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突厥求助,寻求对方的帮忙。 但是对方一听说李承道的战绩后,毫不犹豫地便拒绝了,根本不答应出兵帮助颉利可汗。 最终在颉利可汗派出的使者的百般许诺之下,西突厥王才答应发兵三万,在瀚海一带进行观望,若是战局有利于颉利可汗这一方或者是有机会可乘,他们再发兵支援。 纵然颉利可汗心中怨恨,但是也无计可施,只希冀能够尽可能地给唐军造成更多的伤亡,从而引西突厥下场。 …… 翌日,三更天,天色尚未明朗,夜雾依旧十分浓重,夹杂着淅淅落落的风雪。 然而就在这样的天气下,唐军却已经暗中开始了行动。 李承道命大军用布料将马蹄给裹住,再加上地上仍有大量积雪,大军行进得悄无声息。 昨日设宴款待全军所有将士没错,但是全军将士却没有饮了少许的酒,更多是养精蓄锐,目的就是为了在天色未明之时便全军出击,给突厥大军杀一个措手不及! 突厥大军驻扎一部分驻扎在狼居胥山脚下,一部分驻扎在狼居胥山上。 他们本来的计策便是在交战时引李承道大军深入,然后伏兵出击围杀。 只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原本以为天明之际才会发兵的唐军大军,居然趁着夜色便直接发兵! 等到五更天的时候,唐军距离突厥大军不足三里开外,才被突厥大军的斥候给发现! 三里的距离,也不过是一千五百米,这在战场上对于交战的双方来说和近在咫尺没什么区别! “全军冲锋!” 听到突厥大军阵中有警戒的号角声响起,李承道干脆直接放弃了继续潜行,当即下令道,然后身先士卒、带领一支千人队直接朝着突厥阵营里那王旗所在冲了过去! 而剩余的五万大军,也尽数展开了冲锋! “轰隆隆——” 五万大军发起冲锋,一时之间大地震颤,喊杀震天! 突如其来的袭击,令突厥大军顿时陷入了混乱之中,唐军冲入突厥大军阵营里,对着尚在酣睡或者刚刚惊醒、连武器都没来得及拿在手里的突厥士兵们展开了袭杀! 颉利可汗等突厥高层早已惊醒,得知唐军夜袭,一个个大惊失色,而颉利可汗见到火光映照下朝着王帐冲来的李晨蛋糕,更是吓得脸色苍白。 “挡住他!撤退!撤退!” 颉利可汗命将士挡住朝王帐冲来的李承道,然后带人朝着狼居胥山撤去! 山上还有伏兵,若是李承道敢追来,那么他就能反过来袭杀李承道! 而李承道只是看了一眼带兵逃走的颉利可汗,并没有选择追击,而是继续领兵杀敌!* .. 第1431章:大势已去! 夜色之下,李承道带领大军在突厥阵营里肆意冲杀,他有若一尊战神,率领大军无可阻挡! 他方天画戟所指之处,突厥大军尽皆被碾碎! 只是一阵冲杀,李承道便已经带兵杀穿了突厥的数万中军! 而突厥大军们遭到夜袭本就不知所措,再见到唐军如此凶悍,而他们的可汗已经望风而逃,顿失斗志,纷纷四散而逃! 颉利可汗正快要逃到狼居胥山时,只见他们山上设伏兵处忽然燃起了阵阵火光,喊杀之声隐隐传来! 山上也遭袭击了! 袭击山上的,是冯立所率领的一万唐军,他们从狼居胥山险峻的山路登山,找到了突厥伏兵的埋伏点进行冲击! “大势已去!” 见到这样的一幕,颉利可汗心生绝望,脸色一阵发白。 然而片刻后,他脸上便闪过一丝狠色,拔刀高呼道:“部落的儿郎们!我们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为了我们战死的勇士们,和敌军拼了!” “本汗与你们同在,定不会后你们而死!” “杀!” 如今已经面临绝境,残余的数万突厥大军一个个也都萌生死志,又被颉利可汗这一激后,士气居然前所未有的高涨,拔刀朝着李承道等唐军冲了过去! “打算背水一战了么?” 李承道冷哼一声,厉声喝道:“众将士——” “杀!” 回应他的是数万唐军整齐划一的喊杀声,亦气势滔天! 这一场惊世大战,就此展开! 双方的士气在交战的一刻就攀升到了顶点,在死亡的威胁下,突厥战士们终于展现出了其战斗力强大的一面,再加上人数要多余唐军,一时之间竟然将唐军的攻势给压了下去! 