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我和神医娇妻的重生日常 > 第69章

第69章

了是什么。 夏主编看了眼包装,夸道,“这瓶子还挺好看的,比外面卖的好看。” 从前一条街上住着的老熟人,翠儿哪还能不认识她。 孙敏相信了她的话,牢牢握住的翠儿的手,生怕松开手她妈就会离开。 他的唇瓣微动,“多谢。” 北城市面上能够买到的雪花膏,韩瑞雪都用过了,姜菱过来介绍的时候,她原本不屑一顾,姜菱将面霜放到她鼻子前闻一闻的时候,闻到了淡雅清香的味道,不是市面上厚重的香味,却意外的好闻。 他是男人不用面霜,也不懂这些,但是家里的老婆闺女都爱美,这东西算是送进他心坎里了。 打个广告而已,不是难事。虽然不给钱,但是诚意很足,带来了不少的“好处”。 许久未见,母女俩抱在一起,哭得十分凄惨,看热闹的邻居都有些不忍心。 刘老太认识进院子的女人,“呦,这不是翠儿吗,怎么回来了?” 虽然出发点不同,结果却是姜菱说的那般,的确解决了这些人的工作问题。 屋子里的孙大爷方大娘隔着窗户看见了外面的人,怕即将临盆媳妇出事儿,孙大爷没让方大娘跟着一起出来。 有道是,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主编虽是文化人,当了几年的领导,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年轻。 当初姜菱能在北城晚报上发故事,用了丁艳的关系,想着就是给佟婉月出出气,计划只写四五篇故事,写到功劳被抢就结束。 相较于早报,晚报的娱乐性更强,上面有广告,甚至还有寻人启事。 孙老头先她一步问出了这个问题,“你这次来,是来带敏子走的吗,你是她亲妈,孩子跟着你,比跟着我要好。” 韩瑞雪比她来的时间久,她是认识的,“是孙老头的儿媳妇,孙敏的亲妈。” 不管姜菱这话是真是假,夏主编心里十分熨帖。 她一直没能有孩子,却一直都想要个孩子,所以她不能理解竟然会有母亲会抛下亲生骨肉。 既然爱美,就愿意在脸上花钱。 他怕姜菱去其他地方投稿,利用捆绑条约,开出了个姜菱无法拒绝的条件。 丁艳看得津津有味,她也希望姜菱能把这个故事给写下去。 她解释说,“我爱人是厂里的技术员,前一阵子厂子为了节约成本,开除了一批年轻的工人,他就在其中的行列,我们家还好一点,我还有工作,当时被开除的好一批工人都没有工作,生活艰辛,考虑到这些人的处境,我爱人跟人合伙开了个小厂,把当初跟他一样被开除的工人招进。” 夏主编催她,“这下可以说了吧。” 姜菱搬来得晚,还是头一次听说这个被叫作翠儿的女同志。 姜菱安慰她,“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南边赚钱的机会多,红梅机灵活泼,不会吃亏,等她赚到了大钱,带你去过好日子。” “你想一段广告词,简短一点,字数不要太多,最好言简意赅,突出卖点。” 夏主编才看了一篇精彩绝伦环环相扣的刑侦故事,特别好说话,“也别下周了,就放在这周五的报纸上。只要你一直在咱们北城晚报发故事,就能够一直在你的文章后头打广告。” 当然她没有刚坐下就开门见山地麻烦人家给免费做广告,先是给她介绍了一下面霜的功效,便让主编带回家去给老婆孩子还有亲戚朋友试一试,说得很好听,用完给提提意见。 那丫头没考上高中,本来心里就不好过,还总被说三道四,她心里肯定不好受。 看月亮故事专栏的人多,在这一时期能看报纸的人,大多数生活相对考究,能够买得起护手霜和面霜。 她其实想问,她妈这次回来,是带她走的吗,带她去一个不用做家务的地方。 