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的队伍。 如此成了章法,如立体作战,这在天竺人眼中简直是神仙般的战法。 唐军配合得非常高明,人人发挥出战力,而天竺人前面在打,后面的人没事做。 他们的优势就是前面死了,后面还有人上去! 但人总不可能不停的杀,总有力尽的时候。 王玄策就考虑到这一点,还得留点力气跑路,他不想在这里拼到底。 战报源源报上来。 “大人,敌军已冲上东面山坡!” “大人东面山坡已被压下去,我军伤亡有百人!” “敌军主力正从北坡涌上来!” 北坡是主要阵地,也是唐军人最多的地方,敌人选择从这里主攻,明显就是想欺负自己人少,不能为继! “命将师仁、范闲见好就收!可以退了!” 命令一下,全军听令,退也丝毫不拖拉,就是这人要被杀了也不杀了,立马就跑。 沿着山背从西面撤退。 敌人如果要追就要翻山,明显不可能快过自己。 大军一退,在背面集结,马上迅速撤离。 这一伏击,起码杀敌人数万,单是开始的石头和箭阵就杀人无数,下面密密麻麻的倒下。 罗贾伐弹听说唐军撤退,正如自己所想,在这里设伏也不能成什么气候,还让自己找到了唐军。 急下令全军跟进,一定要追死唐军抢下首功。 王玄策一退,大军绕着多斑山往南而进,这样子是要直扑戒日王的中路军。 王玄策这个主意并不是真正要和戒日王的中路军再打一架,而是要逗他们。 罗贾伐弹一见,果然着急,令军快进。 一路尘土飞杨,后面跟着罗贾伐弹。 唐军都是良马,天竺人对骑兵运用非常不及唐军,根本就追不上,而且他们步军占多数,两条退哪里追得上四条腿。 王玄策见罗贾伐弹追了一阵,距离越来越远,就下令回头。 这就是他的战术,一定要让你追,不追就打你,也就是拖着打。 罗贾伐弹军中追得叫苦连天,跑断两条腿也追不上,见士兵开始骂人,只有下令原地扎营休息。 士兵确实累了,营还没扎完,大多人就倒在地上,累得动不得。 还没休息多久,忽闻马蹄声,如雨点一般急骤,罗贾伐弹听哨兵来报唐军杀了回来,吓了一跳。 急命队伍立即应战。 大军奋起精神,迎战唐军。 唐军带兵的是王勇,王勇冲到敌军营前,二话不说,先是一阵箭雨,然后就着箭雨冲了过去。 “杀啊!” 天竺人还没捡起兵器,就被箭雨射倒。 他们的弓箭来不及搭弓就被冲散。 王勇首先冲入营中,挥刀砍杀,到处是刀砍断骨头咯嚓声! 惨号如波浪一般起伏。 王勇带队从大营正前面冲进,从侧面冲出,转眼就绝尘而去。 等罗贾伐弹集中主要兵力时,唐军不知去向了。 “他们多少人?” “回大人,大概三百人左右!” 罗贾伐弹一听大怒,这是耻辱,三百人竟然将自己数万人冲起没还手之力。 “大人,我们都非常困,正要休息,没想到汉人竟然可以不要休息,他们都不是人!” “而且我们饿了,还有人准备选饭,谁都没想到才和他们打过,他们都败退,还会回来!” 似乎这一切都在他们想象之外。 罗贾伐弹也觉得非常奇怪,这些汉人是神吗?竟然可以这样,他们不要吃饭不要休息? .. 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 罗贾伐弹不知道唐军一打起仗来,经常是一天不吃不喝,这不是他们不要吃,而是带兵的将军经常不把当兵的当人看。 只知道如何取得胜利。 而天竺人不同,打仗是有规矩的,打完仗就要吃要喝要休息。 在吃喝和休息时间,一般两边都不会开战。 唐军的战法对他们来说,就是不可思议。 罗贾伐弹无法,一边报上戒日王,请戒日王派人来支持自己,就是再要人。 一边下令派出哨兵四下查看,防止大唐偷袭。 