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谁不甘心 > 第216章

第216章

多的想法,所以告诫是完全生效的。 “雉奴啊,这一次,你应该是吸取到教训了。” “以上御下的法子,你还需要更加精通啊,日后对于这武昭仪,还是多用点心。” “这世上,没有人不贪恋权势,之所以不贪恋,是他们都还没有拥有过。” “一旦开始尝到权力的甜头,那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李世民意味深长地说了这么一番话。 不仅仅是说给李治听,也是说给武媚娘听的。 “儿臣谨遵父命!” 李治行礼道。 “好了,若是没有什么事情就快些回去吧,你不是还要对付长孙无忌吗?动作快些吧。” 李世民摆摆手道。 随后,李治见确实也是没有什么事情,也就带着武媚娘一起回到了大唐。 这一趟去大秦,对于李治和武媚娘而言,无疑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李治知道了自己差点丢掉大唐江山,而武媚娘也知道了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大周女帝。 一回来,武媚娘便是跪在了皇宫的地板之上。 地板很凉,她的心比地板还凉。 虽然大秦的皇帝们都让李治别杀她,但是却没有说不能重重惩罚她啊。 而且这里已经是李治的天下了,李治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那些皇帝也管不着,她只能乖乖认命。 其实武媚娘心里本来确实是没有太多的杂念,只想好好做好李治的贤内助。 但是现在知道了自己日后的成就后,反而开始心中升起了一种难言的渴望。 若是没有那扇门的存在…… 她是不是就能真的坐上那张龙椅? 知道了日后自己会丢掉那些江山,那她是不是能做得更好? 李世民说的对,没有人对权势不感兴趣,之所以不感兴趣,是因为还未尝到权势的甜头。 “陛下,臣妾知道错了。” “你要责罚,便罚吧。” 武媚娘认栽道。 但是李治眼中只有冷漠。 “错了?” “你没错,你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事情有什么错?” “至少现在你还没犯下这些错。” “但是每每朕想到日后你会丢掉那些江山,你会撺掇朕的皇位,朕还是心中愤怒。” “朕不会允许那一切再发生的。” “所以你知道朕为什么不让你成为皇后了吗?” 李治问道。 武媚娘点点头。 “明白了,都明白了。” 她还想成为皇后?能保住一条小命都已经很不错了。 幻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她敢有那样的念头吗? 但凡只要暴露出丁点,她便死无葬身之地,她哪敢? 或许,能得李治的恩宠就够了。 时间又过去了一天,翌日朝会,李治端坐龙椅。 台下依旧是之前那些大臣,只是长孙无忌已经不在。 之所以没来,当然是还被看守着,无法离开府邸,被那些金吾卫日夜看管着。 说是看管,和囚禁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李治说给他查给水落石出?这当然是假的,都是瞎扯。 他真正在做的,是罗列长孙无忌的罪证和伪证,彻底把长孙无忌打死,然后发配边疆。 天高路远,雨夜好杀人,再找个人把他做了。 舅舅?杀个舅舅怎么了?他爹还杀亲兄弟呢。 敢触犯他的皇权,那对不起了,只有这个下场。 朝堂上的大臣,自然也是注意到了长孙无忌没来上朝。 他们当然没有意见,有人甚至心里开心得要死。 这老头对其他士族的打压实在是太厉害了,朝堂上有些官员一直都被长孙无忌压得喘不过气,现在长孙无忌要倒台,他们都解放了。 