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未来打算增设的科目,此番暂时施行下去。” “另外试卷分为甲、乙两卷,一份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策论》的综合科目,是由礼部草拟的甲卷。” “而朕拟定的这份是乙卷,主要挑选有特殊才能的人,即便甲卷成绩不理想,也能根据他们乙卷的成绩推送到六部里相应的官职上去。” “甲乙两卷的成绩相互独立,分设两榜,士子选其中一份试卷作答即可。” 李承道的一席话,让众人颇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而贾诩更是眼睛一亮,拍着大腿叫绝道:“妙啊!陛下好计策!” “甲卷可筛选治国大才,而乙卷则是可以挑选实干的人才!” “士子或许没有治国之能,但是谁又敢肯定他们在刑律、兵法、工冶、数算这方面没天赋呢?” “陛下此举,是真正做到了使贤才不遗于野!最大程度地将人才筛选出来!” .. 第一百九十章 天子门生,寒门士子沸腾! 在场的众人谁都不是愚蠢之辈,贾诩一句话后就将他们给全部点醒了。 是啊,世间上的人才何其之多,通过当下的科考方法,真的能将所有人才给全部筛选出来吗? 答案是否定的。 有人可能在读书一途没有他人出色,但是他或许就在刑律一途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天赋! 若是这般足以堪当一方县官、治一方太平的人才因为不擅读书而被筛选下去了,那会是多么可惜? 李承道甲乙两份试卷的举措,则尽可能地杜绝了这一缺点,避免人才流失! 想明白后,长孙无忌等人简直对李承道佩服的五体投地。 “没错,只要是乙卷成绩足够出色,就可以直接将他们安排到六部里去工作,或者直接出任地方县官。” “甲乙两卷,此番会在会试之中进行试用,若反响不错的话,那就推行至乡试,日后均采用这种考试方法。” 李承道点头说道。 “陛下圣明!此举造福我大唐万代!” 魏征佩服万分地说道,朝李承道大拜而下。 长孙无忌忽然开口说道:“陛下之前所言增设科目........莫非就要增设这些科目?” 他敏锐地察觉到了李承道的意图。 “朕是打算重新整顿科举,后续朕会一步步去做的。” 李承道继续说道。 “朕决定对殿试进行改革,会试前二十名,朕会亲自面见他们,并且对他们进行考校。” “除此之外,殿试第一名,授予状元之称,赐科举第一甲牌匾、修状元牌坊、赏状元仪仗,允游街长安之荣,通报天下,永载大唐史册。” “殿试第二、第三名亦授予榜眼、探花之衔,可与状元共同游街。” “前五名可直入三省中枢,剩余殿试考生亦可优先入六部择仕。” 李承道说完后,将目光投向了众人,问道:“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目前是还没有出现的,也不存在状元、榜眼探花等头衔,这些都是到了女帝时期方才设立。 而李承道想要对科举制进行改革,必定少不了改革殿试。 听到李承道的话后,贾诩等人全部都震惊了。 “状元……这是何等的荣耀!” 房玄龄脸色通红无比,声音都戴上了颤抖之意。 光是听李承道说,他就感觉到一阵热血沸腾。 天下士子苦读是为了什么?为了光耀门楣!为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而所谓文无第一,但是李承道却给出了第一! 只要你能取得状元,那么你便是所有士子中的头名,并且会直接载入大唐史册,且直入三省中枢! 光耀门楣、青史留名、治国安民,三样全部都做到了! 听到李承道的话后,众人简直对当今以及以后的士子们羡慕嫉妒死了。 试问哪个文人能拒绝的了状元这等殊荣? 若是能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绝对要去争一争这个头衔。 