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跪下。” “你——”林梦雅气得七窍生烟。 长孙顺德听到安林的话,脸色有些难看,正欲站起来。 “唰唰唰” 随着他的移动,那些穿着白色长袍的士兵已经齐齐举起了弩箭,瞄准了他,如果他继续往前走,恐怕下一刻就会被射杀。 长孙顺德终于跪倒在地,被一双大手牢牢地按住。 正是长孙无极,也就是他的师兄。 “长孙大人,拜见陛下。” 长孙无忌对着李承道躬身行礼,神态极为尊敬。 “二师兄,是他把秦王给杀了!你怎么能这样对他?” 长孙顺德一脸茫然。 而长孙无忌则是一脸冷漠地看着他,然后将脑袋深深地低下,一句话也不说,依旧毕恭毕敬地鞠躬。 李承道看着这一幕,眼中露出赞赏的神色:“长孙无极果然名不虚传,这场比试,总算是让长孙世家的人暂时保全了下来。” 说完,他的目光又落在了杜如晦和房玄龄的身上,问道: 房玄龄与杜如晦两人的表情都变得极为纠结,最后都是一声叹息,然后齐齐朝李承道施了一个大礼道:“杜如晦,拜见太子。”李承道让他们下跪,其实就是在告诉他们,要不要投降,自己做决定。 长孙无忌是当机立断的,直接就做出了投降的决定,至于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稍作迟疑,也纷纷对着李承道躬身一拜,表态投降。 如果他们不投降,那么他们身后的势力就会被灭掉。 李承道可以宽宏大量地原谅所有的将士,但一旦他夺取了皇位,必然会对李世民的部下进行一次清洗,这已经不是他愿意不愿意的事情了,而是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 这个时候,谁要是不知天高地厚,绝对要吃大亏。 原本对李承道充满了仇恨的长孙顺德,在听到李承道轻描淡写的一声“长孙家暂且保全了下来”之后,顿时面色苍白,不敢有丝毫的轻举妄动。 他知道,李承道已经掌握了自己的生死! 三十万大军,再加上回到长安的实力,再加上李承道的强大,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挡他的脚步,就算长孙家再怎么强大,也只有一个选择! 这一点,长孙无忌也是心知肚明,故而他才会义无反顾地投效沈天。 “很好,现在大唐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敌人,你们都是大唐的人才,我不会毁了你们的根基。” “实话告诉你,李世民是我逼死的,我不奢望你会对我忠心耿耿,我只希望你能将大唐发扬光大。” “只要你忠心耿耿,忠心耿耿,不管是功成名就,还是功成名就,我都会给你,你的家人也会跟着我一起发扬光大,明白吗?” 李承道开门见山,开门见山。 这般直截了当的话语,令得长孙无忌几人微微一怔,随后纷纷点头,神情有些复杂。 “陛下,请恕我直言,陛下的妻子和孩子,你准备怎么处理?”长孙无忌迟疑了一下,终于忍不住问了出来。 长孙无忌归顺李承道,那是因为他想要为自己的家人着想,而这个名字,就像是铭刻在他们的灵魂里一样。 虽然在某些家庭中,他们之间可能会有矛盾,但是在面对危险的时候,他们都会不顾一切的去帮助自己的家人。 何为家族? “家”,则是从血脉和传承上来说,它代表着一个人的来历,代表着一代代的英雄人物,代表着他在这个世界上的成就,这些都是一种让人难以忘怀的荣耀和归属感。 普通人永远不会明白其中的含义,他们记住的都是自己的祖先,而不是自己的亲人,在那些世家子弟看来,这些人不过是普通人,根本不值得他们多看一眼。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所以,就算他与李世民有千丝万缕的交情,在李世民去世之后,他也会义无反顾地投效李承道,以保全自己的家人。 但是看在李世民多年的情分上,长孙无忌明知这样做会让李承道生气,也忍不住问道。