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常的。 “我华夏传承两千年,果真强大!” “对了!” 始皇已经见到朱由检是从光门中来的,所以就没有怀疑,他是什么刺客。 直接就开口。 “既然你是大明的皇帝,朕就叫你明皇吧,朕要带你去见一个人。” “哦?始皇要带朕去见谁?”朱由检吃惊起来。 “朕要带你去见大秦仙师!” 皇家园林。 始皇和朱由检正往前方走去,朱由检却疑惑起来。 大秦仙师? 那是徐福吗? 这始皇不会是想让自己吃那什么仙丹吧? 史书上可是记载,始皇就是吃仙丹吃死的。 但朱由检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这里是始皇的地盘。 嗯? 可是还没有走几步,朱由检却看到了一条溪流边,一个巨大的水车。 周而复始,昼夜不停。 他直接停下了脚步。 “始皇,此为何物?” 始皇看到朱由检被水车震惊了,得意起来。 “此乃我大秦仙师设计的水车,可以用于浇灌,昼夜不停。” “什么?”朱由检一听,直接愣住了,大秦仙师设计的? 朱由检见过水车,知道这水车的作用,很有用。 但是他记得这水车大秦没有啊! 怎么大秦就有这水车了? 徐福除了炼制有毒仙丹,没这个本事吧? 难道真有仙人? 朱由检带着疑惑,又跟着始皇走了两步,可下一秒,他看到一小块地里种植的农作物。 直接惊呆了。 他看着那地里种植的,各种植物,直接人都傻了。 这紫色的长条形状,这是茄子? 这脆脆的顶带黄花,这是黄瓜? 这手臂粗的果实,上面都是长须,这是玉米? 这长尖形状,红彤彤的,这是辣椒? 朱由检和那些不识五谷的皇帝,完全不一样,他可是一个勤政的皇帝。 因此对于大明有哪些农作物,他还是分得清的。 看到这些东西,人都吃惊呆了。 黄瓜,茄子,不是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吗? 大秦怎么会有了? 还有玉米和辣椒就更离谱了,这些都是到了大明,才有的东西啊。 什么时候在大秦也有了。 “这都是仙人那里来的种子啊。”始皇看着崇祯疑惑,开口解释。 仙人的种子? 朱由检惊呆了,难道大秦真的有仙人? 不然怎么有这些东西。 朱由检更加好奇了,这个大秦仙人,到底是什么模样的。 带着这一疑惑,他跟着始皇往里面走去。 此刻,平房里,楚源带着学生正在上着早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楚源话落,扶苏带头,众公子也朗诵起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什么! 听到这句话,始皇和朱由检都愣住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始皇默念了几句,顿时拍手称快。 “好,好!” “这是什么好句!” 在喝醉的时候,用灯看剑,在梦里回到大军征伐之时。 这是一名多么渴望上阵杀敌的将军啊。 楚源继续朗诵:“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这是什么!”始皇被这些话,激动得快要拍手。 他仿佛看到一位热血沸腾的将军,一生都在为皇帝奋勇杀敌,建功立业。 如此勇将,如此忠臣,这个皇帝能得到这种人才,真是幸运啊。 楚源又朗诵了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 “什么?” 始皇听到这句话,刚刚一切一切勇气,在此刻瞬间消失。 他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难以置信。 可怜白发生?