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都市神级仙尊 > 第8章

第8章

吴远留出200多块车票钱,仅仅用半天时间,就把剩下的16500块全换成了国库券。 来晚的机关工作人员,眼见吴远不收了,不由扼腕叹息。 吴远连忙表示:“这样吧,你们等我信。我回去跟老板说说,看他愿不愿意多收点。” 亟待出手国库券的机关人员,连连感谢。 就差把吴远当亲人了。 马明军面无表情,内心却忍不住想笑。 哪有什么老板?师父他自己就是最大的老板! 就这样,师徒俩往来于合市和上海。 从最初的夜宿火车站,到在吴宫大酒店以及合市的招待所各自定了一个长包房。 从最初的只挤硬座票,到后来只买特快软卧,两个人四张票的那种。 从最初的贴身缝裤兜,到后来光明正大地用公家人常用的手提包装钱。 不是师徒俩有钱膨胀了。 而是,一来天气越来越热,单薄的衣服越来越藏不住钱。 二来钱也越来越多,就算是冬天那装扮,也压根藏不住了。 再加上时常在火车站安检,破烂和巨款结合在一起,被车站警察谈话了好几次。 既然藏不住,那就不藏了。 吴远干脆给自己置办了几身公家人的装扮,中山装,白衬衫,黑眼镜,油光锃亮的皮鞋,以及一丝不苟的发型。 配上机关常见的手提包,让人一看就觉得,这人是替公家办事的。 公家的钱,你也敢盯? 那不是找死么? 另外顺便给马明军置办了两身保镖的行头,墨镜一戴,谁都不爱。 特别冷酷。 原本冷酷这种派头,是马明军这种热情的汉子,无论如何也装不来了。 可是,当他看着师父挣的钱,从2万到10万,再从10万到20万,那心早就麻木了。 麻木的双眼,带着黑黑的墨镜。 妥妥的冷酷无疑了。 然而吴远并没有在20万停下来。 师徒俩一直奔波到7月上旬,在上海和合市来回倒腾二十多次,直到几乎把合市明里暗里流通的国库券一扫而空了。 这才打算罢手。 一旦有了罢手的打算,吴远顿时归心似箭,当下按照惯例给村部打了个电话,说明归期。 而后立刻安排马明军去退房离开。 走到合市火车站的时候,马明军努了努嘴,冲前面的一人俩保镖的阵容道:“师父,你瞧,那人跟咱们差不多哎。” 吴远一看居中那人的面孔,顿时有个大胆的猜想。 这莫不是传说中的杨百万吧? 在他的故事里,的确是靠倒腾国库券挣的第一桶金。 从2万到100万,得了杨百万的称号。 如今自己用一万五,轻松复制了他的神话。 由此可见,对方挣得,只会比百万更多。 不过吴远并没有上前搭讪的意思。 传说中的人物,就让他成为传说吧。 然而他不去找杨百万,却防不住杨百万过来找他搭话。 尤其是看起来相对土气的车站里,突然出现这么两伙洋气招眼的人物,想当作看不见都难。 杨怀定递了根华子过来:“敢问你就是传说中的吴总吧?” 吴远接过来,“不敢当,杨总。” “你听说过我?” “彼此彼此。” 一通寒暄过后,双方互留了联系方式。 不是为了以后怎么怎么样,就是一种交际,一种形式。 乘坐特快空调包厢,半天时间,抵达上海吴宫大酒店,把最后这点国库券全部卖掉。 吴远包里的现金达到108万3000多。 这已经刨去了师徒俩置办的这些行头、来回车票,以及酒店包房的花费。 看着这么多现金,吴远跟做梦一样。 这可是1988年,不是2008! 忙完这一切,师徒俩未做停留,直接退了包房,打车直奔火车站,订了当天晚上的空调特快,凌晨时分抵达彭城。 彭城火车站这边,熊刚从北岗县包了辆面的过来接人。 200块。 钱自然是吴远付。 面的师傅兴奋的一夜没睡着,一路上跟熊刚攀谈来攀谈去。 熊刚懒得搭理他。 他正在琢磨,幺弟所说的那句‘挣了大钱’,究竟是多少钱。 竟然宁愿花费200块冤枉钱包车来接。 这不是白白扔钱么? 然而,等到熊刚接到吴远师徒俩,看着俩人手提的那沉沉鼓鼓的手提袋,顿时脸色一凛。 