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谁不甘心 > 第80章

第80章

厉害,这宰相制度还要废除吗? 那宰相还怕压不住吗? “可是。” 但始皇能接受了,李斯却还是不能接受。 因为万一始皇也上头了,把宰相制度废除了,那他李斯算什么? “楚老师,这宰相制度废除了,那谁来替皇帝分担政务了?” “大明的那个内阁制度,能解决吗?” “当然没问题。”老朱听到李斯的话,得意开口。 “这内阁制度,那可是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创立的。” “内阁里面的大臣一共六人,都是由皇帝选拔,或者官员们之间推选的,无论品级,只要德高望重,就能入内阁。” “这样一来,避免了独裁之臣的出现,巩固了皇帝的权力。” 老朱讲完,那是满脸的开心。 其实这个内阁制度,他已经想了很久了,他认为很合理。 而且,他是多么英明的人,自己的制度,怎么会有问题了? 内阁制度,就是没有问题。 “内阁制度有问题。” 但老朱还没有得意完,楚源一句话,却是狠狠给了老朱一棒。 “什么问题?”老朱登时愣住了。 自己的内阁制度,能有什么问题啊? 大明皇子们,也不理解了,他们父皇这个制度,很好吧。 怎么会有问题了? 楚源没有停下来,继续开口。 “内阁里面虽然没有宰相,但是内阁里面的大臣,却都是能力极强的文臣,在朝中本身也有官职,也有朋党。” “而且他们都是通过,十年寒窗考上来的进士十分厉害,所以十分强势。” “他们经常会和皇帝对着干,甚至还敢把皇帝的政令退回来,哪怕被皇帝骂都没有关系,因为他们都认为,被皇帝骂,是一种荣耀。” 楚源说到最后,也对内阁制度摇起头来。 内阁制度,真的不太行。 就是因为这帮内阁大臣出身的问题,导致内阁变了质。 到了明朝后期,内阁首辅的权力,都已经和宰相没有什么区别了。 像嘉靖朝的严嵩,万历朝的张居正。 他们的权力,哪个不和宰相一样大? “什么,是这样吗?” 可老朱听到楚源介绍的情况,却气得不行了。 他让这帮文人来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 他们却玩这些小心思? 以被皇帝骂为荣耀? 内阁首辅的权力,都变得和宰相一样大了? 他就是不想让一个王朝,再出现像宰相一样的官职啊。 没想到出现了内阁首辅。 如果是这样,那他还要内阁做什么? 老朱真的气得爆炸。 “内阁果然也是不行啊。” 而李斯在听到楚源的解释,和看到老朱不愉快的样子时,也笑了起来。 毕竟,谁让老朱在这里说要废了宰相了。 “不行!”老朱还是不能接受,看着楚源。 “楚老师,那你说,内阁制度都不行的话,那还有什么制度可以?” “总不能事情都给皇帝来做,累坏皇帝吧?” “你只要说出来,比内阁制度厉害的,咱就服你!” 第三百五十六章:不杀人,何以彰显朕的威严 舅服我? 楚源听到老朱这话,满脸的不理解? 为什么这个老朱,对这个事这么执着啊? 还舅服我? 过马路,老奶奶都不服,就服我? 上厕所…都不服,就服我? “对!”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也突然响了起来。 不是别人,正是从大明崇祯年间而来的崇祯,他看着楚源,脸上露出了严肃的表情。 “楚老师,您说内阁制度落后,那就请您拿出一个比内阁制度先进的制度来。” “如果拿不出来,我们就很难信服您说的话。” 崇祯说的是认真的,他认为老朱的内阁制度很先进。 毕竟出现了张居正,严嵩这样的权臣,他也认为先进。 而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崇祯没有发现其他的制度,比内阁制更先进。 “真的要我拿出来吗?”楚源听完崇祯和老朱说的,却反问了一句。 “是的。”老朱和崇祯点头。 始皇和李斯也没有说话,他们也想看看楚源能拿出来什么制度。 内阁制度淘汰了宰相制度,这让他们很不舒服。 所以他们希望看到,更加先进的制度淘汰内阁制度。 “当然有。”看到老朱他们都在问,楚源也就不再沉默了。 然后就说出了这个制度:“这个制度不是别的,正是建奴王朝,建立的军机处。” “这个制度,那可比内阁制度先进多了。” “什么,建奴建立的?” 老朱和崇祯他们不相信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这建奴乃是一帮蛮人,他们怎么能够发明,比大明还要厉害的制度了?” “这建奴不是被外邦打得屁滚尿流吗?绝对不可能!” “楚老师,我们不相信,这个军机处比大明的内阁制度,还要先进。” 老朱和崇祯他们,很不相信。 始皇和李斯听到楚源的话,又见到老朱和崇祯他们的态度,也是眉头紧皱。 建奴这个朝代,不就是最没用的朝代吗? 他们有什么制度,能够比大明先进了? 这不可能吧? 这不会,楚老师说不出来理由了,然后随便扯出来的吧? “怎么不可能?” 但楚源听到崇祯和老朱他们的怀疑,又开始了解释。 “建奴的军机处制度,是由建奴皇帝雍正设立的。” “军机处实际上就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协助皇帝来处理政事,分担皇帝压力。” “军机处里面的人员,主要是军机大臣,但雍正为了防止军机大臣坐大,所以留了一手。” “这些军机大臣,全部都是伺候建奴皇族的佣人后代,都很聪明,但是自身都没有权力。” 就因为他们出身低微,没有权力。 所以无法和明朝内阁大臣一样,掀起什么风浪来。 这帮军机大臣,都是皇帝的佣人。 皇帝荣耀,他们就荣耀。 皇帝衰弱,他们就衰弱。 同样的,皇帝要罢免他们的权力,就能够罢免他们的权力。 “所以。”楚源最后做了一个总结。 “军机处的设立,代表了华夏的封建制度,达到了巅峰。” “军机处这个制度的设立,让皇帝将朝堂,牢牢的把控在了手中。” 这么厉害! 老朱和崇祯,听到楚源说的军机处的制度先进之处之后。 登时尴尬了。 这个军机处,明显要比内阁制度强多了啊。 军机大臣,听起来好像是很威风的。 但权力却是什么都没有。 就只能帮皇帝处理一下政事,然后其他的权力,一点都没有。 这样,军机大臣想兴风作浪起来,也没有用。 “哎呀!” 想到这里,老朱是气得不行,没想到这建奴都有比大明先进的制度。 这让大明太难堪了吧! 皇子们也是很惭愧,他们还觉得,大明的制度就是最先进的。 没想到还比不过,他们看不起的建奴? 而崇祯则是更加尴尬,楚源帮助了他那么多,也教给了他很多先进的观念。 但他竟然还不相信楚源的话,认为建奴的制度,没有大明的先进。 他真的感觉自己有点井底之蛙,在坐井观天了。 他们都想到这里,然后都朝向了楚老师。 接着,老朱最先开口:“楚老师,实在抱歉,这是咱的问题,咱太过自信了。” 老朱现在觉得,还是楚源说的军机处制度先进。 杀了胡惟庸之后,就弄这个军机处吧,不搞什么内阁了。 他老朱设立的制度,还没有建奴的制度先进,也真是让人气得爆炸了。 “楚老师,我的问题也很大。”崇祯见到楚源,也是一脸愧疚。 说着,崇祯大声开口。 “我服了!” “我们也服了!”其他皇子也跟着开口。 他们现在还不服楚源,真的就是最蠢的事情了。 “呵呵。” 可站在他们身后的始皇,却是微微淡笑了起来。 这老朱还是不行啊,说内阁制度比宰相制度先进。 但是就存在了两百多年,就被人家建奴给废除了。 还不如宰相制度存在得长了。 这下,始皇开心了起来,看起来还是朕厉害啊。 “不过。”可这时,始皇又出声了。 “这个军机大臣制度,确实可以学习一下。” 始皇是一位思维十分超前的皇帝,所以很多先进的思想,他都能够接受。 所以只要是先进的制度,利于大秦统治的,他觉得拿来用一下,都没有问题。 