见到贾诩等人全都默然不语,李承道不由得皱眉问道:“怎么了,朕提出的改革方法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么?直接提出来便是。” 众人互相看了一眼,最后由杜如晦不是滋味地说道:“臣等只是在想,若是陛下这等人物再再早生个几十年就好啦,我们也想拿到状元的殊荣啊。” 他这话说出了众人的心声。 实在是太羡慕了。 …… 李承道所拟定的改革方案,很快便通过了贾诩等人的一众认可,然后由礼部迅速拟定新的甲卷,紧接着向所有士子公布了重新举行会试的消息。 并且李承道还亲自写了一篇谕旨告示,说明此次会试与以往的不同之处。 “……此次会试分为甲乙两卷,甲卷礼部所拟,乙卷朕所亲拟,所有士子选择其中一份作答即可,榜单亦分为甲乙双榜,双方成绩互不干涉。 上次会试舞弊一事,此乃朕之失察,令天下士子蒙不公之冤,此后凡会试,皆由朕临时挑选主考,此外会试试卷的审阅、押送,皆由朕之亲卫负责监视。” “另外,于会试之上设立殿试,会试前二十名由朕亲自召见,殿试第一名,授予状元之称,赐科举第一甲牌匾、修状元牌坊、赏状元仪仗,允游街长安之荣,通报天下,永载大唐史册! 殿试第二、第三名亦授予榜眼、探花之衔,可与状元共同游街。 前五名可直入三省中枢,剩余殿试考生亦可优先入六部择仕。 朕诚愿天下所有士子都能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愿诸君能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与诸君共勉!” …… 这份谕旨告示,蕴含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也另无数士子都为之振奋! “陛下亲自出卷!而且会于殿上亲自考校前二十名的士子!!” “我等皆是天子门生!” “陛下钦点头名为状元,并且直入三省中枢,这是何等的殊荣!”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治国平身安天下,此乃我辈文人之理想!” “我一定要夺得头名!” …… 贡院告示前,无数寒门士子情绪激动万分。 而乐徐和王学林也是他们其中之一。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王学林看着谕旨后面那句话,心中蓦然燃起一股前所未有的热血。 他猛然看向了身边的乐徐,眼神坚定道:“宏远,此番会试我要认真了,我不会让着你的。” 王学林自身的才华也是极高,不亚于乐徐,不然他也不会在没有舞弊的情况下就考中进士。 一向惫懒的他,此时心中的热血也被点燃了。 “我也不会相让的!” 乐徐深吸一口气,语气十分坚定,他又何尝不是对那状元一衔感到向往无比? 若真为状元,那才是真正的光耀门楣! 两人相视一笑后,一起转身离开了人群。 .. 第一百九十一章 世家猖狂:杨广就是他李承道的下场! 清河,崔氏族会堂。 今天所有崔氏的嫡系一脉族人和族老们尽皆到场,将整个族会堂做得满满当当。 而除了这些人以外,还有一些来自于其他家族的族长或者代表。 而其中,便有卢、王等五姓七望之中的两家,此外各大一流门阀也尽皆派了人过来。 这么多顶级世家聚在一起,着实是一件非常罕见的事情,但是若是贾诩在这里看见这些各个世家代表的话,定会冷笑一声。 因为这些世家们,全是与科考舞弊案相关的世家! 而他们今日聚在一起所讨论的,自然也是和这件事有关的话题。 清河崔氏作为五姓七望之首,唯有他们才有能力与足够的威望将这么多世家给聚集在一起。 在座的所有人尽皆衣衫华贵,气度不凡,然而此时众人的目光全部都聚集在了坐在堂中首位的那个老者的身上。 清河崔氏的家主——崔巍! “今天很感谢各位能给老朽一个面子,来我清河崔氏一聚,老朽先在这里谢过了。” 人都到齐之后,崔巍开口说道,朝众人微微低头致谢。 众人连道不敢,唯有卢氏家族的家主冷哼一声,不耐烦地说道:“崔老儿,别玩这么虚伪的一套了,现在我们所有家族族里的出色子弟都被下狱了,这件事你打算怎么给我们一个说法?” “当初你写信拉我们一起参与此事的时候,可没有说过会是这样的结果,你不是保证不会出事吗?” 