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番糊名制一实行,便是你们寒门士子崭露头角的时候了,我来参加会考纯粹只是体验一下。” 乐徐笑了笑,眼里闪过一丝坚定之色,他一定要把握好这一次来之不易的出头机会,成为新科进士! 不仅仅是乐徐,众多寒门士子也都抱着和他一样的想法,全都想要凭借这次会试来改变命运! 他们绝不甘心十年寒窗而最终归为平庸。 在众多士子的期盼之下,贡院的大门终于开了,士子们排好队,依次拜过孔圣文像,然后抬头挺胸地踏入了贡院。 如同进入战场。 .. 第一百八十五章 简在帝心 会试的考试时间要一连持续三天。 三天之中,所有考生都必须呆在各自分配的考间里,吃喝拉撒睡全部都要在小小的考间中进行,这对于考生的肉体以及精神都是巨大的考验。 但是没有人会因此抱怨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若没有经历这等煎熬,怎能堪当大任! 在这样的煎熬之中,三天的考试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贡院。 考试结束的时刻一到,一队队身着黑色劲装,腰别横刀的暗影卫闯入了考场。 “收卷!” 率先走入考场的暗影卫统领一声令下,众多暗影卫顿时四散分开。 然后在众多考生们惊愕的目光之中,暗影卫不管是不是还有考生没写完考卷,直接将每一名考生面前的考卷都给收了起来。 由于暗影卫身上隐隐散发的可怕气势,即便一些考生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是依旧不敢有丝毫阻拦。 将所有考卷搜集完毕,那名统领和现场监考官交接了一下手续,便带队离开了。 “这些人是谁?为何气势如此之可怕。” 出了考场后,乐徐便与王学林汇合了,他看着暗影卫离去的背影,神色敬畏地问道。 王学林身为世家大族子弟,自然见多识广,闻言低声回答道:“这些都是陛下的亲信内侍,名为暗影卫,听说有监察百官、甚至先斩后奏的权利,不属于任何官员管辖,直属于陛下和门下侍中大人。” “没想到陛下此番居然将暗影卫给派出来收卷糊名,看来这次会试的公平可以保证了。” 听王学林说完,乐徐方才了然,同时心里对于那位未曾谋面过的大唐新帝更为感激。 此等君王,方才是真正的明君! …… 皇宫,太极殿。 “陛下,今日会试便结束了,再过五日左右榜单便出来了,臣先在此恭喜陛下。” 贾诩面带笑容,朝李承道拱手一拜道。 李承道闻言不由得挑眉道:“你这话倒是有趣,为什么要恭喜朕?” 长孙无忌闻言接过话口笑道:“自然是恭喜陛下收获一批真正的贤才!” 李承道稍愣,随后哈哈大笑了起来,心情很是舒畅。 此番糊名制若是实行成功,卓有成效的话,他还会循序渐进推进更多措施,慢慢提高天下寒门士子晋升之路,将被世家大族所把持的科考,从他们手里夺回来! “文和、辅机你们可有看中的士子?不妨大胆推测一下有几人会上榜,若是猜对了朕有赏。” 李承道笑着朝贾诩等人问道。 朝廷选拔人才都是从新科进士里挑选的,但是一些真正的人才,早就在科举之前就被朝中一些高官给相中了。 被他们所相中的人才,基本上都是有很大希望能够通过科考的,而且通过后马上就会进行招揽。 “臣比较中意一位叫王学林的士子,来自琅琊王氏,虽是一流门阀子弟,但是自身才华极高,他的文章虽有些华丽虚浮,但乡试时的策论臣看过,很符合臣的理念。” 贾诩最先说道。 长孙无忌也跟着道:“臣看好的士子名为乐徐,乃淮州人士,此人少时便聪慧非凡,文章朴素但胜在平实稳重,策论则十分有见地,而且目光极长远。” “陛下尚在幽州时,他便出过惊人之言说陛下定会在争位之中胜出。” 