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名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这时,朱由检开口了。 “这首词是他老年时,郁郁不得志所作的,一生本事,却无人用他。” “他是文人?”始皇一听愣住了。 文人,那不就是儒生吗? 始皇因为扶苏,对儒生可没有什么好感。 始皇直接摇头:“他是不是和赵括一样,只会纸上谈兵,所以皇帝才不用他啊。” “他可不是赵括。”这时,楚源听到了两人的对话,走了出来。 “辛弃疾,虽是诗人,却也是一员猛将!” “武能上马安天下,文能提笔定乾坤。” “他是武将里面最能写诗的,文人里面最能打架的。” “当时受叛徒背叛,五十人就敢冲击敌人五万人,还杀了叛徒回来。” “可惜…”楚源叹了一口气。 “当时的南宋皇帝,偏安一隅,不想用兵,最后辛弃疾一身才华,只能老死。” “这!” 始皇听到,简直愤怒起来。 五十人打五万人? 这也敢? 但是他还达到了目的,把叛徒杀了回来? 如此猛将,却不受重用,这个南宋皇帝,不配做皇帝! 始皇不禁愤慨。 “如果是朕,一定会好好重用这个辛弃疾,让他上阵杀敌。” 楚源无语了,这个秦村长中二病又犯了。 “如果是朕,有辛弃疾这样的大臣,那我大明又怎么会沦落到如此地步?” 这个时候,朱由检却开口了。 大明? 楚源眉头一皱。 “你们不是喜欢模仿大秦吗?怎么又多了一个大明了?” “不对,这位兄弟好像没有见过啊,你是?”楚源对着朱由检开口说道。 朱由检直接拱手:“朕乃大明第十六代皇帝,朱由检。” “朱由检?”楚源眉头一皱。 “大明最后一个皇帝,崇祯?” 第五十章:你杀魏忠贤,大明就不会亡吗? “嗯,什么大明最后一个皇帝?” 朱由检直接愣住,恼怒了起来。 “我大明在朕的治理下,如今兵强马壮,国库充盈,朕怎么可能是最后一个皇帝?” “你如果不知道,就不要乱说话!” “唉!”始皇一听却着急起来,急忙把朱由检拉到了一边。 “明皇,他就是仙人,你刚刚乱说什么了!” “而且仙人眼睛不好,看不到外面的情况,你不要暴露了身份。” “要是暴露了身份,他说不定就不会说真话了。” “可是,他说我是大明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愤愤不平。 大明开国何其艰难。 朱元璋开局一个碗,号称地狱级的难度。 史上王朝开国难度,无出其右。 因此,他朱由检又怎能不拼尽全力守住了? 事实上,他朱由检也全是费尽了全力。 每天起早贪黑,批改奏章,弄各种措施。 他的勤政程度,和始皇比,也差不了多少。 始皇却摇头:“楚仙师曾经也说过,朕的儿子秦二世继承了皇位,赵高灭亡了大秦,徐福害死了朕。” “但这些到最后,都证明了是真的啊。” “什么?” 朱由检吃惊了。 他想着,自己来了大秦,那就是缘分。 本来还想提醒一下秦始皇,大秦的事。 没想到竟然有人提醒了。 赵高,徐福都被揭发了? 秦二世的事情也知道了? “那现在的大秦?”朱由检发问。 “哈哈哈哈。”始皇笑了。 “现在的大秦,兵强马壮,已经装备上了骑兵三件套,还有铁制兵器。” “我手下还有韩信,项羽,萧何,张良这些猛将能臣,这不得灭了匈奴!” 什么! 朱由检人都麻了。 大汉第一任丞相萧何。 兴汉四百年的张良。 兵仙韩信。 甚至连西楚霸王项羽。 都在秦始皇手下效力了,这太扯了吧! “奥,对了。”始皇又开口了。 “刘邦也被朕弄来了,现在软禁着。” “什么!” 朱由检更加吃惊了。 大汉第一个皇帝,刘邦都被你抓来了,始皇,你有没有搞错! “这些都是这位告诉始皇您的?”朱由检不敢相信的,看了着楚源,又看了看始皇,开口发问。 “没错。”始皇点点头。 如果没有楚源,他哪里知道这些啊。 朱由检却震惊了,这里应该是大秦吧,但这楚源真的知道后世之事啊! 而且,他好像也知道大明的事。 