而唐军一方亦悍勇无比,在李承道、岳飞的带领下愈战越勇,战意高昂! 这一场大战仍然不可避免地陷入进胶着之中。 在狼居胥山以西,西突厥驻扎的军队亦注意到了狼居胥山的这一场大战。 “大汗,我们要不要出兵?” 一名轻信朝西突厥王问道,目光死死地盯着远处激烈交战的唐军和东突厥大军。 在他看来,现在是最好的机会,能将双方都一网打尽! 帮助颉利可汗可不是他们的目的,把两方全部灭掉才是他们的目的! “再等等,观望观望……” 西突厥王虽然也很意动,但是他忍住了立刻发兵加入战场的想法,决定先忍耐一下。 他们西突厥和东突厥的实力不可比拟,比后者差太多了,更何况现在带来的兵力方才三万而已。 不过即便他们加入战场,也会有早已盯着他们的薛万彻前去应对。 而就在西突厥王犹豫要不要加入到这场战斗里时,又一支大军忽然从狼居胥山北出现! 这支大军的旗帜在寒风中猎猎作响,一个硕大的罗字格外引人瞩目。 是罗艺的泾州军!幽州军和泾州军虽然是同时发兵,但是泾州距离大草原是有些距离的,因此行军速度自然不能喝幽州军比拟。 但是在罗艺下令全军除了必要的休息外不间断的进行前进的情况下,终于赶到了狼居胥山。 “禀报罗帅!前方幽州军正在与突厥大军交战!” 一名斥候跑到罗艺马前,单膝下跪后禀报道。 听到这名斥候的话,罗艺顿时精神一振,毫不犹豫地下令道:“左翼率两万人堵住突厥退路,其余人等随本帅加入战斗,助太孙殿下歼灭突厥!” “诺!” 罗艺一声令下后,泾州军兵分两路,亮出帅旗,然后加入了战局之中! 李承道正在战场上奋力杀敌,见到突然加入的泾州军后,不由得大笑一声,然后出手越发凌厉! 泾州军的加入,令胜利的天平加快了倒向李承道这边的速度。 突厥大军之所以能暂时压制白袍军,是因为他们士兵在死境下爆发出的力量,再加上人数众多,才能勉强压制。 白袍军这边六万大军,由于一万在狼居胥山上厮杀,一万按兵不动以防西突厥加入战局,因此只有四万大军参战。 而泾州军此次来了五万大军,加入战场后完全弥补了人数上的差距,甚至还超过了突厥那一方! 虽说长途奔袭而来,但是泾州军的战斗力丝毫没有衰减,一加入战场便对整个局势产生了扭转! 瀚海之畔,西突厥王见到突然杀出的泾州军后,神色顿时大变。 “马上撤军!” 西突厥王毫不犹豫地下令道,当即便策马转身离开。 见到泾州军出现,他便知道这场战争的结果了,他们继续呆在这里的话,等到对方结束战斗,那么下一个目标便是他们! …… 这一场战斗从五更持续到巳时,突厥军队被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狼居胥山上山下,皆被鲜血染红。 而突厥的十万残军,至此全部灰飞烟灭! 除了颉利可汗、突利可汗两人外,其余所有的突厥贵族全部战死!他们这两位可汗更是被后加入战场的罗艺一力生擒!* .. 第1432章:殿下谬赞了 战斗过后,大军便在狼居胥山脚下驻扎,而李承道也与罗艺等人相见了。 帅帐内。 “泾州罗艺,拜见太孙殿下!” 罗艺领着几位心腹将领入账,然后毫不犹豫地朝李承道躬身下拜道,语气十分的恭敬。 李承道从桌案后走了出来,亲自将罗艺从地上扶起,神色诚恳地说道:“罗将军乃是跟随孤父王多年的老将,论辈分孤还要喊一声叔叔,您大可不必行此大礼。” 李承道的一番话不管是不是在收买人心,但罗艺依旧颇为感动,惭愧无比地说道:“实在难当殿下如此礼遇,之前太子遭难,罗艺未能搭救,而前段时间殿下命我防备突厥,我亦因自大而忽视……罗艺实在是惭愧。” 李承道闻言不由得笑道:“罗叔叔言重了,父王遭难时叔叔远在边关,岂能轻易离开,至于上次的事情,孤尚且年轻,罗叔叔不相信孤也是人之常情。” “此番能全歼突厥大军,罗叔叔的泾州军功不可没。” 这倒是实话,没有泾州军加入战场,并且封死了突厥的最后退路,他绝没有这么简单就能将所有突厥大军全部歼灭。 “殿下谬赞了,罗某有礼物要赠与殿下。” 罗艺说着朝身边的亲信将领使了个眼神,后者顿时会意,转身出了帅帐。 