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 他们和岳飞的关系也很不错,由衷地敬佩岳飞。 但是赵昚也没太当回事。 就算更加敬佩岳飞又怎样呢,他才是皇帝,而岳飞,是不可能做对自己不利的事情的,他完全对这些文官放心。 不过,这个时候,这些文武百官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因为赵构的百万大军已经是攻打了过来,但是他们这边却还没有制定任何防御的措施。 这让朝廷内的官员们个个人心惶惶。 他们虽然知道岳飞是有三十五万大军,但是对方可是拥有着百万大军,这要是真打起来了,他们要是没点准备,怕是要全部完蛋。 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心里都是没底的。 一些武将虽然跟着岳飞打过仗,也见识过火器的威力,但是他们更清楚岳飞的火器部队只有一万人,面对百万雄师,还是不够看。 而文官没有见过火器,单纯从人数上分析,更是感到畏惧。 “再过些日子,赵构和金人,西夏人的百万大军可就要打过来了,各位爱卿可有什么办法吗?” 赵昚询问道。 虽然他和岳飞已经有了想法,但是还是要听一听臣子们的建议的。 听到这话,岳飞手下的第一大将张宪立刻就站了出来。 “陛下!臣不怕死!” “但是,如果是百万人,那实在是太多了,我建议坚守下去,打长期的消耗战!” “那可是百万大军,粮草的消耗是何其的巨大,光是修建军营都能折磨死人的。” “我们坚守下去,先撑不住的肯定是他们。” 张宪不是自负的人,对于自己有几斤几两很清楚,他觉得如果真的要打的话,必须守着打。 虽然会有些被动,但应该不至于输得很惨。 他们人多,确实很有压迫感,但却也是他们的弱点之一。 赵昚也点点头,张宪是一个大英雄,也是岳飞的女婿,打仗不怕死的。 如果正常情况下,这种坚守的方法绝对是可行的。 但问题是,现在就是不正常。 别忘了,那百万大军之中不仅仅是金人,还有赵构的兵马,而赵构的国力,可是远远强于金人的。 他们兴许能消耗光金人的那四十万人的粮草,但是赵构那些士兵又如何对付呢? 所以赵昚摇了摇头。 “朕,想和这百万敌军,正面碰一碰!” 此话一出,满朝皆惊。 第九百二十七章:扬我国威,振我大宋! 死寂! 朝堂上方才还有些议论声,现在陷入了死寂之中。 “朕就想让那一天提前来临,到时候让他们看看,他们的引以为傲在朕的面前究竟有多么不堪一击。” 赵昚眼神坚定道。 许久之后,大臣们才从震惊之中缓过神来。 “陛……陛下?” “真的要硬碰硬吗?可是对方可是有百万大军啊,那还不得被扒一层皮?” “这些人里面不乏有雄勇善战的羌人,还有一直令我们头疼的金人……” “这些都是非常棘手的对手,但是我们只有三十万人。” “是啊,如果守着的话,或许还可以拖到他们退军,但是硬攻的话,我们真的能赢吗?” …… 臣子们纷纷进谏,奉劝赵昚。 但是这个时候岳飞却用手压了压声音。 “肃静!” “没有什么不可以打的!” “陛下说的没错,现在我们就是要让他们都知道,大宋的正统就是在咱们这边!” “必须以强硬的手段,将他们全部剿灭!” “别忘了,我们还有火器!” 岳飞的声音很大,深深地撼动着每个臣子的心。 太硬气了! 虽然硬气地让人感到有些害怕。 但是这种不服软的感觉,真的太爽了! 一些大臣也不免受到了鼓舞,但是一细想,还是觉得不妥。 “咱们的火器确实是很厉害,有一万火器,就能够打十万人。” “但是还是太少了啊,对面有百万人,就算有火器,也是远远不够的啊。” 张宪有些担忧道。 他也不是说不想打,而是自己这边如果真的要硬打的话,前期可能还有点优势,但是对面随着人数上来了,强度高了,他们肯定是撑不住的。 