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谁不甘心 > 第33章

第33章

统,这是多么辉煌的荣耀。 还斩杀奸臣,废掉丞相。 这朱元璋,这么多功绩,始皇真的不自信了。 崇祯则是不服:“楚老师,这洪武大帝,这么多功绩,怎么就排第三啊,不会是排错了吧?” “不往上挪挪?” 崇祯的意思很明白,起码也要比大唐那位厉害吧。 楚源一听,却摇摇头。 “朱元璋确实厉害,但是也有过,所以不能再排上去了。” “朱元璋的过,就是设立藩王,然后养宗室。” 楚源开始解释。 朱元璋是穷苦人家出生,所以就想好好的对待自己的后代。 因此不仅给自己很多儿子都封了王,让他们镇守边疆。 还给自己儿子的儿子,孙子,都供养起来。 从大明国库中,专门拿出钱来,去供养这些人的后代,而且这些钱还不少。 这种事情,一般人都能想到,一两杯还好,但是代数多了起来。 那这些公子们的人数,几乎就和指数爆炸一下,到后期根本不得了。 所以后期大明拿不出钱来,打仗,赈济百姓的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被这些后代给拖垮了。 他们每月要的钱,实在是太多了。 之后很多皇帝,也是想改一下这个规矩,但是朱元璋却将这个规矩,写在了祖训里面,而且不得更改。 因此很多皇帝,为了不违背祖训,背上骂名,所以就没有去改。 “所以。”楚源背负双手,做出了一个总结。 “朱元璋的这项措施,其实也是灭亡大明的推手。” “因此,这就是朱元璋的过失,也因为这个,朱元璋只能排在第三。” 原来是这样! 崇祯听完,却突然想到了什么,他又有了赚钱的方法了! 第一百四十一章:天策上将唐太宗! 楚源说的有道理,那些宗室一点用都没有,养着他们做什么了? 想想崇祯每年,花那么多钱养着他们,然后又不做事,崇祯都心疼的要命。 至于说这样做,会不会背负骂名,会不会对不起祖宗,崇祯肯定是不会管的了。 大明都要灭亡了,他还能管这些东西吗? 如果真的就这样去了九泉之下,面对朱元璋,那朱元璋肯定会骂他迂腐的。 不过,崇祯也知道,这个事情急不得。 他现在治理国家,首要还是先把东林党和那些富豪给灭了。 要是现在,再想着去对付这些宗室,恐怕会起到反作用。 万一这些宗室反叛了,那也是一股不小的阻力,他们毕竟也是能号召一些人的。 不过,想法已经有了,计划就肯定能实现的。 “好了,洪武大帝讲完了。”楚源开口了,做了一个总结。 “现在还剩下第一和第二的皇帝没有讲了,你们来猜猜排第二的皇帝是谁?” 公子们一听,直接笑了。 “剩下两个皇帝,那还用说吗,那排第一的,肯定就是秦始皇啊。” “排第二的,肯定就是那个皇帝啊。” 始皇也点头,他还是很相信,自己能够得第一的,说着还看向了崇祯。 “老朱,你也是这样认为的吧?” “我吗?” 崇祯听到始皇这样问,却皱眉了,他真的疑惑了,因为他也不知道怎么抉择。 始皇确实厉害,但是那一位皇帝,以他的视角来看,那是真的不差啊。 “怎么了?”始皇看到这情况,却被弄得真的不自信了。 这崇祯,怎么沉默了? 难道那位皇帝,比自己还要厉害。 他又看向董小宛:“那女子,你来说说,我…秦始皇和那位皇帝,谁更加厉害?” “我吗?” 董小宛吃惊了,怎么一般都不问自己,但是一问就问出这种很难回答的问题的。 董小宛的认知也很有局限,秦始皇是厉害,但是那一位皇帝也不差啊。 这个死亡问答,让她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始皇和在场的公子们,都震惊了。 崇祯和董小宛都这样说啊,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那位皇帝,比秦始皇还厉害? 