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妖孽美男特工帮 > 第51章

第51章

唐天子。 …… 高句丽、新罗、百济,渤海半岛上的三个国家。 三个国家彼此之间都不和睦,其中高句丽的实力最为强大,新罗和百济甚至都比不上高句丽的一半强大,两个国家联手方才在高句丽的威胁下生存下去。 新罗的德善女王,便是如今新罗的领袖人物,等同于就是皇帝。 在中原看来女人统治国家是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不过由于新罗制度文化与中原不同,女王治国是并无不可。 而如今这位高贵的新罗女王,居然亲自前来长安觐见大唐天子,这是影响相当大的一件事。 新罗虽然是个小国,比不上大唐十分之一强大,但是再怎么说它们也是个国家。 身为一国君主亲自前往他国觐见皇帝,这是少有发生的事情,若是一国君主要求另一国君主过来觐见,简直就是天大的羞辱,两国直接可以爆发战争。 但是若一国君主主动去他国觐见皇帝,这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大唐周边多个国家,君主亲自来大唐觐见天子的,新罗还是第一个。 长安城百里之外,一队来自新罗的使臣队伍正沿着官道前往长安城。 其中一辆华贵的马车之中,一名脸上蒙着面纱、衣着华贵、气质不凡的女子正端坐马车中,轻轻掀起帘子看着窗外的景色。 这个女子,便是新罗的君主,德善女王。 “女王陛下,您何必要亲自前来呢?实在是太冒险了。” 马车里,一名使臣唉声叹气地说道,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愁容。 德善女王闻言淡淡说道:“孤若是不来,大唐的军队在踏平高句丽之后,下一个便是我们新罗,你信不信?” 听到德善女王的话,使臣忍不住道:“陛下您为何如此肯定大唐一定能覆灭高句丽?想当年大隋何其强大,出兵百万攻打高句丽,依旧铩羽而归,如今大唐的国力还比不上大隋巅峰时刻吧。” “只要高句丽不灭,我们新罗就会安然无恙的。” 高句丽和新罗、百济两国关系不好,但是它也是两国的屏障,直接与内陆接壤。 只要高句丽不灭,大唐的军队就踏不上新罗的国土。 “彼一时岂是此一时?那位大唐天子年纪轻轻便覆灭突厥,登上大唐帝位,这样的人物会是愚蠢之人么?会在大隋的前车之鉴下,没把握地擅自出兵?” 德善女王皱眉说道。 “当初大隋攻打高句丽之所以失败,第一个原因是因为那位隋帝杨广完全不通军事,第二个原因是中原世家在背后捣乱。” “而如今这位大唐天子武功举世无双,就连国内世家也被他全部铁血打压了一遍,内患已经除,此番发兵只有成功,没有失败的可能性!” “可笑那高建武还沉浸在过往侥幸击败隋朝的战功之中,不知大难临头!” 德善女王美丽动人的容颜之上,充满了冷笑之色,像是在讥讽那高句丽皇帝的愚蠢。 使臣被德善女王这番话给惊得说不出话来,许久后方才道:“可是、可是陛下您一国之尊亲自前来,实在是有辱……” “弱者没有选择的权利。” 德善女王叹息一声,美眸中闪过一丝悲哀之色,“只有孤亲自前来,才或许能说服那位天子放过我们新罗。” 使臣闻言嘴唇颤抖着,但最终还是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只是跪在马车地板上朝德善女王深深一拜。 使臣车队前进了没多久,忽然停了下来。 德善女王掀开帘子朝外面看去,然后美眸便不禁微微瞪大了。 在车队前方,一线黑色浪潮自天际而来,随着这一线浪潮的临近,大地仿佛都在震颤,若排山倒海一般的威势令新罗使臣团全体脸色发白,几欲瘫软在地! 这一线浪潮,居然是清一色的黑色玄甲骑兵! 这一队骑兵只有区区千人,但是这等威势却宛若万军冲锋一般可怕! 