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公告。 李承道击败突厥人的事情,他们早就知道了,只是没有料到,李世民会在早上的时候,将这件事情说出来,而且还是当着整个帝国的面。 这个举动,让不少大臣都是一头雾水,为什么这一次,他会一反常态,为太孙太子造势? 不过,没有人能够猜测到李世民的想法,所以也没有人愿意去猜测。 “魏大人。”李靖从太极堂中出来后,便看到了站在他面前的魏正,连忙迎了上去。 魏征转过身来,看到李靖,恭敬地鞠了一躬,没有说话。 李靖看着这一幕,压低了嗓子,微笑着说道:“魏先生莫非对秦王此举很意外?陛下的胸襟,远超魏先生所料。” 魏征曾经说过,李世民的心胸比李承道要狭窄得多,李靖对此很是不满,可是又无可奈何,如今李世民当众说出了李承道击败了大西域的事情,这才让他的信心大增。 但魏征却是看着李靖,微微一笑,道:“是吗?请原谅我的话,你还是让我很失望。” 李靖闻言,不悦地皱眉道:“魏先生对秦王的偏见实在是太大了,如今太孙王子的功绩被公之于众,这份胸襟岂不是让人叹为观止?” “李帅,你有没有认真地聆听一下这一道圣旨,还有王爷今天说的话?” 魏征不置可否的说道。 李靖闻言一愣,自己还真没关注过这件事。 看到这一幕,魏征立即念出了李世民的圣旨,以及他对突厥人的夸奖。 朝中中文官员个个都是才华横溢之辈,而魏征又是从科场出来的,自然有着过目不忘之本领。 念到最后,魏征才开口道:“这份旨意,显然是将幽州和泾州的将士们的贡献说得天花乱坠,更是将大部分的功绩都用在了罗艺身上,虽然表面上一直在提到太孙陛下,但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多少赞扬。” “我不明白,拥有灭国之功,封狼居胥武勋的太子,为什么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赞美?何必用这种迂回的方式,来消减陛下的战功,李帅觉得如何?” 魏征一句话,堵得李靖说不出话来。 “秦大人这一手,无非就是想要掩饰一下自己迟迟未出师的事实,再加上这位孙大人的战功,当真是令人心寒,令人心寒。” 魏征深深地叹了口气,摇摇头,没有再理会李靖,而是离开了。 李靖愣在那里,望着魏征离去的身影,嘴巴开合了几下,最终还是没能说出话来。 ……………… 李世民在接受了长孙无忌的建议之后,立刻命人向整个朝廷宣布幽州之战的胜利。 击溃东突厥汗国,乃是史无前例的大功绩,李世民更是在圣旨之中,歌颂幽州泾州的将士和将士的英勇。 至于击溃东突厥汗国最大的功臣李承道,虽然没有得到足够的褒奖,但却将李承道的功绩让给了幽州和泾州的子民,简单来说,就是削弱了李承道的作用。 但是灭掉一个国家,封掉一个狼居胥,那就太了不起了! 李世民一声令下,所有的礼部大臣都急坏了,他们绞尽脑汁,绞尽脑汁,想要将李承道的成就说出来,这样就不会让人觉得太过震撼。 但不管李世民怎么做,李承道都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份诏文一出,大唐上下顿时将李承道的威信推到了空前的高度,整个帝国上下都为之沸腾! 虽说才刚过完年,可是听到这件事,几乎所有的人家都开始张灯结彩,放起了烟花爆竹,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那场面简直就像是春节一样。* .. 第1436章:愚蠢的想法 而李世民也没有闲着,他在召集大军,并且以李渊的身份,写了一道旨意,以最快的速度,向着幽州赶去。 ……………… 剿灭了大西域的大西域,李承道并没有带着大军返回幽州,反而开始了对东域的大西域的战争。 虽然他率领军队击溃了突厥军队,彻底摧毁了突厥王国,不过东突厥王国中仍有数百个大大小小的部族。 那些部族,每一个都有七八十万之多,每一个都是极为难缠的存在。 不过,这倒不是说要赶尽杀绝,而是因为王权已经被推翻,对于那些普通的族人来说,赶尽杀绝没有什么意思,反而会让他们更加愤怒,更加叛逆。 