岳飞和赵昚这个时候却是笑了。 “哈哈哈哈哈哈,张将军说笑了。” 大家都有些不解,陛下何故发笑? 不会是真的被吓坏了吧? 要是真的稀里糊涂之下发动进攻,到时候他们的结局肯定会相当惨烈的。 岳飞突然严肃道。 “谁说我们只有一万火器的?” 众人纷纷看向岳飞,心中骇然。 “那究竟有多少?” 岳飞定了定心神,说道。 “我可以诚恳地告诉大家,目前我的手上还有可以装备九万人的火器部队。” “而且,日后的火器部队,只会越来越多!” 因为岳飞是一个喜欢未雨绸缪的人,他之前只有一万火器部队,但是他之前就觉得以后肯定会有更多的火器。 所以他组织了岳家军的其他部队,分批进行了对火器使用的训练。 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岳家军都是会使用火器的士兵。 随便拉出来一支部队,都是可以立马提枪上阵的。 所以完全就省了大量的时间。 而那九万火器,自然也都是其他皇帝资助给赵昚和岳飞的。 “这些火器里面,有九万条火枪,一千万发子弹。” “一千门火炮,一千门飞雷炮,五十万发炮弹,同时还有五十万颗手榴弹和五十万的燃烧弹。” “同时,我还给岳家军配备了五万辆三轮车,五万辆自行车,能够在战场上自由穿行。” “由此,机动性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我们何惧那百万大军?” 岳飞得到了如此厚重的大礼,加上又楚源的判断,他自然是相信,自己可以轻而易举地打败对方的百万大军。 “什么?!” 听完岳飞的话,朝堂上面的大臣无不是大惊失色。 “有如此多的火器,那还怕什么!” “不过这自行车和三轮车是什么,不是牛,也不是马拉的啊?” “管他,干就完了!” 岳飞手下的部将牛皋猛地喊道,热血沸腾。 他早就想要更多的火器了,之前看张宪打金兀术,实在是痛快极了。 牛皋率先请命。 “牛某定要杀那些金人、西夏人一个片甲不留!重振我大宋雄风!” 随后,岳云、张宪、王贵也都是纷纷请命。 有这样的装备,害怕个屁? 张宪是指挥过火器部队的,深深的知道这些火器部队究竟有多夸张。 给他一万他能打十万,给他两万,就算是三十万大军也能干翻! 现在,直接告诉他还有九万的火器可以装备,他全身的血液都沸腾了起来。 这一次,可以杀个痛快了! 而其他的文官,见到这个架势,也是纷纷站出来表率,再没有了一点点反对的意思。 “微臣来负责后勤的伙食!” “那粮食的调集就由微臣来负责!” “臣定尽我所能为军队服务!” …… 这些文臣也是腰杆子挺直,全力支持这一次行动。 “陛下请下命令吧!” 有人请求道。 赵昚看到大家都如此配合自己,心中也是很开心。 于是直接宣布道。 “朕,任岳飞为讨敌大元帅!” “一切对敌方略都由岳元帅做主!大家全力配合岳元帅的行动!” “朕祝岳将军能旗开得胜,凯旋而归!” 赵昚直接大手一挥,将所有的军权全部给到了岳飞的手上。 岳飞心里也是一暖。 这种被信任的感觉,是之前他在赵构手上从来没有感受到的。 岳飞也是立马跪地,表示感谢。 “谢陛下信任!” “臣定不负所托,拿下百万大军!” “扬我国威,振我大宋!” 这个时候,岳飞也是不由想起了赵构,如果赵构遇到了百万雄师的包围,估计早就投降了。 但是现在,赵昚做皇帝,却给了他前所未有的自信。 朝廷上的大臣们也是连忙跪拜,表示忠诚。 他们心里也是五味杂陈啊,比起赵构,赵昚实在是果敢太多了,甚至这样大手一挥直接交给岳飞全权负责。 这古往今来,有几个皇帝敢这样做? 很快,散朝了之后,岳飞也来到了军营里面,所有的将领都在这里等着岳飞来开会。 “爹,你说这一次我们应该怎么打?” “咱们现在有朝廷支持,粮草,军饷,还有武器,全部都管够了。” “奶奶的,还从来没有打过这样的富裕仗!” 