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装厂,到了人家杨落雁的手上,就能起死回生赚大钱,服装更是热销全国,广告都上了央视? 不是你无能,还能是谁无能? 对于这一点,被返聘到芙蓉衣巷服装厂的老职工们,已经达成了共识。 于是,平日里就避着这个老领导走。 虽说不至于上前指着鼻子骂无能的老逼登,但也实在是不想见着这么个人。 仿佛不见这么个人,就不会想起过去那段艰难困苦、吃糠咽菜的岁月。 毕竟人还是要往前看,别回头! 第651章 老板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 站在吴远的层面,就算两条产线的扩充,是纯属多余的,他也有处理的空间。 在他眼里,不管是盼盼家具厂,还是曼迪菲家具厂,都是家具的生产基地。 必要的时候,曼迪菲可以生产盼盼家具,盼盼也可以生产曼迪菲家具。 双方互为分厂,共同消化订单。 进而达到产能的综合利用,以及运输成本的最小化。 不仅如此。 再退一步来讲,如果芬迪真的找曼迪菲来做亚太地区的产品代工,那么这里面腾挪施展的空间就更大了。 所以区区两条产线的扩充,实在是不需要过多考虑的事。 然而杨国柱却不这么想。 尤其是厂子人员越来越多,身为处理日常事务的副厂长,肩上的担子也是愈来愈重。 原先走南闯北,攒下的那点底子,是越来越不够用了。 听到二叔的慨叹,三十出头的杨沉鱼,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感同身受。 她甚至还奉劝起来道:“二叔,你现在又不老!老板叫你去学车,你就去学。等你会开车了,那感觉又不一样了。” 杨国柱拿起电话,拨号前,先回应道:“连你也来拿我打趣。” 随即解释道:“你先等会,我叫人送冰过来。” 等到杨国柱打完电话,杨沉鱼又接着刚才的话题道:“真的,二叔,连我都打算自己学着开开。那种驾驭的感觉,挺好的。” 杨国柱不以为然道:“老板不是也会开么?他怎么不亲自开呢?” “他是惜命。”杨沉鱼一针见血地道。 对此,杨国柱也不反对,而是把话题拉回来道:“话说回来,你对扩建两条产线这事是怎么看的?” 杨沉鱼沉吟道:“按说,自打盼盼家具上了央视广告后,这俩月以来,盼盼家具的订单量已经攀升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对于眼下的订单量,木工车间是稍稍吃紧,缝纫车间就游刃有余了。但老板考虑的是,亚运会召开之后,带来的订单增长……” “二叔你对这方面的预期,偏向保守,对吧?” 杨国柱点点头,“不错,你呢?你什么想法?” 杨沉鱼嘻嘻一笑:“二叔,我没有想法!老板的想法,就是我的想法。” “你呀,你!”杨国柱指着这个大侄女,数落道:“你这不是耍滑头么?” “但是,二叔,”杨沉鱼也紧跟着说了让杨国柱振聋发聩的一番话道:“你没发现么?老板很少有判断出错的时候,既然这样,我们何必去想?老板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 杨国柱振聋发聩之余,顿时豁然开朗。 语出连连道:“还是你说得对,老板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 上午十点半钟。 成车的冰块运送到了盼盼家具厂。 各个车间,立马组织人力,将冰块放在风扇前,用盆装,或是用桶装。 一番折腾下来。 车间里的凉风或许有了些,但并不多。 但不管是木工师傅们,还是缝纫女工们,都感受到了厂里对大家的重视。 午饭的时候。 食堂特定供应了凉粉、凉面以及炒冰之类的特色,至于冷饮冰棍,更是随便吃。 过去国营大厂的待遇,也不过如此。 相比之下,北面的缫丝厂就难受多了。 