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支书也跟着露出注意倾听的神色。 吴远续道:“最后无非是卖多少茧子到缫丝厂的事儿。咱们村里悄摸地从别的村收点过来,凑足了数,问题不就解决了?” 老许头眼前一亮:“无非就是花钱的事,相比于其他村,这是咱村的优势。” 账上宽裕点,其实已经是很大的优势了。 换做前些年,想要这样腾挪应对,都办不到。 总不能收茧子,跟人打白条吧? 不过吴远这三言两语,顿时让老几位打开了思路。 杨支书提起狗饭,回去伺候大黑去了。 剩下老许头和李会计也起身关了窗,熄了灯,锁了门,准备离开。 老几位一走。 吴远就信步往回溜达了。 回到家,已经过了央视的黄金时间,八点多了。 看着俩孩子玩得兴起,刘慧也从楼上下来了,只是依旧臭着个脸。 杨落雁自顾自地在沙发上忙活着,母女俩这关系还没缓和。 吴远一屁股坐下道:“刚才出去的时候,碰见宋老师刚从学校里出来。” 一说出这话,连刘慧都替他捏了把汗。 可不兴在媳妇面前提其他女人哪,这傻孩子。 果不其然,杨落雁目光有如实质地射过来。 吴远话锋一转,伴随着微微一笑道:“宋老师说了,她觉着,咱家俩孩子,将来铁定能出个大学生。” 刘慧一听,心里一下子透亮了,连带着整个人都自信起来,当即对女儿道:“你听听,你听听!” 因为她知道闺女是信宋老师的。 杨落雁并没有直接相信,而是质疑道:“真的?” 吴远无所畏惧地道:“这我还能骗你么?不信你去问她。” 杨落雁俏脸上瞬间明亮起来。 跟刘慧听见算命瞎子说起文曲星转世、落到俩孩子身上时,一样的明亮。 一听到吴远提起:“不过你送她的那辆新车被卖了,给孩子们换了学习用品。”,立马就道:“咱再送她一辆!” 吴远不由失笑,这跟刘慧给人家五十块有何区别? 第773章 免费转收费,客户损失很正常 纵使媳妇杨落雁对于宋老师的话信以为真,甚至还要再送人一辆坤车,吴远也觉得这话不能当真。 毕竟两三岁的孩子能看出个什么来? 纵使是从小看大,三岁知老。 可俩孩子距离两周岁生日,都还差些时日,终究是没到三岁。 但即便如此。 也打击不了媳妇张罗的积极性。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大多数家长的期望。 如今媳妇也是不能免俗。 好在由于宋老师这大旗一扯,娘俩这小别扭算是解开了。 刘慧就免不了趾高气扬的,对小江愈发地娇宠偏爱。 一直到夜深人静时。 杨落雁还在琢磨这事。 仿佛俩孩子靠读书出息,比她厂里服装大卖还要令人激动、令人兴奋。 琢磨到后来,甚至扯着吴远的手臂提议道:“要不咱们让宋老师当俩孩子的干妈吧?” 吴远拿眼瞅她:“你怎么想一出是一出?” 农村给孩子找干妈,那是怕孩子命不够硬,找来扛灾的。 为此,那是要有非常严谨的一套流程要走。 孩子的亲生父母,不仅要张罗个正经八百的认亲仪式。 还要在每年的四节时,代孩子准备重礼,送与干妈。 否则即便是迷信,也没人愿意为个其他人家的孩子挡灾什么的。 当然,这种仪式发展到现在,也有诸多变迁。 毕竟一般人家温饱都是问题,四节的重礼着实是不小的负担。 所以就有人采用寄托转移法,转移到认村头的一棵树,地头的一口井…… 这样就不用四节去送重礼。 只需要烧纸祭奠的时候,去烧烧草纸,还还愿就可以了。 杨落雁难得被自家男人瞅了一下,不仅不恼火,反而沾沾自喜。 向丈夫更加靠近一些,撒娇道:“你不也希望,宋老师当你孩子的妈么?” 吴远挣脱媳妇的互锁,矢口否认道:“我不想,我没有。你再说,我告你诽谤。” 杨落雁却理直气壮地道:“难道你就不一点都不为俩孩子着想么?” 随即又一幅大义凛然的口吻道:“你放心,为了俩孩子的前途和未来,我受点委屈,没什么的啦。” “说你是傻媳妇,你就不聪明。”