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妖孽美男特工帮 > 第23章

第23章

全国范围内流传开来了。 要知道这篇缴文带来的冲击力是极大的,李承道身为太孙,又是灭了东突厥的大英雄,如今在朝野的声望都极高。 此时突然发布缴文宣布攻打长安、起兵勤王,可想而知是多么地震撼。 而更加令人感到震惊的还是这篇缴文所写的内容。 弑兄囚父! 篡夺皇位! 枉顾百姓性命,借突厥之手除掉太孙! 这每一条,都堪称惊人无比。 李世民弑兄逼父一事其实早已流传,在朝野之中并非什么秘密,满朝文武对此都了然于心。 谁都知道,若非李渊突然将李承道立为太孙,那么李世民现在已经是登上了帝位! 但是知道归知道,谁敢对此多言半句? 自古最是无情帝王家,皇位之争最为凶险,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 除了早就被打上太子党、秦王党或者齐王党标签的官员,朝中其余官员们全都选择独善其身,对此视若无睹。 他们只是官员,并不倒向任何一方,不管谁最后胜了对他们的影响都不大,当然以后也很难有机会进行官位升迁,但至少能保命。 君不见太子李建成被杀、李世民摄政后,太子党和齐王党的官员们被全部肃清了,这就是站错队的下场。 因此所有官员明知道李世民有夺位之心,也都对此缄口不言,当做不知道。 可是现在却不能再继续沉默了,李承道直接将此事挑明了来说,于道义上给予李世民压力,他们这些官员们也必须有所表示。 是选择支持李世民,还是支持李承道。 不过这篇缴文最要命的还不是公开了李世民弑兄囚父这件事,而是枉顾数万百姓安危,借突厥之手杀李承道。 李世民弑兄囚父虽然有违人伦,但是皇家帝王之争本就残酷,而且李世民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也是有资格成为皇帝的,所以此事顶多让李世民遭受一切士子的非议,成为他光辉一生中不多的污点,却无法从根本上动摇他。 但是不顾百姓的安危借突厥之手除去敌人,这却是大忌中的大忌! 李承道和李世民争皇位是皇家之争,怎么样都无可厚非,但突厥乃是外人,怎可让异族人杀了李承道?李承道可是一国储君!他若是被突厥人杀了,大唐的颜面何在? 不仅如此,幽州一旦沦陷,按照突厥的残暴,幽州百姓都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而且突厥若以幽州为本,渡过黄河直入中原,那就是席卷整个大唐的灾祸! 届时遭殃的百姓何止数万? 人都是自私的,百姓们可能对李世民弑兄囚父篡夺皇位没什么感触,毕竟这种事距离他们太遥远。 可突厥之祸却真正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安危,谁想自己和家人丧命于突厥手里?这才是他们真真愤怒的地方! 这篇缴文一出,朝野为之震动,天下士子百姓们全部都震怒万分。 “秦王无道!太孙当立!” “无德无义之辈!怎可为我大唐君主!” “太孙为大唐百姓戊守边关,却遭自己人背后捅刀,实在是卑鄙无耻!” “太孙殿下千里奔袭王庭解突厥之危,令大唐免遭屈辱,而秦王却行如此令人不齿之事!” “我等虽为百姓,尚知晓礼义廉耻为何物,异族蛮夷之凶残,你贵为秦王,为何这般无知!” “呸!奸王!” …… 天下的百姓士子们都在大骂,而长安城百姓士子们的反应尤其激烈。 在一些士子的领头之下,众多百姓们甚至在天策府前聚集了起来,朝着天策府破口大骂。 “天策府乃是军政重地!岂容你等放肆!全部给我拿下!” 匆匆赶来的禁卫军统领见到天策府前聚众叫嚣的百姓士子们,不由得大为恼怒,当即下令道。 “谁敢!我等乃国子监学子,你们无权逮捕我们!” 领头的士子一瞪眼,梗着脖子说道。 士子是很麻烦的一种存在,大唐文武并举,但是立国之后就开始重文人,国子监乃是大唐最高学府,里面的学子大都有功名在身,还真的不能轻易捉拿,否则会引起所有士子的激烈反对。 他副词反应,赢得一片叫好声和赞许声。 “有功名在身又如何!违反律法我还抓你不得了?!” “来人!给本统领全部拿下!送往大理寺候审!” 禁卫统领恼怒道,当即就有士卒上千将那些带头闹事的士子们给全部抓了起来,按在地上。 .. 第一百零九章 长安士子怒骂李世民 “呸!奸王!无道奸王!你就算是杀了我们,你能堵得上天下悠悠众人之口吗!” 被抓的那名士子虽然被死死按在地上,但依旧不肯低头,高声喊道。 如此硬气的反应,引得围观百姓们的一片叫好声和赞许声。 “本王为何要堵上天下人之口?” 而就在此时,一道平淡的声音响起,一名容貌英武的、身着华贵王袍的男人在几名府上侍卫的陪同下走出了天策府。 正是李世民! 见到李世民后,原本喧闹不堪的天策外顿时安静了下来,百姓们连忙一窝蜂地散去了,只剩下那些被扣押的士子们走不掉。 