* .. 第1482章:十万大军阵亡 然而李承道却没有任何恼怒之色,只是淡淡看了长孙无忌一眼,然后说了一声告辞离开。 “人一去,灯火熄灭,一切都烟消云散,他的妻子儿女,我都不会碰,都会将他安葬在皇陵。” 长孙无忌整个人都呆住了。 许久,他的眼中噙满了泪水,双膝跪地,对着李承道离开的身影深深地鞠了一躬,泣不成声。 “多谢太孙公子!” ……………… 李承道接手长安城后,只用了数天时间,便恢复了平静。 李世民的五万大军,大部分都活了下来,只有一些将军还在负隅顽抗,被李承道斩尽杀绝。 当李世民自杀的消息传出去之后,一切都安静了下来,这一次的皇位争夺,以李承道的胜利,以李世民的死而告终。 这一刻,整个世界的主导权,已经完全掌握在了李承道的手中! 待得长安城安定之后,李靖便率领大军,与前来支援长安城的益州大军汇合。 苏定芳率军攻占了长安城一百多公里之外的至县,结果还没等他们攻占至县,李靖就带着大军杀来了。 至县之外,当他看到前方队伍中挂着的“李”字旗和“魏”字帅旗时,不禁大吃一惊。 “先生是魏州兵?” 他乃是李靖门下弟子,曾与李靖同修一道,更是在年轻时跟随李靖一路上位,所以,他对李靖十分敬重。 尽管他早就知道李靖已经加入了李承道,但在遇到魏州军队之时,他依然命令军队停下了脚步。 双方的大军,就这样僵持在了一起。 魏州大军之中,大军突然散开,让出一条通道,李靖骑着战马,站在最前方,看着益州大军,寒声道:速速现身与我相见!” 李靖说话毫不客气,一点都不像是一个书生该有的样子。 此言一出,益州军中顿时一片哗然。 少顷,苏定方骑驹走了出来,对着李靖抱拳一拜,略微低下了头:“弟子拜见先生,先生所为何事?” “住口!我可不是你这样的学生!你要是再叫我一声师父,我就宰了你!” 李靖一脸愤怒,将他的话语给堵了回去,眼中尽是说不出的愤怒。 “混账东西!你知不知道,你这是在找死!”李靖一见到他,就破口大骂,让他有些莫名其妙,忍不住皱了皱眉。 他好歹也是三军统领,虽然对李靖的尊敬丝毫不减,但被李靖如此训斥,还是让他很是难堪。 “先生,我怎么了?” 哪怕是被李靖训斥,他也保持着尊敬,疑惑地说道。 “我让你闭嘴!” 李靖顿时暴跳如雷,拔出了自己的佩剑。 “你自己做了什么你自己不知道吗?你私自率军出了益州,去支援长安城,如今益州局势如何,你可知道!” “益州,那是什么地方?益州那边,到底发生了何事?” 听着李靖的话,他总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便忍不住开口询问。 李承道手中的这个信息,是由一个情报局以最快速度送来的,因为益州驻军已经全军覆没,所以他并不知道这个信息。 “托你的福,吐蕃乘胜追击,二十十万兵马,已经突破益州,正在向江南进发!” “可惜,益州的十万士兵,却是拼死抵挡了吐蕃军队三天,为益州的子民提供了撤离的机会!满城大军,全军覆没!益州的城头上,还悬挂着裴行俭的人头呢! 李靖越是说,越是气急败坏,到了后来,更是拔出长刀,对准了他的鼻尖,破口大骂:“你这个姓苏的!你这个益州统领,实在是太不应该了!你辜负了益州数十万人的牺牲!” 李靖此言一出,整个益州大军都是一愣,随即一片哗然。 至于苏定方,则是目瞪口呆,他的脑海中,还在回响着李靖说过的话。 益州被攻陷,十万大军阵亡! 吐蕃二十万,正在向南方进发! 带兵镇守边疆这么多年,他再明白不过,一旦益州失手,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整个江南道,所有的平民,都将成为吐蕃军队的众矢之的! 他双眼一暗,从马背上摔了下来,本来光鲜亮丽的战甲,此刻却是被灰尘和泥巴弄得灰头土脸,狼狈不堪。 可是他却丝毫没有察觉到这些,他面色惨白的看着自己的手掌,嘴里念念有词:“吾,吾,益州被毁,吾……吾,吾杀,吾……” 见苏定方如此,李靖顿时怒喝一声:“你个老不死的!