而那些想保长孙无忌的人,能保得了吗? 李治都不用出手就能把他们治得服服帖帖。 除却长孙无忌,李治还真就不怕任何的门阀了,没有了长孙无忌,这些关陇门阀就是群无头苍蝇,一苍蝇拍下去,全得死。 “陛下,听说您要废皇后?” 问这话的,正是清河崔氏的人,崔荣。 这崔氏,乃是大唐五姓七望之一,在之前编制《氏族志》的时候,崔氏甚至超过了李氏的皇姓,由此可见其在民间的影响力。 不过崔氏在李世民当政期间也是被打压得喘不过气,但现在依旧是很有实力的,堪称是李氏之下第一氏族也不为过。 这崔荣,是当之无愧的大门阀出身。 “你要反对不成?” 李治挑眉,看着这跳出来的刺头,猜测对方来者不善, 第九百八十三章:李治震惊,大秦好多好吃的 这个崔荣,难道不知道长孙无忌的下场吗? 难道他非要这几天杀掉长孙无忌杀鸡儆猴才能起到立威作用吗? “陛下不可。” 此时,又一道声音传来。 说话的,正是范阳卢氏的代表卢清水。 卢氏,同样是大门阀。 随着崔氏和卢氏站出来,太原王氏也不甘示弱,直接跟在了卢清水与崔荣两人的身后。 这三个门阀代表,都是典型的刺头,之前就是跟长孙无忌混的,现在长孙无忌没了,他们依旧要站队维护自己的利益。 “陛下,废后是陛下的家事,臣等理应是不该管的。” “但,此事却也事关大唐社稷。” “若是要废后,陛下也要有缘由才是,王皇后贤良淑德,为何废之?” 崔荣领头说道。 他自认为自己嘴皮子不错,他有一万个理由让李治找不到废后的借口。 他们都知道李世民废后不就是想打压王氏,更是为了打压他们关陇集团,若是不反抗,就只能硬生生抗下了。 “理由?朕不喜欢她,这个理由够不够?” “论容貌她不及武昭仪,论管理后宫,她不及武昭仪,论诞下龙子之事,她也不如武昭仪,她哪点能让朕满意?” “朕说要废她,还轮到得你们议论?” 李治的眼神之中戾气毕现,冰冷至极。 王皇后贤良淑德? 有个屁用? 当初王氏的王仁佑让她嫁给自己的时候,她本来就不情不愿的,当时他就看着心烦了,现在还不准他废了? 王氏听到李治说的这些贬低王皇后的话,脸都绿了。 说王皇后怎样怎样,那不就是在骂他们王家吗? “陛下,王皇后可有犯错?可有做什么大逆不道之事?” “陛下所说的那些事,历朝历代的皇后就没有过吗?若是废后,这些理由可是不够的。” 崔荣依旧是硬着头皮在怼。 你李治一句不喜欢就想吓唬住我们? 哪有这么容易? 李治听了这崔荣的话,也是不由火大。 崔荣说的,还真就没问题。 王皇后再怎样,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光从这点来看,他就僵住了。 但是如果这个时候,他强硬一些,也不是不能成功,但是势必会遭到反噬,也绝对不会那么容易成功。 这崔荣,有恃无恐,觉得自己奈何不了他,底气十足,也让人恼火。 这些门阀,势力在朝中根深蒂固,别看现在只是三个人站在李治面前,这三个人的力量可大得很呢。 朝廷下面的各个机构,几乎都有崔、卢、王家的人,那是渗透得相当深的。 不仅仅是朝廷,他们还掌握着天下大部分的土地、人口还有金钱。 土地自古以来都是最为珍贵的资源,他们只要有土地和人口,就根本不怕没落。 当初自己的老爹李世民想给自己的弟弟娶个门阀的女儿,这帮门阀却都看不上,可见他们有多傲气。 看现在这崔荣有恃无恐的样子,李治也是捏紧了拳头。 这些个门阀,必须想办法清除掉他们的势力才行。 其实他原来确实是制定了一个清理的方针,但是周期比较长,需要谋划的时间跨度至少十年。 但是他现在却有了更好的办法,那就是直接去大秦去找其他皇帝啊。 找那位楚仙人,他肯定是有办法的。 “崔荣,你们三个人,对朕废后之事反对是吗?” “行,朕记住了你们的话,下朝吧。” 李治没有回击崔荣,他懒得动嘴,他迟早弄死这几个人。 崔荣见李治示弱,不禁洋洋得意。 皇帝又什么样?废后也是你想废就废的? 临走之时,李治给了一个极为冷淡的眼神,扫过崔荣和卢清水三人。 