范阳卢氏是不弱于崔氏的大门阀,再加上崔巍组织的科考舞弊败露一事,所以卢氏家主对崔巍根本没什么好脸色。 最最重要的是,此番被下狱的士子里有他的亲儿子。 卢氏家主如此不给颜面质问,但崔巍却没有什么生气的意思,坦然说道:“此事却是是我的失算,我没想到那位陛下居然真的敢彻查此事,在座的各位也没有谁能料到。” 崔巍之所以敢、之所以能联合这么多家族参与舞弊案,是因为所有人都不认为李承道居然敢真的打压世家,将科考的主导权从世家的手里抢回来。 糊名制一事,直接动摇了世家对于科考的把控,大多世家原以为李承道只是做做样子,不会过于认真,但是现在发生的一切已经远超他们的预料了。 “现在不管是谁的过错,当务之急应当想办法将我们各自家族里的人从大理寺里捞出来才行,不然若是真的按大唐律办,他们都是要被发配边疆的。” 太原王氏的家主叹了口气,满脸疲惫之色。 他年龄很大了,一路跋涉至清河,可谓是极为劳累,他真的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参与到这件事里去,不然凭借他那孙子的才华,取进士并不太难。 结果现在功名全丢了不说,人还在牢狱里受苦。 他开口后,顿时得到了其他世家代表的赞同与附和。 “是啊,我族侄还在牢里,现在根本联系不上。” “大理寺被陛下的暗影卫看管着,陛下这次真的不打算轻饶此事啊。” “我刘氏长房嫡系就这么一根独苗,他若是发配边疆了我刘氏该如何?” …… 这些世家家主或者代表的语气里有着掩饰不住的担忧。 他们之所以会如此重视那些被下狱的家族子弟,是因为那些人不是和他们血缘很近的亲人,便是被他们寄予厚望的家族后辈。 被选中保入科举入仕为官的世家士子,无不是各个家族之中年轻一辈的翘楚,受到整个家族的重视,否则怎么会花费那么大力气保他们入仕为官? 听到众人的嘈杂声,崔巍的眉头一皱,沉声道:“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在关心这些?老夫的孙儿也在牢狱里,但是现在老夫更担心的还是咱们各个世家的未来!” “你们没有打听道那位皇帝最新下达的命令吗?他开始对科举动手了!要将科考入仕的权利从我们这些世家的手里给彻底夺回去!” “孰轻孰重,你们到现在还分不清?!” 崔巍的语气里,带上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怒意。 他当然吃惊李承道不顾影响把所有参与舞弊的士子给下狱的事情,但是更让他感到震惊乃至于恐惧的是李承道紧接着的一系列举动! 改革科考,择优而仕! 从此以后,科考入仕不再是他们世家所有享有的隐藏特权! 此言一出,整个族堂内顿时安静了下来,众人的脸色皆十分复杂。 “我不相信他敢这么做。” 卢氏家主冷冷说道,神色十分冰冷。 “李承道要是真的敢改革科举,他得罪的便是是天下所有世家!即便他身为皇族、有李氏和郑氏的支持又如何?他要是敢侵犯所有世家的利益,杨广就是他最好的下场!” 杨广开创科举以及进士科,从民间选拔人才,便是触动了各大世家的利益。 他想用征讨高丽的手段来消耗世家实力,但是却反遭背刺,从而失败,最终为隋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这次科举便让给他来整顿,事后我们朝他服个软然后他放人也就罢了,若是他真的敢对科举制度出手……呵,大不了再换一任朝代罢了。” 卢氏家主的言语十分狂悖,甚至是大逆不道。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若全部世家联合起来,改朝换代真的不是难事。 王朝只是暂时,世家门阀才是永远的传承! 