李承道闻言不由得对这个乐徐来了些兴致,笑道:“那等他成了新科进士,在殿试时朕可要好好考考他,看看卿所看重的这位贤才如何。” 听到李承道的话,房玄龄等人不禁有些感叹这名士子的好运气。 简在帝心,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接着李承道又问了问魏征房玄龄三人,他们各自看好的士子有寒门子弟也有门阀世家的士子。 李承道将这些名字一一记在心里,若真有本事,日后就多加重用。 如今大唐武将不缺,但是很缺乏能臣。 武将平江山,文臣治天下,哪一边的比重少了都会影响国家安稳,后世明、宋两朝就是两个极端的例子。 …… 在太极殿将政事处理完毕后,时辰已经到了中午了,长安宫派来了人。 “陛下,太后娘娘请您去长安宫用膳,她做了您喜欢喝的莲子羹。” 侍女小桃对李承道躬身行礼道。 李承道想了想,自己最近似乎确实没怎么去长安宫见郑观音了,未免有失孝道。 “嗯,朕这就去。” 李承道点点头,然后让太监摆驾长安宫。 …… 长安宫内。 李承道来到长安宫后,发现宫里不只是有郑观音,郑苒也在这里。 “臣妾参见表……陛下。” 郑苒红着脸朝李承道行礼道,虽然已经成为李承道的贵妃将近一个月了,但是她还是有些改不过口。 郑观音则是有些嗔怪地对李承道道:“陛下你怎么来的这么慢,莲子羹都要凉了。” 不过他虽然嘴上责怪,但是却帮李承道盛了满满一碗莲子羹。 李承道坐下后,从郑观音手里接过碗筷,然后对郑苒笑道:“苒儿你在宫里住的可还习惯?若没事的话可以多来陪陪母后,朕政务繁忙,也没有太多时间能闲下来。” 而没等郑苒回答,郑观音便叹了口气,说道:“苒儿天天来陪本宫,本宫倒是没觉得寂寞,倒是承道你都已经将苒儿纳入后宫一个多月了,为何晚上一次都不曾去过苒儿的华清宫?” “噗——” 李承道正在喝莲子羹,闻言差点呛到。 “陛下……” 郑苒吓了一跳,连忙深处小手轻轻拍着李承道的背,然后细心地帮他擦拭嘴边的痕迹。 接着她有些幽怨地看向了郑观音,说道:“母后您就别在陛下用膳的时候说这些了。” 言语之中隐隐有抱怨之意。 郑观音见到郑苒如此心疼李承道的模样,不禁有些无奈地说道:“本宫只是觉得你这丫头被冷落了,帮你出头你反倒怪本宫不是。” “陛下对臣妾很好啊,臣妾没觉得被冷落,陛下前日还来宫里和臣妾一起用膳呢。” 郑苒摇了摇头,真挚地说道。 .. 第一百八十六章 帝王一怒 距离后宫纳妃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 这一个月里,李承道除了没有临幸郑苒以外,其他几位妃子都临幸了一遍,而他去的最多的还是呼延热娜的听雨宫。 至于冷落郑苒……天可怜见他真的没有冷落,时常会去郑苒的华清宫用膳,陪她一起吃饭,毕竟华清宫距离太极殿最近,而且郑苒也有一手好厨艺,喜欢亲自给李承道准备膳食。 若有时候李承道处理政事太晚了,她还会带上夜宵过去,称得上是极为贴心,而李承道对她也很满意。 但是他依旧没有夜宿过华清宫,原因还是因为他现代人的观念无法接受这么小的郑苒。 可郑观音是不理解他这种想法的,十四岁成婚甚至生子在这个时代都大有人在,所以她才觉得李承道冷落了郑苒。 这并不是多管闲事,李承道是她儿子,而古代女人最看重的就是子嗣与传宗接代的问题,李承道放着郑苒不碰,她做母亲的自然要替儿子操心。 “承道啊,那修仪虽然容貌美艳,但毕竟是吐蕃公主,你不可如此宠溺她,若是她先生出子嗣,你让其他妃子如何自处?她的子嗣是没可能继承皇位的。” 郑观音语重心长地说道。 虽说李承道之前曾说过立贤不立长,但毫无疑问的是呼延热娜的子嗣哪怕才德超群,也是不能继承皇位的。 因为呼延热娜只是一名吐蕃公主,她的子嗣若想当皇帝,朝中大臣第一个就会反对。 所以郑观音很担心在李承道的多次临幸下,呼延热娜先生出子嗣。 