朱由检突然想起来,自己好像没有提过崇祯二字。 但是楚源刚刚却说了什么崇祯。 崇祯是自己的年号。 难道,他真的知道大明的事? 为了确认,朱由检向着楚源发问。 “先生,您怎么知道崇祯皇帝的?” “嗯?” 楚源一愣,我是老师,你还问我怎么知道的? 但作为老师,必须恪守有问必答这一准则。 楚源开口解释:“崇祯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的年号,就是崇祯。” “大明十六帝。” “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 “什么,这,这!” 崇祯震惊了。 这个人真的知道,大明的事情,要知道这可是大秦。 他真的是仙人? 始皇看着崇祯吃惊的表情,笑了起来。 就知道楚源肯定说对了。 原来还不信,现在相信了吧。 “可是,可是…”崇祯却摇起头来。 “楚仙师,我实在不敢相信,大明怎么会在朕……” “咳咳!”始皇不断咳嗽起来,崇祯也反应了过来。 “大明怎么会在崇祯皇帝这一代灭亡了?” 崇祯不敢相信。 他作为皇帝,不昏庸啊。 大明还有那么多军队,而且战斗力那么强悍。 大明还有那么大的疆土。 怎么可能灭亡了。 虽说现在辽东地区,建奴作乱,但是人家还没有入关,被长城挡住了。 至于大明现在,内部还有一些农民反抗军,比如高迎祥什么的。 那也不怕啊,只不过是一些农民啊。 “大明在崇祯这一代灭亡,不是很正常吗?”楚源却皱眉了。 “明朝积重难返,再加上皇帝不会治理,不灭亡都不可能了。” “什么!” 崇祯简直要愤怒了,开什么玩笑,他不会治理? “楚老师,你说说大明灭亡的原因吧。” 始皇见状,连忙打圆场,他生怕楚源说话,把人家崇祯给气死了。 “那行吧。”楚源说着,走回了教室,然后看向了课堂上的学生。 “同学们,今天我本来想给大家讲讲大汉后面的历史的,但是今天你们村长,想听听大明的历史。” “大明了,是华夏历史上,比较特殊的一个朝代,所以我就想讲讲大明。” “大明?” 本来想听大汉后面的历史的公子们,听到要讲大明的,有点遗憾了。 又是一个陌生的朝代。 这大明有什么意思? 应该没有意思吧。 接着,楚源在黑板上,写下。 “大明灭亡的原因。” “切…”这几个字一写下,胡亥立马笑了。 又是一个灭亡的朝代啊,这也不怎么样啊。 “秦亥!”但下一秒,始皇却对着他大喊了一声。 同时狠狠的瞪着他,人家崇祯还在这里了,你这样搞。 而且人家明朝好歹传承了十六帝,你大秦却被你这个傻子给搞垮了。 你还嘲笑大明? “没,没!”胡亥看到,吓得立马坐正了。 楚源缓缓开口。 “大明灭亡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崇祯皇帝执政有问题。” “什么!”崇祯听到这话不服了。 崇祯已经执政两年了,现在也就是崇祯二年,他怎么就不行了。 “据我所知,崇祯皇帝一上台就杀了人人想杀的魏忠贤。” “而且十分勤政,你怎么能说他执政不行了。” “他确实十分勤政。”楚源点点头,这点对崇祯皇帝没有黑的。 大多数末代皇帝,都是昏庸无能,像秦二世,北宋宋徽宗,宋钦宗。 天天不理朝政,吃喝玩乐。 但是,崇祯皇帝却不一样,昏庸和他挂不上钩,顶多算是无能吧。 不过… 楚源开口了。 “他杀魏忠贤,就是他的不对了。” 第五十一章:朕要杀了这帮读书人! 朕杀了魏忠贤? 还不对? 崇祯听到这话,可不能忍了。 “楚老师,你了解魏忠贤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提起魏忠贤,崇祯就气不打一处来。 天启皇帝,也就是崇祯帝的哥哥,朱由校时期。 魏忠贤就把持朝政,贪污受贿,打压忠臣,弄得民不聊生。 还让别人称他做什么? 九千岁! 皇帝都只称万岁! 王爷都只称千岁! 