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就过去了吗?” “她们是她们,我是我。” “既然你主意已定,那明天让明朝送你过去。” 正月初十,天色初晴。 一大早,刘慧黑着脸给杨落雁下了一锅饺子。 连老支书也闻声过来了,一脸心疼幺女儿出门奔波的样子。 还顺便带来了隔壁二婶给若霖带的行李。 俩孩子不懂事的,依旧跟媳妇咿呀娃呀地。 等到杨落雁上了车,刘慧和蔺苗苗早把俩孩子抱到屋里,看不见了。 不然真看见了,怕是又有一通哭闹。 桑塔纳一走,吴远就只能推出二八大杠,回到骑车东奔西走的时光。 结果等骑到盼盼家具厂,就见三辆解放大卡车,把门给堵了。 从车辆缝隙间,骑进厂里一看,杨国柱和杨沉鱼,正跟卡车司机交涉着呢。 原本通知的是三天后来拉货。 结果这些司机提前三天就来了,而且表示雇主已经把这三天的费用也付了。 这是生怕盼盼家具厂年后生产出来的第一批家具,被别人家捷足先登了。 吴远听明白之后,直截了当道:“你们愿在这儿守着就守着,但不能堵着厂里的大门,更不能影响厂里的正常生产!” 结果有个二愣子司机不服气,开口就怼:“你谁呀,你说话管用么?” 杨国柱连忙拦住对方道:“这是我们老板,厂长,他说话不管用,谁说话管用?” 二愣子司机也被怼得没脾气了。 谁能想到这家风靡全省的家具厂厂长,竟然这么年轻! 于是又有司机问了:“那我们吃饭怎么办?” 吴远随口道:“厂里食堂按照市场价提供宾客餐,供你们选购。” 第311章 稳住基本盘,就能稳如老狗 卡车堵门的事情虽然解决了,但依旧给厂里的生产带来了压力。 毕竟就停在厂门口的横路边上,出来抽根烟都能瞄到。 这些个司机,拿了代理商和分销商的钱,吃从厂里买,住就在车上。 好在立春之后,天气确实暖了起来。 在驾驶仓里裹紧被子,抖一抖,也就过去了。 厂里的夜班,在正月十一这天,2月6号晚上,正式开始。 吴远当晚也没走,特地在厂里吃了晚饭,多留了一会。 等到十二点来钟,亲自去车间转了一圈,发现师傅们和女工们全都忙得如火如荼,这才放心地离开。 夜班一开始,师傅们都觉着新鲜,又带着干劲。 所以问题倒也不大。 怕就怕在这时间久了,思想松懈了,安全意识淡薄了,加上日积月累的疲劳,面对那些机床工具,一不小心就很可能出事故。 吴远心里一直绷着这根弦,每天都让杨国柱多催催机器设备那边,争取早一日到货安装。 厂里一全力忙起来,时间就过得飞快。 等到正月十四这天,送走了这三辆解放车司机,又来了下一拨的,五辆车。 这什么时候变成不成文的规则了都? 吴远有些无奈,而且这也来得太早了吧? 怪不得有传言说,李总借着亚运会的契机,狂揽了7.5个亿的订单,厂里每天来拉货的半挂车都排到了路上。 敢情这是真的。 而且已经提前在盼盼家具厂身上提前上演了。 回到家,空无一人。 刘慧带着俩孩子回自家了,蔺苗苗已经和马明琪、范冰冰提前启程去上海了。 因为农村有着十三、十五不能走的传统。 所以只能在正月十四出发了。 这家里瞬间冷冷清清的了。 马明朝见他下了车,甚至也跟着下车道:“老板,要不要我给你下碗面?” 随即又一脸赧然地道:“别的,我也不会。” 吴远挥挥手道:“快回去吧你,改天跟我去上海,团聚日子也就不多了。” 让一个大老爷们给自己下面? 就跟谁不会似的。 结果马明朝开着车,前脚刚走,熊刚便载着三姐吴秀华,怀里还抱着熊飞燕过来了。 “听说你今儿家里也没人了,怕你吃不上饭,所以过来看看。” 三姐还是那么个热心肠的人。 一下车,就放着熊飞燕满地跑,开始烧菜煮饭,包汤圆了。 汤圆显然是为明儿准备的。 就在三姐忙忙叨叨,熊飞燕楼上楼下地乱跑时,吴远跟熊刚坐在沙发上,吞云吐雾,说着家常话。 “飞燕在家里适应的怎么样?” “嗨,别提了!”