这目光,让他们不由汗毛直立。 这是闹哪样?莫不是要派人弄死他们几个不成? 但是崔荣却也不是很怕,这朝廷、这天下,他们有多少人? 长孙无忌确实是要完犊子了,但是皇后的废立,关乎他们的利益和颜面,这一战,他们不可能退让半分。 大不了就玉石俱焚。 现在李治二话没说就走了,他们这一场,已经是赢了。 只要继续保持强硬态度,拉拢更多反对废后的同党,他们保证李治什么都做不成。 很快,李治就回到了皇宫之中。 他本想即刻赶去书房然后去大秦的,但是他还是犹豫了一下。 要不还是把武媚娘带上? 李治突然冒出来这个想法。 毕竟武媚娘败家是败家了一点,但确实是脑子灵光,和他一样好使,如果不看她日后做的那些事,也确实是个不错的手下。 “算了,带上吧。” 李治还是妥协了。 一个人战斗还是太孤单了些,带着武媚娘的话,听了皇帝们的意见之后,武媚娘也就能够帮自己多想一些办法。 “传武昭仪来见朕。” 李治招呼了一声王大福。 “唯!” 王大福立刻去喊武媚娘去了。 在大唐,比较急的命令往往回复都是用“唯”,不太急的则是回“诺”,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缓应曰诺,疾应曰唯。” 不多时,武媚娘便是已经来到李治的跟前。 武媚娘本来还有些惶恐不已,认为李治从此会冷落自己,但是没想到李治还会喊她前来。 “走,再同我一起去一趟大秦。” 李治让人封锁了皇宫,随后便是拉着武媚娘,召唤光门。 武媚娘顿时有些受宠若惊。 居然还去大秦吗? 这可是陛下的秘密,本以为她只会被带去第一次,但没想到还能继续去。 穿过光门,两人便是已经来到了大秦。 “嗯?” 他们一过来,李治便是发现了一些不对劲。 “好香啊!” 武媚娘皱了皱鼻子,面露惊奇。 李治不由四处张望,寻找香味传来的位置。 只见不远处,那些皇帝们竟是在庭院内大摆宴席,在胡吃海喝。 “来来来,喝了这杯还有一杯。” “老朱,别发愣啊,这猪头肉多香啊,特意给你煮的。” 始皇吆喝道。 只见皇帝们围坐餐桌前,桌上摆满了美食珍馐。 什么烤羊腿、粉蒸肉、扣肉、炖猪蹄、炖牛头…… 还有各式的果盘、甜点也是围成一圈,一边更是摆满了好几个酒罐子,其中装满了茅台、二锅头。 几人吃吃喝喝,好不乐哉。 李治人也傻了。 这都是些什么好吃的?他没见过啊。 第九百八十四章:对付门阀,得用黄巢手段? 大唐确实是很繁荣,但是工艺毕竟是太落后了。 要说大唐没有美食吧,其实也是有的,但是烹饪的手段还是太过单一了,至于水果的种类,也是非常少。 这些年来随着商贸的往来,大唐的水果种类才丰富起来,但是即便是这样,李治在看到这餐桌上那些奇珍异果的时候还是不由咋舌。 至于那些粉蒸肉啊扣肉这样的做法,他也还是第一次见。 李治也就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般,还在仔细端详着每个菜式,心里思索着这菜究竟是怎么弄出来的。 这个时候,李世民也是留意到了已经过来的李治,赶紧招呼道: “还愣着做什么?” “快过来赶紧吃嘞。” 李世民多少是有些恨铁不成钢。 “没见过是不是?” “别说你了,朕之前也没怎么见过。” “不过这还得感谢楚源仙师,若不是他将这么多的朝代连接在一起,还让我们走向繁荣,我们根本吃不到这么多的美食。” 李治受到邀请后,也是赶忙走到了餐桌前。 庭院里面的装饰,都是始皇特意安排过的,餐桌是非常豪气的十八人大圆桌,由一块大玉石磨制而成,橙黄色如琥珀一般。 下方的椅子则都是大秦顶级的工匠用楠木打制而成,极为舒适。 虽是露天,但却极有风味。 倒不是说始皇不愿意在室内,而是在室外,再摆个烧烤架,可以一边烧烤一边吃,那是相当舒坦。 相比于之前的竹林聚餐,始皇懂的享受也是越来越多的。 李治没太多犹豫,直接坐在了李世民旁边,也是没了拘束。 “始皇,来,敬您一杯,朕就不客气。” 