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方老太被她这一声妈喊得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谁都知道,翠儿回来肯定是别有目的。 但她是隔了一层的关系,还不能把人给赶出去,她又不是刘老太这种浑不懔,她还要脸面。 眼瞅着这“一家四口”相携进了屋子,韩瑞雪嘟囔道:“也是怪了,翠儿怎么突然找回来了。” 姜菱眸光瞥到了外出归来的陈向阳,她好像想到原因了。 第 62 章 第 62 章 陈向阳不敢跟姜菱对视,打了个招呼就回了厢房里。 周围看热闹的邻居都已经散去,姜菱还需要挨家挨户地送试用装。 她送完试用装回去,在外忙碌的宋观书在她之前回了家。 他顺手买了一些熟食,晚上省得再开火做饭了。 姜菱捡了块猪头肉塞进嘴巴里,跟他分享刚才的见闻。 “孙老头的儿媳妇突然回来了,你猜是谁干的?” 宋观书在低头看报纸,没有抬头,顺着她的话问道,“谁干的?” 姜菱没有正面回答,她说:“陈向阳都是被你影响了,他以前多淳朴一人啊!” 陈向阳以为自己掩饰得很好,若无其事没有其他破绽,可若是往常他无论是见到姜菱还是宋观书,都会热情地冲过来,不说来家里蹭顿饭,也要跟着一起回来说会话, 可是他没有。 宋观书放下书,偏头看她,“你想说的是他被我给带坏了吧。” 姜菱耸肩,“你要是那么想,那我也没办法。”其实她就是这个意思。 看他做事,已经很有宋观书那感觉了。 许是宋观书经常叫他跑腿干一些事情,耳濡目染之下,他学会了。 “你是哪位?找宋观书有什么事?” 徐友兰齐刘海,两条又黑又粗的麻花辫垂在身后,“那我如果赶时间呢?” 算算投入的成本,现在还没有盈利。 姜菱打量徐友兰的同时,徐友兰也在打量姜菱,高高瘦瘦的女同志,长得很漂亮,眼睛大而亮,眉眼含笑,感觉是个很好相处的人。 徐友兰便继续说,“你没有当过知青,应该很难理解知青之间的感情,我们一起经历过人生的最低谷。” 姜菱把自己的分析讲给宋观书听,“那个翠儿能够抛下女儿离开,可怜不是个爱女儿的,就算她回来了,孙敏也未必就能过上好日子,孙老头家反倒是要鸡犬不宁了。” 万幸姜菱每周给北城晚报投稿,还能赚一笔钱。 姜菱握住了她伸出来的手,“你好,我是宋观书的爱人,我叫姜菱。” 宋观书回来的路上看见有个老头骑着三轮车卖冰糖葫芦,有女同志正在买,姜菱有可能喜欢吃,他就顺便买了一根。 姜菱学着她的语气说道,“你结过婚,应该能够理解夫妻之间的感情。” 他比往常回来得稍晚,手上还举了一根红红的冰糖葫芦。 “他是个成年人,能够为自己做的事情负责,别管他了,随它去吧。” 北城日化厂的工资经常发不出来,家里的钱还全都投进了厂里。 是宋观书回来了。 他于是说道,“下次你不要亲自去送了,叫陈向阳去,反正他闲得没事干。”省得总爱去管别人家的闲事。 夫妻之间还能有什么样的感情,就像她跟她丈夫那样,男人有钱就在外面乱搞。真遇见了困难,还是得她这个做老婆的人捞他的真感情吗? 有个陌生人一直盯着自己,姜菱没法子继续写稿子,她找出了一本书看打发时间。 这人来找宋观书? 姜菱看到过宋观书拿回家的账本,面霜和护手霜的销量特别好。 门卫大爷说,“没找错人,她找技术科的宋观书同志,我刚才上楼,技术科的同志说宋观书已经离职了,他们说他是你丈夫,找你应该也是一样的。” 宋观书回来的时候,见到姜菱不在家,装着试用装的盒子空了,就知道她拿着去送邻居了。 又不是她急着找宋观书。 她怕不是对宋观书有什么误解。 同事们无聊得很,听见这对话的内容立刻竖起了耳朵。 听到她这个自我介绍,姜菱猛然觉得好像是在哪里听到过,似乎是谢朗曾经提过这个名字。 徐友兰不清楚她为什么这么问,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点点头。 