熊刚弹弹烟灰道:“你三姐天天带着睡,挤的我都没地儿睡了。” “孩子这么大了,可以单独睡了。” “可你三姐舍不得。”熊刚摆摆手:“你没见过,你不知道,真就跟亲闺女似的。看得我有时候都忍不住恍惚,自我怀疑。” 吴远笑着打趣道:“你自我怀疑行,可千万别怀疑我三姐。” 熊刚一愣,旋即明白过来道:“那是自然,我也就是有些嫉妒。” “别嫉妒了,”吴远依旧笑道:“等仨孩子都长大了,你就知道闺女比起儿子来,有多贴心了。” 熊刚反问:“你跟弟妹不准备再生了?弟妹家有双胞胎的基因,不生可惜了。” 吴远一愣,这倒是计划生育的年月里,头一回有人问他这个问题。 不过他这从二胎、三胎放开的时代里回来的,对这个问题的考虑,首当其冲的却不是政策的限制。 而是:“这得看落雁的意思。你也知道她现在事业刚开始,怕是顾不过来。” 结果被三姐吴秀华听到,抢先道:“弟妹挣那么多钱干啥?到头来你还得吃冷锅冷灶。” 这三姐永远想着自家弟弟,连平日里千好万好的弟媳妇,都舍得埋怨了。 吴远替媳妇分辨道:“三姐,这不是挣不挣钱的问题。这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吴秀华也不多说,只是气咻咻道:“你就向着你媳妇吧!” 熊刚也劝解三姐道:“你就知足吧,搁三年前,你能想到幺弟日子能过得这么好?” 这话是不假。 人既要向前看,也要向后看。 向前看有奔头,向后看心宽。 很快,吴秀华烧了俩菜,用三角牌电饭锅闷了锅米饭。 吴远却拉着熊刚一起道:“三姐夫,陪我喝两盅。” 吴秀华警告道:“你可别让他喝多,回头再把我们娘俩带沟里去。” 说完,就抱着熊飞燕,坐沙发上,让孩子看电视,她则拿出盛有毛线的袋子,开始织毛衣了。 一刻也不闲着。 吴远给熊刚满了一盅,俩人碰盅归碰盅,但喝得特别小口。 这时候,茶几上电话响起。 是老支书打过来的,叫吴远过去吃饭。 难得老两口还没忘记吴远。 不过这会儿,吴远肯定去不了了。 挂了电话,也就跟熊刚提起道:“等天气再暖一点,我打算找人趁着天好,尽快把爹娘的陵给修一修,立个碑。” 熊刚举盅:“应该地,应该地。” “唯一我就担心的是,今年的汛期会来得比往年更早。所以我打算,等厂里忙过这阵,就立刻采购一波物资备着。” “三姐夫你在水利站,也多留意着点。有需要随时过来拖物资。” 熊刚却说道:“其实我把这个可能,作为示警报告,跟刘局提过。等事后一论起来,就足以成为一个亮点了。” 吴远点头道:“但能做得更好的话,肯定更稳妥点。” 酒足饭饱,送走三姐一家三口,吴远回屋,把剩饭剩菜凑吧凑吧,在煤气灶上热了热,分给大黄仨狗吃了。 随即痛痛快快地冲了个热水澡,只往暖气炉里塞了平时一半的煤,就回屋躺着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 这一年需要花钱的地方可不少。 越盘算是越心惊,以至于年前跟媳妇盘点的那千把万的盘子,顿时有些不够看了。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这一年刚刚开始。 只要稳住盼盼家具厂这个基本盘,所有的计划就都稳了。 而且能稳如老狗。 不过尝到了横财美味的吴远,还是忍不住往这方面动脑筋。 第312章 要想提货早,交钱也趁早 偌大的小院,只有一人仨狗。 吴远躺在一楼的床上,竟然提前体会到一丝中年男人的偷闲趣味来。 孩子不在身边。 老婆不在家。 正是一个男人放飞的时候。 只不过今晚的吴远,放飞的是思路和想象力。 琢磨着新一年的横财来路。 因为似乎只有横财多了,投起项目来,才不那么心疼。 不过今年随着浦东大开发的开始,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涌入上海的资金只会越来越多,来路也越来越复杂。 