他排第一? “楚老师,到底谁排第一啊?”他们着急发问,心里没底。 这可是关乎自己老爹的荣誉,也关乎大秦的荣誉。 大秦就出这么一位,他大唐都出三位了。 “我先不说。”但楚源却摇头了。 “我先说说,这位皇帝,和始皇的功绩,然后你们自己来比较。” “好。” 众人点头,这样也行,这样让他们来评价,避免了楚源的主观臆断,也能让他们评得心服口服。 “还剩下两位皇帝。”楚源没有再卖关子。 “第一位皇帝,就是你们熟知的大秦始皇,千古一帝嬴政。” “而另一位,也是被很多人争议的,大唐帝国,唐太宗李世民,人称李二。” “唐太宗?” “李二?” 楚源介绍完,在场的公子们不断点头,原来就是这个人,要和秦始皇拼个高低。 始皇也沉默了,唐太宗,听起来不是大唐的第一个皇帝。 一般都是高祖什么的,才是第一个皇帝。 这就真的奇怪了,一般不都是第一个皇帝最厉害吗,比如隋朝,元朝,明朝。 怎么成了第二个皇帝最厉害了。 他真的不理解了。 带着浓烈的疑惑,所有人都看着楚源,等待他来答疑解惑。 “好,我来给你们比较一下。”楚源看出了众人的心思,然后开口。 但是,他又有了一个点子:“不过为了让课堂热闹一些,我需要一个人帮助我。” “我来说秦始皇的功绩,他来说唐太宗对应的功绩。” “哪位同学能完成这个任务?” 这是任务吗? 但楚源话讲完,在场公子们都沉默了。 楚源也太扯了吧,他们要知道唐太宗的功绩,那他们还生活在大秦? 顿时,课堂鸦雀无声,众人大眼瞪小眼。 “楚老师,我来吧。”但这个时候,董小宛却举手了。 别人不会,董小宛会啊。 董小宛是才女,自然知道唐太宗的。 “好,那就董小宛来吧。”楚源没有多想,直接让董小宛起来。 啊! 可是筑曼却气得小脸通红,又是董小宛,怎么楚老师老是叫她啊。 不过她也没有办法,谁让她什么都不会了,也不能说什么都不会,就是唐朝的东西,她是真的不知道啊。 不过还是很气,楚老师不选我,真的好气啊。 楚源却不知道,这个女人想法这么多,已经开始和董小宛问答了。 “首先来说军事成就。”楚源开口。 “始皇扫六合,一统天下,结束春秋以来,天下数百年的战乱,让百姓都过上了和平的生活。” “然后北伐匈奴,南征百越,扩大华夏版图,扩大中原百姓的生存空间。” “如此功绩,功盖天下!” “好!”楚源说完了,在场公子立马鼓掌,脸上都是得意。 始皇这般厉害,还有谁可以比得? 他唐太宗,恐怕也不行吧。 “唐太宗也不差。”董小宛也开始讲起来。 “唐朝高祖说是李渊,但实际上大唐的疆域,基本上都是李二给打下来的。” “在大唐建立,唐太宗成为皇帝之后,他也发动了很多对外战争,占领了很多土地。” “而这其中,有不少仗,都是他打的。” “唐太宗李二,绝对是华夏历史上,最会打仗的皇帝。” 原来是他! 始皇吃惊了,楚源一直说,朱元璋是华夏历史上第二能打仗的皇帝,他还好奇,第一能打仗的皇帝是谁了。 原来是唐太宗啊。 这下可又说到始皇的软肋了,打仗他是真的比不了这李二啊。 楚源也点头:“董小宛说的非常棒,李二不仅爱打仗,也会打仗。” “大汉时期,霍去病封狼居胥,称呼冠军侯。” “大唐时期,李二也是赫赫有名的天策上将。” “论打仗,皇帝无出其右,就算是那些用兵如神的大将,在他面前都未必能讨到便宜。” 比不得,真的比不得。 始皇听完,直接摇头,这李二打仗太厉害了。 “直接比下一个吧。”他相信比别的一定能赢。 第一百四十二章:难道华夏第一帝是唐太宗 “好,那再说说他们执政时,对外的成果。”楚源开口。 “始皇北伐匈奴,却匈奴七百里,让匈奴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南征百越,让四方诸蛮全部臣服,始皇的功绩不可谓不强大。” 