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否则君威何在?是吧陛下。” “……” 李承道无言以对,身为上位者要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他贵为皇帝更是如此。 在心里叹了口气后,李承道最终只能无奈地说道:“朕知道了,回头朕就去与太后说一下便是。” “谢陛下。” 长孙无忌这才心满意足,笑着行礼道。 李承道看着他就来气,不耐烦地挥手道:“走走走,本来还想留你们用膳,现在你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去吧。” “臣遵命。” 长孙无忌乐呵呵地应了下来,然后拉上魏征房玄龄等人一起离开太极殿,估计是要找个酒楼饮酒庆祝去了。 而贾诩并没有跟着离开,望着长孙无忌的背影消失在太极殿之后,才摇头笑道:“没想到长孙大人现在就开始为长孙家族谋后路了,看来还是有些担心陛下啊。” 李承道瞥了他一眼,淡淡说道:“人之常情罢了,想要让长孙家族地位彻底稳固下来,成为国戚自然是最好的办法,若朕站在他那个位置,也会与他做一样的选择。” 他虽然表面上生气,但实际上长孙无忌的想法他其实一清二楚。 所以装作不好毁诺的样子,也就应下来了,也算是让这名贤臣彻底安心下来,免得日日担忧长孙家族的地位不稳。 “听母后说现在五姓七望各大家族都送女儿来宫里了,你说朕到底该立谁为皇后?” 李承道漫不经心地询问贾诩。 为皇帝挑选后妃,有所动作的可不只是兰陵萧氏一族,其他各大望族基本上都带着各自族内的子女入宫见郑观音了。 现在至少有五六个已经在郑观音选入后宫的名单里面,昨晚她还让李承道看看哪个比较中意,然后立为皇后,但李承道则有些犹豫不决。 毕竟五姓七望都是世家大族,他将任何一方册立为皇后,都难免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 贾诩心中一惊,苦笑道:“陛下折煞微臣了,此事臣怎能妄言。” 李承道瞪了他一眼,说道:“还有你不敢说的事儿?朕恕你无罪,说吧。” 贾诩满脸为难之色,斟酌许久之后,方才说道:“臣以为……陛下立后应该唯贤德而举,可保后宫安定,而不该应家世而立。” 他这话说得模棱两可,让李承道颇为不满。 不过他知道贾诩的身份地位确实不好妄谈这些,所以也就没逼他继续说,转身离开了太极殿,打算再去与郑观音商量商量。 立皇后一事不比发兵远征一事要小,会影响到士族势力之间的平衡,因此此事必须要慎重,所以他才感到头疼。 李承道来到长安宫后,却在长安宫里见到了令他感到意外的一个人。 “舅舅?” 李承道看着殿内那道熟悉的身影,不由得吃惊地说道,语气里满是诧异。 和郑观音坐而饮茶的,不是他舅舅郑元洲又是何人? “参见陛下。” 见到走入殿内的李承道,郑元洲连忙起身相迎,下拜行礼。 李承道快步上前扶住了想要下拜的郑元洲,责怪道:“舅舅何须如此多礼,怎么来了也不知会朕一声?” 郑元洲回答道:“陛下政事繁忙,臣怎敢劳烦陛下。” 郑元洲也是有官位在身的,所以在李承道面前可自称为臣,虽然现在品级不高,但是凭着荥阳郑氏和李承道之间的关系,未来平步青云可以预知。 见到郑元洲,李承道的心情好了很多,笑着说道:“舅舅既然来了长安,不妨就在长安多待一些时日,外祖父还有太公的身体现在可好?” 听到李承道如此真挚和熟悉的话语,郑元洲心里的紧张感也小了很多,回答道:“父亲的身体尚康健,只是祖父年纪大了,现在老眼昏花许多,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了。” “上次陛下登基大典,祖父听闻后因为心绪激动而病倒,臣需要床前侍奉,因此没有来长安恭贺陛下登基,陛下恕罪。” “此等小事,何足挂齿。” 