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如此之快,也让人匪夷所思。” “只怕倭国在作乱,小小一个附属国敢如此大胆,必有人撑腰!” 李承道说道:“这就好理解了嘛,威胁流球退出公国,一边造谣生事,也只有他们干得出!” 萧瑀道:“陛下是说这些事都是倭国制造的?” “朕没这么说!只是怀疑,不是要你们拿出证据吗?什么事靠朕可以了还要你们做什么?” “从今日起,广州府要好好治理一下,凡是在外面造谣生事的,一律要加罪,该管的管,该捕的要捕,如果听任下去,以后朝廷还怎么做事,都让他们来处理朝事好了!” 唐正人道:“陛下圣明,臣回去就派人管治,决不会再有人胡说八道!” “嗯!你等几天再回去吧,等这事搞明了再回去不迟!” 这是变相扣留,唐正人没想到有种严重,退出后一脸惊惶。 李承道回到后院,李小蝶迎了出来,道:“陛下,我还是去见见岳指挥使吧!” “不必!他是怀疑这是联盟在搞鬼,朕也以为是,这伙人还在,他是想提审你父王,只是你父王远在长安,就只好问你了!” “所以,我想去跟他说明白!” “你太小看锦衣卫了,他们自己也会查明白,你知道的朕都知道!” 李小蝶见李承道还如此信任自己,心生感激。 她心里明白,在大唐敢和陛下作对的,确实也只有联盟。 虽然父王被押,但联盟实力并没有损失,狄仁杰虽然抓了他们的联系线,也并没切底摧毁。 但在广州府的联盟,李小蝶其实也不清楚。 以前她一直在中原,对联盟的具体细节,她也不知道,也不想过问。 而且联盟本来就是三教九流,各种人都有,还有很多自行其事的,这本来就只是一个联盟。 到第三天,岳飞终于再次见驾。 看了岳飞提上来的细节,这次是终于查明白了许多。 原来海边那些士兵尸体确实是大唐士兵,但只是广州府所辖的司马下属士兵。 司马叫连成,一直在与海盗打交道。 据查,连成数半月前曾在海心岛和海盗有过一次激战,死亡士兵七百余人,是一次败仗。 奇怪的事,这种败仗身为广州刺史的唐正人竟然不知情,兵部也不知情。 也就是说连成隐瞒了军情,在对这些死亡士兵的谣言出来后,他也没有站出来澄清。 锦衣卫查到这些,当即就抓捕了连成,一经审问,他居然是害怕吃了败仗败露,二是受了贿赂。 而贿赂他的人是一个外地商人,已经无法查到,锦衣卫正在四处搜查。 李承道明白,就是找到这个商人,最后这个商人可能也只是联盟的人,查下去也没必要。 问题是要加快打击联盟。 岳飞领旨后,立即给狄仁杰去信,摧促进展。 谣言事,本是联盟对李承道成立公国掺沙子,其实也影响不了大局,公国成立仍然在紧张谋划中。 真正成立在哪一天,李承道要等冉闵的消息。 两军的食道破坏,据锦衣的调查,都是不明人士打劫造成,当地官府也在追查。 李承道之所以没有得到这方面消息,也是因为他不在长安,因为所有消息按规矩都是送往长安。 而长安再报到这里,就有十来天的时间差距。 李承道不想再等下去,命锦衣卫给冉闵送去圣旨,速度还得加快。 …… 此时冉闵舰队已靠近倭国石川境。 石川是倭国沿海城,这里海滩景色优美,海岸线平坦,是登陆的理想之地。 倭国早就知道冉闵来犯,而石川也是离冉闵来的方向最近的登陆点,所以早就在这里设下海防。 沿岸百姓全部披挂,连女人都不放过,一律要守海防。 在石川沿岸布下重重碉楼、瞭望楼、箭楼,海边堆上巨石,来阻档冉闵士兵冲锋。 可谓是层层高防。 冉闵站在统帅舰船的指挥室内,桌上摆着整个倭国地图。 陛下的时间限制,让冉闵感觉压力山大,如果没有时间限制,他有一万个方法让倭国投降。 但这种情势下,他知道只有快速决战,如果倭国避而不战,采取坚守阵势,自己就无法在一月内拿下倭国。 此时他统兵六万,三千水师,一万高丽军。 