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谁不甘心 > 第211章

第211章

毒死、杀死,那他赵构绝对是脱不开干系的。 唯一的机会,就是被送来的途中动手,可是这大好的机会已经是错过了。 赵构皱眉,在几秒钟之内不知道思考了多少的解决办法,但是全部都是无效。 他呆滞地看着赵佶那张苍老的面容,无奈至极。 虽然他们两个没有实权,可是只要回到皇宫之内,那些臣子必然会靠拢过去。 他们在天下还是有一定的号召力的,这是一个遵从礼法的时代。 他们两个如果真的想要他的皇位的话,他该怎么办? 赵构捂着头,痛苦不堪。 “赵构!” “回答朕!” “你到底在做什么?” “朕这个爹,你认还是不认?” 赵佶此时看到赵构不搭理自己,便是更加愤怒了。 而一旁的赵桓则是心里窃喜。 “父皇啊,九弟现在可都是皇帝了,我们算什么?” “哪还能这样跟九弟说话的,当心九弟的帝王之威,龙颜大怒之下,我们承受不住的。” 赵桓也是个阴阳怪气的好手,这个时候还不忘添油加醋。 赵佶一听赵桓的话,更加愤怒了。 “有种你就试试看!” “朕看你敢不敢对你爹动手!” 赵佶是做过皇帝的,当然知道皇帝对于自己的面子看得有多重。 赵构要是这个时候让人当街把他杀了,那就要背负骂名一辈子,哪怕死了也要被人骂不孝。 而且他知道,赵构根本就没有这个胆量! “陛下,现在怎么办?” 赵构身边的将领们也是懵的。 这种事情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完全不知道怎么处理,如果有个文臣在的话或许还能支支招。 几个将领都不约而同的想到秦桧。 若是秦桧在就好了,他一定有办法破局。 但是,秦桧已经死了,而赵构也并不是什么蠢蛋。 他深呼吸,缓了缓自己受惊的情绪,也是很快就想到了应对的办法。 “你们这几个衙役,给朕将这里的百姓都弄走。” “朕不希望有人围观。” “敢围观者,斩!” 赵构不怒自威,此时帝王之威真正显露出来。 “杨将军,去调集军队,将这里保护严实,不要让任何消息透露出去。” 杨沂中收到命令之后也是赶快去调集军队了。 目前的情况,赵构和二圣之间肯定是会有一场斗争,他们这些臣子是必须战队的。 要是站错了,那就是死路一条。 杨沂中当然还是选择跟随赵构,虽然赵构有诸多缺点,但是至少比那两个窝囊废要好。 赵构烂,也只是对外烂。 而那二圣,是从内烂到外,不折不扣的昏君,跟着他们两个还不如让杨沂中自缢。 而张俊的站队,也还是赵构。 即便二圣曾经是皇帝,民间有很多不明情况的百姓还是心向他们,认为是赵构毁了大宋,一直不待见赵构。 但是赵构已经是做了十年的皇帝了,在朝中的根基很是稳固。 而二圣时期那些大臣,大部分已经被赵构清理掉,或是老死了。 即便现在朝中可能还有一些人心里不安稳,但是至少明面上都是忠诚于赵构的。 所以张俊还是想着跟随赵构,他觉得赵构的赢面更大一些。 他也是跟着杨沂中一起调集军队,指挥衙役,将周围都围了起来。 而刘光世和吴阶却没有太多的动作,像是中立派。 毕竟刘光世谁也看不上,如果可以的话,他只想跳槽去岳飞那边的阵容。 可惜他太老了,怕是这辈子都跳不动了。 而吴阶,向来都是懒得出奇,根本不想站队。 很快,在衙役和军队的协助下,这些百姓也被疏散远了。 这个时候,赵构也是整理好了心态,缓步来到了二圣面前。 “儿臣见过父皇。” “皇弟见过皇兄。” 此时的赵构,又恢复了之前那个让人如沐春风的帝王形象,之前那副惶恐的模样不复存在。 在这么多人的面前,赵构还是显得很有礼貌的。 不少不知道情况的衙役和士兵都点点头。 皇帝陛下为人还是很不错的,非常儒雅随和。 “呵。” 不过赵桓此时却是轻呵一声,有些不屑。 “弟弟你现在可是当了皇帝了,威风啊。” “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聊着天?也不带我们去皇宫里面坐坐?” “皇兄我可还没有见过新皇宫呢。” 