然而崔巍却冷笑道:“你觉得以李承道的性格,他会这么简单便放弃对科举的改革?” “只要你们眼睛不瞎,都能看出李承道的野心有多大,他比杨广的更可怕,此番科考若真让他举办成功,那么下一步他绝对就是正式改革科考制度,我们也将永久失去把控科考的权利!” “我们必须要进行抵制,绝对不能让他这么继续办下去!” 崔巍的语气斩钉截铁,充满了坚定和决绝之意。 “那你打算怎么办?” 王氏家主皱眉问道,不仅是他,其他各大世家的家主们也有所动摇了。 因为李承道若是真的想要改革科举,那他们绝对不能坐视不理! 崔巍眼中精光一闪,沉声道:“联合所有世家,向朝廷施压!” .. 第一百九十二章 这天下,是朕的天下! 在崔巍以及崔氏的领头之下,所有参加此次会议的世家们全都同意了联合施压一事。 不仅如此,以崔氏、王氏、卢氏三家五姓七望大世家为首,开始暗中散布消息,号召其他顶级世家门阀们一起联合起来向朝廷施压。 李承道欲改革科举、将入仕的权利从世家手里抢回来的消息,如同一枚深水炸弹,在各大世家之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同为世家,他们明确清楚入仕权利对于世家而言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家族的传承和兴旺! 谁都知道将入仕权利放开面向天下平民,对于国家而言有着极大的好处,可以为国家筛选大量优秀人才,但是知道归知道,世家大族们却绝不可能同意! 因为一旦开放科举入仕,那么将会有大批新兴寒门士族势力崛起,而受到世家长久以来压制的寒门士族,必定会对世家势力无比敌视! 他们会依仗着皇帝、忠于皇帝,从而迅速占据高位,对世家大族们进行打压。 因此崔氏等几大顶级门阀为首的世家们站出来后,便纷纷有二十多个大小世家参与联合。 世家之所以强大,因为他们在地方经营许久,势力根深蒂固,而且在朝中大部分官员也是属于各个世家的,地方官员有很多更是如此。 此外为了减少赋税,每一个世家在自己的地盘上都隐藏不报的有上万甚至数万的人口!这绝对不是空谈! 而且世家在地方拥有大量的土地,以至于各地的税赋都需要经过世家之手从而转交朝廷。 若是世家拖着赋税不交,那么整个大唐的税收都要减少一半! 多么可怕的数字。 世家大族联合起来的力量足以威胁到皇权!这也是为什么皇帝对世家又恨又感到无可奈何的原因。 在崔氏等大世家的联合之下,朝中有很多官员上谏要求取消科举改革。 此外各地官员也有消极怠职,同时各地原本该交的税赋,也是一拖再拖,不上交给朝廷。 甚至有地方民众聚众和抗议,要求取消科举改革。 这些事情影响极大,奏折如同雪花一般飞到了门下省,要处理的任务量比以往多了几倍不止,让门下省官员们苦不堪言。 各个世家联合起来的力量是强大的,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的最可怕的隐形力量! 他们的根系遍布整个大唐,从横交错在一起,形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势力网。 如今这份隐形力量,终于展现出了他们庞大无比的一面。 而这展现出来的力量,令整个大唐都陷入了动荡之中。 ......... 皇城,华清宫。 李承道今日没有处理政务,或者说他一连数日都没有处理政务了。 御书房那边堆起来的奏折恐怕得有一人高,但是他根本不用看,都知道这些突然暴增的奏折里有些什么内容。 各大世家联合起来向朝廷施压的事情,他已经知晓了。 花园里,李承道躺在被园丁精心修剪过的草坪上,将头枕在了郑苒的腿上晒着太阳。 深秋已至,秋日暖阳最为惬意,李承道晒着太阳享受着郑苒的按摩,嗅着鼻尖隐隐传来的幽香,竟是有些乏困。 “陛下,这几日您都没去处理政务,真的好吗?” 郑苒有些担忧地问道。 李承道闻言随口答道:“现在那些世家正在闹呢,就先随他们闹去吧,朕刚好清净几天。” 说到这里时他睁开了眼睛,笑问道:“怎么,嫌朕烦人了?” 郑苒俏脸通红,连忙解释道:“不是,陛下陪着臣妾,臣妾自然是高兴的,只是......” 她担心李承道一直呆在她这里,会被人指责贪恋后宫美色而荒废国事。 