李治举杯,先敬始皇这位东道主,随后一饮而尽。 “哈哈哈哈哈,请便请便,放开吃喝。” 始皇也是豪迈一笑。 随后李治便是大快朵颐起来。 在皇宫之中吃饭或许还要讲究仪态,太拘束,在这里自然不用管这么多,他直接撸起袖子就是端起一颗牛头放在跟前啃了起来。 边上已是倒上满杯的茅台,边品酒,边从牛头上啃下肉来。 这牛头肉,炖得十分入味,其中放了十八味香料,富有嚼劲却也其味无穷,一口酒一口肉,便是极致的过瘾。 “媚娘!给朕倒酒。” 李治吆喝道。 武媚娘赶忙走了过来给李治再斟满一杯。 “再给朕把那盘韭菜花端过来些。” 李治又使唤道。 武媚娘也是赶紧端菜、夹菜。 这样的服务不由也是看得其他皇帝有些羡慕了。 娘希匹,还得是你李治会过日子,让一位未来的女帝给你端酒送菜的。 “陛下吃慢些,别噎着了。” 武媚娘语气关切道。 声音酥酥的,让李治心里也麻麻的。 武媚娘这样的态度,他很满意。 “陛下,这里的菜肴和水果应该也挺好吃的,您应该多吃点。” 武媚娘又劝道。 李治才懒得理这样的劝告。 “去去去,不吃不吃,朕就爱吃肉。” 说罢又抓起了一根羊小腿。 武媚娘叹了口气,自己端了些蔬菜和水果兀自吃了起来。 看到这情况,老朱却也是若有所思。 历史上,李治是活得没武则天长的。 李治五十六岁就死了,而武则天却是活到了八十二岁,这大概也是和饮食习惯有关。 看人家就爱吃蔬菜水果,美容养颜啊。 天天锦衣玉食的,营养也不均衡,这武则天多少是懂点养生的。 老朱也是到年纪了,不得不懂些养生之道。 很快,饭局过半,李治也是吃饱喝足了。 皇帝们也喝得微醺,不由想起正事来。 “永徽皇帝,你今天来这是要干啥来着,光顾着喝酒去了,都忘记问了。” 崇祯敲了敲脑门,突然问道。 “莫不是大唐又出什么事了?” 李世民也疑惑道。 以李治这小子的性格,都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今天来指定是有事情要帮忙。 “害,还能有什么事?” “还不是那些门阀太气人了。” “朕要废了王皇后,本以为没了长孙无忌的阻碍应该是相当顺利的,没想到崔氏居然领着王家和卢家反抗朕。” “那崔荣的语气,仿佛朕奈何不了他似的,朕就先让他再笑几天。” 李治一想到朝堂之上的事情,也是不由恼火。 武媚娘听后也是愕然,柳眉轻挑。 原来陛下是为了这个事来的吗? 那确实是应该带上她。 毕竟她和门阀之间也是不对付,那些门阀总是因为她的出身而瞧不起她,她在宫中的负面评价非常之多。 最近流出的那些风言风语,大多都是那些大门阀中人有意放出,为的就是踩低她而捧高王皇后,舆论战也是门阀最常用的手段。 她对于这些门阀,自然也是恨之入骨的,若是有能力,她必然将他们全杀了。 “这个事情,门阀那帮人竟然还敢插手捣乱?” 李世民也是皱眉。 在他的大唐,这个崔氏,他已经压榨得对方只剩下一间祖宅了,该抄的抄了,该斩的斩了,基本上是雁过拔毛,毛都没留给他们。 谁让他们居然敢称天下第一氏族? 他没想到在李治执政期间,这崔氏还是如此嚣张。 毕竟不是一个时空,李治那个时空的自己,对于门阀的打压力度显然还是不够的。 “他们敢啊,怎么不敢,和长孙无忌一个样,看得朕心里厌烦。” 李治厌恶道。 “这些门阀,真是如同跗骨之蛆一般,也不知怎样才能清理干净。” 李世民也感到愤怒。 这都快到皇帝头上拉屎了,谁能忍? “是啊,你们大唐的门阀确实是难对付,有些氏族甚至是从东汉时期就存在下来的,的确是根深蒂固了。” 老朱、岳飞这些后世人,自然也是知道唐朝的门阀有多么厉害的。 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这句话真不是说说。 朝代兴亡,氏族往往能明哲保身,只付出极少的代价就能永远长存下去。 莫说古代了,现代的那些大家族,追根溯源,也不知存在了好几百年了。 “除非你们那个时期,出现了黄巢那样的人物,把门阀都搞死,这样才算真的六根清净了。” 老朱不由想到了同为起义发家的黄巢,建议道。 第九百八十五章:武媚娘震惊,楚源仙人? 要是真的在这个时代就出现了像黄巢一样的人物,那么李唐皇室必然也会受到影响。 见到几个皇帝都对此感到苦恼困惑的样子,李治不由也是一着急。 “那不成真的就没有办法了不成?” 老朱笑了笑。 “办法自然是有很多的,光是楚老师就教了我们很多,随便拿出来一点教你都够你用的了。” “但是这件事吧,让我们来处理,也不敢说绝对能够完美解决。” “门阀的问题,遗害千古,稍有不慎就后世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所以朕认为,这件事,你还是得去找楚老师去处理。” 李治想了想,也是。 毕竟能够完全体会他的感受的皇帝,应该只有李世民了,其余的皇帝对于大唐那错综复杂的门阀关系那是完全不了解的。 “行,那朕还是去找楚老师算了。” 他之前对怎么解决长孙无忌的事情,也没有询问楚源的解决办法,而是选择了自己去解决。 而这一次,面对几大门阀联手对抗他不让他废后这件事,他心里同样其实是有计划的,但是和始皇说的一样,他自己也不能确保是不是能完美实行。 而楚源不一样,楚源可是仙人,而且知道这么多东西,博学多才,应当是能够给自己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 然而,才第二次来到这里的武媚娘,还不不知道楚源是何许人也,不由感到好奇。 “这楚老师是何人?” 看这些皇帝的态度,似乎对这位楚老师,都是非常尊敬和信任的。 她也是知道这个地方存在着一位仙人的,莫非,这楚源就是? 都说楚源是仙人,可是她一直都还没有见过楚源的真面目。 而且她也是确实无法想象仙人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这世上真的有仙人? “说曹操曹操到,楚老师来了。” 李世民眼睛一抬,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不由惊奇。 “楚老师!” 几个皇帝,包括李治在内,都同时朝着楚源打招呼道。 楚源之所以来,正是始皇亲自去请来的。 武媚娘看到这一幕也不由内心震撼。 这些皇帝,可都是华夏大名鼎鼎的帝王,都是一统江山,鸿运齐天的存在,然而在面对楚源的时候,还是要老老实实打招呼。 那人究竟有怎样通天的本事? 她也朝着楚源的方向看去。 只见楚源的周遭仙气飘飘,驰步走来,如同是漂浮过来一般,轻盈无比,而他闭着眼,一副清冷的模样,不食人间烟火一般。 在他的身上还隐隐散发着一种莫名的威压感,这种威压不同于那些皇帝的威压,而是来自他身体内的能量和气场。 年轻、英俊、清冷,光是看一眼武媚娘就断定这人的确不是凡人。 可是见楚源始终都是紧闭双眼的样子,这仙人似乎看不见? “老秦啊,怎么又叫我出来了?” “你们不研究怎么种地吗?” 楚源有些纳闷道。 武媚娘听了楚源的话,不由被吓到了。 种地? 这些皇帝研究什么种地? 都是九五之尊,掌控天下之人了,为什么要去种地? 但是这么多人在,看大家神色自若,她也不好意思发问。 “是这样的,今天我李家村的李老九又来了,和我们在研究讨论呢,他又想问些问题来着。” 李世民率先开口道。 楚源恍然,原来又是来问问题的。 “什么问题啊,问呗。” 他现在也是无所谓了,这些村民对他都挺好的,回答几个问题又没什么。 “是这样的,就是这大唐高宗在长孙无忌下台后,唐高宗是怎么将门阀进一步压制的?” “他用了何种手段呢?” 李世民没让李治开口,全程都是自己在帮李治在问。 毕竟之前他们可都是领略了李治这小子是怎么问话的,生怕又在楚源面前露馅了。 楚源还没回答,但是武媚娘却已经是一头雾水了。 唐高宗? 李家村? 李老九? 