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刘家的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刘磊这孩子存在很大的问题,社会教育能够给他补齐家庭教育的短板。 家当都搬到了新家,装钱的匣子自然被一同带了过来。 但是,姜菱想不通,为啥要搬家。 既然他什么都做好了,姜菱搬起装着衣服的包裹,“我们走吧。” 姜菱问:“要不然从银行借点?银行能愿意借吗?” 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这个房子里属于两个人的物件不多,衣服、被褥还有一些锅碗瓢盆,宋观书早就打包好了。 姜菱做事喜欢赌一把,她这人比较心大,想着千金散尽还复来,只要人在本事在,就永远不会缺钱。 家里的东西已经被宋观书整理在一起,两人搬了两趟,就把家给搬完了。 她们俩身高相当,姜菱在她颈窝上蹭了蹭,“婉月姐,你人真的好好,你的怀抱像妈妈一样温暖。” 宋观书笑了下,“钱少有钱少的办法,听收音机里说,晚上用脑过度,会不长头发。” 那天他差点疯了,狂甩刘磊的嘴巴子,上前拉架的刘老太被他一个大逼斗掀翻在地,直到去厂里叫来了刘科长,还有几个保卫科的小伙子,把孙老头拉开了才算完。 “但是,搬家也要不了这么着急吧,新家那边得稍微打扫通风,方大娘家几个月没有住过人,应该积了一层灰,咱们这几天先去打扫一下,到时候再搬过去。” 佟婉月跟在两人身后进了家,“我刚去你们之前住的地方,那位孙大爷说你们搬家了。” 这人身高腿长,将长款风衣穿得极为有型,眉目俊朗,在与姜菱四目相对时,脸上出现了一抹极清浅的笑。 宋观书手上拎着刚从菜市场买来的晚饭,“刚好看见有卖烤鸭,就买了半只。” 一听这些人一分钱都不给,就要想借住,拎着扫帚就把人给赶了出去。 这几天上班很累,得闲了还得给报社写稿子,她已经过得不知今夕是何年了。 因为他这个事儿影响太恶劣,就连学校的老师都听说过。 姜菱瞪了他一眼,她替他考虑问题,这人却在诅咒她。 晚上的时候,他们通常能在一起吃饭。 方家三个外嫁的女儿都惦记着这处房子,没想到这间房子会给钢铁厂外人员住。 联系挂靠的国营厂、寻找场地等等相关琐事都是李桂在跑,宋观书在家里捅咕的那些东西姜菱看不明白。 不是换到新环境里,大多数都是旧邻居,不需要重新建立人际关系,这一点很好。 办公室内其余几人的反应比他更加的激烈,李春娇拿出信纸,“我要去给北城晚报写信。” 本来工资就不多,搭给姜立武十多块,姜莲家孩子看病她又给了十块。 平时只要跟钱不沾边,孙老头就是个和气的老头子。 等大家看完报纸,姜菱才忍不住问,“你们看什么呢,是报纸上有什么新政策吗?” 佟婉月说,“我在你登记过的信息上看到你今天过生日,给你买了一双鞋,你穿着试试合不合脚,不合脚我拿到商场去换。” 能来家里找她和宋观书的人不多,一家一家的通知太麻烦了,反正找到旧家的时候,孙大爷和方大娘会指路的。 姜菱眼神闪了闪,“那个周五故事会又怎么了?” 北城晚报比不得北城早报的销量高,这么多年一直不温不火。 姜菱若无其事地同大家讨论,顺便跟着一起骂月亮的同事。 知道内情的只有姜菱和丁艳,能做出这种事的,也只有姜菱了。 宋观书比画了一个数字给她看,示意卖配方赚到的。 宋观书轻声说道,“我这几天在家里闲着无事,将新家打扫了一遍。” 从前她女儿过生日的时候,她都提前半个月买好了生日礼物,她记得年轻小女孩都非常在意生日,小年轻将之称为仪式感。 孙老头抽他的那些巴掌,足够让他长记性了。 感情这人早就着手准备搬家,今天要搬了,才通知她一声。 姜菱自己手里都没有多少钱,就别说能给他提供帮助了。 宋观书默不作声地打开锁着的大门。 