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谁不甘心 > 第229章

第229章

这时,一个大臣直接跳出来说道。 “陛下,我大唐士兵永武无双,前线战况斐然,三路军队皆是大胜,斩杀敌军无数!” “那车鼻、贺鲁都已经被抓回来了。” “那乙支文德更是直接被斩杀!” 这文臣很是得意自己的消息来源。 不过这也并不奇怪,李治并没有对这个消息进行保密,手底下有些官员听到这个消息也实在是很正常的事情。 “没错。” 李治点点头。 “现在东西突勒几乎已经被我们打灭了,而高句丽的主力也已经全部被我们所打光了。” “只差宰相渊盖苏文没有被我们抓回来了,不过这都是迟早的事。” “这可是当初太宗陛下都没有做完的事情,这被朕做到了,朕实在是欣喜。” 李治这个时候的表情,也是挂上了一抹喜悦的笑容。 “恭喜陛下!” “陛下圣明,陛下万岁!” 门阀代表们纷纷拱手恭喜。 但是实际上,他们内心却是在滴血。 他们早就已经知道这个消息了。 本来还幻想着这或许是一个假消息,但是从李治的口中说出,那毫无疑问,这必然是真的。 “那车鼻可汗和贺鲁可汗被我们抓到大唐之后,一定要让他们来跳舞啊。” 有大臣建议道。 李治听后也是笑道: “当然没有问题,草原上的可汗,可都是能歌善舞的,朕一定要让他们跳,不仅仅要给朕跳。” “朕还要让他们给你们跳,给大唐的百姓们也跳一跳。” “不过呢……” 李治依旧在笑,但是笑容比起之前,却是多了几分阴险的味道。 “朕除了想让这些人跳舞之外,朕还想让这些人说一说他们所知道的秘密。” “难道诸位大臣就不好奇,为什么这三个国家国力明明没有我大唐强大,而且被我大唐暴打好几次却还敢来对抗我大唐吗?” “他们哪来的底气?” “又是谁给他们的勇气?” “难道他们觉得,三国合力就能够打败我大唐?难道我大唐和历史上的大晋一样衰弱?” 李治的这一番话,更是把高句丽和突勒给嘲讽了个遍,将自己的桀骜性格散发的淋漓尽致。 “还是说,我们大唐内部又和他们同流合污,让他们提前知道情报?” “若不是这样,他们哪来的信心呢?” 李治的目光扫视过每一个门阀官员的脸上,犹如刺刀一般把他们刮了一遍又一遍。 但是还是有不少不明真相的大臣连忙摇头: “陛下,这不可能吧,我大唐怎么会有如此叛国的人呢?” “这可是大唐的耻辱!” “是啊,这样的人简直都是王八蛋!” 一些武将更是怒斥着这种行径。 这话一说出来,那些门阀的脸色更难堪了。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朕要让平民做将军! “看来陛下果然已经察觉到了大唐有人和高句丽、突勒做交易了。” “这下怎么办?完蛋了。” 不少的门阀心里已经开始慌了。 到时候一旦那些俘虏被带回来,那他们卖国的罪证将会被彻底做实,到时候等待他们的,就只有死路一条。 这样的死路,肯定不是他们想要的。 “不过。” 这个时候,李治又开口了。 “朕当然也有一种想法,就是想问问这些人一个问题,毕竟能够和他们进行交易的人,想必也是我大唐举足轻重的人了。” 李治的锋芒再次对准了门阀,就差报这些门阀的身份证号码了,如果大唐有身份证的话。 但是,听李治的语气,却是好像充满了包容一般。 “此等人物居然做出这样的事情,朕痛心疾首。” “但是,作为朕的大臣,朕当然愿意给这些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不过嘛,只希望这些人,日后能够好好支持朕的一些政策。” “支持大唐,忠于大唐,这才是长久之计。” 李治的这番话,已经可以说得上是明主风范了,充满了包容。 “什么?” 这个时候,这些门阀们的心头都震撼不已。 李治的这话里的意思,是准备不追究他们? 这是要放过他们? 这怎么可能? 他们可是已经犯下了卖国的罪。 