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自己面前比划开来道:“像这样子拆,稍微带上点巧劲……” 孟师傅顿时恍然大悟,惊为高人! 第590章 越了解越惊叹,直呼牛比 半个上午的功夫,就把正房和东厢的家具腾了出来。 虽然黄老的四合院勤于洒扫、擦拭,但吴远和师傅们依旧弄了一身的灰。 没办法,干活哪有不脏身体的。 关键是这点灰,混着身上的热汗一黏糊,那才是真正的难受。 颜如卿拍完照片,就见吴远亲自和师傅们打成一片的样子,抬手就又拍了几张。 吴远伸手不让她拍,却也被她兴致勃勃地拍了下来。 师傅们打水洗脸和手的功夫,先行洗完的阿牛,已经跟着颜如卿出去,到胡同里寻摸吃食去了。 等到师傅们洗的差不多来,坐在院子的廊檐底下乘凉时,阿牛也拎着两大个塑料袋子回来了,后头跟着颜如卿手上也没少提溜。 吴远看着一愣。 加他在内,拢共十一名师傅的伙食费补贴,也就三十多块钱。 能买这么多东西回来? 等到阿牛在凉亭的石桌上,把买来的午饭全都摊开来,吴远才真正算是见识到了。 面条是自不必说了,炒冷面,炸酱面,都是一袋子一袋子装回来的,连带着各种浇头。 大饼和馒头,更是白花花的,软活活,散发着面香,外带着各种夹菜。 果然,北方人爱吃面食这点,吴远算是见识到了。 这花样也太多了。 就在吴远也准备吃块馒头,就点小菜的时候,颜如卿提溜着两份盒饭过来。 另在外还给吴远和师傅们买了一袋子的健力宝。 阿牛老大瞧不上那些健力宝,还不停地道:“我跟颜小姐说了,有这些,咱们喝水就成。颜小姐一定要买!” 吴远接过来,自己先拿了一罐,其余的分给师傅们道:“明天,大家把饭盒和茶杯都准备起来。过来开工之前,先把水烧好,凉着。” 阿牛嘴里咬着个馒头,看到旁边的香案道:“老板,那些贡品点心怎么办?” 本来应该是主家处理的。 但既然主家不管了,吴远就直接道:“你想吃就吃,放着也是浪费。” 师傅们吃饭都很快。 吴远为了照顾颜如卿的速度,也就不紧不慢地吃着。 结果刚有人吃完,就摸出了烟来。 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 吴远连忙提醒道:“李师傅,院子里木头太多,抽烟到外头去,注意火星子。” 李师傅连忙收起火柴盒,哎了一声出去了。 同时出去的还有好几个刚刚摸上烟盒的师傅。 孟师傅似乎是琢磨了一顿饭时间了,这时凑过来道:“老板,你看这院里,要不要派俩师傅住过来看着?那些家具丢了少了,咱们说不清楚。” 其实吴远是不担心这院里会丢东西的。 谁敢偷到这院子里来,祖宗十八代都给他查出来了。 所以跟颜如卿交换个眼神之后,才回应孟师傅道:“住人就不用了。” 真要住了人了,万一丢东西,反倒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来了。 也正是想到了这一点,吴远又补充了一句道:“另外,孟师傅,每天烧水,只能用煤和报纸。这院子里的木头,哪怕再不起眼,都不要轻举妄动。” 看了一上午名贵家具,孟师傅似乎也有些心领神会,连连点头。 吃完饭,颜如卿就开着本田轿跑走了。 留下来她也帮不上什么忙,何况这一大堆大老爷们的。 马明朝倒是想伸手帮忙来着,也让吴远给打发走了。 用人就要专职专干。 吴远不是那种见不得别人闲着的老板。 更何况,十来个师傅,守着这么一摊子四合院改造,人力已经够充沛的了。 饭后,师傅们抽过几个烟,靠在墙根底下,迷迷糊糊地就睡了。 吴远在擦干净的石桌上,摊开设计图纸,开始琢磨下午的动工计划。 老BJ这四合院,本身就是一种物质文化遗产。 珍贵就珍贵在其传统的木质砖瓦结构,所体现的古典神韵上来。 真要说,彻底推翻重建。 就算是外观上模仿得再像,那也会失了四合院的神韵,违背了黄老的改造初衷。 