投产至今,尚未实现盈利。 厂里的财政也是捉襟见肘,别说搞冰块,吃冰棍了。 就连风扇都舍不得开。 这在用热水泡茧子的厂房里,那可真是要了老命了。 半天下来,晕倒了好几个。 李连成刚从县医院回来,又连忙跟着送人过去。 这一天跑下来的,李连成自己个都快中暑了。 最后是从县医院下的班。 一路上都忍不住犯嘀咕,是不是因着抄了老搭档的后路,老天爷惩罚他来着? 就这样回了县服装厂的职工小区。 结果老远就见老刘坐在门口的条板椅子上。 李连成差点没敢认人。 这还是跟自己搭班子,意气风发地搞垮县服装厂的老刘么? 怎么几天不见,老了这么多? 跟自己仿佛差了辈似的。 不过这阵子,小区里服装厂老人针对老刘的批判和传言,李连成也听过一耳朵。 但单单是这些传言,不至于把人变成这样吧? 于是心有戚戚焉之余,李连成便下了二八大杠,停在刘庭伟跟前。 刘庭伟略显迟钝地抬起微露浑浊的双眼,一见是这个背后捅刀子的老搭档,立马转过身去,作势不搭理。 但李连成还是坐下来了。 而且是紧挨着他坐的,然后给他散了根一品梅道:“我知道你心里怨我。但实话跟你说,我现在顶了你的差,日子也不好过呀……” 刘庭伟哼了一声。 总算是比没回应的强。 接着就任由李连成把那根一品梅塞到他嘴里叼着,然后划亮火柴递过来点着。 这烟到嘴边了,而且点着了。 他总不能不抽吧? 这一抽,先前摆出的不理不睬态势,就有些破防。 刘庭伟吧嗒一口,任由熟悉的烟味入了肺腔,压抑了一天的胸口,这才稍稍舒展开一些。 破防就破防吧。 毕竟十几年的老搭档了,脾气早被对方摸了个透。 也没办法不破防。 只是破防归破防,刘庭伟一开口说话,却没那么好口气道:“怎么着?你现在跟我诉诉苦,我就合该原谅你?” “不是那话,老刘,”李连成趁热打铁地凑近乎道:“我的意思是,咱俩的观念,可能是真的落后于时代了。” 这么一顶大帽子扣下来,刘庭伟也没话了。 毕竟这段时间,周围老邻居对他的疏离,他是感觉得出来的。 以往贵为厂长,需要主动疏离群众,保持自己的超然地位。 如今不用他主动了,直接如愿以偿了。 这不仅是做厂长做的失败,就连做人也很失败。 沉默了片刻,一根一品梅也燃到了尽头。 刘庭伟面露贪婪地抽到最后一口,直到烧到了过滤嘴,才依依不舍地丢掉。 这搁在以往,哪里这样抽过? 都是离着过滤嘴好大一截,就扔掉了。 丢掉过滤嘴,刘庭伟站起身来,长长地叹了口气,朝着小区当年楼王的方向走去。 第652章 力求事事周到,不让人挑理 下班的时候。 吴远途径二叔杨国柱的办公室门口,被对方叫住道:“你听说了没?” “二叔,什么事?” “对面的缫丝厂今天中暑了五六个,全送县医院去了。” “他们怎么搞得?” 杨国柱不无悻悻地道:“缫丝厂高温蒸煮,本来就热。结果还不让开风扇,不中暑才怪呢。” 吴远疑惑道:“他们就不能放几天高温假么?反正三伏也没几天了。” 杨国柱摇摇头道:“谁知道呢?” 下了楼,上了银色桑塔纳,吴远也没多想,直接下班回家。 傍晚的暑气未退,怕是要维持到七点多钟的样子。 但坐在空调开足的车里,吴远并不太感觉得出来。 回到吴家小楼。 吴远总觉着,小院里似乎哪里不一样了,但又说不上来。 只感觉立整和谐多了。 一切都是那么因地制宜。 连大黄趴在狗窝里的姿势,都显得那么自然。 结果还没想出个所以然来,钟文雅便迎上来问:“舅舅,今晚是不是该吃水煮鱼片了?豆芽菜都择好了,我择了一大盆呢!” 熊飞燕就在一旁,阴阳怪气地道:“就你择了,别人都没择!” “你就择了一小把,你还好意思说?” “我择一小把,也比你择的多……” 眼瞅着俩孩子又吵起来,吴远果断打断道:“今晚做水煮鱼片没错,你们谁在多说一句,今晚就没有水煮鱼吃!你们都知道,老舅说到做到。” 这下,不仅俩小公主乖乖闭了嘴,而且就连院子里的熊武和钟文强也都不敢说话了。 接着,吴远站在水井边,抄了点水,把手洗洗。 