边点头道:“确实不错。” 的确是跟老家手擀面不同的味道和做法。 得到认可之后,花娘干脆解了围裙道:“干脆我跟你讲讲这些日子跑供销总社的事儿呗。” 吴远无可无不可地道:“你说,我听着呢。” 结果这一说,还真就不得了。 明明吴远眼跟前只看着一碗面,却吃出了满汉全席的错觉来。 不得不承认,这也是个能耐。 换个角度来想,超级市场这个想法,眼下除了花娘这人之外,还真就没有更加合适的人选来。 不过全交给花娘,也不太现实。 总得需要另寻摸个途径,再招个人手来,总揽一些面上的工作。 既是合作,又是分工。 所以听花娘讲完,吴远就大肆肯定了一番,并且鼓励她继续推进。 同时也做了进一步的指点。 “超级市场的货源,其实比供销社的货源,还要更加广泛一些。” “像是亚运村那个地方,住在高端公寓里的客户,是希望通过超级市场一站式的购物,解决家中柴米油盐以及吃穿用度的一系列问题。” “所以在货源这方面,还需要你发散一下思维,步子跨得大一些……” 花娘愕然道:“那不等于要把菜市场也搬进来了?” 吴远理所应当地点头道:“当然!” 第1248章 有枣没枣地,先搂一杆子 一听这话,花娘就有话说了。 “老板,你是个大老爷们,兴许不知道菜市场是个什么样的环境和地方……” 说到重点了。 吴远直接放下筷子道:“我怎么会不知道?” “你担心的,正是我要强调的第二个问题!那就是包装。” “不仅菜市场的柴米油盐、生鲜时蔬,通过必要的包装进入超级市场,放上货架任由挑选。而且供销社现有的货源,也要进一步加强包装,提升档次……” 这就触及到了花娘未曾到达的领域了。 关于这一点。 吴远脑海里,其实很清楚。 但要是向这年代的普通人去描述那样的场景,又有些力有未逮之处。 绞了半天的脑汁。 吴远最终还是放弃了,径自拿起筷子,继续秃噜起苗条来道:“这样吧,你先体会体会。等我搜集到资料,你再结合消化。” 眼下也只能这样了。 这一天的,迎来送往的,也太密了。 吴远脑子也跟不上转了。 一夜酣眠。 隔天一大早,4月23日,农历三月初九了。 吴远是在电话铃声中被吵醒的。 一醒来,发现外头院子上空的鸽子也在绕圈,咕咕咕个没完。 这才几点? 天刚蒙蒙亮! 吴远接起电话,声音都有些嘶哑道:“喂?” 结果电话那头传来媳妇杨落雁的声音道:“跟你说一声,爹他们都已经到家了,别记挂了。” 媳妇这口气,那指定是旁边有人哪。 吴远也不多腻歪,这才想起确实应该记挂这事,于是顺便问道:“一路上都还顺利吧?” 杨落雁叹了口气,言简意赅地道:“刚贴上膏药。” 吴远脱口而出道:“我就说要给爹换成软卧的。” 杨落雁颇有些恨铁不成钢地道:“还不是不服老呗!别说你拿他没办法,我们也没办法。” 吴远只能道:“慢慢养着吧。下回这钱可不能省了!” 杨落雁嗯了一声道:“那给投委会再追投点钱,是你的主意?” “嗯。” “明白了。” 挂了媳妇的电话,吴远也睡不着了。 洗漱之后,正准备到颜如卿那大冰箱里淘换点食材过来。 却见花娘抢先端着一锅小米粥和一盘子油饼和煎蛋来了。 “正好做给那帮子老外吃的,顺便给你们俩拿点。” 这又成顺便的了。 你真不知道这女人嘴里,哪句话是真,哪句话是假。 九点来钟。 奔驰抵达北四环的腾达分公司。 刚上二楼,就抓到孟瑶这个闲人道:“你来,过来帮我泡壶茶,打壶水去。” 孟瑶跟着吴远进了办公室道:“老板,人家现在好歹是行政部唯一的元老,您能不能在她们面前,郑重一点,别总拿人家当小女孩似的。” 吴远哦了一声,“你们行政部现在几人?” 孟瑶把手指头一竖:“仨人,除了我,还有前台晏菲,以及大专生成波涛。” 吴远一边挂起外套,一边绞尽脑汁地道:“我记得还有一个叫什么的,是个女孩……” “孙艳!”孟瑶如数家珍地道:“她被企划部要过去了。” 吴远俩手一摊,“那我只能叫你来泡茶打水了。这事我总不能叫个大专生来做吧,人家好歹是高材生。” 孟瑶气恼地哼了一声。 确实是这么个理。 