到时候说不定黄老得派人天涯海角地追杀他去。 所以木质砖瓦结构,这个首先不能大动。 毕竟木质结构,只要结构设计合理,本身也是具有防震功能的。 除非这结构出现了隐患,砖瓦遇到了损坏,那就局部推翻仿古重建,再换上新的砖瓦。 当然,如果一切都恢复原样,只从结构上加固,黄老肯定也不会满意。 现代风格的局部引入,能给生活上带来便利和改变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 这其中,家具风格的选择和替换,是能起到点作用的。 但黄老的古董家具那么多,其实留给吴远的置换空间并不大。 所以吴远必须在房屋的空间布局和动线静线设计上,下功夫,在不影响或者说加固房屋结构的基础上,做到布局的改变和动线静线的分离。 譬如房屋内部,该打通的墙体就打通,该移除的圆柱就移除,该遮掩的梁柱就遮住。 此外,水路、电路,甚至网路预留,都要趁机加入。 吴远琢磨完善图纸的同时,没蔽着孟师傅。 结果孟师傅跟着看了一会,直觉得头皮发麻,两眼发酸。 老板是高人,他已经看出来了,自不必说了。 他想不明白的,老板二十郎当岁的,是怎么做到如此精通面面观的? 难不成老板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 孟师傅想不明白,只能跟着感叹道:“老板,这四合院改造的技术含量,全体现在你这图纸上来了。” 吴远笑道:“其实不然。师傅们的施工质量,也是很关键的一环。” ‘是这个理不假。’孟师傅心吋道,‘可你设计图纸时,连施工细节和可行性都能想到,才是真的牛比。’ 不过嘴上孟师傅还是回应道:“放心吧,老板,施工质量这块,我会死死盯住的。” 阿牛好奇地凑过来看了一眼,还没看出头绪来,就直缩脖子,不看了。 只好奇地问:“老板,这家四合院的主人,不一般吧?” 结果不等吴远回应,就被孟师傅叱责道:“不该打听的,不要瞎打听。” 吴远赞同道:“这点,你师父说得对。” 第591章 翻修改造的奥义,神韵复现 黄老的四合院一开工,吴远的精力就几乎被全部牵扯过来了。 毕竟是头一个翻修的项目,而且又是黄老的心尖尖,吴远肯定是放手不得。 每天都亲力亲为,和孟师傅的施工队,同吃同干。 很快就和师傅们打成一片,个个都对这个老板感到服气,没话说。 转眼过了两天,7月8号。 晚上吴远打电话回去的时候,才知道之前在BJ买的奔驰,已经拖运到家了。 媳妇杨落雁,特地把车库收拾出来,把奔驰藏了进去。 听得吴远直失笑道:“这么说,车上挂的还是这边的临牌?好歹你也让招娣开去上个牌吧?” 杨落雁却道:“一去上牌,全县不都知道了?” 有道理!吴远微微一愣,随口道:“也罢,随你便吧。” 杨落雁却反而宽慰他道:“放心吧,不会雪藏它多久的啦。” 吴远笑得嘴角上扬:“这又有信心了?” “那当然,我在厂里就踏实多了,你就等着公关装和一步裙流行全国吧!” 对此,吴远也有同样的感受。 就像是现在,他为了黄老的四合院,几乎丢下了公司的管理工作。 但对四合院这块的翻修和改造,那是心里倍儿自信,每天都有新想法和新细节补充进去。 开工之前,还担心黄老会不满意的。 现在这种想法彻底没有了。 这就是亲力亲为所带来的自信。 “考虑过同行竞争了吗?” “厂里开会研究过,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前期依靠先机抢占市场,后期依靠成本稳固市场,争取不让同行摘太多的桃子。” “嗯,有这个心理准备就行。” 跟媳妇聊了一通,吴远就挂了电话,倒头就睡。 一早醒来,天刚蒙蒙亮,就起床洗漱,吃了早饭,直奔黄老的四合院。 抵达四合院的时候,孟师傅他们早就到了,正在卸着仿古的灰砖黑瓦。 