洗过之后,找了个盆,随即挑选了一条幸运儿黑鱼,端到院外的猪圈边上。 钟文强带着熊武、熊文立马凑过来。 来观摩着老舅这一手杀鱼的技术。 那叫一个行云流水,赏心悦目。 仿佛让人忘了那血腥的一幕,只剩下愉悦的享受了。 尤其是处理到后来,一片片白花花的鱼片,在老舅的菜刀动作下,排列的整整齐齐。 就像魔法师一样神奇。 熊文奶声奶气地问:“舅舅,你怎么做到的?” 吴远就说了四个字:“熟能生巧。” 小楼里,杨落雁早就忙了个把钟头了。 拍黄瓜,拌西红柿,这些家常凉菜早就准备好了。 荤素搭配的热菜,也炒了两三道。 就差吴远一个水煮鱼片压轴出场了。 灶房里,吴远套上皮质的黑色围裙,颇有点星爷零零七的风范。 一根华子,斜叼在嘴角。 倒不是因为炒菜也不忘抽烟,而是为了少吸入点油烟。 钟文强想要进来烧火,都被吴远给撵出去了。 几根木头的事,何苦要一个孩子进来,跟着自己一起烟云火燎的。 没那么个必要。 很快,一盆满满的水煮鱼新鲜出锅。 热油呲啦啦地浇在鱼片上一圈又一圈,整个香味都被吊出来了。 一直守在门外的孩子们,顾不上咽口水,就先冲回了小楼,搓着干净的小手,围坐在餐桌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但是再急,吃饭也得讲规矩。 不仅要等到老舅把水煮鱼放下,还得等到老舅夹了一筷子之后,才能动手。 但是无所谓。 我只要比其他人快,就够了。 每个孩子心里大概都是这么想的,以至于吴远宣布开动之后,那一双双筷子,都使出了残影的感觉。 吴远这才有机会问媳妇道:“咱爹家,空调都装好了?” 杨落雁这才想起来道:“早上我让人去订购了,装没装好,我还没来得及问呢。” 说完,放下碗筷,就先到沙发边上去打了个电话。 很快,电话接通。 里头传来刘慧的声音道:“都装好了,一切都好。就是你爹,现在开始盯着电表愁电费了。” 杨落雁放下心来道:“装好就行。告诉爹,别舍不得用。买来就是用的,电费能花几个钱?大不了我一起包了。” 说完电话,杨落雁回到桌前。 话锋一转,就提起了今儿林秘书到厂里,来跟进改制报告的事儿。 说完一幅不以为然地口吻道:“不就是一份破报告么?县里至于这么大张旗鼓么?” 吴远凛然道:“这事,对你来说,无所谓。但徐县长拿到市里一汇报,那都是往脸上贴金的好事,他能不重视么?” “再说了,咱县半死不活的厂子还少么?有了你这个成功的先例,对于后来者,怎么也是一剂强心针,一个好的引导作用。” 杨落雁给丈夫夹了块鱼片道:“这么说来,咱们厂还得配合县里,好好把这份报告写好,写扎实了?” 吴远点头:“反正这事吧,没坏处。” 俩口子说话的功夫,一盆水煮鱼下去了一半,一个个都吃得满嘴米饭。 看得吴远诧异道:“中午都没吃饭么?” 杨落雁低声道:“中午我妈下得面条,做的卤子。” 吴远脸色一松,这么多半大的孩子,个个都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对于丈母娘刘慧来说,这饭确实不容易做。 更何况,晚上这顿饭,都是俩口子一起上手,才做出来的。 吃着吃着,熊文不知受了谁的撺掇,从饭碗中露出小脸蛋道:“舅舅,舅妈,今晚还会吃西瓜嘛?” 这晚饭还没吃完,就开始惦记西瓜了。 吴远实在是有些没好气。 杨落雁却犹豫道:“下午你们刚吃过冷饮,晚上吃西瓜不会闹肚子么?” 这下,几个孩子异口同声地道:“不会的,不会的。” “那就吃吧,吃吧。”杨落雁答应下来,旋即对吴远小声道:“上午,三姐过来收购小龙虾的时候,又带了不少西瓜和猪肉过来,都搁在车库里呢。” 吴远一听,一点也不意外。 以前条件不好的时候,三姐就力求事事周到,不让人挑理。 更别说如今条件好起来了。 吃完晚饭,吴远让孩子们自己去挑西瓜,然后放在井水里去浸。 毕竟能动口的,他绝不动手。 