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的,彭二牛越想越觉着有可能。 于是中午拉着这两天臭味相投的冯二愣子一起喝顿酒,吃了饭。然后酒壮怂人胆,趁着酒劲未消,俩人直接来到黄家巷小区。 找上黄琦雅家的门,就开始咣咣砸门。 “姓吴的,我知道你在里头!你别不敢开门,咱们这笔账,迟早要算!” 冯二愣子喊的那叫一个卖力。 因为彭二牛答应他,这回敲下来的钱,有多少算多少,全部分他一半。 这种好事上哪儿找去? 可惜他喊得这么卖力,也没讨得了好。 彭二牛还嫌弃他,扯着嗓子对他直吼:“你没吃饭哪?换我来!” 其实冯二愣子声音不小了。 可俩人毕竟是喝多了,听起声来忽远忽近的。 于是冯二愣子让出身形,彭二牛站到了前面。 结果手刚举起来,门突然开了。 开门的不是吴远,而是一个身高一米九的壮汉。 彭二牛只觉得眼前一黑,还没看清楚壮汉长什么样,身后的冯二愣子就一声大骂:“敢拖老子下水,苟日的彭二牛……” 骂道最后,人已经蹿下楼了,头也不回。 彭二牛也想跑来着。 可他是真喝大了,腿脚根本不听使唤。 加上大高个也没给他太多的反应时间,跟提溜只小鸡似的,直接把他薅进屋了。 进了屋,彭二牛才发现:坏菜了,特么今天这一脚踢铁板上了。 屋里除了吴远,还有仨! 然后就听把他薅进屋的大高个问了:“师父,这人谁呀?” 在徒弟面前,除非实在憋不住,吴远一般不会笑。 可这回,他笑得忍俊不禁的:“彭二牛呀彭二牛,我想过你会来找后帐,可万万没想到你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找过来。” “看看,我这仨徒弟刚从老家过来,你就来了,你可真会赶好时候啊!” “说吧,这账你打算怎么算?” 彭二牛登时酒醒了大半,扑通一声跪了:“吴老弟,不,吴老板,求求你,就把我当成屁,放了吧?” 不等吴远发话,马明军就抢先道:“师父,这人不能放!今天要不是赶巧我们仨过来,你不就麻烦了吗?” 一听这话,彭二牛吓得跪都跪不稳了,直往地上出溜去。 “几位好汉,我再也不敢了!看在都是苏北人的份上,你们就饶过我吧。” 眼见威慑效果达到了,吴远见好就收地挥挥手。 彭二牛谢天谢地,转身就跑了。 “师父!”马明军还不乐意。 吴远压压手,“快说说,你们仨怎么这么快就到了?我每次坐火车过来,最快也得下午三点钟以后。” 马明军嘿嘿一笑:“师父,这次你一定想不到,我们仨是从站里坐大巴直达的。” 朱六标点点头。 赵宝俊早已被工作台上的图纸所吸引,没在意。 吴远精神振奋:“你们来得正好,现在我手上有两个装修项目,眼前这黄小姐家,和楼下郝先生家里。” “咱们先把这俩项目做出口碑,做扎实,等到稍稍打开点局面,我打算成立个建筑公司,争取做大做强。” 赵宝俊终于放下图纸道:“师父,在上海开私人公司,不会有麻烦么?” “这边还好,相对开放一些。” “要不说怎么说是大城市呢!”马明军啧啧道。 随即从包里,边掏边道:“师父,这是你家里装修的效果照片,都洗出来了,好多张。” “这是师娘给你带的裤衩和汗衫,怕你没时间洗,多带了七八条,留着换洗。” “这是师娘给你带的疙瘩菜,说你最爱早上喝粥就一口……” 吴远一脸笑意。 有媳妇想着念着就是好。 即便带的都是些家常之物,稀松平常的,心里也倍觉温暖。 “你师娘和孩子都还好吧?” “挺好的,玥玥和小江都长得白白胖胖。” “厂里活多么?” 一问这话,朱六标先笑了。 吴远当即就问道:“老六,你笑什么?” 朱老六笑而不语。 赵宝俊更是不可能说。 吴远只好道:“明军你说。” 马明军憨憨地道:“是这样的,今天一早,师公听你要人,还数落你来着。幸好你要的是咱们仨,换做别的大师傅,师公未必会放人。” 