现在这个军机处的制度,始皇就认为很好。 所以始皇很认真的考虑,要不要废除了宰相,然后设立军机处。 毕竟,除了他之外,大秦后世的那些皇帝,怕是压制不住宰相啊。 这…… 李斯也感觉出来了,始皇的想法,登时害怕了起来。 始皇别设军机处啊,如果这样,那他李斯还能做什么? 做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吗? “楚老师。” 而就在始皇在考虑要不要废除宰相制度,李斯在担忧,自己会不会丢饭碗的时候。 老朱又向楚源,问起了问题。 “大明除了胡惟庸事件之外,还有没有别的什么奸臣?” 父皇还要问? 可听到老朱这样问,在场其他皇子,都瞪大了眼睛。 老朱这是,杀了胡惟庸和他的同党还不够啊,老朱还想杀人! 他们都皱眉起来,这下不知道哪个奸臣要倒霉了。 第三百五十七章:老朱崩溃,朕不配做皇帝? “大明洪武年间还有的奸臣吗?”楚源一听,摇摇头。 “大明洪武年间,奸臣还是挺多的啊。” “啊?果真还有?”老朱大明皇子们一听,都震惊了。 老朱这般严苛的刑罚之下,大明竟然还有这么多奸臣? 这奸臣,真的是杀不完的吗? 老朱真的气得不行,怎么这奸臣,就是杀不尽的啊。 崇祯却一句话不说,只是脸色铁青。 奸臣,真的是让皇帝头疼的一个事实。 洪武年间,刑罚严苛,没有整治住奸臣。 崇祯年间,刑罚不够那么严苛,还是整治不住奸臣。 这帮奸臣,真的太可恨了。 不过,老朱很快又平复下来了心情。 现在还是先处理,大明原有奸臣的事情吧。 他看向了楚源,开口说道:“楚老师,那你具体说说吧。” “好。”楚源一听,点点头。 “前面我说到了胡惟庸这个奸臣,那么接下来,我就说说两个大案子。” “哦?” 众人一听皱眉,两个大案子? 大案子,一听就是不得了的大事。 但竟然还有两个。 这不免让众人警惕了起来,这洪武年间,怕是要发生很多大事啊。 “这两个大案子,其中一个,就是空印案。”楚源开始说了起来。 “空印,就是官员们为了方便处理政事,先将文书上,预先盖上印章,然后要用的时候,再填写内容。” “是这样吗?”老朱一听,骤然思索起来。 “不行,不行。” 随后,老朱脸色就剧变起来。 “这个绝对不行,这样一来,那官员们不是想在上面写什么内容,就在上面写什么内容了?” “反正上面的印已经盖好了,写什么都合法。” “这帮人,真是奸诈啊,该杀!” “嗯?”可楚源听完老朱的话,却满脸吃惊的,面向老朱。 “朱村长,要不是因为这是现代,我真就觉得,你会不会就是大明洪武大帝,朱元璋。” “啊!”听完楚源的话,皇子们还有老朱都愣住了。 以前楚源从来没有怀疑过老朱啊。 即便始皇他们对着楚源的耳朵念:“朕就是秦始皇。” 楚源也绝对不行啊。 怎么楚源今天就怀疑了了? 他们哪句话,说错了,暴露了起来? 这让始皇都紧张了:“楚老师,你为何这样说?” “哈哈哈哈!”可楚源听到始皇这样问,却笑了起来。 “我在胡思乱想什么,这里怎么会是古代了,这里肯定是现代啊。” “呼…” 听到楚源这样说,在场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楚源还是这样认为,就好。 然后,楚源就讲起来了,自己怀疑的原因。 “我是觉得,朱村长的处事方式,太像朱元璋了。” “朱元璋当时听到这空印的事情的时候,就一概而论的认为和空印案有关的人,全部都是奸臣。” “然后朱元璋就直接严查,把和空印案有关的大臣,不知道杀了多少,这里面可也有很多不是奸臣的人啊!” “所以后世之人,因这个案件,对朱元璋的评价,就有些褒贬不一。” “有人认为朱元璋是在惩治腐败,值得提倡,但也有人认为朱元璋是在滥杀无。” “这……” 难道是咱错了? 老朱听完楚源的话,登时觉得羞愧起来。 一次性惩罚所有和空印案有关的大臣,确实不合理啊。 