倭国的水师根本没有可以抵档大唐巨船的基础,所以倭国水师根本就没出战。 直到冉闵逼近石川,也没碰到过倭国水师。 看来他们是准备只打陆战。 冉闵喃喃念着:“快快快快还是要快!” 连续十余天,士兵吃的都是鱼,早就烦了,都想上岸吃点别的,哪怕是米都好。 所以全军都在等着冉闵下令上岸。 冉闵却另有心计,如果在石川上岸,必定会受到倭国早准备好的坚决反击。 他们也是会吃肉的人。 “都准备好了吗?” 身边副将万则林大声道:“一切准备好了,只等将军下令!” 冉闵道:“让高丽军去,务必在三天之内拿下石川!” 万则林奇道:“当全军扑上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为何只差一万人?” 冉闵天生暴脾气,喝道:“军令之下,谁敢再言!?” 万则林只有急忙去下令! 冉闵等万则林回来,道:“可打起来了?” “金渍将军已经带着自己的船过去了,将军静候,再过半个时辰就会有动静。” 冉闵道:“大军主力往这边绕进!” .. 第四百九十五章 绝望 说时一指地图,在地图上划了一条线,几乎绕着倭国到了另一边! 万则林惊道:“将军!如果去这里,得还有十余天海上路程!” “本将军只给你们七天,七天内必须到达黄兵,这是军令!” 整个大军都想着在石川上岸,没想到大军调过船头又往深海进发。 留下的高丽一万军根本不知情,正在受着军令压力,猛力进攻石川,而冉闵却不管他们死活,一路南进发。 金渍领着一万军顺利登上石川土地,立即下令兵士分开两则,正面进攻,他是高丽人带过军打过仗的,知道正面的阻力最大。 但两边分开,也遇到强大阻力,倭军忽然出现,顿时箭如雨点一般垄来。 金渍下令用李承道最新改进的三弓床弩还击,取得攻势上的绝对优势,他凭仗的也只有这一点。 但倭军人多,又是居高临下,没有别的办法,金渍只有监督士兵只管冲锋,一边命人去禀报冉闵,叫支援。 “报!冉将军不见了!所有舰队都不见了!” “什么?!” 金渍大惊! 他意识到自己是孤军了,他猜不透冉闵是什么意思,这是要将自己这一万乡亲送在这里吗! 但同时也意识到,已经没有退路,船都走了,退就是喂鱼。 自己这一万人的死活,就看能不能攻占石川,找一块立足之地。 然后上书天朝陛下,告冉闵一状。 当然这得自己能活下去,金渍急红了眼,亲自上阵组织火力。 李承道新改进的三弓床弩虽然还是箭,但箭头都是火药,如土制炸弹,威力仍然不是倭军的箭能抗的。 一箭射出,就死伤一片。 倭军死命要档住金渍上岸,虽然伤的太多,仍然大量加派援军及百姓上阵。 金渍经三天的苦战,终于突进四里之地,他惊讶发现,四里之地全是防地,连绵不绝。 可见倭人用心之苦,整个石川都成了阵地。 为了保存实力,金渍只有远程杀敌,并不接近,发挥自己优势,但这样消耗太多。 数船的火药很快会用完。 但地上,到处是倭人尸体,全被炸得肢体凌乱,血肠流在地上,血流到海里,引来无数鲨鱼。 石川的战事是一场决定性的战事,如果守不住,那唐军以后的进攻都会守不住,如果守得住,唐军只有去喂鱼。 倭国天皇深深认识到这一点,下令全军全国支持石川,各路援助源源绝,尽倾国之力和金渍纠缠。 倭军无数次组织敢死队,顶着炮火杀向金渍,金渍根本不近战,对面冲过来就后退,边退边轰杀,等敢死队死光了,就再次勇猛前进。 如此反复,第五天,金渍占据石川三分之一地。 而火药很快就没了! 金渍有退意,但没退的地方。 一万人如今只剩下五六千人,末日末日……金渍要疯了。 但他也明白,只有前进才有退路,他准备好白刃战。 而且每个士兵都在战斗,无时不刻,很多人几乎没吃过饱饭,连鱼肉也是紧张啃几口生的,就要上阵。 