千人骑兵来到新罗使团车队十丈外的时候便停了下来,上千人齐齐勒马止住了冲锋之势,动作整齐划一,军阵丝毫不乱! 然后队伍从中分开,一名黑甲将领从中策马而出,来到使团前朗声道:“唐将长孙顺德,封天子命前来迎接德善女王!” 新罗使团众人早就被这队西北铁骑的威势给吓得两股战战了,听到对方不是来杀他们的,所有人才算松了口气,但每个人身后都被冷汗打湿了。 德善女王收敛起眼中震惊之色,掀开帘子从车里走了出来,微微一礼道:“多谢唐皇赐礼,有劳将军了。” “分内之事。” 长孙顺德拱手道,然后抬手做出一个手势,骑兵队伍便有序地分为数队散开护卫在车队两侧,而他则是带队在前面开路。 车队再次朝着长安城前进。 回到马车后,德善女王看了那名使臣一眼,自嘲一笑道:“这便是大唐的实力,仅仅这一支千人队伍,就能横扫我们国内的所谓精锐!” 使臣看着窗外黑甲黑马、肃杀无比的黑甲铁骑,低头沉默不语。 这就是大唐! .. 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罗女王的震惊(漏发章节) 德善女王进入长安城后并没有马上入宫觐见,而是修整了一日之后,方才沐浴焚香,前往皇宫。 外国君主亲自来觐见,即便只是个小国,李承道依旧要给予足够的尊重,因此他选择了在太极宫内接见德善女王。 参与接待的是礼部官员,而接待的规格则是按照最高的国宾规格。 在四名新罗使臣的陪伴下,一身玄色帝王华服的新罗女王缓缓走入了太极宫。 太极宫是用来接待外宾之所,虽然不如举办朝会的太极殿那般金碧恢弘,但是装潢肃穆庄重,尽显威严。 四名新罗使臣都显得有些紧张,唯有德善女王神色如故,走入宫中后,对在珠帘后面、被遮挡面容的大唐天子下跪行礼,道:“外臣,参见唐皇。” 她额头触地,行了一个最高的礼仪。 而在她行礼参拜后,李承道并没有急着开口说话,而就是这么静静地看着他们。 德善女王和几名使臣保持着参拜的姿势,不敢有丝毫其他动作,似乎能感受到珠帘后那位的目光在他们身上扫荡。 太极宫内的气氛一片凝滞,沉重到仿佛能让人窒息。 许久之后,李承道方才淡淡开口道:“平身。” 随着李承道开口,宫中沉重的气氛方才随之消散,众使臣方才直起腰,但却满头是汗,心中震惊。 大唐天子居然如此可怕,即便是不说话,都有如此威势。 “德善女王亲临长安觐见于朕,朕甚感高兴。” 李承道轻笑道,“远来即是客,女王既然来了长安,不妨在长安多住几日,见一见我大唐第一雄城的风貌,也好让朕一尽地主之谊。” 李承道的声音和煦如冬日暖阳,一句话便将之前的沉重气氛和紧张压力一扫而空,仿佛只是一名平易近人的普通君王,而不是那手握六十万军权、屠灭一国的铁血帝王。 德善女王不敢有半点放松,微微躬身道:“陛下如此礼遇,外臣甚是感激,但此番外臣背负国家存亡之重责而来,万望陛下能给予外臣一个相谈的机会。” 德善女王很清楚,她此行来的目的,眼前这位大唐天子不可能不知晓。 但是知不知道是一回事,给不给她说话的机会又是一回事。 而她想的没错,她此番来长安的目的,李承道已经是猜到了。 新罗与高句丽接壤,高句丽一破,按照韩信那个性,此番远征不可能只征服一个国家便退却,定会一举把新罗、百济给彻底攻占下来。 两个小国而已,甚至还没高句丽强大,灭了就灭了,完全没有问题,不灭等着下一次再耗费巨大地进行远征吗? 新罗女王亲临长安让李承道有些意外,但也就仅此而已,他并没有与她谈论此事的想法,按照礼仪接待一番后送回去就行了。 不过德善女王当面提出此事,令他微微侧目。 这般为国家百姓的精神,值得嘉许。 “一炷香时间,说吧。” 李承道淡淡开口道,他决定给德善女王一个机会,看看她打算如何说服自己。 