王玄策让王勇去逗罗贾伐弹,以为他会追来,见他并不追,还想着原地休整,心中也是服了。 下令范闲与王勇,再出动一千人! 范闲和王勇掉转马头,又朝罗贾伐弹大营杀来。 罗贾伐弹得报,只有下令应战,范闲两人掉转马头又跑。 如此戏弄三次,罗贾伐弹终于忍不住,下令全军追击。 于是王玄策又在一多斑山的北面设伏,和前次一模一样,罗贾伐弹再次中伏,他没想到唐军同样的办法竟然在同一天使用两次。 他大呼不可能。 等遇到伏击的事实摆到眼前,他才知道是遇到鬼了。 “汉人怎么可以这样,竟然……”他说不下去,因为他忽然感觉是自己蠢。 这在大唐内部的战争中,同一地点同一时间,设两次伏也是从未见过的,而这样反而有奇效,就是打敌人一个怎么也没想到。 更何况罗贾伐弹了,这一伏击下来,又损失数万人,仅剩下四五万人。 十余万大军,就剩下四万人,罗贾伐弹一头冷汗。 终于明白,自己绝不是唐军的对手,也终于变老实了,准备后撤和戒日王会合。 王玄策听说罗贾伐弹有后退迹象,就猜他的想法,这人怕了。 主将一熊,下面就会全熊。 王玄策下令全军追击…… 史上奇迹发生了,三千人马追四五万人打。 罗贾伐弹想逃,他却没想自己的速度根本就没唐军的三千骑兵快。 经过一阵追击,将罗贾伐弹定在尼罗河边,如果要过河,是不可能在面对唐军的情势下过河的。 也就是罗贾伐弹此时后无退路,前有唐军。 而中路军的戒日王远在一天路程之外。 远水救不了近火,根本救不了他。 更严重的问题是,所有士兵都在想着投降,投降在天竺并不可耻很正常,打不过就投降。 但自己为戒日王的哥哥,如果投降简直是什么了! 罗贾伐弹知道自己陷于绝境。 对面高地上唐军骑在高头大马上,握着砍刀,静静地看着下面平地上数万手足无措的士兵。 此时只要阵箭阵,就能杀他们一半。 有些天竺士兵正在过桥,但这么多人哪里一时能挤过去,正如范闲所想,他们开始内乱。 为了过桥开始砍自己人。 王玄策冷冷地看着这群山羊。 如一头老虎静静地盯着口边的食物。 每一个唐军士兵眼里全是贪婪的光,像是看到了金银和女人。 奇怪的景象里,大唐士兵没一个说话,静得可怕。 没人知道他们心里在想着什么可怕的事。 “大人!” 蒋师仁躬身道:“要不要杀光他们,他们已失去抵抗的勇气!” 确实,这些天竺人已经被折磨得没有任何抵抗的信心。 “如果箭射出去是不是还能收回来!” 没想到王玄策却在想着箭的回收利用。 “那就得杀光他们!” 王玄策冷冷地举起手,唐军阵忽然发出一阵嗬嗬声。 所有天竺人听了,竟然纷纷放下手中兵器和盾牌,齐刷刷跪了下去! 投降了! 大出意料。 大唐士兵面面相觑,就这种战力!真是奇葩,一个奇葩的民族。 王玄策想了想道:“既然投降,可以不杀,让他们一部分精壮者编入我们军中,每十人中夹杂他们三人,十人有监督职责,如这三人战斗不力,有斩他们权利。” 这毕竟是对外民族战争,不可能整支队伍收编,只能分散他们,逐个收编,他们就是再想反,也没那个能力。 一旦他们要临阵造反,十人完全有能力控制他们三个。 而且王玄策再出军令,如果这队里十个唐军有三个战死,另三个天竺人立即处死。 这一军令非常毒,这三个天竺人如果不想死,还得保护自己队里的唐军安然无恙,而且这又保证了队里唐军如果战死,没人克制他们的缺点。 此令一下,唐军就打消了收编外人,会带来的各种意外。 虽然这三人战力不怎么样,但总还可以有点用。 大军就在河边开始命令天竺人整体,有秩序地通过唐军阵中,开始收编,扩充大军。 也就充了千来人,其余的王玄策决定拿他们当炮灰。 而罗贾伐弹带着身边少数人已经逃得不知去向。 王玄策在河边扎营,第二天又开始撤回多斑山。 