吴远疑惑道:“订单这么多么?” 马明军点头道:“比上月,反正是只多不少。” 看来在电视台打字幕广告的效果还不错,还挺深入人心的。 “订单多了,让师父扩大队伍,继续招人哪。” “师公怕厂子扩大太招眼,所以宁愿让大师傅们加班加点,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招人。”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吴远沉吟道:“这边做起来之后,木工肯定会缺。我一会出去打个电话。” 聊完厂里的事,吴远又说回眼前这事情上来。 “在外头搞装修,跟在厂里做木匠活不同,咱们现在是要直接面对客户的。” “当然了,大城市的人,对我们这种小地方来的打工人,天生就是有优越感的。所以有时候,话说的不好听,事做的不到位,你们不要往心里去,更不要直接跟客户开干!” “记住,客户就是上帝!” 马明军立马就问了:“师父,上帝是什么?” 不等吴远解答,朱六标就抢答了:“西方的老天爷,听说城里有人偷摸信这个。” “客户就是老天爷?”马明军喃喃道:“客户这么大?” 最后还是赵宝俊干脆:“记住别惹事就行,凡事有师父。” 吴远点头:“对头。” 简单交代完,吴远开始分配活儿。 电锤、电刨都送到了,接上电就能干活。 用电刨开龙骨,都是熟练工,这点不用多说。 拿着电锤在墙上开槽,更是马明军的强项。 他人高马大的,就喜欢这种暴力带劲的活儿。 至于电路电线这种精细活儿,朱六标特别擅长。 毕竟他拜师入门之前,就是村里收电费的,兼顾着变电站推闸刀的光荣任务。 安排完仨徒弟,吴远拍拍手,出门去给厂里打电话。 第118章 口碑逆转,突然爆单(1/5) 电话打到财务室。 马明琪一听是他的声音,激动得蹭地一下站起来了。 吴远问了一通厂里的订单情况,果然如仨徒弟所说,订单持续上涨。 简单了解之后,就让马明琪去叫师父乔四爷来接电话。 很快,乔四爷闷不吭声地接起了电话。 吴远知道老爷子的脾气。 没有颐指气使地直接让老爷子抓紧摇人,而是跟他讲起了上海这边的情况,提起了等段时间找乔五爷要几个瓦工师傅过来。 项目不多,瓦工那点零活,他且能做做。 项目一多,分工协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肥水不流外人田。 虽然闸北劳务市场那边也能找到人,但吴远还是倾向于找老家人过来。 别的先不说,起码知根知底。 乔四爷听到最后,才来了一句:“人的事儿,你不用管。老五那边,我去说。” “好嘞,师父出面,我求之不得。” 挂了电话,乔四爷还在发愣。 他也是刚才意识到,自己这个关门弟子,已经站得比自己高,看得比自己远了。 既然他要摇人,那就摇吧。 正思忖间,就听马明琪弱弱道:“师公,我给你倒杯茶?” 乔四爷回过神来,“喝什么茶,忙着呢。”说完就走。 马明琪这才大松一口气。 摸起书本继续自学。 吴远打完电话,回到小区,开始一门心思地给楼下郝家出设计图。 活儿有仨徒弟干就够了。 不懂的地方,他们自然就过来问了。 如此一来,出图更快了。 当天就出完了,但等到晚上孙丽过来问的时候,他并没有拿出来。 做得太快太熟练,没准会让客户觉着这事简单没技术含量。 连带着就很难对设计费这种事儿买单。 晚上师徒四人回到四平路。 小小的两居室里,顿时满屋大汉。 吴远让马明军出去买了几个菜,五个大男人,吃了像样的一顿饭。 有肉无酒。 是吴远没让喝。 出来是打工挣钱的,不是花天酒地的。 这个基调必须定下,尤其是给几个徒弟,必须立下这规矩。 免得喝酒误事,酿成大祸。 一夜天明。 马明军四五点钟就醒了,搁那儿大惊小怪地道:“上海这天亮的也太早了?” 不像马明朝,每天早上起来,谁也不惊动,一声不吭地就把早餐买回来了。 