赵桓可没有给赵构留任何情面,直接就开门见山地说道。 赵构顿时心里就怒了。 这不就是直接说他不懂礼貌吗? 这赵桓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北边关了十年,还这么不懂事? 难怪大宋要亡在他手上。 他都已经给脸了,这人还给脸不要脸,赵构感觉比吃了屎还难受。 他只能嬉皮笑脸地答复道: “是,是我做事不周到,应该走。” “来人!备轿!” “我们现在就回临安皇宫。” 赵构喊道。 赵佶和赵桓这时才放下心来。 现在看来,赵构还是懂礼数的。 估计是他们突然出现在大街上面,把赵构吓得不轻。 等轿子的过程中,赵构也是赶忙将两人迎到了路边的一个小亭中。 “父皇、皇兄,快坐。” “你们一路回大宋,辛苦了。” “你们是如何回来的?为何一点消息都没有。” “若是早知道你们回来,朕不至于如此仓促,必然风风光光将父皇和皇兄迎接回来。” 赵构有些惭愧的说道。 第九百六十章:赵构,这是你的弟弟和妹妹 当然,赵构的惭愧完全就是装的,实际上他早就在心里把赵桓给骂了一万遍了。 赵佶一听到赵构这个问题,当场就怒了。 “我们怎么回来的你会不知道?” “你难道不知道岳飞打垮了金人?” “那些金人怕得要死,直接送钱送牛送羊来祈求和平,对此岳飞还不满足,于是他们干脆把我们也送给了岳飞。” “我们就是被岳飞送回来的你会不知道?” “还有,那赵昚究竟是怎么回事?” “大宋究竟发生了什么?怎么现在变得这么混乱?” 赵佶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埋怨赵构没有管理好国家,搞得战火纷飞。 赵构却无语至极。 如果不是他赵构撑起了大宋,及时迁都了临安,那可就别说只是北面了,整个中原王朝全部都要被金人所侵占。 不过这个时候赵构心里更是震撼于岳飞的厉害之处。 岳飞竟然真的把那些金人逼到了这种地步? 如果换做是他的话,也许早就逃跑了,毕竟兵力差距如此之大。 赵佶看到赵构不可置信的表情,也只是冷笑。 “岳飞厉害啊,直接打得金人痛苦难堪,把他们全部都赶出了中原大地。” “不像某些皇帝,宁愿发动百万大军打自己人,也不会发动百万大军就自己的亲爹和哥哥。” 赵桓的话直戳赵昚的心窝子。 是啊,他宁愿发动百万大军去攻打岳飞,也从来没有想过其实以前他就可以发动百万大金和那些金人一较高下。 赵构岂能不知道赵佶这是在暗戳戳地说自己。 “你!” 赵构直接怒目而视。 但是二圣生气其实也是正常的,毕竟他们两个可是被岳飞硬生生塞进了箱子里面好几个时辰,还经历了长途的颠簸。 实际上,岳飞也是事先安排两人,让人和贾不穷取得联系,然后给了贾不穷五口箱子,让他给到临安赵构的手上。 而且贾不穷不能提前打开箱子。 加上他们就是在临安给的箱子,所以贾不穷也没有发现端倪,只以为是一桩有意思的交易。 没想到险些把他的小命搭上。 而箱子里面的二圣几人为什么不哭不闹没有出声? 这就更简单了,岳飞事先已经模拟了好几遍长途运输时候的场景,结果每次赵佶都叫得最惨。 于是只要赵佶叫一句,岳飞就把他拖出来打一顿,打了五六次之后,他们终于不叫了。 甚至这一次送到临安来,他们还以为又是岳飞要拷打他们,没想到是玩真的。 所以说,岳飞把二圣送到赵昚面前来,也是花费了不少精力。 同时,天时地利人和,按照临安百姓的八卦速度,现在估计整个大宋都已经知道二圣归来的消息了。 不过被揍的事情,二圣自然是闭口不提,实在是太丢人。 “那这三个孩子?” 赵构又将目光投向了赵佶身边坐着的三个孩童,两男一女,都是只有五六岁大。 他其实早就注意到了,甚至已经猜到了他们的身份,但是他没脸问啊。 赵佶摸了把稀疏的胡子,笑道: “他们还能是谁,这是你的两个弟弟和妹妹。” “快,叫皇兄。” “皇兄——” 三个孩子直接奶声奶气地对着赵构喊了一句。 赵构听到这一句皇兄脸色也是强颜欢笑了起来。 