李承道闻言心下感叹,然后接着说道:“朕无暇分身去探望太公,等舅舅离长安时带上几名太医一起回去,专门为太公诊疗。” “谢陛下隆恩!” 郑元洲感动非常,当即又要行礼,只是被李承道给阻止了。 “舅舅此番来长安,是为了探望母后么?” 李承道好奇问道。 郑元洲闻言脸上浮现一抹尴尬之色,不知如何作答。 郑观音见状笑道:“探望本宫是一方面,其实更多的还是为了承道你而来的。” 说罢她朝偏殿喊道:“苒儿还不快出来见见你表兄。” 随着郑观音的话音落下,一名大约十三四岁的萝莉少女从偏殿探出了身子,有些磨蹭地走了进来,然后来到李承道面前对他福了一礼,脆生生地喊道:“陛、陛下……” “苒儿?” 看着眼前的这个面带羞涩的萝莉少女,李承道又看了看满脸笑意的郑观音,嘴角不由得微微抽搐。 他心里忽然有种非常不妙的感觉。 果不其然,他马上便听到郑观音笑着说道:“承道,本宫打算将苒儿纳入你的后宫,并且册立为皇后,你觉得如何?” .. 第一百七十六章 各大世家争夺皇后位 这个叫苒儿的萝莉少女,是他舅舅郑元洲的女儿,名叫郑苒。 而李承道之所以会认识她,因为之前他刚刚被逼出长安,去荥阳投靠郑氏时两人刚好认识了,当时小丫头颇为崇拜他,还叫嚷着要与他一起去幽州打仗。 只不过与那时相比郑苒长大了不少,也文静了很多,令他差点没认出来。 李承道原以为郑元洲此次入宫是为了探望郑观音,亦或者是为了郑氏谋求什么利益来的,却怎么也没想到,郑元洲是打算将自己女儿送入宫里,而且是冲着皇后之位去的! “母后,苒儿现在才十四岁,年纪太小了,怎能入宫为后?此事还是从长计议……” 李承道一身冷汗,委婉地拒绝道。 听到他的话,郑苒看向李承道的大眼睛里顿时便蒙上了一层雾气,可怜兮兮的样子让人看起来极为心疼。 她低声委屈地说道:“承道哥哥是不是不喜欢苒儿……” 连称呼都从陛下换成了承道哥哥,这明显不合礼制,但是李承道自然不可能因为这事而斥责她,反而好声安慰道:“不是,苒儿你现在太小了……” 只是他越劝郑苒越委屈,眼看泪水就要掉下来。 “十四岁为后有何不可,苒儿哪里小了,你莫忘了你带兵和突厥厮杀的时候才十六岁,如今也才十七岁而已,不也成了大唐的皇帝吗?” “苒儿是自家人,彼此知根知底的,后位给她不比给外人好么?而且苒儿这丫头是真的喜欢你,你们也早就熟悉,这正是天作之合!” 郑观音将苒儿拉入怀里,一边心疼地帮她擦拭泪水,一双凤目瞪着李承道斥道。 “朕……” 李承道只觉得头疼无比,他和郑苒能一样么?他穿越过来的,心理年龄都有二十四五岁了,让他怎么对一个十四岁的小萝莉下手? 太罪恶了。 虽然在古代十四岁成婚是常有的事情,但是他确实接受不了。 “若是陛下不愿的话,太后你不必勉强的,只能说苒儿没这个福分。” 见到李承道纠结的模样,郑元洲叹息一声,对郑观音说道。 “舅舅,朕不是这个意思。” 李承道无奈地说道。 说实话荥阳郑氏对他击败李世民、登基称帝有着难以磨灭的功劳,他当初第一批兵力、第一批粮草全部都是荥阳郑氏所提供的。 后来被突厥围城,郑氏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荥阳郑氏要一个皇后之位,其实并不过分,郑苒的身份也毫无问题。 虽说是表兄妹,但是古代表兄妹结婚是很常有的事情,符合礼制,不会有什么非议。 郑观音是荥阳郑氏出身,自然会心向娘家,想挑选娘家的女子来做李承道的妻子。 但郑苒的年龄确实让李承道十分难以接受。 听到郑观音还在哪里絮叨,李承道心里也很是烦闷,沉声喝道:“母后!” 他一开口,属于大唐帝王的威严顿时震慑全场,郑观音的声音戛然而止,就连苒儿也吓得哭不出来了,泪珠挂在长长的睫毛上面。 