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一家狗,整整齐齐。 屋子里的残局,很快收拾妥当。 就剩下杨沉鱼一个人负责洗涮全部的锅碗瓢盆。 没办法,谁让她吃得小龙虾最多。 李云擦干了手,看到了吴远家里的照片墙上又添新照,少不得一阵点评八卦。 评判一下台岛的时尚和潮流。 然后众人就都看到了表侄女的短裙黑丝,嘴上说着不要脸,眼神却总偷瞄着看。 直到杨沉鱼忙完走过来一瞧,随后疑惑道:“幺妹儿,你在西院晒的那几条东西,是不是就这种丝袜?” 于是几个女人全都来了劲,簇拥着杨落雁进屋,去看那些丝袜。 至于不要脸,那都是短裙的。 跟丝袜有什么关系? 男人们在院子里,发现卧室窗帘忽然拉起来了,连带着房门也反锁了。 杨贲好奇道:“这帮娘们又搞什么,神秘兮兮的?” 富有经验的马长山道:“等晚上,你就知道了。” 杨猛心领神会地大笑起来:“还是大姐夫有经验,要不说能当校长哪!” 马长山满脸通红:“你们别忘了,她们不管在搞什么,可都是从妹夫家里传出去的!” 对于大姐夫的祸水东引,吴远一脸坦然:“我什么都不知道,你们别看我。” 然而,没人相信。 却也没人有什么办法证明。 直到杨支书蹭地一下站起来道:“不行,这事我得跟老许头合计合计去。” 吴远连忙道:“爹,别忘记把大黑的狗饭带上。” 杨支书头也不回:“我忙着呢!饿一顿,也饿不死。” 大黑:…… 好在杨贲道:“放着吧,一会我们走那边,顺便带过去。” 杨猛却讶然道:“爹不会真的想在村里搞小龙虾产业吧?” 马长山吐了口烟圈道:“你们忘啦,爹一直想把咱村搞成华西村来着。” 杨贲直接问吴远道:“妹夫你怎么看?” 吴远弹了弹烟灰道:“爹想折腾,就让他折腾呗。总比成天没事喝大酒强。” 这话的言下之意,众人都听明白了。 杨贲甚至讲了出来道:“也是!就算出点什么纰漏,咱们也兜得住!” 第473章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能说出这话,也是出于自身实力的强大自信。 杨贲有这个资格。 吴远就更不必说了。 当然,真有什么雷,也得杨贲这个亲儿子首当其冲。 这是杨贲明说的缘故。 说话的功夫,大黄、糯米和饭团都吃得肚滚溜圆。 今天主人家吃席,狗子们也跟着风光。 糯米吃完了狗饭,又被四个崽子推倒了,一脸生无可恋。 杨猛看着,又定了一只花狗崽要养。 这下四只狗崽子,就剩一只黑棕色的独苗了。 这时,一楼卧室的窗帘被拉开了。 叽叽喳喳半天的女人们,相继出来了,一个两个脸上都带着意犹未尽的笑容。 孩子们也玩累了。 墙上的挂钟临近九点,随着徐招娣的过来,众人陆续回家。 玥玥和小江,因为玩得太累,等人一走,还坐在澡盆里洗澡的时候,就不停地打瞌睡。 等到往床上一放,直接就睡着了。 吴远也冲了个澡,洗掉一身的油烟味儿,靠在床头昏昏欲睡。 窗外的夜色渐深,偶尔传来一阵远远的狗叫,家里的狗子都懒得搭理。 愈发显得夜深人静。 忽然,卧室门开,杨落雁推门而入,穿着一袭超短的丝质吊带睡裙,和黑色丝袜搭配在一起,吴远登时就不困了。 “你不是说都扔了么?” “几千块的东西,我怎么舍得扔?”杨落雁痴痴地道:“而且现在这个问题重要么?” “不重要,不重要!” 如果说黑色丝袜是一杀,那丝质吊带睡裙就是二杀。 组合在一起,就是绝杀。 这一夜,战况之激烈,不亚于两个月后的海湾战争。 转天杨落雁很早就起床上班去了。 吴远却睡到日上三竿。 明明他是昨晚的胜利者,怎么反倒休养生息的更久? 这不科学。 