牛皋也是猛地激动道。 这些将领也都不由回想起了之前跟着赵构那个时候的日子,那都是过的什么窝囊日子。 现在跟着赵昚,要啥有啥,根本就不用发愁。 “行,那咱们就来制定一下战术吧。” 岳飞也开口了。 第九百二十八章:我岳飞要和赵构,掰掰手腕 “第一,我决定这一次,彻底击垮金人,并且向前推进,收复我们之前被草原人给占领百年的土地!” 岳飞一开口,便是如同宣誓一般,坚定无比。 “好啊!” “收复失地!这才是我大宋男儿真正的样子!” 众人都叫好道。 这要是放在从前,他们也不是没有想过,但是当时哪里有这样的力量,即便有这样的想法,却也没有半点去实践的能力。 而现在可是不一样了,有岳飞的带领,有十万火器大军,有赵昚竭尽全力的支持…… 岳飞的雄心,亦是他们的雄心。 这些失去的土地,原本在大唐时期,全部都是汉人的。 那北方的燕云十六州,被石敬瑭拱手相让,如今,也是时候收回来了! “所以咱们的第一步是先打金人吗?” 牛皋问道。 岳飞摇头。 “当然不是,只是我的战略目标是打金人和收复北方失地,这应该是放在一起的。” “我们应该先防御金人,等打败了赵构的大军和西夏人之后,最后再对金人下手。” 岳飞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太把赵构放在眼里,他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目标。 收复失地,打败那些残忍的金人,解救黎民百姓。 赵构的那些军队,人数再多又如何? 最终都将会是赵昚的,他可以无比笃定赵构根本就赢不了,所以他的目光一直都是放在北方。 “也不错,毕竟赵构那边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咱们有火器,清理起来应该也不算麻烦。” 张宪也点点头,认可了岳飞的想法。 “那老大,你来做一下安排吧,到时候咱们该怎么打?” 张宪继续问道。 岳飞沉吟片刻,说道。 “首先,何元庆,你统领两万骑兵和十万步兵,在北边防御金人。” “那十万步兵都是新兵,可能对于战场还不算熟悉,不过那两万骑兵你可以带老兵去,带些咱们岳家军的精锐。” “只是防守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何元庆这里,可不仅仅只有表面上看着的这些兵力这么简单,作为守城大将,城里还会有其他的老百姓和一些没有收编进入岳家军的义军。 有了这些人手,防守下来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甚至可以不用动用火器部队。 何元庆也郑重地点点头。 他早就猜到了岳飞应该会让他负责守城的工作,因为他为人沉稳,做事事无巨细,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守城大将。 于是,何元庆收到命令之后,也是不再犹豫,直接就出了军营开始整理军队去北方进行对金人的防守了。 “姚震,我给你一万火器部队,一万步兵,你前去快速击垮西夏人,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最好就是让他们没有办法直接加入正面战场。” 姚震也点点头,他的这一支军队的机动性并不算强,但是对付西夏那三万骑兵而言,还是绰绰有余了。 而后,岳飞继续下令。 “然后,由我,加上张宪、岳云、王贵、牛皋,我们几个人,率领火器部队八万人,步兵十万,去对付大宋的六十万大军。” “剩下的一万火器部队和步兵,留下来,由徐庆你来带领,保护咱们的领土,保护陛下。” 岳飞最后将目光看向了徐庆。 