就在他把西瓜切好,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时候,老丈人杨支书溜达过来了。 一见这场面,顿时惊呼连连,一口一个好家伙。 第653章 小龙虾养殖,一半欢喜一半忧 “爹,你咋来了?” 吴远问话的同时,递过去一根华子。 毕竟一般家里刚装了空调,这会新鲜劲儿还没过呢,哪里会离开空调房,出来溜达受罪? 杨支书接过华子,白了闺女婿一眼,没说话。 杨支书明显地心情不佳。 只是碍于小闺女女婿的面子,才没有发作罢了。 换做是旁人,早就掉头走了。 吴远立马心领神会地把人往屋里让道:“不是说,不想你过来。我估摸着,您这会应该吹空调正得劲着呢。” 吴远看出来了,等到爷俩抽上烟,这才循循善诱地问道:“爹,咱们两场大水灾都趟过来了,还有什么事能让您这么愁眉不展的?” 杨支书叹了口气道:“小龙虾养殖的事,农科院传来消息了,说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年期的小龙虾,既可以繁殖产卵。所以就打电话过来,想跟咱们谈进一步的合作。” 吴远本能地觉着,这点进展就谈合作,为时过早了点。 结果就听杨支书道:“对方在电话里的意思,并不想把繁殖技术转让给我们。想走他们提供虾苗,我们饲养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他们免费提供饲养技术。” 吴远顿时就觉着这吃相有点不太好看。 研究上才取得这么点进展,就先伸手划地盘了。 着实有些为时过早。 于是转而问起道:“咱村里那几户养鱼的,他们小龙虾养怎么样了?” “别提咯,”一听吴远问起这事,杨支书顿时叹气连连:“我今儿刚问的,一个个都在家里,为鱼塘的损失愁眉不展呢,根本没把小龙虾养殖当回事。” 说完,杨支书还一脸失望地道:“啥也指望不上!” 吴远稍一思忖,就建议道:“这样吧,爹。既然村里这边没进展,农科院那边的头绪先别放,继续聊着。这么大的事,咱不得有商有量的么?” “……况且我记得,小龙虾繁殖能力挺强的,半年左右就能繁殖一波的,让农科院的人再研究研究。” “……同时咱村那几个养鱼的,你再多做做工作。鱼今年都指望不上了,还不多花点心思到小龙虾上来?” 一听这话,杨支书也有点豁然开朗的意思。 村里养鱼那几户,眼下确实是最好做工作的时机。 一番聊完。 杨支书抬脚就走了。 终究还是家里的空调,有吸引力。 等到杨落雁忙完出来的时候,人都走没影了。 “爹怎么这么快就走了?” “估计是找那几家养鱼的去了。” “这么热的天,不老实跟家待着,到处闲溜达个什么劲。” “爹为的是村里的事。” “都吃喝不愁了,还操心那么多干什么?” 对于媳妇最后这句话,吴远不予置评。 老丈人一辈子张罗惯了,真让他闲下来,才未必是好事。 倒是眼下有些事做做,顺便造福下村里,也算是个人价值的一种实现。 隔天是周日。 吴远给自己日程表中定的,公开的休息日。 这天就算是神仙来了,也不去厂里。 只是三伏天的气温依旧居高不下,早上想多睡儿,都不太可能。 再加上夜里跟媳妇也没怎么交作业,这精力都攒着呢,且旺盛着。 而且听孩子们说了,周日这天宋老师也会来补习。 所以吴远早早就起床洗漱了。 杨落雁知道他的习惯,所以一早就把工作安排了,同样休息在家。 有这两座大山镇压着,孩子们乖多了。 吃完早饭,吴远就习惯性地出门溜达了。 头戴着草帽,脚趿着拖鞋,下身穿着大裤衩子,好多个口袋的那种。 唯独上身的汗衫有些贴身,暴露出他那爆炸性的肌肉线条。 跟村里的老农们,格格不入的。 走到学校门口,铁门已经安上了。 镂空的铁门通体油漆是银灰色,唯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八个字是红色的。 主打的就是一个突出。 对教育的重视。 