然而唐科长却十分热情,硬要塞给姜菱。 孙老头那是个多么精明的老头子,没有人可以占到他的便宜。 故事中的月亮虽然没有父母,却坚韧不拔、善良勇敢,读者心疼月亮的同时,也为她感到骄傲。 她进入办公室的时候,科里同事正围在一起看报纸。 “不是,北城晚报那个周五故事会你没看过吗?”陆建军的声音里带上了两分不可置信,仿佛她没有看过是犯了多大的过错。 毕竟刘磊的一杀战绩可查,他还试图推过怀孕的方老太。 当时姜菱在上班不知道,他们这些邻居听得真真的。刘磊想推方老太,方老太做惯了家务活身体好,没有立刻被他给推倒,这一幕正好被孙老头看见了。 李桂给厂子起了个名字叫恒久日化厂,挂靠在棉纺厂下面,厂里人员短缺,宋观书跟着一起忙。 “如假包换。”他的脸被姜菱扯住,说话的时候带上了两分滑稽。 佟婉月环抱住她,“不客气,我要谢谢你才对,谢谢你给我出头。” 解气! 办公室里的大姐们听不得这个,“女的怎么你了?你不是女人生出来的?你妈不是女的?” 下次他再敢使坏,首先想到会是孙老头甩他的那些巴掌。 她摇摇头,“不用了。” “多谢老板赏识,您看这屋子您满意吗?” 姜菱让他把钱全都拿去投资,他却说,“把家里的钱全部投进厂里,虽然会在分成上占大头,若是开厂不顺,家里的钱就要全部赔进去了。” 佟婉月说不在意,就是真的不在意,她活了这么多年,生死之外无大事,被抢功劳而已,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搬过去就得跟我爸妈做邻居了,每天都能看见他们,这个更是不要。” 他漂亮的眼底闪过一抹无措,“为什么,是要与我分开吗?” 老唐说,“小姜,这故事我已经看完了,你也拿去看看,这一期的故事更好看,讲了个碎尸案,惊险刺激,非常好看,不比你整天抱着看的港台小说差。” 当初多么羡慕小两口双职工,如今就有多幸灾乐祸。 其实,即便父母去世,即便没有家庭,她也不是孤身一人。 这院子里最大的祸害刘老太都离开了,如此和谐的环境。 他们财务科的办公室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地方呢。 姜菱顺便数了一下她这段时间攒下来的钱,工资发得不多,还不如她出去干好人好事见义勇为赚到的多。 “这个作者叫啥来着?”作者名字的字儿太小,他眯起眼睛认真看,“作者叫爱月。” 对于日常花销来说,那是一笔巨款。 姜菱哭笑不得地说,“不是说跟李桂合作办厂投资比例影响了占据的原始股份份额,你都拿去,多占一点。” 她像往常一样正常上下班,十一月初的某天下班后,宋观书突然跟她说要搬家。 除了最开始的那一篇故事与她相似,剩下的几个案子完全杜撰。 陆建军点评道,“可惜了主角是个女的。” “哪个收音机会说晚上用脑不长头发的事情?”姜菱问,“是陈向阳花二十块买到的收音机吗” 宋观书认真地把这一毛钱叠了又叠,他说,“行。” 如果不是怕给姜菱回家面对个空空如也的房子,宋观书已经把所有东西都搬过去了。 姜菱从公交车上跳下,不存在会摔倒的可能性,他还是伸手扶了一把。 前一天晚上报纸上的剧情影响了第二天大家的办公效率,就比如说前一天故事看到月亮被无能的同事抢了功劳,明明她付出最多,流血受伤,最后击中了凶手,却因为昏迷,同事将她做的事情盖在了自己的头上,升官又发财,而月亮却只说了一句,只要及时将人抓住就好。 这些事,姜菱都是从菊香嫂子那里听说的,她家孩子也在钢铁厂的附小读书。 “婉月姐给我买的鞋子,百分百合脚。” 她写这个专栏没有别的目的,就是想多几个人跟她一起骂杨公安。 他感动地抱住佟婉月,“谢谢你,婉月姐,我自己都差点忘记了。” 姜菱还没走到办公室门口,就听到了同事们在骂人。 哪怕宋观书这次没成功,这人的智力、专业水平,不管做什么,都能很快把钱赚回来。 