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将土地横分若干,作物点拨于沟内。亦或是挖出用于种植作物的小块坑地,若有落雨,便可最大程度地惠及作物。” “此举不仅可以运用在平原地区,还可以用于坡地和荒地。具体的耕种法子则又要随着作物的差异而有所变化。只待精耕细作,不仅能提高些许作物产量,还能防旱保收。” “再就是代田法……” 接着朝堂之上的人几乎都闭了嘴,静静地看着这位农业系统持有者的表演。 从他开口再到说话结束,用了近一个时辰。 期间祝奚清也很是体贴地叫人送上了茶水,以防说到后面喉咙沙哑。 最终这位大臣对自己的言论做了个总结:“只要将多样法子推行于民间,再多多开凿水渠,保水防旱,就连那持续一年半的无雨,也不一定非是原先定数。” “臣人微言薄,但纵使如此,也相信人定胜天。” 这话一落,整个朝堂都静了。 一半是为他口中所言的民生和具体行事办法而感到高兴,看他言之有物的样子,想来已经按照自己口中的区田法和代田法种过作。 一边赞叹有才,一边想着,朝廷推行这些办法的时候,可得让庄子里派几个下人好好学一学。 然后下一秒就被一句人定胜天震麻了。 部分人赞叹的只言于表面。 人定胜天多么了不起的一句话,即便是天要旱灾,可人却能凭借着各种方法和技巧改变这天要人死的旱情局面。 另一部分人想得多。 人定胜天,这天是天,天子也是天。 开头那几个脑子里仿佛有水的大臣说什么祭天求雨,就算言语不正常,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却也是符合时情的。 若天有大旱,降民于苦难,当朝帝王便要代天下诏罪己。 简而言之就是要自我惩罚。 这种时候你来一句人定胜天…… 自我惩罚完了说自己没错? 人定胜天,平头老百姓连天灾都能赢过,那当朝帝王当代天子又算是什么? 是以场面一静。 不少人都开始看上头小皇帝的脸色,却发现从祝奚清脸上看不出任何痕迹。 其一是,他又不是正经时代的封建帝王,再一个就是,他现在扮演的小皇帝体弱,连国子监都没去读过。 四书五经也学,但在这个年纪想来也学不了多少。 所以…… 潜台词什么的,听不懂一点! 随即便用脆生生的童声说道:“爱卿既然心里已经有了想法,之后便和户部尚书及侍郎合计一二,拿出具体章程,待再起奏折,由朕批阅之后便开始正式行动起来吧。” “事关民生大计,万万不可小觑。” “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诸位不忘初心,为大虞呕心沥血,此间事了,朕必重重有赏。” 简而言之就是,这个事要是能办,并且真的能防制旱灾,甚至能在灾情出现的时候稳住民心,那这位手持农业系统的官员就该升职了,并且由小皇帝亲自做主抬升。 但他亲自做主的这个隐藏信息,却在话音落下之际,引起了不少阁老的意见。 “皇上,您还年轻,朝中事物繁杂,不必如此着急。” “是极是极,您最重要的是养好身体。” “知您心怀天下,但如今朝中肱骨之臣甚多,边境亦有合格的守城将领,不必太过劳累己身。” 说得倒挺人话的,实际内涵是一点人事都不干。 这话明面上很正经,实际上就是在暗示他,你个小皇帝好好当皇帝就行了,又没兵权。 善攻的将军多了去了,善守的却没几个,能守的也能攻,您乱管朝政,要是弄得不好,当心那些武将蛮子冲上脸来。 您年纪小身体弱,可不见得能顶得住。 言语间全是这类明示。 乱作妖的话,当心朝中大臣买通太医,朝天下宣一个您重病在身,不便上朝的消息。 那到时您就连上朝的权利都能没了。 之后还有几个人明确点名邬方。 直说他身为太医院院首,实在渎职。 邬自流就差用手指指着自己的脑门诉说无辜了。 他也不是个蠢的,都这么的说的时候,便也琢磨出味儿来了。 这明显是想让小皇帝当吉祥物,安心享乐,别的事不要管的意思。 穿越者和本土人士的差距极大,邬自流对于朝中的弯弯绕绕了解得实在不多,但他在现代的时候也是学过历史的。 不说各种人物具体,只说一些能把握朝政的权臣…… 那必然是势力盘根错节,学生遍布朝野。 只好对小皇帝说:“皇上,您身上的发热迹象还没退去,不如回随安殿好好休息。” 祝奚清给泰亦昌使了个眼神,未来的九千岁很配合地喊了一句,“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一切喧嚣停止。 祝奚清带着人群没往随安殿去,而是去了御书房的方向。 