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了。”岁末腊月,让老爷夫人高高兴兴过个年。 “孩儿省得。”裴少津应道。 沈姨娘又忙着去老太太的院里,感谢老祖宗替孙女着想,竹儿才能这样顺利出宫。借着老太太的口,沈姨娘吩咐嬷嬷到锦昌侯府、司徒将军府、徐尚书府通报一声,让亲家们知晓,顺带请莲姐儿、英姐儿回来一趟,商量一起给迎接竹儿出宫的事。 这么大一家子都在帮竹儿,有甚么事也要一家子商量才好。 明日还要让少津去一趟徐尚书府,代父亲先谢过徐大人,竹儿这些年在宫中,受了不少礼部的帮助。 …… 裴少津伏案写信,心中欢喜难以抑制,写出来的字都快意了几分。 写着写着,信还未写完,裴少津突然收住笔,起身,似乎想起了某件重要的事。他走到偏房里,挪开了一扇屏风,露出墙壁本色。 打开窗户,光亮照进来,只见墙上用小石子画了一道道痕迹,一半是黑石痕,一半是朱石痕,一格一格升高——是他小时候与姐姐丈量身高时划下的。 朱色痕总是比黑色痕高出一截,姐姐比他大好几岁,自然比他高许多。 一直记录到五年前,姐姐入宫了,逢玉轩里只剩下十余岁的他,裴少津再无兴致去丈量身高、留下划痕,又不敢去看这一道道的痕迹,免得睹物思人,更不舍得抹去它们,只好叫下人搬来一扇屏风挡住了。 收回思绪,裴少津从院外随意捡了一颗小石子,比着自己的头顶,在墙上新添了一道划痕。 比旧的划痕高出了许多许多。 意味着他比姐姐高出了许多许多,再不是躲在姐姐身后那个小包子了。 从今以后,他可以护着姐姐了。 裴少津回到案前,继续写信,写完收笔。 他又单独给大哥写了一封信,写道:“……大哥说得对,没有见过星辰浩瀚之人,方不顾所谓去抓住流萤微光……” “……诗仙所云非假,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身攀百尺高楼而不惧,唯盼与兄长他日汇聚于高楼之上,以摘星辰之光,经久不熄……“ …… 皇宫里,竹姐儿已收拾妥当,明日出宫。 她静坐着,等待皇后娘娘的传召,毕竟是多年的“主仆”,她识得皇后的性子。 “裴司言,皇后娘娘召见。” 竹姐儿循着熟悉的走廊、庭院,来到皇后娘娘的寝宫。 “奴婢拜见皇后娘娘。” “快快起来。”皇后娘娘笑盈盈道,“前些日子,若不是圣上用膳时提点了几句,我都忘了你进宫已满五年,差些耽误了你。如今平儿已经出嫁,你也该回家了……这几年你做了不少事,辛苦你了。” “奴婢分内之职。” “你此番出宫,与家人团聚,本宫替你欢喜。”皇后言道,又叫人端来礼件,“裴大人是个好父亲,你的婚事,想来有家人替你操心,为你寻个好郎君,本宫就不插手了,思来想去,还是赐你些实在的罢……这是本宫命匠人打造的钗冠,还有京郊外几十亩的水田,是本宫的一点心意。” “奴婢谢皇后娘娘恩赐。” 这份赏赐不轻,能让竹姐儿出嫁时风风光光,也能让人赞誉皇后恩深义重。收下这份赏赐,这份主仆情义也该结束了。 翌日,竹姐儿只带了皇后的赏赐,还有那两册《诗经》,封面上写着“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两句诗,余下的物件都分了出去。由礼部操持,送她出宫。 时辰还未到,裴家人已经在城门外候着了,翘首以待。 只见一个偏绿色的轿子一晃一晃从宫中抬出来,到宫门外停下,帘布撩起,款款走下一个女子,正是竹姐儿。 冬日白雪,高墙巍巍,一身素绿的竹姐儿加快了步子向家人走去。“衣锦还乡”时,她却换下了女官的六品官服,穿上了入宫时的那套衣裳——上是竹青色的翠烟衫,下是淡柳色的长罗裙。 衣裳光亮,不曾有半分陈旧感,可见竹姐儿不仅一直留着这套衣裳,还精细打理着它。 入宫时是七月,穿的是夏裙,而此时是寒冬,昨夜大雪刚落,北风呼呼。 裴少津见到姐姐,大步奔向姐姐,一边跑一边解下自己的白貂大氅,顺风一甩,披在了姐姐的身上。 