这样的手提袋,如果全都提的是钱。 起码也有十多万。 这么大的巨款,花费200块包车来接,太有必要了。 安全第一! 熊刚估计的没有错,他是按照每张面额10块钱的大团结来估算的。 毕竟这年头,用的最多的就是大团结。 吴远也没解释,仨人碰了面,直接上了面的车,连夜往北岗县城赶。 赶到北岗县城之后,距离船闸不远处,就让面的师傅停车,结账走人了。 面的师傅也很乐意早点做完这趟生意。 否则满车大汉,押着他开车,那感觉还真不好受。 之后仨人提着两个手提袋,走过了船闸,不多久,就到了下圩村。 熊刚派开家门时,差不多四点,天色已经有点蒙蒙亮了。 吴秀华披着件外套来开门,一见到幺弟出门靠两个月,终于舍得回来了,话茬子打开,就唠唠叨叨个不停。 直到跟着仨人到了堂屋,吴远在60瓦的白炽灯下,拉开手提包的拉链。 吴秀华不由倒抽一口冷气。 熊刚直接瞪圆了双眼。 看了三姐两口子的反应,吴远很确定,挣了这么多钱的事,暂时不能让杨落雁知道。 毕竟她怀着孩子呢。 万一真吓出个好歹来,那就是乐极生悲了。 至于让三姐、三姐夫知道他的身家,吴远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三姐两口子对他的照顾,不是父母,胜似父母。 吴远对他们,没什么好隐瞒。 片刻后,吴秀华这才艰难地发出声音,问道:“幺弟,你没做什么犯法的事吧?” 吴远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 那上面详细记录着他买卖国库券的来往账目。 好几次,他都是拿这个取信于车站警察的。 吴秀华一看,就明白了,虽然疑虑国库券能挣这么多钱,但肯定幺弟没做什么犯法的事。 “这有多少钱?”三姐问。 “一百多万吧。”三姐夫答。 第30章 比一百万更震撼的好消息 这没什么难算的。 熊刚按照十块钱一张票子来估算,已经得到10多万这个结果。 那么换成一百块钱一张的话,直接乘以10就好了。 结果很显而易见,好么? 看着这么多年,吴秀华吃惊之余,当即想到:“这么多钱,可千万别马上告诉落雁知道。” 这是跟吴远想到一块去了。 吴远点头,迷迷糊糊地靠在椅子上就要打盹睡着。 下一秒,就听吴秀华碎碎念道:“落雁怀的可是双胞胎,再多的钱都比不上。” 噌的一下。 吴远突然坐起来,宛如垂死病中惊坐起。 “三姐,你说什么?” “我说你有福气,你媳妇给你怀了个双胞胎。” “我媳妇万岁!” 这可是比他挣了一百万更加震撼的好消息。 听得他困意全无,恨不得立刻长出翅膀飞回去。 但这笔现金必须先存到银行去。 在三姐家火急火燎地待到吃过早饭,师徒俩跟着熊刚直奔市里的四大行。 把108万,存成了5份。 4份25万,分别按一年期定存在四大行,利率都是5.4%。 一份5万,只存了三个月,随机挑了建行,利率只有2%。 但是无伤大雅。 对于这笔5万块的零钱,吴远只是希望银行代为保管而已。 很有可能存不到三个月,就要提出来用掉。 至于余下的3万3000多块钱,吴远准备直接带回家去。 当场点了800块给三姐夫,算是还上之前结婚欠下的窟窿。 其他三位姐姐的借款,交给三姐一并带到。 这一点一向如此,吴远没什么后操心的。 熊刚点了钱之后,又掏出3张大团结推给吴远。 “三姐夫,咱用得着这样么?”吴远失笑道。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熊刚坚持道:“以后我跟你三姐缺钱了,可以找你借。但就是不能这么不清不楚地占你这点便宜。” “行吧,三姐夫,我就不回你家了。” “行,我就不留你了。车你不用管了,我找人骑回去。对落雁这边,该忍住的要忍住,记住你三姐的话,一切以娘仨为重。” 