在她看来最好是郑苒先生皇子,然后借此一举成为皇后才好。 “苒儿太小了,房事……会伤她身子的。” 李承道颇为尴尬地解释道。 郑苒闻言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抓着李承道的手说道:“陛下,臣妾、臣妾不怕的……能为陛下诞下子嗣为重。” 说完这句话,她已经是玉面通红了。 这世间的情话本就不多,一个女子的脸红,便胜过千般告白。 看着郑苒楚楚可爱的脸庞,李承道伸手捏了捏她白皙的鼻子,无奈道:“朕知道了,用膳吧,待会莲子羹都要凉了。” 他这句话便已经算是应承下来了。 郑观音顿时放心下来,而郑苒心中颇为羞涩,但也有隐藏不住的欣喜。 …… 在长安宫吃完那顿饭后,李承道当夜便夜宿华清宫,总算是让郑苒了了一桩心愿。 只是苦了李承道,因为要顾忌郑苒的身体,不得不小心又小心地动作。 但是即便如此,郑苒还是几天没有下床,晚上也不能服侍李承道,为此还泪眼婆娑地着朝李承道请罪,很是自责。 而李承道又能说些什么呢?只能好生安慰,然后让宫女们细心照顾郑苒。 …… 五天的时间很快便过去了,在无数士子们的期待下,会试的榜单终于出来了, 成绩出来的当天一大早,贡院外就聚集了许多考生,等待着考试成绩的公布。 无数考生心里都紧张无比,尤其是寒门士子,一个个万分紧张,同时隐隐十分期待。 因为今天公布的榜单,就是他们十年寒窗苦读的结果! 在观看成绩的人群之中,乐徐和王学林也赫然在列。 其实王学林没想着来的,是乐徐一大早就将他从被窝里给拉了出来,赶过来等着出结果。 “有什么看的必要啊,宏远你肯定榜上有名的,等着报信官来驿馆找你不就行了。” 王学林睡眼惺忪地说道。 “我一定要亲眼见证我上榜的那一刻!” 乐徐眼里有着难以掩饰的激动之意,语气坚定地说道。 王学林闻言便只好陪他一起等。 差不多等了半个时辰,一队劲装横刀的暗影卫才来到了贡院外,将榜单张贴了出来。 所有的士子们按捺着紧张的心情,开始在榜单上寻找自己的名字。 乐徐手心里满是汗水,死死盯着榜单,在上面来回扫视,搜寻自己的名字。 他在上面看见了王学林的名字,然而不论他怎么找,无论是明经科的榜单还是进士科的榜单,都没有他的名字! “我……落榜了。” 乐徐只觉得脑海里一片空白,周围的全部声音都在远去,身上的气力仿佛也跟着消失了。 十年寒窗苦读,如今一朝成泡影! 他拿出了自己最好的状态去考试,他有十足的信心能考中,但依旧是落榜! “不可能!我都上榜了,你怎么可能没上榜?肯定是填漏了!” 王学林比乐徐还要焦急,死死盯着榜单想从上面找到乐徐的名字。 而乐徐将无神的目光看向了榜单上的一个个名字,然后嘴角不由得浮现一丝讥讽的笑容。 那些名字……都是些世家子弟。 “原来如此,所谓的公平,也只是虚言么?” 乐徐自嘲一笑,转身离开。 …… 会试榜单一出,无数落榜士子在贡院外嚎啕大哭,也有考中的士子欢呼雀跃! 他们的悲伤、他们的喜悦只有他们能懂! 此次会试考生过千,然而上榜者仅仅只有七十一位! 更加令人感到难以置信的是,这七十一位上榜士子,其中六十三位都是世家子弟,仅仅只有八位是寒门子弟! 更重要的是,寒门子弟上榜的全部都是明经科,进士科一人未有。 这个结果,让无数寒门士子们都觉得难以置信,甚至于怀疑自己。 已经采取了糊名制,但是他们寒门子弟依旧是上榜者邈邈,难道他们寒门士子是真的不如那些世家子弟吗? 那他们十年寒窗苦读又有什么意义? 无数士子都为此失魂落魄,一夜之间长安各大酒肆青楼里,多了无数失意买醉的落第士子。 而另一方面,会试成绩榜单出来后,也被第一时间送往皇宫。 …… 皇宫,御书房,气氛一片冰冷僵硬。 贾诩、长孙无忌、魏征等人跪在地上,沉默着一言不发。 李承道看着手里这份会试的上榜士子名单,脸色无与伦比的阴沉。 