这可是赵佶和金人生的孩子啊,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叫他皇兄,这简直就是侮辱。 这样的事情本来就是大宋的丑闻,但是宋徽宗是直接揭开伤疤给天下人看。 实际上赵构心里也是窝火得很,他很想怒骂赵佶。 当初赵佶被俘的时候,汴京皇宫就如同金人的青楼,那些金人蹂躏赵佶的妃子和子女,简直不当人。 他赵构是赵佶的第九个儿子,也是唯一一个逃出金人魔爪的皇子,身上背负着的整个大宋的希望。 他每每回忆起自己的姐姐妹妹被金人糟蹋的时候,都对赵佶和金人恨之入骨。 若不是父皇无能,他们赵氏皇族,他们大宋天下,岂会沦落于此? 本来他赵构拿着的是复仇皇子扭转天下,力挽狂澜的剧本,他本是可以与光武帝、汉昭烈帝齐名的复兴大帝。 如今却被秦桧这个狗贼坑害到这种地步。 他越来越乏力,周围的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不受控制,这样下去,他迟早丢掉这江山。 一时间,赵构看向那三个孩童的眼里,看向那赵佶的眼里,充满了浓郁的杀机。 “轿子呢?轿子还不来吗!” 但是,满腔的怒火,他根本不敢发泄出来,只能化作这样一句呼喊。 “来了,来了。” 侍卫这个时候也是抬着轿子出现了。 很快,赵构三人就已经坐上轿子回临安皇宫了,剩下的那些大将们也全部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现在是个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皇帝的心情究竟有多不好,他们也懒得去触霉头。 最近能够躲着点就躲着点,最好连临安皇宫都不想去。 尤其是杨沂中,他只要看到这父子三人,就觉得脑壳发麻。 等到众人都离开之后,剩下的那些士兵、侍卫还有衙役,却是面面相觑。 回想起之前看到的那一幕,他们曾经的太上皇竟然如此不要脸,还和金人诞下了子嗣,还带回了大宋。 他们皆是一脸不可置信。 随着赵佶和赵桓二人回到临安,大宋的战事也就告一段落,短时间内不会再爆发战争。 而此时的大秦,皇帝们,再一次聚集在了一块。 因为最近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碌,所以已经有段时间没有见面了。 李世民、老朱和朱瞻基还是和之前差不多,国家比较太平,也没有什么太多的近战。 而崇祯的话,则是有些苦恼。 毕竟他也想效仿始皇,分封天下,但是他现在儿子都还在襁褓之中。 他就盼望着自己的几个儿子快点长大,快点给为父分担一下压力。 到时候他就可以放心做甩手掌柜了。 而刘彻则是一直在忙着准备打匈奴的事情,目前依旧是在筹备状态。 至于始皇,则是一边忙着封王的事情,一边忙着给其他几个皇帝分拨物资。 算是几个皇帝之中最为充实的一个了。 第九百六十一章:新皇帝到来,大唐武则天! 大宋的赵昚和岳飞两人都在忙着稳固地盘,最近也是好不容易才抽出时间来大秦一趟。 没想到皇帝们也都恰好有空,也是难得地聚集在了一块。 “都过去这么久了,也不知道曹操和刘备打得怎么样了,胜负分出来了没。” 崇祯最近放纵过度,忙着生孩子去了,一脸肾虚地问道。 “哈哈哈,那必然是曹操啊,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天下大势不可变!” 李世民依旧是自信道。 “刘备啊,必须是刘备,曹操现在被两面围攻,拿什么赢?” “刘备的局面可比曹操好不知道多少,曹操怎么可能赢?” 老朱这个时候也站出来发生了。 这一说,两边顿时又开始争论不休了。 “嗯?你们在讨论什么?这么激烈?” 这个时候,楚源也是走到了庭院之中。 一进来便是听到他们在讨论什么曹操和刘备谁能赢。 这是在讨论游戏? 楚源的声音一响起,几个皇帝立马就恭敬了起来。 他们没想到楚源居然难得出来了,那肯定是已经修炼完了。 “楚老师,你修炼地怎么样?” 始皇率先问道。 