也许有些大臣,只想增加工作效率。 也许有些大臣,只是比较懒,并没有想作弊,贪污的事情。 老朱现在,顿时感觉到十分的惭愧。 这样做事,确实太不合适了吧。 这样做事,确实有点滥杀无辜了。 朱标和其他皇子听完,也沉默了。 这样的处事方式,确实很像老朱。 所以当初楚源说,朱标的死因之一,有一个就是被老朱活活气死的。 这倒算很正常的事情了。 始皇和李斯听完情况,也沉默了。 他们也不好评价,只能说始皇遇到这种情况的话,应该不会这样做的。 气氛,一下子变得压抑了起来。 “楚老师。” 见状,只能是崇祯做起了和事佬。 “这大明,除了这个空印案,还有别的案子吧,要不你说说别的案子。” 崇祯对大明历史,自然很是了解。 因此,他想让楚源说下一个历史事件,然后把空印案这个事情给揭过去。 “好。” 听完崇祯的话,楚源就准备将洪武年间,下一个大案。 “不对。” 可楚源听到崇祯的声音,又想起来了什么。 “我记得你对大明的历史,也很了解的吧,要不然你就来给大家讲讲,洪武年间的另外一个大案。” 老师就是这样,喜欢引导学生,让学生来代替老师,把答案给讲出来。 这样可以让讲课的学生成长,也能给其他听课的学生,竖一个榜样。 其他听课的学生,见别人能够上台讲课,他们也就想着多学知识,然后上台讲课。 都是学生,我能上台讲课,你却只能在下面听着,这不是很装??? 不过这样的学生,一般放学之后,容易被打烂。 “嗯?我来讲吗?” 崇祯听到楚源的话,有点不敢。 朱元璋在这里,他哪里还敢多说话啊。 “不好意思吗?”楚源感觉到崇祯不好意思,却有办法。 “那就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来鼓励他,为我们讲课。” “啊…” 这一下,把崇祯整懵了,他没想到后世的课堂,能有这么多名堂。 不想上台讲课,还给你鼓掌? 这…怎么好意思啊? “怎么…” 但见到崇祯如此推脱,老朱的脸色,却变得难堪了起来。 “楚老师让你上台讲课,你就上台讲课啊。” “难道非要咱给你鼓掌,你才愿意上台讲课吗?” “不,不,不。” 崇祯听到老朱这样说,哪里还敢多话啊。 老朱可是他的祖宗,他哪里敢让老朱鼓掌? 等会要是老朱鼓了一次掌,他怕是要被打得稀巴烂。 随后就立马走到了所有的中间,然后开始讲起了事情。 “洪武年间,除了胡惟庸案,空印案,还有一个大案。” “这个大案就是……” 第三百五十八章:老朱崩溃,贪官杀不尽? “就是什么?” 听到崇祯停顿,他们都焦急了起来。 崇祯见状,也没有再继续卖关子了,而是继续开口。 “就是郭恒案。” “郭恒案,属于明初四大案之一,是一起贪污案件。” “户部侍郎郭恒等人,和各省官员一块同流合污,然后倒卖官粮,中饱私囊,后面被揭发了。” “又是奸臣?” 老朱一听,气得火大。 他杀了胡惟庸和他的同党,空印案又杀了那么多人。 怎么特么的,还有奸臣啊! 这奸臣真的杀不干净的吗? 老朱怒气冲天,看着崇祯。 “之后了,情况是怎么样的。” 他倒要看看,自己是怎么处理这个事情的。 “后面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崇祯听完老朱说的,开口了。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老朱……不对,洪武大帝知道了这个情况之后,十分愤怒。” “然后就直接处死了六部左右侍郎以下,所有官员。” “同时为了追赃,又抄了全国不知道多少地主的家,全国的地主对此怨恨都极深,因此洪武大帝只能杀了审刑官吴庸等人。” “这!” 可皇子们听完崇祯说的,面色却十分的不好看。 他们知道他们的父皇杀性很重,却没想到父皇的杀性竟然如此之重。 直接将六部左右侍郎之下,所有官员都杀了。 那得杀了多少人啊! 而且杀了全国各地,那么多地主,这杀了有十万人吗? 