这都是些什么和什么? 后面问的那些关于门阀的事情她倒是知道,但是前面那些东西是什么玩意? “哎哎哎,又是问历史问题。” “不是让你们回去好好种地,种植各种作物,让孩子们好好学习吗?怎么又跑去研究历史去了?” “你们对历史就真的这么感兴趣?” 楚源对此感到不解。 这一天两天的,不是在研究历史就是在研究历史的路上。 他到底遇到的是一些村民还是一群历史系的学生? “这……” 李世民顿时尴尬,他身后的那些皇帝也不由捂着脸。 他们可是皇帝啊,研究什么作物? 就算真要研究,交给手下掌管农业的官吏去做不就行了? 武媚娘这个时候也是注意到了这些皇帝们脸上忐忑和尴尬的神情,很快就意识过来了。 这什么李家村,什么李老九,怕都是在诓骗仙人了。 仙人或许都不知道他们作为皇帝的身份,而是以为他们只是一群普通的村民。 武媚娘聪慧无比,很快就透过现象看出了本质。 既然这样,那她当然也要配合好大家的工作,不能犯傻暴露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不过她心里也是一阵无语。 这些皇帝还真是够损的,为了自己的利益,不由来骗楚仙人这样一个老实正直的人。 “楚老师,这种地的事情没啥好研究的,俺最会种地了,这研究历史那不都是饭后闲谈嘛。” “您老人家见多识广,就给我们解解惑吧。” 最后李世民还是拉下了脸,请求道。 楚源想想,好像也是,反正都已经给他们讲了这么多次了,多一次不多,少一次不少,不如再说一次算了。 “好了好了,既然你想听,那我就来告诉你。” “大唐李治时期是吗?” “虽然扳倒了长孙无忌,但是门阀并没有倒下来,毕竟大唐的门阀势力实在是太多了。” “无论是关陇集团,还是山东门阀集团,又或是那些小门阀集团,他们都掌握了一部分大唐的经济、人口、土地。” “与其说是门阀,不由说是土皇帝。要彻底根除他们,实在是很难。” 楚源对于这个问题,也开始认真回答起来。 第九百八十六章:武媚娘治国这么厉害? “是啊,这些门阀确实是非常难处理的。” “如果真的要拔除干净,那朝堂之上基本上没有几个能任用的大臣了,他们盘根错节,如同一张大网一样。” “皇帝凡是要做什么事,都要经过他们的手中。” 李治对此很是无奈。 听楚源的话,他也是感觉到了一种无力感。 即便是他真的除掉了崔家、卢家、王家,那又怎样呢? 朝廷上其他的门阀士族呢?他们不会成为下一个崔家、卢家、王家吗? 难道非要他把所有人都杀掉吗?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说他有再大的能量,也不可能以一人之力和整个朝廷对抗,他是皇帝,不是杀戮机器。 武媚娘也是叹了口气,门阀的力量,光是想想便是让人感到一阵无力。 大唐才成立多久?但是这些门阀可是存在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了。 “难不成真的没有什么办法了吗?” “那后面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李治还是顺着李世民之前问的那个问题问了下去。 “当然有办法啊。” “首先就是从朝堂上面抓起,毕竟朝廷这个机构,乃是议论天下大事的地方,能在朝廷中待着的,那都是必须能被皇帝所用之人。” “这个地方,也是皇帝和门阀们交锋的第一战场。” “从朝堂抓起,问题就没有那么复杂了。” 楚源缓缓说道。 “而方法也很简单,既然朝堂之上有很多的门阀子弟,那全部都是门阀子弟吗?”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有门阀官员,那就必然有寒门出身的官员,这些寒门子弟并没有其他依靠,只能够依附皇权,所以……” “作为皇帝的话,完全可以百分百的信任这些寒门子弟!” “那就要合理利用他们的力量来与门阀做抗争。” 