德善女王心中微微松了口气,然后整理思绪,正色道:“陛下,此番大唐发兵攻打高句丽,高建武看不清局势,但是外臣却知陛下此战是必胜的。” “如今大唐兵强马盛,内患已除,陛下有盖世军事之才,取高句丽若探囊取物而已,只有高建武才愚蠢的觉得大唐和十几年前的隋朝一样,所以高句丽此番必败无疑,一旦开战甚至连一个月都撑不下去。” 德善女王的语气斩钉截铁,直接判定了高句丽的命运。 李承道眼睛微微一眯,因为德善女王说的没错,此番取高句丽,的确用不了一个月。 算算时间,现在大军应该已经踏上了原东突厥的土地了,很快便能兵至高句丽。 德善女王继续说道:“外臣知道,高句丽一破,大唐铁骑的下一个目标便是我新罗以及邻国百济。” “我们两国连高句丽都不如,只会败的更快,而大唐也绝不会留我们两国,会一鼓作气彻底覆灭三个国家。” 听到德善女王的话,四名新罗使臣们都一阵惶恐。 李承道淡淡说道:“既然知道如此,那你来长安觐见朕做什么,难道想说服朕放弃攻打你们新罗,眼睁睁地看着新罗发展壮大,然后再劳民伤财地进行一次远征?” 德善女王深深低头,道:“陛下,请相信我新罗绝无和大唐敌对的想法,我新罗愿意向大唐永世称臣。” “渤海半岛于大唐而言过于偏远,是一块境外飞地,大唐就算取了此地也难以管辖,还要派兵镇守,有弊无利。” “外臣恳请陛下派兵覆灭高句丽、百济,将渤海半岛交由我新罗来管辖,我新罗愿向大唐年年纳贡,尊大唐为宗主国,永世称臣。” 德善女王的话,让李承道的眼皮微微一条。 他本以为德善女王是劝他放弃进攻新罗,没想到对方的野心和胃口比他想的还要大,居然想接管渤海半岛! “有趣,有趣。” 李承道笑了两声,便没有说话了。 德善女王抿着嘴,抬头看着华贵的珠帘,仿佛想透过帘子看清后面那名大唐天子的神色。 李承道靠在龙椅上,修长白皙的手指在黄金扶手上有节奏地敲击着。 声音不大,却仿佛敲在所有人的心上,给予他们一种无形的压力。 “朕为何要答应你?” .. 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罗女王求龙种 “朕为何要答应你?” 李承道停止了敲击,问出了一个简单而又现实的问题。 他可以这么做,但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对他、对大唐有何好处? 仅仅是永世称臣、年年上贡并不足以使李承道改变想法,大唐富庶起来后还却那点上贡吗?不如一举覆灭了三个国家要来的干脆。 德善女王并不意外李承道会这么问,直起腰挺起胸膛道:“外臣愿与陛下结合诞一后代,不管男女皆可继承我新罗王位。” 此言一出,不光是那几名新罗使臣,就连宫内的几名太监以及李承道都蒙了。 高怀更是嘴角微微抽搐,这新罗女王……如此彪悍大胆? 直言不讳地就说要和陛下结合,果然是外族女子,一点教养也没有。 高怀暗暗摇头。 其实德善女王的脸上亦染上了红霞,心中羞意难耐,但是为了新罗的未来,她不得不忍住羞涩之意,大胆把这些话说出来。 “外臣虽然已经二十一,以中原人的观念来看是有些年纪大了,但外臣对自己的容貌还是有几分自信的。” “陛下英明神武,乃盖世雄主,外臣能和陛下结合诞生子嗣,乃是荣幸。” 把想法说出来后,德善女王反倒冷静了下来,她轻轻伸手摘下面纱,然后将双手放在小腹前,直起腰来,目光灼灼地看着珠帘后那道朦胧的身影。 德善女王的容貌确实不凡,自古高丽女子大都美貌动人,令历代中原帝王都很迷恋,德善女王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而且比起一般女子,德善女王身为女王,身上有一种难言的气质,配上美丽的容颜和婀娜的身段,让男人见了之后就不禁升起一股征服欲,想压在深下狠狠糅躏。 李承道依旧没有说话,并不是他不想说,而是系统在这个时候好死不死地冒了出来。 “恭喜宿主成功触发任务选项!” “选择一:接受德善女王,与其结合,奖励杂交水稻种子三千斤!” “选择二:拒绝德善女王,覆灭新罗,奖励远洋船只设计制造图纸以及当今世界航线地图一份!” 