熊刚说完,又转而对马明军交待了一句:“你也一样,回去任谁都不要说,免得给你师父招祸。” 马明军依旧沉浸在酷酷中难以自拔,点点头:“我知道。” 师徒俩抬手招了辆面的,坐进去跟熊刚挥手告别。 梨园村。 得知吴远今天能到家,肚子里的俩孩子一夜没消停。 搅得杨落雁也没睡着觉,天还没亮,就睁眼看着芦苇顶。 加上天气又热。 怀双胞胎的她,很是辛苦,身上的汗簌簌地往下掉,没一会儿,衣服就汗湿透了。 天亮了,气温升高。 杨落雁更是辛苦。 但是离开沉闷的房间,走到外面树底下,大小有点子微风。 身后蔺苗苗摇着蒲扇在喊:“舅妈,我最最坚强的舅妈,你就坐下来歇歇吧。你再站一会,就成望夫石了。” 杨落雁头也不回地道:“我站着凉快些。” 蔺苗苗吹了一下刘海:“谁信呐!” 直到,一辆面的车打村口拐进来,途径自家门口,杨落雁连忙招呼道:“苗苗,你快过来看,是不是你舅舅他们回来了?” 蔺苗苗抬眼瞄了一下:“舅妈,那是面的车,好贵的。从县城过来,起码20块钱。我舅他能舍得花着钱?” 然而,下一刻面的车真的在门口停下来了。 紧接着一直吐着舌头的大黄,蹭地站起来,兴奋地狂吠。 车门打开。 人高马大的马明军先下车,接着才是派头十足的吴远。 看清楚那张面孔,杨落雁顿时眼眶湿了。 整整53天,接近两个月了,他终于回来了! 正准备迎上去,却突然感觉一股内急袭来。 该死的。 自打知道怀了两个孩子,身体负担重了不止一倍。 不仅是营养需求变多,而且连上厕所都比别人一胎的频繁。 吴远一下车,带着笑意走向杨落雁,正准备给媳妇一个拥抱呢。 结果发现媳妇走着走着,身子一拐,奔厕所去了。 蔺苗苗在后面,啃着甜瓜没心没肺地笑。 “师父,那我就先回去了。”马明军见机就要溜。 “等等。”吴远从兜里掏出一沓子钱,点了5张老人头给他道:“跟我出去这么久,这点钱算你工资。跟其他人不要多说。” “师父,哪用这么多?”马明军还想推辞。 但吴远管不了三姐夫,还管不了他么? 直接塞给他,撵他赶紧回去。 蔺苗苗蹦蹦跳跳地迎上来,没心没肺地道:“哇,舅舅这么大方,出去挣了几个钱?” 吴远老神在在地原地等媳妇,顺便摸了摸熊文的脑袋,这孩子又长个了,然后才漫不经心地道:“说出来吓死你。” 蔺苗苗偏不信,毫不示弱地挺胸抬头:“你说一个试试。” 眼见杨落雁从厕所出来,吴远赶紧走过去扶,边扶边道:“媳妇你真伟大,竟然能给我生个双胞胎。怎么发现的?” 杨落雁被吴远扶住,浑身都跟着放松,就连肚子里两个调皮鬼也消停了几分。 “是三姐不放心,特地带我到县医院做的检查。医生一开始觉着胎心有点乱,后来上了刚进的什么机器一查,才发现是双胞胎。” 蔺苗苗补充道:“是B超。” 吴远不由心疼。 在当今这个医疗条件下,生双胞胎,不仅意味着双倍的辛苦,而且意味着双倍的风险。 他就这么一个宝贝媳妇,怎么能不担心? 杨落雁知晓他的心意,笑着宽慰道:“我问过我妈了,远在外地的小姨也生了双胞胎,很顺利,母子平安。看来是我妈她们这一系,有这个基因。” 吴远得意洋洋地道:“那也得有我的努力。不然老丈人怎么没养个双胞胎闺女?” 三人带着熊文,在院子里凉棚底坐下。 杨落雁身子重,只能坐个高凳子,免得起来坐下太辛苦。 即便如此,吴远还是指使蔺苗苗道:“过去,扶你舅妈坐稳了。” 蔺苗苗不明就里地道:“舅妈坐得挺稳的。” 吴远盯着她。 蔺苗苗一头雾水,却也只好照做。 接着就见吴远拉开带回来的手提包,从里头掏出三沓子老人头,以及一些散钱。 “媳妇,这次挣的钱都在这儿了,总共3万3。” “多少?”杨落雁果然有些激动,以至于身形有些不稳。 好在被蔺苗苗眼疾手快地扶住了。 第31章 等着看亲妈的笑话,亲生的! 扶住了大惊失色的漂亮舅妈,才轮得着蔺苗苗自己大惊失色。 短短不足两个月时间,舅舅就把带走那笔钱,翻了一番? 仿佛舅妈一样,把肚子里的一个宝宝,变成了俩宝宝,双胞胎。 