这些都是陆金安搞来的建材,着实费了不小的功夫。 但黄老这边需要换,再费功夫也得弄。 吴远下了车,就见陆金安从里头迎出来,冲着他忙掏烟道:“吴老板,今儿也就是借着你的光,才得以进入黄老的四合院观摩观摩,学习学习。” 吴远接过烟,笑道:“陆老板你想看,随时来看。这又不是旧社会,有什么忌讳的?” 陆金安拨着了打火机,任由火苗烧着,拿眼神瞅他。 因为他怀疑吴远是故意的,揶揄他。 可惜吴远面色如常,看不出来。 但真说吴远不懂得这里头的‘忌讳’,打死陆金安都不信。 就这样,一根烟抽了半拉。 一辆火红色的轿跑轰鸣着开过来。 陆金安一见到这辆车,立马像是老鼠见了猫似的:“吴老板,拜拜了您嘞,回头见。” 上车之后,还嚷嚷着道:“改天我请你喝酒唱歌去。” 颜如卿从本田轿跑上下来,那高挑的身段,宛若平地里长出个惹火的美人来。 关键是她还带了副墨镜,浑然不知道自己这副墨镜带来多大的杀伤力。 只是这墨镜和皓腕上的紫檀木手串,有些不搭。 饶是如此,吴远依旧看得眼睛发直。 直到颜如卿香风飘近道:“他怎么又来了?” 吴远这才收回目光,心中暗忖,一定是紫檀木手串太养人了,养的自己都忍不住失神。 回头得想办法给媳妇也整一个好好养养。 至于材料,就从黄老这儿讨。 光明正大地讨。 毕竟他明人不做暗事。 嘴上却回应颜如卿道:“他是来送货的,不然这些砖瓦一般人还真寻摸不到。” 颜如卿从陆金安离去的巷子口收回目光,扬了扬挂在脖子上、深陷在事业线里的相机道:“今天进展怎么样了,我有点期待。” 吴远失笑道:“我的亲姐嘞,这才三天哪。” 颜如卿白了他一眼,似乎是对这吐槽不满意道:“我自己进去看,你还能拦我不成?” 吴远连忙追上道:“拦倒是不拦你,你把安全帽带上。” 颜如卿进门,看着挂墙上一溜的安全帽道:“我只带你的。” 吴远苦笑道:“其实都一样。” 谁的帽子都被臭汗熏透了,免不了的。 饶是如此,吴远还是把自己的帽子给了颜如卿,然后自己拿了一个访客的帽子带上。 进了四合院,颜如卿直奔正房和东厢。 虽然吴远嘴上说了没多大变化,但颜如卿还是发现了不少的改变。 因为她是带着发现美的眼睛来的。 她注意到经过三天的翻修,有些角落,柱基看起来没什么大变,但就是给人一种推陈出新的感觉来。 除了推陈出新之外,还有一种无序到有序的渐变。 颜如卿瞬间明白吴远当初所说的那种治愈的感觉了。 没错,把四合院中这一处处推陈出新的细节点,一处处无序到有序的渐变拍出来,连贯起来一看,就是令人很治愈。 治愈之余,更加期待。 期待着自己那套四合院翻修之后的怡人和神韵。 随后颜如卿举起相机咔咔一通猛拍。 吴远一直跟在身边,护着看着,然后就有些受不了。 一会撅着屁股,一会用胸脯当相机支架的,这特么谁能受得了? 更要命的是,施工队的师傅们可以选择不看,可吴远没得选择。 直到一通拍完,颜如卿边拨弄着相机边往外走道:“怪不得黄伯伯这么期待的翻修后的四合院,敢情是指着你把这座四合院尘封的神韵,重见天日地展现出来。” “到时候他就可以像个地主老财一样,躺在自家院子里,颐养天年,自得其乐。” 吴远咕哝着道:“你敢说黄老像地主老财?” 颜如卿反驳道:“他想做,还不让人说了?” 随即话锋一转问道:“火车皮的事儿搞定了没?” 吴远一拍脑袋:“这几天忙,我也忘了问了。” 颜如卿沉吟道:“你问问,应该是差不多了。因为我收到讯了,算是给我的交待。” 吴远当即道:“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没人跟我汇报,肯定是大功告成了。颜姐,改天请你吃饭。” 第592章 他不像演的,建议多查查 不管颜如卿吃不吃这饭,吴远这话都得说。 这是最起码的礼数。 礼多人不怪。 不料颜如卿欣然答应了,而且指定了要吃啥:“行啊,改天去吃卤肉饭,你请。” 