这时,其他人也跟了上来。 沈姨娘将小手炉塞到竹姐儿手里,又替到少津的位置上,帮竹姐儿扣上大氅,系紧。一句话没说,颗颗泪珠从脸颊滑落,落入雪中不见踪迹。 没有人问竹姐儿为何天寒地冻里只穿这么一身单薄的夏裙。长长五年,竹姐儿入宫恍若昨日,谁能忘了她离开家时的身影? 竹姐儿伸手,抹去沈姨娘脸上的泪痕,道:“小娘,女儿回来了。” 沈姨娘点点头,哽咽道:“你的祖父祖母,你的父亲母亲、弟弟姊妹,都惦记着你,都盼着你早日回家。” “竹姐姐……”英姐儿红着眼,一肚子的话只化作了一句,“我想你了……” “我这不是回来了么?”竹姐儿的手轻轻抚过英姐儿的额头、发髻,没有了少女碎发,梳了妇人发髻,言道,“英妹妹嫁了好人家,可以学己所好,姐姐在宫里替你高兴。” 又替英姐儿擦去了泪水,又道:“年纪虽长了,性子却是一点没变,平日里瞧着欢快热情,该哭时说哭就哭。” 竹姐儿转过身,微微仰头,望向身旁的八尺男儿,身姿挺拔,谦谦如玉,与竹姐儿记忆中的二弟几乎对不上号。 从十一岁到十六岁,正是少津长得最快,变化最大的几年。 “阿姐。” “你长大了,姐姐差些没认出来……”一直都克制沉静的竹姐儿,话中有了些哽咽,她知晓自己错过了很多,可当她真正看到这些错过的——小娘引以为傲的青丝有了白发,弟弟窜高了个头,温文尔雅,妹妹嫁了如意郎君挽起发髻,父亲外派任官挣功绩…… 还有很多她没有办法看到的。 令其动容。 大姐莲姐儿给送竹姐儿出宫的宫人发了赏钱,抹了抹眼角,上前招呼道:“今儿三妹妹回家,是个好日子,大家可快不要再哭了。” 她上前牵着竹姐儿的手,一边引她上马车,一边说道:“天寒地冻的,快些上车罢,有多少心窝子的话,咱回到家里,一家人欢欢喜喜地说。” 又忙着叫少津赶紧上另一辆马车避风,道:“你脱了大氅,也仔细别冻着。” 几辆马车迎着北风,离开了城门高墙,一路往伯爵府回去,在雪上留下几道车轱辘痕。 第70章 腊月天仍寒,春节人将醉。 腊八这一日,驿站送来信件,裴秉元与妻儿共阅之,知晓竹姐儿特许出宫,三人皆大喜。 等裴少淮回去后,裴秉元夫妇聊起竹姐儿的婚事。 “夫人心细些,有甚么想法?” “竹丫头比英儿大不到一岁,现下着手打算亲事,也不算太晚,仔细替她寻个简单省心的人家……伯爵府有老爷把着,淮儿津儿又有出息,竹丫头往后的日子会好过的。”林氏说道。 她是个小妇人,自然按着小妇人的心思去想。 “竹丫头入宫有美名,一身的本事操持一府上下绰绰有余,如今又得了皇后赏赐的钗冠和水田,可以风风光光出嫁,年岁不大,品貌出众……这样的条件,估摸京都城里会有不少人家想来求娶。”分析完,林氏略带唏嘘之意,叹道,“伯爵府早不是五年前的伯爵府了,竹丫头当年孤注一掷,如今值得轮到她好好挑选挑选。” 裴秉元听后,觉得有几分道理,可他转一想,竹儿五年前便懂得入宫趋利避害,在四个女儿中是最有主见的一个,遂言道:“你说得有些道理,不过,按竹儿的性子,那些看中她的本事、趋利而来的人家,她未必能看得上,我们替她找个简单殷实的人家,又怕屈了她……还是再等几个月,有人家前来求娶时,看看她的态度再说。” “官人看得更透彻些。”林氏道。 想来过了春日,竹姐儿有了主意,也会及时来信太仓州的。 …… 东林书院里,田永玏近日有些心忧,同裴少淮倾诉道:“北客已有两月没有寄稿了,我读其
相关推荐: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镇妖博物馆
过激行为(H)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我的傻白甜老婆
NTR场合_御宅屋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蝴蝶解碼-校園H
我的风骚情人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