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谁不甘心 > 第222章

第222章

明!” 现在的崔荣,不仅仅是他们物质上的领袖,同时也成为了他们精神上的领袖。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现在崔荣能够掌控的人心,甚至比长孙无忌时候能够掌控的要更加牢固。 长孙无忌在的时候,毕竟没有这么大的压力,而现在的情况就是,李治压力这些门阀,这些门阀全部抱团取暖。 现在只有跟着崔荣才能够谋取一线生机,要是这个时候还不跟着崔荣,那就真的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了。 人在溺水的时候,总是想想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如此一来,大唐必败啊。” “而且我们还有让我们的门阀子弟中那些领兵的出工不出力,甚至可以在军队之中的饮食下药。” “毒死那些大将,如此岂不是更好?” 卢清水这个时候也是一改往日老实人的形象,恶毒道。 他一开始或许还有些犹豫,但是看到崔荣已经豁出去了,他就不想什么退路了,干脆暴露本性了。 崔荣一愣,那些门阀们也是一愣。 “卢大人还真是……” “谋略高超!” 一时间大家也不知道怎么评价卢清水这一计了。 这是真的准备让大唐打败了。 但是门阀之中还是有人担忧的,若是大唐真的败了,他们的荣华富贵真的能够保住吗? 那些高句丽人,还有那些该死的突勒人,他们对于自己这些人,又是怎样的态度? 但是现在,覆水难收,已经没有退路了。 又喝了几杯酒,在场的门阀们也都释怀了。 管它那么多,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只要他们这一世荣华富贵了,子孙后代管他们怎么样呢。 于是乎,他们又是高高兴兴地喝起了酒,没有任何的廉耻。 此时此刻,国家荣誉、百姓安危,都成了他们为了谋取自己利益的垫脚石。 这天下,这国家,这个王朝,终究会灭亡。 但是他们只会永远存在下去,不论如何,只求自保。 半个月之后,大唐皇宫之中。 李治看着手中的报告,脸色十分难看。 他的双拳死死捏紧,眼神中杀气弥漫。 在他的下方,站着薛仁贵、李绩、苏定方三人。 “真是好大的胆子!” “这报告上面,可是说东西突勒有意向大唐用兵?” “他们已经集结好了军队?” 李治万万没想到,这个时候的突勒居然会先动手,这实在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了。 毕竟突勒人按理来说应该已经被大唐打怕了才是,不应该再这么愚蠢的来做这样的斗争。 再打下去,东西突勒只会灭国。 而李治也真的不想在这个时候去解决东西突勒,不仅仅麻烦,而且有些耽误国家的军事力量。 “是,东西突勒如今已经集结好了军队,要向南而来了。” 薛仁贵这个时候也很紧张。 “这突勒人好是大胆!” “之前他们已经被我们教训得够惨了,如今居然还敢发兵?” “想必那贺鲁和车鼻也是想来给陛下献舞了!” 李绩也愤恨道。 “还有,那高句丽,居然也集结了二十万人,再加上手中的三万仆从军,也准备从大唐的东北部杀来,他们这加起来,可是有四十八万大军啊!” 李治脸色如铁,说不出的愤怒和压抑。 自古以来,只有他大唐去打别人的份,什么时候这些跳梁小丑也配来进攻大唐了? 这简直就是蔑视他李治! 此时的李绩三人全都愣住了。 “什么?高句丽也要发兵了?” 薛仁贵有些难以置信。 在他得知的情报里面,只有突勒人要发兵的信息,而且还不知道对面究竟有多少人,要不是李治这个时候说出来,他们都还蒙在鼓里。 “陛下……这?” “这实乃蔑视大唐!” “臣定带兵剿之!” 这个时候的李绩也是赶忙跪了下来。 要知道,连皇帝都知道的军情,他们居然还不知道,这可是大罪,这是失职,李绩这个时候是在表现自己,同时也是想将功补过。 李治的面色稍微平缓了一些。 “陛下勿忧,臣是太宗时期起就为大唐效力的,受太宗赏识才有了今天的薛仁贵。” “臣不怕,而且这帮人,不过都是太宗的手下败将,臣的手下败将,臣恳请陛下让臣带兵剿灭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高句丽人!” 薛仁贵态度诚恳道,他的眼里充满了无惧。 李治对薛仁贵也很满意,这确实是大唐的肱股之臣。 “臣也恳请陛下,请让臣出战吧!臣不怕!” “能让我们死在战场上的人,现在还没有生出来!” “即便有,也不会出现在突勒、高句丽!” “陛下,下命令吧!” “让我们灭了他们!” 苏定方的态度也十分坚决。 这是个义士,而且对于自己的军事能力十分自信,李治也点了点头。 这三个将军,绝对都是大唐的栋梁之材。 “是啊,陛下,您给了我们这么多好东西,也该拿出来亮相了,让他们知道我们大唐的厉害。” 李绩劝道。 上一次,李治带着他们看过了从大秦带回来的那些装备之后,他们大受震撼。 那些冷兵器的工艺,比起他们大唐可是厉害多了。 大唐的兵器和现代的那些冷兵器一碰,简直就是些破铜烂铁。 当时的三个人就无比期待这些冷兵器在战场上面的发挥,谁知道才刚刚磨好刀,这些高句丽人和突勒人就不知死活的冲到刀口上来了。 而那些盔甲,就更加厉害了,使用大唐现有的那些最厉害的,最锋利的兵器去砍那些盔甲,甚至连印痕都没有。 三人也不知道这些盔甲和兵器究竟是由什么东西打造成的。 但是他们也不会去问,只要是皇帝给他们的,那就是绝对的好东西,能够帮助他们打胜仗的东西! 薛仁贵觉得,若是真的给他的军队全副武装这样的兵器和装备,那只要给他一个百人队,他就能够冲进万人军队中取上将首级。 这可不是开玩笑,那些盔甲的坚硬程度,完全是跨时代的东西。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薛仁贵苏定方李绩出击! 不要觉得一百人打一万人很科幻。 在一些电视剧里面,将军们随便就带着人冲万人军阵,将军随便就能够活着出来。 但是那毕竟是电视剧,如果是真实战场的话,早就被士兵乱枪给扎死了,就算再好的盔甲都没用。 直接被人山人海的士兵给拖下马来,估计最后只会被开铁盒罐头的下场。 但是在看到这些冷兵器之后,薛仁贵还真的有些跃跃欲试,想带着百人冲击万人。 不过最令三人震惊的还是李治弄来的那些火器,大唐时期是没有火器的,甚至连炸药都没有。 炸药都是后面唐玄宗在炼丹的时候才慢慢捣鼓出来,然后到了大宋的时候才有人去研究这种东西,利用到了武器研发上面。 不仅仅是武器方面,在大宋的时候甚至还用火药来进行升空试验,在整活这方面,大宋还真是没怕过谁。 炸药要到晚唐的时候才能够出现,所以他们都没有见过。 在三人看到那些火药武器的时候,也是直接就傻眼了,实在是太过先进了一些。 那些火枪,隔着老远就能够做到一枪一个,而且威力非常大,石头都能够轻松打爆。 可以想象,若是自己的手下都拿着这样的火枪,到时候直接冲到了战场之中,不仅能够远距离的进行消耗,而且打近距离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比起弓箭这种东西,火枪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不需要对身体素质有太大的要求。 即便是普通的老百姓,在进行过短暂的训练之后,也能够提着火枪上阵打仗的,对于守城而言那是非常有用的。 在后世大明崇祯时代的时候,李自成攻破了京城,京城里面确实还有许多的火器没有动用,其中就有火枪无数把,弗朗吉大炮二十多架,都没有进行装备。 这些东西如果合理利用的话,或许京城的城墙也不至于如此之快就被攻破。 至于李治给他们展示的那些手榴弹、燃烧弹和火炮就更不用说了,直接能够将石块炸得粉碎,而且这些东西居然有五千多套。 手榴弹的好处就在于,能够便捷携带的同时,威力还巨大。 对于那种喜欢抱团行动,结队而行的大部队而言,这简直就是最大的杀器。 