系统再次给出的选择,令李承道陷入到了两难之中。 首先是杂交水稻,这无疑是比番薯、土豆、玉米还要更加难得的东西,是后世袁大爷的心血所在,让世界数十亿人免于饥饿。 若是有了杂交水稻,那么碰到什么旱灾蝗灾都不怕!杂交水稻一年的丰收产量,就抵得上往年三年甚至更多的量! 这丝毫不夸张! 而第二个选择,远洋船只设计图纸以及当今世界的航行地图一份。 如今大唐的船只,航行到吕宋已经是非常勉强了,想进行远洋航行是不可能的事情,技术达不到。 但若是有了远洋航行的船只,再加上一份地图,那就能远洋发现新大陆! 去其他陆地上殖民、掠夺财富、掠夺人口作为奴隶来进行血腥的原始资本积累,让大唐迅速强盛起来,并且把触角伸到全世界,打造一个真正统治世界的跨大陆的帝国。 不可谓不诱人。 两个选择的奖励,每一个都极具诱惑力,让李承道难以拒绝。 而在李承道陷入两难中不说话时,德善女王的心也随之慢慢沉下去了。 她本来觉得自己说出这种提议后,大唐天子绝对是会答应的,但是后者依旧一言不发,让她对自己的判断渐渐失去了自信。 事情有些超出她的掌控了。 “真是烦人。” 面对着两难的抉择,李承道心情烦躁无比,直接起身朝外面走去,两旁的宫女连忙上前帮他掀开珠帘。 德善女王这才看见了李承道的真容。 身着明黄色帝王衮冕,剑眉星目,眉宇如画,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男子。 那双深邃的黑色眸子与薄削的嘴唇,透着一股令人心折的魅力。 然而李承道并没有因为德善女王而停留,冷冷地扫了她一眼(在她看来),便直接从她身侧越过离开了。 等到李承道离开后,那些新罗使臣们已经吓傻了,其中一名忍不住战战兢兢地问道:“陛、陛下,您是不是惹得唐皇发怒了?” “孤、孤也不知道啊……” 德善女王也十分手足无措,她不知道自己说错什么了,李承道的态度会那么冷淡。 实际上她不知道的是,李承道已经忽略了她说的那些话,完全都是在烦恼系统选项的事情,所以帝王威严不自觉地流露了出来,让人觉得在生气一样。 走出太极宫后没多久,李承道方才回过神来,对高怀吩咐道:“让人给德善女王在宫中安排一处住处,派暗影卫监视,没有朕的命令不许她擅自离开。” 在他做出选择之前,德善女王不能离开长安。 “是,陛下。” 高怀躬身应下,然后转身返回太极宫。 李承道这才带着满心的烦恼朝着宫外走去。 …… 德善女王心中满是苦涩之意,李承道的态度让她以为肯定是失败了,新罗必定灭亡无疑。 然而这时候,她见到那名跟着李承道的太监重新返回了太极宫,道:“陛下有令,请德善女王暂留在宫中,不得离开长安。” “什么?” 德善女王微微一惊,神色变了变,不知道李承道这是什么意思。 然而神色变幻一阵后,她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只要能留下来,说不定就有让李承道改变心意的机会。 .. 第二百五十四章 杂交水稻! 答不答应德善女王的请求,对于李承道来说并没有太大区别。 一个小小新罗,留不留问题都不大。 他真正感到难以抉择的是系统给出的两样选项奖励,选择“东方魔稻”,还是远洋宝船的设计图纸以及航海图。 选择前者的话,大唐从今以后再无饥荒之威,这是成为超级强国的根本基础。 选择后者,拉开大航海时代序幕,远征海外,大肆殖民,掠夺人口和财富来迅速发展国力。 两个选择都极具诱惑力,令他难以拒绝任何一个。 冷静下来后,李承道开始理智地分析两项奖励的利弊。 “远洋殖民、掠夺人口、奴隶和财富虽然好,但是如今我大唐的国力并不支持这么做。” “远洋需要较为先进的医疗技术以及科技技术,否则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 “而且目前我大唐在册人口仅有两百三十万户,人数不过八百万,人口尚未饱和,对土地的需求不是很大,远达不到殖民扩张的条件。” “相比之下,如果选择杂交水稻的话,将会大大提高抗灾害的能力,解决了粮食问题,人口自然而然也能增长,人口增长后国家便能越发强盛。” 李承道理清楚思绪后,心中渐渐有了决断。 古代不比后世科技发达的时代,在这个科技不兴的时代,人口就是劳动力与生产力,一个国家强盛的根本保证。 人口稀少就代表税赋不足、国库空虚、难以征兵,国力衰弱是自然的事情。 所以每一代王朝君主都会致力于提高国内人口基数。 而人口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百姓贫困,粮价太高难以养活,连活都活不下去,怎么会想着多诞后代? 大唐如今虽然没有到百姓活不下去的那种地步,但是人口增长缓慢依旧是个不争的事实,在杨广时期和各路诸侯争霸、天下大乱时期死伤的百姓青壮太多了。 “为了不让饥荒再次重演,还是选择杂交水稻吧。” 李承道最终做出了选择。 他选择了一条较为稳妥的道路,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 远洋大航海、全世界殖民虽然诱人,但于如今的大唐而言还是过于勉强了。 不过……和德善女王结合诞生子嗣么? 李承道神色微微一动,然后摇头收回了目光,走回龙案后处理政务。 这件事还是缓几天再谈吧。 …… 由于李承道的命令,德善女王被软禁在宫中不准离开。 软禁他国君主,这是伤及一国颜面的大事,但那群新罗使臣们屁都不敢放一个。 在大唐面前,他们新罗不过是个说灭就灭的弹丸小国罢了,大唐甚至不需要派出精锐,只要驻防的边军就足以让他们灭国。 何况如今大唐三十余万大军正在攻打高句丽,说不定下一个就轮到他们新罗了。 德善女王心中虽然焦急,但是却也无可奈何。 李承道把她软禁起来之后,就像是忘记了她的存在一样,根本没派人过来找她,这让她很是忧虑。 在软禁的这些天她也没闲着,她关注了一下大唐如今的国情以及发布的种种政令,想通过这些来一窥李承道的性格以及城府,好寻找破局之法。 “去年刚刚发生了波及全国旱灾和蝗灾么?难怪大唐要毅然发兵攻打高句丽。” 德善女王看着让手下人搜集的情报,自言自语道。 这些都不是什么秘密,想要打探搜集起来是很简单的事情。 去年的大唐可谓是多灾多难,旱灾蝗灾这两大天灾居然同时到来,甚至还谣言四起威胁到皇权统治。 而令她感到吃惊的是,这次蝗灾旱灾居然未饿死一人,李承道在还不确定有没有旱灾之前便下令调银百万提前备旱,蝗灾到来后更是强令各大世家交粮,关键是后者还全都乖乖听话了,这简直不可思议! 新罗国内也有类似于世家的存在,身为君主的的德善女王清楚,想要让这群人舍弃利益支援国家是多么难的事情。 而更让她钦佩的是,李承道提前备旱的魄力,一旦失败可就拿百万两银子打水漂了,这种魄力不是常人能有的。 最后还有关于祭天大典的事情。 “……天命不足畏,当场生吞蝗虫对抗天意,这简直……” 德善女王看完后,心中对李承道肃然起敬。 在信奉君权天授的中原,李承道居然能说出这番话,简直敢历代君王之先! 她完全想不到那一位比她还要年轻的大唐天子,居然有着此等的魄力与手段。 接着还有关于近来新政的内容。 农商并举,推行青苗法、一条鞭法、清丈田亩;鼓励民间贸易,顶着压力提升商人地位;提高商贸赋税设立农业补贴基金,保护农耕…… 种种新政一环接一环,光是看着就让德善女王心中震惊,她深深明白这些新政对于一国而言有多么大的意义,一旦推行成功,国力将会在短时间内翻倍! 每一项,都是万世之基! 看着这些新政,她仿佛看见一个庞大的巨人在东方屹立而起! “李承道不死,他国将永无出头之日!” 德善女王合上册子,美眸之中有着无比复杂的神色。 