期间特意点了泰亦昌,让他去请户部主事卜明良,就是方才侃侃而谈的那个。 除此之外还有国师。 整个朝堂除了少有的几个生病告假的,满朝文武里头,目前来说就只有这俩有系统。 祝奚清直觉这个数量有点少,不太对劲。 要么是有些系统持有者还在民间,要么就是刚好那几个告假的里头有。 按照刚才那群大臣话里话外的意思,明天以及接下来的几天,估计他都不用上朝了。 不用打卡上班多好,这无所谓,但还是提前搞清楚前朝到底有多少系统比较好。 要是连消消乐都玩不起…… 那也太不行了吧。 五品官户部主事卜明良,当朝国师窦微月,两人各自被太监引领着来到了御书房。 他俩品阶相差太多,以前也没什么认识的,更不了解彼此,这会儿心里都好奇,为什么正好一起被小皇帝喊过来。 琢磨着应该还是和那旱灾相关…… 然后就见祝奚清问起,今天告假没来的大臣有哪些,分别是几品? 再一个问题是,目前民间普通百姓的生活情况。 有关窦微月的问题,祝奚清是在停顿了一下之后,才语气自然地说起:“大虞三年内必有持续一年半的大旱,那番邦呢?” “若他们无旱无灾,可能提前布局引流?如若他们同样有旱灾……不如在他们灾情严重时主动打下,再由卜爱卿一并料理田地,掌管民生。” 两个手持系统的人听得一愣一愣的。 泰亦昌则已经老实回答了第一个问题,说今天没来的大臣一共有三个,一个急病,和皇上一样,都是发热状态。 另一个一直以来身体都不太好,原先是外放的,后来立了功,才重新调回京中。 身体不好不适合做官,但奈何才能着实不错,是请惯了假的。 最后一个稍显特殊,是多位阁老之一,少有的告了病假,也不知道是朝堂之中又有什么纷争。 这三个看起来都正常,但都不正常。 比如第一个,突然急病,搞不好就是绑定系统造成的。 第二个身体不好还能当官,多次告病不落品,搞不好本身就有系统。 第三个就更有意思,以往从来没告过病,突然告了个病假…… 最大的可能是,这三个里面至少有一个有系统。 最不可能,但偏偏被祝奚清想起的可能是——这三个都有系统。 心里有了想法,祝奚清就找卜明良特意问起了民生。 百姓生活如何?年收入如何?月花销如何?日子是好过还是难过?油盐这种重要物资,民间价值几许,普通种农田的小老百姓缺不缺这些? 还有粮食价格…… 各种信息给卜明良问的人都麻了。 就算他有农业系统,本身也在户部干活,可他当的是官,而且还是京城的五品官,是真的不太了解这些,只能磕磕绊绊地回答了部分问题。 余下的小部分则在窦微月一番掐算过后有所补足。 生活还行,衣食稍缺,但凑合过。 城中百姓年收入一到二两银子,民间大概只有五百铜板,也就是半两银子,油盐以罐来论,各要一百铜板,一罐一个三口之家可用半年。 若一家三口夫妻皆有事做,无论是双双侍田,还是一者做工,一者弄田,一般来说,都能养活两个孩子。 当然这个前提建立在没有天灾上。 做工的活计总是少的,而种田太看老天爷了,产粮也不高,一年两季收获,一年亩产也不过四五百斤。 朝廷税收二成,余下的粮食,百姓刚好够吃,还能余一二百斤粮和周边人换些其他日用。 就近些年头上来看,日子过得还行。 至于说打仗,而且还是打番邦…… 窦微月用袖子遮脸,直说了,“干旱不只是我大虞之灾,那边也不会好过。” “若朝中有粮,打仗虽行,但打下来了却没什么用,反倒还会拖累民间,恐闹饥荒。” “除非叫那边灭种亡国,否则打下来的俘虏可不会管是不是灾时,照吃口粮。” 说白了就是能打,但是不建议。 大家都倒霉的时候,还是先想着管好自己,除非一方富强,另一方积弱。 窦微月说到这里的时候还给了小皇帝一个建议,不过是拐着弯的建议。 意思就是,现在朝堂上的人大多都是氏族出身,不太服他管,他手里也没军权,想要压制更谈不上,既然这样,不如琢磨一下科举引用人才。 大虞本来就有科举,三年一度,正好到了今年。 待八月,小皇帝估计就能见到今年的状元了。 文状元有了,窦微月拐着弯说的就是,让小皇帝办一个武考,再征一个武状元。 除非想当一辈子傀儡,不然他迟早要军中有人。 窦微月身为国师,暗示的就是这点。 ??[163]满朝文武皆有挂4 八月,殿试。 去往朝堂前,泰亦
相关推荐:
你以为我不想当人吗[快穿]
极品仙妃:帝少的心尖宠
凤倾天下——王妃有毒
亮剑:云龙兄,我魏大勇又升官了
老板今天不加班
密云不雨
[日韩同人]被迫营业
重生空间之奋斗做土豪
赖上无良痞公主
龙尸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