仅仅只要一个普通的士兵,朝着人堆里面扔一个手雷,便是能够当场轰炸出一大片空地。 不论是用于防守还是进攻,都是绝对的利器。 而火炮,就对两人的冲击更大了,在这个时代,哪里见过这种玩意,瞬间他们都觉得刀枪、十八般武器什么的都逊爆了。 在这种东西的面前,还有什么能够抵挡得住? 即便是城墙,也是必然能够轰得稀碎吧? 有了这些东西,别说仅仅只是突勒人和高句丽人了。 就算是佛祖来了也给他丫的干下来。 所以,他们有这么多厉害的火器,还怕什么突勒和高句丽人? 不过,李治却是很稳重,目前的五千火器部队,全部都装备给了寒门或者平民出身的子弟。 那些现代的冷兵器,也是优先给寒门和平民子弟,至于那些门阀出身的子弟,尤其是平日作风就不太好的,军纪糜烂的,一根毛都捞不到。 这倒不是说李治很偏心。 他现在也不怕门阀们的反弹了,他也是下了决心要和这些门阀作对,决心扫除一切阻碍自己的力量。 一句话,有他李治没有门阀,有门阀就没有他李治。 所以他不顾一切的去针对这些门阀子弟,不仅仅是为了防止他们动手脚,也是为了在战场上面消耗一下这些门阀后代。 “好了,既然你们三位都主动请战,那朕准了!” “传朕的命令,苏定方为伐西突勒大总管,率领五万大军出击。” “薛仁贵为伐东突勒大总管,率领十万大军出击。” “李绩为伐高句丽军大总管,率领十万大军出击!” “我们只有二十万大军,兵力方面我们并不占优势。” “你们有没有信心打败他们?” 李治环顾三人,大声问道。 “有!” 三人声如洪钟,应声道。 他们三位,可是大唐赫赫有名的战神,即便是不靠着那些火器和冷兵器,也绝对不会输的,他们怕什么? 接着,三人就下去,开始去整理自己的军备和军队了。 可是此时的李治以及三位将军都不知道,这一次出征,最危险的,并不是来自外部的敌人,而是来自内部的敌人。 这些内部蛀虫,更加恐怖。 此时的大秦,时间过去得很快。 九月中秋,天气微凉,大秦的百姓们已经是穿上秋衣了。 咸阳宫皇家园林内,池塘中积了几片枫叶,竹叶片片也开始掉落,一阵秋风吹来,竹林如同奏乐般,抖下一地的秋意。 环山的枫树此时已经火红,映透了江山,田中稻谷稻穗丰满,已到丰收之时。 而近日,只有四个皇帝在皇家园林之中,正是始皇、老朱、李世民、朱瞻基四人。 因为楚源在催他们开学了,他们必须带着自己的小孩来报到了。 但是楚源现在的脸色很不好看。 “秦村长,你的意思是,你的十八个儿子中,有一半多都交不上暑假作业?” 楚源的脸阴沉地都快能吓死人了。 始皇是谁,大秦始皇帝,一统六国,真正的万人之上,千古一帝,但是此时面对楚源的质问,却是有些不知怎么解释。 始皇只能支支吾吾道: “楚老师,这……这……” 别说交作业了,开学了这些学生能不能来都还是问题。 要知道,始皇已经将自己的几个儿子都派去封地封王了,现在还怎么回来上学? 有几个现在老婆都不知道有几个了,还顾着上学? 那些兔崽子,平时被自己管的太严,现在自己当家做主了,立马就猖狂起来了,好在始皇也派人去打压一下,没让他们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这还得多亏楚源教育有方,这要是放在从前,他还真不敢让他们去封王,天知道会出怎样的大乱。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大秦新学期即将到来! 不过,始皇却也并没有去怪罪自己的这些孩子,因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现在秦国的疆土如此之大,如果不进行封王的话,完全无法掌控。 何况,这个建议,也是楚源说的,始皇只是按照楚源的想法去做。 不过这些,始皇也不能直接和楚源说,他只能解释道: “实在是抱歉了啊楚老师,我的那些儿子,已经来不了学校了。” “他们都已经到外面去了。” 始皇非常歉意道。 但是楚源听到这句话之后却是直接懵了。 “什么?去外面了?” 他知道,这个秦村长说的外面,不是其他地方,正是外出打工去了。 