等到喝上了热茶,吴远又指派道:“你去问问,亚运村商贸购物中心,准备何时动工。” 总得指派点活给这丫头去忙活。 省得她总想些有的没的。 打发走孟瑶,吴远找出电话本,一个电话拨到了坡县去。 等了好久,电话那头才被接起来道:“Hello!” 说的是洋文。 吴远清了清嗓子道:“我找朱迪女士,谢谢。” 对方直接进行了英中转换道:“吴老板,你找我?难道出了什么事?” 毕竟她这昨天刚回来,今儿一早刚到班的。 这电话就追过来了。 很难不叫人心里一突,联想过多。 吴远连忙宽慰道:“那倒没有,朱迪,不用担心。我找你是有另外的事情。” 朱迪明显放松下来,连带着语气都松懈下来道:“说吧,吴老板。” “我想搜集一些关于超级市场的材料,最好能有照片一类的东西,想请你帮个忙。搜集到了之后,给我航空寄过来。” “这是小问题,我派个人到本地超级市场拍些照片洗出来就是了。” “对对对,最好是大一点的超级市场。另外,如果遇到一些超级市场发传单广告的,也一并搜集一些。” “没问题,就这些么?” “就这些,多谢。” 跟朱迪打完电话,吴远起身出门,来到企划部。 结果企划部里面空空如也,一个人也没有。 出门遇见邹宁,顺嘴就问了。 邹宁当即道:“韩伟跟我打过招呼了,说是今天有一场换房大会,她们赶过去了。还有一部分人,都在售楼部,说是来看的客户也不少,挺忙。” 吴远点点头:“这倒是好事。” 回到办公室没多久,孟瑶也小跑着回来了。 “老板,潘经理说,找大师算过了,打算在这周六,也就是27日动工。” 这选日子的仪式感,倒是跟五爷一脉相承了。 吴远盘算着,也没几天了,27号就27号吧。 “那他们这几天在干嘛呢?” “潘经理正带人搁那研究图纸呢,董主管也在那边。” 怪不得刚才也没看到董健他们几人,还以为他们回去了。 回过神来,就听孟瑶有点想扯呼道:“老板,没什么事了吧?那我先回了?” 吴远下意识地点点头。 等到孟瑶走到门口,才忽然想起道:“等等。” 孟瑶转过身来,脸上有点苦哈哈:“老板?” “是这样,你联系报社,替我们发一则招聘广告,就说是高薪聘请,超级市场相关的专业管理人才一名,要求有国外超市的工作经验者优先。” 吴远也知道,这样的人才怕是不大好找。 但有枣没枣地,先搂一杆子再说。 这自己想要的人才,总不可能真的靠老天爷不拘一格地降下来吧? 孟瑶记了个大概齐,却还忍不住好奇问:“老板,高薪是多高?” 吴远不假思索道:“月薪1000元起,具体面议。” 第1249章 商圈打造好,火爆少不了 月薪1000元绝对算得上是高薪了。 毕竟孟瑶自己一个月,也才一百多块。 这还是她在BJ这样的大城市,所能拿到的最高收入。 换做在同村那些没出来的姐妹同学身上,一年到头,能不能挣到一百五,都是问题。 所以无怪乎孟瑶听到这个数字,惊愕的嘴巴里能塞得进一根东西来。 吴远回过神来,也才发现自己说得过于风轻云淡了些。 于是宽慰道:“行了,你们在公司里好好干,争取将来当个主管,提升一下学历水平,月薪1000也是迟早的事。” 孟瑶喃喃道:“真的吗,老板?” 吴远的好脸立马变成了坏脸道:“你以为我逗你玩?” “哦哦!”孟瑶立马收起震惊脸,来了个三十六计走为上:“那我先去了,老板。” 跟前没了人。 吴远翻开购物中心的图纸,开始琢磨如何重现当年北辰购物中心的辉煌。 作为当年首都地区一炮而红的百货商厦,北辰购物中心的走红,对于整个亚运村地块和公寓的升值,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 吴远总觉着它不会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百货商厦那么简单。 更何况,如今有王遂州的亚细亚商场倒逼着。 也使得吴远不能简简单单地复刻个百货商厦来应付了事。 所以在设计建设阶段,吴远考虑了引入步行电梯,以及轿厢电梯,拉高档次的同时,最大化地增加整个商场的可逛性。 