好嘛,这还是想着替自己个省钱。 等颜如卿走后,吴远给盼盼家具办事处的宋贤打了个电话。 果然一切都已办妥。 这样子,别说是请吃卤肉饭了。 就算是让吴远亲自给她做顿卤肉饭,吴远都能答应。 毕竟这样有求必应的活菩萨,那可得供着。 不过吴远答应请颜如卿吃饭的要求,却频频拒绝了好几回萨拉的邀约。 实在是这几天全身心扑在四合院,没那个闲心。 加之跟萨拉这个意呆利女郎交流起来,实在是有些费劲,还得通过胡瑶这张有点倒胃口的死人脸。 饶是如此,当天晚上,吴远回到亚运村宾馆的时候,还是被萨拉堵了个正着。 眼见着吴远一回来,萨拉这个资本雄厚的外国女人就直扑上去,宾馆的小姐姐们眼都瞪直了。 虽然她们见惯了老外拥抱的样子,知道那是礼节什么的,可是这回拥抱的是年少多金的吴老板,她们眼里的梦中情男。 其实吴远也是有些措手不及。 毕竟他这刚从四合院回来,一身泥灰的,谁曾想萨拉能这么毫不顾忌地抱上来呢。 结果这下好了,俩人身上都有泥灰了。 不过萨拉欣然道:“没关系,我也住在这边,回去换一身就好了。不过吴,我们必须得吃个饭庆祝一下,在这里。” 不知道是不是吴远的错觉,他总觉着翻译胡瑶这死人脸有点化冰的迹象。 当然,眼见着萨拉为了一顿饭,都从北京饭店转战到亚运村宾馆了,这诚意实在够足的了。 更关键的是,被人当场堵到,吴远实在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只能约好一会在中餐厅见面。 吴远这才脱身,上楼回房间,洗了个澡,换身干净衣服,头发还湿漉漉的就关门下来了。 结果下来之后,才发现出来早了。 女人换衣服的时间,并不比他洗澡更快。 萨拉也不例外。 中餐厅的漂亮小姐姐把他引到一处靠窗的位置坐下道:“吴老板,其实你可以用房间的电吹风,把您的头发打理一下的。” 吴远确实没有吹头的习惯,他很习惯于头发从湿漉漉到逐渐蓬松的过程。 只是被人家小姐姐一好心提醒,就只好借题发挥道:“我这不是怕让咱们的国际友人久等呢,所以急等着就下来,连口水都没喝。” “哦,那我去给您沏壶茶,您稍等。” “谢谢。” 瞧瞧人家这服务态度,多到位。 等到服务员小姐姐把热茶沏回来,吴远喝到嘴里头都快没味了,盛装的萨拉和一袭银色公关装的胡瑶这才出现。 吴远抬腕看表,好家伙,一个钟头过去了。 是一个钟头没错! 媳妇送的上海牌手表,时间一向很准,错不了。 不得不承认,萨拉这个意呆利女郎,的确是有几分资本的。 年轻,高知,又有本钱。 不管是事业上的本钱,还是身体上的本钱,都有。 但吴远就看不惯她那双眼,连带着对她一直很有免疫力。 所以等萨拉一脸傲然地走到跟前,吴远直接点着自己手脖子上的腕表。 没有一句言语,只有重重的敲击,动作很粗鲁。 萨拉起初还没明白,以为吴远在跟她要块名表或者什么的,开口就答应了。 结果胡瑶并没有翻译过去,而是把吴远可能的意思传达给她道:“吴老板可能觉着,咱们让他等得太久了。” 萨拉不明就里地道:“很久么?没有太久吧?” 胡瑶把自己的腕表伸给萨拉看道:“距离刚才大厅碰面的时间,过去了一个小时。” “哦,天哪,”萨拉连忙冲吴远,一个劲地道歉,骚瑞骚瑞地不停地说。 听起来跟母猫叫春似的。 随即又跟着认真地解释道:“其实吴老板,我之所以换身装扮就耽误了这么久,实在是这顿饭来之不易,加之我也想借这顿饭,跟您请教一个重大的问题。所以……” 吴远也不能真跟国际友人计较。 更何况,眼瞅着一个漂亮火辣的女外宾跟自己不停地道歉,周围人的目光已经全都看过来了。 吴远并不想成为众矢之的。 于是压压手道:“坐吧坐吧,咱们赶紧点菜,我这肚子都唱空城计了。” 服务员小姐姐面带笑容地过来,看向萨拉那深V领口展现出来的雄伟事业线,眼光都要收不回来了。 等到吴远开口点菜,她才发现,人家吴老板根本就不看。 