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谁不甘心 > 第32章

第32章

恩教给了董小宛很多东西。 包括楚源的情况,大秦的情况。 董小宛身为秦淮八艳之一,不仅漂亮,才华也是无双,很快就将这些东西给完完全全的,都记住了。 董小宛也无比期待起来,崇祯打开的那个光洞背后,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崇祯说是大秦,但那大秦,到底是如何的情况,董小宛真的很好奇,很期待。 不过最期待的,还是那个楚源,竟然被崇祯和秦始皇,都称呼为仙师,他们可都是皇帝,太令人吃惊了。 “明天一早,我处理完事情,我们就过去。” “你先去休息吧,养好精神,明天好见楚源仙师。”崇祯已经做好了安排。 “是。”董小宛答应了一声,然后就下去了。 “嘿嘿,始皇,这次就别怪我先下手了。”崇祯背负双手,脸上都是得意。 我大明的美女,还是很厉害的。 第二天一大早。 始皇处理完事情,就带着一帮公子,来到了皇家园林。 筑曼公主,自然也在其中。 始皇现在真的很开心,这是第三天了,今天应该可以听到楚源,评选完华夏十大帝王了。 他很期待,自己的排名。 然后明天,就是韩信发动对匈奴总攻的时候了。 大秦千载功绩,就在明天! 这让始皇很开心,这两天,他都有事情能够做。 不过,让始皇想不到的事,其实还有很多。 始皇因为进攻匈奴,所以抽调了一部分,防备百越的精兵。 因此百越地区,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 百越各大部落首领,现在都开始碰面,然后准备汇集部队,做一些事情。 同时,因为匈奴的被打压,被包围。 导致盘踞在匈奴东部的东胡人,也开始活动起来。 原本匈奴是被东胡人欺负的,但是因为历史变化,头曼将匈奴人集合起来之后,东胡人反而被匈奴人欺负了。 不过现在,匈奴人都陷入危机了,这让东胡人,又开始活动起来了。 这两股暗流涌动,对大秦已经开始产生了威胁。 但是现在始皇和大秦,却都还不知道这个情况。 “哈哈哈哈。”始皇爽朗的笑声,传入了皇家园林。 “楚老师早啊,今天我来的早吧。” “这么早?”楚源微微吃惊,他才刚刚吃完早饭了,这群人这么早就来了。 “不早不行啊,楚老师昨天没有公布答案,太难受了。” 始皇昨晚回去到现在,真是难受得要命,就是想知道答案。 所以今天很早就起来,把政事都处理完了,然后直接就拉着公子们来了。 公子们看到楚源,也是十分有礼貌的打着招呼。 “楚老师早啊…啊…啊!” “楚老师真早…啊…啊…” “额,你们这是…”楚源真奇怪了,一个一个都怎么回事,怎么打起哈欠来了。 众公子却不知道怎么说,他们真的累啊。 今天被始皇这么早就喊起来了,真的累不行。 “给我好好上课!”可始皇看到他们这么多哈欠,却回头一瞪。 “你们上课要是这样,我就惩罚你们!” “是,是,是。” 听到始皇这话,在场的公子们立马老实了起来,再也不敢打哈欠了。 全部都站直起来,强打精神,和标枪一样。 “这还差不多。”始皇看到他们严肃起来了,就让他们进教室了。 楚源却摇头,虽然这些年轻人,现在已经没有了刚刚开始,那么多毛病了。 但是这秦村长,身上还是带着封建专制的那一套东西啊。 他长子秦苏,现在都二十出头了吧,还经常像一个小孩子一样,被训来训去的。 看起来,得找个时间,好好说下这回事。 感觉到众人都进去了,楚源也准备进去了。 嗯? 但下一秒,楚源停下了脚步,因为他感觉到背后有人。 “是谁啊?”楚源皱眉发问。 “楚老师,是秦曼啦。”可一道银铃般的笑声,却突然在楚源身后响起。 “楚老师,早上好啊。”筑曼也对着楚源,礼貌的打着招呼。 原来是秦曼啊,楚源恍然大悟。 不过说起这秦曼来,楚源就有些头疼,上课确实挺认真的,但有时候总有一些小调皮。 “对了,楚老师。”筑曼想到一件事情,然后开口。 “楚老师,这段时间我身子不太舒服,你怎么不来看我啊。” “这个…”楚源皱眉,他知道这回事。 “我这眼睛也不太方便,然后你父亲又说你没事,我就…” “好吧……”楚源说完,筑曼就难受点头。 “楚老师忙,那就算了吧。” 她心里还是想让楚源来看她的,但她知道楚源要做的事情很重要,所以还是只能算了。 “你这声音,听起来不舒服?”楚源虽然看不到筑曼表情,但还是能听出筑曼有些难受。 “哈哈哈哈。”就在这时,正当楚源奇怪的时候,一道笑声突然传了过来。 光洞出现。 是崇祯出来了。 “老朱,你也来了?”始皇看到崇祯来了,笑了起来。 “哦,村长你来的这么早?”崇祯到吃惊了。 今天他为了早点来,也是很早就起来,处理政事了。 但没想到,还是比始皇慢了一步。 始皇都还要从皇宫,那么远的地方,过来到这里了。 自己就只要用光洞就可以了。 看起来,自己处理政事的能力,还是比不得始皇。 “哈哈哈哈,今天可以听到楚老师,讲接下来的四个皇帝了。” 崇祯现在也变成了老油子,对自己不利的东西,他一笑就直接翻过去了。 “我在这里,也是等了很久啊。”始皇也笑了起来。 “这位是?” 但始皇,却突然发现了,崇祯的光洞并没有关闭,然后在他之后,又出现了一个女子。 而且是一个极其漂亮的女子。 “你是谁!”看到这么漂亮的女子出现,筑曼女人的直觉一下子让她警惕起来。 她难道是崇祯派来,抢楚老师的? 第一百三十七章:华夏第四帝! “秦小姐你好。”董小宛微笑,向筑曼行礼。 “我叫董宛,是朱先生的表妹。” 董小宛就这样介绍着,在之前,这些都商量好了。 “表妹?”筑曼吃惊起来,瞎扯吧。 在这里的,有一个人身份是真的吗? 这女的,不就是崇祯找来,使坏方法的吗? “那你就和你表哥好好待着吧。” 筑曼说了一句,然后就直接把楚源拉着,走进了教室,同时还和一位公子换了一下位置,坐在了楚源旁边。 她的行为,像极了小猫护食。 董小宛惊愕的看了崇祯,崇祯却微微一笑,然后看向了始皇。 两位皇帝都是微微一笑。 这筑曼,是对楚源有意思? 看到两位皇帝一笑,董小宛也明白了,筑曼原来喜欢楚源啊。 不过,楚源却好像不知道这回事。 董小宛这样想着,然后就走进了教室。 “楚老师,我也可以来听课吗?” “听课吗?” 楚源不知道,这个崇祯是因为什么原因,然后让董小宛来的。 但是听声音,董小宛应该是比较年轻的女孩子,那就应该要好好学习一下啊。 这个村子,别的都好,就是文化太落后了。 楚源也是有教无类,既然想学,那就可以教。 “那你去坐着吧。” “好。”董小宛一听,就坐着了。 不过她并没有和筑曼针锋相对,而是坐在了离楚源很远的地方。 筑曼是公主,这里还是大秦,她可不敢直接和筑曼硬碰硬。 “那就开始上课吧。” 楚源挥挥衣袖,然后上了讲台,一上讲台,他的脸就严肃起来。 “今天我们继续上昨天的内容,华夏十大帝王,排行第四位的帝王!。” 终于要说了,众人太期待了,等了很久了。 楚源没有多卖关子,直接开口。 “这排在第四的皇帝,不是别人,正是大汉的皇帝,汉武帝!” “汉武帝?” 众人吃惊,排在第四的是汉武帝吗? 在场公子不太能接受了,汉武帝那么多功绩。 首先就是推恩令,结束了汉朝刘邦封王之后,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 将权力都收归到了京城之中。 然后就是对付匈奴,匈奴欺辱大汉长达百年的时间,但是汉武帝却不惯着他们。 积极备战,然后派出大军,绞杀匈奴。 手下战神卫青,阵斩匈奴单于。 手下战神霍去病,更是封狼居胥。 同时还打通了丝绸之路,将大汉的东西卖到了西方,让世界都知道了,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叫大汉的庞大帝国。 这等功绩,只能排在第四? 