毕竟在楚源的潜意识里面,这里还是一片山区,这里的人都不是很富裕,应该都是有经济压力的。 而没有来报名的那几个学生,其实年纪都已经不小了,按理来说也确实是家里面的劳动力了。 但是,读书才是走出大山的唯一途径啊,这也是他为什么会来到这里的原因,如果以他的力量不能够将这些孩子带出大山的话,他只觉得自己无能。 但是…… 现在秦村长却告诉他,那些孩子出去打工了。 这实在是让他没有办法接受。 楚源可是立志要将这些学生教育成才的,他们怎么能够出去呢? 难道他们以后都不回来了? “秦村长,他们还会回来吗?” 楚源还是下意识地问道。 虽然他很舍不得秦村长的儿子,还是还是额和你无奈,必须要接受这个现实。 始皇也是叹了口气,一副没有办法的样子。 “没有办法,为了发展,只能让他们出去了。” 楚源听了始皇的话之后,也是一阵沉默。 他已经在这里教书这么久了,却还是没有能够改变这里的贫困,还是要让这些人出去打工才能够养活自己。 他实在是太没用了。 他的脸上也罕见的露出了一丝疲惫和失望的表情。 而这一抹表情,自然也是被始皇和其他几位皇帝所看到了,他们心中都暗自心疼。 “那他们出去了就能够改变未来了吗?” “是去做什么?” “若是不读书的话,仅仅凭借他们那点力量,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少年才能够有一个稳定的日子?” “改变未来不应该是靠读书吗?” “莫不是让他们去做网红,也去吃快餐?也去说实话?” 一想到这,楚源实在是痛心疾首。 始皇看到楚源这个样子,也是内疚不已。 其余皇帝也是觉得有些损,这样骗楚老师,是不是不太好。 李世民,老朱和朱瞻基也都围了过来安慰楚源。 “楚老师,没事的,我们的儿子都还在,我们一定会让他们好好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 “他们的作业可都是做好了的,很快就能够交上来。” 李世民高情商道。 接着他又给始皇使了一个颜色。 这可都是你弄难受的,你不过来安慰几句? 始皇也是没有办法,只能有些惭愧地说道: “楚老师,我还有一半的儿子和女儿,还要麻烦您了,他们的作业都是做好了的,一定会好好读书。” 始皇许诺道。 始皇也是无奈,他可是皇帝,皇帝被当成了农民,还要被误会自己穷到要让自己的儿子出去打工,这实在是有些丢面子。 但是也没有办法,谁让在他面前的人是楚源呢? 没有楚源的话,哪有他现在的大秦? 没有楚源的话,他们什么都不是。 楚源没有说话,只是沉默了一会儿之后,说道: “那行吧,三天之后开学,一定要让学生们按时到校。” 楚源只是感觉自己的力量渺小,但是他并不能改变什么,打工就打工吧,希望不要误入歧途,不要辜负他的教育就好。 没多久,楚源便离开了。 看着楚源离开后的皇帝们这个时候也是轻松了下来。 “时间过去的还真是快啊,没想到有已经到开学的日子了。” 始皇不由感慨道。 楚老师都来大秦几年了,大秦的变化不可谓不大,堪称是改天换日一般的。 “是啊,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老朱也是感慨了一句。 “你们最近都在忙什么?” 始皇又扭头看向李世民三人,好奇道。 朱瞻基一听也笑了。 “之前朕总是来支援你们,所以朕的大明其实都没有怎么发展,现在我们各自的朝代都已经富裕了起来,你们也回馈了朕不少的金银。” “所以朕准备这些日子开始发展国力了。” 朱瞻基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平庸的皇帝了,当然,只是放在这李世民、始皇、朱元璋这三位皇帝之中算平庸的。 至少比起崇祯而言,朱瞻基还是要稳重不少的。 “朕前段时间不是也染个人开始继续下西洋了吗?” “但是之前的一段时间基本上都是小打小闹,一些木质的战舰才出海。” “而现在就不一样了,朕找崇祯那小子要了三艘钢铁战舰,再配备上了二十多艘木质战舰,装备着的全部都是火器。” “所以这一次我大明下西洋的舰队,非常强大。” 