还不快滚!” 李靖的一声大吼,让他整个人都愣住了,他抬起头,看着李靖,这个从来没有见过血,从来都是一往无前的铁汉,此刻,他的脸上,已经布满了泪水! “太孙殿下命我转告你,你苏家若有丝毫汉人之勇,便随我率领益州兵马,与我一同抵挡吐蕃,以赎你之罪!” “如果无法将吐蕃大军驱逐出中原,我会亲手砍下你的脑袋,无需王爷出手!”* .. 第1483章:自尽? 李靖声音冰冷,但其中蕴含的浓烈杀机却是真真切切。 对于这个叫苏定方的人,他还是很欣赏的,在用兵方面,他并不比自己差多少,光是益州大军在边境上的实力,就足以让吐蕃忌惮了。 可是这一次,他被苏定方的行为激怒了! 不顾益州子民的死活,就这么轻举妄动的将自己的军队从益州带走,这是何等的愚蠢! 如果不能挽回,那他必将背负一世的骂名! 他之所以生气,是因为他还在意这个学员,所以才会出手相助,如果不是这样,他早就一刀将这个学员砍死了。 他一边向后退去,一边抽出了自己的佩剑,缓缓架在了自己的喉咙上。 “元帅!”一名军士激动地喊道。 “不要啊,苏帅!” “大帅!”一声长啸从远处传来。 ……………… 益州大军看到这一幕,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连忙翻身下马,围在了苏定方身边。 “混账东西,你这是要做什么?把吐蕃的军队从中原驱逐出去,你就可以得到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李靖眼中露出一抹惊慌,有些焦急地说道。 苏定方苦涩一笑,说道:“我苏定方这辈子从来没有对不起过谁,可是现在,我对不起益州的将士,也对不起益州的子民。” “益州之事,因我而起,我无地自容,无地自容,背负着中原子民的骂名,是我咎由自取!” “师父,徒儿无能,还请师父收复益州。” 说完这句话,他二话不说,拔出腰间的弯刀,朝自己的脖子一抹! 苏定方手中的长剑脱手而出,他的目光死死地盯着益州,双膝一软,直接跪倒在了地上。 然后,他就倒在了地上。 这是他作为一个罪人,唯一能做的事情。 “将军!” 一位益州统领,对着苏定方的尸体,发出了一声凄厉的惨叫。 益州大军也纷纷跪了下来,哀嚎之声此起彼伏。 虽然他犯下了滔天大罪,但这并不影响他在益州大军中的声望,每一个将士都发自内心的敬佩他! “该死的弟子!” 李靖气急败坏地咒骂着,可是他的眼睛,却是止不住地泛起了泪花。 如果能将吐蕃军队赶出中原,这件事就不算完了。 可是他却放弃了戴罪立功的机会,选择了自杀。 没有任何事情,能让一个视荣誉胜过生命的将军,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做出如此残忍的事情。 这是对自己的一种惩戒。 李靖深深地呼吸了一声,强行压制住心中的悲痛,吩咐手下收拾好了苏定芳的尸首,随后,他抬起头,望着眼前的一群益州士兵。 “众兵,你们愿意与我一同抵挡吐蕃,为我益州十万将士复仇吗?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 李靖大声吼了一句。 跪在地上的将军起身,抹了抹脸上的泪水,愤愤道:“益州大军听令!” “杀光他们!” “杀光他们!” 惊天动地的呐喊,夹杂着浓浓的悲伤,响彻了整个中土大陆。李世民死后,李承道执掌长安,长安城重新变得井井有条起来。 在这场战争中,两国联军一共损失了七万多人,可以说是非常惨重了,就连李承道都有些心疼。 那些死去的战士,全部都是大唐最顶尖的战士!他们不该死在自相残杀之中! 可是李世民一死,李承道心中的愤怒就无处宣泄了。 太极大殿,一片寂静。 李渊因病,由李承道代其执掌朝政。 他毕竟是自己的太孙,太子之所以被选出来,就是为了万一陛下有个三长两短,有个照应。 但李承道对政治一窍不通,索性将权力交给了其他大臣,由长孙无忌带领的几个幕僚负责。 