剩下的就是接下来整个商场的管理上来。 在这方面,吴远觉着,引入美女营业员和微笑服务之流的,实属于过于初级了。 他希望能够尽可能地引入后世商场的管理经验。 这样一方面让利于更多的个体商户和小老板们,另一方面也减少腾达在各专柜、各柜台的具体投入。 安安心心地做一个包租公的角色…… 正思忖间,马明朝一脸兴奋地进来道:“老板,我刚接到电话通知,首都这边的两辆车也到了!” 吴远哦了一声,头也不抬地道:“那你去办吧。” 马明朝迫不及待地转身就走:“那我去了!” 这一去,就是半天。 到了下午三点来钟,吴远正搁办公室喝茶呢。 就听到楼下动静不小,议论纷纷。 吴远伸头一望,好家伙,两辆锃亮的新车,正停在楼下。 周围围了一圈的人。 从顶上看,一辆依旧是奔驰,另一辆似乎是林肯。 豪车都是豪车,可林肯这牌子在国内多少年始终不受待见,闹到最后黯然退场的地步。。 不过眼下能入颜如卿的法眼,想必是有其独特之处。 吴远循声下了楼,就听马明朝站在奔驰边上,给众人信誓旦旦地介绍道:“这辆560,听报关的人说,在整个首都,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原来是奔驰S级的560SEL。 确实听说有位早年发家的演员拥有一辆来着。 不仅如此,那家伙坐拥的四合院,比自己的二进院还要大上一圈。 当然,吴远也不在乎这些。 紧接着就听马明朝站在林肯的车门前道:“这林肯城市第二代,曾经是美利坚前总统的座驾,引入到国内的数量也是屈指可数。它搭载的是……” 听着马明朝啧啧称叹的声音,吴远只是笑了笑。 林肯城市第二代的屈指可数,仅限于眼前而已。等过几年,还会陆续进口不少。 总体数量虽然算不上多,但绝对算不上屈指可数。 看来颜姐挑选的这些车,也不仅仅是看中价格。 反而像是替自己集齐卡片似的。 吴远正准备转身离开,有人注意到他的到来,紧接着大家伙都噤声了。 “没事,你们接着看。” 说完,径自转身上楼去了。 回到办公室,吴远照例拨通颜如卿留下的电话,道了声谢。 颜如卿只是淡淡地哦了一声,就匆匆撂了。 听起来似乎很忙的样子。 吴远也没多想,继续埋头忙活起来。 等到临近下班时,马明朝兴匆匆地上楼来道:“老板,你下班后想坐哪辆车?” 吴远不答反问道:“你想开哪辆?” 马明朝挠挠头,一脸憨笑道:“我想试试林肯。” “那就坐林肯。”吴远当即拍板道:“另外两辆奔驰,你放到亚运村宾馆那边去,托他们照看一下。” “好嘞!” 转眼到了周六,27日。 亚运村公寓旁边的空白地块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一片张灯结彩的热闹景象。 经历了近一周的筹备和讨论,亚运村商贸购物中心的项目,定于今日正式开工。 一大早,吴远就一身正装地过来了。 和腾达有着原材料合作关系的陆金安、金老板和涂老板也都赏光提前来了。 吴远这边刚陪着三位老板抽上一根烟。 就见晏菲亲自带着建管局的陈亚过来了。 吴远当即快步迎过去,“陈处,欢迎您莅临指导工作!” 陈亚不是一个人来的,身后还跟着俩下属。 所以当着下属的面,陈亚的话也说得特别客气道:“吴老板,我其实是带队学习来了,你不会不欢迎吧?” 吴远跟两位建管局同志点头打了招呼道:“怎么会,陈处,我举双手欢迎。” 随即吴远又给陈亚,介绍了陆金安几人。 等到仪式正式开始前半个钟头,一身公关装的邹宁过来道:“老板,差不多该动身了。” 吴远遂起身道:“陈处,各位老板,烦请移步。” 离了办公室下了楼,陈亚的话题就随意多了道:“吴老板,我可听说,你又换豪车了,全BJ也没几辆的那种!” 吴远失笑道:“陈处,我的资金有多紧张,你该知道的。我现在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俩瓣花!至于那车,真是朋友暂时放我这里的。” 这话半真半假。 