他将这份榜单直接甩在了贾诩的脚下,冷冷道:“此事,朕要一个交代!” “给天下士子的交代!” .. 第一百八十七章 朝堂震荡 这次的会试结果,让李承道感到出奇的愤怒。 整整七十一名榜上有名的士子,居然有六十三位都是出身于各大世家门阀的子弟!而寒门士子仅有八名上榜,,而且还都是次等的明经科!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从这一句话里,就可以看出明经科和进士科哪个更具有含金量,哪怕是朝廷任命官员,也是优先从考中了进士科的士子之中挑选。 在采取了糊名制的前提下,今年的进士却依旧被世家子弟所垄断,这说明什么? 说明寒门子弟不如世家子弟么?说明世家子弟普遍要比寒门子弟的才华高么? 都他妈放屁! “寒门士子十年寒窗苦读,历经艰辛参加会试,为求光宗耀祖,出人头地。” “朕有感于科考的不公平,特下令采用糊名制,杜绝世家垄断进士的局面,尽量为天下士子创造一个公平的科考环境。” “现在仅有可怜的八名寒门士子考上了明经科,这种事情说出去你们信吗!” 李承道脸色十分难看,眼神是前所未有的冷厉。 “贾诩!” “臣在!” 贾诩立刻回应道,哪怕低着头,他也能感觉到李承道身上散发的怒意。 陛下这一回……是真的震怒了。 “此事朕交给你,给朕查的清清楚楚!不管你用任何手段,只给你三天时间!” “三天若查不出,你自己将暗影卫交还给朕,朕交给其他人去掌管!” 李承道的声音戾气十足,完全没有半点平时的平和之意。 然后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马上将此次公布的科考成绩撤回,宣布作废,等彻查清楚之后再重考一遍!” 听到李承道的话,魏征顿时一惊,开口道:“殿下,若是这么做,于朝廷颜面和威严有失啊!” “若是不这么做,那朝廷在天下士子心里的威严和颜面才真的没了!” 李承道冷哼一声,甩袖离开了御书房。 等李承道离开之后,贾诩方才从地上站了起来,他拍了拍袍子下摆的灰尘,淡淡道:“各位大人,在下也先走一步了。” 说罢也离开了御书房,只留下了长孙无忌等人。 “这下子事情大了,陛下杀心已起,此事无法善了了。” 杜如晦摇头说道。 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李承道如此震怒,心里说不畏惧那是假的,他总算体会到了何为伴君如伴虎。 长孙无忌面无表情地说道:“陛下都下令采用糊名制了,那些家族还不老实一阵子,还和以前一样猖狂,得到任何下场都是他们自找的。” 然后他看了众人一眼,说道:“我劝各位这段时间有任何人求助上门,最好都一概不理,贾大人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他是真正忠于陛下的鹰犬,是不会念什么同僚之情的。” 众人之中,唯有贾诩最令长孙无忌感到忌惮。 贾诩的事迹他都有所了解,这位提出了突厥绝户毒计的谋士,实在是顶可怕的人。 …… 在会试成绩发出不到一天的时间内,朝廷礼部便匆匆发布通告,宣布此次会试有舞弊之嫌,所有成绩全部作废。 并且李承道还御笔亲写了一份旨意,令人公示在贡院之前。 “朕会给你们一个交代。” 这份告示非常简单,简单到只有一句话。 但是就是这么一句话,却蕴含着无比的坚定的决心与力量! 无数寒门士子们在看见这份当今唐皇亲自写的告示后都心情复杂,更有甚者直接失声痛哭了起来。 这次科考榜单出来后,和往年没什么区别的结果让无数寒门士子都寒了心,都觉得李承道下令实行糊名制不过是做做样子,根本没打算给他们创造什么公平的考试环境。 但是李承道用行动表明了他的立场,废除成绩、彻查舞弊,并且言明会给天下士子一个交代。 身为皇者,金口玉言,他既然说会给所有士子一个交代,那么就肯定会做到! “陛下是站在我们寒门士子这一边的!” “我等士子十年寒窗苦读,怎会比不上那些世家子弟!