好在起床之后,神清气爽,陪着孩子玩了一会,就见老丈人杨支书带了十来斤的小龙虾过来道:“你费点心,再照昨晚那口味,做一次。不然他们非不信!” 刘慧却反对道:“你们只知道吃得香,哪不知道小远做那点小龙虾,费了多大劲!” 眼瞅着老俩口又要呛呛起来,吴远连忙应承道:“今天调料是现成的,做起来比昨儿轻省一些。” 他知道,这顿十三香小龙虾,可是关系着老丈人的宏伟大业。 于是先把小龙虾倒在水池里吐着泥。 不过今儿老丈人带来的这些小龙虾,显然不如马明朝昨儿送来的。 看来明朝昨天那些都是精心挑选过的,没跑了。 结果临近中午的时候,潘麻子找过来了,一身泥灰未褪的,连屋里都不进。 生怕弄脏了哪里。 就蹲在廊檐下,跟吴远商量着说:“老板,我听说BJ那边有好几个项目,您看能不能安排我去?” 这是从乔五爷那儿得了消息了。 怪不得这些日子,自己等乔五爷报名单,一直没什么动静呢。 况且这事上,潘麻子之所以如此积极,那也是有着他自己的考虑的。 明摆着的一点就是,BJ那边属于未开垦的新地盘,潘麻子到那边,那他就是头儿。 相反,若是带队去了上海,少不得还得受人的管。 乔五爷就不说了,还有赵宝俊、赵国海呢。 吴远在烟盒上磕着华子道:“BJ那边,都是高端装修,跟盖厂房又不一样。而且你现在有机械化作业的经验,我还指着你带队给我搞大工程。” 潘麻子当即道:“等有了大工程,只要老板你招呼一声,我潘麻子绝无二话。” 吴远思忖道:“既然这样,你可以去。但装修是以木工为主的工程,我得给你派个懂行的木工工头。” 潘麻子一愣,显然也是出乎预料。 但也就是一愣神的功夫,他就答应下来:“没问题,老板,我都听你的。” 吴远接着问道:“老农机厂那边厂房,进度怎么样了?” 潘麻子立刻正色道:“比计划稍微快一点,估计20号左右主体完工,开始收尾,顶天了到6月中旬,也就能交付了。” 这不奇怪。 进度比计划超前10来天,很正常。 稳妥点的工头,总是会留点时间裕量和工作裕量。 所以吴远安排道:“那就按计划进行,等到了月底,你可以先带一批人去BJ,留下点人手收尾就成。” 事儿谈妥,潘麻子也不多留。 推车准备往外走的时候,从车把上的工具包里抽出个黑色塑料袋,硬塞给吴远。 吴远不用打开看,就知道里头夹着两条烟。 这他能要么? 连忙塞给潘麻子道:“跟我还来这套?你现在不拿走,明天我也得带过去。” 一番推搡之后,潘麻子只得收下走了。 瞅那方向,还是去县里。 回到屋里,吴远直接拨通了腾达公司的电话。 电话还是沈璐接的,依旧是让乔五爷回电。 半个多钟头后,乔五爷电话就打了过来,一开口就道:“潘麻子去找你啦?” 吴远笑道:“可不,就刚刚从工地上回来的。” “他小子倒是吼吧吧的,都等不及我跟你说了。” “通过芙蓉衣巷厂房这个工程,我看他本事还行,带队也有一套。” “嗯,他带工没问题,活儿也好。但就是心思比较敏感,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 “那五爷,他手底下那帮木工师傅怎么样?” “盖房子够用了,搞装修我不敢打保票。” “那咱们就从上海派一个老师傅过去把把关,跟潘麻子搭班?” “行啊,你想派谁去?你师兄翟第?” 吴远哈哈一笑:“还是五爷懂我,你先帮我问问师兄,看他愿不愿意。” 乔五爷俩眼一瞪:“多好的事呀,他有什么不愿意的!” 事儿说到这儿,也就差不多了。 等挂了电话,杨支书匆匆地跑过来,焦急道:“都吐了个把钟头了,还不能烧么?” 吴远笑道:“爹,多吐吐总比吃一肚子泥沙好。” “甭吐了,”杨支书大手一挥,“就是让他们尝尝味儿而已,又不是做什么大席国宴,你随便点做。” 话说到这份上,吴远也没法再坚持了,这就起身开搞。 