徐庆也是点点头。 “不错,这样的安排非常合理,老大,咱们就这样打吧。” 张宪等人都点了点头,说道。 十八万人,有八万火器部队,能够对付大宋的军队了。 全歼是不可能的,但是肯定能够把赵构给打怕。 对付赵构这种人,不需要别的,只需要把他给打怕就行了,他怕了之后就会开始自己投降的。 很快…… 岳飞的大军便是浩浩荡荡地前往了前线,用不了多久,就要直面赵构的六十万大军军队了。 大宋这边的事情,暂时搁置一旁。 目前,大秦这边,始皇正在上朝。 咸阳大点之上,几乎全部都是文官,有李斯、萧何、张良等人。 为什么没有武将? 因为能够打仗的武将几乎全部都被始皇安排去征战去了,都还没有回来。 剩下的这些武将里面,还有一个李信作为代表。 李信也算是一个战功赫赫的统帅,但是在不久之前攻打楚国的时候,轻敌,直接损失了二十万大军,现在意志消沉,已经有好一段时间了。 虽然依旧是将军,但是实际上已经好多年没有碰过兵器、带过兵了。 也就是说,咸阳现在几乎没有什么能打的人,这个时候要是有人来偷袭打始皇一个措手不及,那他可能还真有可能把那人当场打死。 不过始皇并不担心咸阳的安全。 咸阳现在有十万护卫大军,全部都是火器部队,何况,楚源还在这呢。 谁要是不识好歹,这位爷可还有千般手段。 “今日来,也不是为了找你们商讨这个的。” “最近朕发现一个问题,目前我大秦攻下了整个大草原,甚至还有南面的百越,西面的西域,东面的樱花国……” “那些空缺王朝的人也是夹着尾巴就跑了。” “这些地已经被朕打了下来,可是怎么分配人去管理却是一个大问题。” 左相冯去疾听到始皇忧愁的语气,立马开口道。 “当然是采取老样子,采用郡县制,郡县的管理范围极为了辽阔,且管理非常严苛,很适合我们大秦。” 冯去疾也是得到了郡县制的好处,更何况这个可是皇帝亲自推崇的制度。 只需要在天下弄很多的郡县就够了。 然而,始皇连冯去疾看都没看一眼。 这个想法之前早就被另外的皇帝们给否决了,始皇自然不会去考虑郡县制。 他们现在大秦使用的就是郡县制,继续使用下去,估计也是后患无穷。 始皇虽然没有看冯去疾一眼,但是在心里却还是给了他一个很低的评价。 “李斯、张良、萧何,你们几个有看什么好一点的办法不?” 但是三人这个时候都是齐刷刷地摇头。 这个问题他们也是想过的,但是一个国家的制度,涉及到后面的千秋万代,绝不能草率决定。 第九百二十九章:大秦,要在世界封王! 或许他们心里都有一个答案,但是却不敢轻易说出来。 始皇轻笑一声,似乎也是看破了他们的掩饰。 “好了,没有是吗?” “还是说不敢说出来?” “既然如此,不妨听听朕的办法。” 始皇开口了,下方的文武百官也都看向了始皇,大家心里都有些紧张。 之前推行郡县制的时候,他们的心情亦是如此,因为郡县制太新了,古往今来,从没有人实践过,但是他们都有些提心吊胆。 但是现在的情况又有些不一样,郡县制在大秦的实施可以说是非常成功了,然而现在却又要进行改革,他们心里说不紧张是假的。 每一次的变革,都意味着大批量的官员失业或是再就业,关系到他们的饭碗问题。 “朕的办法,就是分封制!” 始皇这话一出,满堂皆惊。 “什么?” “分封制?!” 冯去疾甚至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 “不行啊陛下,分封制一出,必定大乱!” 冯去疾无比笃定地说道。 “之前的周朝便是这样乱了,弄得天下分崩离析,诸侯并起,不可啊。” 冯去疾劝说道。 “是啊陛下,我们之前好不容易才把郡县制建立起来,如今我们大秦更是欣欣向荣,何必变革呢?” “那些扩张而来的土地,我们依旧是分郡县出去,为何不可行呢?” “有好几个郡县不也离我们咸阳遥远吗?