吴远一口拿捏的口吻道:“咱俩把家业做大做强,将来交给俩孩子,比什么不强?” 杨落雁却得寸进尺道:“如果俩孩子将来能够大学毕业,再接咱们的班,咱俩是不是更放心一点?” “就算是吧,”吴远沉吟道:“那上大学的办法也多得是。” 杨落雁摇摇他的手臂道:“那你说说看呢。” 吴远放下报纸道:“首先,上海BJ的本科录取率,都比咱们省要高。你想提高俩孩子念大学的概率,把他们学籍转移到这俩地方,肯定比认干妈靠谱。” “再一个,俩孩子如今才2岁,等他们考大学的时候,那得是06、07年了。那时候考大学,兴许就容易多了……” 吴远一秃噜嘴,差点把大学扩招,教育产业化、本科遍地走、研究生多如狗这些词汇抖落出来了。 好在他及时刹住了嘴。 可如此一来,就有点缺乏说服力了。 尤其是杨落雁坚持道:“可我还是想让俩孩子靠自己的本事,考上大学。” 吴远同意道:“没错,咱们给他们想的法子再多,最终也得靠他们自己的努力。” 杨落雁登时坐起身来道:“那你同意让俩孩子认宋老师做干妈了?” 吴远不由一阵头大。 说了半天,怎么又绕回来了? “随便你,”吴远也是没辙了,一把扑倒媳妇道:“与其操心这些有的没的,不如再生俩个,到时候就不信,没个能出息的!” 杨落雁嬉笑着道:“你当我是什么啦?再说计划生育,是你想生就生的?” 吴远不以为意地在媳妇身上摸索道:“想不被罚款就出国生呗。不过话说回来,让咱爹操作操作,罚的少点,没准比出国生还省钱。” 杨落雁拧着身子笑道:“你又懂了!你怎么什么都懂……” 吴远矢志不渝地道:“我还懂外语,让我教你学外语!” 这一学,就学了一宿。 比陈院长和乌克兰女郎学得认真多了。 一连两天,转瞬即逝。 三姐的烧烤摊,也将在29日当晚,正式推出。 毕竟连着免费吃了三天了。 对内,吴秀华、苗红和张艳的烧烤手艺都练得差不多了。 对外,烧烤摊也这项业务,也通过免费试吃,彻底打出去了。 因为这两天,召回了不少以往酷爱小龙虾的老客。 暮色降临。 西头的陵园慢慢没入黑暗之中,显得幽静而肃穆。 东头的夜市却在零星的灯火中,变得明亮而又温度起来。 吴远下了班,就直接过来了。 熊刚也是早早地下了班,回到家中。 于是俩人各执一根华子,蹲在门面房旁边的黑暗里,看着逐渐上人的摊位,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整整三天,烤串免费试吃了三天!”熊刚皆叹着道:“单单串串的食材成本就花掉了五百块,这还不算烧掉的木炭和人工费。都快赶上我仨个月的工资了!” 吴远瞧着三姐干劲满满的背影道:“三姐就是有魄力,今晚人肯定不会少。” 熊刚弹弹烟灰,略显保守地道:“免费这三天,上的人倒是越来越多。不少人甚至是慕名而来,专吃免费烤串的。当然到后头,免不了买点饮料小菜什么的。” 吴远点点头,一点都不意外。 免费模式,肯定是一传十,十传百的。 不仅能吸引来原先的老客,就连新客也会因免费而勇于尝试。 如此一来,吃掉五百来块的食材,是一点都不稀奇了。 然而熊刚接着道:“可今天一收费,怕是免不了有人不乐意的,到最后能留下多少愿意花钱吃烤串的,还不知道呢。” 这确实是个问题。 免费转收费,带来的客户流损失是不可避免的。 吴远也不瞎安慰,只是一针见血地道:“三姐夫,你得承认,这样的客人,本来就不是烧烤摊的目标客人。流失了他们,压根不算损失。” 熊刚迟疑一下道:“你说得也对。” 但眉头依旧皱的能拧出水来。 第774章 这算盘打得,连三岁孩子都听见了 初上的几桌客人,似乎也印证了熊刚的担忧。 一听说烤串要收费了,连价格问都不问,就摆摆手说不要了。 直到县招待所的一大帮莺莺燕燕,簇拥着沈清过来,占据了一个大圆桌台面之后,才开始点起了烤串。 熊刚回头看了看妹夫一眼,那意思俨然是‘这人不会是你叫来撑场面’的吧? 吴远失笑道:“我没那么无聊!