但他并没有坐视不理,而是在整理战死将士的遗物,并将所有兵力都集中起来,以免出现意外。 “也不知那个药师如何,想必已经随着益州的军队,前往围剿吐蕃了。” 李承道把手中的公文搁在桌上,有些无奈地摸了摸自己的额头。 他将长安城发生的事情,告诉了李靖,可到现在为止,李靖都没有任何动静。 李承道心中刚刚升起这样的念头,却是有一位亲兵从外面进来,单膝跪地,“启禀王上,前方传来消息!” 说完这句话,他把一份报告递给一名太监,那名太监便把这份报告递给了李承道。 李承道第一时间将书信打开,果不其然,上面赫然写着李靖的名字。 只看了第一句话,李承道的脸上就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这是……自尽?!” 他让苏定方随李靖出征,为的就是让苏定方有一线生机,没想到他竟然主动寻死。 李承道越想越不敢相信,苏定方这样的大将军,竟然会因为自己的罪行而自尽? 但转念一想,他又释然了。 “这不是找死,这是找死,这是找死!* .. 第1484章:该死的吐蕃 李承道轻轻摇了摇头,虽然心中有些不悦,但却并未开口说话。 哪怕是背负着千万人的骂名,哪怕是冒着生命危险,对于一个大帅来说,也是最重的惩罚。 一想到这一点,李承道也就没有多做考虑,继续向下读了起来。 李靖在信件中说,他把益州的兵马全部都给了姬夜,让姬夜带着益州的兵马,还有魏州的兵马,共同镇守江南道,以防御吐蕃大军。 由于军队数量陡然增加,他向长安方面提出了更多的请求,同时也向李承道请教了一些作战方面的问题。 李承道不再看这封信。 但这并不是什么大事,以他如今的实力,坐拥长安与洛阳两座最大的军粮,还用得着为这种事情发愁吗? 只有江南道,让他有些担心。 吐蕃大军原本就势大力沉,对于边陲的危害极大,如今脱离江南道,又有大量的粮草和兵器供应,大军的战斗力必然会进一步提升。 魏州十万人马,益州九万人马,在吐蕃二十万大军面前,都显得十分艰难。 “该死的吐蕃!” 李承道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怒火,用力地捏了捏手里的信纸。 李世民一死,王冲就把所有的怨气都发泄到了吐蕃和高句丽的头上。 如果不是他攻破了长安,李渊为了维持统治,还需要在长安城中休养生息,他早就率领军队,将这些吐蕃士兵全部斩尽杀绝了! 便在此时,李承道的心神之中,突然传来一道清脆的声响。 “恭喜你获得了新的奖励!” “第一个选项,就是杀光所有入侵者,统一吐蕃和高句丽!悬赏老K和三万乞丐军团!” “第二个选项,击退一切入侵的敌人,并且获得大唐疆域的赏赐,五虎将军,以及三万虎豹骑的赏赐!” 许久没有出现的系统再次出现,李承道看着眼前的选项和奖励,眼中闪过一丝喜色。 “老K?求活?” 李承道看着眼前的这个任务,心中一动。 老K是谁?他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力挽狂澜,挽救了汉族的命运! 他下令剿灭胡人,带领着自己的军队,大开杀戒,大开杀戒,大开杀戒,让所有的胡人都闻风丧胆! 而乞活军,则是有史以来最为独特,最为凶残的一只部队。 不为荣耀,不为利益,更不为民族,人如其名,只为生存! 也正因为如此,老K遇到了一支强大的军团,成就了一位传奇! 尽管在史书上,他只是一个短暂的存在,可他就像是一颗划过黑夜的流光,被后人奉为悼念天王。 李承道很激动,就是这个老K很对他的口味。 “敢来我大唐,那就都给我留在这里吧!” 李承道的眼中闪过一抹杀意。 他心中压抑了这么长时间,这一次,他要将自己的凶残,全部都用在吐蕃人的身上。 “我选择前者!” 李承道没有任何迟疑,在他点下之后,又是一道提示音传来。 “叮——”“好了,现在开始领取奖励。” ……………… 在长安城之外四十多公里的一片荒芜之地,一道金光闪烁,一只穿着简单盔甲,却散发着浓烈杀意的大军,出现在了虚空之中。 