也未见到那边有过混乱。” …… 大臣们质疑声很多,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几个认可始皇实行分封制的。 不过这也很正常,在这些人的眼里,分封无异于是历史的倒退。 不过,李斯、张良、萧何三人却还没有开口,他们也有各自的心思在其中。 随着讨论声慢慢降下来。 “好了,说完了吗?” “你们说的这些,难道朕不知道吗?” 始皇皱眉,但却也没有将那些劝他的话放在心里。 “李斯、萧何、张良,你们三人可有什么看法?” 始皇最后还是点了这三个人的名字。 目前在朝堂之上,这三人都是文官集团的代表,虽然还没有结党,但却也有派系的分别。 比如李斯派,就是坚决走法家路线,严苛律法,刚正不阿,这一派相对来说比较迂腐严肃,也是最难啃的骨头。 而萧何和张良两人属于同一派,都主张柔和治理,在朝堂内也有不少的拥护者。 刚柔并济之下,大秦的政治环境反而是愈加和谐。 萧何和张良在等着李斯说话,而李斯也在等萧何张良说话。 最后,李斯还是站了出来。 “臣也觉得没问题。” 这个时候,他不支持始皇谁支持? 难不成让陛下一个人孤掌难鸣吗? 萧何和张良也是松了一口气,连忙也表率道。 “我们也同样支持!” 这下,后面的大臣们都坐不住了。 这下好了,朝堂上的两派头子都选择支持始皇,这搞得他们很笨啊。 但是一想,却还是觉得不对。 不过也是憋在心里,不敢再说。 冯去疾依旧是跳得最高。 “这怎么行呢陛下,到时候国家会大乱的!” 一些武将也感觉不妥。 “陛下,咱们辛辛苦苦流血统一天下,怎么又分封出去了呢?这未免太过草率了。” 他们也是不太情愿。 始皇依旧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他们一个个的发言。 这个时候,李斯站出来说话了。 “谁说会乱的?” “为何不可分封?” “为什么一定要守着郡县不放手?” 李斯的态度,显然是选择坚决拥护始皇了。 大臣们也都呆愕住了。 “李斯宰相,你这是在说笑呢,当初郡县制不就是你一手促成的吗?” “你现在又说可以分封?” “这不闹着玩呢?” 冯去疾嘲讽道。 李斯撇撇嘴。 “谁和你们开玩笑呢?” 他的表情也严肃了起来。 “陛下考虑的很对,现在我们大秦就应该分封管理才对。” “之前我们大秦的领土还不算大,所以自然是可以进行郡县管理。” “各个郡县之间,消息的传递也不算慢,哪里出了问题,我们就立马能够得到消息。” “但是如今大秦的版图却是如此辽阔,从南面的百越到北面的草原,几乎横跨千万里路。” “这若是依旧是郡县管理,那些官员,又岂不是成了土皇帝?又何惧朝廷的约束?” “分封又如何?” “土地虽然分出去了,但是那依旧是我大秦的土地,依旧是陛下的天下,有何不妥?” 李斯是站在皇权的角度考虑的,法家毕竟从诞生起就是为了加强皇权而存在的。 分封制虽然不利于中央集权,但是,相比之下,却比郡县制更加适合现在的大秦。 郡县制的体制下,偏远的郡县,没有驻军,官员稀少,就极容易发生变故。 变故发生之后,传到朝堂有需要时间,等到去平定的时候,估计那些反抗力量都已经扩大好几倍了。 李斯说完之后,众人也都是点了点头。 好像的确是这个道理。 张良和萧何也开口道。 “我们也选择支持陛下,分封制是有一定道理的。” “楚仙师说过,历史上,陛下派遣五十万大军征讨百越,打下之后在南越地区设立三郡。” “然后让赵佗统领四十万秦军,备守南越地区,还向南越地区迁徙中原百姓,帮助发展。” “结果,秦末中原大乱的时候,这赵佗不仅不回来帮助大秦,反而仗着天高皇帝远,切断了与大秦的联系。” “这个赵佗,也就是那个自封南越王的赵佗。” “本来是陛下的土地,这一下就成了他赵佗的了。” “由此可见,地盘太大,郡县制也不合适。” 张良则是说起了赵佗的故事,更具有信服力。 