吴远仔细打量了一阵,隐隐间和上辈子印象里的一幕重合,却又有些微的差异。 等到回过神来,才发现身边不知道何时站了个人。 “听说这八个字是你想出来的?” 问出这话的,自然是正要去吴远家补习的宋春红宋老师。 吴远却不居功道:“这八个字又不是我创造的,我只是听说过,拿来一用而已。” 宋春红额前的刘海,被特地做成一个好看的弧度。 听了这话,刘海微微拂动道:“你果然比看上去的有文化多了。” “别,宋老师。”吴远连忙纠正道:“我就是个粗人,你可千万别高看我。” 宋春红听出这话里的歧义,俏脸微红地啐了一口,骑上车就走了。 吴远也无所谓。 继续双手插兜地往村部溜达。 走到董家西边那块稻田,渠子边上掏龙虾的身影已经没了。 看样子又被掏得差不多了。 一路溜达到村部,小卖部里打牌的、看热闹的,还是那一拨熟悉的面孔。 甚至跟前世记忆里的面孔差不太大。 果然是性格决定命运。 这帮子游手好闲的老少爷们,甭管是时代怎么变换,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地吃饭打牌。 唯一不同的是,前世自己路过,对他们来说,就是个透明人。 偶尔有人叫他一句:“吴老七”的,已经算是热情了。 如今,谁见到都会笑笑叫一声:“吴老板。” 招呼过后,吴远信步闲庭地走进村部。 院子里的龙虾池里,依旧乌央乌央地养着一大片。 旁边小池子里养着几条意外捉到的黄鳝。 吴远挑眉看了一眼,好像还夹杂着一根菜花蛇。 这是刚收过了夜里抓龙虾的那一拨,之后的成果。 旁边的厂房里传来粉碎机的声音,这空气中随处可闻的香料味,就是粉碎机工作带出来的味道。 办公室里,只有李会计一人。 见到吴远到来,就起身道:“我去给你叫老支书和老村长。” 吴远也明白过来:“敢情是他俩开的粉碎机?” 李会计道:“可不?我提议着招人来干这活,他俩非自己干,还说什么,就当锻炼身体了。” 第654章 没有对比,不知道有多拉胯 吴远连忙跟着李会计寻摸过去。 就见偌大的厂房,放着一台孤零零的粉碎机,连到墙上的闸刀上。 电闸一推,粉碎机就响。 电闸一落,粉碎机就停。 粉碎机固定在一个水泥基座上,看样子还往下打了地钉,稳是很稳的。 但粉碎过程中的扬尘,那叫一个大。 这一点从四处落得灰尘上,就可见一斑了。 一见吴远来到,杨支书抬手就把电闸落了,粉碎机的轰鸣也停了下来。 但实际空气中的颗粒物情况,并没有立刻好转。 一张嘴说话,还是觉着有些呛人。 吴远连忙把俩人叫到外头说话,李会计一直跟在身边。 散了一圈的烟,吴远这才道:“爹,许叔,你们这样搞,可不行。” 老许头笑笑。 杨支书却道:“怎么不行?我们就这样搞了个把月了,也没什么不好的。” 吴远比划着道:“扬尘太大,那些颗粒物,会呼吸到肺里,比抽烟危害还大。所以得去买口罩,最好是防毒面具那种级别的。” 老许头看向杨支书道:“确实有些呛人哈?” 杨支书本来还嘴硬着,但忽然就咳嗽了一阵,这个他忍不住。 老许头立马建议道:“那就先停几天?反正咱们的存货还不少。” 吴远心想着,这俩人为了十三香配方保密,居然亲自上阵,也是真够拼的。 当下拉着几人往办公室走道:“正好歇几天,专业口罩我让人从外地给你们带过来。” 杨支书边走边拍打着身上的尘灰,又是一阵咳嗽。 等到了办公室坐下,有电风扇吹着。 老几位才觉着顺气了许多。 杨支书缓过气来,连烟都不续了,喝起水来到:“咱村养龙虾的事,我昨晚说好了。” 吴远一听,就鼓励道:“那是好事。那东西繁殖不难的,咱为这点细节,让人卡脖子,有点不值当的。” 老许头接茬道:“就是俺家老四,前阵子下雨,鱼跑了一多半。成天地喝酒度日,差点把人喝废了。” 吴远知道是谁了,就是他去喝过喜酒看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那家。 “多亏了老支书上门,苦口婆心地一通劝说,现在整个人像是迷瞪了一样,盯在小龙虾身上。” 说完,老许头有些不放心地追问道:“吴老板,你说这事,不会落空吧?” 吴远摆摆手:“不会,许叔你放心。这小龙虾产业,咱们指定是干得起来的。毕竟三姐家小龙虾卖的多火爆,你们也都知道。” 火爆到都快把野生龙虾吃绝种了。 这一点,老几位是感同身受的。 正聊着,桌上电话响了。 李会计当仁不让地接起来一听,既不给杨支书,也不给老许头,而是给了吴远道:“找你的,吴老板。” 吴远疑惑地接过来,什么电话打到这边来了。 杨支书却已经笃定无疑地道:“是你二叔电话,估计是厂里头有什么急事。” 吴远把话机放在耳朵上一听,还真是二叔杨国柱打来的。 “二叔,什么事?” 杨国柱也是开门见山道:“魏厂长就在我边上,他看着咱们厂采购冰块来给车间降温,也想跟着弄点。但是厂里经费紧张,想从咱们这儿先借点。” “我琢磨着这是人命关天的事,他们厂昨天中暑了五六个人……” 杨国柱话未说完,魏厂长的声音就插进来道:“吴老板,帮帮忙,我也是实在没办法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吴远还能说什么。 直截了当地道:“二叔,你给魏厂长办了吧,的确是人命关天,不容小觑。” 杨国柱声音由远及近地传来道:“好好好。”明显是接过了话筒。 反倒是魏国发道谢的声音越说越小。 挂了电话,杨支书就不忿道:“老二这事办得不地道,当着人家的面,就给你打电话,给你留余地了么?” 吴远笑着道:“二叔这也是事急从权,他知道我会答应的,所以没想那么多。” “你就惯着他吧!”杨支书还替自家闺女婿委屈道:“再说,这么大的事,他卞孝生怎么不出面?让魏国发来求你。” 老许头笑着打岔道:“老杨,你这多少有点公报私仇了啊!” 杨支书不屑道:“跟他,我用得着么?” 李会计笑道:“自打你成为徐县长的座上客,老支书的腰板就硬挺起来了。现在连落雁也成为徐县长的贵宾,老支书现在对卞孝生,是睬都不睬。” 杨支书依旧愤愤地道:“你们也不看看,好好一个缫丝厂,给他弄成什么样子了!” 其实缫丝厂目前的情况,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前世发生过的波折和坎坷。 但是到头来,最终也搞起来了,多少给村民养蚕带来了不少收入。 只是如今在盼盼家具厂的对比下,显得过于拉胯,提不上台面罢了。 正说着,电话再度响起。 依旧是李会计熟练地接起,依旧是不递给老支书,不递给老村长,递给了吴远。 吴远也是奇了怪了。 这可是以往没有的事。 否则他怎么会放着大哥大和呼机都不带,了无牵挂地出来溜达。 这次李会计递过来之前,就提醒道:“你三姐夫。” 吴远接过来,就听熊刚的声音传来道:“刘局刚才说,对我的任命昨天提交上去了,不出意外,明天就有结果了。我打算晚上在县招待所搞两桌,你得给我留个时间。” “行!” 这等好事,吴远满口答应。 “不过这事,得等正式通知。我谁都没说呢,就跟你说了,生怕你时间安排不过来。” “放心,我给你保密。” “还有,老支书,老村长,李会计,到时候一起来,喝一杯薄酒。” 熊刚这话是对吴远身边的老几位说的,不可谓不周到了。 吴远放下话机,任由老几位应和道:“多谢熊局美意啊!有吴老板代表我们就够了。” 熊刚一听这话,就立马改口道:“改天,我单请老几位,咱们一定喝个痛快。” “好好好。”
相关推荐:
绝色总裁的超级高手
欲壑_御宅屋
枯木逢深(H)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三人行
快穿之方晓
我只是瞧着你活好(H)
极品宅男之穿越爱(H)
团宠三岁半:暴君的小奶兔萌翻了
朝旭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