楚源点了点头。 “还可以啊,这一次修行比较顺畅,几乎没有遇到什么瓶颈。” “我之前不是让你们去检查一下你们孩子的暑假作业吗?他们做得怎么样了,你们检查了没有?” 楚源反问道。 始皇顿时有些汗流浃背,因为他几个儿子都封王了。 但是其他皇帝都面色如常。 “都检查了啊,他们做得挺好的,到时候保准能赶到学校开学。” 老朱说道。 他在大明这段时间,可没少去教育自己的几个儿子,算是这些皇帝里面对教育最上心的一个了。 始皇也是心口不一道:“对,都写好了。” 然而他根本就没看,他的崽可都要分封出去了,他哪里有空看什么作业。 然而,下一秒,所有的皇帝瞳孔骤然收缩。 坐着的皇帝猛地站了起来。 始皇也猛地回头,朝着小树林的方向看去。 “这是……” 楚源感觉气氛有点怪怪的。 “你们看到什么了?有什么动静吗?” 楚源感觉有些奇怪,这些村长怎么突然都安静了下来? “没,没什么。” 楚源有些摸不着头脑。 “行吧,那我先走了,你们注意多监督自己小孩啊,做家长要负责一点。” 楚源最后交代了一句。 等到楚源离开后,皇帝们不约而同地全部朝着小竹林走去。 他们都同时感应到了一种熟悉的感觉。 “是谁来了?” 始皇最有经验,他在前面领路。 此时的小竹林中,一道暗金色的大门骤然出现,逼格满满。 “这道门,好生陌生,这可不是我们之中任何一个皇帝的光门。” 老朱皱眉道。 始皇也点点头,这也不是刘备和曹操的光门,他们两个都没有那种帝王光圈,但是这扇门显然有明显的帝气。 这也就意味着,这一次来的,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帝王。 “这是有新皇帝要来了。” 始皇判断道。 李世民目光深沉地看着那扇光门,只觉得有种熟悉的感觉。 …… 公元前655年,大唐永徽六年。 唐太宗死后的第六年。 天下安稳,百姓安居乐业,大唐的经济依旧呈稳步上升状态,政治清明,官员简朴。 同时军力十分强盛,乃是当今世界最为繁荣的帝国。 不少的外邦人在长安城内行走通商,外国使者组队参观学习,望着大唐的雕楼画栋,感慨万千。 这乃是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不过在天下老百姓眼中来看,大唐能有今天,除了太宗李世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外,还要感谢的就是新帝的努力了。 新帝虽然年轻,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好皇帝,勤政,每天上朝,并且体恤百姓,获得无数赞誉。 但此时的大唐皇宫内,皇帝寝宫之中,却是突然传出了非常激烈的骂声。 一个身穿龙袍,大概二十七岁的男子,正在被一个身穿华服、六十出头的老头怒骂。 “皇上啊!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人家王皇后有什么不好的,你要废除人家?” 原来,被骂之人正是此刻的大唐皇帝李治。 而骂人的,则是李世民钦点的托孤大臣,大唐宰相,李唐门阀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李治的舅舅。 他就是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无垢的哥哥,长孙无忌。 今日他们争论的矛盾,只有一个。 因为李治竟然说他的皇后不贤良,想要废后,然后立他的新宠武媚娘 这像话吗? 王皇后好歹也是太原王氏出身,王氏乃是门阀大家,能联合王氏,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同时也是一路陪着李治走来,在李治未登基之前就陪着李治的晋王妃。 李治怎么忍心这样把人家废了的? 就因为那武媚娘? 