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难。 裴少淮当即说道:“皇上,府上妻儿还在等微臣,微臣也当回去了。”不叫皇帝为难。 “那今日便先这样罢。”皇帝道,“萧瑾,你替朕送送伯渊。” “老奴遵命。” 出宫路上,裴少淮与萧内官也算是老熟人了,东一句西一句地聊着些小事,不知觉便到了宫门外。 临别时,萧内官说道:“陛下今日传大人入宫觐见,原是要留大人用膳的,还特地叫御膳房添了几道菜,只是这中途坤宁宫那头来人传了话。” 从前相处的时候,萧内官温温和和,是从不僭越主子的事的,所以今日提了这么一嘴,让裴少淮觉得格外突兀。 尤其是这话里藏着些对坤宁宫的不喜,这可是内官们的大忌。 裴少淮面不改色,没应此话,谢道:“有劳萧内官相送了。” 萧内官知晓自己失了言,笑笑圆过去,道:“老奴便送到此,裴大人慢走。” 归去的路上,马车里,裴少淮深思着。 兴许正是皇后的突然“出现”,让裴少淮又想起了远在饶州府的淮王。 太子无大错,则不会失了东宫,若是太子有大错呢? 裴少淮原想远远站在岸边观望,如今不知觉地,竟已身在浑水中。 第218章 从皇宫回到府上,天已尽黑,几位姐姐也早已回了各自的府上。 小南小风还在朝露院那边玩。 裴少淮洗了个热水澡,坐在大澡桶里,将巾帛的水拧去,热敷在额上,眯着眼歇息了好一会儿,有些头疼。 皇上交代的事,不好办。 一边是天子驭臣子,使其地位巩固;另一边是天子防臣子,希望臣子们一心奉公。这本就是一条悖论,无怪历代天子与文臣之间能纠纠葛葛好几百年。 …… 翌日安排得很满,上晌先去了一趟徐府拜见段夫子。 段夫子衰老了许多,裴少淮三年不见,对比之下,感觉尤为明显。 岁月最是催人老,春去秋来不待人。 夫子的体寒症又重了几分,眼下还未入冬,屋内四角已经摆上了炉子。裴少淮握着段夫子枯槁的手,微凉,搓了好一会儿也没能捂热。 夫子以往写字苍劲有力,全靠手腕指节发力,现如今,裴少淮能感觉到那股力道弱了许多。 屋内书案上依旧摆着许多书卷,但笔砚却是能看出有些时候没用了。 段夫子看到少淮喉结颤颤哽咽、久久说不出话来,笑说道:“傻孩子,岁月不待鬓华改,光景暗销人寂去,这是谁都阻挡不了的事,你从昔日那个小小读书郎,到如今娶妻生子,为师焉有不老的道理?只要书心不改,又有什么好伤感的呢。”声音也苍老了许多。 学生长大了,夫子自然就会老去。 又言:“你我师生一段缘,能听到你建功立业的消息,见到你带着子辈过来,足矣足矣。今日师生重聚,就莫要惆怅镜中容颜了。还同以往那般,与为师讨讨学问,说说外头的事罢。” 夫子还未满七十,却比南居先生显得更苍老一些。 太医说过,夫子久坐椅上,经脉不畅,血气亏损,所以身子比寻常人弱许多,才会长年体寒。病症根本是那双腿,没法治,只能好好养着。 徐家已尽力把夫子照料得极好。 夫子说得对,师生好不容易重聚,不应如此抽抽嗒嗒的,裴少淮不想给夫子再添感伤,所以强压住心绪,平和了心情。 他给夫子说了闽地的事,小南小风站出来背了两篇文章,读得有板有眼,段夫子很是欢喜。 “他们年将五岁,届时还请夫子给他们施开蒙礼。”裴少淮说道。 段夫子注意到了裴少淮说的是“他们”,点点头,应道:“都是聪慧难得的苗子。”他又笑道,“吾能够开蒙三辈,也算是圆满了。” 在徐家用过午膳后,裴少淮辞别,他与徐言成说道:“我下晌且去一趟杨府,拜见岳丈岳母,过两日再来看夫子。”他能做的就是多抽时间过来陪陪夫子。 “夫子这边有我照料着,你不必分心。”徐言成说道,“你先紧着自个的事,京察这趟水很深,你多思量着办。夫子知晓你身担重责,也有担忧,只不过没说罢了。” “我省得了。” 两人拱拱手道别。 …… 下晌的时候,裴少淮与杨时月带着小南小风回了杨府。 