但是无论如何,他们都不能再让这群突厥人在漠北待下去了,否则的话,他们很可能会成为一场灾难。 按照贾诩的提议,李承道率领大军,将东突厥汗国的所有部族都驱逐到了西突厥国的境内。 东突厥人的整体实力要比西突厥人强,虽然王庭被毁,但是剩下的几个部族,却也有着相当的战斗力,只不过他们被李承道和唐军所震慑,再加上突利可汗和颉利可汗都被俘虏,根本没有人敢造反。 他可是亲眼看到了那些异族想要浑水摸鱼的一幕,若是那些异族被驱除到了他的领地之中,那么两大异族之间就会因为领地之争而大打出手。 让他们吃点苦头,让他们吃点苦头,这又有什么不好? 但是剩下的几个部族,人数太多,再加上要收集大量的牛群、羊群、马匹,以及其他的东西,才能运到幽州去,这就导致了整个计划的实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 不过,有泾州大军相助,问题并不是很大。 ……………… 赶紧预定!请立即订购!大草原上,大唐军营里。 此时,李承道和贾诩两人,正商量着怎么处置其余几个部族的残军。 其他几个部族,也就是零零加起来,大概有五万多人,但是这些人却全部都选择了投降。 如果说李承道是打算将他们流放到西突厥汗国,那么贾诩则是打算将他们纳入自己的势力之中,重新整编成自己的正规军。 “陛下,我们这次损失惨重,已经损失了将近两万人,与其招募新的战士,还不如将他们纳入麾下,这样训练起来更容易一些。” 贾诩语重心长地道。 岳飞摇了摇头,斩钉截铁道:“绝对不能让这些突厥人加入我们,这些人手中都有不少大唐将士的尸体,更何况,我们刚刚屠杀了这些人,这些人怎么可能会对我们没有敌意?绝对不要!” 贾诩一听,顿时大惊失色。 “愚蠢的想法!他们擅长箭术和马术,如果能得到一匹战马,就能成为一支精锐的铁骑!” “马儿稀少,而马儿又不好训练,大唐的铁骑一直都很少,这次我们得到的马儿足足有十万多头,如果能得到五万多头,这对我们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帮助!” “五万铁骑,怎么可能就这么算了?” 贾诩看了岳飞一眼,实在不明白他为何要如此浪费资源。 贾诩是个唯利是图的人,在他看来,只有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才会去做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就拿那些突厥人杀死了他们,在他想来,战争之中,伤亡在所难免,又有什么罪责可言? “放任不管!” 岳飞也是寸步不让,和贾诩争辩起来。 “你,你太过分了!” 贾诩原本还打算挽着袖子,提着岳飞的领口破口大骂,不过看到岳飞那一身彪悍的身形,一双硕大如沙袋的拳头,立刻就感觉浑身发软,只能黑着一张脸破口大骂。 薛万彻和罗艺,还有李承道三人,都是一脸的好笑,这两个人吵得不可开交,就差没动手了。 “行了,都别吵了,过来听罗少将怎么说。” 李承道的目光,落在了洛毅的身上。 “这……”陈小北神色稍稍一怔。 罗艺心中一凛,但李承道发话,他也只好上前一步,想了想,郑重说道:“贾大人说的没错,五万突厥铁骑,的确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罗艺此言一出,贾诩立刻对他多了几分亲切感,微笑着说道:“罗帅当真是慧眼如炬,不像有些人那般古板,呵呵!” 贾诩冷喝一声,看向岳飞,眼神之中,带着一丝挑衅之色。 罗艺的脸上,也是露出了一抹无奈的笑容。 “那么,薛将军,您的意思是?” 李承道看向了薛万彻,开口问道。 薛万彻微微皱眉,抱拳道:“贾先生说的不错,不过,突厥人毕竟是外来的野人,如果他们没有得到足够的训练,很可能会造反,到时候我们就危险了。” “五万铁骑,若是到了幽州,甚至到了中原,只怕会有麻烦。” 薛万彻的声音中,有着掩饰不住的焦急。 “这也是我担心的。” 