嗯。 始皇等人听完,都是不断点头,楚源说的就是很中肯。 如此对外的功绩,在华夏历史上,能比的恐怕也不多吧。 “唐太宗对外的战绩也很厉害。”这时,董小宛开口了。 “他多次打压四周蛮夷,包括东突厥,吐蕃,吐谷浑,阿三,等无数国家,用兵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 “之后对臣服的国家,也是施以仁政,因此被这些国家的人,共同尊称为天可汗。” 天可汗? 这话一出,让大秦的人都吃惊了。 可汗,就是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呼,而这天可汗,那不是将唐太宗的位置,摆在匈奴首领之上了。 这不比隋文帝的圣人可汗,还要厉害了。 这还得了! 众人都真的震惊了,始皇也吃惊了,自己这对外的战绩,好像不是很能比,这个唐太宗啊。 军事能力比不了,对外战绩也不是很能比,这… “那其它的了?”始皇有点不自信了,但是还是继续问。 他就不信比不过了,他可是始皇。 而且做皇帝,评价一个皇帝的功绩,也不单单是比较军事和对外战绩。 还有经济,治理国家,体恤百姓等很多个方面。 “那再来说说经济。”楚源开口了。 “大秦始皇帝在位时期,因为刚刚结束了战乱,所以经济不太行,同时国家也不注重经济的发展。” “始皇到处征兵役瑶役,修长城,开灵渠什么的,因此经济一直发展不起来。” “而唐太宗时期,也是刚刚结束了战乱,但是国家却发展得还不错。”董小宛也讲起了,唐太宗时期的经济。 “唐太宗时期,对经济还是很注重的,同时唐太宗也是一个比较仁慈的皇帝,所以发展得还不错。” “后世还把唐太宗治理国家,治理出盛世这一段时间,被称为贞观之治。” 贞观,是唐太宗的一个年号。 贞观之治,也就是说的在唐太宗治理之下的一个盛世。 虽然比不得后面那些十分强大的盛世。 但是别忘了,唐太宗是在战乱之上,建立的盛世,光这一点,很多人就很难比得了。 “这,经济也输了吗?”始皇有点不甘心了,经济也输了,那他还怎么比啊。 看到这情况,在场的皇子也都十分难受。 自己的父皇输得这么惨,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但筑曼却看着董小宛生气起来,都是她,要不是她把唐太宗说得那么厉害,自己父皇能这么难受吗? “喂!”筑曼生气的,看向了董小宛。 “之前那么多厉害的皇帝,洪武大帝,永乐大帝,他们都有过失,难道这个唐太宗没有过失吗?” “他就这样的完美吗?” 筑曼真的不服气,人无完人,她真的不信,这唐太宗就这么完美。 “不完美的地方吗?”但是董小宛却皱眉了,唐太宗在历朝历代,可都是明君。 如果有人说,唐太宗不是明君,或者说没有作为,或者抓住了一点小毛病,然后不断的来贬低唐太宗。 那就真的是在瞎扯了。 真的就是纯粹的,为了黑而黑唐太宗。 你要说唐太宗什么,把那些拿出的点拿出来,然后来踩唐太宗? 但是那些点,和其他皇帝做的事情比了,根本算不得什么? “好像,真的没有太大的问题。”董小宛摇头,她也确实不知道说什么了。 真的没有吗? 始皇当然知道,董小宛是从后世来的。 同时也知道,董小宛是才女,肯定知道大明之前的历史。 这唐太宗,就是唐朝的皇帝,那董小宛肯定很熟悉了。 连她都这样说,那这还得了。 那多半没有假了。 始皇真的觉得比不过了,这华夏千古第一帝,恐怕要是他唐太宗的了。 自己只能是华夏第二帝了。 虽然第二帝也不错,但是始皇已经做惯了第一,哪能受得了成为第二啊。 他真的太难受了。 “唉。”始皇叹了一口气。 “所以,这华夏第一帝,是他唐太宗了吗。” “可能吧。”