没过多久,他便带着士兵,将两人给押入了帅帐。 “这两人乃是东突厥的两位可汗,是罗某昨晚于乱军之中抓住的,此番交由殿下。” 罗艺对李承道拱手说道。 被五花大绑、面露屈辱之色的两人,正是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 “见了殿下还不下跪!” 那名亲信将领见到他们两人瞪眼看着李承道,眉头顿时一皱,伸手就想将他们给按在地上。 然而颉利可汗对其怒目而视,骂道:“要杀便杀!本汗乃是突厥可汗,岂能向一竖子下跪!” “放肆!” 这名将领大为恼火,一脚就按踹在了颉利可汗的腿上,强行让他跪了下去,对待突利可汗也是如此。 两人被强迫下跪,脸上布满了愤怒和屈辱之色。 “哼,败军之将,也敢如此猖狂!” 冯立冷哼一声,瞪着他们两人嘀咕道。 李承道将目光投向了两人,笑道:“你们败给孤似乎很不服气?” 听到此言,颉利可汗咬牙切齿地说道:“若非你用诡计诓骗本汗,本汗岂能落得如今这下场!” 事情到了这般地步,究其原因全因为他当初亲信李承道的谎言,而怀疑突利可汗。 突利可汗也长叹一声,道:“本汗当初就不该与虎谋皮,现在悔之晚矣!” 他现在万分懊悔自己当初为什么要找李承道合作,透露了他们突厥打算发兵长安的消息。 一切的一切的源头,全都在于他。 “殿下,这两人该如何处置?” 岳飞上前询问道。 李承道稍作思索,然后答道:“暂时先不杀,押下去关起来吧。” “是。” 岳飞点点头,然后挥手让人带着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下去了。 等到两人被带走之后,贾诩上前一步说道:“殿下功高震世,建立不世之功勋,当于狼居胥山上,杀青牛白马祭告天地,并立碑记功!” 贾诩话音刚落,岳飞立马上前,道:“臣附议!殿下之功,光耀千古!当于狼居胥山上祭告天地,以表彰此不世之功! 昔日汉朝,自霍去病大破匈奴,封狼居胥,为后世所传唱。 如今李承道之功,更强于霍去病,并非是单单击退突厥,而是尽灭其国! 如此古今未有之功勋,理当在此祭祀天地,立碑记功,留名青史! 李承道留名青史,被后世万代所传颂。 他们这些跟随李承道的谋臣武将,亦要载入史册,千古流芳! 李承道哈哈一笑,大袖一挥,神采奕奕道:“好!孤当与诸君一起......” “封狼居胥!”李承道下令后,贾诩等人一边忙着整顿军队,一边开始着手进行祭祀一事。 古代社会,讲究皇权天授,因此祭告天地是一种极为隆重与繁复之事。 无论是对礼仪、祭坛亦或者是祭品,都是极其讲究。 岳飞和贾诩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方才安排好了一应祭祀所需要的物品 在狼居胥山最顶端,建造了一个巨大的祭坛。 二月三日,李承道于狼居胥山祭告天地,立碑记功,以表彰其覆灭突厥之不世之功! “咚—! 在日出前八刻,等时辰一到,白袍军中战鼓震天而响,响声如雷,连响九九八十一下。 李承道率麾下谋臣武将,一路步行至位于狼居胥山山顶的祭坛。 等李承道走上祭坛之时,祭天大礼便正式开始! 李承道虽然是贾诩站于李承道右后方,神色严肃,高声喊道:“迎神!”* .. 第1433章:大唐万岁!太孙殿下万岁! 两名亲卫闻言顿时上前,将皇天上帝之神位,恭恭敬敬地放置于祭坛之上。 神位就位后,柴炉内升起烟火,以烟火之气,将人间敬天之意传于上天。 烟火升起之后,贾诩再次高喊:“跪!” 李承道与在场所有的三军将士,立马长跪于地。 拜!” 三军将士全部跪立不动,火热的目光凝聚在了李承道的背影身上,只见李承道行至皇天上帝牌主位前,行跪拜之礼。 一拜三叩头!祭祀上天,唯有他才有资格跪拜叩。 其余人,只能跪着不动。 三拜九叩之后,李承道方才起身,然后贾诩又肃声喊道道:“献祭品!” 话音落下后,顿时有将士将九头青牛,九匹白马,当场宰杀,但是鲜血不流于地,全部接在一个盆里。 然后剖开这些牛马的腹部,将它们的内脏给取出放在一个个盆里,依次摆在神位前。 