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试验试验下水道通不通畅,地面滑不滑,积水多不多……” 第105章 市场凉了,股票火了(3/5) 转天就是六月。 兴旺家具降价大酬宾的效果,几乎是立竿见影地反应到了成单率上。 至少在县百货公司的柜台,杨沉鱼的成单率倍增。 一周下来一统计,订单数直接回升了两成左右。 六月第一个周日时,杨沉鱼欢欢喜喜提着个大西瓜来了。 “妹夫,这降价大酬宾办得好哇,家具销售回暖,我这个月提成又能上400了,又轮到马长山伺候我了!” 这小女子得志的样儿,吴远没法感同身受。 况且他也有点担心,眼前的降价策略,会不会是对低迷家具市场的一种涸泽而渔。 但没办法。 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后天很美好! 但总得度过残酷的今天和明天,才能见到后天的太阳。 吴远接过西瓜,一看杨沉鱼立刻一脸拧巴。 “怎么了,大姐?送我个西瓜吃都不乐意?” “落雁在家没?” “没呢。” “那你家厕所在哪?” 原来是这事! “跟我来吧。”吴远说着就把人往屋里领。 杨沉鱼看着疑惑,于是又强调了一遍:“他小姨父,我是要上厕所。” 吴远点头,进了屋,指着楼梯门旁边那扇门道:“瞧见没,那扇门推开就是!” 杨沉鱼一推开门,宽敞明亮的一间房里,坐落着一抽水马桶。 哦豁,高级货! “这不得有自来水,才能用么?” “你拧开水龙头试试。” 杨沉鱼抬手拧开面盆上的水龙头一看,水哗地一下冲出来。 水压还不小。 上完了厕所,冲了马桶,洗了手,清清爽爽。 出来还把门带上了,生怕有点什么味儿。 其实一点味儿都没有。 回过头来,杨沉鱼就好奇地问:“农村都用井水,你家哪来的自来水?” 吴远指指太阳穴:“生活,靠的是智慧!” 杨沉鱼妆容精致的俏脸一垮:“我怀疑你在内涵我。” 吴远直接转换话题问:“吃饭没?” “没呢。” “我也没吃。” 得,这句都不用怀疑,挨摆着想要自己给他做饭。 杨沉鱼掠起袖子,就问:“厨房在哪?” 吴远随手一指,就任由大姨子自己摸索去了。 转身抱起西瓜,一拳俩半个,抱着半个就出屋在院子里,就着夕阳大快朵颐。 一个钟头的功夫。 里屋传来杨沉鱼的声音:“妹夫,饭好了。” 吴远进屋一看:好家伙,四菜一汤。 “大姐,就咱俩吃,用不着这么多吧?” “你家这厨房做饭太舒服了,我一不小心就……” “那正好给大姐夫带点回去。” 杨沉鱼边装饭盒边道:“你这家搞那么好,跟别墅似的。怎么还不让落雁娘仨搬回来?” “散散味儿,等月底再说。” “你们有钱人就是麻烦,讲究多。” 隔天周一。 吴远一大早去厂里转了一趟。 师父乔四爷带着木工师傅们,已经全力开工,力保生产。 厂里各方面也管得条条当当的,没什么好操心的。 转悠一圈,散几颗烟,就回了家。 刚进家门,就听见客厅电话在不停地响。 匆匆开门进屋,接起来一听,是江静打来的。 吴远一边接电话,一边看眼墙上的挂钟时间,心里疑惑道,怎么这个时间点打来了? “好消息,好消息,吴老板!” “别急,慢慢说。” “八大股火了,最近价格都开始抬头,尤其电真空,已经飙到200了!” 原来是这事。 该来的总会来。 吴远一点都不意外,10月股灾已然不远。 这股票市场也该掀起最后的疯狂了。 “我知道了,江小姐,继续保持关注。” 说完,就把电话挂了。 江静听着电话里的嘟嘟声,就这?就这? 现在证券门市部的门槛都要踏破了,那么多人疯了似的涌进去买股票,也有人趁机狂抛。 不管怎么样,也不该是像吴老板这样云淡风轻地来一句:继续保持关注。 难不成股票还能涨? 接下来的一周,江静工作之余,所有的精力都用来关注证券门市部的消息。 