楚源铿锵有力道。 在唐朝,正是科举盛起之时,正是因为科举的开创,影响了后世的每朝每代,成为了帝王选拔人才,对抗门阀的最有利手段。 古往今来,也不知有多少人通过科举鱼跃龙门,一举成为了人上人。 李治也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他其实也是知道这些寒门官员的力量的,他早就有联合他们的想法了,但是却还没有确切的行动方案。 “楚老师,那这些寒门官员,在朝廷上也毕竟只占少数,大部分官员其实还是门阀出身。” “您想想,那些氏族,家族之中本来就有当官的人,他们将科举的经验又可以传授给家族子弟,他们悉心教导,必定又是人中龙凤。” “而那些寒门出身的学子,他们吃喝都成问题,或许还要挨饿,环境很是艰辛,也不知要历经多少困苦,才能进入我朝为官。” “进入朝廷,门阀子弟都有关系维护,可以节节上升,但是寒门官员却什么都没有,或许还要被同僚挤压,时刻在被斗争。” “在这样的环境下,科举的作用似乎也没有太大的效果了。” 李治也是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实际上,这个问题是非常尖锐了,楚源听到的时候也是不由一愣。 这李老九,兴许还是个读书人,能问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他对于教育的公平性本就看得透彻了。 莫说是大唐了,哪朝哪代能做到真正公平? 出生,便是最大的不公平。 “问的好。” 楚源都想为李治鼓掌了。 “所以你知道武则天是怎么做的吗?” “武则天?” 众人面面相觑,目光又看向了一脸懵的武媚娘。 “我不知道,请楚老师细说。” 李治没想到这武媚娘在这方面居然还有建树?也是虚心聆听。 “她是直接扩大了科举制士子录取的人数。” “任用的人数上来了,那寒门官员的基数自然也会跟上,当朝廷中寒门官员越来越多,她便可以任用那些寒门出身,没有根基的人了。” “例如狄仁杰,又例如娄师德等人。” “同时,她也不仅仅只有科举选拔这一个渠道,她还让各地方推举贤良的寒门子弟、平民百姓,由她亲自面试。” “这样一来,她就可以直观的看清面试之人的好坏优劣,一旦有合适的人选,她也可以直接安排适合的岗位。” “甚至除了文科举外,还开创了武科举,招聘许多人,放在军队之中作为将领。” “这样的两种方法一操作起来,朝廷的门阀官员自然就会稀少起来。” 然而,听完楚源的话后,李治、李世民却是震撼无比。 而年代隔得比较远的始皇和刘彻更是感觉到自己的世界观正在遭受冲击。 “这个政策会不会太混乱了?” “招了如此多的官员入朝,那岂不是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进来了?” “天下哪有那么多厉害的读书人呢?” “这做官的门槛也被降低了啊。” 始皇即刻发问道。 李世民也觉得不太行。 他好不容易弄好的科举制,被武媚娘弄成这样? “是啊,这岂不是什么人都能入朝为官了?这怎么行?” 李治也有些没转过弯来,不太理解这样的做法好在哪里。 纵然门阀少是少了,但是那些门阀官员在朝廷中也是真的有做实事的,现在换了这么多良莠不齐的人上来,天知道他们能不能胜任? 到时候不会搞得天下大乱? 武媚娘也是感受到了大家强烈的不满,顿时汗流浃背。 这都是她后面做的事情,可别怪现在的自己。 “你们都觉得武则天做错了吗?” 楚源也有些错愕,没想到这群人的反应这么

相关推荐: 笔下丹青   带着警花闯三国   快穿之落叶无生   不许笑之重生大明   亲爱的   山村养鸡大亨   14号街灯   哑巴狼夫   步步逼婚:洛总强宠复仇妻   首辅掌中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