她们肯定是周日晚上吃得好,才成了回头客的。” 熊刚也看向那群招待所小姐姐道:“嗯,她们昨儿晚上也来了。” “这就对了,这就属于真正的目标客户。” 对于沈清这帮第一波愿意花钱吃烤串的客户,吴秀华亲自上阵烧烤,确保她们吃得开心,吃得满意。 结果这一开烤,烧烤的肉香味立马飘散开来。 闻得先前拒绝了烤串的那几桌,也开始有人询价,最终又有两桌也补点了烤串。 等到大部分桌子上都有了烤串,后来的客人想不点都不好意思了。 在这过程中,吴远又看见了一拨熟人。 厂里财务部的赵果她们,以及行政部的三姐妹桑语、花蓉和葛丽丽。 连赵果这样的小龙虾拥趸,都专程来吃烤串了,那三姐这烧烤摊的生意做起来,只是早晚的事。 看到这里,吴远抽完最后的华子,扔在脚底下碾灭,随后长身而起。 熊刚见状,也跟着起身挽留道:“他舅,再坐一会。” 吴远抖抖俩腿,任由卷起的裤脚掉落道:“不了,有这样的开局,我也就放心了。我去跟三姐打声招呼。” 吴秀华一见幺弟要走,一方面急着要送,一方面又离不开烧烤架上的烤串。 忙得两头是难。 最后被吴远按回了烧烤架。 可经此一闹腾,原本坐着的沈清和赵果一行人全都看见了吴远。 沈清盈盈起身。 而赵果这桌人,则是大大方方地喊了声道:“老板,一起吃点?” 吴远摆摆手,“你们吃好喝好。” 随即上车离开。 9月1日,就在这样的节奏中到来。 虽说是周六,但依旧成了村办小学的开学报到日。 一大早,学校的广播就准时响起。 那声音,足以笼罩到最东边代婶家,最西边董二家。 至于南面是稻田和鱼塘,北面则是桑树地,基本上不受影响。 当然,耳朵灵便的人,哪怕是逆风隔着二里地,也依旧能听得到。 但不会像吴远这样被吵醒。 洗漱之后,吴远出来就发现,儿子和闺女正跟着学校广播里的韦大嘴,很有节奏地拍手跺脚。 不得不说,这首专为亚运会而写的《亚洲雄风》,颇有让人热血澎湃的感染力。 村办小学选着这首歌作为报道日循环播放的主题曲,就很应景。 刘慧也从外面回来,嚷嚷着道:“学校门口,弄得挺像是那么一回事的。” 紧跟着,吴远也就去看了。 毕竟就几步路的事儿。 看了之后发现,抛开三大恶人不谈,村办小学的入学礼,整得确实挺有仪式感的。 生活需要仪式感。 这方面,宋老师是属实拿捏了。 至于大姐夫蔺先学,他就纯粹是个工具人,平日里的心思和主意没那么多。 这一点,吴远是太了解他了。 不过吴远也很意外的是,大姐夫都已经过来接任校长了,大姐吴淑华那边,依然是毫无动静。 难不成大姐夫已经在家里把她的思想工作摆平了? 瞅着不像。 饶是如此,吴远也不大可能当着开学礼的时候,去问蔺先学。 更何况,从四面八方过来报道入学的孩子们,着实不少。 蔺先学、宋春红他们忙得不可开交。 根本顾不上围观的父老乡亲。 回到家吃早饭的时候,杨落雁耳畔回想着这首《亚洲雄风》,就不由问起道:“亚运会是哪天开幕来着?” 吴远不假思索地道:“9月22号。” 顺便就问起道:“办事处那边拿了不少票,你们去不去?这机会可难得。” 杨落雁毫不迟疑地道:“翠花姐带着顾媛姐已经到BJ筹备专卖店工作了,我这个月指定得去一趟。” 刘慧看了看俩孩子,直摇头道:“我们在家看看电视就好了。” 纵使是已经回了上海认了亲,刘慧依旧是不愿离开自己的舒适区。 这一点,吴远也不强求。 吃过早饭,杨支书背着手溜达着过来了。 杨落雁要给他盛稀饭,他却摆摆手,说自己个在李会计家吃过了。 然后就闷在沙发上不说话。 虽然不说话,可那算盘打得,连俩孩子都看出来了。 一个劲地拉着扯着杨支书道:“姥爷姥爷,你是又有难题来找粑粑吗?” 一句话,说得杨落雁忍不住笑了。 刘慧更是没好气地指着他道:“瞧瞧你这点小心思,连三岁小孩都懂。” 杨支书顿时觉得老脸有些个挂不住。 吴远连忙递话过去,给接着,总不能真让老丈人这脸面掉地上,拾不起来。 “爹,有什么事你就说。” 