李承道神色平静,对郑观音说道:“母后,皇后之位需母仪天下,统领六宫,苒儿年龄太小,不能胜任。” “至于皇后的人选,暂时先不设立,待日后再定夺。” 李承道的语气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意味,展现出了身为帝王的强势。 说完之后,他的神色又柔和了下来,抬手替郑苒将脸上的泪珠拭去,柔声说道:“给你贵妃的位置,苒儿你可愿意?” 看着李承道英武俊逸的脸庞和柔和的眼神,苒儿什么委屈都忘了,俏脸通红地点头道:“苒儿、苒儿愿意。” 李承道脸上这才露出了笑意。 紧接着他看向了有些慌乱的郑元洲,说道:“舅舅,郑氏的功劳朕不会忘的,即使苒儿不为皇后,只要朕在一日,便无人能动郑氏的地位。” “而且朕日后若是有了子嗣,传位只会传贤而不是传嫡,舅舅你明白朕的意思么。” 李承道说得如此坦白透彻,郑元洲心里那一点小小的不满顿时烟消云散了,恭声应道:“多谢陛下。” 李承道的意思很明显,即便郑苒没有成为皇后,只要她日后所出的子嗣足够有才能超出其他皇子,便依旧可以成为大唐的皇帝! 而且有了李承道的那句保证,不管郑苒是不是皇后,郑氏也依旧能兴旺腾飞! 再者说李承道现在虽然不设立皇后,等以后郑苒再长大一些,未必没有机会! 李承道强势的一番话,直接为这个话题填上了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结果。 结束了这个话题后,气氛便轻松融洽了许多,李承道又与郑元洲相互谈笑着询问了一下荥阳郑氏的近况,然后许了他一些权力和利益,又留下他一起用膳。 直到傍晚时分,郑元洲才醉醺醺地乘兴而归,郑苒则是留在了长安宫,和郑观音住在一起。 用完晚膳后李承道也离开了,郑观音一直送他到宫门口。 “承道,今日是本宫做的不对,让你为难了。” 郑观音歉然地对李承道说道。 她没有通知李承道,甚至没有商量就贸然让他立郑苒为后,确实有欠思量。 李承道身为皇帝,要考虑的方方面面比她多很多,言行不能轻率。 李承道笑了笑,然后有些孩子气地抱怨道:“母后虽是为孩儿好,但是毕竟是人生大事,也要问问孩儿的意见啊。” 这样的一面在李承道身上出现,着实很是难得,就连周围的太监宫女们都十分傻眼。 这是平时那个威严无限的陛下吗? 郑观音不由得噗嗤一笑,好生安抚了李承道一阵后,送他离开长安宫。 …… 在返回太极殿的路上,李承道抬头看着高高宫墙外的火红夕阳,淡淡开口道:“传朕口谕,宣长孙氏女,长孙云露入宫觐见。” “是,陛下。” 秉笔太监躬身应下,然后转身离去。 .. 第一百七十七章 和长孙无垢孤男寡女共处一室 长孙府。 “陛下召云露入宫觐见?”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长孙无垢不由得吃惊地说道。 长孙无忌也是刚刚从外面回来,点头道:“嗯,是陛下身边的秉笔太监亲自来传的口谕,要召云露入宫觐见。” “我今日跟陛下提了将云露送入后宫一事,陛下也应允了,现在召云露进宫觐见,估计是想见一见云露是个怎样的女子吧。” 长孙无忌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长孙无垢想了想后觉得也有道理,于是说道:“那我陪云露一起入宫觐见吧,她虽然聪慧,但毕竟年轻还小,不知晓宫中的种种规矩,我担心她会冒犯到陛下。” “嗯,那你就陪她去吧。” 长孙无忌没有拒绝,答应了长孙无垢的请求。 于是长孙无垢去马上便去找到长孙云露,与她匆匆更衣整理了一番仪容后,便登上马车,跟着秉笔太监一起前往皇宫。 …… 等到长孙无垢带着长孙云露进入皇宫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 天色虽晚,但是御书房里依旧灯光如昼,李承道在桌案前处理白天尚未处理完的政务。 