怎么会一人都没考中进士!” “我相信陛下会严查会试舞弊,还天下士子一个公道!” “严查舞弊!还我公道!” …… 士子们群情激奋,一个个又重新燃起了信心。 李承道无论是个人魅力还是自身威望,都是君王中少有人能企及的,他亲口做出的承诺迅速便赢得了所有寒门士子们的信任,他们都坚定李承道会帮他们找回公道。 寒门士子憋屈太久了,他们没法和世家大族们争,如今好不容易有一位足够分量的大人物站在他们这边,他们焉有不支持的道理? 就在会试一事闹得满城风雨之际,贾诩也带着暗影卫展开了他的行动。 …… 周府。 会试舞弊一事爆出后,周深第一个便慌了。 “怎会、怎会如此……他们不是保证没有问题的么?怎么连陛下都亲自关注此事了?现在到底该怎么办……” 周深在书房里急的团团转,心里万分慌乱。 当时吴翰林找上他时信誓旦旦地跟他保证,此次舞弊绝对不会出问题,让他尽管放心。 然而成绩刚刚出来一天,便直接令宫中的那位震怒了,他现在真是万分后悔自己为什么要答应此事。 “不行,此番陛下如此震怒,暗影卫定会出动,我身为主考官肯定第一个被怀疑……得快去找吴翰林商量,否则一切都晚了。” 周深一边说着,一边直接朝着书房外面走去。 但是他刚刚走到门口,书房房门便直接被人给粗暴地踹开了。 一队身着黑色劲装、腰别横刀的侍卫直接走入了书房,将他给团团围了起来。 紧接着,一名容貌俊朗的儒袍男子走进了房里,然后朝他笑道:“周大人,这是打算去哪儿啊?” 看见这个儒袍男子,周深的腿顿时便软了,苦涩道:“贾、贾侍中……” 眼前这人不是贾诩又是谁! 贾诩淡淡一笑,道:“关于科举一事,本官有些问题想要问一问周大人,其他各位考官也被本官请回去了,周大人也随本官走一趟吧?” 听到此言,周深顿时瘫软在地,然后在贾诩随手一挥之下,被暗影卫架出了书房。 .. 第一百八十八章 杀到世家胆战心惊 暗影卫并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因此他们目前是与大理寺合并在一块,但是并不受到大理寺调动便是了。 周深等主考官被抓之后,便被直接押送到了大理寺进行关押,而贾诩则是亲自负责审讯。 地牢之中。 周深被绑在刑架上,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惊恐之色,口中还不断喊道:“贾大人,舞弊一事真的与我无关啊贾大人!我冤枉啊贾大人!” “冤枉?咱们先不说这个,先看看周大人的家产吧。” 贾诩坐在椅子上,闻言不慌不忙地拿起一旁桌案上放着的一张纸,然后故作惊讶道:“哟,周大人真是家产颇丰啊,家里搜出来的白银就高达一百万两,还有房契田契六十余亩,啧啧,可比本官有钱多了。” “不过本官很好奇,周大人身为礼部侍郎一年俸禄不过两千两,至今满打满算也才做了九年年侍郎,哪里来的这般家产?” “我……” 周深刚想解释,贾诩便伸手制止了他。 “哎,等一下,先别急着解释,本官还没说完呢,咱们再来谈谈科举舞弊一事,周大人看一看这份考卷,这是来自范阳卢氏的士子,卢玉树的考卷,他也是此次的新科进士。” 贾诩将一份考卷拿了起来,然后继续说道:“据本官调查,范阳卢氏曾在年初在长安赠给了周大人一处宅邸,不知道卢氏为什么这么大方?” 周深额头上流下一滴冷汗,狡辩道:“我收了卢玉书为学生,学生给老师拜师礼这没问题吧?” “没问题,当然没问题。” 贾诩点了点头,脸上笑容不变,拿出一张又一张试卷。 “清河崔氏、河南源氏、京兆杜氏、河东裴氏……这些皆或多或少给予过周大人好处,而巧的是此次他们家族的士子皆成了榜上有名的进士。” “周大人如此了得,收的学生全部都成了进士?没想到天下竟有周大人如此名师,真是我大唐之幸啊。” 