刘老太是在背后嚼舌根最严重的那个,当初两家门对门住着,对面小两口天天吃肉,可把他们家给羡慕坏了,不只是羡慕,还有嫉妒。 她看到了不久前发生的家属院砍人事件,看到这个小故事,便不难猜测作者到底是谁。 上班铃响了许久,还没有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依旧围在老唐的办公桌前。 刘磊小半个月没去上学,半个月后去上学的时候,被打的痕迹还没有完全消除。 她怎能不觉得痛快。 姜菱有些惊讶,这钱确实不少,怪不得那段时间陈向阳都跟着大手大脚了不少。 北城的冬天来得很快,姜菱出行都穿上了加棉的外套。 姜菱连着一段时间自己单独上下班,邻居们都知道了宋观书被厂子裁掉,如今失业在家。 他早出晚归,姜菱早上起来的时候,他已经出去了,锅里面放着准备好的早饭。 “好。”他应了一声,从中抽出了一部分钱,却没有全部拿走。 也因着刘磊这个不知道什么时候染上的坏毛病,附近有孕妇的人家都不跟他们家来往了。 土豆已经被炖烂了,融入西红柿的汤汁之中,用这个汤来拌米饭,姜菱能干掉两碗饭。 因姜菱爱吃西红柿,恐天冷后吃不到,八月末的时候宋观书买了一筐西红柿,在锅里熬煮成西红柿酱,放进罐头瓶里密封,这样冬天也能吃到。 她从来没有注意过原身什么时候过生日。 “很好看的,上周五讲的是你们住的钢铁厂家属院发生的事情,咱们北城女公安根据报纸上的描述锁定凶手画像。” 方老太和孙老头结婚以后,她搬到了孙老头家,方家的房子就空了出来。 能看出来作者并非内部人员,却对于案件的了解比普通百姓稍多,再加上了一些演绎的成分在,如果不是名字过于相似,可能没人会想到月亮是她。 这一点确实,院子里还住着其他人,生活上有很多不方便之处。 姜菱没忍住白了他一眼,“也不是你想搬就能搬的好吧,日化厂的家属院多是两三代人挤在一个二三十平方米的小房子里,自己家人都不够住,怎么可能出租或者对外出售呢。” 老唐在一旁提醒她道,“你给北城写信没用,你得给作者写信。” 效果虽然不是特别明显,却也是个好的开始。 原来她这么厌恶家属楼,宋观书笑了笑,“好,那就不搬去日化厂家属楼。” 宋观书托她保管的钱就放在一旁,姜菱顺便数了下这些钱,全部放到宋观书面前。 不过姜菱也有一些建议,“新厂子没有名气,可以同时生产一些试用装,顾客尝试过以后,发现你们的产品不比国营厂的差,还更加的物美价廉,就会愿意购买。” 两口子带着行李出门,格外引人注目,坐在后门口的刘老太看见后忍不住冷嘲热讽,“呦,这是下岗以后付不起房租,要去睡大马路了。” 给姜菱吓了一跳,好端端怎么就要搬家呢。 报社主编本来是卖熟人一个面子,让她朋友在周五的封底开一个小专栏,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每周五的晚报销量相对其他六天略高。 姜菱已经亲亲热热地冲过去,“婉月姐,你怎么来了。” “满意得不得了。”姜菱从兜里掏出一毛钱给他,“老板给你的小费,省着点花,拿去置办三道肉菜,咱好好庆祝一下搬家,剩下的钱也不要浪费,给自己买套新衣服穿,再去买双新鞋子。” 跟刘老太一样想法的邻居不在少数,不过大家最多也就在背后讲两句风凉话。像她这种,当面说坏话的奇葩还是少数。 还没走回家,就看见门口站着一人,宋观书的眉毛微不可察地拧起。 姜菱只看了一眼标题,就看向了晚报上其他版面的内容,耳边听着同事们夸赞女公安月亮有勇有谋。 “好,我会跟李桂说。” 他倒是不掩饰这个了。 其实还有一些厂里的工人子弟家里房子不够住,找到方老太想要借住房子。 姜菱坐在炕上开开心心地试鞋子,宋观书找来了两张废纸,让她踩在脚下走两步。 佟婉月意有所指:“鞋要穿合脚的,男人要找合适的,不合适一定要换,千万不要委屈了自己。” 