当皇帝可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在掌握无上的权利的同时,也背负着无比沉重的责任,整个大唐的兴盛都系于一身。 想成为一名明君,那便丝毫不能懈怠。 “陛下,长孙氏已经在外面候着了。” 秉笔太监走入御书房,小声对李承道提醒道,“秦王妃也一起来了,陛下您是一起召见还是……” “长孙无垢?” 李承道闻言有些抬头看向了秉笔太监,眼里有讶异之色。 他只是召见长孙云露,为何长孙无垢也跟着来了? “让她们一起进来吧。” “是,陛下。” 秉笔太监退下了,然后没一会儿,长孙云露和长孙无垢两人便被引进了御书房。 “妾身(民女)长孙无垢(长孙云露),参见陛下。” 走进御书房后,长孙无垢与长孙云露齐齐朝李承道行礼道。 在行礼的同时,长孙云露忍不住偷偷打量龙案后的李承道,看看这位大唐有史以来最年轻也是功绩最大的皇帝到底是什么模样。 “果然如传闻一般年轻……” 在看见李承道年轻至极的样貌后,长孙云露心中忍不住暗暗想到。 李承道这时刚好处理完手上的奏折,将目光投向龙案前跪下的两女时,刚好与长孙云露的视线撞上了。 长孙云露回过神来,慌忙低下了头。 但是李承道已经注意到了她,挑眉道:“怎么,朕长的有那么吓人么?” 听到李承道的话,向来处变不惊的长孙云露心里莫名有些紧张,低头回答道: “陛下天威浩荡,民女初见便被震撼,因此有所失神,失礼之处万望陛下恕罪。” 她平时面对任何人都可以保持镇静,但是她现在面对的是如今天下身份最尊贵之人,身上那股无形气势,令她觉得有些窒息。 那是只有掌握至高无上的生杀大权、经历过无数尸山血海才能拥有的上位者的气势。 李承道闻言不由得失笑道:“天威浩瀚让你震撼失神?朕倒是不知道自己还有这等手段,那若是两军开战,朕只需往阵前一站,那岂不是能不战而胜?” 长孙云露抬起头,微微一笑后说道:“若是陛下的话,民女相信陛下可以做得到,陛下当初兵临洛阳之际,洛阳大军不就是开门而投吗?” “可见陛下却有此能。” 长孙云露眼神明亮地看着李承道,不卑不亢地说道。 李承道不由得哑然,然后饶有趣味地看着长孙云露,道:“果真如辅机说的那般伶牙俐齿,朕算是见识到了。” 不知是褒是贬的一句话后,李承道接着说道:“你不必紧张,朕召你来只是心血来潮,想看看你的模样而已,倒是没有让朕失望。” 紧接着,李承道又将目光投向了长孙无垢,挑眉道:“朕召长孙氏进宫,王妃为何也跟着来了?” 本来长孙无垢还在为长孙云露取得了李承道的赞许而暗自高兴,此时听到李承道问她,心下微慌,有些紧张地答道: “云露是第一次入宫,妾身担心她不懂规矩而冒犯陛下,因此陪同前来。” “原来如此。” 李承道点了点头,说道:“刚好朕也有事想要问你,你先退下吧。” 他后半句话,是对长孙云露说的。 长孙云露闻言有些犹豫地看向了长孙无垢,后者对她微微点了点头,然后她才放下心来,行礼之后离开了御书房。 等到长孙云露离开后,御书房里便只剩下了李承道和长孙无垢两人。 但是令长孙无垢没有想到的是,长孙云露走后,李承道只是重新拿起紫毫笔在龙案后专心处理政务,仿佛将她给遗忘了一样。 长孙无垢就这样站在那里,外面天色已黑,屋内孤男寡女共处一室,这令她心中微微有些慌乱。 “他留我下来到底有什么事?” 长孙无垢心里忍不住想到,小心看向了李承道。 李承道正在奏折上挥笔疾书,一双剑眉随着奏折的内容时而皱起时而舒展,但手下的动作却未停,效率极快。 都说男人在认真的时候最有魅力,看着李承道年轻俊朗的面容,长孙无垢一时之间竟然有些入迷。 而这时李承道冷不丁地开口说道:“听说让长孙云露入朕的后宫,是你提议的?” .. 