贾诩虽然是在笑,但是语气却让周深感到冰冷刺骨。 周深硬着头皮,咬牙道:“这又如何?他们才能过人,本官只是举贤不避亲,难不成还能看见人才不录用吗?” “那你给本官解释一下,这些试卷在策论一答上,几行文字的首个字连起来是他们的名字是怎么一回事!” “把名字藏在策论回答中,你以为这种手段能瞒得过本官?!” 贾诩神色狰狞,一把抓着周深的头发,目光直直地看着他,眼中满是深深的杀机。 “给你一刻钟时间,将所有名单以及牵连的家族供出来,本官可饶你家人免去充军之苦,否则不仅你要死,你九族也要被全部诛杀!!” 贾诩的忽然爆发,不仅令周深感到惊恐,监牢里的其他几位暗影卫也都很是吃惊。 因为他们从没有见到贾诩如此暴怒过,更别提直接动手这么有失身份的事情了。 但是他们哪里知道,贾诩本就是寒门士子出身,最恨这种事情,而此次李承道交给他糊名保证科考公平又被弄砸了,他心里的怒火早就压抑不住了。 周深完全被贾诩展露的气势给震惊到了,贾诩眼里的杀意让他毫不怀疑若是他再敢隐瞒,对方会直接杀了他。 而他的家人族系,也尽将会被全部诛杀! “我……招。” 最终在贾诩给予的压力之下,周深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了。 他自知是必死的,贾诩也没有任何放过他的意思,但是他若是不招的话,他的家人家族都会被牵连。 在极看重家族血缘的古代,家族是比自己生命还要重要的东西,所以周深不敢不招。 答应招供后,周深直接将吴翰林交给他的那份名单给坦白了出来。 而拿到这份名单后,贾诩的神色更是难看。 六十三位大家族的士子,竟然有五十四位都是依靠关系,仅仅只有九位是凭借真才实学考上的! 而九位士子其中一位,便有他所看好的来自琅琊王氏的王学林。 拿到名单的第一时间,贾诩便派暗影卫去抓捕吴翰林,这位负责联系各大家族的掮客无疑是最好的人证。 但是当暗影卫赶到吴翰林的宅邸时,发现他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后背插着一把匕首。 被灭口了。 …… 皇宫,御书房。 “人证被杀了?” 听到贾诩的禀报,李承道目光骤然变得锐利了起来。 贾诩跪在地上,点头道:“是的陛下,但是臣已经从周深所招供的名单之中,整理出了一份参与此次舞弊事件的世家名单,共有十三个世家参与其中。” 这个数字令李承道目光越来越冷,说道:“都有哪些世家?” 感受到李承道语气里的不善,贾诩顿时有些犹豫了,踟躇片刻后方才说道:“陛下,这些世家虽然可恨,但是陛下不可轻举妄动,因为没有直接的证据,而且影响太大了……” “说!” “以清河崔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等五姓七望的世家为首,其余还有京兆杜氏、河南源氏……等总共十个世家。” 贾诩低头道。 李承道闻言怒极反笑,道:“好嘛,敢情科举不是为朝廷选材了,而是成为了他们这些世家大族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的地方!” “传朕命令!此次所有参与到舞弊一案中的士子,全部关押下狱,按大唐律法治罪!” “既然他们想玩,朕就陪他们好好玩玩!” “世家如此猖狂,朕就要杀到他们胆战心惊!” .. 第一百八十九章 朕亲自出题筛选人才 会试舞弊一案的结果很快就下来了,李承道的雷霆手段,令无数人都感到震惊。 以礼部侍郎在内的五位主考官落马,被抓了起来,而且此番所有上榜的考生里,居然有五十四名都参与到了舞弊之中! 这个数字,不可谓不让人感到震惊,同时也揭露了科考到底有多么腐败黑暗! 但让无数寒门士子大快人心的是,五十四名舞弊士子全部都被李承道下令捉拿入狱,移交大理寺审理,同时剥去了身上的全部功名! 