她敢肯定,李承道只要在世一日,世间最强帝国就会是大唐,其他国家没有崛起、没有和这一巨人匹敌的可能性! 李承道那淡漠的目光在德善女王的心中浮现,仿佛抓紧了她的心脏,令她感到一阵窒息。 .. 第二百五十五章 女王与太后的见面 看完那些情报之后,德善女王只觉得心情沉重,然后她起身离开了住所,出去散步放松一下心情。 虽然德善女王被软禁在宫中,但是在宫里她的人身自由是不受限制的,大部分地方都可以去得。 李承道的这座皇宫要比她在新罗的王宫要恢弘庞大太多了,单单从皇宫的恢弘,就能窥得中原的文化底蕴。 在一名太监的带领下,德善女王在皇宫之中散步,同时心不在焉地听着小太监对种种建筑和宫殿的介绍。 “女王,前面就是御花园了,您要进去看看吗?如今正值春季,御花园里的花草长得正好,陛下都时常喜欢来此观赏呢。” 太监笑着说道。 “有劳公公带路了。” 德善女王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她也是比较喜欢花草的,传闻大唐的御花园集结了天下各种奇花异草,见识一下也不错。 而御花园也确实没有让德善女王失望,如今时节正好,御花园里的各种奇花异草争奇斗艳、彩蝶纷飞、美丽至极。 就在德善女王欣赏这些花草之际,她忽然听见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传来。 在不远处的亭子里,有几名衣着华贵不凡的女子正在亭中饮茶谈笑。 太监见此解释道:“那几位是宫中的娘娘,今日随太后来御花园赏春。” “天子后妃、太后?” 德善女王美眸中闪过一丝异色,然后移步朝着凉亭走了过去。 她比较好奇那位年轻天子的后妃会是怎样绝伦的姿色,不然为何那位天子对她主动献身而丝毫不动心? …… 凉亭里面饮茶谈笑的,正是长孙无垢、长孙云露、郑苒以及呼延热娜、淑妃萧秋雨和太后郑观音。 李承道的后宫之中诸妃之间的关系尚可,并没有什么后宫争宠的事情出现,妃子经常相互往来。 根本原因是因为这些后妃大都是由郑观音亲自物色过的,都是性子较为温和的女子。 还有就是李承道暂时根本没有设立皇后的意思,所以争宠毫无意义。 身为李承道的后妃,她们都清楚了解李承道的性格,他的意志和是不会因为他人而改变的。 再加上有郑观音这位最厌恶后宫争宠的太后坐镇,所以李承道的后宫一片和谐。 “按照往年这个时节,该是出去春蒐的日子了,可惜今年春蒐被取消了,真是遗憾。” 萧秋雨有些惋惜地说道。 春蒐对于后宫妃子而言也是难得的出去游玩的机会,所以都是比较向往的, 长孙云露笑了笑说道:“去年我大唐屡屡遭灾,今年又举兵远攻高句丽,陛下每日都忙到极晚,哪里还有时间去办春蒐呢。” “是啊,我最近见到陛下都比之前消瘦了呢。” 郑苒深以为然地点头说道。 郑观音闻言伸出玉指戳了一下郑苒光洁的额头,笑道:“你还敢提呢,承道都不止一次跟本宫抱怨了,说他每次去你宫中,你都逼他吃各种补品,让他都胖了好几斤,所以他近来都不去你宫中了。” “胖点不好吗?陛下怎么样我都喜欢的。” 郑苒眨了眨大眼睛,俏脸上满是不解之色。 众女闻言顿时发出一阵善意地哄笑声。 笑声过后,长孙无垢有些好奇地朝郑观音问道:“娘娘,现在高句丽那边的战况如何了?” 其他后妃闻言也有些关切,毕竟隋朝曾经三征高句丽都失败,大唐此番远征会顺利吗? “此事本宫也不太清楚,不过陛下武功盖世,我大唐铁骑冠绝天下,没有失败的可能的。” 郑观音说道,然后看向了众后妃道:“尔等身为后宫妃子,这些事大可不必操心,只需要好好维持后宫和谐安宁,争取早日诞下子嗣就行了。” “说起来,尔等进陛下后宫也快有两年多了,为何一个子嗣也未曾诞下?” 子嗣问题一直是郑观音所忧心的,不管是出于国家层次还是个人私情,她都太想抱孙子了。 然而两年多了,七八个后宫妃子,一个诞下子嗣的都没有。 