但是她哪里又会知道,李承道并不是在这里无所事事,而是在静等消息而已。 “那不就行了。” 李承道打断了她的话,捏了捏她有些婴儿肥的白皙脸颊,笑着说道。 成为女人之后,郑苒看起来也要更加成熟了几分,隐隐开始摆脱萝莉的范畴了。 这样的一幕,周遭的太监宫女只当没看见。 就在这时,一道恭敬的声音传来:“陛下。” 李承道抬眼看去,一名暗影卫走不知何时来到了花园里,在草坪外单膝下跪行礼。 “调查的如何了?” “禀陛下,参与对朝廷施压的世家门阀、官员已经全部查清,名单在此,请陛下过目。” 这名暗影卫将一份名单双手递了过去,郑苒接过后拿给李承道看。 “二十二家世家啊,倒是真不少,看来要好好杀一批了。” 李承道淡淡说道,这平淡的话语却令在场的所有人都背后一寒。 “文和呢?” “侍中大人正在按照陛下的吩咐联合其他世家家主,目前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特让卑职来问陛下何时动手。” 暗影卫统领答道。 “罪证搜集完毕没有?” “禀陛下,已经全部完成,谋反罪证充足。” “是吗……” 李承道睁开了眼睛,然后从郑苒的怀中起身,轻轻将粘在龙袍上的一根青草弹去。 “为首的三家不留,其余世家挑几家动手,打压一批,拉拢一批,震慑一批,至于朝中参与此事的官员......让贾诩自己看着办。” 李承道面无表情地说道,眼睛微微眯起看向了远方。 “是时候提醒一下他们,这天下......” “是朕的天下!” ......... 君已入瓮。 .. 第一百九十三章 覆灭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 距离崔巍联合二十多个世家一起向着朝廷施压,如今已经过去了十多天了,但是朝廷那边根本没什么反应。 那位年轻的大唐皇帝,既没有对此表现出震怒的意思,也没有向他们世家服软妥协的意思,总而言之就是四个字——沉默以对。 而这种沉默,不知道为什么,让崔巍隐隐感觉到了一种极大的不安感,就像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平静一般。 崔府,书房里。 崔巍喝着参片泡的茶,眉宇之间有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之色。 为了促成各个世家进行联合,他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同时还要策划联合施压一事,不然各大世家力量使不到一块去,难以对朝廷造成真正的麻烦。 “唉。” 喝了参茶,崔巍的精神好了一点,但是放下茶杯后,他却忍不住叹了口气。 在一旁侍奉的大儿子崔峰见状不禁开口道:“父亲,您为何这般忧心,现在一切不是进行的很顺利么。” “朝廷现在沉默以对,估计那位陛下也在纠结,照这样下去,再过不了多久他就会向我们妥协了吧?” 崔巍摇了摇头,说道:“就是因为进行得太顺利了,我才感到担心,我总觉得李承道不应该是这般反应。” 李承道北击突厥,西伐吐蕃,内平乱世,这般武功盖世的帝王,再加上年纪轻轻,这般沉默完全不似他的个性。 崔巍甚至都做好了李承道大开杀戒的准备,和各大世家商量好了,若是李承道真的不肯妥协,出兵镇压,他们就联合起兵推翻李唐皇权,推举新的世家上台。 二十多个世家联合起来,绝对有这个能量。 要知道光是他们崔氏在清河郡里藏的私兵就有两万,平时隐为仆役,事耕种农桑屯田,但是给上装备就是军队! 尽管战斗力会不如大唐精锐的正规军,但是也差不了太多,因为其中有不少都是战场下来的老卒。 他们崔氏的两万或许不够,但是二十多个世家若是全部联合在一起,私兵加起来绝对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这么多兵力,足够他们在短时间内强攻长安了。 世家大族之所以可怕,就是在于这个原因,比如说清河郡就是崔氏的地盘,他们在这里藏有私兵朝廷也管不到,也不知道。 