妻兄杨向泉成婚时,裴少淮还在闽地任职,如今归来,少不得要补上一份贺礼。 书房里,翁婿间谈的依旧是京察的事,杨大人提醒道:“王高庠身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上折试探皇上的意思,此举并不难理解,为其主,尽其职罢了。伯渊,京察一事既然落到了你的身上,你要提防的,不只是与你敌对的、试探你的,还有与你相熟的。” 裴少淮点点头,岳丈在大理寺任职,常与刑部、都察院共查朝廷大案,秉持的是一个“法”字,也见多了各方推诿扯皮的事。 岳丈是怕裴少淮年轻,提防住了敌家,却一时疏忽,被身边人拖了后腿。 “小婿谨记,谢岳父提点。”裴少淮应道。 杨大人分析言道:“这朝廷里的形势,就是相互监视、相互参本,此消彼长。吏部为六部之首,王高庠官居吏部尚书,指间只要漏了半分,便会被人分食铨选之权,漏得多了,六部就会成为内阁的掌中物。如今他急了,做事涉险,倒也不难理解。” 吏科给事中凭借“一己之力”能把前考功司郎中拉下马,没有别的势力参与?王高庠没有试图挽救局面?恐怕都未必见得。 正是王高庠失了一员强将,指间漏得缝太大了,他才会急着要把裴少淮拉入到詹事府中。 这是杨大人的推测。 裴少淮听后,想起数年前那把“黑刀”——裴珏。若论权倾朝野,当前的内阁首辅胡祁手腕远不及楼宇兴、沈一章,裴珏在那等境况下,仍能牢牢攥住吏部大权不松半分,让楼宇兴讨不着便宜,稳稳立足朝廷,是有些真本事的。 不比不知道,一比才知道皇帝为何要重用这把“黑刀”。 “所以小婿入职吏部考功司后,王高庠必不会为难小婿,而是继续拉拢。”裴少淮顺着岳丈的话往下猜道。 “正是如此。”杨大人言道,“还有一点你需得记住,上了高位的人,极少还能干干净净,即便他能秉持清白,他手底下的人却未必能,即便我身为你的岳丈,也是一样的。” 他严肃说道:“伯渊,若是有大理寺的人、或是杨家的人私下打着我的旗号找你,请你在京察中宽松一二,你皆不必理会,只消按照规矩来。” “杨家代代当纯臣,才能守得住‘书香门第’的牌匾,我希望你也是如此的。”杨大人最后道。 “小婿记住了。” 另一边,杨时月与娘亲在后院里叙话。 杨夫人把女儿的手放在掌心里端详,见女儿的指甲红润有光泽,十分欣慰,道:“你南下这几年,我在京都里,很是担心你又怀有身子。” 怀双生子不单单是生产时惊险而已,怀胎十月里,若是吃得多了,怕两个孩子个头太大生不下来,若是吃得少了,两个孩子过度汲取母亲的营养,又容易伤了根本。 杨夫人当年怀杨时月兄妹时,便是吃得少了些,以致至今指甲都是灰扑扑,难以复原。后来,杨夫人也曾再怀过一次,因身子弱,未能留得住,成了伤心事一桩。 “肚子后头再没过动静?”杨夫人问女儿。 杨时月摇摇头,应道:“官人说有正观和云辞两个便够了。”夫妻间曾谈过这个话题。 “如此也好,你不必再涉险一回。”杨夫人回想起当年带着杨时月登门拜访,欣慰笑道,“当初原想着只是走动走动,没成想真选得了个好姑爷。” 家风好、疼惜人、又长进,这样的姑爷谁能不满意? …… …… 在家略休整几日后,裴少淮便奉旨上任了。 吏部衙门在午门内,隔了个中庭,对面便是武英殿、文渊阁,与皇帝办公的乾清宫相距不远。 如此一来,皇上再想找裴少淮议事,可就近多了,简直是随叫随到。 裴少淮上任第一日,考功司的官吏皆到门前相迎,有员外郎两人,六品主
相关推荐:
深宵(1V1 H)
镇妖博物馆
恶蛟的新娘(1v2)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山有木兮【NP】
交流_御书屋
婚里婚外
顾氏女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