感慨了一句,岳飞抱拳作揖。 这一次,贾诩没有再多说什么,毕竟想要将所有的西域军队都收服,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李承道闻言,摩挲着自己的脸颊,沉声道:“还请冯统领,将这支突厥军的首领叫来,朕想要看看他是什么样子。”* .. 第1437章:起来吧 “是,将军。” 冯立点了下头,向外走去。 所有人都不明白李承道的用意,可是很快他们就明白了。 不一会,在冯立的带领之下,一位身材高大,足有九米之高的大汉来到了军营之中。 他的身材很高大,足有两米多高,身材也很高大,看起来就像是一座黑色的塔楼。 就连岳飞和薛万彻这样的强者,都被眼前的大汉给吓了一跳。 “太孙王子,阿利丹参见!” 那大汉一进入大营,便对着李承道跪了下来,用不太标准的汉语对着李承道行礼,想必是冯立告诉他该如何称呼。 “起来吧。”楚枫淡淡的说道。 李承道双手托腮,轻声应了一声。 “那就拜托王爷了。” 阿利丹站了起来,依旧是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连看都不敢看李承道一眼。 “你算老几,有没有资格指挥这五万大军?” 李承道开门见山地说道。 听到这个问题,阿利丹毕恭毕敬地说道:“小的是王庭侍卫长,直接隶属于王庭,主要职责就是保护王庭的治安。” “如今,那两个可汗都被你打败了,只能由我来指挥。” “这样啊。” 李承道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阿利丹,你可愿为我做事?” 阿利丹顿时就懵逼了,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脱口而出:“什么?” “我想问问,你可愿为我所用?” 李承道又问了一句。 阿利丹终于确定了自己的耳朵,他不可思议地望向李承道,支支吾吾道:“可是,可是我们是西域的人,我们是杀死大唐士兵的西域人啊……” 他一边说,一边怯生生地望向岳飞等人。 “我明白,我想要给你一个为我卖命的机会。” 李承道开口道,“只要你答应,你和你的五万大军,就不会被放逐,为我效力,为我效力。” “若是你立下了大功,我可以给你一支正规的军队,并且将你的家属送到我的幽州。” “你怎么看?” 这话一出,全场皆惊。 李承道此言一出,在场所有人都是一愣,岳飞等人惊讶于李承道竟然有降伏五十万大军的意思,贾诩惊讶于李承道竟然有如此惊人的举动! 就像岳飞和薛万彻说的那样,想要控制这五万大军,最大的困难就是忠心,很难保证他们不会造反。 李承道的办法很简单,他会将所有的族人,包括他们的家眷,都带到幽州去定居。 突厥人为何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入侵大唐,抢夺大唐的边境?原因很简单,就是由于突厥人属于游牧之地,不管是文化还是经济,都无法和大唐相比,这种游牧之地的文化底蕴非常薄弱,这也让他们对大唐产生了强烈的憧憬。 如果能够得到一个留在大唐的机会,任何一个西域的突厥都不会放过。 幽州虽然寒冷,但比起荒芜的大草原来,却要好上太多了,这片广袤的土地,足以容纳十几万的突厥人。 李承道允许他们的家属在幽州生活,也允许他们成为幽州的子民,这就意味着,他们已经被彻底地控制了! 就算他们要造反,也要掂量掂量自己值不值得,要不是有李承道撑腰,他们幽州的人绝对会被流放。 他们只能效忠于李承道! 这一招,当真是厉害! 阿利丹被这突如其来的意外之喜弄得有些晕头转向,他还在想,唐军会怎么对付他们,会不会将他们赶尽杀绝。 他无法不害怕,因为李承道的“白衣杀戮之王”之名,已经深深烙印在了他的脑海之中,他也看到了这一幕,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人头京观,心中充满了恐惧。 