想要从中渔利,难度无疑增大不少。 所以吴远琢磨了好一会,也没理出一个好的思路来。 直到床头电话响起,话机那头传来杨落雁那疲惫的声音:“听我妈说,今晚你没过去吃饭,怎么吃的?” 媳妇都这么累了,还不忘对自己嘘寒问暖的。 吴远瞬间就觉着心里安定了,轻轻松松地道:“我本来打算随便对付口得了,结果三姐跟三姐夫,带着飞燕过来了。三姐做了俩菜,我跟三姐夫喝了两盅。你呢,是不是刚回来?” 俩口子随便聊了一会。 没什么主题,但互相的关切心意,都能感觉到。 等到挂了电话,吴远也不去挖空心思地琢磨横财的事了。 该来的总会来。 都俩孩子的爹了,是时候稳重一些了。 一觉醒来,正月十五,元宵节。 吴远洗漱之后,披上棉袄,拿着一挂五千响的大地红往外头去放。 吓得原本在院子里摇头摆尾的大黄,掉头钻进了窝里,说什么也不再出来。 虽说家里没其他人了,但正月十五的这挂鞭,该放还得放。 毕竟一大早旁人家都放过了。 放完了鞭炮,吴远在煤气灶上煮了锅汤圆,顺便下了点冰箱里冻上的饺子。 不然单吃那么点汤圆,根本撑不到中午。 正吃着,马明朝开着桑塔纳到了。 车子停在门口,他就在院子里,陪着仨狗玩,兜里时不时带点小吃作为奖励。 仨狗也乐于跟他玩,尤其是糯米,俩耳朵支棱棱地竖着。 看着就聪明一些,完成各种指令和动作,也是最快最好的。 吴远吃完早饭,锁好了门,也就直奔盼盼家具厂了。 今天虽说是元宵节,但厂里并不放假。 吴远很适应,因为元宵节会越来越不像个节,甚至将来连法定假日都不算。 厂里的新老师傅们也很适应,因为干一天工,就有一天的工钱。 关键是吃得还贼好。 吴远到了厂办公室没多久,赵果就拿着票据过来签字了。 厂里财务的工作,如今全落在她和袁涛身上,仓促之间,难免有些繁重。 吴远目光扫着票据,嘴上却问:“会计人员招聘,有眉目了没有?” 一问到这事,赵果就不免叉着腰,抚着眉,一幅忧虑的样子道:“没呢,老板。我和袁哥的同学、校友关系都问遍了,暂时还没回音。” 这才是正常的。 如今这个动向不明的年代里,大多数人宁愿以不变应万变的。 于是不多的机会,就落到了那些不得不寻求转变的人员头上。 譬如县服装厂的员工。 所以吴远把单据交回给赵果时,就顺嘴提了一嘴道:“实在没头绪,你问问陆厂长。” 赵果点点头:“等陆厂长哪天过来,我问问。” “这事尽快啊,”吴远又催了一句:“不快点把人员招来,将来你这个财务经理只带一个人,多难堪呀?” “什么?”赵果瞬间来了劲儿,“老板,你是说……” 吴远点点头。 赵果当即脱口而出道:“老板,人家真是爱死你了!” 吴远莫名,至于高兴成这样么? 回到财务办公室,赵果忍不住眉飞色舞。 但当着学长袁涛的面,却还只能忍着道:“袁哥,陆厂长当初又给我们留下什么联系方式么?” 袁涛头也不抬地道:“留了,她家里的座机。” 这没什么用呀。 赵果琢磨着,任谁都知道,陆萍和裴娜,如今正在彭城考察建厂呢。 据说考察完,就会去上海接触进口设备的中间商。 所以赶过去找人,也不现实。 正思忖间,袁涛拿着一张单子过来了:“最近汇款过来的代理商和经销商有点多,总额达到四百多万了,会不会弄错了?” 赵果见怪不怪地道:“现在这些代理商和经销商,为了尽早提货,都是先款后货,也不是不可能。你根据这张单子,去银行确认一下。” 如今这银行汇款刚开通没多久,赵果总觉着有些不靠谱。 但方便是方便,安全也安全。 听说前些年老板出去倒腾国库券的时候,一百多万,都是直接拎的现金。 作为财务人士,一想起来,就觉着老板当年是相当勇。 袁涛边准备出门,边感慨道:“开年才一个月,就收了400多万。这一年下来,你说咱老板得赚多少?” 赵果一愣道:“这恐怕只有老板知道了。” 