幸好他攻下了石川以东的顶指山,占了山顶能控制一大片地方。 再依据顶指山为据地,向前方扩展。 必须在火药用完之前拿下更多土地,或者等冉闵良心发现来救他。 但冉闵始终没有出现,到第七天,终于火药用完,剩下的四五千人,只有全部退回顶指山。 第七天,顶指山被倭军包围。 冉闵根本不知道金渍的绝境,他也不想知道,甚至连想都没去想过。 只有万则林心中惦记,他明白,金渍只有死路一条,是被将军出卖的。 他不敢说,因为冉闵始终板着脸。 在第七天,金渍据守山顶自保时,万则林也终于强行将舰队开到黄兵。 黄兵是沿海城,这个城最大特点,也让冉闵看中,就是因为他离千代田最近。 千代田是倭国国府所在地,是倭国中心。 倭国地形象条带子,千代田不象大唐长安周围有无数城包着,有数千里纵深。 千代田之南就黄兵一城。 攻下黄兵,很简单就可以直接兵进千代田。 这是最快拿下倭国的办法,直接攻取的京师,然后再征服,至少可以在名义上说是一月内就拿下了倭国。 这就是冉闵的想法。 他出卖高丽军也是不得已,他需要高丽那一万人为他掩护,并吸引倭国人的注意。 正如他所想,倭国天皇注意力一半在石川,并大量增援那里。 而黄兵这样重要的大城,只驻兵十五万。 倭国的兵力有限,石川和黄兵已经占据了倭国一半以上的兵力。 而且他们最狠,哪里有事都是全力以扑,造成兵力集中。 意味着拿下这两地,就等于倭国全军失败。 冉闵这次丝毫不迟疑,一到岸边立即下令全军出击,猛攻黄兵。 船上巨炮开轰,支持步军上岸,岸上的守军根本没想到这里会出现大唐主力,虽然也发现这里出现唐军,并上报天皇,但还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冉闵勇猛,亲自持刀上阵大声呐喊杀敌,没人不敢用命来冲。 万则林率本床弓弩队,是主要进攻组,而冉闵率步兵近战,在火药的支援下,很快就冲到守军阵前。 漫山遍野全是唐军,喊杀声弥漫整个黄兵。 而此时的千代田皇宫的天皇,才听报说黄兵出现唐军。 天皇一听报告,就知道出事了,因为等自己知道时唐军可能已经攻进黄兵了。 而同时也听石川来的军报,说那里只有一部分唐军,其余的不知道哪里去了。 这个消息送到皇宫,刚好是冉闵到黄兵的时间。 等天皇察觉上当,已经来不及了。 自己主力一半在石川,虽然石川战事越来越香,但他万没想到,那里只是个掩护阵地。 “可恶狡诈的汉人!” 天皇几乎绝望。 天皇瞪着所有幕僚,所有人都低着头,没人作声。 “我们本应该想到的,他们会攻击离皇宫最近的地方!” 天皇沮丧说道。 “天皇陛下!还来得及,黄兵的千叶将军是陛下最信得过的将军,只要守住三天,我们就能组织百万人!” “是的!陛下,我们仍然有希望将他们赶下海去!” .. 第四百九十六章 千计万计我只一计 飞鸟冈本宫是日本天皇舒明天皇皇宫。 一得到冉闵大军已近在咫尺,舒明天皇一脸慌神,召集各大臣紧急商议对策。 左大臣苏我虾夷一句能召集百万人,让舒明天皇又有了一丝希望。 倭国建制都跟风学唐,左大臣相当于左丞相,实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舒明天皇能继位,也是苏我虾夷一手扶持,对他的话从来就是一般都会相信。 此时倭军正规军不过三十万左右,说能集百万之众,无非就是人人皆兵。 大弁官丰左秀风奏道:“武藏国造千叶将军虽然能顶住冉闵,但臣建议陛下,能档住的冉闵非犬上御田秋莫属,望陛下不计他之过,重新启用。” 丰左秀风一说犬上御田,众臣相顾默然。 在倭国,犬上御田是最出名的大唐通,他在大唐留学十二年,精通汉文化,更对汉人的战役战术有深厚的基础研究,并根据汉人兵法著有倭国兵法《十三明卷》。 