若是那高句丽再强大一点,若是大唐没有那些先进的火器,那么现在被大肆屠戮的,将会是他们大唐的百姓。 这样的罪,就算是死一万次也不为过了。 但是李治说什么? 居然说愿意原谅他们? 这些门阀心里首先是怀疑,随后才是感恩戴德。 李治说要他们去服从他的政策? 比起小命,这些都算什么? 服从,不仅服从,还要狠狠的支持! 李治这个时候也开始宣布自己新的政策了。 “最近,朕又想出了一些利国利民的政策。” “第一,最近我大唐收地,不少的土地已经收归国有了。” “但是光靠我大唐朝廷自然是种不了这么多地的,所以这些地还是得租出去。” “朕就干脆租给老百姓了,让老百姓自己也能够养活自己嘛。” “对了,这个地和以前有些不一样哦。” “不能够随意买卖,更不能够当成私有的地,不然,这可是在跟朕作对。” “每隔十年,这些土地都要重新划分一次,防止被一些居心不良之辈拿来进行买卖。” 李治提出了自己对于土地分配的想法。 事实上,这已经不能说是想法了,因为李治从一开始收地就是奔着重新划分土地这一点去的。 “另外,就是收税制度,朕觉得朕的这个两税法很好,但就是落实的不太好。” “朕老是觉得有些人在违抗朕的旨意,这让朕感觉很不自在。” “朕的政令,朕是希望每位大臣都能积极配合的,这样如此的抵制,那朕的政令岂不是成了废纸?” “朕当然知道这些政令触犯了你们的利益,所以你们抵制,你们不甘心,你们害怕。” “但是……百姓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从始至终,朕想着的都是我大唐的百姓要怎样才能够过上好日子。” 李治也是解释了一下自己这样做的缘由,同时表达了一些自己对大臣们不愿意配合的不满意。 这个时候,刚才那些对李治感恩戴德的门阀们这个时候也反应过来了。 李治这哪里是准备原谅他们啊。 这分明就是明晃晃的威胁。 这李治,不就是想用他们和高句丽、突勒人勾结的罪证作为威胁,让他们不再和李治进行对抗吗? 这事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又何等的难? 李治的最终目的不就是要让他们消灭殆尽吗? 这不过是一个早死和晚死的区别。 若是等李治把他们的罪证全部列举出来,那他们顷刻就死了。 而支持李治的政策,虽然暂时能活,但是最后却依旧是逃不掉家族没落,地位衰减的悲惨结局。 而且,更过分的是,他们即便是和李治妥协了,李治也未免会保证达到自己的目标之后不会把一切都说出来。 这种卸驴杀磨的事情,他们自己就做的不少。 而作为帝王的李治,用这样的手段也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李治的形象,从他干翻他舅舅长孙无忌开始,就在这些门阀官员眼中变成了极为阴险之人。 现在李治拿捏住了他们的把柄,这让他们被动不已。 “还有一个政策,就是我大唐最近要加紧通商了。” “和各个国家进行通商。” “通商之后,届时我大唐应该会更加繁荣。” 李治又说了说自己在外贸上的建议。 实际上,在李治之前,通商已经是相当频繁了,但是李治还不太满意现状,他觉得还可以更繁荣。 “好好好,陛下圣明啊。” 臣子们纷纷点头认可。 门阀们也附和道。 和外邦进行通商的话,意味着大唐的经济将会更上一层楼,到时候,他们又能够吸一波血续续命。 对于这些门阀而言,现在只要哪里有钱,他们就会往哪里钻,他们是绝对的利益至上者。 “还有一个政策,就是这一次我大唐扫平三国,不少的士兵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实在是辛苦。” “所以朕决定,给这些立了大功的士兵全部都升官,让他们在军营之中都担任实职。” “毕竟大家也都知道,朕最近是准备提拔不少寒门子弟的,在军队里,朕就打算从这些人开始入手。” “不知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李治还询问了一句。 “陛下圣明!” 不少平民、寒门出身的官员都是点头赞同。 但是那些门阀的大臣们却不免脸色又难看了几分。 “果然,又是冲着我们来的。” 崔荣脸上露出一抹苦笑。 这李治,要是把这些人全部都安排上了官职,那他们门阀在军队中的势力,又还能够剩下多少呢? 没有了军事人才的门阀,就像是没有了手臂的人棍,将会变得再也没有威慑力,届时,李治想怎么弄死他们就怎么弄。 这还得了?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动用死士,杀人灭口? 但是,他们这个时候根本就不敢反抗,反正李治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 “陛下圣明!” 他们也是随波逐流的,脸上不敢显露出半点不满意的神色。 他们已经见识过李治的手段了,这个皇帝的心实在是太狠了,要是一直和他作对的话,那么接下来等着他们的,只会是更加残酷的刑罚。 比起痛痛快快的要死,饱受刑罚的折磨而死,那可是十分痛苦的。 “好了,那就这样吧,散朝!” 李治看到这些门阀们都很是听话懂事,也就没有再讲话,挥了挥衣袖,便是直接散朝了。 离开朝堂之后,李治便是一心奔着大秦去了。 他这个好消息,必须和大秦的皇帝们分享分享。 没有想到,这一次的收获这么巨大。 不仅仅是让高句丽和突勒人大败而归,更是直接重创了门阀的势力,这些门阀之前可是很嚣张跋扈的。 现在连在李治面前大声说话的底气都没有了,可见他们受到的打击有多深。 这样看来,这一次,完全就是门阀们自己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完全就是给了李治一个扳倒他们的机会。 李治走后,崔荣脸色也变了。 他的狠厉之色再次显现出来。 “走了,都去我家。” 崔荣对着周围的门阀们说道。 这一次,他们保住了一命,但是毫不意外的,接下来李治的攻势只会更加凶猛,接下来李治可能会推出的政策。 对于他们门阀来说,比起之前那两税法和土地征收,肯定要更加残酷。 崔荣这个时候召集这些门阀,也是想讨论出一个对策来。 门阀们互相看了看,最后还是选择跟上了崔荣的步伐。 虽然说之前崔荣让他们门阀吃了瘪,但是崔荣确实已经是尽力了,他比任何人都想要赢。 但是没有办法,李治实在是太厉害了,大唐的火器也实在是太厉害了,崔荣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 至于这些门阀现在的想法,他们没有别的想法,崔荣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 因为崔荣的利益是和他们一致的,是绝对的盟友。 很快,一众门阀代表们便是来到了崔荣的府上。 内院之中,又进入了密室内。 崔荣早就已经在这里等待他们了。 “崔大人,您看看吧,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 “现在我们的把柄全部都落到了陛下的手中,他推出如此多的政策,我们要如何应对?” 有人对崔荣质问道。 语气里面还是有着愤怒和责怪的意思。 但是崔荣也是听着,并没有作声。 “是啊,崔大人,陛下的招数那么多,但是我们却一个都接不下。” “我们已经越来越弱,再也不像从前了。” 有人无奈道。 “是啊,若是陛下敢把我们和外敌勾结的事情说出来,到时候别说朝廷和百姓了,就算是我们家族内部的那些人,都得干死我们。” 有人羞愧道。 作为一个家族的代表,大部分人都是家族内的家主,做出这种事情,无疑是给家族蒙羞了。 这些人的家族内部,还是有不少人都是热爱着大唐的。 他们这样做,不代表他们的族人就是和他们一样的立场。 