还在全国各地,建立生祠。 他算什么? 魏忠贤本人是什么人,一个太监! 他一个太监,竟然威风比王爷还大! 崇祯帝还是王爷之时,就受过魏忠贤的气。 他算什么玩意! 所以崇祯一上位,就立马杀了魏忠贤。 你说他公报私仇也好,你说他顺应民心也好,杀了魏忠贤,就是对! 人人称快,没有说不好的! “所以我不明白了,怎么到了楚先生这里,杀了魏忠贤,就是不对了?” “这可是顺应民心。”崇祯不明白发问。 “顺应民心?”楚源却摇摇头。 “有时候,顺应民心不一定对,当时杀了魏忠贤就是不对。” “嗯?” 崇祯不相信了,为什么啊? 始皇听完崇祯对魏忠贤的介绍,也皱眉了。 “楚老师,都是太监把持朝政,为什么赵高就该死,魏忠贤就不该杀?” 台下的公子们也不明白了,都是太监,合着就赵高命贱? 楚源却笑了,背负双手。 “你们就是太是非观了,认为坏就是要死。” “其实也对,坏必须要死,但当时大明的情况,如果真的杀了魏忠贤,大明要想挽回败局,真的就太困难了。” 楚源慢慢的解释,为什么不杀魏忠贤了。 “魏忠贤贪污受贿,迫害忠良,这是没有错,如果放在大秦,始皇手下,始皇不杀他,我都看不起始皇。” “但大明崇祯时期和始皇可不一样,始皇是权力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帝国上下只不过有一点点毛病。” “而大明,则是已经千疮百孔了。” 楚源说着,转头看向了崇祯。 “魏忠贤确实该杀,但是你忘了,他可以弄来银子,弄来军饷,还可以制衡东林党。” “大明朝堂其实有两股势力,一是魏忠贤为首的太监集团,二就是东林党了。” “本来两股势力是平衡的,你杀了魏忠贤之后,请问你如何制衡东林党?” 这! 崇祯听到这话,却摇起头来。 “楚老师,东林党都是一些读书人,清流之辈,这需要制衡什么啊,读书人不比太监强?” “他们忠君报国都来不及了。” 在崇祯印象里,东林党都是一群出口伦理道德的文臣,这需要制衡什么啊。 难道东林党,比魏忠贤祸害还要大,不可能吧? “东林党忠君报国?”楚源一听,直接笑了起来。 “好吧,让我来告诉你,东林党最后是如何忠君报国的。” 东林党,是大明朝堂之上一个大臣集团。 东林党的成员,遍布大明各个机构,根深蒂固,势力强大。 他们自诩清流,表面不收受贿赂,样子做得清高无比。 但实际上,几乎所有东林党,都有自己的金主。 这些金主就是大明各地的世家,商人。 大明中前期,对待商人税收是比较重的,确实不对。 可是到了东林党把持朝政时,为了保护自己的金主爸爸的利益,直接税收就收很低,或者不收税了。 商人赚的盆满钵满,东林党也赚的腰缠万贯。 真正损害的,是大明王朝的利益,和百姓的利益。 国库一直存不上钱,百姓也吃不饱,穿不暖。 就是因为他们,才弄得大明民不聊生。 但如果平时贪点也就算了,到了大明生死存亡之际。 他们还在乱搞事情! 当时大明正在和农民军,建奴军打仗。 大明军队战斗力很强。 崇祯六年,大明海军,还击败了当时在海上耀武扬威的西洋海军。 但就是没有钱,打了几年仗,连军饷都发不出来。 很多地方更是连吃的都没有,士兵饿着肚子,和建奴人,农民军打仗。 崇祯当时也没有办法,他一个皇帝,把自己的钱全部都拿了出来,做军费。 后宫的钱也在节省,可还是不够。 最后没有办法,崇祯只能在朝堂之上,向大臣,也就是东林党人,借钱! “什么!” 崇祯听到这里,简直不敢相信了。 他知道自己的国库钱不多,但是没想到竟然少到打仗连军队支出都不够。 军队如果稳不住,那可是要哗变的啊。 “你这问题,真大啊。”始皇也摇头,大秦虽然问题也很大。 但还没大到,国库都没钱了。 崇祯这时,却心虚了:“楚老师,那东林党最后借给崇祯皇帝钱了吗?” “借了啊。”楚源开口。 “那就好。”崇祯心里悬着的石头落地了,能有钱,那大明打仗就不会输。 “那就好?”可楚源一听却笑了。 “东林党借是借了,可每个大臣,就给你借那么几百两,几十两银子,最后崇祯也就凑到了几万两银子。” “你说几万两银子能对几十万军队,有什么用了?” 几万两? 崇祯不敢相信,自己一个皇帝向东林党借钱,竟然只借到几万两? “会不会是东林党真没什么钱?”公子高开口了。“ “他们毕竟是文臣,应该没多少钱吧。” “你看你就没听课了吧。”楚源摇摇头。 “前面已经说过了,东林党背后是商人和世家,怎么会没钱了?” “后面李自成的农民大军,打入了京城以后,直接对东林党大臣进行抄家,光白银就抄出了七千万两。” “什么!”听到楚源的话崇祯吓得没崩起来。 他刚刚没听错吧! “七千万两!”在场公子们也震惊了起来。 虽然大秦流通的货币不是白银。 但是七千万,这个数字很大啊。 这得多少钱啊。 “七千万两白银!”在场对这个概念最熟悉的,肯定是崇祯。 他震惊到不行。 如果他有七千万两,他早就打败了建奴,和农民军了!” “这帮东林逆党!竟然贪污了这么多少!还不拿出来!” “等朕回去之后,一定要把这帮臭读书,假仁假义的人,都杀了!” 第五十二章: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该死的东林党,该杀的东林党!” 崇祯此刻的心情,和始皇听到自己被徐福毒死,被赵高篡改圣旨一样,气得快要爆炸。 他认为东林党人,都还不错。 没想到,手里有那么多钱! 而且他贵为皇帝,在国家危难之际,向他们借钱,最后却只借出了几万两白银。 但实际上,他们手里却有七千多万两白银。 这样崇祯怎么能忍! 杀,该杀! 等他回去,一定要杀光这帮人! “你…也这么中二?”楚源无语了,这个村子不会叫中二村吧。 怎么又来一个称朕的。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一个村子怎么能有两个皇帝了? 老秦你确定不和这位兄弟打一架吗? 他抢你皇帝位置耶。 “不过,东林党可不只是贪污,这点罪过。” 楚源回忆起李自成大军,破城之日,大明上下悲惨历史,就不禁摇头。 “钱谦益,礼部侍郎,在李自成破城时,竟然因为水太冷,头皮凉,所以不跳水自尽。” “惠士扬,大理寺少卿,人称东林五虎将,在李自成大军破城之日,直接投降。” “房可壮,御史,他倒没有投降李自成,但是却投降了建奴。” “啊!!!” 崇祯简直快要气得爆炸了,狠狠的拍着身边的房门。 他那么信任的东林党,竟然背叛他。 这几个人,他平时看起来也像是忠臣,没想到竟然都投降了。 尤其是这个钱谦益,竟然说因为水太冷了,不跳了? 开什么玩笑! 贪生怕死,就贪生怕死,找什么借口! 世受皇恩,竟然如此对待大明! “等会……”突然,崇祯想到了什么。 他刚刚实在是,被气得爆炸了。 所以忽略了楚源说的。 “楚老师,你说李自成的农民大军,攻破了京城,也就是说大明灭亡了?” “那崇祯帝……” 崇祯说到这里,不敢说了… 他害怕听到那个结果。 讲台下的胡亥,也是一愣,他也明白了崇祯问的是什么。 亡国之君,如何存活。 崇祯想知道,他最后的结局如此。 “崇祯帝吗?”楚源叹了一口气。 “在京城旁边的煤山,上吊了。” 那一日。 京城破,李自成大军入京,屠杀皇宫,强抢宫女。 煤山上,崇祯帝一袭龙袍,仰望苍天,哀叹无力。 身旁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仰天大喊。 “恭送大明皇帝上路!” 随后,一对君臣吊死在煤山一棵歪脖子树上。 “噗通!” 崇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直接摔倒在了地上。 他,最后败了,然后上吊死了? 这… 他是皇帝啊,最后竟然落得这个下场? “这是真的吗?”崇祯说话都在发抖。 “大明最后灭亡了吗?” “是的。”