犬上御田经历战争无数,号称常胜将军,是倭国公认最会打仗的将军。 但此人持才傲物,在政治上更是小儿科式人物,在舒明天皇继位前,他支持舒明天皇的对手山背大兄皇子。 舒明天皇继位后,自然将他一捋到底,将他送到民部省去做一些文官事。 见众人不吭声,丰左秀风继续道:“国之大难临近,望陛下量才录用,以保倭国这才是重中之重!” 舒明天皇看一眼苏我虾夷,道:“爱卿可有什么说法!” “陛下!可以让他带兵,但不能就职!” 这意思很明显,就是让犬上御田带带兵打仗,可以统领军队,但不给他职务。 “既然如此,大家如果没意见,就让犬上御田出任武藏国造次官。 武藏国造相当于大唐一个行军大总管,武藏国造次官,就是武藏国造管的一个辅助官,没有任何权利,只有出谋划策的事,事事要看主管脸色。 左右大臣、大中纳言、参议等大臣中除了苏我虾夷不作声,其余表示附合。 舒明天皇当即下旨,调犬上御田就任武藏国造次官,即日赶往黄兵,又一令各部征集人马,各城各地都要出人参与保护黄兵之战。 并大量从石川紧急调兵北上,集中力量打黄兵之战。 金渍在石川苦苦守住顶指山,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没想到柳暗花明,哨兵来报,倭军大量撤走,只留下一万余人,并没有进攻的迹象。 金渍大喜过望,承夜向北突围,准备撤到船上。 犬上御田接旨到达黄兵时,武藏国造千叶郎已经退守黄兵城,城外各处防守全部被冉闵拿下,汉军兵临城下。 千叶郎根本看不起犬上御田,碍于天皇命令,只有和他合作。 “汉人来势凶猛不可档,他们武器先进,我军溃败,本国造准备退出黄兵,再作打算,你以为如何?” 犬上御田看着地图,墨声良久,道:“黄兵城无法阻档他们的火器,国造欲退兵也是良计,但黄兵一失,则千代田危险,下官以为黄兵必须坚守待援!” “哦!那你以为应该如何守得住?” “汉人火器厉害,我们不如,但火器也有他的弱点,必须得到大量供应,他们的供应就是在供应船上!” 犬上御田指着长明山道:“绕过此处,派军不要多以免惊动汉人,三千人足够袭他们后方支援线!” “此是其一!其二,汉军远来,必没有多少粮草,我知道汉人战争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粮草,他们对粮草极为看重,而他们现在的粮草就是扰民,国造可以下令周围百里内不允许有百姓,实行清光政策!” “其三!冉闵此人是唐皇心腹爱将,他喜欢交战集中兵力,如果我猜得不错,这次他用兵攻黄兵,必是只攻两路,所以我们黄兵城北面和西面可以少量用兵,集中到南东两面。” “其四,汉人远攻厉害,我们近攻厉害,国造决不可以正面相对,流血不如流汗,我们多挖地道,接近汉军!此为上策!” 千叶郎听了,似乎有道理,说道:“行,一切按你的办法,陛下有旨让你带兵,我这些部下你可以随时调用!” …… 冉闵大军一路猛攻,攻到离黄兵不过三里之地太原平,这里地势稍平坦,前锋按他思路,兵分两路,集中攻击黄兵东南两面,只要这两门攻一门,就能打开突破口。 冉闵用兵讲究急快,根本不给士兵休息,才一扎下中军大营,就在中军营里下令攻城。 犬上御田的几条办法虽然好,却没时间给他使用,犬上御田见冉闵攻得急燥,全部调来其余两面守军,只坚守东南两面。 守军是冉闵攻城兵的三倍,按兵法,攻城兵必须三倍于守军才有可能攻下。 但那只是武器落后,如今有唐军有改进的三弓床弩火器,虽然对城墙的作用不是很大,但仍能大量杀死。 一阵阵猛射之下,守军大量伤亡,但后面来援的仍然能免补充,两边进入僵持状态。 对于守军的舍我忘生的坚守,冉闵也是头痛,这倭人的作风果然要比高丽人顽强得多。 