朱瞻基自豪道。 目前为止,还只有他一个皇帝开辟了海上的渠道,说不定能够为那些皇帝们日后出海打个样,这样一来,也能够证明自己确实是有能力的一个皇帝。 “朕也听了一些汇报,说是沿途见到我大明舰队的各国人,全部都是恐惧、害怕。” “朕宰相,要不要将他们全部都收服了,然后让我大明的百姓移民过去。” “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能够为我大明百姓增添许多的土地。” 朱瞻基的这个想法很快就得到了其他几个皇帝的赞同。 “这个主意好啊。” “以前我们强大,没有继续扩大领土,是因为攻占下之后,没有多余力量继续攻占。”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的军力那么强大,生产力、科技都已经有了,那还有什么好怕的?” “直接让郑和下西洋,勘探地形,情况、好的那些国家全部都占下来。” 老朱这个时候建议道。 “那日不落帝国能够殖民全球,我大明为何不可?”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犯大唐者,虽远必诛 朱瞻基一听老朱的建议之后,也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开始认真考虑究竟怎么样才能够在下西洋的时候去进行殖民了。 “那老朱你最近又在忙些什么?” 始皇又朝着老朱问道。 老朱一听也是笑了起来。 “咱和好圣孙一样,前面都是在帮助你们,现在你们生活的好了,咱也得到了不少的回馈,这些金银、粮食、火器什么的,足够了。” 老朱的大明现在其实还在起步阶段,不适合像其他皇帝那样进行大量的创新和改革,他首先要把朝政给稳固下来,防止那些贪官污吏。 “以前咱的大明可是建立在废墟之上的,现在咱的大明是还可以往废墟上面贴瓷砖了了。” 元末的时候,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不知道究竟死了多少人,他建立大明之后,百姓还是处于吃不饱睡不暖的阶段,就连士兵和官吏过得不好。 老朱骨子里面其实还是一个农民,他心里装着的就是百姓。 他就想着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啊。 直到来到大秦之后,情况就慢慢好起来了。 现在的大明百姓,有酒有肉,有糖有水果,有水泥房子还有书读,什么叫做盛世?这就是老朱心目中的盛世。 他不愿意看到再有任何一个百姓死于饥饿和寒冷,他是天下黎明百姓的救星,他来自民众,自然想着的都是他们。 “朕最近的打算就是按照你们大秦一样,给大明修一些铁路。” 修路乃是便利百姓的大工程。 有了铁路之后,交通可是不止方便了一两倍。 “修路一事,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朕定力所能及。” 始皇对于老朱也是肃然起敬。 老朱毕竟还是年龄大,老成许多,心里面很多的想法其实都和这里面的皇帝有些不一样。 他已经折腾了一辈子,征战了大半生,为的就是这么一个安稳的日子,为的就是能让百姓日子越过越好。 如今老朱的抱负已经实现,心里面也想着的还是怎样让百姓再过好一点。 “那就多谢始皇了。” 老朱也是拱手道。 “那唐皇你的大唐呢?” 始皇终于是问到李世民头上了。 李世民一聊到大唐,那可就眉飞色舞了。 “朕的大唐,现在到处都通商,国库的钱,朕数都数不过来了,要不是黄金坚不可摧,朕都想用黄金给士兵们打造盔甲了。” 李世民得意道。 这话属实是把几人震撼得不轻。 “你们大唐这么豪横吗?” 朱瞻基有些不敢相信。 “朕的大唐强大不应该是理所应当的?朕不费一兵一卒就可让万邦来朝!” 李世民对于这一点颇为自豪。 在建立国家自信力这一方面,应该是没有几个皇帝能够比李世民做得更好了。 