但在陈亚听起来,颇为合乎情理。 毕竟亚运村项目的财务状况并没有彻底好转,这时候出了这等传闻,的确是不太合适。 有吴远这么一个托词,就显得合理多了。 一行人说说笑笑间,眼瞅着就要抵达商贸购物中心的工地上。 就见一行两辆小车后发先至地,抢在头前进入工地,在彩旗围出来的边上停了下来。 第1250章 被迫下了定,捡了大便宜 终究是体制内的人更有眼光。 车上的人还没下车,陈亚一眼就认出来道:“那怕是市里的车。” 既然是市里的车,吴远就不难猜出来道:“是张市长?” 但区区一个商贸购物中心的开工仪式,吴远根本没叫人通知张百发。 怎么反而把他给惊动了? 只能说明,张百发确实在无时无刻地关注着亚运村项目的一举一动。 吴远长出一口气,得亏今儿把新华社的姜宽记者叫过来了。 否则这么好的宣传素材,直接就白瞎了。 听到可能是张百发,众人都不由加快了脚步。 仪式现场,虽然有潘麻子和李鸿忠在接待,但终究自己不能让张百发在现场多等。 走到近前,吴远先任由陈亚和张百发打了招呼。 随即才握上张百发的手,没等开口,就被张百发先发制人道:“吴老板,这么大的事,怎么不知道通知我一声?是怕我来给你们添麻烦?” “哪里哪里?”吴远当即矢口否认道:“张市长日理万机的,这一点小事,我是没敢去打扰您。” 果然张百发续道:“我可是一直都在关注着亚运村项目的进展,你们在推进公寓市场化,设施完善化的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工作,我都看在眼里。” 吴远回握着对方的双手道:“感谢政府的关心,我们一定尽力把亚运村社区打造成一个有口皆碑的好工程,把亚运精神传承下去。” 说到这里,陈亚趁机提议道:“张市长,其实亚运村社区完全可以作为示范性工程来打造和推进。吴老板的许多做法,在我看来,即便放在以后,也有极大的借鉴和参考加之。” “同时在推进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建设中,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这话听得张百发心里一动,但在当场,他是不可能表态的。 倒是听在吴远的耳里,觉着陈亚这是真帮忙了。 毕竟说话的范畴,甚至都超越了他这个建管局本身的职责范围了。 张百发似乎是看出了吴远的疑虑。 借着表态的机会解释道:“这个我回去之后,会认真考虑的。陈处到了建管局之后,主抓老旧四合院、大杂院的腾退拆迁工作,他的提议,确实很有建设性。” 吴远恍然明悟过来。 随即把张百发、陈亚等人往台上让。 很快吉时已到。 开工仪式的讲话,吴远原本打了个腹稿的。 可眼下张百发都来了,他那腹稿自然就用不上了。 三言两语间,就把致辞的机会交给了张百发。 有市长亲自致辞,虽说是副的,也依旧令潘麻子、李鸿忠等人陡然昂首挺胸起来。 自豪啊! 连带着参与项目设计的董健几人,以及留守下来的哈塞尔代表,都与有荣焉。 致辞之后,就是开工掘土的简单仪式。 从头至尾,只用了短短的半个钟头。 好在新华社姜记者的相机,忠实地记录下这一切。 临走时,姜宽甚至还在没通知吴远的情况下,逮着张百发进行了短暂的采访。 要不说如今这记者就是胆儿肥的。 看得吴远都暗暗捏了一把汗。 好在姜宽只耽误了张百发五六分钟的时间,就果断结束了采访。 采访之后,吴远再次挽留了张百发几句。 毫无例外地都被拒绝了。 只能眼睁睁地目送着张百发上了小车,缓缓离去。 张百发一走,众人不由得浑身一松。 吴远陪着陈亚在前面走,陆金安几
相关推荐:
[hp]猛怼里德尔
硬核系统让我当大佬[七零]
错有错着(1v1 年下)
洗脑战队
绵绵
男主掰开都是黑的
小夫妻的性福生活
双胞胎与小白兔
青青子衿
陨石坑(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