这都是什么神仙的两口子呀。 感性地感慨完,蔺苗苗这小学数学功底,才逐渐发挥出来。 不满俩月,就按2个月算。 相当于舅舅每个月在外地挣8000块。 即便再考虑这是两人一起合伙挣得,那是人均4000块。 什么样的营生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挣这么多钱? 蔺苗苗百思不得其解。 但她依旧不会想到杨落雁提出的那种可能。 “这么多钱,都是你合法挣来的?” “当然是合法所得了。” 对于舅舅的回答,蔺苗苗并不意外。打小就跟他一起玩的,舅舅的胆子一向不大。 叫他为了点钱去犯法,那不可能。 也正因为舅舅老实,所以自己亲妈吴淑华一直看不上他。 觉得他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 以至于每年回娘家的唯一乐趣,就是回来薅羊毛,带回家。 俗称不劳而获。 现在好了,吴淑华要是知道舅舅现在的本事,不得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一想到这种可能,蔺苗苗就觉着无比快活。 眼见杨落雁平静下来,吴远暗自庆幸。 得亏自己有先见之明,得亏听了三姐的话,只拿出零头的零头。 否则真把媳妇肚子里的孩子吓出个好歹来,后悔都来不及。 悻悻之余,吴远心想着,必须把那四个存折本收好。 等孩子出生之后,再告诉媳妇。 否则真让媳妇收拾衣服或者行李时发现,等于现在的小心翼翼前功尽弃。 其实杨落雁对于丈夫的期望不高。 她不图吴远此行出远门,能挣多少大钱,只求吴远能平平安安地回来,就万事大吉了。 至于钱,可以两口子慢慢挣。 这超低的预期,碰上吴远交出的超大收获,骤然一拔升,难免有些上头。 吴远了解媳妇,所以再开口,都是把杨落雁往地上接的那种。 “媳妇,你别看现在钱这么多。扣除爹给咱赊的材料钱,就只能剩一万出头了。” “那也是一个小目标了,净赚的,我知足!” “都交给你保管。” 瞧着两人郎情妾意的样,蔺苗苗抓起熊文道:“咱们走,我都快被酸死了。小文你呢?” 熊文一本正经地道:“姨姐,我很好。” 中午饭,吴远就在家吃。 上车饺子下车面。 杨落雁下了一锅的青菜面,又打了好几个荷包蛋。 每人一碗面一个荷包蛋。 吴远的碗里有两个。 看着熊文吃得狼吞虎咽的,再看看媳妇怀着双胞胎的身形依旧不见胖,吴远问蔺苗苗:“家里平时吃得还不如这顿?” 蔺苗苗瞄了眼舅妈的方向,默默地点了点头。 于是等到杨落雁回来,吴远直接把自己碗里的俩荷包蛋拨到了对方碗里,然后当即宣布:“从今天晚饭起,咱家每顿饭必须有鱼或者有肉。这个事儿就交给苗苗办,钱从你舅妈那儿支,每天10块钱。” “知道啦。”杨落雁一边应着,一边闷头把荷包蛋往丈夫碗里拨。 结果被吴远拿筷子拦住。 “我碗里有。”杨落雁还坚持道。 吴远更加坚持:“有,你也留着。按照你现在的营养配额,至少得吃三个。” 最后杨落雁还是挑了一个给熊文,自己只留了一个。 吃过中饭。 吴远推出二八大杠就往外走。 边走边对杨落雁道:“媳妇,今晚我跟爹清账,那钱你帮我准备好。” 杨落雁点点头,“知道了,早点回来。” 骑车离开家,吴远直奔自己那位于村部的工场小作坊。 一路上遇见不少熟人,都热情地打招呼。 有的甚至要下车来,撒根烟,聊上两句。 就这样,半个钟头后才到工场。 一到工场,才发现老代和池师傅闹得并不愉快。 果然这工场离不了自己。 吴远把俩徒弟叫来问问情况,竟然是因为电刨的使用产生的矛盾。 于是就吩咐赵宝俊:“你们平时多留意留意,工场还缺什么工具,报给我,我来买。” 然后分头找老代和池师傅谈话,开解一下,然后宣布:“工场准备再买两床电刨,如果还有什么需要的,可以跟我提。” 