那武媚娘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小妮子,生得魅惑,只是一眼,长孙无忌便是觉得此女断不可留。 虽然她还没有展示出太多手段,可长孙无忌反倒觉得她才是蛊惑君王、祸乱天下的那位。 长孙无忌要一个说法,没有一个说法,他是不可能离开的。 要说当今天下谁能指着李治的鼻子骂,那也就只有长孙无忌了。 李治此时低着头,也不说话,长孙无忌只能继续说道: “陛下,王皇后大家闺秀,贤良淑德,可那武媚娘出身卑微,只知取悦帝王,心机深沉,你为何分辨不出好坏呢?” “废后一事,我是绝对不赞同的。” “并且,臣觉得陛下应该远离这个武媚娘,断不可因美色而误国。” 长孙无忌奉劝道。 想当年,李世民在世的时候,又何尝不是一个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君王呢,就怕李治这小子也着了他爹的道。 李治二十七岁,很年轻,生得也是温文尔雅,一脸正派。 他听到自己的决定被再三否认,也是急了。 “舅舅,可是朕就是想这样决定!” “朕是皇帝,朕应该决定自己的皇后!” “那王皇后贤良淑德只是表象,朕和她接触最多,朕能不知道她是怎样的人吗?” “媚娘她才是朕的贤内助,舅舅却再三贬低媚娘……” “够了!” 长孙无忌突然怒色道。 第九百六十二章:李治是一个软弱无能的皇帝 “陛下,先帝将您托付给臣,那么臣就应该对您负责,臣是您的舅舅,您就应该听臣的!” 长孙无忌见自己一次施压不够,干脆也不装了,直接就搬出了自己舅舅的身份来压李治。 然而李治一听到长孙无忌拿长辈的身份来压自己,也是顿时受不了了。 “舅舅!” “朕是皇帝啊,难道这天下,什么时候连皇帝想做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主了吗?” “朕就是想让媚娘当皇后!难道不行吗?” “你这是在逼宫!” 这个时候的李治也不再唯唯诺诺,怒目对着长孙无忌。 然而长孙无忌却被李治的话给气笑了。 “幼稚!” 长孙无忌骂道。 “你竟然为了一个女子和臣这样说话?” “你这样对得起先帝吗?” “骄奢淫逸,岂是天子作风?” “臣劝你好好反省一下自己,臣觉得你应当下罪己诏,好好检讨一番。” 长孙无忌突然甩出这样一句话,让李治摸不着头脑。 罪己诏? “朕何罪之有?平白无故为何要下罪己诏?!” 李治似乎已经看透了长孙无忌想要做什么了。 长孙无忌是他父亲留下来的托孤重臣,但是他在朝廷之中的话语权也非常之重,甚至有超过他这个天子的迹象。 李治和长孙无忌之间,关系也早就不和了。 “陛下难道还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吗?” “骄奢淫逸,受女人蛊惑,要废除贤惠的王皇后,这可是要付出我大唐社稷安稳的,难道不要罪己诏?” 长孙无忌的意思无非就是。 废除王皇后可以啊,但是你要认罪,向天下人认罪。 这样一来,即便是那武媚娘最后上位成了皇后,也会被天下人所唾弃。 长孙无忌这一手,也是好生毒辣。 “臣还是劝陛下最好下罪己诏反省自己,否则按照大唐律例,老臣可昭告天下,废帝!” “以后,陛下下旨之前,可以先告诉老臣,老臣会教陛下,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长孙无忌的脸上露出一抹狠辣的神色。 在他眼里,李治还只是一个小娃娃,要和他斗,还远着呢? 当初即便是李世民在,也不敢说完全能够压制住他,现在李世民死了,李治这个新帝又看起来软弱,他岂能不施展一番? “你!” 李治的瞳孔骤然收缩,千言万语如鲠在喉,心头的愤怒随时都要迸发而出。 他可是皇帝,竟然就这样被长孙无忌明目张胆的威胁? 他怎么敢的? 就凭借他父亲的那一道律令? 就凭借他长孙家在朝廷的那些势力? 但是李治又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要想大展身手,那就必须要除掉长孙无忌。 