恐怕不止啊。 大明皇子们,都皱眉摇头了,他们的父皇这辈子杀的人,恐怕一百万都不止了。 太可怕了。 始皇和李斯对视一眼,也眉头紧皱。 始皇也杀了很多人,但是也没有像老朱一样,杀得这么凶啊。 李斯是法家出身,也认为治理国家要严刑峻法。 因此大秦的法律,是十分严苛的。 但也没有老朱这么严苛啊。 虽然惩治贪污是好事,可是太过头了,真的害怕。 但老朱此时,却想的不是这些,他只是眉头紧皱。 他认为自己不应该杀太多人,因为他竟然杀得都激起了民愤了。 最后,自己不得已把自己手下的官员都杀了。 这不就是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所以,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老朱都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做了。 不能再杀这么多人了。 “好了。” 而这时,楚源见这个郭恒案讲得差不多了之后,就看着崇祯开口。 “你下来吧。” “好。” 崇祯见自己讲完了,然后也就下来了,但是他心里还是很开心的,希望得到表扬。 然后看向老朱,开口说道:“村长,怎么样,我讲得还好吗?” “好?” 可老朱听到这话,却是笑了起来。 “讲得很好啊,那又怎么样?要给你颁个奖吗?” 崇祯:“没有,没有。” 崇祯也是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他差点忘记了,自己讲这些事情,老朱肯定会很不开心的。 自己还这样说,真的是无语了。 所以,崇祯就急忙退到一旁,然后不说话了。 “楚老师。” 这时,老朱看向了楚源,眼神中露出了一脸无奈。 “您能够告诉咱,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够让官员,不再腐败吗?” 老朱真的很难受。 他从小就受贪官压榨,各种乱七八糟的赋税,导致家里没有粮食。 然后父母,兄弟姐妹都被饿死了。 就剩下他和他二哥,但是他二哥也没有活多久。 所以老朱,怎能不恨这帮贪官了? 他恨不得杀干净,全天下的贪官。 而且他杀贪官,也是为了天下的老百姓。 要是天下的官员都兢兢业业,那百姓就能安居乐业,国家也才能欣欣向荣,蓬勃发展。 可是现在老朱真的痛苦,真的难受了。 为什么,自己那么严苛的刑罚之下,贪官们还是杀不干净啊? 为什么啊? 老朱真的很难受,很不能理解。 “这个问题吗?”楚源听到老朱这样问,脸色却少见的变得难堪起来。 最后,沉重的开口:“贪腐问题,哪个封建王朝都解决不了。” “哪怕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建奴王朝,都解决不了。” “这种问题,最多能做到缓和吧,给官员待遇好一些,然后刑法还是得严苛一些。”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一个强大的君王,只要有强大的君王,他就会抓贪腐,而那些懦弱的君王,是不会想这些的。” 对对对! 有道理啊! 听完楚源的话,老朱顿时感觉很有道理。 对官员好一些,然后刑罚严苛一些,这样就是恩威并施。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个英明的君王。 大明后期,朝廷腐败,百姓民不聊生,根本原因,不就是那几个废物皇帝吗? 而要是那些皇帝们,有能力,有胆识,那大明后期,老百姓还会过得那么悲惨吗? “很有道理。”始皇听到楚源的方法,也看向一旁的李斯。 “把这个方法,给朕好好记下来,朕也要这样来。” “是!”李斯听完始皇的话,马上就答应了下来。 只是,李斯一边记录,一边叹气。 