咱工场什么条件?每人一台专用电刨? 不过看着吴远认真的表情,又不像是说假话。 俩人顿时觉得自己心里那点别扭,实在算不上什么了。 谈完话,留下一条烟,吴远直接到隔壁的村部找杨支书。 碰巧杨支书就在那儿,把老头子激动得差点踹他一脚。 吴远连忙扶住老头子:“爹,我不是怕你踹。我是怕你摔!” 村长老许头和村里李会计都在,登时哈哈笑成一片,纷纷出言调侃杨支书。 “老杨,我觉着你这小闺女婿,比你家俩儿子成气多了。索性你那点家产,也别给儿子了,留给他吧。” “我看也是。” 不等杨支书回应,吴远就果断给二位散了根好烟道:“许伯、李叔,可不敢这么说。爹的家产,自是留给他们老两口养老。咱做小辈的,不图那个。” 老许头接过烟,借了吴远的火,猛吸了一口道:“就冲你能说出这话,就果真比他那俩儿子强!” 李会计支支吾吾地猛吸了口烟,直点头。 “别听他俩的。”杨支书一把扯过吴远,溜达到院子里的槐树底下,往地上一蹲。 活脱脱一老农。 吴远也是入乡随俗地一蹲,顺便替老丈人点着了烟道:“爹,劳烦你通知一下,今晚那些红砖、沙子、水泥、木头的钱,统一清账,你替我做个见证。” 杨支书点了点头:“行啊,比我想的早。有出息!” “有再大出息,还不都是仰仗爹你的支持?这段时间,要没你跟妈照应落雁那儿,我能放得下心在外面闯荡……” “行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杨支书打断他道:“晚上早点过来,咱爷俩弄两盅,说说掏心窝子的话。” 第32章 雪糕,西瓜,救命空调 走村部溜了一圈,说完了事,吴远早早就回了家。 顺便在村部外头的瓜摊上挑了两个十来斤的沙瓤大西瓜,带回去。 回到家。 杨落雁正带着熊文,在院里凉棚底下,铺着凉席稍歇。 屋里根本待不住。 熊文在凉席上滚来滚去,根本睡不着。 一见舅舅手里提着个大西瓜,立马蹦起来:“舅舅,西瓜!” 吴远提着西瓜直接到水井边,然后引水压井,准备打点凉的井水上来,冰一冰西瓜。 “舅舅,我帮你压水。” 瞅见吃的,孩子动力满满。 吴远把井把让给他,结果这孩子吃奶的力气都使上了,还是压不动。 反倒累了一头的汗。 看着杨落雁心疼地叫他:“熊文,你过来吧,让你舅舅弄,你压不动的。” 熊文咬牙,我偏要压,为了西瓜! 吴远也摸上井把,替孩子加了把力,很快就打了一大盆冷水。 端到凉棚底下,一屁股在凉席上坐下,从网兜里滚出一个西瓜,整个浸在井水里。 然后回头问:“苗苗呢?” 杨落雁一脸幸福地道:“她呀,拿到菜钱,就迫不及待地去乡里买肉了。” 冒着这晌午的大太阳去买猪肉,蔺苗苗果然跟她小时候一样,是个大大的吃货。 如今大了,表面矜持,内心里还是只十足的馋虫。 “冰棒!冰棒!” 就在这时,外头传来卖冰棒的吆喝声。 吴远起身道:“小文,想吃冰棒不?” “想。”这孩子什么都想吃,于是就为了冰棒,而暂时忘了西瓜,跟着吴远往外走。 叫来卖冰棒的自行车,吴远挑了半天,给小文挑了只雪糕,两毛的。 顺便替杨落雁也挑了只两毛的雪糕,而他自己,则是一毛的绿豆冰棒。 至于一毛钱以下的,一概不看。 拢共花了五毛钱。 买完回到凉棚底下,两大一小各自拆了雪糕冰棒吃起来,仿佛忘记了正身处盛夏。 起初杨落雁坚持让吴远吃雪糕,她吃绿豆。 吴远却说,他只喜欢绿豆。 于是杨落雁吃了口雪糕,就递给吴远舔一口。 舔来舔去的,舔的满脸通红。 万幸,熊文这孩子看不懂。 吴远趁机跟杨落雁说了,要花钱买电刨的事。 杨落雁二话不说地就答应了,而且补充道:“就算你不提,我也打算晚上跟你说这事的。你走这俩月,席梦思床的订单多了20单,高档组合柜也多了10单。甭说是电刨了,就算现在的人力,都有些吃紧。” 吴远点头:“先解决电刨的事,人力上我多帮帮忙,出出力。” 说话间冰棒吃完,西瓜也冰的差不多了。 