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帝王正是年轻的时候,二十几岁的康熙,星眉朗目,身材欣长,一派的帝王气势,如同一把刚刚锻造而成的宝剑,锋芒毕露,还未有一把足够华丽的剑鞘包容。但凡京中适龄的八旗的女子们,哪个不是心心念念等着选秀的日子,更不用说这些久居宫中的妃子了。 胤礽顺着那些女人们的目光,仰头看着自己的父亲,男人眉眼间的霸气已经被岁月打磨的渐渐成熟,却又不是他过去记忆里那种让人猜不透的老谋深算。 这时候的康熙,锋利却也张狂,比后来的深沉少了几分沉稳,多了几分意气风发,让他微微有些恍惚。他几乎忘记了,自己的父亲,也曾有这般风华正茂的时候。 众嫔妃见过了礼,父子俩分别落座,胤褆也已经乖乖坐在母亲身边,因为生病的缘故,脸色有些发红,神情倒是兴奋,巴巴地看着胤礽。 康熙很快注意到了他,笑道:“胤褆可是有什么话要和太子说。” 胤褆点了点头,嫩声嫩气地站起来,叩首道:“启禀父皇,儿臣给太子弟弟和父皇分别准备了一份新年礼物。” “哦?你为我们准备了什么?呈上来。”康熙听到这话,一时来了兴趣,继续问道,盛满笑意的眼睛却用余光瞄向惠妃。惠妃显然是知道儿子准备礼物的事情,亦是含笑,只是碰到康熙的目光时,又不着痕迹地低下了头,露出谦恭的模样。 太沉不住气了。 胤礽在心里感叹。 胤褆这样的年纪,哪里有心计准备像样的礼物讨好父皇,定然是惠妃授意,想要讨皇帝的欢心。却不知如此以来,反倒惹了康熙的反感,连带着毫不知情的胤褆也会因此受到拖累。两世的经验累积起来,胤礽算是知道了些与帝王的相处之道。 你得让皇帝知道你对他的心思,却又不能让他觉得你是故意表现给他看的。讨好皇帝的方法很多,只是这其中的技巧和分寸,才是最最难以把握的事情,特别是你要讨好的是个雄才大略,聪明绝顶却又生性多疑的皇帝。 胤褆准备的礼物是两枚印章。给康熙的那枚,刻得是“海晏河清”,给胤礽的那枚,刻得是“手足情深”。用的是上好的羊脂玉,握在手中,温润滑腻,色泽诱人。 胤礽虽未正式入学,但康熙极其重视他的启蒙教育,每日都会专门安排时间,亲自教他读书认字。这些字的意思,即使是幼年时的胤礽也是懂得。 康熙看着那两枚印章,似笑非笑地问胤礽:“你哥哥给你刻得章子,你可喜欢?” 胤礽心中微一犹豫,还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小孩子收到礼物,少有不喜欢的时候。 “你喜欢就好。”康熙笑着点头,随即吩咐人将东西收起来,送到南书房去,又不疼不痒地夸了胤褆几句,叮嘱他好好读书,却未提惠妃半句,也未有什么正式的赏赐。 随后,康熙吩咐开宴,再未说一句。 惠妃的脸上掩不住有些失望,而其他的嫔妃看出康熙对胤褆的行为也没有多少欢喜,看向惠妃的表情都是讥笑。 胤礽冷眼旁观,一转头却撞上康熙的目光,闪烁的眼神里露出些许担忧和若有所思的表情。他心中微微一怔,竟是一乱。 康熙十八年春,皇帝下令,将奉慈殿改名为毓庆宫,重新修葺,作为太子东宫。同年,胤礽搬入毓庆宫。 时年,康熙二十五岁,胤褆七岁,胤礽五岁。 毓庆宫父子情深 虽说是七月流火,可这一阵,暑气却还未褪,胤礽窝在惇本殿,半躺在榻上,手里捧着冰镇的梅子汤,心里一阵阵的烦躁不安。几个宫女在他身旁打扇,那点柔柔弱弱的小风儿哪里有什么用,只让人愈加的讨厌。 “行了行了,你们都下去吧。”胤礽心烦的挥了挥手,将衣襟的襟口扯松了些。“何柱儿,找几个身强力壮的太监来,给爷使上劲儿扇!” 何柱儿应了一声,又找了几个粗使的太监过来,胤礽这才算是消停了一会儿,眉眼间却仍是阴沉的厉害。 他也不知怎么的,今儿早晨一起来,便是满心的发慌,昨日康熙给的功课也没心思温习。虽说那些东西他早就背过,可是毕竟时隔日久,有些地方他也记不太清楚,偶尔也要翻一遍才能应付的了康熙的检查。可是今日,他斜倚在榻上,却是心神不宁,什么也做不下去。 “何柱儿,现在是什么时辰了。”胤礽皱着眉,嚷嚷道。 “回太子爷,现在已快到巳时了。” “想来父皇也该下朝了,罢了,帮我收拾收拾,一会儿我要去一趟乾清宫。”胤礽从榻上坐起来,将一口未动的梅子汤递给何柱儿,嚷嚷着要人帮他更衣。
相关推荐:
恶种(1V1)
重生回潮
人妖们的泄欲器
仙子别怕,我是瞎子
我只是个画符的
稍纵即逝_高h
父皇哥哥们,爱我
快穿女配:反派BOSS有毒
脱离轨道(出轨 1v1)
【快穿】惹火要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