古代祭祀,只有牲畜的内脏才被视为祭神用的祭品,其余部位都是污秽之处,是没有资格呈上祭坛的。 祭品献上之后,贾诩方才开始神色肃穆地念祭文:“武德十一年,一月,太孙李承道率领大军西出幽州,北入大漠,直捣突厥王庭!” “斩蛮夷,伏八部,护幽州之安危,保万世之太平!” “渡西河、绝大漠、袭王庭、直追穷寇,兵至狼居胥山,饮马瀚海,一路奔袭三千里,全歼突厥大军,生擒颉利、突利可汗!” “今,于狼居胥山祭皇天上帝天父,表太孙之勇,彰三军之功!” “至此狼居胥山以东,尽为汉土!铁蹄所踏,皆是唐疆!” …… 贾诩文采斐然,一篇祭词煌煌大气,极具气势,光是听着就令俯首下跪的众将士们感到热血沸腾。 念完祭词之后,贾诩将祭文丢入祭坛之中焚烧殆尽,然后再由李承道三拜九叩,至此完成祭祀。 封狼居胥! 祭祀完毕后,李承道直起身,转身看向了祭坛下的大军,手扶腰间横刀,背后的白色披风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孤率大军北击突厥,转战三千里,尽灭突厥大军。” “然此战之胜,非孤一人之功,乃是三军将士、乃是所有人的功劳!” “此战,我大唐将士战死一万七千余人,他们皆是我大唐的勇士与功臣!是他们奠定了边关的万世太平!孤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功劳,世人也永远不会忘记!” 李承道肃穆地说道,然后沉声喝道:“立碑!” 李承道的话音落下后,由几十名白袍军士卒抬着一块巨大的石碑登上了祭坛,立在了狼居胥山的山顶之上。 这石碑上写着密密麻麻的碑文,但是却并非什么纪念功勋的文章,而是一个又一个战死士卒的名字! 在石碑最显眼处,上书八个大字:“大唐英灵,永镇边疆!” 青山有幸埋忠骨,此战战死的所有将士,尸骨将全部埋葬在狼居胥山,他们的英灵亦会在此永镇边关!护卫大唐! 看见这样的一幕,所有白袍军将士们都忍不住红了眼眶。 “大唐万岁!太孙殿下万岁!” “大唐万岁!太孙殿下万岁!” …… 白袍军将士们一个个脸红脖子粗地高声大喝道,声音带着些许哽咽。 他们只是士兵,远不如岳飞等将军,但是李承道却将所有战死士卒的名字刻在碑上,与他的功绩一起流传万古! 这般君主,怎么能不让人心甘情愿地誓死追随? 越来越多人齐声大喝,声音化作滚滚音浪,直冲天际,仿佛天地在此时都心生敬畏,雪花的降落都变得迟缓了。 李承道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漠和气势如虹的三军将士沉默不语。 他此番战损让他感到心痛,也让他切身感觉到了为君者的责任! 在祭坛下,岳飞、罗艺、贾诩等人看着李承道那越发成长得挺拔的身影,一个个神色充满了由衷的敬意与钦佩之意。 “这样的殿下,才是值得我等追随的人!比秦王简直不知道要优秀多少倍!” 罗艺发自内心地说道,提到秦王李世民时,眼里闪过一丝厌恶。 这几天他也得知了长安城那边的情况,幽州被围困,长安城居然不发兵甚至不通知周边的军队去驰援,简直是不可理喻! “殿下终有一天会登上大位,也只有他才有资格登上大位,成为大唐的君主!” 贾诩语气坚定地说道,而他的话也让众人全部都为之赞同。长安城。 “踏踏踏——” 急促的马蹄声传来,一名大唐士兵骑着骏马疾奔入城,在马背上竖立着一杆黄旗。 军中军规,插黄旗乃是有重要军情要传达,任何人不得阻拦,因此长安城门的守军以及道路上的百姓们见之纷纷闪开,不敢拦路。 ? 第章:他刚刚说什么? 这名士兵正是白袍军的士卒,他满身风尘,脸色憔悴,有着止不住的疲惫之色,但是他的目光却极为兴奋。 刚刚骑马入城,他便忍不住大声喊道:“太孙殿下于二十日前率幽州军和泾州军彻底覆灭突厥!生擒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永绝边关突厥之患!于狼居胥山立碑祭天!” “大捷!大捷!