就连始皇都不是很能接受,汉武帝算起来,那可不仅仅是一位皇帝,更是一位大英雄。 洗刷了一百年的耻辱啊。 崇祯也沉默了,汉武帝排在第四,那自己那位老祖宗,肯定就排在汉武帝前面了。 不过,这搞的崇祯都不自信了。 虽然自己老祖宗肯定是天下无敌,但是真要排在汉武帝面前,这也有点不好意思啊。 汉武帝,军事,皇权,外交,都不错啊。 每个人心中,其实都有一个华夏十大帝王的排名。 董小宛也有,她看到楚源这样排,很疑惑了。 这楚老师不会是浪得虚名吧,这样排,也要说出道理啊。 “你们是不是觉得,汉武帝太厉害了,把他排在第四,不行?” 楚源看着众人,知晓众人的疑惑。 汉武帝文韬武略,确实是真的厉害。 华夏历史上,有哪个不佩服汉武帝? 秦皇汉武,那可是可以和秦始皇并排的人物。 汉武帝,武帝这一庙号,更是可以彰显他的无上功绩。 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汉武帝和前面几位比,还是能说出一些问题的。 “汉武帝第一个问题,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独尊儒术?”始皇原来没有听过,楚源说汉武帝的过,现在一听到吃惊了。 怎么可能? 他不敢相信。 汉武帝那样神威无敌的皇帝,肯定是崇尚武力啊,他怎么会去独尊儒术了? 要知道,始皇其实本来不讨厌儒家的。 但是因为儒家把他最看重的儿子,扶苏都给搞坏了,这让始皇是真的讨厌透了儒家。 帝王怎么能学儒家那一套了,软软弱弱,仁慈,那就是等着被人欺负啊。 想到这里,始皇突然转头,狠狠的看向了扶苏。 要是扶苏脸上露出开心的表情,他就打扶苏! “嗯?父亲怎么了?” 可扶苏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一脸淡然,听到汉武帝独尊儒术,也显得十分轻松。 “没什么。”始皇转过头去了,扶苏没有变化就好。 可始皇头一转过去,扶苏就立马用手擦汗。 吓死我了… 他听到楚源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候,真的下意识震惊得快要叫出来的。 但突然想到,自己老爹还在这里了,立马克制了。 还好刚刚没有被发现。 不过扶苏表面克制,内心却震惊得不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原来没有听楚老师说过,这汉武帝的做法,也太……厉害了吧。 扶苏其实也想这样做,但是他却觉得,如果只有儒家,没有其他家,好像也不太能治理好国家啊。 这汉武帝,到底是怎么做的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好处,也有坏处。” “你们谁能说说,好处和坏处,分别是什么?” 楚源背负双手,慢慢向讲台下面走来,走到了后面。 这是他的习惯,为了让后面的学生听到。 但是这样,他却和董小宛靠得近了很多。 董小宛眼睛一转,然后回答:“楚老师,我知道,可否让我来试试。” “嗯?”筑曼一见,立马气鼓鼓了。 竟然在楚老师面前表现,好气啊,可是人家真的不懂这些啊。 “哦?你知道吗?”楚源听到董小宛的话点头,他就喜欢这样的学生。 “那就你来说说吧。” “好。”董小宛起身,然后开始准备回答。 “汉武帝尊崇的儒术,其实是经过加工的儒术,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儒术不一样。” “他尊崇的,是专门为皇帝服务的儒术。” 第一百三十八章:开局一个碗,华夏第三帝! “汉武帝时期的儒术,和诸子百家,先秦时期的儒术,有很大区别的。” “他剔除了很多不利于皇权统治的东西,保留了很多对皇权统治有利的东西。” “明白了。”听到楚源介绍到这里,始皇也明白了。 