戒日王听说罗贾伐弹全军覆灭,三路军失了一路,心中大惊。 立即下令木克里的华氏军立即朝自己这边靠拢,不能前进得太快。 两队要相互依靠,逐步推进。 不让王玄策有空子可钻。 王玄策见戒日王行军越来越慢,知道他在害怕,就令大军在多斑山的南地扎营。 就等戒日王前来。 准备在山中和他们一战。 如果在崎岖的山里打,明显人多而且行动不如唐军的天竺军吃亏。 戒日王也想到这一点,所以大军一到多斑山脚就不再前进。 如此两军对峙。 这种对峙对王玄策来说,就是大不利,因为山中粮食有限,而且用水也困难。 戒日王明显也知道这些,所以要以静制动,想等王玄策出来到平原上一战。 出去一战,肯定是傻,王玄策苦苦思索破敌办法。 大汉人的战争,可说千变万化,从来没一个既定规矩,讲究的就是出奇不意,打你意想不到的地方。 王玄策通读古书,对战了解得也多,想了几个小时,立马想到一个绝妙的办法。 而且这个办法针对的也是天竺国的实际情况。 他要让戒日王举手来降,而不费一兵一卒,让天竺人知道大唐的厉害。 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三人一商定,觉得此计绝妙,范闲立即找来数十个信得过的天竺降兵,由王勇率百人带领,偷偷绕过多斑山南面,从戒日王大军和木克里大军中间仅有的数十里宽的空隙中穿过去。 .. 第四百六十三章 残阳如血人如铁 戒日王对这支唐军是经过认真的研究的,他的结论是在多斑山与唐军展开对战,明显对自己不利,自己哥哥罗贾伐弹就是榜样。 山路狭窄崎岖,对大军行动不便,更无法展开,只会被唐军一股股吃掉。 如果不进山,唐军也不出来,就无法消灭唐军,而大军每日用粮就是无法在这里长久支撑。 戒日王很烦忧,他有意后退五十里,只留下小股军队,以引诱唐军出战。 但这样也有风险,因为他知道唐军来去如风,只怕那小股留置军被消灭自己也来不及援手。 思考再三也没个好办法。 最后下定决心,准备等死唐军,因为唐军在多斑山一带粮食绝对是问题。 饿也饿死他们。 日过五天,天竺曲女城忽然传言四起,罗贾伐弹欲夺王位。 天竺王室常有内乱,争夺王位是常见不过,戒日王一听这消息顿时气怒。 曲女城空虚,自己也不在,如果罗贾伐弹要夺王位确实很容易。 毕竟还是王位要紧,戒日王决定退军,先解决罗贾伐弹。 这种关乎身家性命的事,他是宁信其有。 听说戒日王撤军,王玄策知道离间计已经生效,怎么可能这样放戒日王轻松回去。 随即领军追击,一出多斑山,就碰到前三十里外,有三千牛阵,三千大象阵。 这是戒日王防止唐军追自己屁股留下来的断后大军。 有这六千兽阵他以为万无一失。 范闲见大牛阵急找蒋师仁、王玄策商议。 三人决定使用火攻,前锋每人从山上带一捆干柴,点燃拖在马后,烈焰滚滚朝牛阵冲了过去。 牛群在浓烟和大火,争相狂奔,驾驽不住的反朝自己后面冲了过去,象群受惊四散奔逃。 有些牛群朝唐军冲来,都避开烟火,反而是给唐军让开一条道。 唐军避开牛群,首先使用长矛投掷,矛头依旧带火,大象群也完全失去控制,作了鸟兽散。 后面就是天竺人,一声厉啸,弓箭手首先放箭,天竺人同样放箭,可惜天竺人的弓远不及唐军的精良和射程,反而先死的就是箭阵。 范闲带军冲向敌阵,顿时杀声四起,唐军都明白,这一仗如果胜就是决定性的胜利。 如果失败就只有退回湿婆国。 “杀!” 马蹄声如阵阵滚雷,蒋师仁首先驱使大部分降兵冲在最前面,后面是弓箭手监督,谁后退就射杀谁。 降兵虽然作战消极,仍然起到一定作用,最明显的是天竺人见是自己人冲过来,都下令让开一道路来,准备接纳这些人,而其中又混有唐军。 