穿得十分时髦,脚踩一双小皮靴,穿了条显身材曲线的喇叭裤,她在商场里面问过,这样一条喇叭裤至少要花十多块钱,她脚上穿着的靴子价格更贵,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 宋观书缓缓抬眼,他这段时间太忙,连去修理头发的时间都没有,额前的碎发有些长了,遮住了眉毛。 就宋观书媳妇这一身的行头,少说也要五六十块钱,看来他们家的日子确实过得不错。 徐友兰只得说:“那好,我等你下班。” 也算是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 场地的费用、给纺织厂的挂靠费、购置原材料的钱、跟包装厂定制的包装盒.......成本大头都花在了这上面。 “还有啊,工资不要一次性地全部给他。”这人存不住钱,有钱就大手大脚花掉了,“等下次他回老家之前,你再给他。” 她跟着敷衍点头,“确实,他人很好。” 莫名地,她从这女同志身上,看到了宋观书的影子。 周五的晚报面世后,几个供销社的面霜销量便一路飙升。 姜菱呵呵笑,“也行,他就是太闲了,我看可以叫他去供销社的柜台辅助销售,或者是走街串巷的送使用卖正装。” 就在这种奇怪的氛围之下,终于听到了下班铃响。 见姜菱不在意她说的话,徐友兰有些不甘心。 姜菱笑着说,“这就是你不懂事了,宋观书帮了你这么多,你来看他也不说带点礼物上门。” 不过宋观书不会出于好心,管这种闲事。 按照宋观书的记性,不至于几年不见,就忘记了这人叫什么。 他做不到完全袖手旁观,想了个“一劳永逸”的好办法,以为孙敏受委屈是因为妈不在身边,如果她妈回来了,孙敏不会像现在这样可怜。 销量给李桂打了一剂强心针,他是想要做大做强的,便催着宋观书研制新品,先将厂里的琐事放到一边。 如果能够按照这个销量继续下去,盈利指日可待。 “姜同志,你和宋哥是怎么认识的呀?”她似乎不太关心姜菱的答案,不等她回答,就自顾自地继续说道,“宋哥是个很好的人,他算是知青点最早的一批知青了,我刚下乡的时候年纪小,什么都不懂,多亏他照顾我。” 姜菱这人一身反骨,你越催她越不着急,她不紧不慢地收拾办公桌。 她活了二十多年,就没有见过像姜菱一样油盐不进的人。 徐友兰无论如何,都没想到姜菱会是这个反应,不说怀疑他们之间的感情,反而质问她没有带礼物上门。 姜菱摇了摇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他当朋友我都变得爱管闲事了。”她从前只是爱看热闹而已。 这说得就很暧昧,很让人误会了。 把糖葫芦塞到了姜菱手里。 “我是我们那一期中唯一的女知青,我做不来农活,总是赚不到公分,是宋哥手把手地教我做农活。” 没想到家里还有外人,他愣了愣。 徐友兰咬了咬唇,她还是想争取给宋观书单独接触的机会,“你连他的行踪都还不知道,怎么能够确定他晚上能回家,万一我白跑一趟怎么办。” “不确定。”姜菱有些莫名其妙,“你要是担心白跑一趟也可以不去。” 徐友兰:“你........” 宋观书的脸上出现了讶异的神色,虽温文有礼,表情却很是淡漠疏离,“你好,徐同志,你来找我有什么事?” 财务科的几位大姐感觉到气氛不对,却只敢偷偷打量这两人,不敢开口问什么。 姜菱搜遍脑子中所有认识的人,都不记得有叫徐友兰的人。 按理说见到熟人,不应该是他现在的反应,姜菱适时提醒道,“这位徐同志是来找你的。” 竟是完全不认得她了,倒显得刚才她在姜菱面前吹嘘的两人多么亲近的话像是个笑话。 上班摸鱼偷偷写稿子,下班回家也要写。 徐友兰被她噎了一下,“我有点赶时间,可以把地址给我,让我去找他么?” 徐友兰落落大方地向姜菱伸出手,“你好,我叫徐友兰,我与宋观书是一同下乡插队的知青,我找他有事。” 姜菱心里冷笑,宋观书是个愿意主动照顾人的热心肠? 姜菱淡笑地摇头。 “不是不能给你地址,而是他现在不在家里,我也不知道他具体在哪儿,你未必能够找到他,不如等我下班之后带你一同回家。” 