难怪他奇怪,汉武帝此等人物,按道理来说,不可能会让儒家思想猖獗啊。 但是没想到,汉武帝竟然让原本不利于自己的儒家学说,变得利于自己了,这个汉武帝是真的厉害。 始皇咂舌,怎么自己就没有想到,这样做了。 “这…”扶苏却气得有点爆炸。 儒家学说都改了,那还叫儒家学说吗? 他原来还在夸汉武帝,这么推崇儒术了,没想到这儒术都变质了,气啊! “嗯?你觉得这样不好?” 始皇却察觉出来了,扶苏的不爽,瞬间脸色就变了。 “扶苏,你小子好大的胆子,你还惦记着儒家学说?” “这汉武帝弄的儒家学说不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好?” 扶苏一听,立马吓到了,真不知道怎么回答:“我,我…” “确实不好。”楚源却开口了,这次他站在了扶苏这边。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他维护了皇权的统治,但是限制了百姓的想象力。”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那是何等人才辈出,但是汉武帝的手段,却限制了百姓发展。” “这样和建奴人闭关锁国何异,长此以往,是不利于国家进步的。” “原来是这样。”始皇听到楚源解释,这回明白了,满脸尴尬。 自己差点就走了和建奴一样的老路了。 他听到建奴就恶心,连忙摇头。 “看起来这样不行,不能这样。” “文化,制度都不能封闭,建奴的闭关锁国,大明的八股取士,都是不利于国家发展的。”楚源最后做了一个总结。 八股取士? 崇祯震惊。 竟然说到大明了,但崇祯也没有反驳,他也是极其聪明的人。 其实大明时期,很多人都说过八股取士不太好,但是碍于这项制度是大明那位大人物同意的,所以也就没有人好反对了。 “除此之外,汉武帝就是对外战争发动得有点太多了。”楚源又说起了汉武帝的弊端。 “汉武帝直接把汉朝几代皇帝,休养生息留下的底子,都打得差不多的,所以老百姓的日子都有点不太好过了。” “汉武帝,军事,外交,政治上都做的不错,足以让他笑傲华夏。” “但是经济上,汉武帝还是不太够重视,这一点也就是汉武帝不能排在其他三位皇帝之前的原因。” 楚源说完了,这是楚源的观点。 楚源其实很喜欢汉武帝的。 汉武大帝起风云,匈奴无处遁逃。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但是汉武帝也还是有点失误的,身为皇帝,不仅要开疆拓土,还要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的。 “原来是这样。”崇祯和始皇也都沉默了。 汉武帝如此雄才大略,竟然也只是排在了第四。 原来就是这个原因。 尤其是始皇,更加沉默了。 说起经济,大秦的经济,好像更不是很好,始皇还让百姓去修筑长城。 那可是七十万民夫,占了全天下壮年男子中的大部分了。 始皇很沉默,不会自己因为这个原因,排不了前面吧。 虽然他自己认为自己没有错,但是架不住别人不理解啊。 “楚老师,那排行第三的皇帝了?”崇祯开始着急了。 其他公子也着急了。 筑曼和董小宛两女,也是睁大眼睛看着楚源。 现在就剩下三位皇帝了,他们想看看楚源怎么排。 “好,那我就来说说,华夏十大帝王,排行第三的皇帝!” 楚源没有卖关子。 “他就是,大明开国皇帝。” “号称史上最难的开国皇帝,洪武大帝朱元璋!” “呀,终于到我大明洪武大帝了。”董小宛听到楚源说到朱元璋,开心起来,终于说到他了。 “嗯?第三吗?”但听到楚源把朱元璋排在第三,他是直接不服气了。 “楚老师,我祖…洪武大帝怎么能够只排在第三了,您这是野榜吗?” 崇祯真的不服气了,自己祖宗那是何等人物,那一生堪比传奇。 虽然说可能比不了始皇,但是哪里比大唐那位差了? 