第一百七十八章 长孙无垢心跳加速 李承道手中掌握着一支监察天下的暗影卫,虽然现在暗影卫还只是初成规模,但是在这长安城内,他想知道什么事情,暗影卫都能帮他查的清清楚楚。 长孙无垢没想到李承道忽然会问她这件事,虽心有不解,但她并没有否认,点头道:“确实是妾身提议的。” 虽然是杨妃主动找上门与她商议,但是她并不想将杨妃给牵扯进来。 稍作犹豫后,长孙无垢问道:“陛下可是对云露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若她有无礼于陛下的地方,妾身替她告罪……” “不满意的地方确实是有,但并不是对于她,而是对你们长孙氏。” 李承道打断了长孙无垢,手中批改奏折的笔也随之停下了。 他抬头看向了长孙无垢,神色平淡地说道:“朕承诺了对你们长孙家族以前帮助李世民的事情既往不咎,并许你们家族繁盛,你们为何还想干预后宫?” “是不是朕对你们长孙家族太过于宽容了?” 李承道淡定的一句话,却让长孙无垢神色剧变,她直接便拜倒了下去,颤声说道:“陛下,我长孙氏绝无干预后宫之意,只是、只是……” “只是想将长孙家族的人送到真的后宫来,争一争皇后之位,来保长孙家族在朝中屹立不倒么。” 李承道冷笑道,眼里闪过一丝讥讽之色。 “连你兄长都相信朕的承诺,但是为何你就是不相信?” “还是你单纯地觉得朕若是想要对付你们长孙氏时,就会因为一个女人而心软?” 李承道原本虽对长孙氏擅自干预后宫而感到不满,但是也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今天晚上,间接促成此事的长孙无垢跟着一起入宫来了,他便忍不住想要出面敲打一番了,也是在敲打长孙氏,通过长孙无垢给长孙氏传达一个信号。 毕竟他不能当面这样斥责长孙无忌,那样容易使君臣离心,再说此事其实与长孙无忌的关系不大,若不是长孙无垢提议,长孙无忌根本不会做出这种事。 长孙无垢被李承道的一番话给说得脸色苍白,娇躯忍不住颤抖了起来,她从未想到自己的举动居然会引起李承道如此生气。 但是她不知道,任谁看见自己的给予的宽容被人三番两次报以怀疑和不信任,都肯定是会发火的。 “此事皆是妾身胆大妄为,任何罪责妾身愿独自承担,请陛下莫要迁怒长孙氏。” 长孙无垢抬头看向李承道,脸上满是哀求之色。 看着长孙无垢虽然消瘦但显得分外美丽动人的脸庞,李承道忽然心中一动,伸手挑起了长孙无垢白皙的下巴,嘴角轻轻上扬:“你一人承担……你打算如何承担?” 李承道这般轻佻的举动,令长孙无垢心中又惊又羞,她看着李承道近在咫尺的年轻脸庞,心中慌乱无比,大脑亦是一片空白。 她就这样被李承道捏着下巴,一时竟然忘了躲闪。 而此时李承道忽然察觉到自己现在的动作似乎过于暧昧,于是收回手,令语气尽量保持平静,说道:“下不为例,你回去吧。” 长孙无垢回过神来,一张玉面通红无比,闻言如蒙大赦,道:“谢、谢殿下宽宏……妾身告退。” 说罢她便直接起身走出了御书房,只是离去的脚步略显慌乱。 李承道看着长孙无垢玲珑的身影,许久之后方才收回目光。 …… 长孙云露一直在御书房外面等候,见到长孙无垢出来后,便立刻迎了上去。 “姑姑,陛下说什么了?” 长孙云露关切地问道。 “没、没什么……我们回去吧。” 长孙无垢敷衍地说道,她此时心中慌乱无比,若非天色昏暗,长孙云露定能看得到她满面红霞的模样。 听到长孙无垢的话,长孙云露虽然有些疑惑,但是却听话地没有追问,与长孙无垢一起离开皇宫,返回长孙府。 …… 回到长孙府后,长孙无忌一直在等待着。 “这一趟怎么样了,可曾见到陛下了?” 长孙无忌将长孙无垢两人迎下马车,然后笑着朝长孙云露询问道。 长孙云露点点头,有些羞意地说道:“见到陛下了,确实……如舅舅您说的那般年轻优秀,只是气势太足了一些,差点让我说不出话。” “难怪舅舅您给那位陛下那么高的评价,确实是一位雄杰。” 