其它公子听到始皇这样说,也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显而易见,这个唐太宗太厉害了,方方面面都太强了,很难比得过啊。 董小宛和崇祯也无可奈何,这样一比较,唐太宗确实太厉害了。 筑曼则气到不行,她真的太不甘心了,自己的父皇,怎么能够比董小宛口中的那个皇帝差了。 这样真的好不甘心。 “唉。”始皇又叹了一口气。 “没事,第二就第二吧,反正在这个时代,他秦始皇是第一了。”始皇也只能这样安慰不甘心的自己了。 “搞错了吧。”可是这个时候,楚源却开口了。 “始皇怎么可能是华夏第二帝了,他永永远远,都是华夏第一帝啊。” “嗯?”听到这话,在场众人都抬起头来,吃惊了。 尤其是大秦众人,怎么回事,这比较起来,不是始皇必败无疑吗? 大明两人也是好事,他们虽然也很想,把秦始皇排在前面,但是怎么看,这情况,对秦始皇也不利啊。 “楚老师。”始皇这个时候也对楚源开口。 “你不用这样安慰我的,我受得了。” “你受得了什么?”楚源一听无语了。 “你又不是秦始皇。” 始皇听完一愣,尴尬,差点又暴露了。 但他又兴奋了起来,怎么着? 按照楚源的说法,刚刚董小宛说的还不对吗? 难道这华夏第一帝,真的就是自己? “看你们还不相信,那就让我来给你们好好比较一下,秦始皇和唐太宗。”楚源认真开口。 他要用真正现代人的思想,来分析秦始皇和唐太宗,到底谁强谁弱,谁才是华夏第一帝。 “首先,刚刚你们说的对外战争,秦始皇和唐太宗一比较,确实是不太够格。” “但是对外交往之上,秦始皇比唐太宗,可是要强太多了。” “即便唐太宗是天可汗,也比不了秦始皇!” 第一百四十三章:华夏第一帝秦始皇! “这是什么原因?”众人听完,十分不理解了。 不说其它的方面,单单看这个对外的情况,通过原来的比较来看,就应该不太可能啊。 怎么唐太宗,就比不了始皇了? “你们可能很疑惑。”楚源开口。 “唐太宗在这方面,怎么就比不过秦始皇了,那就让我来说说。” “首先,唐太宗在对外战争中,所取得的功绩,确实很厉害。” “但是他在对外处理事情的份上,却不怎么厉害,甚至有点太随意了。” 楚源解释起来,唐太宗在处理那些蛮夷的事情上,虽然很好,但是却有点过于宽松了。 他送了挺多的东西,给了那些蛮夷。 大唐是让他们害怕的,不是让他们喜欢的,因此怎么能送东西,给这些人了。 更过分的一点就是,给他们送女人,和亲。 唐朝和亲的记录,真的不少。 而最早开始的时候,就是从唐太宗这里开始的。 事实上,这些公主其实很多也都并不是真的公主,只是远支宗室之女。 但是这些女子,难道就不是汉人女子了吗? “这是我不能理解的地方。”楚源开口,声音十分洪亮。 “为什么我们华夏的人的国土,不靠男人的长刀去维持,而是要靠女人的身体去维持了?” “可能古代人会认为,靠一个女子就能够换取很多年的和平,会觉得很不错,但是这种和平,是耻辱!” “原来是这样!”始皇听明白了楚源的意思。 这确实不行! 那游牧民族是什么习惯,那都是茹毛饮血,吃人之辈! 他们怎么能配得上汉人女子了? 但是从大汉时期开始,朝廷就软弱起来,为了所谓的和平,就让女子去和亲。 这种靠女子换来的和平,真的就是耻辱! 这和战国时期,那些昏君有什么区别? 秦国让他们割让城池,他们就割让城池,但是秦国想要的,是无穷无尽的。 因此在大秦不断的索要之下,他们的实力越来越薄弱,最后覆灭了。 和亲也是这个道理,只会让朝廷越来越软弱。 始皇真的要气不行了,好不容易来了一个汉武帝,把和平这个烂习俗给废掉了。 但是怎么到了唐太宗这里,又给捡起来了? 唐太宗也是一代明君,怎么能做出这种软弱的事情了? 崇祯刚刚开始,还支持唐太宗的,现在听到楚源的分析,他也皱眉了。 