袁涛点头,却话锋一转道:“这次还得多谢你,把我叫来。” “袁哥,客气了不是?” 眼看着袁涛出门,赵果心里愈发得意。 厂子发展到起飞,而她马上要成为这个起飞厂子的财务经理了。 想想,就忍不住有些心胸膨胀呢。 只是再怎么膨胀,也没法给席素素比呀。 那家伙,究竟吃什么长那么大的? 气! 等到日上三竿,吴远在办公室把报纸翻得差不多了,这才揣上两包烟出门。 结果门刚带上,他就后悔揣这两包烟了。 因为要去的是缝纫车间。 那边可都是娘们,根本用不着带烟。 到了缝纫车间,席素素正带着几个班组长开会。 看得出来,上次食堂的话,她听进去了,而且还执行的很快。 吴远并没有走过去指手画脚,而是转身准备离开。 结果这一转身,就看到门边的墙上,贴了好几张红纸,红纸上画着用毛笔绘制的表。 里头有数字,有小旗标啥的。 仔细一看才明白,这是各个工班组之间的生产数据,包括完成数量和合格率。 多少有点卷的意思在里面。 吴远忍不住点头赞许,行啊,学会举一反三了。 第313章 你可以模仿,但别想超越 情况比预想中进展的要快要好,吴远也就没惊动席素素,听取汇报,做点指示什么的。 自家厂子,不搞那一套。 于是连手都没挥,就转身离开,不带走任何一片云彩。 回到办公楼,正搁那跟杨国柱交待着呢,就见厂门口来了个小姑娘。 远远一看,吴远还没认出来。 仔细一瞧,才发现这不是二姐家闺女石琳么? “今儿元宵节,你怎么跑这儿来了?” “舅,明天去上海,我我……” 这孩子一听,就知道是因为苗苗她们先走一步,她一个人坐车去上海,有些六神无主了。不然也不至于元宵节当天的,跑到这儿来。 “你跟我车走,明儿我去你家接你。” 石琳脸上瞬间轻松下来,转身就要离开。 吴远瞧着这孩子一脑门汗水都没干,就道:“去我办公室打点水洗洗脸,一会我让车送你回去。” “舅,我不用,真的……” “快去。” 转天就是2月11日,正月十六,星期天。 一大早,刘慧就带着俩孩子回来了,身后还跟着提包挎袋的老支书。 想想老支书叱咤乡村这么多年,如今成卖苦力的了。 吴远就忍不住想笑。 放下俩孩子后,刘慧就马不停蹄地给吴远下饺子。 一丝不苟地秉承着‘出门的饺子’的传统。 吴远和老支书爷俩蹲在门廊下,各自点着一根华子抽着。 抽着抽着,老支书就语出寂寥地道:“听说落雁是因为县服装厂的事儿,躲出去了?” 吴远闻言,就拿眼看着老丈人。 老支书解释道:“小凡回家跟我说的。” 吴远笑着宽慰道:“其实也没多大事,如今不是正在磨着么?” 老支书忍不住落寞道:“县里的事儿,我这一把老骨头,已经帮不上忙咯。” “别担心,爹,这不有我呢么?” “你多帮帮她,给她出出主意,别让她吃公家的亏。” “嗯,我知道。” 吃完了饺子,银色桑塔纳,便顶着朝阳出发了。 到了县里,特地绕到城西的二姐吴玉华家,却见吴玉华早已带着闺女石琳,在路头等着了。 吴远下了车,跟二姐说了几句话,石琳自己乖乖巧巧地上了车。 随后银色桑塔纳再度出发,石琳却塞过来一个铝饭盒的饺子,吴远捏了一个尝尝,果然味道比三姐做的饺子差一点。 剩下的都还给石琳道:“我早上也吃过了。” 抵达上海,已经是午后一点钟了。 仨人都还没吃饭,于是银色桑塔纳就先到腾达公司了。 一下车,腾达公司门口还贴了喜庆的对联和大红的福字,里头更是一尘不染。 吴远一进门,邹宁就冲上来,拱拱手道:“老板,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吴远随手一指:“都在后备箱里呢。” 邹宁一听这话,不疑有他,当即冲到后备箱前,直接把吴远的行李什么的都拎下来了。 结果拎空了行李,才发现有诈:“老板,红包呢?” 总不能藏在后备箱里的那些烟和酒里面吧! 马明琪忍不住笑道:“傻宁宁,远爷逗你的,你都看不出来么?” 