如今的大唐,简直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央,无数的国家都络绎不绝地来到大唐,为的就是来大唐买商品,见世面。 同时也是为了向大唐称臣,希望能够得到大唐的庇护。 这么一来二去,大唐直接收获了大量的小弟和死忠粉,加上李世民特有的人格魅力影响,基本上周围没有敢对大唐觊觎的国家。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但是,大唐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来自外界的滋扰的,人怕出名猪怕壮,久而久之,自然就会不知死活的人来试图挑战一下大秦的底线。 “你们大唐就没有外敌吗?” “对于那些外敌怎么办?” 始皇可是记得李治来的时候分明说过李世民时期也是有过不少外敌势力滋扰的,始皇很好奇,李世民是怎么对付那些国家势力的? 不费一兵一卒,这实际吗? “哈哈哈哈哈哈,当然有!” “但是朕还巴不得他们来打我们大唐呢。” 李世民突然嚣张地说道。 “前阵子,西域有个小国就想来搞我大唐,觉得我大唐的东西这么值钱,就想着来截杀我们大唐的商队。” “那商队上面,可是运送了不少的茅台、利群和琉璃的,起码价值上百万两白银。” 其余皇帝听了后也是愕然。 这些西域的国家都这么大胆的吗? 敢来抢大唐的东西?莫不是对自己的实力十分自信? “那后面他们得手了吗?” “若是真的被他们得手了的话,岂不是太亏了?” 始皇问道。 始皇也已经拿下西域了,一时间也是在想李世民所说的这个西域国家究竟是哪一个,居然敢如此大胆。 李世民摇了摇头: “当然没有,那支商队里面,可是有我一支大唐百人骑兵保护的,而且这些骑兵都是大唐正规军,并且装备了现代冷兵器。” “那国家五百多个人,全部都被这骑兵全歼了。” 李世民轻描淡写道。 听到这,皇帝们也都大笑了起来。 “不愧是大唐,当真是精锐!” 始皇也毫不吝啬地夸赞道。 “但是这还不止。” 李世民又摇了摇头。 “朕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也是直接发兵五千人,全部都是现代冷兵器,还装备了五百火器,狂轰滥炸。” “最后这个国家,直接被朕的兵马夷灭了。” 李世民对于那个小国显然是不屑的。 “既然他敢来打我们的主意,那就要做好被灭国的准备!” “但是这个国家也真的是够强硬的,死到临头了居然也没有投降,而且还要人过来,摇了两个国家的兵力过来。” “但是最后还是被朕全歼了。” “然后朕的五千多个人就当场把这五个国家变成了大唐的几个州了,顺便把他们的金银都劫了回来。” “这简直比做生意要容易多了。” “朕甚至还把之前做生意的时候卖给他们的琉璃、华子和茅台全部都拿了回来。” “那些可都是好东西,比起黄金什么的都还值钱。” “拿回来之后,朕又可以做第二次生意了。” 李世民深得商业套路,即便天知地知我知,那也没有人能够辨认得出来这究竟是他自己造的还是抢的。 谁让他就是大唐的天子呢? 光是听到他的名号都有人要抖三抖。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大秦拥兵,一百三十万! “还是唐皇会做生意啊。” 始皇感慨道。 你们大唐就是厉害,人家抢你们的东西,你就直接给人家给灭国了,哪有这样的道理? 这是不是太霸道了一点? 不过这也确实是李世民能够做得出来的事情,如果不这样的话,又怎么能够威慑万国呢? 比起战争,李世民其实想要的还是他们自然而然的俯首称臣,能不打仗就不打仗,打仗这种事情劳民伤财的。 “唐皇,你这简直就是土匪头子。” 老朱这个时候也是吐槽道。 不过即便嘴上是这样说,但是老朱还是比较佩服李世民的,毕竟这样的强硬的作风,这才叫做大唐吗? 不过,都是始皇在问他们,那么始皇自己呢? 始皇的大秦又怎么样了? 于是老朱朝着始皇问道: “始皇,那你们大秦现在怎么样?” “现在可是有新的计划?” 