杨支书一拍大腿:“还是那师资力量的事儿。咱们照万主任那说法,英雄帖已经发出去了。可到今天也没个音讯!” “今天孩子都开学了,刚才我路过也看了,一年级足足有两个班的规模。这还不算其他年级的。这么多孩子,满打满算就五个老师,这怎么带?” 事情确实没有万主任说得那么容易。 吴远也琢磨出原因来了,毕竟这年头的为人大都还没那么功利。 加之村里和学校里,确实没有积极主动出去接触。 那这双向奔赴的第一步,让对方来迈,就很难迈出。 毕竟谁都是倾向于待在舒适圈的。 所以吴远沉吟一下就道:“我记得,学校的教导主任是不是还空着?” 杨支书不以为然道:“现在教导主任由宋老师兼任了,毕竟拢共五个老师,整仨个官儿,那实在是……” 吴远连连点头,“这个我懂,但是再招三四个老师过来的话,就有必要设立个教导主任了,这也算是咱们展现出的诚意。” 杨支书缓缓点头。 吴远续道:“至于招揽目标,就让蔺校长和宋老师在原先的学校先私下里问问。” 第775章 优点很明显,缺点也很明显 从家里出来,去家具厂的路上。 路边的稻浪滚滚,着实令人赏心悦目。 这一切,已经和记忆里的有很大的不同了。 等银色桑塔纳抵达县城东郊这片滩涂地,变化更是天差地别。 不仅拔地而起两座厂子,而起在吴远的要求下,厂子周边的道桥建设也在不断地推进和完善。 只是工程总是断断续续的。 但总归是在推进。 老家的节奏就是这样。 即便外面日新月异、翻天覆地,三天能盖一层楼。 这边也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慢条斯理、稳稳当当。 甚至于不带着一双观察的眼睛,都很难注意得出来。 然而今天,就在银色桑塔纳将要抵达盼盼家具厂的时候,吴远透过车窗,发现除了常规铺路的那一个工程队之外,又多了一队的勘测人员。 进到厂里,银色桑塔纳停在门口。 吴远摇下车窗,问了传达室的老苏,老苏打眼一瞧,也摇了摇头。 说是今天才来的,昨儿还没见呢。 于是银色桑塔纳长驱直入,停在了小楼门口。 吴远径自爬上了三楼,却在走廊里见到了出来倒水的赵果。 一番招呼过后。 赵果突然叫住吴远道:“老板,听说烤串是你发明的?” 吴远连忙摇头,这个功劳他哪敢随便抢。 赵果又进一步解释道:“小龙虾大排档搞的烧烤,不是你搞出来的么?” “那是那是,”吴远连连点头道:“我也是打外地学来的。”接着就顺嘴问道:“昨晚吃的还好么?” 赵果兴匆匆地道:“简直太好了,昨晚一不小心就吃多了,回家一称,多长了二斤肉。” 吴远听得很欣慰:“你是得多吃点,多长点肉。” 随即就伸手去拧办公室的房门。 结果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赵果下意识地低头一看,不由腹诽道,人家再怎么吃,也长不到席素素那样子。 随即跺跺脚,一脸懊丧地离开了。 上班之后,杨沉鱼这边接待了来自南方的大代理商老板,请到吴远出面谈了一下子。 当然这谈也只是闲谈。 具体的合作细则,都是杨沉鱼和对方在会议室内敲定的。 吴远这个老板,也就起着个吉祥物的作用。 除此之外,北面缫丝厂的魏国发过了串了一趟门,没什么具体的事。 倒是带来了勘测队的消息。 说是政府将在城东这块,搞一个大动作。 吴远听得就很茫然,这块地势相对较低,一下雨就内涝严重,能搞什么大动作? 当然,对于这种小道消息,魏国发随口一说,吴远也就随口一听。 谁也不当真。 这就很愉快。 起码比总爱较真的卞孝生,令人愉快。 转眼到了下午三点。 杨沉鱼送走了两拨代理商客户,跑到厂长办公室来汇报工作,直接就瘫在了沙发上。 也顾不上雅不雅的了。 吴远一瞧对方那脸色,就是没少喝。 转头叫桑语按照自己的解酒配方,调了一杯蜂蜜水过来。 让大姨子喝过了再说。 蜂蜜水不冷不热的,不甜也不淡。 杨沉鱼往手里一捧,朱唇浅尝的,突然就莫名地感性起来。 “你知道,我每次应酬完回家,马校长只会嫌弃我满身酒气,从来不会想到调杯蜂蜜水给我解酒。” 结果吴远一句话就打破了这种感性诉衷肠的氛围道:“其实这是你妹妹的秘方,我也是借花献佛。” “再说了,你想让马校长调蜂蜜水给你喝,你直接开口要呗。俩口子还客什么气?” 杨沉鱼坚持道:“可强扭的瓜不甜。” “不甜也解渴。” 杨沉鱼顿时没绷住,扑哧一声笑出声来。 随即就一口干掉蜂蜜水,把跟南方俩代理商的谈判结果,大致汇报了一下。 吴远若有若无地听着。 如今的他,其实不太关心这些合作的细则问题。 他只关心月度的订单量和变化趋势。 所以在杨沉鱼讲完之后,吴远就直接问起道:“八月份的订单量,对比前三个月有什么变化?统计结果出来了没?” 杨沉鱼心里一突,摇摇头道:“结果还没出,但我有数,总体是上扬的。” 吴远进一步要求道:“不仅要统计,而且最好能根据这几个月的数据,对亚运会期间的九、十月份的订单,有个初步的预计。这样方便我们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杨沉鱼缓缓点头。 确实,她很明确地感觉到,吴远这个老板,对她的工作要求,开始从具体事务,往宏观事务上转变了。 这多少让她感觉到点压力。 但好在,并不大。 不过每当有压力的时候,她就习惯摸索着手串上那唯一的一颗紫檀木珠子。 仿佛这样就能让她安定下来。 简单地谈过之后,吴远前脚把大姨子送走,后脚就迎来了县政府办的林秘书。 见到林秘书,吴远并不意外。 但过从有些甚密了,这让吴远有些意外。 好在林秘书过来之后,倒也没有废话,开门见山。 “吴老板,在选址规划上,您是专业的,所以我特地来当面请教一下。如果家居港项目最终落地在城东这块地上,合不合适?有没有什么问题?” 吴远心里一突,怪的勘测队的一大早跑来量这块地。 但是面对林秘书的征求意见,依旧实话实说地道:“家具厂附近这块地,优点很明显,缺点也很明显。” “优点呢,征地方便,靠近水运要道,且有着盼盼家具厂这个底子,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 “缺点,地势偏低,采用公路运输离开北岗的话,需要绕道城里。一旦发展起来,修建绕城通道直达这里,又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林秘书听得很认真,记得也很仔细。 不得不承认,跟着吴老板,是真能学到东西的。 聊到后来,吴远若有若无地问起道:“这些东西是不是要上会讨论?” 林秘书一滞,随即点了点头。 吴远顿时就明白了。 徐县长让林秘书做这些工作,就是为了能在市里的会议上,常提常新。 强化市里领导班子对于‘这个规划是北岗的’印象。 否则黑不提白不提的,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成别人的了。 第776章 问题简单了,思路也开阔了 当然,徐县长如果真的在家居港的后续进展汇报中,提到城东这块地。 其实也相当于间接地提到了自己和吴远共进退的事实和优势。 这一招,一石二鸟,甚至一石多鸟的小动作,属实是让徐县长玩明白了。 毕竟,徐县长携着全县在今年两次洪涝灾害之中,一骑独尘的优越表现,是有些漫天要价的资本。 这些个中细节,吴远能想到很多。 但他并不打算掺和太深。 他只需要知道,徐县长这个前世看起来的老好人,也不是那么任由摆弄、全无手段的伙伴,就足够了。 下班之后,吴远照旧先去了县城一趟。 虽然听了赵果对于烧烤的反馈都很正面,但吴远还是有些放心不下的。 对于三姐吴秀华来说,这毕竟是一摊子新生意。 加之又有小龙虾的火爆在前,烧烤这个新生意能否复制小龙虾的火爆,达到并超越小龙虾的火爆,这些都是犹未可知的事。 