当然,吃喝拉撒的花费,吴远都是叫记账。 尤其是现在人多了,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不能可着谁一个人拿钱。 吃完早饭,师徒四人从四平路坐公交,直奔黄家巷。 线路吴远早就摸熟了,班次也一清二楚。 只是这年头公交卡点没那么准。 仨徒弟刚到,有些新奇。 尤其是这车从四平路出发,车上有不少附近上车的女大学生。 看得朱六标那叫一个激动,连说:“师父,有这种好事,你怎么不早点叫我来?” 吴远没眼看道:“现在也不晚。这些大学生,你但凡能娶回家一个,彩礼钱师父替你出了。” 朱老六顿时喜出望外:“真的,师父?” 听得赵宝俊实在为他着急:“老六,师父的意思你还听不明白么?你找对象,能不能现实点,别一看到漂亮的、有文化的,就不管不顾地想要上。到头来受伤的是你自己!” 马明军瓮声瓮气地道:“老六,我得提醒你,现在有流忙罪,你可不能胡来。” 有俩明白的徒弟,吴远就放心了。 黄家巷小区。 每天都会过来看一眼的黄琦雅,见到自家屋里的进度,大为惊讶。 辣个男人,难道有三头六臂,干活这么快? 结果看见吴远开门进屋,身后还跟着仨个老爷们,顿时恍然大悟。 “吴师傅,你很快呀,装修队都搞起来了!” 男人不能太快。 吴远矢口否认:“不快不快,他们都是我徒弟,从老家叫过来帮帮忙。” 黄琦雅顿时一脸意外。 这仨徒弟,有年龄比你大的,有个头比你大的,还有心思比你野的。 你这师父,镇得住么? 然而很快吴远就像她展示了身为师父的权威。 马明军和赵宝俊一声不吭地就去干活了。 唯有朱六标还在盯着她傻笑。 在朱六标眼里,和眼前的黄琦雅相比,公交车上那些女大学生都是过眼云烟。 一条牛仔裤,外加一件T恤衫。 稀松平常的衣服,却打扮出不一样的效果来。 活脱脱一成熟的水蜜桃哇。 直到屁股上挨了一脚:“愣着干什么,干活去。” 朱六标这才捂着屁股继续布线去了。 “黄小姐,徒弟小,不懂事,别见怪。” 黄琦雅微微一笑,目光不由在吴远身上驻留了片刻。 和仨徒弟相比,吴远身上的确有着超出年龄的沉稳和成熟。 “听说彭二牛昨天来找麻烦了?” “黄小姐果然消息灵通,没事,已经搞定了。” 一大早听邻居说起这事的时候,黄琦雅还有些意外。 现在没有了。 送走黄琦雅没多久,孙丽又找过来了。 还带来了一个大西瓜。 这回看在西瓜的份上,吴远拿出了设计好的部分图纸,并称剩下的还在画。 即便如此,孙丽依旧喜出望外,捧着图纸,就像看着新家一样充满期待。 “吴师傅,你设计的太好了,这就是我想要的样子!” “您满意就好。” “满意满意,太满意了。” 打发走孙丽,吴远就带着仨徒弟埋头干活了。 啥也没多想。 可到了下午,上门拜访的邻居忽然多了。 等到晚上下班前,甚至有四五家直接确定把房子交给吴师傅装修的意向。 这单爆得就有点突然,弄得吴远也有些始料未及的。 人手立刻就捉襟见肘了,铺不开来了。 现在不止是得摇人的事儿了。 公司也得开起来了,最起码得有个办公地点,方便慕名而来的客户上门洽谈。 否则,整天在黄琦雅家里算是怎么回事? 人家一大姑娘的家,人来人往的,以后还住不住了? 吴远在琢磨这些事儿的同时,刚来半天的仨徒弟也是满心震撼着。 其中就属赵宝俊想得最多:“师父,这一下午,平均两拨人就成一单。好像不管他们要什么,你都能设计得出来。” 第119章 眼见他开公司,眼见他成老板(2/5) 不等吴远回答,马明军就抢先道:“废话,师父经验丰富呗。” 朱六标也跟着挠头:“可师父就来了上海几回而已,哪来那么多大城市装修设计的丰富经验?” “你们没听说过一句话么?” “什么话,师父?” “世间万法,一通百通。” 仨徒弟闷头一琢磨,也对! 师父不仅精通木工,而且瓦工、水电、暖通、油漆,都懂。 