但是长孙无忌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不然他现在也不会这样有恃无恐。 他若是真的毫无理由地和长孙无忌斗下去,那长孙无忌一句废帝,还真就能把他给废了。 所以,李治干脆沉默了。 “哼!” 长孙无忌则是满脸得意,看李治那憋了半天屁话不敢放一个字的模样,痛快得很。 皇帝又怎样?还不是要乖乖听我长孙无忌的话? 他也是干脆离开了皇帝寝宫。 在宫外等待长孙无忌的,则是一名大臣。 此人正是中书令许敬宗,他也是听到了长孙无忌对李治所说的那些话。 “长孙大人,你这样说陛下,陛下会不会愤怒,和大人之间有间隙啊?” 实际上许敬宗也并没有觉得长孙无忌小题大做。 实际上皇帝的后宫更换,他们这些大臣是没有必要去管的,皇后换了就换了呗,并不影响些什么。 但是这一次的皇后更换,却涉及到两大集团的利益斗争,而长孙无忌,是坚决维护关陇集团利益的代表人物。 这皇后之争,看似是皇帝的私事,却和天下息息相关。 “怎么会呢。” 长孙无忌的脸上是一脸自信。 “当年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争夺大权,朝中大臣都不知道支持谁,唯独老夫,支持现今陛下。” “老夫没有别的理由,就是看陛下温文儒雅,礼贤下士,绝对是一位好君王。” “老夫方才所说的那些话,不也都是在劝诫陛下远离骄奢淫逸,做一个好皇帝吗?” “虽然老夫的话是重了一些,但是相信陛下不会怪老夫的。” 不得不说,长孙无忌心很大,他也是自认为对于李治的性格十分了解,所以才敢如此大胆。 “倒是那武则天,胆子未免也太大了些,一阶寒门出身,也想做皇后?” “她也配母仪天下?也只有王皇后那样的大家闺秀才才能配得上皇后之位!” “她想做皇后,那老夫就偏要和她斗到底。” “就凭这么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也和老夫斗?哈哈哈哈哈——” 说完长孙无忌便是仰头大笑,离开了。 但是许敬宗看着长孙无忌离开的背影,目光却逐渐深沉。 长孙无忌评价陛下是温文尔雅,礼贤下士? 这些恐怕都是表面现象了,作为李世民的儿子,能在三位皇储之中杀出一条血路的李治,怎么会有表面看起来这般简单。 他甚至隐隐有感觉这一切,陛下应该都还在掌控之中,他就是有意要打压一下这些门阀。 不过这也是许敬宗的个人猜测了。 至少他可以确定一件事,长孙无忌这一次大概率是要吃瘪的。 皇帝寝宫内,太监宫女也都纷纷进来伺候李治了。 李治的脸上还残留着一些怒色和不快。 但是此时他的身边却是多了一个女人。 此女三十左右年龄,风华正茂,面容娇媚,身披白色绸缎细滑如雪,婀娜的身姿在白裙之下尽显无疑。 此女正是武媚娘。 她虽大了李治四岁,但此时倚靠在李治肩旁,却作小鸟依人之态,仿若十七八岁的少女一般。 “陛下莫要生气了。” “长孙大人如此,也是为了社稷安稳。” “媚娘出身卑微,确实比不得王皇后那般的大家闺秀。” “媚娘实在是不配做这个皇后。” “陛下还是请收回成命吧。” 武媚娘的声音娇柔,可话里的意思却听得李治心里很不是滋味。 第九百六十三章:这天下姓李,还是姓长孙! 他自己的女人,他想让她做皇后却做不成? 这天下哪有这样无能的帝王? 此时,一个太监也是附和道: “是啊,是啊,陛下要立武昭仪为皇后,但也莫要和长孙大人斗气了。” “长孙大人毕竟是陛下的舅舅,这样做都是为了陛下好啊。” 这个太监进宫一年多了,爱表现,平时就没少捧李治。 他也是听说李治是一个温文尔雅之人,所以见到现在是个表现的机会,立马就开口道。 他也觉得自己这话并没有说错,陛下肯定还是想立武昭仪为皇后的,自己这样顺着说,肯定没问题。 长孙无忌估计也是为了陛下着想,才百般刁难,以陛下的性格,应该能够理解长孙无忌的做法。 他这样说,一定能够得到陛下的赏识。 