虽然只是简单地攀谈了几句,但是长孙云露已经可以从中对李承道有个大概的了解了。 “这是自然。” 长孙无忌理所当然地说道,然后见长孙无垢脸色有些不好看,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不禁问道:“观音婢,你怎么了?” 长孙无垢微惊,然后勉强笑道:“没什么,只是身体有些不舒服,我先回去休息了。” 对于在御书房里发生的一切,她只字未提。 …… 借口离开后,长孙无垢便直接返回了房间里。 然而躺在床上,她的心却怎么都静不下来,脸似火烧一般滚烫。 “他怎么能、他怎么能那般轻浮,我可是他的婶婶……” 长孙无垢回想起在御书房里发生的事情,简直羞得想要将自己整个人都埋进被子里。 她本来应该是感到万分气愤与羞怒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她心里只是慌乱,却无半点对李承道的愤怒。 反而不知道为什么,李承道那凌厉而极具侵略性的深邃眼眸,却一直在她眼前浮现,令她的目光渐渐有些迷离…… …… 一夜无话。 .. 第一百七十九章 确定七位妃嫔 经过一个多月的筛选,李承道后宫后妃的人选终于确定下来了。 天子设六宫,一皇后,三夫人,九嫔妃,二十七世妇,七十二御妻,这才是皇帝应有的后宫人数。 但是在李承道力排众议之下,最终只挑选了七位妃子,其余的都被李承道一概拒绝了。 这七位后妃,分别是来自荥阳郑氏的郑苒、兰陵萧氏的萧秋雨、长孙氏的长孙云露、吐蕃公主的呼延热娜、弘农杨氏的杨霜雪、陈郡谢氏的谢书兰、以及河南陆氏的陆姜。 皇后之位被李承道空置了下来,三个夫人之位,郑苒毫无疑问能占据一个。 另外两个李承道则是分别给了萧秋雨和杨霜雪,剩下的四女,则是全部封为次一品的嫔妃。 这个结果,令无数人感到吃惊。 因为此番愿意将自家女子送入宫中的,包括了五姓七望以及关陇士族等所有顶尖门阀! 要知道五姓七望可是禁婚家族,甚少与其他家族联姻,而关陇士族更是如今十分强大的士族势力集团。 但这些顶尖门阀打算送入宫里的女子,除了荥阳郑氏的郑苒被选上了以外,其他女子全部落选! 若是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最问题最大的还是李承道所挑选的其他妃子。 郑苒就不说了,郑氏是李承道母族,选上没有争议。 呼延热娜是吐蕃公主,此番过来和亲,修缮两国邦交,选入后宫也无问题。 萧秋雨是兰陵萧氏嫡女,兰陵萧氏是当今极为顶尖的大门阀,入后宫不出所料。 长孙云露背后有长孙氏,长孙无忌在朝为官,颇得李承道重视,这个也没问题。 可剩下的三家门阀,弘农杨氏、陈郡谢氏、以及河南陆氏,这三家的子女为什么能被选上? 陈郡谢氏和弘农杨氏虽为南朝四大乔族,但隋朝灭亡后,身为杨广族系的杨氏便实力大损,而陈郡谢氏现在干脆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河南陆氏,更是连顶尖门阀都称不上,最多算是一流而已。 这三大门阀的实力,根本比不上五姓七望里的任何一家,更别提关陇士族! 但偏偏他们三家的子女被选入宫中了,而且弘农杨氏的子女还得了一个夫人之位! 这实在是令无数名门望族都感到极为不满和郁闷,猜不透这位新帝到底在想些什么,不拉拢他们这些超级世家,反而去扶持几个已经要走向没落的门阀。 但是这是李承道亲自做出的决定,因此谁也无法改变。 不过各大家族也并没有就此死心,反正李承道目前还年轻,以后他们有的是机会把自家子女送入宫中,或许有机会去争取一下那尚未设立的皇后大位。 