说到这个问题,众后妃都有些尴尬,这种事情她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啊。 郑观音将目光投向了呼延热娜,问道:“修仪,陛下临幸你的次数最多,而你至今没有动静,莫不是陛下……有那方面的隐疾?” 呼延热娜虽然单纯,但是也明白郑观音所言是什么意思,顿时红了脸,连忙解释道:“没有,陛下那方面很、很强……每次都是我先求饶的……” 把这种事说出来,实在是太羞人了。 郑苒脸色通红无比,小声道:“呼延姐姐说的没错,陛下、陛下确实很厉害……上次、上次我都昏过去了。” “确实如此,陛下没有隐疾的……” 长孙无垢比较委婉,有些赫然地说道。 想到李承道在夜晚时的勇猛,她就不禁觉得浑身发烫,心跳加快。 其余几位后妃也都红着脸点了点头。 “那为何就是不诞子嗣呢?” 郑观音满面愁容,她为此真是快急白了头。 然后她又问了问细节,众后妃忍住羞意回答,红着脸窃窃私语,讨论这些闺房秘事。 就在她们讨论之际,一道悦耳的声音忽然传来:“外臣参见太后娘娘。” 被这突兀的声音打断,众后妃都吓了一跳,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了过去。 只见在凉亭外站着一位美貌无双、气质非凡的女子。 正是德善女王。 .. 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唐远征军大捷!女王心颤! 德善女王的到来,顿时吸引了凉亭内众妃子们的注意。 “你是?” 郑观音的目光落在了德善女王的身上,眉头微微皱起。 她不记得宫里有这么一号人。 倒是她的侍女小桃知道的事情比较多,弯腰在郑观音耳畔轻声说道:“娘娘,这位是来自新罗的德善女王,是前些日子来长安觐见陛下的,如今被陛下留在了宫中。” “新罗女王?” 郑观音闻言微微有些惊异,堂堂一国君主来长安觐见,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外臣来御花园中游览,见到太后与众位娘娘在此赏花,故前来见礼,多有打扰了。” 德善女王先开口说道。 “女王言重了,快进来坐吧。” 郑观音说道,一边让侍女再多填了一份茶水。 德善女王也没有拒绝,谢礼之后便走入凉亭落座了,然后目光不着痕迹地从众后妃脸上扫过,眼中不禁闪过一丝惊色。 李承道这些后宫诸妃,或娇憨可爱、或温婉大方、或小家碧玉、或国色天香、或楚楚动人,每一位都有各自的特点。 甚至有一两位丝毫不亚于她。 “我本来还对自己的容貌有所自信,但李承道后宫妃子无一不是万中挑一的美人,难怪她对我的请求不假以辞色。” 德善女王心中有些苦涩地想到。 而众妃子其实也在打量着德善女王,在她们看来,德善女王身上有她们没有的一种气质,搭配上她的容貌则更加出彩。 待德善女王落座后,郑观音开口问道:“女王在长安可还习惯,有无不适应的地方? 天子国务繁忙无暇分身,若女王有什么需求的话尽管与本宫说,本宫帮你安排。” 听到郑观音的话,德善女王收敛心思,矜持地回答道:“多谢太后娘娘关心,大唐皇宫乃天子居所,外臣借住在此已是天子恩典,岂能任性。” 一番得体

相关推荐: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天下男修皆炉鼎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蔡姬传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取向狙击   绝对占有(H)   差生(H)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