始皇和在场的公子,看到崇祯这么焦急,也好奇了。 上次说到永乐大帝朱棣排第六,崇祯好像没有什么话说。 但是说朱元璋排在第三,他怎么这么着急了。 不过他们最好奇的一个问题,还是朱元璋为什么被称为,开国最难的皇帝啊。 始皇忍不住发问。 “楚老师,这位洪武大帝到底有何功绩?为何被称为,开国最难的皇帝?” “我来说吧。”崇祯却开口了,这是他祖宗,他想来介绍。 “好吧。”楚源也好奇了,这个老朱,怎么对大明这么执着,不过既然他想讲,那就让他讲吧。 楚源能感觉得出来,这个老朱虽然年轻,但是知识却很丰富,讲的很多地方并不差。 “好,那就多谢楚老师了。”崇祯开心起来,接着开始讲了起来。 “首先,我来解释解释,洪武大帝是开国最难的皇帝的原因。” 崇祯脸上露出了得意。 “自古以来,各朝各代,除了大汉刘邦,开国皇帝无不都是王侯将相,贵族豪门。” “比如大秦皇帝,本就是秦王。” “西晋,大隋皇帝也是朝中大臣。” “大唐皇帝更是皇帝亲戚。” “其他朝代,那就不用说了,那些皇帝的出身都离不开一个贵字。” 听到这里,在场人也都点头了,确实,这些朝代的开国皇帝,都是出身高贵,衣食无忧之辈。 起兵的时候,就是一呼百应,花不了多大的功夫。 那朱元璋了? 他们好奇起来。 总不可能什么都没有吧,至少也应该比刘邦强吧,刘邦好歹也是个亭长啊。 但是崇祯却直接打破了他们的侥幸。 “我洪武大帝,开局一个碗!” 第一百三十九章:他就是,大明的缔造者! “大明帝国之前是大元王朝。” “大元王朝疆域辽阔,四海臣服,但却是异族人所建立的,因此他怎么能够平等对待我汉族百姓?” 崇祯背负双手,诉说起大明建国的辛酸。 “大元将天下百姓,分为了四等,蒙古人第一等,色目人第二等,汉人第三等,南人第四等。” “在这种强烈的等级制度下,我汉人百姓,过得苦不堪言。” “千里露白骨,万里浮饥民!” 崇祯说到这里,愤愤不平,这些游牧民族,果然非我族类,实在太可恨了。 “这些游牧民族太可恨了!”在场公子们,也气得不行。 同时,他们也感觉很庆幸,还好战国时期虽然天下大乱,但是守备北方边境的国家,都很强大。 无数次击败游牧民族,才没有让他们打进来。 始皇也下定了决心,北方游牧民族太可恨了,一定要把他们全部剿灭。 然后再让大秦的百姓去占领。 借用汉武帝的那句话,寇可往,我亦可往! “那之后了,汉人反抗了吗?”众人发问。 “当然反抗了。”崇祯说的激动起来。 “我们有这个世界上最高傲的脊梁,怎么能够忍受,成为第三等的人了?” “洪武大帝就是反抗元朝的一支起义军首领。” “洪武大帝出身十分贫寒,妥妥的农民家庭,祖祖辈辈都是种地为生,家里有好几个兄弟,饭都没得吃。” “最后遭受天灾,然后洪武大帝的父母,还有兄弟姐妹全部都饿死了。” “洪武大帝没有办法,把自己卖给了和尚,这才安葬了父母。” 什么! 在场所有的公子全部都站了起来,始皇也吃惊到爆炸。 刚刚崇祯说了什么? 朱元璋连饭都没得吃,连父母都饿死了? 甚至把自己卖去做了和尚,这才安葬了父母? 他们真的吃惊了。 这出身,这不就是社会最底层吗? 还有比这出身更差的吗? 这太扯了吧,他们真的不敢相信了,这样的人,能和皇帝联系上? 始皇都沉默了,要是真的给他这种开局,他还能消灭六国吗? 这也太难了。 楚源也摇头,朱元璋这种开局,确实难上天。 一般人能活下去就不错了,他还当皇帝? 这种开局,不亚于穿越到华夏的女厕所中孩子上面。 “之后,洪武大帝长大了了,就成了游方僧人,然后又加入了义军,之后一步步起来,成为了义军首领。” “再之后西击陈友谅,南征张士诚,北伐大元王朝。” “最后,一统江山,天下布武。” 崇祯说完,朱元璋的一生就是这样开挂。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最开始的时候,就是农民,和尚,然后参加了义军,一步一步起来,然后招贤纳士,成为义军首领。 