大臣们也同样认可张良和萧何的说法。 这三位大人,似乎都说的很有道理啊,给人一种无法反驳的感觉。 始皇也满意地点了点头,不愧是他器重的臣子,尤其是李斯,深得他意。 “既然如此,朕就不多解释了。” “接下来朕就要封王了,你们可有意见?” 第九百三十章:始皇册封扶苏,西凉王! “没意见,没意见。” 大臣们也不敢说不了。 听了萧何和李斯几人的解释之后,他们也觉得这个方案是对的,也没有再劝说的必要了。 而且这也是始皇的想法,说不定仙人早就已经知道了,谁还敢有意见。 始皇见到大家都不说话,也是很满意。 他说道。 “朕打算在南面封一个王,掌握百越地区,同时可以应对南方的孔雀王朝。” “这个王,朕准备让公子高去。” “公子高,朕封你为越王。” 百越地区,在历史上大秦时期是被始皇设置了三郡的,不过他现在汲取了教训,这个地方实在是太过遥远了。 设立郡县,迟早会独立的,不如封给自己的儿子,就算以后真的发生了那种独立的事情,那也还是他始皇的土地。 那皇帝,至少血液里面流淌着的也还是他嬴政的血。 “嗯?” 公子高听到始皇突然点到他的名字,这个时候也是直接懵了。 他本来只是来上朝走个形式,想着上完朝就赶紧离开,在朝廷上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地位,就是来凑个人头。 但是现在,怎么就被始皇看中,还被始皇封了一个越王? 这可是王啊,一个地区的统治者,掌握着一个巨大的版图,可以说说除了土地没有这么宽大之外,其余的待遇,完全和皇帝有的一比。 公子高的心脏也是跳得很快,有些惊喜,有些惶恐。 他想到了百越的情况,百越在这些日子的经营之下,早就没有了之前的那种蛮荒感觉,反而也逐渐繁荣了起来。 虽然不比咸阳,但至少大大小小的城市林立,绝对说不上是贫穷的。 事实上,南越很多地方的地理位置都是靠近江水,经济发达,甚至比北方还要好很多。 他岂能不激动和畅想? 始皇看公子高还呆愣在原地,皱眉,开口道。 “朕让你做王,你不满意吗?” “满意满意。” 公子高连忙回过神来答应道,生怕始皇收走他的封号。 以后,他就是越王了,他的心一刻都无法安宁,早就已经飘到百越去了。 始皇也点点头,然后接着嘱咐道。 “好,你满意就好。” “不过啊,朕给你封号,可不仅仅只是让你纵欲安乐的,而是让你治理一方土地,做出成绩来的。” “百越地区十分重要,下面就接着大海,并且旁边还有孔雀王朝,朕愿意给你十五万兵马,还有王离将军。” “你们一起备守百越,管理百越,富裕百越。” “在百越地区内,你就是皇帝,可以随意任免官员,收取赋税,征集军队,以及……发动战争!” 发动战争这四个字,始皇的咬字很重。 他给了公子高足够的权利,几乎是兵权、政治权、自由、人民…… 这些几乎都交给了他去处理。 大臣们全部都呆住了。 始皇这是疯了吗? 这完全就是让公子高成为百越地区皇帝的节奏啊! 给了这么大的权利,难道就不怕公子高造反,反过来打大秦吗? 不过随后一想,便是释然了。 就公子高那点兵力,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造反吧? 而且,就算造反了,在公子高的手底下,总比被那些孔雀王朝的人抢走要好。 而且,你要说百越地区真有多重要嘛,其实也还好,并不直接影响大秦中原区域的发展。 始皇也不会和刘邦那样分封在中原龙兴之地。 那些土地,都是百姓繁荣的地方,分封出去的话,对皇帝权利的影响非常巨大。 百越的话,相当于说始皇自己割让了出去,割让的对象是自己儿子们,能不能治理好,全看这些儿子们的本事了。 所以他的做法等于是,好土地、人口多的,一个没动。 那些刚打下来的土地,就交给自己的儿子和手下去开荒了,这样的话,对始皇自己可以说百利而无一害。 