对于他们来说,被放逐到西突厥人,生不如死,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长途跋涉,本就会有大量的人死去,如果在这个时候,为了自己的领地而自相残杀,那么能够活着回来的,恐怕连五成都不到。 但是,李承道不仅没有将他们赶走,也没有将他们赶走,反而让他们将错就错,让他们的亲人可以留在幽州! 这就是自己变成唐人的契机! 他们也很嫉妒大唐的子民,也很想成为唐人。不过,像他们这样的外来者,却不会得到认可。 但有了李承道的帮助,这些人很快就会在幽州定居下来,成为一名货真价实的大唐子民,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这些人就可以在幽州定居下来!他再也不用过那种无家可归的日子了! “多谢太孙陛下的恩典,阿利丹替我们的几百万子民!” “我愿意为您效力,五万王庭卫,从今往后,为您征战沙场!” 阿利丹眼中满是泪水,他双膝一软,整个人都跪了下来,将自己的脑袋抵在了地面上,声音中充满了兴奋。 岳飞和薛万彻对视了一眼,看向了阿利丹。 李承道不是把所有的西域人都杀得干干净净,最后还活捉了一个大汗王吗?阿利丹作为王庭卫的首领,怎么会这么兴奋地向李承道发誓? 他们根本不懂,在他们眼中,只有强大的才是真正的力量,这就是成王败寇的道理。* .. 第1438章;我等愿为陛下效忠 李承道以一己之力击败了突厥人,以他的实力,完全可以将这些人全部斩尽杀绝,但是李承道非但没有杀死这些人,反而开出了如此丰厚的报酬,这些人当然会心甘情愿地归顺于他。 “起身,通知你手下的王庭卫,让他们带上所有的家眷,跟着我们的军队,向幽州进发。” 李承道冷冷地说着,看了阿利丹一眼,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你现在是我的人,王庭卫的称呼就不合适了。” “还望陛下给这支军队起个名字!” 阿利丹恭敬的行了一礼,声音低沉的开口。 李承道微微一怔,然后微笑着回答道:“那就叫做漠北骑兵好了,从今往后,我会让你统帅这只部队,希望你能够尽快立下大功,正式加入我的队伍。” “是!”众人齐声应道。 阿利丹强忍着激动,高声应了一声。 岳飞与众将军面面相觑,却没有人愿意站出来阻止李承道。 李承道是皇帝,他们是皇帝,皇帝说什么,他们就得听什么。 然而他们却没有想到,在未来,与白袍军并驾齐驱的漠北骑兵,将会在今天真正地出世。 ……………… 阿利丹回来之后,便把李承道处理王庭卫的事情说了一遍。 所有的西域战士都是一脸的错愕,但是很快,他们就变得无比的激动! “没、没必要死!甚至可以在大唐住上一段时间!” “我还可以把我的亲人都带来!陛下真是太善良了!” “到幽州住下来,我们就是大唐的子民!” ……………… 五十万王庭卫,兴奋无比。 看到这一幕,阿利丹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不过,他依旧保持着严肃:“安静!” 身为一军之长,他有着绝对的权威,顿时,周围的士兵们都变得鸦雀无声。 阿利丹一脸认真地说道:“我们是失败者,王子殿下应该将我们全部杀死,但他并没有杀死我们,反而对我们手下留情,这已经是对我们最大的宽容了!”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陛下的人了,我们将被称为荒原上的铁骑,而不是王庭卫!” “从今天开始,我们的骑兵将永远效忠于陛下,如果有人胆敢出卖我们,阿利丹一定会把他千刀万剐,让他吃掉!” 阿利丹这番话说得十分恶毒,让大部分士兵都露出了恐惧的神色。 按照他们的传统,死去的人会被天葬,也可以被鹰隼吃掉,让他们的魂魄重获新生,但是如果被野兽吃掉,他们就再也没有轮回的机会了,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信仰高原上的神明的原因。 “我等愿为陛下效忠!” 五万王庭卫,不,应该说是漠北骑兵,他们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将双拳按在胸口,行了一礼。 