唐军冲进去就砍,天竺人有点手足无措,后面箭雨落下成片的倒下,完全失去了盾牌的作用。 降兵的被监督冲锋,让天竺人自失了阵脚,被唐军一冲越来越乱。 喊杀声四起,当官的找不到自己的队伍。 大火和浓烟,尘土滚滚,每个唐军面对数个天竺人。 唐军每两人相互照应,成最小自成单位发挥最大的效果。 这是他们久经战场的经验。 相观天竺人只是乱砍乱杀,被军一冲就失去了斗志,以为唐军全部占据了主导。 杀声如风卷残云,所过之处,地上全是尸体。 戒日王正在撤退,听说留守的大军正和唐军打在了一起,觉得延误一两天回曲女也没事,就下令全军回头,先消灭唐军。 凶留守断后的就十万之众,他不得不救。 王玄策见敌人实在太多,唐军虽然勇猛仍然杀不胜杀,下令全军往一处用力,多集中滚动,犹如阵法。 由范闲亲自骑马在战场上奔走指挥。 这样一来,唐军始终聚在一起,外面的天竺人找不到唐军,找得到的面对身边的唐军却不战人数优势,更是不堪一击。 天竺将军令两则包抄,王玄策在高处看得明白,又令全军调转方向全力冲击他们的右则。 于天竺左则就如同虚设,等右则被击垮,再对付左则。 唐军骑后如此左冲右突,只管杀敌有生力量。 一则被毁,另一则顿时胆寒,知道单面之力无法对抗,竟然撤跟就跑。 箭手骑在马上,远远射敌,如远程炮火压制,近处是挥刀骑兵,战时的合作与作战时的相互配合,天竺永远无法与这支精锐的唐军相比。 战马踩着尸体,刀砍得卷了刃,换了天竺人的刀继续砍杀…… 一直砍到黄昏,天边残阳像血一样照亮大地,地上血流象小溪流淌,卷着沙砾,映着残阳显得特别的恐怖,和令人不寒而栗。 “杀!” 到处嘶哑的吼叫声,在唐军眼里,这就是一群杀不尽的绵羊。 在实战中,士气与勇气占据着胜算相当大的比例。 所以常打胜仗的军队更能获胜,就是败也差不到哪里去。 如果以少胜多,勇气和士气更有决定权。 在天竺人眼里,大唐士兵本来就高人一等,这是大唐的威望缘故。 所以,十万人面对三四千唐军,也竟然毫无战斗力,这种特别的现象才是决定了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基础。 在古时的突厥和天竺人眼中,汉人就象神一样战斗着,他们永远解释不清汉人的战斗力是怎么来的。 后人曾有一名人说得清楚,汉人一旦战斗起来才是真正的狮子,他们是天下最好的士兵。 就像每人骨子里流着一种对战的狂热,和杀敌的疯狂。 相比天竺他们只相信神灵,命运交给神,在战场上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王玄策站在高处,心中不停地激动,他为这些大唐士兵感到无比的骄傲。 有这样的士兵,大唐岂能不虎视于世界! “报!戒日王大军离此三十里!正在加速来援!” 王玄微估计,等戒日王赶到,这十余万敌军也应该差不多了,并不着急。 他等的就是这种机会,一股股消灭。 天渐渐黑了下去,喊杀声开始变得希零,王玄策这才下令回军。 而此时的戒日王离此不过数里之地,前锋已经接触唐军! 唐军一得军令,全线后撤,进入多斑山。 如此又形成了戒日王没撤前的情势,只是不同的是,他损失了十万人马。 .. 第四百六十四章 一战定天竺 戒日王气得狂怒,下令杀了败军将领,召集其余部将商议如何消灭唐军。 “不杀光这些可恶的汉人,本王誓不罢休!各位大人,有什么好的办法,本王重重有赏!” 没有人说话,因为没有人有办法。 “王上!”木克里道:“唐军善战,天下皆知,连突厥人都被他们打得没了家园。听说这支唐军只是大唐安北都护府其中一支人马,尚能如此善战,王上不如派使面见王玄策!