范冰冰却从一盒泡沫箱子里拿出三份盒饭,分给了吴远、马明朝和石琳道:“要是不够,箱子里还有。” 吴远接过盒饭道:“宝俊呢?” 二徒弟赵宝俊是随着蔺苗苗一道来的,如今装修还没开工,他应该也坐镇公司才对。 就见范冰冰抬手一指道:“小会议室接待客户呢。” 吴远哦了一声,心下讶异道:“这刚开工头一天,就有单子找上门么?” 邹宁撇撇嘴道:“老板你回去那么久,上海的情况你就不知道了吧?现在阿拉上海人谈起装修,必然会提到腾达公司。不知道腾达的,都会被人瞧不起的。” “至于么?”吴远刨着米饭讶然道。 邹宁得意非凡地续道:“就跟女人买衣服,必会去芙蓉衣巷逛一逛一样。这是潮流!” 吴远依旧有些难以置信。 不就是刚回去不到一个月么,怎么感觉腾达公司占领了上海装修行业,而芙蓉衣巷独霸了上海女装业似的。 马明琪见状道:“远爷,是真的。宁宁就因为在腾达上班,相亲对象把家门都堵了。现在她在家里地位直线上升,说一不二了。” 范冰冰笑着揭穿道:“她这是狐假虎威。” 就在众人乐呵呵地津津乐道时,吴远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今年新成立的装修公司指定不少,到时候都跟咱们腾达公司抢活干,形势不容乐观。” 几个女孩立马不乐了,诧异道:“啊?那怎么办?” 只有吴远不紧不慢地道:“慌什么?新的一年,指定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咱们腾达作为业界龙头,只能摆正心态,迎接挑战。” 这口气,业界龙头的味儿,确实有了。 不多时,赵宝俊陪着客户打小会议室里出来了。 客户心满意足地走了,赵宝俊把谈的情况讲给师父吴远听。 吴远一听是老房的装修问题,就更加重视道:“今年腾达公司面临的竞争会加剧,可上海能卖出的新房就那么几百套。所以这些老房的装修,一定要重视起来。” “一旦能把老房装修的业务做起来,咱们腾达依旧是上海装修行业的南波湾。” 这绝大多数的话,赵宝俊都听懂了。 唯独南波湾没听明白,于是追着问了一句。 结果不等吴远回答,马明琪就解释道:“南波湾是英文,就是第一名的意思。” 吃完了饭,吴远让马明朝把石琳送到曼迪菲家具厂去。 桑塔纳前脚刚走,一辆大巴车后脚就停在了腾达公司门口。 就在众人诧异之时,乔五爷带人从大巴上下来了。 敢情这辆大巴是乔五爷带着众人包的车,上头都是北岗来的木匠和瓦匠师傅。 司机也乐得不进站,一口气给人送到了公司门口。 小小的两间门面,立马热闹起来。 等到了晚饭前,来自葱省的赵师傅,和彭城的刘师傅他们,都相继大包小包地赶到。 吴远特地点了一下人数,不仅去年的一个不少,而且还多了仨个工班小组的人员来。 公司凝聚力是有了。 第314章 有希望,就有消费的动力 腾达公司的装修项目还都是年前接的。 所以新年开工,也不需要吴远多说多讲的。 于是众人在公司一起吃了顿晚饭之后,就提溜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各自回四平路的宿舍了。 宿舍区,范冰冰已经安排上海这边的保洁阿姨打扫过。 里外里都搞得条条当当。 无需吴远多问。 所以吴远吃完晚饭,就径自去接了媳妇杨落雁,打算回教职工小区的家。 结果到了南京东路的芙蓉衣巷总店,才发现邹宁说过的话,一点都不离谱。 正月都快过去了,店里店外还这么多人? 这是为了上海女人的面子,展开的报复性消费么? 杨落雁自然是走不了的。 甚至她连抽身出来,跟丈夫说一声的机会都没有。 最后还是遣了杨若霖出来道:“姐夫,你也看到了。堂姐意思你先回去休息,别空等。” 吴远扔掉烟头踩灭道:“行,我走了。” 回到教职工小区,刚掏出钥匙准备开门,对门嗖的一下打开,露出了吕文清那张刮干净了胡子,稍显年轻的脸庞。 “吴老弟,回来啦?过来整两盅?” 吴远把钥匙重新揣回兜里道:“吕老哥有命,莫敢不从。” 一进门,付秋依旧不在家。倒是吕欢特地从房间里出来,叫人。 吴远顺手一摸,拍了一张大团结给孩子道:“叔叔也没准备,就当压岁钱了。” 吕文清一瞧,自己这两盘下酒菜还值不了十块,当下就让孩子还给吴远。 吴远拍拍吕欢,让孩子先进屋了。 这才跟着吕文清坐下来,看着对方那兴高采烈的样子道:“吕老哥,这个年过得挺不错吧?” 吕文清一拍大腿道:“什么呀,根本没在家待几天。一直在准备做专家陈述,准备了好多天,最后终于在老人家面前露了个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说完,长出一口气道:“听到老人家当时的肯定,我当晚就想浮一大白,好不容易才忍到今天。” 吴远听完,当即举盅道:“吕老哥,先干了这盅。” 一盅下去,吴远夹了几根猪耳朵,在嘴里嚼着嘎嘣脆,就听吕文清接着道:“这几天在家,我也想了你当初给我的建议。加上老人家也说过,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就算好猫。所以我决定,带着几个研究生,跟你干了!” 吴远借机替吕文清倒满酒道:“吕老哥,你作为设计单位,地位比我们高多了。所以咱们合作上,可以互通有无,但在名义上,对外上,你仍旧是独立的设计公司。” 吕文清露出思索之意道:“我单独搞个设计公司?” 吴远点点头。 随后俩人又聊了些注册公司的细节,尤其是吴远答应,可以介绍人帮忙指导,吕文清这才放下心来。 有了和吕文清的合作意向,腾达公司就有了两条腿走路的可能。 一边是继续接零散的装修项目,一边是开始承接大型的建筑工程。 跟吕文清喝到微醺,吴远悠悠然地回了家。 一开门,才注意到媳妇杨落雁不知道何时已经回来了,酒意立马清醒了大半。 走过去把媳妇一把抱在怀里,坐在沙发上道:“真没想到,你这店里能忙成这样,有什么秘诀,说来听听。” 这么个姿势,纵使没外人,杨落雁仍旧觉着有些别扭。 总觉着老夫老妻的,还这么腻歪,有些不正经。 结果挣了两下,发现挣不脱,也就干脆不动弹了,回答起了问题道:“年后我在新民晚报打了个广告,就以你那句‘芙蓉衣巷,一穿就靓’为题。你忘了呀?” 吴远当然没忘,于是把媳妇搂得愈发紧道:“原来全都是我的功劳哇?” 话音刚落,就听媳妇道:“其实也不全是。”说完又解释道:“我不是要故意这么说,而是我真的发现,过了年之后,客户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以至于消费欲望高涨。” 这话,吴远要真就是个木匠,恐怕还听不懂。 好在他经历过那些‘老百姓对未来感到迷茫不确定,什么也不敢买’的低迷岁月,反过来理解这一点,就容易多了。 “是啊,有希望就有动力,包括消费动力。” 一夜笙歌。 隔天起床,吴远神清气爽,喝着媳妇煮的小米粥,都觉着格外香甜。 久违的生煎包,更是让人口水直流。 吃饱喝足之后,送杨落雁去店里,接着才回到腾达公司。 结果远远地就发现公司门前停了辆久违的小拉达,以及黄琦雅那优雅曼妙的身影。 “姐,新年好!”吴远连忙迎上前去道:“别在外头站着呀,怪冷的,快快屋里请。” 黄琦雅顺其自然地任由吴远揽着自己,进了屋,这才道:“锦旗都挂满了,这地儿是不是也该换
相关推荐:
萨诺亚舰娘领域
团宠小龙在异世爆红
烂人一双[重生]
捡来的竹马
霸道仙路
十世成魔[快穿]_御书屋
总有人刷我好感度
围棋:随身老爷爷是九冠王?
驱魔人
咆哮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