这么多先进的制度好是好,可是他李斯在这种先进制度下,还会有容身之地吗? “有道理,太有道理了!” 而老朱想着,也激动起来,竟然对着楚源道谢。 “楚老师,真的太感谢您了!” “谢我做什么?”可楚源一听,却十分无语。 “你又不是朱元璋!” “哈哈哈哈!”老朱听到这话,开心大笑起来。 楚老师还是和以前一样,他就喜欢这样,怎么说都不信的楚源。 “好了,这下大明的事情,也说完了吧?”这时,始皇又开口了。 要是事情说完了,他也要回去休息了。 老朱也觉得,事情应该要说完了吧,大明不会有这么多奸臣,这么多大案了吧。 然后就也想要离开了。 “说完,没有说完啊?” 可楚源听到他们这样说,却是直接摇头。 “谁说这大明的事情说完了的?” “我说了,洪武年间有四个大案,才说了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恒案三个大案啊。” “啊,还有一个?”这下,老朱的脸色又难堪了。 怎么还有一个啊? 这第四个大案又是哪个大案啊? 和哪个奸臣有关系啊? 第三百五十九章:蓝玉不死,朱棣事不成 楚源直接讲了起来。 “洪武年间,第四个大案就是蓝玉案。” “蓝玉!”听到这名字,老朱和大明皇子们,都惊讶了。 蓝玉是谁? 那是大明名将排行榜里面的前几。 徐达,常遇春,李文忠,这几个可以压住他。 其他几个将领,有谁敢说稳压蓝玉? 而现在常遇春已经死了,所以能压住蓝玉的,也就只有徐达和常遇春了。 因此,老朱要想扩大疆土,那肯定要依靠蓝玉的。 为此,老朱还把蓝玉安排给了朱标,想让朱标当上了皇帝之后,能用蓝玉。 可老朱怎么也想不到,这蓝玉怎么也被自己杀了。 朱标也不能理解,也蓝玉严格算起来,也是自己的舅舅啊。 怎么这老朱杀起人来,名将亲戚都乱杀一通了? “这不可能吧?”老朱还是不相信。 “这洪武皇帝怎么会杀蓝玉了,蓝玉可是大功臣,他们还是亲戚啊。” 始皇和李斯见到大明皇子们,还有老朱反应都这么大,也就没有再说话了。 他们很好奇,这个蓝玉是谁,为什么老朱他们的反应,会这么激烈。 而楚源,也在此时,讲起了具体的情况。 “这蓝玉,是明初的名将,他的战绩十分厉害。” “第一就是跟随徐达,北入沙漠,征讨北元,重创北元势力,被朱元璋封为永昌侯。” “第二就是南征,还效忠北元的梁王,轻而易举就将梁王击垮。” “第三就是蓝玉的封神之战,率领十五万大军北征,在捕鱼儿海附近,一举突袭成功,攻占北元皇庭,掀翻元庭老巢。” “从此以后,北元就再也没有任何能力,组织力量,反扑中原了。” “蓝玉也因为此战,成为大明战神,没有贬义的那种。” 好厉害! 听完楚源的介绍,始皇和李斯,都吃惊起来。 这个蓝玉,果然是一员大将。 南征北战,为大明立下了这么多,不世之功,果真厉害啊。 最后,竟然能够深入草原腹地,将游牧民族的王庭都击垮了,厉害。 而崇祯听到楚源的介绍,却有了别的想法。 楚老师说,后世的华夏人,都温顺恭良。 倒也真的挺矛盾的。 因为以前的华夏人,其实都很能征善战的。 像大秦,大汉,大唐,大明。 你以为他们统一了中原之后,就不打仗了吗? 不是! 大秦北伐匈奴。 大汉封狼居胥。 大唐开疆拓土。 大明饮马瀚海。 中原的仗打完了,就往四方扩张! 只有打得华夏各王朝,认知里的国度都臣服了之后,这种扩张才会停止! 所以怎么能说,古代华夏不能征善战了? 至于后世人说,西方历史是一场战争史,那简直就是扯淡。 论打仗,我华夏是他们的祖宗。 华夏打仗,已经打了五千年了。 华夏人,不是在打仗中,就是在准备打仗。 西方,他们配和我们华夏相提并论吗? “楚老师。”而这时,大明皇子们,却疑惑了起来。 “既然蓝玉这么厉害,他为什么要死啊?” 他们不理解了。 老朱也沉默了,蓝玉这么厉害,自己没理由杀蓝玉啊。 难道是楚源在乱说? “理由很简单。”楚源听完他们说的,解释起来。 “蓝玉虽然打仗厉害,但却是骄兵悍将,为人十分狂妄,他在捕鱼儿海一战虽然封神,但是却玷污了北元王妃。” 什么? 这个理由,直接让在场的皇子都震惊了。 这北元王妃,地位严格来说,是对标大明皇后的。 可是这蓝玉,也就是个将军侯爷啊。 所以这蓝玉实际上来说,是以下犯上了! 他敢玷污北元王妃,那是不是他都不把大明皇后放在眼里? 这蓝玉眼里,到底还有没有尊卑? 太狂妄了吧! 这让皇子们,都愤愤不平。 老朱一听,脸色也铁青。 这个蓝玉着实胆大包天! “还不止了。”听到皇子们这么愤怒,崇祯也在一旁开口了。 “这蓝玉可不止这么狂妄,他还在军中认了很多义子,义侄,大明军队里,都不知道有多少他的朋党。” “而这些义子,义侄,都是视蓝玉的命令为绝对,对皇帝的命令,有时候都不太听。” 这么大胆? 这下不仅是大明皇子。 就是始皇和李斯,也不能接受了。 这个蓝玉,竟然如此狂妄? 认下义子义侄也就算了,还这么不会教育。 普天之下,莫非皇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蓝玉的义子,义侄只听蓝玉的命令,不听皇帝的命令。 这不是在谋反,这是在做什么? 但老朱却还是皱眉,这蓝玉即便如此,但他的能力那么强。 自己应该好好利用他,杀他,太不合理了吧?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两点。”但楚源这时,又说了几点原因。 “第一点就是,这个蓝玉曾经和胡惟庸走得很近。” “第二点就是,朱标死了,朱元璋想把皇位传给朱允炆,但又担心朱允炆压不住蓝玉,所以把他杀了。” “是这个理由吗?” 听完楚源说的最后两点,老朱认真思考了起来。 同时,也理解了当时自己杀蓝玉时候的心情。 他重用蓝玉的原因,也有一点就是因为蓝玉是太子朱标一党。 朱标还是能压制蓝玉的。 但是,当时他想把皇位传给朱允炆之后,却肯定在想。 这朱允炆这么年轻,他真的能够压制住蓝玉吗? 这蓝玉,可是连北元王妃,都敢玷污。 还认下了那么多义子,义侄。 还和胡惟庸有关系。 这等人,朱允炆能压制得住? 别到时候,蓝玉直接掌控了朝堂,那到时候这朱家的天下,可就成了蓝家的天下了。 所以,老朱也能理解了,自己当时为什么杀蓝玉。 大明皇子们,也纷纷赞同点头。 这次不再说老朱残忍了。 这个时候可不能有妇人之仁,这蓝玉不死,按照他的性格。 天下,恐怕都会改变。 “这个蓝玉该杀。”始皇和李斯,也赞同点头。 蓝玉太过危险,他不死,天下不安稳。 “不过。”可就在所有人,都认为蓝玉该杀的时候,楚源又说话了。 “蓝玉确实该杀,可杀了蓝玉,也导致了一个人的崛起。” “蓝玉不死,这个人绝对崛起不了!” “一个人的崛起?”所有人一听都疑惑了。 “这个人是谁啊?” 第三百六十章:西方军队攻打大秦,找死? 他们不明白了,这蓝玉能压制谁啊? 为什么楚源会说,蓝玉不死,这个人就崛起不了? 这不太可能吧。 “这个人就是燕王。” 这时,见众人不理解,崇祯开口了。 “如果蓝玉没有死,还是在朱允炆手底下效力的话,那燕王造反,是很难成功的。” “原来是燕王啊!”这下所有人都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了。 大明皇子们,都点起头来。 如果朱允炆削藩时,蓝玉还活着的话。 那朱棣造反,肯定就得过蓝玉这一关。 而这蓝玉,可不是李景隆能够比的。 他要是有五十

相关推荐: 召唤之绝世帝王   满堂春   碧荷衍生文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小寡妇的第二春   我以神明为食   我有亿万天赋   玩笑(H)   仙道空间   萌物(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