太孙殿下于二十日前彻底覆灭突厥!封狼居胥山……” …… 这名士兵一边纵马疾驰一边高声喊道,引得沿路的百姓们纷纷为之侧目,脸上全是震惊之色。 “他、他刚刚说什么?” 一名百姓脑袋有些转不过弯来,忍不住朝身边的人询问道。 后者也才回过神来,脸色顿时激动得通红,摇着他的肩膀语无伦次道:“突厥、突厥被灭了!太孙殿下一路打到了狼居胥山!还生擒了颉利、突利可汗!” 众多百姓万分震惊,一个个都觉得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 突厥被太孙殿下给带兵灭掉了?! 那可是突厥啊!号称拥有百万雄兵、地域辽阔的突厥! 一些机灵的人反应过来后,毫不犹豫地就朝城内大户人家的宅邸上跑。 这般边关大捷的消息,他们传到那些大户人家的府上,人家一高兴给的赏钱可是少不了的。 于是很快,这个消息便在长安风一般地传开了。 …… 皇宫,临湖殿。 自李世民带兵逼宫后,李渊的权利便完全被架空了。 多年以来连年征战,大唐立国的功劳基本上都在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等人的身上,朝中大臣们大都是他们的势力。 因此李世民兵变逼宫、杀死李建成后,很快就将朝中的太子党和齐王党给肃清了,如今朝中的秦王党最为强势。 即便是有人还忠于李渊,很不齿李世民现在的这种行为,但是在李世民势大的情况下,也没有人胆敢表露出来。 不过虽说李世民架空了李渊的权利,将其软禁了起来,不过除了不让他离开皇宫外,其余的却并无限制。 这么长时间以来,李渊一直都在临湖殿中休养,没了国事操劳,气色居然还好了不少。 长安城近日以来下雪不断,李渊喜欢没事便来湖心亭赏雪景。 外面天寒地冻,湖面凝结成冰,然而湖心亭里火炉熊熊燃烧,散发着阵阵暖意。 李渊身着金黄裘袍,坐在椅子上看着湖面上的雪景怔怔出神,片刻之后忍不住叹了口气。 “陛下,怎么了?” 一旁的大太监见此微微低头,关切地问道。 李渊满脸忧心之色,道:“今年的雪来的比往年都要大,也不知道会有多少百姓受灾。” 大太监闻言宽慰道:“陛下仁德,心系百姓,不过奴才认为秦王殿下会处理好此事的。” “哼……” 提到李世民,李渊的神色微微有些不悦,“朕倒不是信不过那逆子的才能,只是……朕有些想念承道了,幽州那等苦寒之地……真是苦了他。”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李元吉的子嗣都被杀得差不多了,而李世民自身的儿女也被杀得只剩下长乐、李承乾两人,这才是最让李渊感到痛心的地方。 他其实并不是有什么有雄心壮志的皇帝,反而更重视家人亲情。 李承道是李建成遗留的唯一子嗣,他才会感到如此忧心。 听到李渊的话,大太监脸上闪过一丝惶恐之色,连忙埋低了头,不敢多言半句。 这种事情他听着就好,若是胆敢多做评论,那才是取死之道。 就在这时候,在湖岸边上有一名小太监的身影出现了,只是他站在那里不敢前往湖心亭。 大太监便走了过去,李渊也并未在意,只是片刻后,他见大太监蓦然惊呼了一声。 “又出什么事了?” 李渊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他被软禁临湖殿,获得消息全靠这些太监宫女们来进行传递,不知道又发生了什么大事。 难不成又是突厥打到长安城来了? 就在李渊心里百般疑惑之际,大太监一路小跑朝湖心亭跑了过来,因为跑得太快差点还滑倒了,若不是李渊及时扶了他一把,估计就掉到湖里了。 “陛下!大喜事!大喜事啊!” 稳住身形后,大太监来不及顾及自己的失礼,激动得满脸通红。 “太孙殿下于二月初覆灭东突厥,生擒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于狼居胥山祭祀上天!” “封狼居胥啊陛下,封狼居胥!” 大公公因为太过兴奋,说话也变得含糊不清起来。 这如何不让人兴奋!