而在大军的最前面,则是一个身高两米,如同一座铁塔的大汉,正骑着一匹战马。 他面容刚毅,棱角分明,给人一种说不出的冰冷,让人看了就觉得毛骨悚然。 魁梧男子抬头,朝着长安城的位置望去。 随即,三万人同时出动!长安城中。 岳飞正在长安城中,指挥着士兵们重新组织防御,现在长安城刚刚安定下来,新的政府也要重新建立起来,所以士兵们必须要进行一场大清洗。 最关键的是,要将长安的守军全部替换掉,然后再将李世民留下的那些士兵全部替换掉,这样就可以弥补他们的伤亡了。 重组之后,这支军队一共有八万多人,其中十八万人已经进驻长安城。 其中,有八万的白袍大军,以及一万的魏州大军。 而罗艺麾下的五万大军,也被李承道调集到了泾州,准备抵挡高句丽人的进攻,而泾州大军也被调到了这里。 高句丽在整个东北都是一方豪强,虽然比起突厥人要弱上一些,但是也有十几万的兵马,绝对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李承道之所以能够击败突厥,就是因为他利用了各种阴谋诡计,抢占了大量的粮食,这才将突厥人打得落花流水,一网打尽,将突厥人的精英全部击溃,最终让突厥人彻底崩溃。 虽然有一定的实力,但也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不过,高句丽也不是吃素的,这一次,他们派出了十五万兵马,占领了三个地方,这就像一把利刃,狠狠的扎在了大唐的后背上。* .. 第1485章:怎么回事? 但是比起吐蕃入侵江南道,北边的情况要好得多,所以李承道只是命令罗艺率领泾州大军,以及五万漠北骑兵,驻扎在两个地方,防止高句丽人入侵中原。 等到吐蕃被剿灭,就可以腾出手来,去攻打高句丽了。 岳飞知道李承道的用意,所以他一边把李世民的军队编成了一支杂牌军,一边开始操练这些士兵,为将来攻打高丽做好铺垫。 就在他在长安城里巡逻的时候,他的视线里,突然多了一道黑影,就像是一道巨大的黑影,然后以极快的速度蔓延开来。 岳飞定睛一看,顿时吓了一跳。 是大军! “所有人,做好迎战的准备!” 岳飞回过头来,没有丝毫的迟疑,立即下达了命令。 这群人还没到,但他却能感受到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一种莫名的杀意,那种杀意,让他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 哪里来的如此恐怖的大军! 这支大军,正是冉闵率领的齐灵军。 看着这支强大的军队,城头上的白衣士兵们都是心中一紧。 然而让他们有些意外的是,这些士兵并没有要进攻的打算,而是站得整整齐齐,严阵以待,等待着长安城的到来。 “怎么回事?” 而看到这一幕的岳飞,脸上则是露出了疑惑之色。 正在此时,一名亲卫飞奔而来,道:“大统领,太子殿下召见了冉闵将军,让你统领大军,不要与大统领起兵。” “求援?这是陛下的部队?” 岳飞闻言,心中一惊,扭头看去,只见长安城之外,竟然有一群人,正严阵以待地站在那里。 知道对方不是敌人,他也就放下心来。 “撤兵,开门!” ……………… 太极楼。 冉闵带着岳飞走进了大厅。 李承道正在议事大厅内整理战事,看到二人进来,他微微一笑,将手上的一份文书放了下来。 “太孙陛下,岳飞拜见!” 王冲和那名中年男子齐齐行礼道。 “不必多礼。” 李承道微笑着应了一声,然后从楼梯上下来,一把抓住二人的胳膊,将他们从地面上拉了下来。 他又看向岳飞,道:“岳大统领,为您引荐,这是来自庭州的冉闵大统领,前来投靠我,以后您就是我的同事了。” “这是我手下统领三军的大将,岳飞。” 老K听完后,望着岳飞,抱拳一拜,闷声道:“岳将军。” 