楚源点头。 “大明在崇祯死后,还有个南明,坚持了十多年,然后灭亡了。” “但那个政权已经不完整了,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崇祯才是大明最后一代皇帝。” “这…” 崇祯,简直要哭出来了! 大明十六帝。 竟然灭亡在朕这一代手里…… 朕…朕…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啊! 朕如何下去见我朱家的子孙啊… 崇祯一代皇帝,瘫在地上,愣是起不来,痛苦不堪。 “秦苏,赶紧拿把凳子!” 始皇还是能理解崇祯此刻的心情的,无论谁碰到这种事情,都受不了啊。 一代帝王,不能让他太难看了。 “是…” 扶苏急忙拿了一把凳子,然后和秦子婴合力,一起把崇祯抬了起来。 “多谢。”崇祯也明白了始皇的意思,努力撑直身体,坐稳了。 “哈哈。”可这时,胡亥却笑了起来。 “终于有人和胡亥一样,成了亡国之君了。” 胡亥看到大明在崇祯手里灭亡,心里一下平衡了。 “啪!”可下一秒,始皇却直接给了胡亥一巴掌。 “你多嘴什么,胡亥也能比崇祯?” “胡亥除了吃喝玩乐,还会做什么?崇祯是一直在努力!胡亥能比吗?” 楚源也开口了。 “都是亡国之君,但是胡亥就别来碰瓷崇祯了。” 听到楚源的话,始皇则更加生气了,看着胡亥,狠狠一瞪。 “以后再乱说话,后果自负!” “不敢了,不敢了。”胡亥被一巴掌打怕了,立马害怕了。 同时,他感觉到始皇的眼神中,竟然充满了杀意。 他明白,要是自己不改造好,始皇就算是父亲,恐怕也要…… 虎毒不食子。 可始皇狠起来,恐怕比老虎… “虽然大明灭亡了,但是崇祯其实是一个不错的皇帝。” “同时,大明也是我除了大秦以外,最喜欢的一个王朝了。” “哦?”始皇来了兴趣。 虽然他不允许胡亥乱说,但面对崇祯,始皇还是有点骄傲的。 始皇可是千古一帝。 崇祯却是亡国之君。 这对比,由不得始皇不骄傲啊。 但楚源却说,大明朝是他除了大秦,最喜欢的朝代。 难道大明朝,有什么特殊的魅力吗? 在场公子也来了兴趣。 其实他们的侧重点,更是在于,大明朝竟然传承了十六个皇帝。 大秦才三个,而且有一个严格意义上还不算。 大明朝凭什么比大秦,可以多延续这么多年啊。 崇祯也抬起头来。 原来大明朝,在这位仙人眼里,这么好吗? 朕也不是很不堪吗? 他很好奇,大明朝在楚源眼里,到底有哪些好的。 不过,胡亥却是嘴上服,心里不服。 大明朝有什么好的,看我听听,到底多么厉害。 在众人期待的眼里。 楚源缓缓开口。 “大明朝,是华夏历史上,立国最难的朝代!” “开局一个碗!” 什么! 始皇吃惊了,开局一个碗? 那大明朝得多年啊! 大秦虽然立国艰难,有六国阻挡。 但是一开始,好歹也是分疆裂土的诸侯啊。 开局一个碗,这是在搞什么? 这样还能开创一个王朝? “大明,也是华夏历史上,最有骨气的朝代!” 楚源说着,眼神中露出了仰慕。 “结局一根绳。” “大明国训!” “不和亲!” “不赔款!” “不割地!” “不纳贡!”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第五十三章:什么时候,一个皇后也敢干政! 不和亲! 不赔款! 不割地! 不纳贡!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就是大明? “彩!彩啊!”始皇震惊的拍着大腿! 难怪楚源说,他除了大秦,最喜欢的就是大明了! 原来大明,有如此高傲的脊梁! 大汉虽然强大,但是纳贡,和平,简直是耻辱! 大秦在战国时,也曾经因为打仗失败,被迫割地过。 但大明终其一朝,却有如此骨气,实属罕见! 这就是这个王朝的魅力所在吗? 始皇都不禁,认真打量起崇祯来。 年纪不大,和扶苏差不多。 但是却比扶苏刚强多了,虽是亡国之君,却有不肯低头的骨气! 