而一旦短时间内难以达到曾经的高度,这人心里总是难免会有落差。 带来一系列连锁的反应。 然而等到吴远抵达陵园夜市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多虑了。 三姐吴秀华忙得脚不沾地的,完全乐在其中,全然不去想那些有的没的。 仿佛有活干,比能不能挣钱还要重要。 吴远也颇受感染。 里里外外地转悠了一圈,发现三姐准备的烤串数量,明显增加了一半还多。 并且哪些串儿好卖,哪些串儿卖的多,已经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配比。 这就是粗中有细了。 吴远到了好一会儿,熊刚才带着仨孩子从家里赶来。 今天仨孩子开学是不假。 但明儿就是周日,又放假休息了。 所以熊刚就把仨孩子又从家里接回来了。 仨孩子见到吴远到来,清脆地叫完了人,就冲进小院子里,一人霸占一本挂历,去包书皮去了。 连晚饭都不急着吃了。 书读得好不好先不说,但书皮一定要包的漂亮。 这才有面。 熊刚把车子支好,就匆匆忙忙地搭把手,把夜市摊摆出来。 结果没干多久,就被三姐吴秀华一通嫌弃,直接剥夺了帮忙的资格,被撵过来陪吴远拉呱了。 吴远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笑着递了根华子给三姐夫道:“想什么呢,神思不属的?不怪三姐嫌弃你,连我都看出来了。” 随即哥俩就手找来俩个爬凳,往墙根一坐。 熊刚点上华子,就颇有些树先生的忧郁道:“幺弟,你说这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怎么就不能让人消停会儿?” 吴远笑了,依旧没当真道:“究竟什么事儿?叫你说得这么严重。如今你官也升了,三姐钱也挣了,家里的日子,总不能还不如年前那会吧?” 熊刚颇有些丧地道:“某些方面,还是真不如以前了。” 吴远顿时明白过来道:“又是几兄弟之间的事儿?” 熊刚点点头:“这回你三姐搞这个烤串生意,那两家又没少说闲话,说什么迟早要把挣的钱败出去了,还不如当初借给他们盖房子之类的……” “这下好了,你三姐发过狠话了。往后卖烤串挣的钱,就算是捐给亚运会,也不会借给他们。” 吴远又问道:“这事上,老爷子和老太太还是向着他们?” 熊刚叹气道:“也是奇了怪了,以前也没见这老两口这般糊涂过。” 不料吴远却劝慰道:“正常,这老人嘛,总会倾向于过得差点的子女。” “照我说,你就得快刀斩乱麻。如今在县城也有房子,干脆全搬到这边来。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熊刚明显没想过这一招,闻言一愕道:“可仨孩子念书,还有这户口农转非,得通不少关系,花不少钱。” 吴远果断道:“那就先不转,先给孩子办借读,这个不难吧?” 熊刚眼前一亮,问题一下子就简单了,思路也一下子就开阔了。 眼见三姐夫露出意动之色,吴远又故意往回铺垫道:“当然,你要是下不了这个决心,就慢慢耗。反正除了有点闹心,倒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熊刚沉默片刻,忽然猛抽了两口,把过滤嘴扔在脚底下碾灭道:“我决定了,远香近臭。既然过不到一块去,就先分开过。什么时候他们对你三姐态度变好,就什么时候再说。” 着最后一句话是对吴远
相关推荐:
公府娇媳
云雨禁恋(H)
一万个我同时穿越
快穿之我为男配送温暖
灵落椒房(骨科 1v2)
妖狐诱爱
穿越后我每天都想睡皇上
巨星的小神厨(H)
你眼中有星辰
娘娘要爬墙,重生暴君要凉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