毕竟如今王上王位要紧!” “如果真打起来,就算王上赢,只怕会引起安北都护府大军出动,那样对王上更不利!” “小将的意思不如等阿拉伯大军一到,我们再做打算,以我们天竺一人之力,只怕不能对付汉人!” 戒日王万没想到,手下这些人全怕了唐军,个个没了斗志。 他从心底里感觉寒心,他们代表所有士兵的想法,原来他们都不想打。 “如果王上真要打,不如退入塔利城,塔利城高墙厚,大王依城而守,唐军必不能克,只要时间拖得久了,唐军必定自己退兵,请王上三思!” 戒日王惦念曲女城的内乱,进又不能进,退又不甘心。 又拖了一天,派兵试着进入多斑山试探,没想到这支人马根本不敢进山,只在外转绕了一圈,就回营了。 戒日王听这支人马的报说多斑山没有发唐军,心中心疑,他怀疑唐军又去了哪个地方。 全车军力都在这里,万五唐军绕出多斑山,夺取城池,后果不堪设想。 终于强咽这口气,下令全军一个不留,全部后撤,准备退回塔利城,准备和唐军在城墙下一见高低。 王玄策听哨兵来报戒日王撤军,下令范闲率军拖住。 不让他顺利撤退。 戒日王撤军,唐军就跟在后面,来去自如,远远攻击他的后队。 等戒日王生气,回军迎战,唐军一阵风不知去向。 戒日王只得继续行军,后面又报唐军来袭,又被射死数百人,五千队奉命出击,竟然被围住。 戒日王率军回援,救出几千人马。 如此反反复复,戒日被搞得晕头转向,一天比一天怒气重。 快撤到塔利,王玄策知道让他们进城,就没野外这么好打,下令全军出击,一定要拖住他们。 唐军象一阵沙漠风一样卷了这去…… 顿时又是喊杀震天,气势如雷。 戒日王惊于气势,知道是唐军不让自己进城,心中更想进城,下令木克里率军迎击,自己率部继续投向塔利城。 王玄策一心要留下天竺军,下令全军迎战木克里。 噗噗噗…… 箭如蝗虫一般扑向敌军,前军王勇一马当先,率军冲击! 首先就冲他右则,木克里急调左则相援,王勇根本不顾后面有敌人,可能包围自己,只朝前面冲杀,义无反顾。 果然他后面被木克里率军断了后路,将王勇包围在一个叫土木的的村镇里。 王玄策见王勇杀得很远,知道必会遇险,命将师仁和范闲率剩下的所有人朝木克里中军冲了过去。 木克里左右两则在包围王勇,根本无法回来救自己中军,而他的中军面对的是王玄策的主力。 见前面沙石滚滚,喊杀震天,木克里慌了神,急下令左则回援。 他这一下令,王勇的包围圈顿时缺了个大口子。 王勇就着缺口反而朝从西朝他的中军冲杀过去。 一时两路唐军全部冲向木克里,他的右则军已被打残,左则还在路上,这就是机会。 整个战场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两路唐军齐攻木克里中军。 木克里一见打起来,立即吓傻,自知不是对手,首先逃命! 正赶往的塔利城的戒日王听说木克里被围,急令全军回援,他不能再损失主力人马了。 杀! 唐军个个如猛虎下山,反观早已失去斗志的天竺人,整队整队的人马带头逃命,在所有人眼中,此时的唐军是不可战胜,没有人想打下去,保自己的命这是最紧要的。 但仍然有大批天竺人倒下,被射死,被砍死…… 喊杀声只持续三个时辰,就开始渐渐弱了下去,变成唐军到处追击。 到处是天竺逃兵,常是成百上千的逃兵队。 戒日王赶到时,木克里已不知去向,他的整个队伍,早已被打得不可调动,不可指挥。 这样的形势根本无法支援,他万没想到木克里败得这么快。 戒日王忽然感觉大势已去,急下令全军回头撤退,再次回城。 军事指挥最忌讳的就是这种反复,象是没个主见。 再撤退,所有天竺士兵开始骂娘。 王玄策亲率五百人,就开始追击戒日王。 戒日王听说追兵大旗是个王字帅旗,就知道是王玄策来了,下意识的认为这是唐军主力。 