当即笑容就愈发热情起来,语气更加温柔。 微微躬身,再躬身,再躬身。 算了,再怎么躬身,也不如人家老外的资本雄厚。 等到点完菜,吴远抬起头来,把菜单还给小姐姐,却发现胡瑶还搁那儿跟萨拉解释比划呢,于是催促道:“有什么话,咱们先点完菜再说,行不行?” 胡瑶回过头来,咕哝着道:“还不是都怨你,说什么空城计!” 吴远也是理直气壮:“你翻译的差不多就行了,意思到位就完了呗。” 胡瑶脱口而出道:“萨拉正在学习中文,一些简单的发音和词语,她可以听懂的。” 吴远闻言,不由摆摆手道:“你好,BJ!” 萨拉却指着他,直接道:“吴远!” 俩人相视大笑,又引来一波关注的目光。 很快,俩人点完了菜,差不多六菜一汤,分量有大有小,有荤有素,有干有湿。 吴远这肚子里迫不及待的,甚至能干下半盆大米饭。 萨拉却先开口道:“吴,其实这次吃饭,一来是想真心的谢谢你,二来也是想向你请教,芬迪品牌接下来在华夏市场应该做什么?” 吴远不假思索地道:“当然是把目前有限的渠道做稳了,做扎实了,让芬迪品牌深入到更多的家庭,为后续全面进入华夏市场奠定基础。” 这话,胡瑶怎么觉着,听着那么耳熟呢! 哦,对了,内地的领导或者学者教授作报告,最喜欢用这种句式了。 关键吴远不是领导教授什么的,他只是个草根老板。 可能说出这话,他也不像是演的。 要不要建议萨拉再查查? 第593章 他在忽悠你,但我没证据 一时间,胡瑶心里想了很多。 但话到嘴边,她还是照实说,原原本本地翻译过去。 萨拉听不出这种句式上的玄机,只觉得吴远说得正确无比,倍加赞同地道:“吴,你说得很对,这也是我们接下来需要重点工作的内容。但我想问的是,关于长期目标,你懂我的意思么?” “总部在见到我短期内在华夏完成的一个又一个小目标之后,势必会对我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指定亚太区三年乃至五年目标,成为一个令我头疼的问题。” “比如说,我们要不要定下一个两年之内,在华夏多少个城市设立芬迪专柜的目标?” “或者是,三五年之内,芬迪在华夏的销售额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准?” 吴远顿时了然。 你要是早这样说,我不早就明白了?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他需要思考,需要琢磨。 所以趁着凉菜上桌的机会,趁机道:“咱们先吃,吃饱了才有力气聊。” 其实吃饱了,血液都下移到了胃部去消化去了。 大脑直接一片空白了。 还拿什么聊? 可是萨拉却觉着很正常。 毕竟这个问题,她百思不得其解的,挖空心思琢磨了好一段时间的。 也没个满意的结果出来。 真要被吴远随随便便就给出了答案,那才是要多打击,就有多打击。 至于说,自己一个博洛尼亚大学的高材生,却要向一个出身草根的乡巴佬,讨教如此高端的企业发展课题,萨拉并没有觉着有什么不对。 自己早被他牵惯了鼻子走。 而且这样做,似乎也没什么坏处。 既然没坏处,那还在意这些虚名做什么? 虚名是最无用的东西,哪里有实实在在的利益有趣? 于是两道凉菜上桌之后,四道热菜也紧跟着上来,大大小小的,几乎把一张四人桌占满了。 都是中式的味道,甚至还带了一点小辣。 吃得萨拉红唇愈发娇艳。 看得出来,这个外国友人,真的很努力在适应华夏文化。 吴远吃了几筷子之后,就觉着不过瘾,直接喊服务员小姐姐过来,叫她上米饭。 这几天,吴远跟着孟师傅他们吃了两三天的面食。 着实想念大米饭了。 所以迫不及待地换个口味。 等到吃到半饱之后,吴远抬头一看,萨拉那本就不突出的眼睛,直勾勾地看过来。 令人更加不舒服了。 于是放下筷子道:“萨拉女士,我琢磨了一下,有一些想法,我随便说说,你随便听听。” 