就在不久前,突厥人包围了长安城,逼迫李世民签下了《渭水之约》,这件事情在大唐子民看来,简直就是奇耻大辱,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他们斩杀! 但是李承道却一举击溃了东突厥汗国,并且活捉了突利可汗和颉利可汗,并且赐予了他一个“狼居胥”的爵位! 这份成就,比起霍去病、卫青等人都要惊人得多! “东突厥被承道给剿灭了?给狼?!”* .. 第1434章:不愧是战神! 李渊也是一脸懵逼,难得的失去了镇定。 良久,他才慢慢坐下,摆摆手,说:“你出去吧,给我一个安静的空间。” 那名大公公不敢不从,站了起来,走出了凉亭。 而就在他来到河畔没多久,只听得一道充满喜悦的大笑声从湖中心的凉亭里响起。 那名公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行了一礼,便离开了。李承道击溃东突厥,生擒颉利可汗,册封一头狼为王的事情,在长安城中迅速传播开来,让长安城中的所有人都为之振奋! 大唐被突厥人折磨了这么久,他们在边境上横行霸道,肆意妄为,所有的汉人都对他们深恶痛绝,没有一个人愿意接受他们的教育。 几个月前,突利可汗和颉利可汗攻打怛罗斯,对大唐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这也是为什么,当幽州城外,被突厥人包围的时候,会引起这么大的骚动。 这一次,他们不但要帮助李承道,还要狠狠的教训一下突厥汗国!让他们知道,大唐的天威是何等的强大! 可是,幽州被攻破的事情,还没有传到长安城的耳中,李承道就已经攻破了这座城市,并且攻破了狼居胥山脉,将东突厥汗国一网打尽! 这说出去,谁会信? “太孙太子好厉害!为大唐争光!” “犯我大唐者,死!太孙殿下果然名不虚传!” “当年突厥人包围长安的事情,我还记得清清楚楚,但是这份耻辱,却被我的孙王子一雪前耻,百倍的讨回来!” “不愧是战神!” “陛下的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可笑的是,当他还在犹豫,要不要出兵的时候,他并不知道,太孙太子已经将所有的突厥人都消灭了!” “太孙太子,你的实力,比我强多了。” ……………… 长安城里的民众对此议论纷纷,更有不少人提出了极其恶劣的意见。 一个月前,突厥人包围长安城的消息就传了出去,只是李世民以天灾为借口,迟迟没有出兵。 这个借口或许能糊弄一下一般人,可是对于聪明人来说,却是一清二楚。 很多人都知道,李世民不可能不发兵,但是李承道一个人就解决了突厥汗国,而李世民却为了自己的利益,一直没有发兵,这两个人谁更厉害,一目了然。 长安城中,一座名为‘天策’的宅院中。 “东突厥全族都被李承道给消灭了?!” 李世民说着,手指一弹,一颗又大又圆的墨掉在地上,在纸上留下一个醒目的印记。 如果是在正常情况下,他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失误,可是现在,他已经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些了,而是抬起头,冷冷的扫视了那名前来报信的护卫一眼。 “这是真的吗?” 李世民身上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威压,让那护卫额头冒汗,颤声说道:“陛下,是真的,是真的,是幽州传来的最新情报,说太陛下率领泾州军,攻破了狼居胥山,击溃了突厥军,活捉了突利可汗和颉利可汗,这件事情,整个长安城都知道了。” “啪”的一声,李世民将那支紫色的毛笔折断,脸上露出一丝不悦之色。 那名护卫吓得魂飞魄散,哪里还敢多呆,急匆匆的离开了。 “王爷,您——” 看到这一幕,长孙无忌不禁问道 李世民摇了摇头,摇了摇头,说道:“不用了,我很好。” 