可不就是一通百通了? 回到四平路。 吴远在葛大爷的报亭,给家具厂财务室打了个电话。 马明琪果然还在值班。 这意味着厂房那边肯定有人在加班加点。 知道吴远要找乔四爷,马明琪放下电话就去了。 等到乔四爷过来接起电话,吴远就把今天爆单的事儿说了。 乔四爷震惊之余,不慌不忙地道:“人员的事我都想好了,先让翟第、陈师傅、池师傅他们几个过去。都是厂里的老人,不会给你掉链子。” “至于厂子这边的木工缺口,我再慢慢找人,慢慢磨合。另外老五那边准备亲自过去,带他的宝贝徒弟周二刀和郑前进。” 老爷子想的挺周到,吴远没什么意见,倒是对乔五爷的到来,颇为意外。 “五爷能亲自来,再好不过了。” 周日的黄家巷小区,人声鼎沸。 拿到房子的房主,不管有事没事,都会趁着休息日回来看看。 这一看,就聚到一起,交流着各种讯息。 交流最多的,无疑是房子怎么装,谁家房子装修成什么样之类的问题。 于是聊着聊着,就不免要提起声名鹊起的吴师傅。 这可是一个会做设计的装修师傅。 人年轻,观念时髦,总能捕捉到客户的需求和痛点…… 休息日黄琦雅难得赖了会床,以至于过来有点晚。 听到大家对于吴远的议论和评价,顿时一脸的意外。 那个外乡男人动作很快呀,居然不通过自己帮忙介绍,就在小区打开了局面。 匆匆回到自己房子一看,吴远的仨徒弟正在埋头苦干。 唯独不见吴远的踪影。 “吴师傅呢?” 朱六标咧嘴一笑:“师父在楼下凉亭里,接待小区里谈装修的客户。” 黄琦雅又找到凉亭一看。 果不其然,围得是里三层外三层。 这火热的场面,还真就让他打开了局面。 黄琦雅微微一笑。 即便心里有点破防,但依旧保持着小布尔乔亚的优雅。 毕竟前阵子,她还用介绍小区客户这招拿捏过吴远。 但是很快,她就恢复如初,和邻居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吴远这一接待和洽谈,直接忙到了中午,日照当空。 房主们实在受不了天热,才陆续散去。 吴远清了清嗓子,干到冒烟。 正准备喊一嗓子让朱老六出去买瓶水,结果旁边有人递过来一罐健力宝。 冰镇的,透着凉气。 抬头一看是小布尔乔亚。 于是乐呵呵地接过来:“谢了,总在电视上看到,还没真喝过。” 谢不谢的不重要,关键是后边的话,她爱听。 “都说万事开头难,在小区打开局面的感觉不错吧?” “还行,多亏了黄小姐第一个信任我,给我机会。” “我呢,另外还有两套房子,也打算装修。那两套房子的小区更大,住户更多。” 这话听得吴远眼前一亮,敢情小布尔乔亚还真有小布尔乔亚的资本。 年纪轻轻,就坐拥三套房子,起码价值三五十万。 但有钱归有钱。 吴远不会为了赚钱,而不管不顾的:“黄小姐,老话说,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你买房投资可以,但没必要每一间都装修吧。装修卖不上价,很可能白花钱。” 对此,黄琦雅早有定计:“没关系,我打算一间装成西式,一间装成北欧风。然后把他们租给领事馆的老外,正巧我跟他们比较熟。” 好家伙,失敬失敬! 这年头有跟老外做生意的路子,挣个三五套房还不是轻轻松松的? “那没问题,黄小姐。不过在此之前,我打算开个公司,把项目、人力统一管理协调起来,省得项目越多,管理越乱。” 这回轮到黄琦雅眼前一亮了。 这个外乡人丝毫没有因为项目爆单而冲昏头脑,反而理性地想到开公司来加强管理。 “这是好事。”黄琦雅肯定地道:“不过在上海开公司,需要办哪些手续,跑哪些部门,你清楚吗?” “还请黄小姐指点一二。” 听人劝,吃饱饭。 尤其是吴远发现,眼前的黄琦雅不仅跟领事馆熟悉,而且多少有点关系背景。 否则能每天随随便便就丢两包华子过来给木工师傅抽? 要知道,这两包烟钱都超过工价了。 