一路上,老K一言不发,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威严,此时居然主动跟他打招呼,岳飞微微一怔,也学着他的样子行礼。 “庭州不是挺遥远的地方吗,难道是从这里走的?” 岳飞的脸上带着一丝疑惑。 庭州位于帝国边境,距离突厥人很远,但是却在帝国的西北方向,而且因为地处偏僻,地位还比不上幽州。 因为幽州不但要防备大西域,还要防备高丽,而且幽州还是中原北方的一道关隘。 “庭州被突厥人入侵,民怨沸腾,然大统领身为一名将领,组建了一支救世军,对抗突厥人,不知击溃了多少敌人。” “我刚刚剿灭了西域的西域,为我平定了边境之乱,他特意前来投靠我,我都忘记告诉你了。” 李承道一边说着,一边将自己的名字告诉了岳飞,这就是游戏里为老K、乞生兵等人所赋予的新的角色。 “这样啊。” 岳飞这才明白过来,心里立刻对老K和奇兵佩服得五体投地。 怪不得这些人的武器都很普通,可是他们身上的气息,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庭州地处边陲,很少有官府的支持,和突厥人的战斗,远比幽州要艰难的多。 “陛下剿灭了突厥汗国,我庭州的子民从此不再有任何的后顾之忧,我代表三万大军,还有整个庭州的子民,多谢太孙陛下!” 老K对着李承道行了一礼,沉声道。 “不用谢我,我要替我庭州的子民说声抱歉,我没有照顾好庭州的子民,有你这样的好臣子,真是三生有幸。” 李承道很认真地解释了一句,语气里充满了遗憾。 李承道以皇子的身份亲自登门致歉,这让老K非常的激动,他的语气有些发颤:“陛下,您太客气了,老K一定会为您效劳的!” 李承道安抚了几句,然后问道:“吐蕃从西域入侵益州,正在向江南进发,祸及中原,朕希望你能率领一支救世主大军,辅佐李靖大帅,平定叛乱,不知你愿不愿意?” “属下愿意赴汤蹈火!” 老K抬起头,眼中满是战意。 这种气度,让李承道非常的欣慰,他沉声喝道:“来者,斩尽杀绝,一个不留!” “诺!”那人应了一声。 老K爽快的应了一声,整个人都充满了斗志。* .. 第1486章:谢谢你,我的儿子…… 这一只未来的“鸩虎”,如今却是挣脱了束缚,如同一只挣脱了牢笼的老虎。把吐蕃军队的事情托付给了老K,李承道也就放心了。 冉闵麾下的三万大军非常强大,他自己也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将军。 有他相助李靖,必然能够平定吐蕃大军,化解江南之难,这一点,李承道毫不怀疑。 李承道在做完了这一切之后,也终于有了一些空闲,开始着手自己的私人事务。 就像是他的母亲,郑氏,也就是他的母亲。 虽然李承道是从另一个世界来到这个世界的,可是他的思维却是和这个世界的李承道一模一样,甚至连他的情绪都没有改变,他虽然拥有了自己的身体,可是他的记忆,他的人格,他的人格,都还在。 所以李承道对自己的母亲,也是十分尊敬的。 由于城池被攻陷,城池中一片大乱,所以他花费了数天的功夫,终于确定了李世民关押郑观音的地点,并将其带回了宫中。 “给母亲请安!” 太极殿内,李承道在看到郑观音之后,直接跪倒在地,对着她磕头如捣蒜。 “谢谢你,我的儿子……” 看到李承道站在自己的身前,郑观音情不自禁的扑了过去,一把将他搂在怀里,嚎啕大哭,眼泪哗啦啦的流了一地。 看着自己的四个孩子在自己眼前死去,而自己又什么都做不了,那种感觉,是任何人都无法想象的。 被李世民囚禁了一年多的时间,她每天都是哭哭啼啼的,因为她一直在为李承道操心,又因为李承道战死的消息而寝食难安,所以她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整个人都变得萎靡不振。 李承道看着郑观音苍老的面容,心中一紧,眼泪汪汪地说道:“都是我的错,我没有保护好我的两个弟弟,让我在长安提心吊胆,还望母亲恕罪!” “儿子,你快醒醒,你现在还能安然无恙,我要多谢佛祖,你那几个可怜的兄弟,我怎么会怪你?” 