第474章 美味要分享,亲情不能忘 再次烧起小龙虾来,吴远已经如鱼得水。 尘封的手艺活儿,被彻底唤醒了,甚至有了时光的加成,显得愈发稳如老狗。 老丈人过意不去,要过来帮他烧火打下手。 吴远不让。 直到杨支书从锅底抽出一根火棍,点着了嘴上的华子。 原来打下手是假,偷摸起来抽华子才是真。 所以吴远也就没拦了。 期间,马明朝又过来了一趟,依旧是带来了二十来斤活蹦乱跳的小龙虾。 个个质量都比老丈人拿回来的够硬。 “你从哪儿弄来这么多的?” “五队的湖里沟里,到处都是。我昨晚掏了俩钟头,还掏了不少黄鳝,你要不要?” “你留着吧。”吴远摆摆手道:“要不你等一会儿,一会我分点烧好的小龙虾带回去,给孩子们尝尝味儿。” 马明朝转身就要走道:“不用,老板,家里还有,我会烧。” 吴远就笑了,“你来看我怎么烧的。” 说完,带着马明朝进了灶房。 马明朝一进灶房,发现老支书也在,一愣之后,连忙打招呼。 招呼打完,才意识到满室皆香。 哈喇子一下子就溢满口腔了。 马明朝循香望去,只见大锅里的小龙虾仿佛活过来一样,在滋啦啦的汤汁中尽情纵舞。 “老板,你这怎么做的?也太香了吧?” 吴远把之前的步骤简单讲了一下后:“接下来,你看我怎么做,回去照这种法子烧给孩子吃,保证是拿手好菜。” “嗯!” 于是马明朝兴致匆匆地留了下来。 中间还出去帮吴远把刚带来的二十斤小龙虾全都倒到池子里,换上新的井水,吐泥去垢。 等到半个钟头后,老支书的小龙虾出了锅,进了盆。 马明朝从吴远手中接过一小袋十三香的调料,匆匆而去。 杨支书也提溜着那盆十来斤的小龙虾,跟着离去。 着急去给老伙计们献宝去了,也不管现在已经过了饭点了。 这中间的功夫,刘慧在厨房里简单做了点午饭。 吴远忙完,随便吃了一点,便已是两点来钟了。 五月的阳光已很灼热。 太阳底下,不能久晒。 吴远爬上车库顶上,打开遮阳伞,泡上一壶茶,找出一本发黄的隋唐演义,怡然自得地平躺。 这本书是老爷子留下来的压箱底遗产。 搬进新小楼的那会儿,吴远本来想扔的,却被杨落雁留了下来。 其实留下来,也没多少价值。 倒是盖在脸上,那陈年的书香,催眠效果实在一流。 一阵微风吹来,吹掉了盖在脸上的隋唐演义,吴远也随之醒来。 下了车库平顶,走进小楼,俩孩子也都醒了,坐在客厅里各自玩耍。 刘慧指着外面那二十来斤小龙虾犯愁:“今晚总不能还吃小龙虾吧?那么多小龙虾,一顿也吃不完。” 吴远点点头道:“没错,小龙虾好吃,但重油重盐,不能多吃。所以那二十来斤,我一会做了,给三姐家和四姐家送去,给孩子们尝尝鲜。” “也好,也好。”刘慧赞同道:“那我就另外做饭了。” 接着吴远给三姐和四姐家去了个电话,嘱咐她们晚上少做点菜。 另外又给大姨子杨沉鱼去了电话,说晚饭前用她车一下。 杨沉鱼一听,无所谓道:“你尽管用去,正好我晚上加一会班。” 一切安排妥当。 吴大厨再度上线。 经历了一下午的吐泥,这二十来斤小龙虾,个个看起来清秀入眼。 吴远带着手套,处理起来,熟练到近乎赏心悦目的程度。 这一忙就忙到了下傍晚。 媳妇杨落雁回来了,看着满满的一锅小龙虾,以及没什么客人的家里,一脸疑惑。 听吴远讲了,这才释然,然后举双手赞成。 等到徐招娣把车送来,吴远已经把小龙虾盛好在锅里,顺便用盖子盖好了。 外头套了好几个塑料袋,防止汤汁颠得洒出来。 毕竟这一路是石子路,还是有上下坡。 想要丝毫不洒出来,很难。 徐招娣全神戒备地把着方向盘,尽量让车走得平稳一些。 至于到了下圩村那个下坡,得想办法找另外一条路绕过去。 实在不行,人力把锅端下去,避开这段大下坡的倾斜路段。 什么办法都想了一遍。 