最后征战四方,统一天下,成为了皇帝! “并且,我洪武大帝朱元璋,不仅仅是草根皇帝,还是复辟我华夏正统的皇帝。” 崇祯说完了,他脸上都是傲气,我老祖宗如此大的功绩,又有谁和我争了? “这么大的功绩吗?”在场公子真的太震撼了。 他们是公子,手里有很多权力,但是如果让他们现在出去打江山,恐怕都做不到这般。 这个朱元璋太厉害了,他是个农民啊。 始皇也感叹了,他现在想到的,只有一句他不愿意提起的一句话。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强者果然在民间。 肉食者鄙。 那些能征善战,可以任意攻取天下的神手,并不一定会出自世家豪门。 就算是草根里面,也能出。 韩信,刘邦,朱元璋,还有太多太多的人,证明了这个道理了。 始皇都有点皱眉了,这朱元璋如此功绩,自己排在比他高的位置,合适吗? 虽然是楚源排的名,自己也这般认为,自己比别人都强。 但是把朱元璋的功绩,一件一件摆在自己面前,始皇都有点不自信了。 “不止如此了。”楚源看到崇祯说完,却开口了。 “朱元璋不止是推翻了大元,他还收复了很多地方,奠定了华夏版图。” “在打仗的能力上,他也排在华夏所有皇帝中第二的位置。” “由朱元璋亲自指挥的战斗,那可不少,打胜利的战斗,那更是不少。” “这么厉害?”始皇真的不自信了。 打仗这方面,始皇是真的不在行,要是率领大军和朱元璋打,他是真的打不过。 “那他治国了?”始皇不服气了,不能用他的短处,比朱元璋的长处。 比不了打仗,那就比比治国。 “朱元璋治国,也是一把能手啊。”楚源在这方面,也是直接夸起朱元璋来了。 “朱元璋是穷人出身,自然知道如何可以稳住天下,那就是让百姓都吃饱穿暖。” “但是以前的大臣,却贪腐严重,什么钱都贪,根本不可能让百姓吃饱,所以朱元璋就严惩贪腐。” “朱元璋一朝,那是杀了无数的奸臣啊。” “好强势。”始皇点头,自己已经很强势了,但没想到朱元璋也这么强势。 大秦也查贪腐,但是却没有朱元璋这么严格。 比如赵高,秦始皇就没有查出来。 “然后他还有一个功绩,就是撤掉了丞相。” “撤掉了丞相?”这话让大家都不淡定了。 “丞相怎么能撤掉了?”扶苏疑惑起来。 “丞相可是一个帝国不可缺少的职位啊,要是少了丞相,那谁来替皇帝分忧了,那皇帝处理事务不累死了。” 始皇不说话,但是也不能理解。 楚源之前说过,始皇的三大死因,其中一个就是太劳累了。 那这撤了丞相,没有丞相分担,他不就更加累了吗?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崇祯摇头,他来解释。 “自古以来,有多少丞相阻碍了皇帝的权力。” “丞相绝对是不可以留的,有丞相在,皇帝的权力就变得少了。” “嗯?”始皇不明白了,他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 比如李斯,在他面前那是唯唯诺诺的,根本不敢说话。 就算胡亥上位之后,也是想杀就杀,所以丞相哪里妨碍了皇帝? 他真的不理解了。 崇祯不会是骗人吧。 第一百四十章:崇祯想到的赚钱方法 “这个我真的觉得不可能。”始皇摇头。 “这天下是皇帝的天下,丞相也不过是皇帝的臣子。”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所以那丞相,又怎么能够翻天了,不可能吧?” 崇祯一听,直接摇头,你始皇当然觉得不可能啊。 你那么强势,要丞相死,不也就是一句话的问题。 楚源也摇头,这个秦村长,怎么这个道理都不明白了,真的挺奇怪的呀。 他们两个人,都准备要解释。 “秦村长,可否容小女子说两句。”这个时候,董小宛却突然开口了。 “嗯,你?”始皇和其他公子注意到了,有点点不悦。 崇祯脸色也不太好看了,虽然他们受过了楚源的教育,但是脑子里几千年根深蒂固的思想,还是很难改变的。 “董宛,你一个女子,多什么嘴,不要乱说话。”崇祯直接暗沉训斥。 “对,对不起。”董小宛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这里她算什么? 大秦那边,不是皇帝就是公子公主。 楚源则被他们捧为大明帝师。 大明这边,崇祯也是大明皇帝,只有自己出身卑微。 如果他们问,自己可以说话。 但是自己主动说话,那就真的犯了大错了,董小宛真的吓坏了。 “唉,你这不对。”楚源却看着崇祯,直接摇头。 “女子怎么就不可以发表意见。” “董宛你就说说你的意见,不必在意他们的想法。” 楚源知道这个世界上,女拳还是挺多的,但是也不乏还有很多聪明的女子,所以女子的意见还是可以听的。 “真的吗?” 董小宛吃惊起来,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下,她被楚源照顾,真的感觉好暖心。 筑曼也是吃惊的看着楚源,虽然她是公主,但是地位却还是比不了公子们。 说到底她也是女人。 见到楚源为女子发声,她真的感觉楚源思想好正确,好正直的价值观啊。 不过,筑曼还是有点微微吃醋,竟然是帮董小宛说话。 就算出发点是好的,我也要吃楚老师你的醋! 哼! 她还特别不服,董小宛竟然还出来讲道理,看你能讲出什么道理! “当然是真的。”楚源看着董小宛还在犹豫,点头开口。 “我让你说的。” “谢谢楚老师。”董小宛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然后开始发表自己的想法。 “古代大秦,始皇肯定是不会觉得,丞相对皇帝的权力有影响的。” “始皇是一个威信极高的皇帝,无比强势,因此谁敢抢夺他的权力了?” 董小宛很会做人,看向了秦始皇,先夸了秦始皇一通。 “嗯。”秦始皇听到夸的,而且夸得很对,确实很受用,直接点头。 “就算是秦二世昏庸无道,但是有始皇的余威在,即便李斯是丞相,他也做不了什么。” 董小宛又夸了一下,夸大秦,始皇也很受用。 “可是。”但董小宛又话锋一转。 “要这些丞相,碰到的是那些软弱或者年幼的皇帝了?” “比如北宋蔡京,南宋贾似道,这些人在成为了宰相之后,那可是权势滔天。” “惹得天下只知道宰相,不知道皇帝啊。” “宰相的权力太大,总揽大臣,还能够处理政事,不可不去。” “小女子的话说完了。”董小宛的话说完,然后就坐下了。 但是在场大秦高层都沉默了,董小宛是女子,但是说的太有道理了。 对,必须撤掉宰相,不然这个位置,权力实在是太大了。 如果皇帝比较庸弱,就真的会影响皇帝权威的。 “董宛说的很对。”楚源看到董小宛说完了,直接就夸了起来。 “大家要向董宛学习啊,她思考得很认真。” 丞相影响皇权,朱元璋撤掉,绝对是一大进步。 “厉害,厉害。”其它公子也纷纷点头,夸起了董小宛来。 她竟然会这些? 筑曼却气得要爆炸了,什么宰相,什么撤掉,她真的不懂啊。 但是董小宛却懂,还被楚源夸,她真的好生气。 董小宛,这么懂吗? 你是楚老师说的董事长吗?还是懂事早? “朱元璋做的好啊。”始皇思考的地方却不一样,他不断点头。 自己就怎么想不到了,还设立什么宰相。 这宰相,就是来剥夺皇帝权力的啊。 始皇现在很不自信了。 朱元璋这么厉害,竟然只排第三? 打仗朱元璋华夏皇帝第二。 还赶跑大元,光复汉人正

相关推荐: 带着儿子嫁豪门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   我以神明为食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玩笑(H)   小寡妇的第二春   实习小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