所以这些门阀这个时候,心里都很不安,更多的,其实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愧疚感。 “你们又怕了?” “又恐惧了?” “现在喊你们来,不就是为了商讨办法的吗?” “现在话都还没有说上两句,你们就又开始退缩了?” 崔荣斜着眼睛,不满道。 崔荣开口,还是有着一定的威慑力的,毕竟崔家现在还是门阀现在最大存在,崔荣的话语,分量十足。 “可是……” “我们能商讨出什么办法?” “现在那些可汗都已经被抓了,我们能怎么办?” “难不成请那些神仙来,隔着几千几万米把那些可汗给杀了?” 有一些不服崔荣的门阀反驳道。 “你说!” “难道让我们和朝廷打是吗?” “现在整个朝廷,支持我们门阀的有只有哦多少人?” “我们怎么打?” 又有人怒道。 眼看着整个密室之中,大家的情绪也是越来越失控,崔荣这个时候清了清嗓子,开口道: “呵呵,谁说我们没有办法了?” “我们确实和草原上的人和高句丽有勾结。” “但是知道这件事的人,多吗?” “其实也不多,所以我决定,直接派出我们的死士,将他们全杀了。” 崔荣这个时候终于发狠了。 实际上,在上一次决定去刺杀李绩的时候,崔荣就想动用自己的死士。 但是这些死士,都还在长安,而当时的战场实在是隔得太远了,死士这一股力量根本就没有办法动用。 所以他只能启动自己的间谍计划。 但是现在,仗已经打完了,而且他们也已经走在了回来的路上。 现在就是最好的刺杀机会。 他的那些死士,终于有了用途了。 “你疯了!” 那些门阀们在听了这个崔荣的话之后,都是大惊失色。 要知道,到时候那些俘虏和认知,都是和大军一起回来的,他们的人怎么进去? 进去了又怎么回来? 万一失手了怎么办? 那岂不是罪证又多一条? 而且这样做的话,未免也太明显了一些。 陛下如果知道了,恐怕会立刻宰了他们。 “崔大人,不可行啊,这实在是太冒险了。” 原先一些支持崔荣的门阀也是摇头道。 “是啊,崔大人,这样的办法实在是太极端了,后果不堪设想。” 又有人劝道。 但是这个时候的崔荣,仅仅只是摇了摇头,淡淡道: “都说了,我这是一批死士,死士会惧怕死亡吗?” “我的这批死士,都是绝对的忠诚于我的命令,他们做事,百无遗漏,你们尽可放心。” “而且,正是因为他们在返程,在行军,所以我们好得手。” “至于陛下那边,就更不用怕了。” “人证都被我们杀了,那证物又有什么意义呢?” 崔荣狡黠一笑,毫不畏惧道。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哪般阴谋,能瞒得过太宗 “你们要明白,要是有证据的话,陛下可是随时都能够弄死我们。” “但是要是没有证据,就算是要弄死我们,也到掂量掂量我们五姓七望的能力。” “今天陛下为什么不揭穿我们,而是选择用推行政令的条件来威胁我们?” “他怂了。” “若是我们五姓七望全部死绝,那大唐又是什么样子?” “没有我们门阀的大唐,算是完整的大唐吗?” 崔荣悲愤无比地说道。 “而且,我们现在还是正面形象,还是有很多人支持我们的,我们必须站稳脚跟才是。” 崔荣又鼓励了一番。 “对啊。” 这些门阀代表们都点了点头。 “这样确实是可以的。” “还是崔大人厉害。” 方才那些反对的人还在犹豫,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有大量的人支持了。 这个时候大家其实都想不出什么办法了,反而崔荣这种极端的做法最能受到大家的支持和簇拥。 “那行,既然这样,除了我崔家出人之外,你们家族也必须出人。” “我崔家出一百人。” “你们其他家族一起合力出两百,我们一共三百死士,分三路,截杀三路人马中的那些重要人物。” “他们必须死!” “他们知道了我们的秘密,只有把这些重要人物全部都杀了。” “那么……” “也就死无对证了!” 崔荣笑着,有些狰狞道。 “至于一些小兵,他们即便是知道了也无所谓。” “难不成他李治天真道拿那些小兵的话来指正五姓七望?” “这样做还不得被全天下的老百姓给喷死?” “这谁信啊?” 于是,门阀们也就都这样安排下去了。 三百死士,听上去很多,但是实际上崔家已经出了大头,而其他的门阀,只要出十来人就足够凑齐这么一支队伍了。 同时,一些在军中还有人没有启动的门阀,也是开始联系上了军中的人,让他们来作为内应。 门阀在军中的人太多。 之前李绩虽然已经抓了一大批,但是那实际上也不过是冰山一角,实际上的内应,数量还多着呢。 不过这个时候,李绩他们也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面对上一次的下毒事件,看似轻描淡写,实际上当时李绩的心里也是慌得一批的。 万一那手雷炸了呢? 万一他除了手雷之外还有其他的刺杀手段呢? 所以经过了上一次的事件之后,李绩已经做好了充分的防刺杀手段。 像之前的那种事,是不会再发生了的。 不过他们相信,自己的刺杀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只要成功了,那么他们就还是这大唐的天。 此刻,大秦,皇家园林。 李治并不知道这些针对他的阴谋已经悄悄在酝酿了。 此刻的李治还满心欢喜地带着武媚娘来给这些大秦皇帝们汇报好消息。 李治走入园林内,看着周围秀美的风景,不禁感到一阵舒适。 大秦就是好啊,他待在大唐,每天都是感觉压力倍增。 但是在大秦这边就不一样了,这里没有烦人的门阀,没有那些要命的奏折,而且这里还有许多的美食。 阳光洒在园林之中,熠熠生辉。 始皇又不知从哪里移栽了一些竹子在庭院之中,除了竹子之外,还有不少的花卉。 经过一番点缀,这一片园林,气派、优美了不少。 而且,因为受到楚源仙力的熏陶,这里的花卉和植物都生长得十分美丽,空气之中时时刻刻都有着一股灵气。 十分的沁人心脾。 李治长长的吸了一口气,顿时觉得心旷神怡。 今天已经是和楚源约定好来送学生上学的日子了。 不过这个时候,学生们都还没有来,而楚源也还没有来。 但是皇帝们这个时候已经全部都到齐了。 始皇、李世民、老朱、朱瞻基。 崇祯就没有来了,毕竟崇祯还没有儿子。 四个皇帝都在这里等着,在看到李治和武媚娘之后,也是喜上眉梢。 “永徽帝,今天怎么来了?” 始皇笑着迎上去道。 李治也是立刻回应。 “好久未见始皇,始皇又是年轻了几分。” 李治的口才很好。 而始皇也最喜欢这样的夸赞,始皇所追求的就是一个长生不老,那些夸他英明神武的话他都听腻了。 李治这一句他变年轻了些,这最让他中意。 “你们来了,是把大唐的那个事情给解决了吗?” 寒暄了一会儿之后,李世民好奇地问道。 李治点点头。 “对,最近的战果斐然。” “在兵力耗损极小的情况下,我们大唐已经那些了高句丽和东西突勒。” “同时,朕也发现,那些门阀和高句丽之间的勾结。” “这些该死狗东西,吃里扒外,我大唐养他们,供他们,最后却是把金银财宝往外面送,简直都是人渣。” 李治还不忘骂了一句门阀。 “当时发兵了多少人?” 李世民问道。 他有些好奇,李治所说的损失极小,究竟有多小? “高句丽那边总共是发兵了十万,而东西突勒那边是二十万,席卷而上。” “那高句丽的将军更是不堪受辱,直接被手底下的人当场给砍死了,我们征服高句丽,几乎没有用太多的兵力。” 李治接着又讲了讲李绩是怎么和高句丽那边进行斗争的。 那高句丽将军乙支文德的死,更是让人唏嘘。 “好啊,不错,朕的儿子果真是厉害。” “这高句丽,在朕在位的时候都没有收复,没想到在你的手上要却是输成了这个样子。” “而且他们的大将都被打成了这个样子,确实是了不起。” “是啊,永徽帝这一手,确实是神来之笔。” “我估计那些门阀得到大唐大获全胜的消息的时候,估计全部都傻了眼。” “他们阴谋诡计算尽,但是却还是栽了,实在是可笑。” 