话虽如此,李世民的内心其实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急不可耐过。 以他的智慧,自然知道这件事的后果,也知道这件事对他有多大的坏处! “不会吧,幽州的军队一共也就那么几个,还有泾州的军队,难道还能把东突厥铁骑都打下来不成?不会吧?” 李世民一脸的不甘心,他到现在都还没有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他当然明白,这些情报绝对不会有错,他已经让人盯着幽州那边的动静,可是他还是不敢相信。 在他的打算中,李承道根本不可能抵挡得住,而自己则会在最关键的时候,派出援军,将这些入侵的突厥人一网打尽,以洗刷颉利可汗带给自己的耻辱。 这才是最好的结果。 但是现在,李承道却不需要他的帮忙,就把突厥汗国给灭了,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别人会怎么看他? 看着李世民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在他的房间内走来走去,长孙无忌哪里还不知道他心中的苦恼,连忙抱拳说道:“王爷,事已至此,莫要反悔,还是尽快拿出应对之策吧。” “太孙这次击溃了突厥人,还给了他们一头狼,这可是史无前例的大功一件,这件事情之后,他的威名绝对会更上一层楼。 “陛下要抓紧时间了。”* .. 第1435章:见过前辈 “我明白,可是,这件事情一旦传出去,长安城,甚至是大唐的子民,都会对我指手画脚,我该如何做?!” 李世民有些不耐烦地说道,他自然知道长孙无忌说的是什么意思,只是脑子里一片混乱,根本想不到什么应对之法。 长孙无忌并没有理会李世民,而是说道:“陛下,虽然情况对您很不利,但您还是要保持镇定。” “现在,我们就是要将这件事情公之于众,对幽州和泾州的子民进行嘉赏,同时,也要将这件事情,尽可能的让给李承道一个人,让幽州和泾州的子民和子民。” “另外,我们还可以以皇帝的身份,下一道诏书,让李承道回长安领奖,以此来擒拿他。”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李世民的心也安定了不少。 想了想,他皱着眉头说道:“不过,李承道也是个聪明人,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是一道伪造的旨意?”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不过,这李承道也太聪明了,怎么可能不知道这道诏书是伪造的?”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说道:“事到如今,我们也没有别的选择,不能让他继续成长,如果他不肯返回长安,我们便以他聚军之名,对他进行镇压。” “李承道击溃了东突厥汗国,想必也是元气大伤,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李世民闻言,沉吟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说道:“好,这件事情就拜托你了。” “遵命。”叶伏天应了一声。 “见过前辈。”长孙无忌弯腰行礼。皇城,太极堂。 这一天的朝会结束了,但是李世民却在朝会上发表了一个让
相关推荐:
凄子开发日志
大胆色小子
云翻雨覆
鉴昭行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捉鬼大师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烈驹[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