楚源说的真的有道理啊。 这个唐太宗,他在搞什么东西? 大明祖训。 不和亲。 不赔款。 不纳贡。 不割地。 天子守国门。 君王死社稷。 要是朱元璋听到后代有人和亲,他肯定气得从棺材里面爬起来,然后一刀砍死他们! 唐太宗一世英明,怎么就能去和亲了? 即便那些女子不是公主,但是也是汉人女子啊。 汉人女子,应当着我汉家霓裳,嫁我华夏儿郎。 和亲? 耻辱啊! 崇祯现在也支持起始皇来,在这一点上,唐太宗真的比不得秦始皇。 “另外,秦始皇对外扩张,没有唐太宗厉害,也是因为生产力的原因。”始皇又开口了。 “唐朝和大秦时期,隔着将近千年的历史,在这千年的历史中,大唐的农业早就发展到很强的地步了。” “曲袁梨,水车,都在那个时候出现,还有很多谷物,蔬菜。” “因此大唐时期,军队后勤也更加能够得到保障,大唐军队也才能够打得更远。” “因此单看扩大的面积,这样比较是不公平的。” 有道理。 众人点头,这样确实有道理。 唐朝的生产力比大秦已经厉害很多了,这样比较,确实太不公平了,起码也应该用同一种标准去比较啊。 “另外,大秦的制度也很先进。”楚源开口。 “大秦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开设郡县制。” “这些都是划时代的制度。” “唐太宗时期,虽然也有一些不错的制度,但是基本上都是借鉴了前人的经验,和始皇相比,还是不行。” 听完这话,崇祯和董小宛也沉默了,确实。 朝代越在前面,在制度上就越难创新,因为借鉴不了前人的经验。 因此秦始皇的那些制度,绝对就是划时代的,是真的很优秀。 唐太宗在这方面,确实比较难比得了。 毕竟唐太宗,他的很多制度,比如科举制方面的成绩,其实也都是从前人那里,借鉴来的经验。 要是没有前人的经验,唐太宗做起来,可能也没有现在好。 但是大秦时期,可没有多少制度,让他借鉴啊。 “因此,你们现在知道了,哪位皇帝更厉害了吧?”楚源说完了。 “知道了。”众人此刻也点头了,他们也不再怀疑了。 唐太宗开了先河,送了太多女人出去了,因此他在这一点上,就已经比不了秦始皇了。 其它方面比秦始皇强,也只是因为大唐的生产力高于大秦,和大唐可以借鉴的经验比较多。 “是始皇陛下。”崇祯毫不犹豫的开口。 “确实就是始皇陛下。”董小宛也开口了,她也认可了楚源的分析。 “哈哈,我就知道是始皇陛下。” “对啊,我爹……始皇陛下那绝对是华夏最厉害的皇帝。” 众公子也得意起来,他们的父皇,那绝对是过去,现在,未来,最强大的皇帝。 “始皇陛下最厉害了。”筑曼也是满脸喜色。 同时也更加的,喜爱楚源了。 她本来是因为董小宛说的话,难受到不行的,她那么厉害的父皇,怎么比不过别人了。 在她绝望的时候,楚源却开口了,说始皇才是最厉害的。 然后说出来一堆的道理,让众人都无法反驳。 她真的觉得,楚源好有魅力啊。 “所以。”楚源做了一个最终的总结。 “华夏十大帝王排行第二的,就是大唐太宗,李二。” “华夏十大帝王排行第一的,就是大秦千古一帝,始皇帝!” “彩!”在场的公子,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了。 真的太棒了! 他们的父皇,秦始皇,就是这华夏的千古一帝! 华夏几百位皇帝中的第一位! 千古一帝! 第一百四十四章:朕永远都是华夏第一帝! “好了,这堂课就讲到这里了,大家回去休息吧。”这堂课讲了很久,楚源也要好好的休息一下子了。 “下次课的话,我们就讲讲前面很优秀,但是被排除掉的其他一些皇帝。” 前面用排除法,把皇帝排除得还剩下十五个皇帝,然后再选了其中优秀的十个皇帝,进行十大帝王排名。 但是剩下那五个皇帝,还没有说的了。 