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受倭人袭扰多年,便说明镇海卫所过于松弛,以致战力废弛。 不得不改矣。 又庆幸这次一同来的是燕承诏,至少这些实情可以上达天听。 …… 十月海上霜雾重,一会北风,一会南风,海上乱浪千层叠。 终于到了倭寇侵扰的小汛期。嘉禾卫里士气高涨,重重戒备着,裴少淮更是每日都到嘉禾卫来。 这日清晨,一片扁舟摇摇晃晃停靠嘉禾屿,下来的人正是包老九。 军营里,裴少淮拆开信件,场下诸位船将齐齐望过来,等着知州大人发令。 “倭船已经从萨摩州出发了,约莫有五六十条船,大概率是奔双安州一带而来。” 规模不算小。 近段时间东北风急,又有洋流加持,用不了几日就能到双安州外海。 十余位船将当即起身,向燕承诏拱手,齐声道:“请指挥使发令!”过往几个月,将士们反反复复操练,为的就是这一战,岂有惧战的道理? 燕承诏与裴少淮合作数月,早已形成默契,他通晓裴少淮的策略,遂抬手摆了摆,让诸位部属安静,先不要急。 又道:“传八位幕僚来见。” 那八位观测风浪的老幕僚正好也有急事来报,就在将营外守着,此一召见,很快便进来了。 领头那位老幕僚神色有些焦急,行礼后禀报道:“指挥使大人、知州大人,若按风速来算,倭船恐怕是打算十八日靠岸双安州。” 涛之起也,随月升衰,从两弦到望朔,潮水日涨。 望月之后两三日,潮汐起伏最大。 想来倭船是想借着东北风和大潮,顺势而来,直逼九龙江口。这样的风力、潮力,远足以抵消九龙江水外流的推力。 若只是如此,尚不足以让老幕僚焦急,裴少淮问道:“还有其他境况?” 老幕僚点点头,应道:“若是推算无差,十八那日是二十年一见的大涨潮。” 日月一线相引,潮水更高更急,推力自然也就越大。 在这样的大潮之下,倭船即便收起风帆,也能全速行进,实属于来势汹汹。 相反,嘉禾卫逆风、逆潮而行,很难绕到倭船的背面去;若是正面相抗,也容易吃逆风、逆潮的亏。试想,倭人一架轻便的关船全速而来,靠着尖锐的水押撞破嘉禾卫的大船,如此一算也太不值当了。 裴少淮也眉头微皱,先前没有预料到会遇上二十年一见的大涨潮。所幸幕僚们发现得早,还有时间准备。 裴少淮皱眉是在思索对策,在外人看来,却以为他是有所顾虑。 一位骁勇的船将站出来道:“将军、大人,逆风逆潮又如何?接舷近战、白刃相见又如何?只要将军一声令下,我等必定誓死把倭寇堵在双安湾外,叫他片板都靠不近岸上。” 其他将领纷纷出声应和。 一时间再次士气高涨。 裴少淮自然知晓,靠着大船、火器,正面硬刚也能取胜。 只不过代价太大、战损太多,他并不想如此。 此战用的毕竟是百姓们的商船,掌舵扬帆的是三个氏族的船员,不能为了一战而让双安州元气大伤。 燕承诏依旧冷静,再次摆摆手,沉声道:“安静,听知州大人安排。” 再给裴少淮一点时间。 营房里顿时静默,目光皆聚在裴少淮身上,约莫过了一炷香,裴少淮终于起身来到海防图前,神色恢复自然,胸有成竹,他说道:“大涨潮吞山挟海,气势汹汹,能让倭船提速不假……却也能让倭船失控。” 毕竟安宅船迟钝,关船轻薄。 看似处于劣势,却又不全是劣势,可以转劣为优,大大减少战损。 “倭寇精于预测风浪,也精于航行,却不比我们熟悉双安州外海,我等可以想法子把倭船引到此处。” 众人顺着裴少淮的手望去,只见他指着海防图上的“凤尾峡”。 一处外宽内窄的海上通道,形似喇叭。 将领们迟钝一些,尚未想明白此中道理,反是那几位老幕僚瞬时明白过来,方才的急色一扫而空,忍不住赞叹道:“知州大人好计谋。” 裴少淮随后又仔细为众人讲诉了其中道理,众人恍然大悟,面露喜色。 