姜菱小鸡啄米般点头,“我知道的,这个鞋子非常合适,婉月姐你挑的鞋子真舒服,比我买的所有鞋子都舒服。” 她踮起脚给佟婉月看新鞋子上身的效果,姜菱嘴巴甜,佟婉月被她哄得笑弯了眼。 然而佟婉月说那话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她穿合适的鞋子,见姜菱不开窍,她语气温柔的问,“你今天过生日,他给你买了什么?不会没有给你买吧?” 第 59 章 第 59 章 如果宋观书连姜菱的生日都不记得,那就证明他表现出来地在意都是装的。 “抱歉,我不知道,明天给你补上。” 姜菱自己都忘了这回事,她哪能指责宋观书啊。 “没关系的,我也不记得你的生日,两相抵消了。” 佟婉月冷笑一声,“别是根本不在意吧。” 宋观书不言,姜菱感觉他有点可怜。 其实也不能怪宋观书。 她从中打岔,“婉月姐,你几号过生日?” “我不过生日。” 结婚前她确实不过生日,结婚以后就开始过了,虽然她这辈子不想再嫁到谢朗家里,却不能昧着良心说这段婚姻带给她的全是遗憾与痛苦,还是有一些快乐的回忆。 姜菱做出手势,请她回答,“婉月姐,你说嘛,不说就是不把我当朋友,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什么?” 佟婉月不确定地回答,“是信任?” “大错特错,是有来有往。”姜菱一本正经解释,“单方面的付出,这段关系没有办法长久下去的。” “像我大姐那种特别爱单方面付出的除外,但是我不是那种没良心的人。” 佟婉月的内心遭受了极大的震动,她一直觉得姜菱是个需要被宠爱的小妹妹,有时候却能从她口中听到一些极富有哲理的话。 “如果您想问的事情是不是我击中了歹徒,最后论功行赏的时候却变成了我的同事,我只能说是这样。” 宋观书心情不错的样子,能够分出一些闲情逸致安慰她,“佟公安调离基层是高升了,我们应该为她庆祝。” 虽然烤鸭配长寿面,这听起来很奇怪。 “佟公安,恭喜你。” “婉月姐,今天留下一起吃饭吧。”到了饭点,姜菱又习惯性地留人吃饭。 姜菱不知道他在纠结什么,她想也不想就说道,“我都有了新鞋子,不用再买。” “怎么会麻烦呢,一年也只有一次,就算再忙也能抽出时间来。”上辈子谢家重视过生日,就算谢朗再忙,遇见儿女的生日总要抽空回家,“在意你的人就算再麻烦也愿意为你庆祝生日,不在意你的人就算离得再近,也不会记得你哪一天过生日。” 直到又看到了熟悉的案子,钢铁厂家属院砍人事件,犯人虽然很快就被解决了,这案子处理得利索漂亮,哪怕不在他们的辖区内,听说了这事,也知道佟婉月也有参与。 临走前,佟婉月想起一件事,来跟姜菱说,“过段时间,原来的领导来找我谈话,过段时间我会被调离西河,具体时间不确定,可能在年后。” 宋观书连同烤鸭一起,还买了一袋薄饼,计划卷着烤鸭吃。 是对她的试探,试探她的心胸是否开阔,心胸狭窄的人是没有办法走得远。 电话那头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那就再待几个月,就回局里来。” 姜菱觉得他今天有点莫名其妙,“我不缺衣服啊,你知道的,我二姐上次来家里的时候,给拿
相关推荐:
壮汉夫郎太宠我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
迷踪(年下1v1)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Black Hole
小人物(胖受)
地狱边境(H)
在爱里的人
外婆的援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