老朱这个时候,也不忘夸赞道。 李治享受着大家的夸赞,心里也是很舒畅。 但是,李世民像是想起了什么事情一样,眉毛突然皱了起来。 “不对。” “你是要用车鼻、贺鲁可汗为底牌是吗?” “你是不是想让他们作为证人,然后到时候以此来威胁门阀?” “这样的话,他们就会支持你推行政策?” 李治突然反问道。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是时候检查暑假作业了! 李治点点头。 “有什么问题吗?” “儿臣确实是准备这样做。” 李世民却是摇了摇头。 “不对,万一他们要灭口怎么办?” 李治这个时候也是被惊醒了。 是啊,万一他们要准备灭口怎么办? 现在李绩他们还在回来的路上,那些俘虏可都是在军队中扣押着的,要是这些门阀使些个什么手段。 直接派出杀手,杀了俘虏怎么办? “是啊。” 老朱这个时候也是严肃了起来。 他看着李治,郑重其事道: “这件事,还是不容小视的。” “这些门阀已经屹立这么久了,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确实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按理来说,那些大一点的家族都极有可能培养一批死士。” “这些死士就是专门培养出来为他们卖命的,这些死士,不仅仅自身的本领高强,而且还死死忠诚于这些门阀。” “如果这些门阀真的有培养死士的话,估计这个时候已经在路上了。” “咱感觉,又不了多久,他们可能就会对那些俘虏和人质动手,到时候,你可就陷入被动了。” 老朱语重心长道。 始皇这个时候也是劝道: “是啊,历史上这种灭口的事情可不少,你一定要好好小心才是。” 李治和这个时候也严肃起来。 “这不行,朕必须立马回去将这件事处理了。” “朕不久留了。” 说罢,李治便是急匆匆的准备离开。 皇帝们也是点点头。 “没事的,先不要急,任何事情,一旦着急起来,都容易出现岔子,你要保持绝对的冷静才能够把这件事给处理好。” 李世民也安慰道。 李治点点头。 “朕一定能够处理好的!” 说罢,便是进入了光门之中。 武媚娘也跟着回去了。 李世民看着二人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 “希望还来得及,一定要没事才是。” 而李治这边,很快就回到了大唐。 他开始坐在龙椅上面,疯狂地写起了信件。 这些信,全部都是要递交到李绩、苏定方、薛仁贵的。 在信件上,李治多次叮嘱,一定要保护好那些战俘,并且告知他们会有人对这些战俘下手。 李治很担心。 万一这些人真的全部死了怎么办? 那他可就没有什么办法再来制衡这些门阀了。 “陛下,没事的。” 武媚娘这个时候也是轻轻地靠了过来,温暖地依靠在李治的身边。 “陛下吉人自有天相,那些门阀诡计多端,居心不良,他们赢不了的。” 武媚娘的语气轻柔,如同涓涓细流般抚慰着李治。 “谢谢爱妃了。” “这天下是朕的天下,但是天底下,真正关心朕的人,却是没有几个。” “不过朕相信,你是真的关心朕的。” 李治也是拍了拍武媚娘的手背,宽慰道。 武媚娘这个时候自然也是开心的。 李治对她的态度可谓是越来越好了,这至少说明,以后李治应该是不会总是忌惮她,总是和她之间隔着一层距离。 至少,她的小命以后应该是保住了。 大秦,皇帝们帮不上李治的忙,他们都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带去哪的皇子公主们,此刻也熙熙攘攘地从远处走来了。 但是这个时候,他们的数量比起之前已经是少了太多了,几乎是少了一大半,即便是算上始皇的女儿们,也才十几个人。 其他的皇帝也是不由笑了起来。 老朱是笑的最开心的: “始皇啊,怎么回事啊,你这儿子们都跑哪去了?” “到时候楚老师看到你这情况,还不得气死。” 