一进入僵局,冉闵就更显得急燥,急得在中军营里来回踱步,双眉紧皱,陛下的时限都快到了。 “将军久攻不下对我不利,倭军如此坚守,怕是有后援!” 这还用说,自己的意图一到黄兵,倭国必然就明白了,肯定会大量抽调大军来援,自己本来就是想打他们一措手不及,如果时间拖久了,金渍是浪费了,自己的意图也没了任何意义。 万则林看着地图继续道:“我们大军现在吃的靠周围百姓,火药供应靠战舰,如果他们堵住这两路,只怕……” 冉闵不答,这些事他早就想了,只要急急攻下黄兵,这些都不是问题。 他也不去想这些后果,他想的就是如何急于攻下来黄兵。 管他千计万计,自己只一条计。 可能也是头都昏了,被他的急攻策略晕了头,只想着这一条方向,冉闵忽然道:“如果他们要袭我战船,会走哪里?” 万则林道:“最近的应该是绕行长明山,从黄兵河入海!” .. 第四百九十七章 唯快不破 冉闵眼神一亮,顿时有了主意,自己一直急于抢攻,才只行陆路,因为陆路离黄兵最近。 如果战舰从黄兵河进来,完全可以直接开入黄兵城,虽然要点时间,但可以大量保存实力,发挥自己的长处。 黄兵城内河流纵横,水系发达,战舰完全可以当冲锋用。 这最简单的东西自己竟然忽略了。 冉闵一拍脑袋,下令值守在海面的副将于金龙率舰队从黄兵河入海口北上,而自己这边只围不攻,舰队一到才一起攻城。 要等舰队助攻,明显要两三天,而且军队吃的,早已全靠对四周村镇的掠夺。 第二日,就有军士来报,百里内再无百姓,全部被清空,只有空镇子。 甚至田里的作物都被早早抢走,自己枪回来的只有一日用度。 冉闵怒道:“大军所到之处,有吃就吃没吃就饿着,本将军第一个省粮,一天只吃一顿希粥。” 这是个艰难的三天,大军不但要饿肚子,还得一面详装攻城。 其实区区数天,舒明天皇就想从各地调军到黄兵,那是做梦,三天能走多远。 这也正是冉闵看到的,所以他攻得急,不给对手反应机会。 犬上御田虽然有将才,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唐军武器碾压之下,他的几条计策虽然有效果,也没有时间实施。 他本想黄兵能守住半个月,但第三天,他的偷袭队就在黄兵河被轰得渣都不剩下。 因为两边刚好相遇。 而他的地道还刚出城。 还没到唐军阵脚前,于金龙的舰队就已开进黄兵城,对着守军开始炮击。 大唐的舰队火炮就是大铁管加火药包,相当简单,但得益于李承道重视钢铁冶造的基础能力。 炮管实力已在清朝时的红夷大炮之上,射程更远更有威力。 这些炮已有现代的简单数学知识,射得也比较精准。 战舰两列排开,阵阵猛轰,倭军成片倒下,后面继续抢上补充,又被轰翻! 冉闵一见战舰到来,下令急攻…… 顿时黄兵城内雷声阵阵,一阵急过一阵,根本不留情面。 更惨是的,黄兵城百姓所居全是木头造,一轰之下就起大火,百姓被烧死更多。 冉闵先锋终于在战舰的帮助下,打开一个突破口,从缺口蜂涌抢进,冉闵亲自赶来督阵。 大军瞬间杀入黄兵城。 犬上御田知道大势已去,仰天叹道:“天皇陛下给我兵却不给我时间,黄兵之败不是我无能!” 时间,在战争维度里,无论你怎么高估它的作用都不为过。 天下唯快不破,冉闵也是深懂这个道理,所以他不管敌人怎么办会怎么办,他就一条:赶快! 此时舒明天皇调集的各路人马,还在半途,而从石川调来的正规军甚至还在远野一带,离黄兵还有七八天的距离。 犬上御田只有建议千叶郎下令剩下的守军从黄兵撤退,准备在黄兵到千代田之间的野外层层拦阻,以消耗唐军。 毕竟唐军的人数有限。 相对于倭人,唐军是异族占领,这可不比内战,谁占领都是自己人。 所以唐军一进入黄兵,剩下的所有百姓立即四散而逃,争相出城。 千叶郎在离城时,也下令全部百姓北迁,以躲唐军。 