始皇过来,拍拍崇祯的肩膀。 “明皇,你很不错!” “始皇!”崇祯站了起来,能得到华夏第一帝的称赞,崇祯可是十分开心啊。 “所以说,大明灭亡,就是因为崇祯杀了魏忠贤,然后没有了制衡东林党的人,让东林党一家独大吗?” 扶苏开口了,将话题拉回到了刚刚楚源所讲的。 楚源点点头:“这是一个原因。” “魏忠贤虽然贪图钱财,打压忠臣,但是他知道什么钱不能贪,给辽东地区的军饷,他从来没有亏欠过。” “魏忠贤知道,一旦军队出问题了,他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可是东林党这帮读书人,在魏忠贤死后,根本不管辽东军队的死活,反而变本加厉的揽财。” “大明,不灭亡才怪了。” 该死啊! 崇祯气得快要爆炸了! 这帮读书人,读了那么多圣贤书,到头来还不如一个太监! 魏忠贤该死,你们更该死! 贪污受贿,投降农民军,投降建奴,该杀! 可是。 崇祯疑惑了,魏忠贤他已经杀了啊,那现在怎么办啊。 始皇看出了崇祯的问题,向楚源发问。 “楚老师,崇祯皇帝已经杀了魏忠贤,那又该如何补救了。” 楚源微微一笑。 “魏忠贤的作用,是用来制衡东林党的,那崇祯帝再培养一股势力,来制衡东林党不就可以了吗?” “皇帝嘛,如果一股势力过大,玩平衡就可以了。” 对啊! 崇祯吃惊起来! 楚源真是仙人啊! 现在他朝堂之上,东林党势力很大,那他再培养一股势力,不就可以了吗? “有道理啊,谢谢楚老师!”崇祯喜悦的夸起了楚源。 楚源却无语了:“你又不是崇祯,你谢什么。” “唉…”可是始皇却疑惑了。 “楚老师,崇祯是皇帝啊,皇帝不是绝对权威的吗?” “东林党贪污,不肯出钱,狠下心去,把他们全部杀了,然后不就能得到白银七千万两了吗?” “费尽周折,去培养势力,太浪费时间了吧,而且还不一定能斗得过东林党。” 崇祯一听,始皇说的有道理啊。 他已经恨死这帮东林党人了,他现在就恨不得回去,把他们全部都杀了。 到时候他得了白银七千万两,还怕打仗打不赢? “秦村长,你扮演的是秦始皇吧,所以这样想,还算有道理。”楚源一听始皇的话,开起了玩笑。 “大秦皇帝独揽大权,想杀谁就杀谁,而且朝堂之上结党营私的少。” “可是大明不一样啊,大明朝堂,东林党人三四百,你杀光了朝堂要空一大半!” “他们背后后面的世家,商人,恐怕也会有动作了。” “而且杀这么多人,其他大臣恐怕也会害怕了,到时候谁给你卖命出力?大明恐怕灭亡的更加快!” 对对对! 崇祯立马惊出了一身冷汗。 还好他没有回到大明,要不然他肯定会马上下旨,把东林党人全杀了。 那到时候,大明可就出大乱子了。 一口气杀了几百个大臣,即便都是奸臣,那别人也会把你看成暴君了,那谁敢给你做事啊。 而且东林党身后的那些世家,商人,恐怕就会觉得崇祯要针对他们,然后支持农民军了。 那到时候,大明不是灭亡的更加快了。 还好没有回去。 “那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大明不是没救了?”秦子婴发问了。 可秦子婴一问完,楚源却沉默了。 大明的问题,可比大秦严重多了。 他都还没有说到百姓,军队,和外敌的问题了。 光一个朝堂问题,就很难解决。 “这!” 看到楚源的态度,崇祯差点又要摔倒了。 仙师都没有办法? 难道大明真的要灭亡了? “楚老师,难道大明真的没救了吗?”始皇开口发问。 他挺
相关推荐:
保健室的秘密
听说你想被我潜规则?(娱乐圈np高H)
吃干抹净爱死你【限H】
欲妖(np)_御宅屋
饲狼记事簿(1v1)
父子关系
[ABO]交尾事故 BL
暴露狂小伟发骚记(H)
奴妻春禁(重口、真太監)
勾引弟弟之后(1V1 骨科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