结果等桑塔纳抵达下圩村的下坡路口,吴秀华早带着仨孩子在路口等着了。 吴远大手一挥,“招娣,就在这儿停吧。” 徐招娣稳稳地靠边停车,吴远打开后备箱,端出其中一锅,交给三姐吴秀华道:“正好三姐你来了,不然这车还真不好开下去。” 熊武、熊文都已经跃跃欲试地要揭锅盖了。 熊飞燕倒是还有些矜持,可是一闻到这慢慢扩散开的香气,也亦步亦趋地凑过来了。 吴秀华接过锅一摸:“这还热着呢。” 接着又道:“你说你都忙成这样,还有功夫给孩子们烧这些吃的。你不回家坐坐?” 吴远摸着熊文、熊武的脑袋道:“不了,还有一锅得送到四姐家去。” 吴秀华努努嘴:“得了,你赶紧去吧。她家路远,晚了就凉透了。” 眼瞅着吴远上车,熊武熊文摆手说再见,吴秀华忙不迭地嘱咐:“有空就来家里坐坐,你三姐夫有些话也不跟我说,兴许能跟你说说。” “行,我知道了。三姐回吧,孩子们都还饿着呢。” 桑塔纳重新上路,直奔辛庄乡。 有了这一路过来的经验,这回徐招娣稳健多了。 好在过来辛庄这一路,平稳多了,没有大上坡和大下坡。 等到了四姐家的路口,钟文勇、文强和文雅仨孩子早等在那里了。 文勇手里还习惯性地拿着本书。 吴远先下了车,让徐招娣带上钟文雅指路,直接开到四姐家门口去。 钟文雅欢天喜地地上车去了。 留下钟文勇和钟文强,跟在吴远身边,往家里走。 吴远伸手想摸了文勇的脑袋,摸到之后,才发现孩子个儿又长了些,下意识地有些躲闪。 外甥大了,也不喜欢老舅摸摸头了。 于是动作一改,变成了比划身高道:“文勇再蹿个两年的个头,就要跟我差不多了。” 钟文强争先恐后地问:“老舅,我呢?” 吴远直接一巴掌问候过去:“你少调皮、少挑食,没准能追上你哥!” 第475章 订单有压力,生产要安全 前世,文强长大后,也没文勇高。 甚至还被妹妹文雅高上一头。 这里面,固然有文强调皮捣蛋、外加挑食的原因。 但吴远知道,家庭因素的影响更大。 像是四姐和四姐夫,明显对文勇更加偏袒一些,有营养的好东西,都先仅着文勇吃。 文强是自然没有。 也只有文雅才有可能从中分出点羹来。 加之后来条件越来越好,文雅蹿个的时候,家里也不缺那点营养了。 所以就造就了文强最矮的局面。 文强挨了一巴掌,连忙保证道:“老舅你放心,一会我保证吃虾头、喝虾脑,一点食都不挑。” 结果又挨了吴远一下道:“你成心的吧!虾头虾脑都不能吃,只有虾尾那点肉。” 说完又补充了一句道:“放心,今天老舅带的够多,足够你们仨吃得饱饱的。” 文强这才终于露出点期待之色来。 等到了四姐家,吴芳华早就把一锅小龙虾端进屋里了。 吴远进了院,钟振涛打堂屋里迎出来,烟早就拿在手里,散过来道:“就为了点吃的,还辛苦幺弟你跑这么一趟。” “正好家里吃不完,”吴远解释着,接过烟道:“送来给文勇他们尝尝味儿,也不是啥稀罕玩意。” 随即,转而对吴芳华道:“四姐,小龙虾是不是有点凉了?直接放在炉子上热一热。” 吴芳华连忙道:“这个我来,你先坐着。” 吴芳华把小龙虾回锅加热的功夫,就把幺弟带来的锅洗干净了。 吴远本想着把小龙虾送到就走,结果被钟振涛这般扯着聊着,竟走不了。 等到小龙虾端上桌,钟文勇从屋里摸出一瓶老BJ大曲,这下更走不了了。 吴远接过酒瓶,把酒一倒,随即看着酒瓶子道:“这酒就快成稀罕物了,以后难买了。” 钟振涛诧异道:“不会吧?要倒了?” 吴远举起酒盅道:“差不多吧。” 俩人碰盅喝过,却见孩子们都还在狂吞口水,跃跃欲试。 一个伸筷子的也没有。 钟振涛这边还让着吴远道:“幺弟来,随便吃,没什么好菜。” 又是老一套的习惯。 大人不伸筷子,小孩子不能动筷子。 吴远夹了一颗花生米道:“都吃吧,这又没外人!