剩下的便是如何“请寇入瓮”了,裴少淮借着海防图继续说道:“双安州外海看似辽阔,实则能走的海道并无几条,更何况海潮汹涌,船只飞速难控,我等只要在南边锁住这几处,倭船便只能往西驶进凤尾峡内了。” “大人,北边尚未设防。”有人提醒道。 燕承诏与裴少淮相视,他出言道:“北边不用管,我自有打算。” 因为北边有王矗守着,若是王矗失约,让倭船北窜,则到了泉州府的海域,那里亦有卫所镇守着。 …… 夜幕下,裴少淮站在崖石上,眼前正是狭长的凤尾峡。 崖岸对面为一海岛,与崖岸相夹,形成了海峡。 夜色下只能模糊看见海岛的轮廓,而风浪声不绝于耳。 凤尾峡内的海浪已经开始加急了。 燕承诏走过来,说道:“前方来报,倭船最晚明日就到双安湾外了。” 顿了顿又问:“裴知州在此处观望,是在思索明日的战事?或是有所担忧?” 在燕承诏看来,一切准备就绪,无需担忧什么,照计划行事就好。 裴少淮的策略已经相当完善了。 战场上瞬息万变,兵家岂有十全十美的良策呢? 裴少淮回过身,应道:“确实有所担忧,却不是担忧明日的战事。” 他解释道:“明日一战之后,该来的就都要来了,这才是裴某所顾虑的。” 明日海战之后,倭寇扰乱不成,裴少淮即将正式开海,来自四面八方的阻力会一一显露出来。 平一时之乱易,平长久内患难。 裴少淮换了轻松的语气,又道:“不管怎么说,总算是迈出了第一步。” “燕某习武出身,思虑不如裴知州周全。”兴许他没能想通其中所有的弯弯道道,燕承诏说道,“但燕某知道,至少在开海一事上,陛下不会对裴知州生疑,裴知州大胆去做便是了。” “陛下要怀疑,也是先怀疑燕某。” 裴少淮意会,笑道:“裴某先谢过燕指挥了。” “好说。”燕承诏也望向凤尾峡,冷冷的语气中带着些兴奋,言道,“这夜也太长了些,怎还不天亮……” 第175章 东边天际露白。 嘉禾卫里众人一夜无眠,却个个精神抖擞。 帐营临时搭于凤尾峡侧的高崖平地上,这里可以俯观整条海峡。 凤尾峡之所以有此称谓,乃因它外海入口很是辽阔,随着深入渐渐收窄,日出时候,朝霞映浪波光粼粼,站在崖岸上观望,形似一束舒展开的凤尾。 海风吹入峡内又似凤鸣。 不过今日云重雾浓,朝阳被遮,未能看到“凤尾”粼粼生光的盛景。 当地百姓俗言道:“一丈浪从凤尾入,九丈浪从凤尾出。”此话虽有些夸张,却所言非虚——峡口辽阔,浪潮易进难出,随着两岸的收窄,浪潮不断积高,前浪未退,后浪又来,层层相叠,助长了潮势。 此时大潮未至,单单是风吹浪起,听崖岸上的浪花飞溅声,足以见得其几分气势。 几位老幕僚依旧密切关注着天象,有人守着“相风铜乌”观测风向,又不时抛物量测落地距离,有人守在海岸边,靠着长尺丈量潮汐起伏。 船将们分头行动,亲自点验军士、船员,鼓舞士气。伴着风浪声,军营里不时传出摔碗撒酒的脆响。 尽数严阵以待。 唯独将营里,牢固的帐篷挡住了呼啸的海风,闹中取静,裴少淮席地坐于矮桌前,神色平静,颇有闲情雅致,正在文火煮茶。 茶案上是一套闽地自产的德化白瓷,小壶、茶盏釉色如雪似玉,青白形轻,明明通体素色却带着独特的韵味,色美容清,似是早春碧颜,又似雨过天青。 燕承诏来回踱步,见裴少淮这般风轻云淡,遂亦坐了下来,单腿支立,绣春刀便倚在膝上。 裴少淮为其倒了一盏茶。 德化白瓷的青白,正好衬出武夷岩茶的铁青带褐。 燕承诏此时哪有这番闲心喝茶,看着裴少淮生疏的煮茶手法,他问道:“裴知州何时对煮茶品茶有了兴致?” “不是对煮茶
相关推荐:
姐姐的致命诱惑_御书屋
天生尤物【快穿】
宁愿被操也不愿上班NPh
她是耽美文男主的白月光(NP)
穿到男频爽文后我被女主们艹了
离婚出了点意外
总是看见别人挨操怎麽办
通房(1V1H)
兽人世界也是要吃饭的呀
欺君为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