李世民也是叹气: “谁让始皇是个大忙人呢,这儿子们都拿去开疆拓土去了,这不是很正常吗?” “而且始皇的儿子再少,也比朕的多啊。” 李世民对于始皇那边这么多人,那是真的羡慕,他的儿子女儿算是这些人里面最少的,他不羡慕就怪了。 当然,朱瞻基也没几个,所以虽然嘴上有些打趣,但是心里还是有些羡慕的。 始皇听着老朱的嘲笑,也是不爽。 “哼,你们就羡慕去吧。” “朕的儿子们都出去开疆拓土了,你们有这么多疆土吗?” “就算有,你们有朕这么多儿子吗?” “朕骄傲还来不及。” “朕还想问问你们的儿子呢,你们儿子的这假期,有没有好好学?怕不是都在玩吧?” “到时候不怕楚老师上课提问题他们回答不上来。” 始皇也是毫不示弱地回击道。 大明的几个皇子里面,除了朱标以外,另外几个那都是吊儿郎当地在学习,这个时候始皇也是一点面子没给老朱留。 但是老朱也笑了。 “你以为咱的儿子天天在玩?” “咱可是天天都监督着他们学习的。” “虽然说,楚老师让咱儿子这四个月好好休息,但是咱可从来没有这样想过。” “业荒于嬉,这个到底咱还是懂的,他们玩着玩着,到时候把之前学到的东西全部都给忘了,咱可当不起这个罪。” “他们一放假,咱就给他们安排了最满的课程。” “治国、谋略、朝堂之道,全部都安排上了,那些什么琴棋书画,也全部都教会了。” “这些都可是楚老师上课的时候没有教的。” “而楚老师上课的时候讲过的内容,咱家的标儿可是全部都做好了笔记,朕让标儿监督他们弟弟妹妹学习。” “这几个月里,朕可是天天关注着他们呢。” “就连朱棣那小子,都成长了不少。” 老朱说着,言语里不免有些自豪。 说起学习,他是头头是道,毕竟老头子年轻的时候也是吃过没文化的亏,现在就想着让自己的儿子多读几本书,到时候可以继承他的大业。 之所以每个儿子都培养的这么好,老朱也是有着始皇一样的宏图伟略啊,到时候儿子们要就藩的,管理一方百姓,没有这些才干,能行吗? “对,朕的儿子们也是有在好好学习,朕虽然忙,但是从来没有怠慢过学习这方面。” “朕也一样。” 李世民和朱瞻基这个时候也是不甘示弱道。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扶苏出去打工了? 实际上,在古代大部分的王朝,皇子的学习压力都不少。 比起现代社会的学习,皇子们要接受的学习主要是礼教和儒学方面的知识。 尤其是在唐朝之后,皇室所接受的精英教育就更加的充分和紧实了。 要知道,唐朝的时候,科举制的开创,大量的学子都来考取功名,入朝为官。 这些学子们精通各种儒家经典,对于一些道理,他们能说的头头是道,到了朝堂上面,七嘴八舌。 如果作为皇帝,没有一些真才实学,怎么能够管理得住这些臣子呢? 基本上,历史上,作为正统继承而来的皇帝,只要接受过皇室教育的,大多刚继任的时候都出不了太大的问题。 反观那些非储君上位的皇帝。 赵构,迫不得已之下当了个南宋皇帝,看那苟且偷生的样子就能够明白他心里究竟有多么没有底气。 朱祁镇,9岁时候登上皇位,还没开始培养就已经当皇帝了,当上皇帝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傀儡。 看看这俩当皇帝当成什么样子,大概也就能够理解皇室教育的重要性了。 而最为经典的莫过于是崇祯皇帝了。 这家伙也是被赶鸭子上架,本来藩王当的好好的,被迫接手了大明

相关推荐: 我在末世养男宠   痛之花(H)   交易情爱(H)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芊芊入怀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带着儿子嫁豪门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