果不其然,八大股的价格依旧持续上涨。 江静忽然就鬼使神差地冒出个念头:要不自己也买点试试?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再也压不下去。 单单看如今这价格,已经高到令人发指了。 可对于那个男人的莫名信任,让江静就是相信,这里头还有上涨空间。 转眼到了六月中旬。 上海的天气一天比一天炎热,江静的心里也跟着一天比一天火热。 可她发现,自打她买进100股电真空之后,电真空的价格就停留在260块不涨了。 这实在太令她煎熬了。 毕竟买股票的2万多块钱,可是她从母亲那挪用的买房款。 万一真赔了,她想死的心都有了。 于是焦灼之下,就频频给吴远打电话。 借着汇报股价的机会,想要刺探出点情报来,以安抚她那颗焦灼不安的心。 吴远听出来了。 这股价周报,都变成股价日报了。 还能听不出来么? 不过他也没多问,也没多说。 挂了电话,吴远上了桑塔纳,直奔村部工厂。 其实他更习惯骑车过去,也就几分钟的功夫。 但马明朝坚持开车。 说车经常不开,反而会坏。 到了村部,正遇上李会计道:“最近工厂出货量飞涨,一天到晚都不带歇得。” 吴远笑着递了根烟,低调了一句:“李叔,赔本赚吆喝而已。” 毕竟电视字幕广告已经投放一周了。 在降价和广告的双重加持下,订单上涨是意料之中的事。 这没什么好惊喜的。 关键是要看,这订单量能上涨多少,维持多久。 跟李会计寒暄完,吴远直奔财务室。 马明琪早把最近一周的订单数据整理好了,就手递给他道:“远爷,最近一周订单量基本恢复。瞧这势头,应该还有上涨空间。” 吴远点点头:“木材加工厂情况呢?” “木材加工厂和家具厂对接供货之后,有了家具厂的木料回款,目前已经正常运转起来。预计到7月份,不用厂里额外注资,加工厂就能还上之前的欠款。” “注资的事,王厂长还催不催?” “催呢,一周一个电话。”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王敏亚三天两头打电话来,说明她真的为厂尽心。 第106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4/5) 订单量一回暖,吴远本人还能荣辱不惊的。 但厂里的气氛却明显不一样了。 一身波点长裙的马明琪打扮得漂漂亮亮,哼着歌儿不说。 缝纫工场里更是唧唧声一片,一个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全都在埋头苦干。 那劲头看着,就让人鼓舞莫名。 到了木工厂房,又是另一派景象。 一个个精赤着上身的老爷们,都在挥汗如雨,忙个不停。 就连穿着工字背心的乔四爷,都亲自上手干活儿。 吴远把乔四爷叫出来道:“师父,您老人家是木匠总工,怎么能亲自干活呢?” 乔四爷看了他一眼,方才接过烟道:“闲着也是闲着,不如顺便活动活动。况且,就算你是我徒弟,我也不能白拿你工钱。” “师父,瞧您这话说的……” “你还有事没?没事我忙去了。” 乔四爷说完,就把华子夹在耳后,返身进屋了。 老家伙还挺犟。 怪不得其他师傅都跟打了鸡血似的,连乔四爷都这么出力,谁还敢偷懒? 最后,吴远冲大徒弟招招手,把马明军叫了出来。 一出来,马明军就用发问代替吐槽:“师父,师公真的是五六十岁的人么?怎么干起活来,连我都撵不上?” “你这家伙只知道使蛮力,没事多跟你师公学学,能把他老人家的精巧心思学个二三成,就够你受用一辈子的了。” “那我还是使蛮力吧。” “瞧你那出息!”吴远日常恨铁不成刚一句,随即又问:“最近宝俊那边……” “宝俊挺上心的,一门心思地出力挣钱,跟苗苗之间也挺规矩。” 吴远松了口气,总算放点心:“行了,回去吧。” 