想吃什么,吃什么!” 钟文雅如临大赦,一伸手就直指小龙虾。 钟文强慢了一点,但他挑了个大的。 唯有钟文勇不太感兴趣的样子。 但也不奇怪。 这孩子除了对学习感兴趣,对其他东西都不太感兴趣。 直到吴芳华夹了只龙虾给他,他才试着去尝尝。 结果这一尝,顿觉满口腔的味蕾全都被唤醒。 没想到黄泥巴里打窝的小东西,竟然有着这般的美味? 等到钟文勇一个吃完,再想去夹时,文强和文雅已经吃了两只了。 结果吴远发现,文强不仅吃得快,而且带着虾头一阵猛吸。 连忙制止道:“虾头别吃,里头脏东西多。” 钟文强头也不抬地道:“可是真香呀!” 吴芳华跟着制止:“听你老舅的话,不能吃就别吃。” 随后钟振涛聊了些退耕种桑的事儿。 这在辛庄乡这边,也是颇令他骄傲的小小政绩了。 因为辛庄乡的人均耕地面积大,推广这事,阻力比一口井乡小多了。 所以相比之下,成绩和进度,都比一口井乡强多了。 吴远只能被动应着。 他总不能说,老丈人如今已经琢磨小龙虾产业化了么? 一顿饭吃到后头。 吴远也没喝多少,跟钟振涛一起,喝了半斤不到。 漱漱口的量。 倒是一盆十来斤的十三香小龙虾,就在众人眼皮底下,被仨孩子分吃个干净。 到最后钟文雅连饭都不吃了,摸着肚子直说饱了。 等到吴远要走时,更是拉着吴远的衣角,跟到门外。 就为了得到下一顿小龙虾的允诺。 这孩子戏精体质日益进化了。 怪不得熊飞燕不是她的对手。 桑塔纳离开辛庄乡,直奔县城东郊的盼盼家具厂。 等到了家具厂,刚刚八点半的样子。 厂子里依旧灯火通明,好几个车间的晚加班都还没结束。 二叔杨国柱也还坐镇办公室里,看得吴远都有些于心不忍道:“二叔,你老人家可得注意身体,别那么拼。” 杨国柱失笑道:“你就笑我吧。” 就在这时,杨沉鱼打隔壁过来道:“如今厂子的订单履行压力巨大,四爷都想重启白班、夜班制度了。” 吴远不以为然道:“等亚运村的这批货供应完了,应该会好吧?” 杨沉鱼撇撇嘴:“够呛。” 吴远当即道:“如果觉着够呛,那就继续招人。加班什么的,偶尔干一个月还成,经年累月的,身体指定受不了,到头来容易出事故。” 杨国柱点点头道:“要不等下月初再看吧。” 下月初是盼盼家具登录央视的时候,能带来多大的订单提升,最终决定是否要进一步扩大生产。 不过他们这么保守,吴远也能理解。 毕竟一个厂子规模膨胀得太快,是容易出问题的。 尤其是像盼盼家具这般一年内连续数次扩大规模的。 吴远从办公室出来,又到木工车间去转了转。 师父乔四爷正在披星戴月地忙活着,场面热火朝天的。 见到吴远到来,一个两个师傅们脸上都热情满满,跟看恩人似的。 经历了那么多年的压抑生活,一经有了好日子的苗头,这些师傅们全都迸发出超乎寻常的干劲和冲劲来。 至于加这点班,根本就不是事儿。 吴远拉着师父乔四爷,到厂房外头抽烟感慨时,也提到了这一点。 不料乔四爷吐了口烟雾道:“都是过过苦日子的人,你给了他们过好日子的机会,他们凭啥不把你当恩人?” 吴远也干脆:“师父,我可没那么高尚哪。” 结果乔四爷压根不买账:“行了,跟我还装?” 接着话锋一转道:“听说你打算把翟第调到BJ,独当一面?” 吴远补充道:“是跟潘麻子一起负责那边。有什么问题么,师父?” 乔四爷摆摆手:“我就是问问。翟第是最早跟你的,鞍前马后这么多年,也是应该的。” 第476章 摊一张大饼给县长吃 即便师父这么说,吴远依旧表态道:“放心吧,师父,今后有其他机会,另外几个师兄,我也会考虑安排的。” 哪知乔四爷却把话往回搂道:“安排,你也得看情况。有能力你安排,没能力你千万别勉强安排。像你三师兄,他就是个出力的人……” 又听师父絮叨了一根烟的功夫,吴远这才转身离开。 