他们虽然没有排进十大帝王,但是他们的功绩,绝对也不差。 你在历史书上,随手翻过的一页,也许就是他们绚丽多彩的一生。 那么造就了如此伟大的功绩,怎能不让华夏后代子孙都记得了。 这是华夏的骄傲! 这是民族的脊梁! 金戈铁甲,气吞山河,内御天下,外抗强敌。 万世,我华夏子孙,都不能够忘记! “好,那我们就离开吧。”这个时候,始皇也点点头,今天终于听完了十大帝王了。 他现在是华夏第一帝王,他感觉十分的开心。 不过虽然听完了这堂课,但是他却对明天要发生的事情,也充满了期待。 明天没有别的事情,就是韩信进攻匈奴的事。 始皇现在十分期待,匈奴之祸,应该就要解除了吧。 匈奴,你危害中原多年,后世也杀了我华夏多少百姓,明日,就让你们付出代价! “走吧。” 随后,始皇一甩手,就离开了,其它公子们,也跟着始皇离开了。 “楚老师,我离开了啊。”筑曼看了楚源一眼,有点依依不舍。 好不容易病好了,还没有看够了,就又要离开了。 虽然她的寝宫离皇家园林很近,但是她离楚源太远。 “好。”楚源却没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微笑点头。 “明天见。” “明天见吗…好吧…明天吧…”筑曼有点失落,她不想等明天啊。 但是她还是只能,不情不愿的离开了。 路上。 “哈哈哈哈。”始皇爽朗的声音响起,脸上都是笑容。 “你们听到了楚老师说的没有,朕是谁?朕是华夏第一帝啊。” 始皇现在太兴奋了,他恨不得逢人就把这个事说出来。 “听到了,听到了。”其它公子也兴奋,他们的父亲这么厉害,他们也感到荣耀。 “父皇,您真的太厉害了,您这个时候做出的功绩,他们两千多年都没有人超越您了!” “而且听楚老师说,两千多年之后,就没有人称皇帝了,那您这可不是千古一帝了,您是永远的华夏第一帝!” “恭喜父皇,永远成为华夏第一帝!” “哈哈哈哈。” 始皇兴奋万分,这些公子们说得没有错,他就是华夏永远的第一帝,再也没有人可以超越他了。 “嗯?” 但下一秒,他却发现平日里,很兴奋的筑曼公主,现在却一句话不说。 “筑曼,你是怎么了?”始皇发问。 “儿臣?”筑曼听到始皇叫她,立马脸红了,她没怎么啊? 只不过是想…但是她不敢说出来,这怎么好意思了… “你是…想楚老师了?”但始皇又怎么会看不出来了,立马一语中的。 “不是,不是。” 筑曼脸色通红,急忙否认,她要承认的话,那真的太不好意思了。 “看起来是了。”但筑曼就算不承认,却又怎能逃过始皇的眼睛。 始皇笑了起来,这再明显不过了,这筑曼就是在想楚源啊。 “好了,既然你想楚老师,那就回去吧。”始皇笑了,他是很赞成筑曼这样的。 楚源年轻,帅气,又有才华,连他都要把楚源当做偶像了,更何况情窦初开的筑曼了。 “多谢父皇。”筑曼听到始皇同意,开心坏了,急忙就回去了。 现在在下午了,还有很长的时间,可以和楚源相处了。 说着,筑曼就直接开开心心的,回去了。 始皇看着这情况,摇头笑了。 这筑曼,可真有意思。 楚源教室。 “楚老师,那我也离开了。” 崇祯和楚源聊了一会天,问了一些关于大明的问题之后,也准备要离开了。 不过,崇祯离开之前,却对董小宛使了一个眼色。 董小宛一见,瞬间明白了,这是要让她留下来的意思啊。 若是之前,董小宛肯定是不会同意的。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楚源又年轻,又帅气,最重要的是,还有才华,还有能力,还尊重女子。 在所有人都对董小宛,语言不善的时候,是楚源站出来,帮她说话。 还让她来回答问题,当着所有人的面,和她一块互动,丝毫不嫌弃她。 董小宛不是无脑的女子,她真的感觉楚源人很不错,所以现在对楚源的感觉,十分的好。 