在加上各大世家在朝堂中的影响,以及其他大唐正规军里的将领们,颠覆皇权并非不可能。 但崔巍虽然做好了准备,但是李承道却似乎没有任何动兵镇压的意思,各方传来的消息都很正常,李承道手下的几支精锐大军,不论是魏州军、乞活军、泾州军还是白袍军,都在各自驻地好好呆着。 “父亲你肯定是多虑了,二十多个世家的压力,那位陛下怎敢轻举妄动,过些日子我们派人去探探那位的口风便是了。” 崔峰笑着宽慰道,丝毫不担心。 “嗯,但愿如此吧。” 崔巍点点头,稍稍放下心来,然后在崔峰的陪同下返回房间休息。 他其实也比较倾向于崔峰的想法,李承道总不会愚蠢到为了改革科举而动摇皇权。 毕竟大唐真正的根基,还是他们这些世家大族,李承道妄想让寒门士子凌驾于他们头上,真是万分愚蠢的想法。 “嘭——!” 就在崔巍准备躺下休息时,书房的门忽然被人粗暴地推开了,刚刚离开的崔峰跌跌撞撞的跑入了书房,满脸慌张之色。 “怎么了?” 崔巍见状一惊,上前扶住崔峰,皱眉问道。 崔峰惊恐道:“有一大批军队突然出现在了清河郡外面,现在正在强攻!还有一伙贼人袭击了府邸,父亲你快随我——” 崔锋的声音戛然而止,一口鲜血从他嘴里猛地喷出,将崔巍喷的满脸是血。 崔巍呆呆地低下头,只见一截雪亮的横刀刀尖从崔峰的喉间冒出。 而在崔峰身后,一名身着黑色劲装、蒙着脸的男人将刀给抽了回来。 “嗬……” 崔峰嘴唇翕动了两下,最终还是没能说出任何话,直接倒了下去。 崔巍呆呆地看着崔峰死在自己面前,有些恍惚地抬头看向了面前的这个陌生杀手。 后者已经提着刀朝他走了过来,而他瞥见了这名杀手的腰间,有一枚刻着“暗”字的金牌,那是宫廷的样式。 原来如此。 …… 崔氏府邸中,一片哭喊声震天。 上百名黑衣蒙面的杀手直接闯入了府邸之中,见人便杀,府上的护卫仆人在这些来历不明的杀手面前不堪一击,府上各处随处可见都是尸体,一片血腥的景象。 而在清河郡外,一支上万人的军队正在强行攻打清河郡,他们统一着白袍、一杆李字王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这支军队,就是白袍军! 清河郡内,崔虎和崔知文并不知道崔府中发生的惨剧,他们正带着崔氏的两万私兵,与这支白袍军对峙。 “白袍军不是驻扎在洛阳吗?为何会出现在这里!为什么我们没有收到半点消息!” 崔知文脸色苍白无比,声音都在颤抖。 他们一直提防着李承道出兵镇压,时时刻刻都关注着李承道手下每一支大军的动向! 白袍军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啪——!” 崔虎直接给了崔知文一巴掌,脸色难看地咆哮道:“现在不是丧气的时候!我们必须挡住他们,才能撑到其他世家带兵增援!” 他们只要撑住,撑到其他世家发现崔氏这边的战况,就会纷纷起兵支援,然后一起围攻长安! 听到崔虎的咆哮,崔知文稍稍定了定神,但是接下来的一幕,却让他的脸上渐渐爬满了惊恐之色。 在白袍军之中,薛万彻策马而出,然后面无表情地挥了挥手。 一架又一架的十连强弩被抬出,摆在了白袍军阵前,对准了崔家私兵。 十连强弩经过兵造局的拆解模仿,如今何止一千架,俨然成为了李承道麾下各支强军的标配装备! 整整一千五百架十连强弩被抬了出来! 薛万彻看着面前的敌军,嘴角浮现一丝残忍与冰冷之意。 与陛下为敌、与大唐为敌,不可饶恕!! 其罪……当诛! “放箭——!!!” .. 第一百九十四章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在白袍军搬出了十连强弩之后,这场称不上是战争的战争,便已经宣告结束了。 纵然崔氏私兵的战斗力不算弱,但是白袍军拿十连强弩打他们,和一群现代军队拿枪械扫射手无寸铁的普通人是差不多的光景。 十连强弩的可怕杀伤力,在平地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崔氏私兵在十连强弩面前有如风吹麦子一般不断倒下,仅仅是一刻钟的时间,两万崔氏私兵便尽被屠戮殆尽,残存者邈邈。 