放走大徒弟,吴远抬脚就往外走。 冷不防蔺苗苗追出来道:“老舅,来了怎么也不说一声?” 吴远驻足回头:“我就随便看看,有什么好说的?” “听说家里都盖好了,什么时候能搬回去嘛?” “我都以为你乐不思蜀了呢。” “老舅,我亲爱的舅舅,你从小到大、青梅竹马的大外甥女,能是那样人么?” “少没大没小的。搬家在月底29号,黄道吉日。你回去只能住二楼,别嫌弃。嫌弃就别搬回去!” 哪知道蔺苗苗一听就乐的蹦起来了:“二楼?人家巴不得呢,我这两天就抽空回去看看新房间。” 说完,一溜烟地跑掉了。 走出村部大院,马明朝立刻把车开了上来。 还没等吴远开门上车,就见杨支书打家的方向溜达过来了。 吴远只好关上车门,迎上前去。 爷俩就蹲在村部门口的桥墩子旁边,各点上一根烟聊起来了。 “好久没见你来厂里了。” “这不前阵子市场不景气,一直在想办法。” “干得不错,厂里现在热火朝天,连带着咱村都比别的村有活力。” “这不是我的功劳,主要是爹你领导有方。” “少跟我来这套。”杨支书笑骂了句,接着问道:“照这情况,年底村里那2%的股份能不能拿1万块分红?咱爷俩私下里,你跟我实话实说。” “那肯定的,爹。这么说吧,如果这个月的销售形势能维持到年底,别说是1万块,2万块都有可能。如果维持不到,也应该能有个1万块的样子。” 杨支书长出一口气道:“那我就放心了。年底,村里打算用这笔钱,盖所小学,跟县里申请点老师过来。” “爹,这是好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到时候村里钱要是不够,我个人可以捐。” “那倒不用。”杨支书夹着烟的手摆摆道:“能从村里出最好。捐钱这个口子,开得越晚越好。” 老支书一向公私分明,吴远也就不再坚持。 只是提议道:“如果这分红修了学校,还能多出来点,能不能把村里这条路给修修?” 杨支书瑶头道:“难!村里提留款、统筹款的窟窿不少,很多家庭就是没钱,村里也没法逼太紧,只能先堵上。” 农村的情况历来复杂,富不起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之一,就是身上背负了太多不该背负的重担。 这个问题沉重且无奈,不是爷俩能解决的。 杨支书很快起身道:“你去家里看看,落雁今天在家。” 吴远跟着起身道:“正好我定在月底29号搬家,跟落雁说一声,让她有个准备。” “阳历29,阴历26。好日子,行!办席面也在那天?” “爹,我想着这回就不办了,自家人吃个饭就行。” “也好。” 乔迁新居虽说是大事,够得上办席面了。 但你家两年三头喜事儿,任谁都会觉得有些多了,被收割了。 况且你家还这么有钱,就更容易招骂了。 挥别杨支书,吴远也没上车,直接腿着来到了老丈人家。 天气热了。 杨落雁就把椅子横过来,往地上一放,将俩孩子只穿个肚兜,往里面一放,任由他俩蛄蛹去,自己埋头在旁边算账。 反正这样磕不着碰不着的,两不耽误。 刘慧就看不了这个,频频把小江抱起来,生怕他挨了蚊子咬了,蚂蚁爬了。 “妈,你把孩子放下。” “狠心的。” 刘慧执拗不过女儿,咕哝着把小江放下,随即拿起扇子在旁边扇着。 抱孩子只能顾得上小江一个。 扇着风儿,驱赶着蚊子,就能俩孩子兼顾了。 即便如此,刘慧还是顾着小江多一些。 就在这时,小江忽然激动起来,短短粗的手指指着门口,呜呜地大叫。 接着玥玥也伸出了俩小手臂,嗷嗷地冲着大门的方向求抱抱。 杨落雁娘俩这才发现吴远的到来。 至于看门的大黑,早知道吴远在这个家里不可撼动的地位,只看了一眼,便继续默默哈赤哈赤地吐舌头了。 吴远叫了刘慧一声妈,便一左一右地把俩孩子抱起来道:“月底,咱就回自己新家,好不好?” 俩孩子反正也不懂,只是见到亲爹一个劲地高兴扑腾。 