很多人都觉得李承道这次挑出的人选很是不智,但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从李承道这异常的举动里嗅出了一些不一样的意味。 这位年轻的皇帝,似乎又要有什么新的动作了。 …… 后妃选定之后又过了半个月,便开始举行册封仪式了。 保和殿内。 李承道身着帝王衮冕高坐在龙椅之上,一身太后凤服、雍容华贵的郑观音坐在一旁,笑眯眯地看向了下方,显然心情十分的开心。 只见郑苒、萧秋雨、呼延热娜、杨霜雪、谢书兰、陆姜、长孙云露七女在大殿中央,等待着册封。 这七女皆是容貌上佳,哪怕是年龄最小的郑苒,在穿上一身华贵衣衫、精心打扮后,亦显得楚楚动人。 其中以呼延热娜的容貌身材最为出众,隐隐有艳冠群芳的意思,长孙云露的气度最是不凡,引人侧目。 而其余诸女也各有各的特点,总而言之能被选为后妃的,没有一人会差了。 今天便被要册封为妃,七女心中都难免有些紧张与羞涩,倒是呼延热娜很是欣喜。 她是为了和亲而被派来大唐的,在来之前她很是害怕,因为传闻中的李承道都被妖魔化了,什么青面獠牙三头六臂,一顿可食一头牛之类的。 这很正常,因为李承道的赫赫功绩过于震撼人心,而且传闻中屠杀了那么多突厥人,冷酷的不似常人,像是天魔下凡。 本来呼延热娜都做好了心理准备,为了让国家避免被大唐铁骑践踏,奉献出自己。 但是在见到李承道、并且稍作熟悉后,她心里的所有畏惧和担忧就消失了。 因为这位传闻中的大唐皇帝不但不丑陋凶恶,反而非常年轻英武,极具个人魅力。 西域女子皆崇拜英雄与强者,呼延热娜自然也不例外,李承道无疑是非常符合她心中丈夫标准的。 征服突厥、平定四方、震慑万国,石上还有比李承道更加配得上英雄二字的吗? “不知道我以后和他是先生儿子还是女儿呢?” 呼延热娜偷偷看了一眼李承道那俊逸非凡的面孔,面红耳赤地想到。 就在呼延热娜胡思乱想之际,使臣已经到了,礼官恭敬取出圣旨,然后高声宣读。 “门下,诏曰:郑氏门著勋庸,地华缨黻,往以才行……特选入后庭,誉重椒闱,封以贵妃之位,入主华清宫!” “……册封萧氏为淑妃,入主萧兰宫!” “……册封杨氏为德妃,入主紫云宫!” “……册封长孙氏为昭仪,入主碧霞宫!” “……册封谢氏为昭容,入主清幽宫!” “……册封陆氏为昭媛,入主凝月宫!” “……册封呼延氏为修仪,入主听雨宫!” 贵妃、淑妃、德妃皆为正一品的妃子,其中以贵妃最为尊贵。 而其余的四女,则都是正二品的嫔。 待礼官高声诵读完圣旨之后,台下众妃盈盈拜倒,一片娇声响起。 “谢陛下隆恩——” “平身。” 李承道平淡地说道。 他望向大殿内的姿态各异、花容月貌的七位女子,神色略微有些复杂。 前世尚未来得及成婚便意外死去,这一世上天给他补偿了七位妃子,心中难免感慨。 这时郑观音走下了九层台阶,来到众女面前,从身边太监手中托盘上拿起一件件首饰依次交给七位妃子,然后笑道: “日后你们皆为陛下后宫后妃,当要维持后宫安宁,多诞子嗣,兴旺皇家血脉。” 众女的脸上顿时染上了红霞,越发显得美丽动人了。 “臣妾……遵命。” .. 第一百八十章 第一次临幸后宫 册封完后妃之后,这件令李承道感到头疼的麻烦事才算结束了,他开始专心处理国事。 实际上如今国事也并不需要他怎么操劳,三省六部的机制已经完善,大多数政事都由中书、门下处理,而具体施行交给尚书省门下六部去做即可。 对于政事的处理效率,三省六部的机制无疑是非常出色的。 比如过某地发生水灾,需要紧急拨款调粮,
相关推荐:
天下男修皆炉鼎
小白杨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致重峦(高干)
差生(H)
痞子修仙传
大胆色小子
绝对占有(H)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