看到这里,阿利丹终于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神色。 而躲在一旁,一直偷偷看着这一切的贾诩,则是微微一笑,转身离去。在做出这个决定后,所有人都投入到了工作中。 贾诩回到幽州之后,便与李瑗商量如何安排突厥的领地,以防止幽州的子民与突厥发生矛盾。 而岳飞和薛万彻两人,则是率领大军,将其他的突厥人,除了他们的亲人之外,全部驱逐到了西突厥。 这是贾诩特意交代的,无论如何,也不能将所有的突厥人都赶走,最好是将他们赶走,让他们知道,他们是何等的幸福。 如果把所有的突厥人都留在这里,虽然可以增加幽州的人数,为整个帝国带来更高质量的军队,但也会让李承道的恩情变得更加的低级,这种低级的恩情,绝对不会得到任何的回报。 贾诩的计策果然奏效,岳飞特意吩咐漠北骑兵去监视他们的去向。 不过当他看到那些被流放的难民们的样子,再也没有了之前的愤怒,相反他很高兴自己一家还能活着,也很感谢李承道。 如果不是李承道手下留情,他们也会落得同样的结局。 ……………… 李承道在解决了西域的问题后,就带着自己的军队,先行一步,回到了幽州。 只是他才回到城里不久,那贾诩就来找他了。 “温赫,你已经处理好了吗?” 李承道看着贾诩,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可是贾诩的脸色并不好看,他拿出一封圣诏,沉声道:“陛下,有一封来自长安城的诏书。” “嗯?”安格尔一愣。 李承道微微皱眉,接过贾诩递过来的诏书,开始阅读。 过了一会儿,他皱眉问道:“陛下让我回长安,接受册封?” 李承道的声音充满了震惊。 李世民杀了自己的兄弟,囚禁了自己的父亲,掌握了整个朝廷的权力,而李渊则是以生病为由,被关在了皇宫之中。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李渊又如何能够下诏令,将其召回长安? “这是一道假旨,由李世民起草。” 李承道将手中的诏书狠狠的摔在了地面之上,根本就没有去查看诏书的内容,而是将视线转向了贾诩的身上。 “长安城里到底是怎么回事,李世民为何如此大张旗鼓,甚至不惜下旨,将我送到长安?” 贾诩闻言说道:“自从陛下北伐突厥,封狼居胥,这件事传到长安之后,天下上下都在庆祝,陛下如此大功,定然是陛下心神不宁。”* .. 第1439章:突厥人的威胁 “这道圣旨,虽然是假的,但毕竟是打着皇上的旗号,如果皇上不听,我怕皇上会借题发挥,对你不利。” 贾诩有些担忧地说道。 然而李承道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一脸平静的说道:“身在异国他乡,我虽然击溃了突厥汗国,但是我还要提防着他们的进攻,这个时候,我又怎么可能离开幽州呢?” “我会给你答复,你放心。” 贾诩点了点头,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陛下,恕我直言,我担心陛下会调集大军来攻打陛下,陛下还是先做些什么吧。” “这么说……” 李承道双眼微凝,望向贾诩。 “调集大军,准备进攻长安,救驾!” 贾诩沉声问道,眼神之中,带着一丝激动之色。 “王爷麾下,共有四万名白袍军团,一万五千名幽州骑兵,五万名漠北骑兵,六万名泾州骑兵,合共十六万!” “二皇子既是太子,又有帝印在手,理直气壮,又击溃了突厥人,声势赫赫,将士们也都是斗志昂扬,此时正是出兵救援的好机会!” “只要我们一声号令,所有人都会响应!” 任何一个文武百官,都希望能够成为辅佐皇帝的臣子,包括贾诩在内,他认为李承道的实力足够强大,完全可以起兵攻打李世民,夺取皇帝的宝座。 贾诩的话,让李承道怦然心动,因为他有足够的能力做到这一点。 “李世民既然要对我下手,那就是早晚的事情,还不如先下手为强,占据上风。” 李承道想了想,对贾诩道:“这件事情就由你来处理,等这次大获全胜之后,我就出征长安!” “王爷说的是!” 