大臣们一开始还有些不理解这些权利是不是给太多了,不过封王可不就是这样吗? “陛下圣明!越王千岁!” 他们一齐跪下,高呼道。 始皇压了压声音,继续说道。 “好了,还没分完呢。” “子婴,朕封你为北原王,赐你二十万大军,镇守匈奴和东胡草原之地。” 听到子婴二字,大臣们哗然。 这可是始皇的孙子,比刚才的公子高还要低一个辈分,始皇的封王对象原来不仅仅是扶苏那一代吗? 始皇封秦子婴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子婴也是正儿八经的秦三代,虽然死是死得快了一点,但对于大秦也是十分忠心的。 这个时候的秦子婴很年轻,但是跟楚老师学了那么多,完全可以独立一方。 孙权二十岁,尚能治理江东百家,他始皇的子嗣又岂能连孙权都不如? 同时,他还在申遗国那个小的地方也封了个王,由公子将闾去镇守。 他只给了将闾五万人,因为这个地方,虽然每次都很容易被中原王朝统治,但是只要中原王朝出来问题,他立刻就独立了。 所以,干脆封个大秦的王,实行全面汉化,让他们不敢生起反骨。 “西域那边,朕也是要封王的,不然如此远的距离,大秦肯定是控制不住的。” 大臣们也点点头。 “是啊,西域辽阔,且周围异族甚多,若是不封王,恐难守住。” “不知陛下打算封谁去呢?” 大臣们都有些好奇。 始皇的儿子只有四个,公子胡亥、公子将闾、公子高,以及公子扶苏。 将闾和公子高都已经有封地了,而扶苏作为皇储,应当是不会去的。 难道,这掌管西域之人会是胡亥? 胡亥受始皇的冷落也不是一天半天了,且胡亥这人有些愚笨,应该难当大任。 一时间,大臣们心里都有些担忧。 始皇看着他们的表情,也是笑了起来。 “扶苏!你出来!” “朕要封你为西域的王。” “赐你封号,西凉王!” 一时间,大臣们哗声一片,有些难以置信。 张良等大臣也都被吓到了。 “陛下,这怕不妥吧?” “扶苏公子乃是大秦皇储,这封王后,皇储之事当如何?” 第九百三十一章:世上哪有一百岁的老太子? 但是有些大臣心里的想法却有些不一样。 难道陛下是想换个皇储吗? 所以这才把扶苏贬出去当王? 朝堂上,各种议论都有。 而扶苏也呆愕住了,心里开始回想自己最近有没有做错事,心里委屈得很。 但是想了一圈也没想明白自己究竟错在哪了。 “父皇,你这是不要儿臣了吗?” “哈哈哈哈哈哈——” 始皇大笑了起来。 他摇了摇头。 “你们啊,还是太呆了。” “朕有一个问题想问你们,我们大秦有没有仙人?” 所有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皇储的事情,和仙人有什么关系,莫不是这又是仙人的指示? “当然有啊,不让我们大秦也不会有今天如此辽阔的疆土。” 有大臣当即答道。 “既然有仙人,那你们认为,朕能活多久?” 始皇继续问道。 “这……” 顿时,所有大臣都懂了。 始皇这话已经再清楚不过了。 是啊,大秦都有仙人了,那始皇还会死吗? 既然始皇死不了,那这皇储还留着做什么? 你见过有一百岁的太子吗? 扶苏也恍然了,是啊,这太子之位,当着也是个摆设,还不如去做点实际一点的事情为大秦做点贡献呢。 他可不想去做一个一百多岁的老太子。 “父皇良苦用心,扶苏未能领悟,该罚。” 扶苏当即下跪,惭愧道。 “快起来吧,朕也是在磨练你,西域这块地方,治理起来也有些难度,要是真的治理好了,那对我大秦而言,战略意义非常大。” 始皇其实是很看重西域的。 西域
相关推荐:
带着警花闯三国
软妹子重生记
灵异绝缘体
盛唐风华
她来听我的演唱会
说好的系统呢
缭乱君心
亲爱的
女配她天生好命
魅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