因此崇祯让她留下来,她也不会反对的。 “好,那你就在这里好好呆着吧,朕明天就会来的。” 崇祯交代了一句,然后就直接打开光门,离开了。 董小宛就留在了这里,然后她往教室里面看去,发现楚源还在整理讲台。 微弱的夕阳透过窗户,撒在楚源脸上,将楚源脸上度上了一层金黄。 董小宛不禁吃惊,楚源真的是翩翩少年郎,好英俊啊。 “嗯?”但这个时候,楚源却感觉到了微弱的动静,开口发问。 “还有谁没有离开吗?” “是我,楚老师。”董小宛直接承认。 “哦?”楚源皱眉。 “你还没有离开吗?你是想来在这里吃晚饭吗?” 董小宛一听,正愁不知道有什么台阶下了,直接点头。 “对。” “也行吧,不过我下午不打算做饭了,锅里热了些中午的剩菜,你要吃晚饭的话,那就将就一下吧。” 楚源现在对于做饭这件事,那是能省就省。 虽然他现在知觉还不错,但是看不到做饭是真的难受,总怕切到手。 让秦始皇他们派人来做饭,那饭菜又贼难吃,因此楚源很难受。 “好啊。”但是董小宛却想都没有想就答应了。 她要的不是吃饭,而是愁什么借口留下来。 就算楚源做的饭再难吃,她也要吃下去,更何况早就听崇祯说过,楚源做的饭,那绝对是神仙佳肴。 她早就想试试了。 不过,她担心的另外一件事就是,吃完饭以后,又用什么借口留下来了。 第一百四十五章:灭国匈奴,洗刷耻辱! 厨房内。 “哇,楚老师,你的好好吃啊!” “啊,楚老师你好厉害,你做的好厉害!” “楚老师,我真的受不了,下次也得让你来做。” 一道道声音传来,全是董小宛吃惊的声音。 董小宛是以后的秦淮八艳之一,虽然现在很年轻,但是也已经吃过不少山珍海味了。 但是那些东西,和楚源做的饭相比,她感觉就像厨子在下毒一般。 董小宛之前听崇祯说过,楚源做的饭好吃,但是却没有想到,楚源做的饭,能够好吃到这种地步。 “真的有这么好吃吗?” 楚源真的奇怪了,他只是做了二十一世纪,最普通的菜肴啊? 怎么秦村长,老朱,还有这个董小宛都这么惊讶。 不过楚源细细想了一下,好像也不奇怪了。 这个地方,太偏僻了,连调味料都没有。 食材珍稀的也有,但是却不知道,秦村长他们在哪里,花了多少工夫弄来的。 想到这里,楚源就有点难受,这个山村确实太穷了。 不过楚源并不知道的是,这里可不是山村,也并不穷。 这里只是因为时代的原因,所以落后。 至于吃的东西,那也没有办法。 别说始皇,就算是靠近现代的建奴王朝,都很落后。 万岁爷可怜呐。 他能吃些什么呢? 无非是些奶酪饽饽,奶茶春卷之类的。 这个时候,董小宛也吃完了饭了,看到这情况,楚源也问了起来。 “好了,吃完了饭,也差不多到时间了,这么晚了,我送你回去吧。” “啊…” 董小宛看了一下天,确实有点点晚了,但是这吃饭才吃了多久,楚源就想赶自己走? 这楚源怎么就要赶自己走了? 难道是楚源看不见自己,以为自己很丑? 这可不行,崇祯已经回去了,自己在大秦又没有地方去,能去哪里啊? “楚老师,其实我……” “什么其实…”楚源感觉到了什么。 “你不会说什么你家里很惨,在家里没有饭吃什么的话,然后让我收留你,为我缝缝补补,洗衣做饭吧。” “可以这样吗?” “你说了?”楚源摇头,果然就

相关推荐: 实习小护士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满堂春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爸与(H)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我有亿万天赋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