贾诩面带笑容,躬身行礼。 ……………… 长安城向幽州发出的诏书,不知被李承道扔到了何处,而李承道也只是让人给这诏书做了一个答复。 “将军在外,不可违抗陛下的命令,西突厥人的麻烦还没有解决,还请陛下不要再返回长安了。” 当李世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虽然明知道李承都不会再出现了,但是他还是很生气。 “突厥人的威胁?西突厥人连东突厥人的一半都不到!他们怎么敢擅闯边境!” 李世民勃然大怒,他并不是因为李承道违抗圣命而生气,而是因为他根本就没有一个合适的借口来拒绝圣命。 半晌之后,李世民平复了一下心情,转头对长孙无忌道:“再来一份,我倒要看看,他到底能不能再推辞几次,越是推辞,就越是说明他有拉拢军队的意思!” 召李承道回长安只是一个幌子,他真实的目标是要借着这个幌子,把李承道打得落花流水。 无论太子是否是太子,违抗圣旨都是大罪,而违抗圣旨的人,更是大罪,很容易被人诬陷为私军,这是大罪。 紧接着,李世民又以李渊之名,写下了一份新的诏书,不过,李承道还是以皇帝的命令为由,婉拒了这份诏书。 李世民也不生气,继续传下一道道旨意。 大战一触即发。长安城,临湖行宫。 “承道到底推掉了多少个逆子的旨意?” 李渊看向旁边一名大公公。 虽然被关在牢里,但他的眼线还是很多的,所以李世民才会多次利用他的身份,将李承道召回长安城。 “启禀陛下,太孙太子已经推辞了三次,今天早上,我还得到了一封来自幽州的回音,应该是被推辞了。” 大公公老老实实地说道。 如果不是李渊询问,王冲绝对不会说出李世民伪造的那道圣旨。 李渊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担忧之色。 作为一国之君,他的本能告诉他,这件事越来越棘手了。 李世民在被拒之后,一而再再而三的下诏书,说是要对付李承道,其实这只是一种铺垫而已。 “那孽子如今手握六十万人马,手下还有诸多大将,真要发兵攻打承道,他拿什么和逆子抗衡。” 李渊叹了口气,有些担心。 他担心的并不是李承道,而是大唐在这场战争中的损失实在是太大了。 李世民是大唐建国的关键人物,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王公贵族。 再加上他手下的精锐,秦琼,侯君集,段志玄,李靖,每一个都是一代名将。 李承道以前并不显眼,但论勇气,他能够击杀尉迟恭,论韬略,他甚至不逊色于李世民,更重要的是,他率领着泾州大军,一举击溃了东突厥汗国,这是史无前例的事情。 这样的天赋,就算是李世民也比不上。 李渊无法想象,如果两人真的打起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到时候损失的只会是大唐。 也幸亏东突厥的覆灭,让大唐少了一个心腹大患,否则的话,还真有可能被人乘虚而入。 “都怪我。” 李渊一脸悔恨,又为目前的形势而生出强烈的无奈。* .. 第1440章:贾公子客气了 郑氏,荥阳。 今日郑府来了一名重要的客人,却是贾诩。 贾诩这次是奉了李承道之命,他的目标很明显,那就是让郑氏动用他的关系,为漠北骑兵制造一套完整的军械。 当李承道下定决心进攻长安的时候,他就派贾诩去了一趟荥阳,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叫贾诩,有礼了。” 贾诩躬身对郑继伯说了一句。 “贾公子客气了,快坐下吧。” 郑继伯通过与李承道的书信,已经得知了贾诩的真实身份,此人深得李承道器重,对他也是极为客气。 两人客套了几句,就各自坐了下来。 “贾大人,不知道幽州此刻是什么局势?可缺少粮食?” 郑继伯看着王冲,开口问道。 李承道剿灭大西域的事情早就传遍了整个帝国,但是他现在最担心的却是幽州的粮食。 