而在处理完这些舞弊的士子之后,李承道便开始着手对科举的第一步改革了。 为此,他特地将贾诩等一种心腹都召集在一起来商议。 “今年会试要重新举办一次,朕亲自来出考题,这是朕新拟定的考卷,诸位爱卿都看一看吧。” 李承道说道,让太监将准备好的考卷给呈了上来。 “陛下亲自出考题?” 魏征有些讶然,但是更多的却是好奇。 而贾诩则早已拿过一份卷子到手里进行观摩了,而只是看了几眼之后,神色顿时变得有些古怪了起来。 长孙无忌等人见状也纷纷开始看这份李承道拟定的考卷,然而看了过后,他们的神色也顿时变得古怪了起来。 因为李承道所拟定的这份考卷,不同于他们以往所看见的任何一份考卷,实在是太古怪了! 李承道所出的这份考卷,分为《刑律》、《数算》、《工冶》、《兵法》等数个大类,而命题采用得分制,每一题都有固定的分数,总分是是一百分。 而这些题目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 就拿《刑律》开头第一题来说,就很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 长孙无忌张着嘴,目瞪口呆。 这是什么题目?考题中那名县令怎么就『一眼看穿了人犯』了?那名县令简直就是神断啊。 房玄龄有些不确定地说道:“应该是无赖吧,市井之徒行凶抢劫的嫌疑最大。” 而李承道闻言只是笑而不语。 “是云游僧。” 贾诩稍作思索后,直接给出了答案,“云游僧是假扮的,打湿的衣衫可以换,但是头发却不容易干,他定是将头发削去了,因为题中所言当夜暴雨,所追捕的抢劫者肯定也是浑身湿漉。” 贾诩解释完后,众人方才恍然大悟,然后便是觉得尴尬。 然而这还只是第一题罢了,后面的题目更加凶残。 如第二题: 又如《数算》类里的题目, 《兵法》的题目,直接在纸上画了一张地图,要求考子结合地图上的地貌,率领若干的兵卒攻克一座山寨,要求写出具体的过程。 《工冶》的题目与此类似,比如有一题也在题目下画了一张地图,主题是挖掘河渠灌溉村田。 其中,题目出现了两种劳力,村民以及“雇工”,两者的区别在于,村民免费但是挖掘的效率不高,而雇工虽然需要每日给予工钱但效率是村民的两倍。 最后,题目要求考子以『最快』、『最省钱(要求在限期内)』、『最合理』三个方针下,在规定日期时限内,分别计算出村民与雇工的数量,以及花费情况。 …… 诸如此类,五花八门,彼此之间不着干系,令人根本摸不着头脑。 纵使长孙无忌等人都是智谋超绝的人物,也被这份试卷里的题目给完全搞晕了。 “陛下这份试卷,实在是、实在是……” 长孙无忌满头大汗,他在心里试着答了一份这卷子,最后发现居然连五十分都拿不到! 而魏征则是忧心忡忡地拱手说道:“陛下,恕老臣直言,若是用这份试卷所考校士子,恐怕筛选出的尽是一些拥有小聪明之人,真正的国之大才根本难以选出啊。” 贾诩倒是不慌不忙,袖手而立笑道:“这一点陛下应该早有考校了,陛下就不要再和臣等卖关子了吧?” 他跟随李承道的时间最久,自然深知其性格,不会看不出这份试卷其中的缺点的。 果不其然,李承道笑着道:“这一点朕自然有所考虑,这些题目,都是朕
相关推荐: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醉情计(第二、三卷)
差生(H)
凄子开发日志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天下男修皆炉鼎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屌丝的四次艳遇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