郑观音一边擦着泪水一边将李承道扶起,开口道。 这一天,她正准备和一群幼子去街上游山玩水,却在半路上遇到了李世民的军队。 四个儿子都被杀了,但她毕竟是郑氏的女儿,李世民并没有下杀手,只是将她留在了这里。 原本她认为李承道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可是没想到李承道竟然率军拿下了自己的府邸,并且劫掠了自己的亲人,从长安逃了出来。 顾惜玖在得知这件事的时候,又是惊喜,又是担忧。 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李承道不但活着回来了,而且还战胜了李世民,回到了长安,被誉为大唐的大功臣。 “二哥!” 正当郑观音和李承道抱在一起哭得稀里哗啦的时候,一个有些胆怯的嗓音响起,引起了李承道的注意。 他看到了郑观音的背后,一个粉嘟嘟的小女孩,正在羞涩地望着自己。 “好,好儿子?” 李承道看着眼前的小女孩,先是一愣,随即露出了狂喜之色! 他连忙蹲下身子,一把将她抱在了怀中,兴奋地叫道:“顺儿,你没死!” 她是郑观音的几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名字叫做李婉顺,不过大家都称呼她为“顺儿”。 李承道万万没有料到,自己最小的妹妹,竟然真的没有死! “嘤嘤嘤……” 顺儿扑到李承道的怀中,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一双粉|嫩的小手在李承道的胸膛上捶了几下,说道:“六妹妹生病了,昏迷不醒,二哥,你怎么还不来,顺儿不要你了!” 顺儿这一通痛哭,响彻了整个大厅,听得那些武将、文官、谋士都是心中一震。 李承道闻言,狠狠一咬牙,狠狠的瞪了一眼站在他身边的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打了个哆嗦,赶紧说道:“六公主当日被兵变所伤,后来生了些风寒,被秦王爷请了大夫给她治疗,但她依旧……” 听了长孙无忌的话,李承道的脸色总算好看了一些,最起码李世民没有杀死自己的妹妹,而自己的六姐也没有被杀死,这只是一个巧合而已。 李承道强忍着心中的愤怒,伸手替顺儿擦了擦眼泪,温言道:“这都是二哥不对,二哥,你给顺儿道个歉吧?一会二哥就带着他去吃饭,只要你喜欢,我就给你弄来。” 听到这话,岳飞,冯立,贾诩三人对视一眼。 李承道一向以铁血果断、豪迈而著称,颇有一种君临天下之势,从来没有在李承道身上看到如此温和的一面。 “嗯……”赵玉听完之后,也是点了点头。 顺儿眼中含泪,微微点头。 她毕竟只是个孩子,刚才只是看到李承道,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才会说出那样的话来。 “好了好了,不要再哭了,对着二哥微笑吧。” 李承道说着,伸手在顺儿略显稚嫩的脸上掐了一把。 顺儿羞涩地将头埋在李承道的胸膛上,用力揉了揉,揉了揉李承道干净的衣衫,这才哈哈大笑起来。* .. 第1487章:我都快不认识你了 李承道呵呵一笑,也不以为意,拉起顺儿的小手,向郑观音道:“母后,儿子已经给你安排好了住处,至于这太子殿下,你还是不要再回了吧。” 郑观音的几个孩子都已死去,只留下她一个人,李承道很是担忧,怕她受了太多的委屈,对她的身体不好。 郑
相关推荐:
凄子开发日志
大胆色小子
云翻雨覆
鉴昭行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捉鬼大师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烈驹[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