一直以来,始皇其实都是起到一个领头羊的作用的,始皇的很多举动都为他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让其他的皇帝知道下一步怎么去做。 始皇虽然一直都在征战没有停过,但是国内的百姓其实过得还是很不错的。 而且在生产上面,以现在大秦的技术水平,应该已经能够媲美李世民的唐朝了,这可是领先千年的生产力。 “朕的大秦吗?还不错吧。” 始皇笑了笑,谦虚道。 “因为粮食比较富足,加上我大秦的人口其实是没有你们这些王朝那么多的,所以朕的粮食压力不大。” 这一点始皇说的是实话,大秦的人口确实是不多,所以有时候要提供粮食的时候,始皇总是能够拿出余粮出来。 对于李治还有赵昚这两个新来的皇帝而言,始皇在粮食方面,从来都没有亏待过他们,基本上都是给粮食的大户。 “百姓的日子勉勉强强吧。” “虽然不比你们大唐的百姓一样富裕到花黄金的地步,但是我们大秦的老百姓至少也是吃喝不愁的。” “而且在生产方面,也没有太多的压力,朕的主要心思,还是放在了对外的疆土扩展上面。” “这世界上,有这么多的国家、文字,实在是太麻烦了。” 一提到这个,始皇就是皱起了眉头。 之前始皇派兵去攻打西方的时候,就遇到了语言不通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其实已经困扰他很久了。 其实始皇一直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做到天下大同,让全天下的人们都使用汉字,使用他们华夏的语言。 “所以,朕现在要将他们全部统一。” “朕现在已经拥有了一百三十万大军。” 始皇缓缓说道,语气之中充满了豪迈。 老朱和李世民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也是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可是一个恐怖的数量。 他们也并不是凑不出这么多士兵,但是大秦的人口只有这么点,可以想象,大秦究竟花了多少的力气在建设军队上面。 “这么多人?” 老朱震惊道。 朱瞻基也是脑阔发麻。 他们大明的军事力量也不算弱的,但是相比大秦来说,还是逊色了许多。 “这不对啊,始皇,你不是还有很多分封的国家吗?” “这兵力是怎么算的?” 老朱有些不解道。 始皇一听,也是直接说道。 “当时把分封国家的那些兵力也全部都算上去了啊,不然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 始皇说道。 “但是朕现在能够直接控制的军队,也有八十万。” “然后其他的五十万呢,都是分封国家的军队,这些军队里面,有大秦的士兵,也有不少都是本地人。” 其实始皇对于自己的军队也是有些管理不到了,全靠手下的将军足够忠诚。 要想,这可不是几千人几万人,这可是一百三十多万人,这要是放在现代,有些县加起来都没有这么多人,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什么?” “你们分封过的军队加起来竟然有五十万人?” “始皇,这事情可是草率不得的,这要是他们造反了怎么办?” “你能保证他们忠诚吗?” 老朱这个时候也是提了一个致命的问题。 将五十万的兵权交到分封国的手上,这个举动,实在是太过大胆了一点,一般人绝对不敢这么做的。 “是啊,之前大周的教训还历历在目。” “而且这些封国的,都要依靠本地的土人为兵,

相关推荐: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成瘾[先婚后爱]   玩笑(H)   满堂春   爸与(H)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南城(H)   我在末世养男宠   交易情爱(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