看得刘慧微微吃味:“俩小没良心的。” 杨落雁起身递来个板凳道:“日子定在哪一天?” 吴远就手坐下道:“29号。接下来半月,还要把空调和洗衣机都买来,该添的都添上,迎接你们娘仨回家。” 第107章 乔迁新居,大吉大利(5/5) 杨落雁一脸欢喜:“你是当家的,你说了算。” 刘慧撇撇嘴道:“家里都有台空调了,还买干啥?那东西就是电老虎!洗衣机就更不用说了,既费水又费电,还洗不干净,买回来当摆设?” 不等吴远解释,媳妇不乐意了:“妈,你看看你!吴远花那么多钱,还不是为了你女儿轻松点?” “好好好,懒得管你们。” “本来也不要你管。” 娘俩话赶话的,本来就没个把门的。 等到杨落雁脱口而出,吴远想堵都来不及了。 刘慧一拧身,直接走了。 吴远怒了下嘴,轻声道:“还不快去哄哄?” 杨落雁吐了吐香舌道:“我又不是故意的,再说我也没那么意思。” “那更得马上说清楚,别留着芥蒂。” 杨落雁合上本子,直起身来,又有些犯愁:“这可怎么说?” “就说咱们给妈在楼上专门留了个房间,妈想啥时候去住,就啥时候去住。” “真的?” 吴远点头道:“等你们搬回去,我就要动身去上海一趟。这一趟可能会有点久,你跟前没个人帮忙不行。再说就算没这个由头,你们亲娘俩的,什么话不能说,撒个娇不就完了嘛。” “这次又去做什么,要这么久?” “一是去准备把股票套现,二是想去趟条别的赚钱路子……不是,你问这么多干什么?快去哄哄妈,再晚可就不好哄了。” 一说要再度分别。 两口子就觉着日子过得飞快。 即便是杨落雁每天都会回新家陪陪吴远,也抓不住这时光的脚步。 转眼到了20号。 县百货公司把一台春兰柜机,两台春兰挂机送来了,顺便送来了小天鹅双桶半自动洗衣机。 春兰柜机直接安装在楼下的客厅,直通餐厅。 两台小挂机分别安装在楼上两间有人住的卧室里,一个是给苗苗的,一个是给刘慧留的。 总不能媳妇漂亮话说出去了,刘慧过来一看,就她那屋不装空调。 摆摆样子也得装。 至于洗衣机,直接放在一楼的洗手间里。 让宽敞的洗手间,显得不那么空旷。 再加上这几天陆续从厂里直接搬过来的两套沙发,和两张床,全齐活了。 剩下就留给媳妇搬回来,抽空倒饰了。 像是客厅的照片墙,杨落雁已经趁这几晚上过来,挂了不少上去。 错落有致,满眼温馨。 刚装完空调和洗衣机,蔺苗苗当晚就过来了。 一进门。 虽然没装什么华丽夸张的灯具,但足够的日光灯依旧把小楼照的灯火通明。 加上锃亮的地砖,白皙的墙面…… 咦,这还有面相片墙。 蔺苗苗立刻就被吸引过去,结果打眼一看,立刻气鼓鼓地道:“这上面为什么没我的照片?” “想挂自己挂,谁拦着你了?” 于是一整晚,蔺苗苗都在杨落雁的基础上,琢磨着怎么把自己的照片揉进去。 既要显眼,又不能突兀到让人看出她不是这家人。 自欺欺人,破小孩一个。 吴远都没眼看,自顾自拎着一壶茶,上到车库顶的露台。 吹着微风,沐浴着漫天的星光。 要不是偶尔有些母蚊子来骚扰,这就是他前世憧憬中完美的退休生活了。 老婆,孩子,小洋楼。 一壶茶喝完。 就见蔺苗苗跨上车子匆匆走了,临走还丢下一句:“老舅,我明天就搬回来陪你。” “多稀罕!” 蔺苗苗一走,吴远提着茶壶下了露台,锁了大门,进了房间,空调一开。 开始靠在床头研究这半月来的电真空价格曲线。 其实也没什么好研究的。 这半月来虽然涨得不多,但一直断断续续在涨。 即便是在240块时进货的江静,现在抛了都有得赚。 不过吴远还在等。 转眼到了29号,天刚蒙蒙亮。 吴远就带着娘仨以及一众行李家伙事,回新家了。 不知道为什么搬趟新家,还要趁天没亮,跟鬼子进村似的。 但村里人有这风俗,他也就入村随俗了。 尤其是他现在家大业大的,想不讲究随便点,老支书都不乐意。 多少有点封建迷信了。 