贾诩微微一笑,道:“多谢郑家主关心,如今大漠北面的几个部落,都被我逐出了大漠,如今大漠北面的那些部落,也都被我逐出了大漠,从此之后,大漠北面就没有什么危险了。” “这次打败了突厥人,我们也得到了不少的好处,现在粮食都不成问题了。” “OK!痛快!痛快!” 郑继伯一口气答应下来,显得很是开心。 过了许久,郑继伯的情绪才平复了一些,微笑着说道:“不知道贾公子这次来荥阳是为了什么?” 贾诩一边品着茶,一边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目的:“王爷已经收拢了五万大西域突厥铁骑,并且更名为漠北铁骑,此次前来荥阳,就是想借助郑氏之力,为这只大军添置一套新的兵器。” 中原地势平坦,最利于骑兵作战,而李承道要攻打长安,自然不可能没有骑兵,那么漠北骑兵的战力便会变得极为关键。 如今,岳飞和阿利丹都在负责漠北骑兵的修炼,只差一件武器了。 郑元洲闻言心中一震,一方面是震惊于李承道竟然会招揽这么多的西域铁骑,另一方面则是震惊于李承道这件事情所代表的意义。 “听说他已经连续几次婉拒了朝堂上的旨意,现在正在操练兵马,莫非是打算……” 郑元洲低声问了一句,一旁的郑继伯也是一脸的期待。 贾诩听得懂他们的话,脸上笑容一敛,点了点头,说道:“现在看来,秦王已经按捺不住,必然会出兵攻打陛下,我们也不能袖手旁观。” “待大军整编,军械齐备,就是出兵长安勤王的日子!” 贾诩声音中充满了斗志。 郑元洲、郑继伯两人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出军长安!也就是说,李承道已经决定要和李世民争夺皇位了! “别急!我郑氏会尽快凑齐这些军械,绝不会影响到陛下的行动。” 郑继伯斩钉截铁的保证着。 五万军队的武器,就算是郑氏也承受不起,可他们一直以来都在辅佐着李承道,如今怎么可能会在这个时候后退? 贾诩闻言哈哈大笑,道:“这一次,我们会为这些兵马提供所需的金钱,我这次来荥阳,带来了二百辆金银,一万头牛羊,这些都是可以用来建造兵马的。” “什么?!”所有人都是一惊。 郑元洲目瞪口呆,目瞪口呆。 二百辆金银财宝,一万头牲畜! 这何止是绰绰有余,根本就是比锻造一件武器的花费还要多得多! 这是郑氏三年才能赚到的巨款。 “王爷何意?” 郑继伯听着王冲的话,不由皱眉道。 贾诩沉声道:“王爷让我带话给郑家主,幽州的粮食能够一直供应下去,都是郑氏的功劳。” “之前幽州被包围,郑氏为了向秦皇施加压力,到处都是游荡的船只,这点钱就是我的一点心意,还请郑家家主不要拒绝。” 听到这话,郑元洲和郑继伯都是陷入了沉思。李承道让贾诩来向郑氏道谢。 郑氏在背后操纵着一艘渔船,想要逼迫李世民,这一点,其他人或许不知道,但他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这种时候,能帮助他的,也就只有他母亲的郑氏一家。 要说不动心,那是骗人的,故而这一次贾诩带来了大量的钱财,用来填补郑氏多年的亏损。 很显然。为幽州城内数万大军提供数月所需的粮食,对于郑氏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毕竟,那些东西本来就是从那些已经灭亡的突厥人的王公贵族手中抢来的,用在他身上,根本不会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王爷,您这是怎么了?” 郑继伯一脸的苦涩,心里很是感激,可是他也说不出话来。 但他真的很高兴。
相关推荐:
突然暧昧到太后
取向狙击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数风流人物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捉鬼大师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天下男修皆炉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