崔虎和崔知文两人也未能幸免,一个被射烂了头颅,死相极惨,一个和保护他的护卫们给一起串了葫芦。 而白袍军这边,则是一人未伤。 “上去补刀,这些都是乱臣贼子,陛下有令,不可放过一人!” “进驻清河郡时凡遇任何抵抗者,杀无赦!” 薛万彻拔出腰间横刀,冷冷下令道。 补刀,是李承道一直强调的。 战场上不补刀,就是给敌人希望,给自己制造麻烦。 “诺!” 五万白袍军整齐回答,气势威武至极。 …… 五万白袍军迅速进驻清河郡,本来清河郡本地的百姓以及官员们还在惊恐发生了什么事。 但是当他们看见李字王旗以及白袍军的着装之后,顿时便释然了。 白袍军的威名,如今大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能和白袍军齐名的,唯有在面对吐蕃进攻时誓死不退、守卫一州百姓的益州军,以及杀退了二十万吐蕃大军的乞活军。 但相比之下,白袍军的名声要更加响亮。 谁都知道白袍军是当今圣上的亲军,随他南征北战覆灭突厥,封狼居胥,乃是真正的王师。 因此白袍军进驻清河郡,没有受到任何抵触,期间遇到了清河崔氏一族的小规模抵抗,但也都被迅速剿灭。 偌大一个清河崔氏,身为五姓七望之一的清河崔氏,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便宣告破灭了。 残余的崔氏族人都被白袍军给抓了起来,而家主崔巍已经死于暗影卫的刺杀之下了,首级被送往长安。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屠戮,崔氏上下怎么也想不明白,白袍军究竟是如何悄无声息地来到清河郡的? 他们哪里知道,李承道早就着手准备改革科举,而对科举改革阻力最大的世家,他又怎能不防? 李承道手下数支军队都被他牢牢掌握在手里,那些各大世家所渗透的、有关系在军中的将领都被查了个底掉,然后随着一声令下被一一控制了起来。 也就是说,从始至终各大世家受到的军方传出的动向情报,都是假的。 而这一切,自然都是出自贾诩之手。 不仅仅是崔氏,在同一时间内,太原王氏亦遭到了漠北铁骑的践踏,范阳卢氏全族上下被乞活军屠戮殆尽,鸡犬不留。 与之相比起来,清河崔氏这般留下了些许族人,还算是幸运的了。 三大世家被一一覆灭,这三支军队的屠刀依旧没有放下,开始对给朝廷施压一事中出力最狠的几个世家门阀下手。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何为天子一怒?此为天子一怒! 科举改革是一方面,中央集权更是一方面!这天下是他的天下,怎能容得世家门阀高于皇权之上,甚至威胁到皇权的稳定? 这些世家若是老老实实也就罢了,但既然伸出了爪子,李承道便要将他们的脑袋也给剁下来! 历代帝王都想惩治世家,但是很少有能做到的,李承道却不同,他手里掌握着最大的兵权,无论是名望还是功绩都是无人能及。 他就像是一把绽放着无穷剑气的锐利之剑,敢于将一切阻挡在前的敌人给斩断! …… 短短六日内,参与联合向朝廷施压的二十二个世家,李承道直接剿灭了七个。 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河南源氏、扶风窦氏…… 崔卢王三家世家暂且不说,五姓七望,传承超过数百年的顶级世家,而其余的几个世家也尽皆是顶尖门阀! 但是他们在六日之内全部被诛杀殆尽! 如此
相关推荐: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醉情计(第二、三卷)
差生(H)
凄子开发日志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天下男修皆炉鼎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屌丝的四次艳遇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