不过随他们去吧。 东西搬到家,天还没亮。 鞭炮就先不放了,省得扰民。 杨落雁忙着把厨房里的小米缸装满,又开始张罗包汤圆,烧开水。 可给她忙得,煞有介事的。 就这她还有工夫,把衣服行李,全都收拾挂在柜子里。 吴远一个回笼觉醒来,就见小楼里里外外,新上加新了。 只等着他拿着鞭炮出门去放。 五千响的大地红,噼里啪啦地响完。 一家人吹着吊扇,各捧着一碗汤圆,开始了入宅的第一顿饭。 吃完汤圆。 蔺苗苗行色匆匆,涂了口红,还不忘亲小江和玥玥两下。 一扭头却问吴远:“老舅,今天下午我提前回来帮舅妈准备晚宴,能不能别扣工资?” “不能。” “你无情。” “你无理取闹!” 杨落雁哪儿都没去,特地留在家里,里里外外拾掇个不停。 顺便在吴远的指导下,弄清楚怎么给水箱上水,怎么判断水箱水位,怎么更换煤气,怎么查看停电跳闸…… 正说着,三姐吴秀华提着个篮子来了。 篮子里尽是五谷杂粮,寓意丰登。 “三姐,你咋来了?” “怎么?开始拿你三姐当外人了?家里起了新楼这么大的事,没喊我帮忙就罢了,连乔迁新居都不叫我了?” “瞧您说的,三姐。”杨落雁连忙拉过吴秀华,问道:“怎么没把小武和小文带过来?” 吴秀华白了幺弟一眼,“孩子这两天期末考试,来不了。” 三姐一出现,注定今天这场暖锅宴规模小不了了。 直接从一场局部阻击战,发展成一次反扫荡大行动了。 和过年时唯一的不同就是,少了能掀翻天的十几个孩子们。 除了蔺苗苗。 即便如此,加上杨落雁这头,杨贲、杨沉鱼两口子和蒋凡一人,以及老丈人两口子,两桌都有点挤。 得亏师父乔四爷和几位师兄弟在厂里上班,抽不开身过来。 这要是来了,至少还得再加一桌! 第108章 十八般手艺,样样精通(求首订) 吴家院内。 随着来客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发现这房子盖得是含金量十足。 除了从家后面电线杆上飞来的三根入户线之外,再没有其他凌乱的飞线。 屋里屋外都是如此。 至于楼内的水龙头、下水连接的管道,更是全都埋进了墙里。 这在后世是很稀松平常的设计。 如今城里人的新房子,却都还没做到这一点。 所以不管是吴远的几个姐夫,还是杨落雁的大哥、姐夫,都觉着新奇有趣。 这家里一下子就清爽很多。 至于各家来的女眷,则是跟着杨落雁参观各房间的衣柜。 一面墙的柜门,拉开之后,才发现内里大有玄机。 顿时引起哇声一片。 老爷们一通转悠完,回到客厅。 钟振涛喟然道:“幺弟,你这设计理念太超前了。” 熊刚扳着手指头道:“不止是理念超前,关键是要懂建筑、懂装修、懂水电、懂暖通,再加上懂木匠,才能做得到。” 蔺先学推了推厚眼镜道:“幺弟在建筑这个行当,当真是十八般手艺,样样精通了!” 石富根话不多,只顾着附和:“就是就是。” 听起来跟三句半似的。 吴远笑着摆手道:“其实用不了多久,这样的设计都会进入寻常百姓家,再普通不过了。” 杨贲立刻趁机道:“妹夫,你要是能把这种模式推广开来,那生意能做大了去了。” 马长山也觉着眼前一亮,但回过头来一琢磨吴远如今的身家和成就,顿时觉得合理无比。 该该人家这么能干,这么能赚钱。 至于杨猛,他压根没来。 女眷们从楼上下来,还在讨论那种一面墙衣柜中,招老鼠的可能性。 杨支书和刘慧俩人,对这些却没兴趣。 在他们看来,这家整的再华丽无比,也不如和俩孩子享受天伦之乐来得实在。 一顿丰盛的暖锅宴,在杨落雁和吴秀华的主导下,做的很快。 等到蔺苗苗带着赵宝俊回来,立刻就开饭。 赵宝俊还拉着吴远,偷偷交上了乔四爷和厂里做工的师兄们的礼钱。 代礼不出席。 说好了不收礼钱的。 即便如此,吴远明天也打算单请师父和师兄们吃饭。 很多时候,想要低调处理,反而麻烦,手尾一堆。 晚饭直接上了两张大圆桌。 