顿时吓得魂飞魄散,慌忙奔逃。 前面逃,后面追杀,唐军全是骑兵,速度远快过天竺的两条腿,首先追上的就是步兵。 步兵在骑兵面前更不经一击,何况还是在逃命没准备拼杀的溃兵。 但这样也给戒日王赢得了时间。 一路追杀,戒日王大军损失惨重,退到塔利城时,就剩下不过七八万人马。 一入塔利城,王玄策下令将围住,作准备攻城样。 戒日王又怒又急,急的是自己始终被拖在这,不能顺曲女平乱。 急的是唐军围城,城中养不起这么多人,不出一月就会全军自己崩溃。 如果开城出门,他现在是想也不敢想。 汉人太厉害了。 这一战下来,奠定了王玄策灭一国的坚实基础。 此时的天竺已经甘拜下风。 天竺再也不敢出战。 但王玄策还没敢忘记自己的使命,既然不能好好见天竺王,就打得他见。 一面差人入女王国,领玄奘来出使。 一面等戒日王来投降。 既然等他来降,就不能出使,蒋师仁心中不明白王玄策。 但王玄策明白,如果灭这一国,还得有陛下的意思。 否则就算戒日王投降,他也不能取缔天竺,除非有陛下命令。 取缔天竺,就牵涉得太广了,也只有陛下能定夺,这也是王玄策在国内的官其实太少了。 .. 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隐于市 去女王国的人顺便带自己一封信递往鸿胪寺,他还没有写奏章的资格,所以这里的战情,也只能以报上司的形势告诉鸿胪寺,再由鸿胪寺和陛下说。 他并没有报给安北都护府,这有王玄策的私心,他只想将这里的征服功劳归到自己的部门——鸿胪寺的名下。 安北都护府的功劳只能算是借了自己三千人马。 为了表心意思,王玄策一令军中掠夺之物,送一半往安北都护府,并献上三万奴隶。 这一半掠夺就不得了了,相当于安北都护府三年的用度,李靖坐在家中就发了一笔横财。 对王玄策的信也就不多说了。 …… 长安! 蓬莱苑里一片尖叫和大笑。 “王炸!” 李承道出手就是王炸,李小蝶瞪大眼,一脸不信,他怎么老是王炸,这地主还怎么斗。 李承道知道李小蝶怀疑自己出老千,虽然没怀疑错,但她们是发现不了的。 李小蝶虽然怀疑却不说,只想暗中观察自己学一手,而同玩牌的武媚娘就有点气上头了。 “陛下耍赖皮!你肯定瞒着我们做了什么!” 李承道哈哈大笑。 “不玩了!” 武媚娘就没赢过,明显是好牌,叫了地主,结果他们两眉来眼去地耍花招,结果还是自己输。 “愿赌服输,朕可没叫你来打,你是自己缠着要来!” “陛下!臣妾认输还不行吗!陛下好久没带我们逛街了,不如……” 武媚娘换上一脸媚笑,摇着李承道臂膀。 “陛下!如果去逛街,不如带上善德女王!” 武媚娘忽然眉一皱:“她不是被打入冷宫了吗?这骚货就该死,她能活着是陛下不计较!” 李小蝶道:“当初在宫中可是女王为你背的祸!” 这些什么背祸逛街都是李承道教的,她们都喜欢随手拈来就用,视为荣耀。 “好啦!不说这些!你也应该回宫了!” 武媚娘不依,撒娇耍泼要去逛街。 李承道懒得理她,对李小蝶使了个眼色,自己出了蓬莱苑。 到了湖边,见李小蝶跟来,两人一起上了船回到宸殿。 “朕当初禁女王,是想着睿儿快长大了,总要继太子位,这个天下总归是他的,女王一个外人,总不能让一个外族王主宰了大唐后宫,甚至……杀她朕下不了这个决心……” 李小蝶知道李承道是想问问自己的意见,即道:“李睿上进,如今就一个皇子在朝,他不骄而刻苦,虽然陛下没有允许他去治理一县,但的性格确实是一个好皇帝。” 李承道笑道:“朕这个儿子确实不错,朕想给他找个好老师,至于女王……” 李小蝶道:“其实也很容易,她在冷宫也有段时间了,从没说过不服,陛下还是放她出来吧!