吴远捞起西瓜,放在小方桌上,一刀下去,两半个。 红艳艳的瓜瓤子,看得熊文小眼直放光。 “快切块大的给孩子,瞧把小文急得。”杨落雁笑着道。 吴远一刀下去,先给了熊文。 这孩子吃得满脸瓜瓤,也浑然不知。 仿佛整个夏天的快乐,都在他手里这片大大的西瓜里。 吴远递给媳妇一块,自己也拿上一块吃起来。 在他的印象里,夏天的快乐,可不止雪糕冰棒和西瓜,还有能救命的空调。 瞅着媳妇浑身大汗,却默默承受的样子,吴远再次提了提道:“媳妇,咱买台空调和电冰箱吧。” 杨落雁迟疑道:“那得多少钱呀?” “两个加一起,顶多五六千。” 空调吴远准备买春兰的,价钱肯定比进口便宜,压缩机依旧用的原装进口,耐用。 至于电冰箱,就买万宝的,这年头正畅销的品牌。 杨落雁思忖道:“空调可以买,冰箱就算了吧?咱们这儿老停电,再好的东西,在冰箱也放不住。” 停电对电冰箱是比较要命的事儿。 但吴远依旧坚持道:“买吧,冰箱一千来块,没几个钱。等将来孩子出生要吃母乳,就离不了你人。要是有台冰箱,就能把母乳挤到奶瓶里,放冰箱里存着。等孩子饿了,拿出来温水捂捂,就能喝了。” 这是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 买冰箱这事,的确不能因噎废食。 不过一想到老是停电,吴远甚至想弄台柴油发电机回来。 算了算了。 媳妇指定是不能让的。 定下来装空调这事,吴远吃完西瓜,简单收拾一下,就出门去了。 自家堂屋是个老房子。 直接装空调,制冷空间太大不说,而且芦苇顶子也不隔热,制冷效果太差。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正房三间都吊起顶来。 既减小了制冷空间,又跟屋顶形成了一道隔热缓冲区。 空调一打,效果会好很多。 骑着二八大杠到了县里,找到一家卖石膏板的门店,根据自家的面积,定了一批石膏板,完了让老板送货上门。 定完石膏板,吴远绕了点路,去了趟百货商店,直接定了台春兰2P空调和万宝电冰箱。 春兰空调四千八,跟预料之中差不多。 万宝电冰箱小两千,比印象中的价格涨了起码20%! 吴远总算是感受到6月这轮价格冲关的威力了。 买完这两样电器,吴远并没有直接回家。 来都来了,干脆把电刨也一并定了,早点配备到位,省得老代和池师傅再掐起来,影响工作效率。 一台普通电刨一千一,两台就两千二。 除了基本配备的道具和砂轮,其他都要另买。 一趟跑下来,直接干掉小1万块钱。 虽然石膏板和电刨这两样,吴远并没有付现钱。 但钱花的是真的快。 太阳下山,吴远带上两万块钱,动身去老丈人家。 正想着从家里带条烟、提瓶酒带过去,结果杨落雁指着中午带回来没吃的那个大西瓜道:“就拿那个就行。” 吴远难以置信,调侃了句:“媳妇,你可真是爹妈的亲闺女。” 但看着熊文紧张大西瓜那样,吴远摆摆手:“西瓜就不带了,我路过村部再买吧。” 路过村部的时候,吴远不止买了俩大西瓜,而且拿了两瓶酒和两条烟。 杨落雁心疼自己,不舍得花钱。 但自己不能真不给她长脸。 再说,以他现在的身家,也不在乎这点烟酒啥的。 第33章 这辈子最有成就的事 提着东西上门,杨支书果然很高兴,尤其是当着几位老板的面。 更觉得倍有面子。 但私下里却跟吴远说:“一会酒我留下,烟你带走。

相关推荐: 卡牌大明星   驱魔人   重生从开口要钱开始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梦里花开   我曾蹦跶着路过你的牢房   这条街最靓的崽[团宠]   我的主神游戏   咆哮千金   总有人刷我好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