餐厅本就宽敞,加上客厅的南北通透,摆上两张大圆桌,一点问题都没有。 赵宝俊代完了礼,本来还想跑的,结果被吴远留住了。 反正坐的下。 柜机的空调一打,小楼里顿时清凉一片。 太舒坦了。 在这种环境里,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绝对是人生一大快事。 兴许是从年头至今,一直不得劲,借助于两瓶茅台一助兴,老爷们的压抑全都被释放出来。 推杯换盏间,高谈阔论。 从亚运会,展望到香港回归,对国家未来是一片光明。 可一想到自己身上,就都有些沉默,有些词穷。 吴远喝了口茅台,轻叹口气。 老百姓不怕苦、不怕累,最怕的是对未来的生活没有希望。 感觉黯淡无光。 算了。 吴远举杯,就算是拼着今儿透露天机,也得说点什么了。 等回头真有人计较起来,就说是醉话酒话,好赖不承认得了。 “来来来,我提一杯。” 杨贲醉眼迷离地拦了一把道:“等等,你先说,你要敬谁?” “敬希望,敬未来!” 这话在农村的酒桌上,听着着实另类。 但杨支书一听,偏偏眼前一亮,满脸欣慰地看着自己招的这女婿,而后欣然举杯附和道:“来来来,敬希望,敬未来。” 就在这时,一直躺在双座婴儿车里的俩孩子,咯咯地发出了二重笑。 玥玥笑了,小江也就跟着笑。 连带着两桌的大人们,跟着发出会心的笑:“来来来,一起。” 蔺苗苗和赵宝俊有些懵懂。 却也跟着长辈们一起举杯同饮。 月上柳树梢。 席面散去,众人各回各家。 杨落雁谢绝了几位姐姐的帮忙,坚决让她们早点回家,早点休息。 而后和蔺苗苗一起,收拾着残局。 蔺苗苗难得地没有嘴贫,帮忙之余,回头看了眼昔日心直口快的老舅,今晚意外地有些深沉。 “舅妈,你说老舅是怎么了?拿了根烟,放在鼻子下面嗅来嗅去也不抽的。” “他在想事,别打扰他。” 夜深人静。 孩子们睡得香甜。 杨落雁也累得早早进入梦乡。 吴远看着窗外泻地的月光,在媳妇洗发香波味道充盈的发丝上亲了一口,慢慢入睡。 心里想着,醒来又是光明降临。 隔天,6月30日。 吴远信心百倍地在家里,招待了师父和师兄们一行人。 还专门把师娘程月娥找来,礼数周到。 更关键的是,在兴旺家具厂的怀抱里,身为木工的众人,都充满希望,充满干劲。 这就是技术工种的好处。 很多时候,后知后觉。等到刚有所感受时,希望就已经迫不及待地降临了。 酒席散去,吴远送客出门。 乔四爷老两口一直留到最后,趁着没人,师徒俩点上一根烟,这才问道:“如果将来有一天,订单量再次下滑,并且你使劲办法都救不回来,你打算怎么办?” “跟师兄们实话实说,任打任骂。” “你能这样想,我就放心了。” “不过师父,这次我去上海,打算再趟一条路子出来。如果成了的话,您这边得全力支援我木工人手,而且还得在保证家具厂生产不耽误的前提下。” 乔四爷眼里精光一现,随即眯起来道:“你放心,这点,师父决不拖你后腿。但你也别让自己压力太大。” 吴远自信一笑:“放心吧,师父,我有数。” 是夜,临别在即。 杨落雁发挥了结婚以来最大的主动性,表达着离别的愁绪。 最终自己先败下阵来,却在吴远的怀里幽怨说:“咱家都挣了那么多钱,还需要你那么辛苦地出去闯荡么?” 吴远失笑道:“那点钱也算多?如果这次出门闯荡好比是盖一栋楼,那笔钱充其量只够打个地基的。” 杨落雁瞠目结舌,默默抱紧了身边的男
相关推荐:
掌中之物
妇产科男朋友
女儿红
朝朝暮暮
被恶魔一见钟情的种种下场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有只按摩师
邻家少妇
罪大恶极_御书屋
永乐町69号(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