一进城,仍然有没有逃出城的百姓和残军拼命抵抗,冉闵下令凡不是我族者,高过三尺者一律杀死。 冉闵素有灭族将军称号,当然他喜欢灭族的事,也只有李承道知道。 但他天性就有这股恨劲。 表面下令只杀三尺以上者,其实他暗地唆使士兵遇人就杀,根本就是没有标准。 据他的私下说法就是为大军省粮食,为省粮食杀人,是他的创举。 整个黄兵城内,顿时烧杀抢掠随处可见。 比起王玄策的三千人开始进入天竺的野蛮更有过之。 士兵杀人比赛比比皆是,稍年轻女人全部被先睡后杀,也有部分被抢入营中,藏为奴隶,提供特别侍候。 这些东西都是有违唐军的作风,下面不断有人上报冉闵,军监也提出异议,冉闵统统不理,甚至发火,不要为这事来打扰他。 整个黄兵,到处是呼号,惨不忍睹,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仍不断熄。 街道上到处是尸体,横七竖八,人不敢过,臭味难闻。 黄兵十余万人口,逃走一半,剩下的五万余口,基本上灭绝。 第二日,冉闵命军中笔监写下讨倭檄文,由他口述,笔监下面记。 冉闵没有什么文采,他的檄文很直接而明白:“天朝陛下叫你去长安,你不去,叫你纳奴,你不理,叫你供奉加税你省钱。学我的吃我的,到头不服我,天下哪里有这个道理。今天本天朝大将军就来打你屁股,趁早把屁股献上来,否则!本将军烧你飞鸟冈本宫,睡你公主皇后!再杀你百姓!别怪本将军心狠,本将军心一直狠。” 这种檄文一写,身边各将领好不容易忍住笑。 哪有打到中途再下檄文的,说是最后通牒更合适。 更要命的是这种文风确实有点侮辱汉文明。 冉闵丝毫不在意,他是直性子,想怎么来就怎么来,顾什么条条框框。 檄文在身边人再三劝阻下,仍然被发了出去,派人专门送到飞鸟冈本宫。(宫名不好听但是真实的) 苏我虾夷一接到文书,不禁大怒,也不上报天皇,直接撕毁并杀了冉闵来使。 冉闵发出檄文,只休整一天,第二就下令全军与舰队齐头并进,进犯千代田。 此时犬上御田已在千代国和黄兵之间的美洁野一带集中了十余万兵马,都是各路来的增援,加上石川将到的兵马,可能达到二十余万,远比在黄兵的兵马雄厚,而且更有战力。 他在美洁野一带层层设防,誓言不让冉闵越过雷池一步。 而此时冉闵只剩下五万余人。 万则林派人去石川,带去冉闵军令,如果金渍还有战力,就陆路北上,两路攻击,如果已经没有战力,就沿海而上和冉闵会师再共同北上,两策供金渍自己选择。 .. 第四百九十八章 置自己于死地 一面又派出小快船催促高丽人送来火药。 高丽本来没有火药,都是从大唐运来,提前为冉闵准备的。房玄龄也专门为冉闵和李靖设有主管后勤的部门。 冉闵先锋蒋悍率三千骑兵一路急进,沿途看到逃亡百姓一律杀死,到达美洁野一带,知道敌军在这里有集结,就不再轻易前进,只派出小股人前往试探、骚扰。 冉闵跟进,大军扎于美洁野的破环山。 破环山形似半圆,冉闵看中这里地势,就将大军扎到半圆内的盆地。 万则林心中担忧道:“如果敌军堵了缺口,我军就在这里进退不得,将军是如何思考的?” 冉闵不理,但他明白犬上御田是深懂兵法的,也在大唐学习过。 大军扎营当夜,冉闵甚至不让身边将领知道,悄悄命先锋蒋悍再领军一万,加他自己骑军共一万三千人,扎于破环山之西的一片深林子中。 …… 倭军大营中,犬上御田对着地图苦苦思索,黄兵所以败,是他没时间,而冉闵而攻得急燥。 现在自己有了时间,兵马也集中了,但他不理解冉闵为什么将大军扎在死地。 自己只要把破坏山缺口一堵,就叫冉闵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他深知冉闵也懂兵法,却这么做,就应该是诱敌之计。 