结果胡瑶一翻译完,萨拉就从小包包里把本子拿出来了。 这是想现场学外语么? 周围人的目光再一次投过来,想看看吴远究竟哪里长了三头六臂,让这样一个火辣的老外,俯首帖耳,低眉顺眼的。 然而他们注定看不出什么。 因为吴远身为一个大男人,真正突出的地方,也不能随便给他们看。 “我认为,短期内,在上海和BJ各自设立了一个品牌专柜,已经足够了。剩下,在华夏政策上还没全面开放之际,再去其他城市拓展专柜,其实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没那个必要。” “再一个,至于说三五年内,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销售水准,这也说不准。毕竟华夏的消费阶层情况,就摆在这里。” “起码三五年之内,华夏普通老百姓富不到能够成为芬迪这样奢品品牌目标客户群的地步。” “所以我认为,你可以换一个领域去树立你的长期目标。” 趁着胡瑶给萨拉翻译的功夫,吴远继续大快朵颐。 加之萨拉不仅要听,而且认真地做了笔记。 所以等到对方问道:“吴,具体换到什么领域呢?”,吴远又吃了不少。 听完,用餐巾擦了擦嘴道:“自然是换到生产领域!芬迪的奢品其实只是定期,意呆利传统手工匠心制作,其实只是噱头,也就是唬唬外行人,其实我们曼迪菲也能做。” “我觉着,面对日益增长的东南亚市场,你可以提出将部分生产转移到华夏来,以寻求代工的合作模式,降低成本,应对变化。” “至于说代工厂家,我举贤不避亲,我的曼迪菲家具厂,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胡瑶听完发现,纵使以她擅长的死人脸表情,也演绎不了吴远的厚脸皮。 能说出这样的话,实在是太大言不惭了。 更要命的是,听她翻译完,萨拉竟然真的露出意动之色。 虽说最终没在饭局结束之前,有任何表态,但这种意动,就很要命。 因为萨拉这样的表情意味着什么,胡瑶实在是太清楚了。 响鼓不用重锤。 吴远话也没有多说,点到为止。 余下的时间,都用来填饱肚子了。 相比于芬迪找曼迪菲做代工,还是眼下这顿饭更加现实一点。 所以吴远说归说,其实并没有过多的期待这事能够成真。 好歹是一博洛尼亚的高材生,怎么可能,真就自己说什么,她就信什么。 等到酒足饭饱,吴远直接起身道:“感谢萨拉女士的盛情款待,我很累,就先回去休息了。” 萨拉也起身买单道:“谢谢吴,你的赐教。” 回去的路上,瞧着萨拉若有所思的表情,胡瑶终于忍不住了。 “萨拉女士,恕我直言,吴老板应该是在忽悠你,但我没证据。” 萨拉不解地道:“他为什么要忽悠我?这的确是一个可行的答案,不是么?” 接着续道:“作为一个跨国品牌的区域负责人,如果只把个人业绩集中与某一方面,其实是有所欠缺的。吴的答案,提醒了我,启发了我。我觉得我有必要认真总结一下,递交上去。” “不管最终能不能通过,但这样的目标计划书,对我是个突破。很可能打断总部对我的固有印象,这是一个值得冒险的尝试。” 胡瑶顿时无言以对。 她忽然发现,或许自己一个外国语学院毕业生,的确是替博洛尼亚大学的高材生多虑了。 至少吴远这看似不负责任的一个答案,被萨拉这般解读运用之后,是真的有点子智慧在里面的。 第594章 此消彼长,重任在肩难轻松 到头来,胡瑶发现,只有自己的想法是多余的。 果然,翻译就只是翻译。 翻译不需要带主观臆断,老老实实地把双方的
相关推荐:
霸道仙路
影后虐渣成神记
酒酿小圆子
上门龙婿
酷酷上司不给爱
观生镜
请你一枪崩了我
少年仔 完结+番外
爱情,独角戏(上)
抱得魔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