走到大门口,发现大姨子的桑塔纳还没走。 眼见着吴远来了,车门打开。 吴远把着车门道:“怎么还没走?” 杨沉鱼面有倦色,却依旧妩媚地白了他一眼道:“不是等你呢么?不然你怎么回去?” 吴远一脸不信道:“你有这好心?” 杨沉鱼顿时没好气地道:“对,我是没那好心。我是怕你留在女工宿舍,夜不归宿!” 惹不起,惹不起。 大姨子这话都敢说。 吴远干脆地上了车,伴随着车门一关,杨沉鱼那鼻子跟狗鼻子地四处嗅嗅道:“这车里怎么一股子小龙虾味儿?” 前排徐招娣忍着笑。 就听杨沉鱼质问吴远道:“你今天到底拿我车干什么去了?” 吴远坦然道:“我给三姐、四姐家里送了点烧好的小龙虾。” 杨沉鱼蹭地一下来了精神:“今天又烧小龙虾了?” 吴远点头:“明朝又送了二十斤过来,我琢磨着不能天天吃,所以送给三姐、四姐家孩子们尝尝味儿。” 话音刚落,杨沉鱼就条件反射地道:“怎么不能天天吃了?我就能!” “重油重盐,吃多了,又胖又不健康。” “那有什么?我就不信我胖了,他马长山敢不要我?” 吴远笑了:“到那时,大姐夫敢不敢不要你,我不知道。但盼盼家具厂指定是不能要你了!我不能让客户到处说,盼盼家具厂的市场部经理是个肥婆……” 话刚说完,杨沉鱼那小秀拳已经砸过来了。 吴远边躲边强调道:“我这是,丑话说在前头。” 回到家,吴远直接跟媳妇杨落雁告状:“我被大姐打了。” 杨落雁立马叉起腰来,一幅护犊子的口气道:“我都舍不得打,她倒是敢!赶明儿,我找她算账。” “算账就算了吧,别影响了你们姐妹感情。但今晚,媳妇你得补偿我……” 杨落雁美眸一眯,笑眯眯道:“我怎么代替她补偿你?打扮成她的样子?” 有杀气! 吴远当即否认道:“千万别,她哪有你好看?” 一转眼周三了,5月16日。 打BJ回来,都三天了,一天正经班还没上。 所以一大早起来,吴远吃了早饭,穿上媳妇给他准备的衣服,推着二八大杠出了门。 半路上,遇上徐招娣开着白色桑塔纳迎过来。 看来是大姨子还记得自己这个老板,没车不方便。 但既然二八大杠都骑出来了,吴远也就没上车,慢慢悠悠地骑到了厂里。 刚到厂里没多久,林秘书的电话就打过来了,县长有请。 这时吴远刚在厂里溜达完一圈,正好没事。 就坐着徐招娣开的白色桑塔纳去了。 到了县政府。 林秘书明显比往昔更加热情,而吴远享受到的待遇,也有点知名而富有影响力的企业家的味道了。 吴远并没有因此而飘飘然。 等到跟徐县长在办公室里坐下来,跟徐县长凑头点了根烟,这才听对方提起道:“咱们那条新闻一播出,盼盼家具厂的情况就上了省的内参了。” 内参文件? 吴远倒是听说过。 但对省里这么做的意图,有些捉摸不定。 “怎么,难道省里打算推广盼盼家具厂这种模式?” 徐县长没回答是,也没回答不是,而是在烟雾缭绕中问了一句道:“盼盼家具厂应该不容易复制吧?” 说到这里,吴远自信到不像是装出来地道:“复制是能复制,但想达到如今盼盼家具厂的高度,怕是没那么容易。” 这不就是难以复制么? 徐县长心里反而笃定下来道:“这样最好!否则盼盼家具厂好不容易发展壮大,再被苏南那些精明的商人学了去,击垮了,吃亏的是咱北岗。” 这话吴远爱听。 所以他也投桃报李地抛出点诱饵,以便把老徐绑在自己的战车上道:“眼下盼盼家具厂带动的只
相关推荐:
十年忠犬追妻路
斗罗从签到开始俘获女神
女帝登基后,我被迫当了九千岁
重生之高门宠媳
小市民穿越记事
什锦良缘
托假胸的手微微颤抖
是谁嫉妒我的盛世美颜
穿越异世后她种田搞事业
锦若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