也别太冷了将来的太子的心!” “至于陛下的担忧,我李小蝶自然有计服众!” 李承道一把拉住李小蝶小手,笑道:“你们女人的事,还是你最明白,这样最好。反正朕当初也没削她妃子职,你去放了她吧,朕就不去了!” “告诉她,也不必来谢恩正常过日子,等朕有空就去看她!” 李承道忽然想起一事,微笑道:“前几天朕曾答应你,为你建宫殿,名字朕都想好了,就叫落蝶宫怎么样?” “什么宫不宫的,我都听烦了,叫屋好!” 李承道一拍额头,这主意好,听起来有烟火味。 “那就叫落蝶屋!” 此时李小蝶已被封为蝶妃,这称号是李小蝶想出来的,并没尊常例按皇谱顺序。 反正李承道也随意,他来自现代,当然很随意,而且反而喜欢。 虽然有臣子反对,称不沦不类,有损皇家尊严,有违儒家思想,但说久了就慢慢没人说了。 李承道也开始故意冷淡武媚娘,他认为李小蝶的主意是好的,准备让武媚娘去现代的美洲大陆建国。 只是随行的要员他还没想好,重臣舍不得放出去,差一点的又怕不得力,就一直拖着。 “陛下!我想带陛下去一个地方!” 李承道微笑道:“好呀!朕也好久没出去透透气了!整日和你厮混,都快那个了……” 李小蝶红了脸,呗了一声:“就不正经,谁和你厮混了!” 两人说走就走,一身常普通百姓服,李承道装成一书生,李小蝶打扮成一民女,从后宰门出了皇宫,往长安最热闹的商业区走去。 两人才走,鸿胪寺卿兴匆匆地跑来要见驾,高怀也以为陛下还在殿里,让他在外面跪着。 高怀找到不李承道只道他又去哪后宫了,就让寺卿继续跪着。 “你带朕来这里,是不是看上什么美服了!” 李小蝶嘟嘟嘴:“陛下发明的服装虽然有味,有风格,但我还是喜欢我们的服装!” 李小蝶在李承道面前最随便,自称也随便,被引为美谈,李承道觉得这反而有夫妻风味,也不纠正她。 这也有大臣弹劾,说李小蝶不尊规矩,不尊礼仪,但弹劾李小蝶的都是些名不见真传的御史,等明白李蝶的地位后,反而自己吓了一跳,再不敢说。 按高怀的话说,整个大唐,敢对陛下无礼的只有一个蝶妃。 而且这两人整天混在一起,分都分不开。 两人穿过热闹商业区,来到一个巷子,这巷子临近繁华之地,依旧是人来人往。 两边商铺林立,到处是叫卖声,小孩在街边打闹追逐,一副人间美景。 到了一个小四合院门前,李小蝶上去敲门,里面是一个中年妇人开门。 “你们这院子租出去了吗?” “你们是来租房子的?” 中年妇人边说边异样的目光打量李承道和李小蝶。 “还没还没,如果你要租,价钱好说!右边的房子干净好住……而且安静,住在这里决没有人知道!” 听这妇人意思,李小蝶又红了脸,看向李承道,李承道一脸笑意。 原来这妇人将两人看做是出来私奔的。 两人进院,妇人急进去清扫屋子。 “你带本相公来这里做嘛?真要租房子?” “这里以前是我曾住过的,也是西厢!” 李承道哦了一声:“这里是联盟据点?果然好计谋,大隐于闹市,果然连锦衣卫都没查到!谁会想到是在这里,还离皇宫这么近!” .. 第四百六十六章 国事面前无私情 “你没想到吧!我在这里经常看到过你进出皇宫!” 李承道哈哈大笑:“就是那时做了朕的粉丝的?” “什么叫粉丝?” “无智!看到朕出皇宫可想到过行刺!” 李小蝶瞥眼李承道:“你身边那么多人,还有个岳云,没那么容易的事!” “朕到希望你来,到时抓了个女刺客,
相关推荐:
总统(H)
取向狙击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数风流人物
绝对占有(H)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