除非这烟是别人送的,放着也是浪费。 况且,他虽然知道开公司要跑工商、税务,但的确不清楚这些衙门在哪儿。 有个熟人指点指点,能省跑不少冤枉路。 黄琦雅稍一思忖:“一句话两句话说不清楚,算了,我明天带你跑一趟吧。” “黄小姐愿意帮忙,实在是太感谢了。” “对了,你想把公司挂在哪个区?” “浦东?” 黄琦雅眉头一簇,一脸怪异道:“如今浦东并没有独立的行政规划,分成好几块,有HP区、川沙县、南市区。我建议你先挂在HP区,将来有需要,再转过去。” 这倒提醒吴远了。 未来的浦东新区,如今压根不存在。 “行,那就HP区吧。” 转天7月10日,周一,下点小雨。 天气反而愈发闷热。 吴远坐着黄琦雅的小拉达,跑了一上午,总算是把建筑公司的手续都办下来了。 至于公司名字,就叫上海腾达建筑公司。 寓意腾飞发达。 在这之间,他也见识到了黄琦雅的本事。 对各路政府职能部门,轻车熟路。 有她说话,省了不少功夫和麻烦。 “恭喜你,吴老板,现在你是一家上海公司的老板了!” 果然上海人的优越感,无时无刻,无孔不入。 不过黄琦雅这句道贺,却是有感而发。 毕竟三五天前,眼前这男人还只是个小地方来的穷苦外乡人。 如今,眼看着他开公司,眼见着他当了老板…… 第120章 吴师傅会的花样就是多(3/5) 和黄琦雅分开,吴远回到黄家巷小区,就见马路对面正好有两间门面,贴着招租的字样。 这不巧了么? 他正愁公司没个办公地点。 如今公司装修业务全都是面向黄家巷小区的房主们,所以这俩门面是再合适不过了。 至于后面业务铺开了,范围扩大了,再另寻个写字楼也不迟。 照着招租上的电话打过去,吴远直接把房主叫过来面谈。 最后从500块月租,杀到了400块,才堪堪拿下。 即便如此,这价格也比在北江租个百货公司的柜台高了。 所以这地域发展的差异,实在太大了。 也难怪黄琦雅,面对自己,总想找找大都市的优越感。 加上她常年跟老外打交道,这优越感更是双重叠加,更加强烈了。 吴远并不介意别人在自己身上找点优越感。 何况黄琦雅真的帮了不少忙,不求回报不求啥的。 让人找找优越感又怎么了? 签下了铺面合同没多久,赵宝俊就从车站把翟第、池师傅和陈师傅接过来了。 后头还跟着乔五爷,以及周二刀和郑前进俩徒弟。 一见面,吴远就先散了一圈的烟。 乔五爷对吴远散华子早已见多不怪了,倒是其他几位师傅和周二刀、郑前进俩位瓦工师傅,全都夹在耳后,舍不得抽了。 结果马明军拿着打火机一一给众师傅上火道:“咱们现在每天两包华子,几位大师傅千万别舍不得抽。” 这下可把大师傅们惊呆了。 “什么人家,敢这么放任师傅抽华子?” “上海人都这么有钱的么?” 朱六标一脸神往地道:“是个绝顶漂亮的女人,姓黄,不到三十,还没结婚。” 马明军立刻揶揄道:“没结婚,也没你什么事。就你这样,就别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了。” 一众老爷们会心一笑。 就听赵宝俊突然来一句:“黄小姐帮了师父不少忙,八成是看上师父了!”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吴远抬脚要踹赵宝俊,先是被赵宝俊躲了开来。 接着就被乔五爷拉着叮嘱道:“小远,你可不能对不起落雁。” “放心吧,五爷,不会的。”吴远失笑着解释道:“上海女人,轻易不会看上咱们这些外乡人。所以我也顺便给大家先提个醒,咱们赚咱们的钱,对这种态度不要见怪。” 乔五爷立刻给吴远站台:“这话得听小远的,尤其是你,周二刀,一嘴胡茬的,笑起来能吓死人。” 周二刀露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师父,我尽量不笑,还不成么?” 