她咬牙道,“我是徐友兰,我们一起下乡,你不记得我了吗?” 他俩同床共枕这么长时间,也算是养出了一些默契,宋观书点头,“我正有此意。” “我不认识她啊,是不是找错人了。” “好。” 姜菱反问她,“徐同志,你结过婚吗?” 徐友兰早就等不及了,她催着姜菱赶紧动身。 看在钱的分上,她写稿子特别积极。 姜菱跟门卫大爷道谢,视线看向站在财务科门外的女同志。 小宋下乡时候认识的女知青,这听起来就感觉像是有故事。 她正在写稿子的时候,门卫大爷突然跟她说有人找她,报了个很陌生的名字说是叫:“徐友兰”。 卖得越好,越愿意推荐。越大力推荐,卖得越好。 姜菱淡笑,“那你可以下次等到我下班的时候,再过来。” 站在陈向阳的角度,姜菱能想到他为什么这么干,大概觉得孙敏可怜,姜菱又不许他多管闲事 同事们好笑地看着她的动作,要知道平常姜菱可是第一个蹿出办公室的人。 面霜卖得好,供销社也愿意大力推荐,将之放在最显眼的柜台上,确保顾客一进门就能看到。 “姜同志,你下过乡吗” 他极为有礼貌地说道,“家里来客人了。” “他做事很靠谱。” 迎着姜菱澄澈的目光,徐友兰觉得难堪极了。 她又说起当初下乡的事情,“宋哥生得斯文俊秀,当初刚下乡的时候,我还以为他做不来农活,没想到他比旁人干的都好。” 姜菱听宋观书说过几次,说是供销社给厂里打电话,要他们赶紧补货。 姜菱静静欣赏徐友兰的变脸,站在屋子里,能看见大门被从外推开,门外进来个长身玉立的英俊男人。 一路上姜菱没有跟徐友兰搭话,反倒是她先按捺不住了。 “我还在上班,不能立刻带你去找他,你如果不赶时间的话,你可以在这里等一下我。” 姜菱本来没想吃糖葫芦,看见以后就想吃了,冬天正是吃糖葫芦的季节。 宋观书轻轻颔首,以示歉意,“抱歉,你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我有话想跟你说。” “请说。” 徐友兰看了眼正在埋头吃糖葫芦的人,“能让你爱人出去吗,事关重大,我只能跟你一个人说。” 第 63 章 第 63 章 姜菱总算舍得从糖葫芦里抬起头,“让我出去吗?” 宋观书眼里闪过一丝不悦,外面天气很冷,姜菱最怕冷,是谁给了这女人自信,来他们家颐指气使。 他的声音带上了冰碴子,“我不觉得跟你之间有秘密,姜菱是我爱人,你可以有话直说,不必瞒着她。” 徐友兰不愿叫姜菱听见,她说得十分神秘,“是有关你的一个秘密,我相信你不愿意被任何人知道,尤其是你的妻子。” 宋观书的眸子缩了缩,秘密么,他好像的确有很多不想被姜菱知道的。 却表现得颇不在意,“可以出去说,你不愿意的话,就算了。” 他在赌,徐友兰故意叫姜菱避开,证明她也不想叫姜菱知道这件事,大概率她会同意的。 不甘,但还是跟宋观书一起出去说话,徐友兰只得不情愿地说,“那我们出去说吧。” 离开之前,宋观书揉了揉姜菱的头发,他轻声说,“我很快回来。” 徐友兰不是本省人,在北城下乡,高考被北城的师范学校录取,前一年毕业后成了家。 她的丈夫在前两年靠做小买卖赚了钱,但去年政策有所调整,像她丈夫这种被定性为投机倒把。 在公安抓人之前,他得到信儿跑了,跑到中途被抓到了,连着他从家里

相关推荐: 莫求仙缘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切切(百合)   他是斯文糙汉   在爱里的人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花花游龙+番外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危险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