犬上御田想不出这诱自己去有什么作用,难道堵了他他有什么回天之术,他又不是神仙。 就算在外面埋伏一支兵马,也解不了自己人多势众,自己完全可以分出一部对付。 将冉闵全军覆灭,是犬上御田的梦想,这是一个太多的诱惑。 犬上御田不得不试一次。 为了慎重,他先派出一万人前往破环山。 自己大军在后面远远跟着,如果势不妙再退也来得及。 这一万人由山本率领,而且毫不隐瞒,明目张胆都堵缺口,为了就是让冉闵知道,我来了,你有什么谋划尽管使出来。 山本率军堵住破环山,将冉闵数万之众堵在环形盆地内,除了这条狂风峡谷道,其余都是绝崖俏壁没有别的出路。 狂风峡谷,常年有风,而且风大,在谷口能听到狂风怒号。 山本将军扎在谷口,也不进攻。 犬上御田带军在后面远远张望。 冉闵听说敌军堵了狂风口,即下令前军突击! 山本下令派军抢战谷口高地,却发现那里已有唐军,发动进攻,首先在两边高地打响了战役。 如此一来,山本要面对冉闵下面突击,又要和两边高地唐军拼命。 高地上唐军居高临下,又有火器,山本军一冲上去,就被杀光,眼见夺取高地无望,就只有正面接客。 而正面更不是冉闵对手,因为冉闵有两则高地在手,几乎是三面夹击,山本大败! 一万人马丢下三千尸体。 犬上御田见本田大败而回,不但不责怪,反而心中有数。 原来冉闵人少,是怕四面受敌,才将破环盆地做大本营。 占据谷口高地,就能破死地之险。 犬上御田明白了冉闵的想法,这仗就好打了。 他在官场受挫,一心想立大功,东山再起,立功心切的他,决定和冉闵一堵命运。 他就不信,在自己全军的围堵下,冉闵还能突出围去。 这种死地,就是冉闵的下场。 犬上御田下令全军进发,以十万人堵住狂风口,也不进攻,更不需要夺取两边高地,只要守住不让冉闵出来就行。 再以五万为左军,五万为右军,逞品字形列阵狂风谷口,这样冉闵无论如何都无法冲出去。 如果犬上御田一味进攻,冉闵同样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犬上御田是不可能冲过峡谷道的。 同样,如果冉闵要冲出去,也是不可能。 对方也是一夫当关。 何况犬上御田人数占绝对多数。 冉闵身边将领忧心肿肿,心中都怪冉闵太自大,自己将自己锁有谷内,不要十天,大军所带粮草用完,就是死期。 冉闵看上去似乎一点不操心,只是下令前军冲出谷道,遇到围堵就缩回去,象戏弄一般。 攻有时也攻得急,但看上去并不是在全力要突围。 犬上御田心中奇怪,一奇怪就紧张,他不知冉闵卖的是什么药,一不知道就怀疑有不可测,或不可抗的阴谋在。 一有阴谋在,就是什么,他心里明白,就是中了冉闵的算计。 一面信心满满,无论如何也不相信冉闵能冲突出去,一面又左思右想,也不得不出冉闵有什么阴谋来。 蒋悍在埋伏在林中,见倭军围了冉将军,自己悄悄带着一万精骑兵,这一万精骑是冉闵给他的精锐中的精锐。 个个人高马大,强壮有力,射得精准。 蒋悍带着一万人,只等天黑,马包蹄,人不举火,悄悄绕行,经十余里绕过犬上御田大军,从美洁野北边匆匆北上,直逼千代田。 这种不得已的冒险,仍然是因为李承道的一月时限的原因,
相关推荐: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致重峦(高干)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快穿]那些女配们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鉴昭行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