当晚,众人在四平路找了个饭馆,一起吃了顿饭。 算是为乔五爷等人接了风。 席间听着吴远,从抱着牌子到闸北大市场蹲活,到一举签下十多家,只用了短短不到一周的时间。 都不由拍案叫绝。 这揽客拉活的本事,也是绝无仅有了。 接着有听说吴远连开公司手续都办了,更是觉着无比振奋。 尤其是最早跟着吴远的池师傅和陈师傅,内心的震撼无以言表。 他们是眼看着兴旺家具厂一点一滴地发展起来的。 谁曾想,这才不到一年。 吴远这公司已经开到上海来了,赚起上海佬的钱来了。 这特么谁能比? 数遍全北岗,也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能人。 与此同时,他们又觉着无比庆幸。 因为相比其他人,他们是第一批跟着吴远干的人。 比起后来者,他们绝对的元老级打工人。 如今又二话不说地跟着吴远到上海闯荡,一旦上海这个厂做大做强…… 想到这里,池师傅和陈师傅的嘴巴已经咧到耳朵根了。 女人嘛,一旦跟错了老板,还可以通过嫁对老公来补救。 然而男人,就只有跟对老板这一条路可走。 好在,他们走对了。 吃完晚饭。 吴远给乔五爷这行人,先找了家旅馆安置下来。 找房子的事儿就交给赵宝俊了,这徒弟机灵点,能说会道的,仅次于自己。 这事儿交给他办,吴远放心。 抵达上海的第二天,乔五爷等人就正式开工了。 吴远直接把人分成三组,全是两个木工搭配一个瓦工的组合。 然后三家装修同步推进,包括黄琦雅家、郝爱国家、以及梁伯家。 交叉支援,形成人力覆盖。 保证每个人每天都有活干,这样反而高效。 工人一进场,对于楼下郝家和隔壁栋的梁伯家,都是当成大事来看待。 全都买了鞭炮在楼里炸。 场面那叫一个热闹,等于又给吴远加了一波宣传。 吴远趁机跟大家说了,新公司的办公地点。 里头有水有空调,欢迎房主们上门面谈。 再不用顶着三伏天的大太阳,在小区里露天谈了。 忙完这一遭,吴远回到小区对面的门面,先写了张招聘启事贴了出去。 招聘前台,20~25岁,形象好,气质佳,月薪200,包工作餐。 随后就沿着街面找到一家文印社,制作了腾达建筑公司的门前招牌和墙上背景。 公司虽小,但该有的咱得有。 等从文印社回来,吴远发现门前,马明军带着个女人在等。 一见到吴远,马明军就忙不迭地上前道:“师父,这位温女士刚才找过来,发现没人,找到黄小姐家去了。” 吴远连忙致歉:“不好意思,温女士。新公司刚成立,千头万绪的,招待不周,招待不周。快里面请。” 里面其实就俩凳子,一张桌子,还是前任租客留下来的。 好在有个坐的地儿。 加上房东特地打扫过,还算是干净。 吴远招呼着温女士坐下,就叫马明军去买两瓶汽水来。 “温女士,您家里多大房型,有什么具体要求?” “我家是101平,三室一厅。吴师傅,我就想问问你,最豪华的,不怕花钱的那种,你能不能装?” 好嘛,来了个阔太太。 “温女士,你想要中式豪装,还是欧式豪装?其实贵就贵在材料的选择上,工时费上多不出多少……” 这话听得温女士心花怒放,居然豪装还分中式和欧式? 果然传言一点不假。 吴师傅会的花样就是多! 第121章 老乡见老乡,俩眼泪汪汪(4/5) 马明军直接搬来了一框的汽水。 看得吴远当时就想骂他,人大憨马大楞的。 话到嘴边,又忍住了。 结果,就是这框汽水,反而帮了大忙了。 吴远给温女士,把中式豪装和欧式豪装的理念说透了,结果温女士反而犯了选择困难症。 这就是选择太多的坏处。 但
相关推荐:
逆战苍穹
蚊子血
斗罗:转生火麟飞,幻麟星云
莽夫从打穿肖申克开始
爱情公寓之学霸女友诸葛大力
朝朝暮暮
先婚后爱
快穿甜宠:傲娇男神你好甜
长夜(H)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