李治之前也对此人无感,只是看他勤快就留他在自己的寝宫里面侍奉自己。 但是听到他说的这番话,却不由皱起了眉头。 “呵呵。” 李治笑了笑,皮笑肉不笑。 “不错,不错,你很不错。” 太监顿时开心,自己这是说对了? 那岂不是马上就有赏赐了? “都是跟着陛下身边学的。” 太监低头哈腰道。 李治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这般没有脑子的人,竟然待在自己的寝宫里面? “你以为朕是在夸你?” 下一秒钟,李治却猛地起身,一双冰冷的眸子直接看向那个小太监。 “你好大的胆子,竟敢用你那点小心思来揣测朕的圣意?” 这一句话,直接把小太监吓得当场瘫软在地。 “那长孙无忌,真的是为了朕好吗?” “他不让朕立媚娘为后,要保住王皇后的原因就一个。” “王皇后是太原王氏,是门阀,而他们长孙家也是门阀,门阀之间互相勾结,就是想要朕永远都掰不倒他们!” “他们想让他们的耳目,他们的人手,一直一直渗透在朝堂之上,你以为这是为朕好?” “这是朕的天下,不是门阀的天下!” 李治对外表现出来的样子,永远都是一副不谙世事的样子,实际上他什么都懂,并且城府极深。 许多事情,他能不自己动手,就绝对不自己动手,但是这一次,长孙无忌上门挑衅自己,他实在忍无可忍。 “朕要立媚娘为后,为什么会被百般阻挠?” “不就因为她不是门阀出身吗?” “不就是怕影响他们的利益,所以他们才不让朕立媚娘为后吗?道理就这么简单。” “这个长孙无忌,满嘴都是说着为朕好,他的心思谁不知道?” “而你竟然说他是为了朕好,实在可笑!” “拖出去,杖毙!” 李治本来怒气就没有完全消,被这个小太监一惹,心情也是差了起来,直接怒道。 什么?! 杖毙! 小太监如遭雷击。 他就想通过耍小聪明得到一点奖励而已,怎么就要被打死了? “陛下!陛下!” “奴才错了,奴才该死!奴才嘴贱,奴才掌嘴!” “饶了奴才吧!” 小太监眼泪纵横,疯狂扇着自己的嘴巴。 但是回应他的,只有李治那一双依旧冰冷的眸子。 此刻他才明白,李治哪里是什么温文尔雅,哪里是什么善良和蔼,这分明都是假的! 他明明就是一个阴险冰冷的人啊! 小太监被拖出去之后,寝宫之中也是恢复了安宁。 李治扫视了周围的一众宫女和太监,冷声道: “今天朕所说的话,谁要是敢说出去半个字,朕要他全家陪葬。” 接着,李治便是大步离开,连方才依偎着他的武媚娘也不管了。 而那些宫女和太监也是被吓得跪地磕头。 都说宫里面的八卦传得飞快,一点点风吹草动就立刻能够传遍整个皇宫。 这宫里面,又有谁是真的嘴巴严实的呢? 但是李治都发话了,那冰冷冷的语气让他们毫不怀疑,要是他们敢说出去半个字,那恐怕真的就全家不保了。 而在床榻之上的武媚娘,眼神里更是有一抹惊恐的神色。 她以前就是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女人。 太宗那是真正的正人君子,和蔼待人,但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就和李治有了不清不楚的关系。 这种涉及伦理纲常的事情,自然是密不透风的。 所以在太宗驾崩之后,她也是直接去了尼姑庵,过了一段时间的清贫日子。 李治对她宠爱有加,直接让她做了昭仪。 但她的风评向来很差。 毕竟她的出身就不好,再加上之前做过太宗的才人,按伦理来说,是李治的小妈了。 但是李治要力排众议,要推她做皇后,这也是让她受宠若惊。 她也一直以为李治是一个

相关推荐: 遗情(1v1h 强制爱)   人妻教师的淫情地狱   勾引男人股间之物(H)   囚臣(调教H)   24禁成人电影基地(NP高H)   散场后(校园1V1H)   专属模特(H)   传闻她鲜嫩多汁(快穿 高H)   狐媚魇道(古言 剧情)   女配多娇艳(快穿)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