也就百姓们也就敢仗着人多过来凑凑热闹骂一骂,现在李世民来了,谁又敢真的惹怒他? 不过还是有胆大的百姓们没有离开,或者远远地看着这边的动静。 “秦王殿下!” 见到李世民后,禁卫统领心中一震,连忙下跪行礼,“下官办事不力,惊扰了殿下,下官这就把他们全部带走……” “不必了。” 李世民摆了摆手,然后走到了那名被士卒按住的士子面前,示意士卒松开他。 “哼!奸王,你得意不了许久了,太孙殿下很快就要打到长安了!” 这名士子倒也真的有几分胆色,当着李世民的面也敢如此大骂。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怒意,但却没有发作,只是淡淡道:“你们如此仇视本王,无非就是因为看了那篇缴文,认为本王置天下百姓生死而不顾,但是本王何时说过不发兵驰援幽州?” “天降大雪,大军调动之难你们可曾知晓?你们知不知道需要筹备的粮草、御寒衣物需要几何?作战方略是由你来给本王出吗?还是你们觉得只要一发兵突厥就会溃败?” “一群人云亦云的愚不可及之辈!” 李世民带着讽刺之意的一连串的质问,让这名士子哑口无言,涨的脸色通红。 然后他冷笑着说道:“至于他打到长安……你未免也太高看他了,你们脚下所站立的这片国土,有大半都是本王打下来的!真当本王是摆设吗!” 他接着抬起头环顾四周,用平淡地语气说道:“对,本王的确杀了太子想夺皇位,但李承道最终目的不过是想和本王夺这皇位而已,诸般理由都是借口!但是……” “本王接受他的挑战!” 言语之间充斥的霸气,令人忍不住浑身一颤。 此时此刻众人方才想起来,眼前的这位秦王殿下,是奠定大唐根基的最大的功臣!亦是战功赫赫的名将! 说完这番话后,李世民便直接转身返回了天策府,看都不看口那些士子一眼,或者说根本没有将他们给放在心上。 李世民离开后,禁卫统领心里恼火,连忙命人把那些士子给带走了,并且加强了天策府的守卫力量。 回到天策府后,李世民走进书房,端起茶水饮了一口,眼里有着一丝倦色。 “没想到李承道比我想象的要果决的多,直接先一步举兵了,还让他占据了大义名分。” 李世民叹息道。 长孙无忌亦叹了口气,现在那篇缴文已经传开,从长安城百姓士子们的反应就能看出这篇缴文的影响力有多大。 如今大义名分,已经被李承道给占据了。 李世民本来计划是用抗旨不遵、拥兵自重的由头直接发兵,以雷霆致使覆灭李承道,没想到如今还没完全酝酿后,李承道就比他更早动手。 “恐怕是他在收到第一份圣旨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准备。” 长孙无忌无奈地说道。 “罢了,事到如今我和他已经彻底撕破脸皮,现在最紧要的是想想该如何对付他才行,李承道那边一共有多少兵力?” 李世民朝长孙无忌询问道,这些事情他拜托长孙无忌去调查了。 “他麾下白袍军五万,加上罗艺的泾州军,应当有十一万左右的兵力。” “不过他既然决定发兵,估计应当还有其他兵力隐藏着,不可能仅仅举兵十万就要强攻长安的。” 长孙无忌想了想后回答道。 李承道收服五万突厥骑兵一事他让人严格保密了,此事现在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是长孙无忌还是猜到了一些。 只不过他猜不到李承道居然敢收服突厥骑兵罢了。 “不容小觑啊……” 李世民点了点头,然后传令下去,让人将李靖、程咬金、侯君集三人给传唤到了府上。 差不多半个时辰后,三人就先后来到了天策府了。 “秦王殿下。” 见到李世民后,三人纷纷行礼道。 “不必多礼,此番请三位将军前来,是为了李承道举兵一事,他如今已经领兵十万,朝长安攻来了。” 李世民开口说道,并让人给他们三人设座。 程咬金闻言瓮声瓮气地说道:“俺就知道那个家伙不可能老实下来,请殿下让俺带兵出征,俺一定将那竖子的头颅给亲手斩下,为敬德报仇!” 程咬金杀气凌然地说道,至今还为李承道当初斩杀尉迟恭一事而耿耿于怀,他们这些武将都是出生入死的感情,彼此之间关系是很好的。 “这李承道不容小觑,攻灭突厥,定然不是泛泛之辈,请殿下准末将一起出征。” 侯君集倒是要谨慎的多,沉声说道。 “君集所言不错,李承道本事非凡,如今又手握大军,本王希望你们三人一起出征。” 李世民点头道,然后将目光看向了有些出神的李靖,不由皱了皱眉头,问道:“药师,你有什么顾虑吗?” 众人的目光,顿时都放在了李靖的身上。 .. 第一百一十章 李靖为大元帅 李世民开口之后,李靖方才回过神来。 他是因为李世民让他随军出征而有些犹疑了,因为说实话,李承道给他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这么一位覆灭突厥的大功臣,他实在是不想与之在战场上兵戈相向。 不过此时李世民问到了他头上,他自然不能说拒绝的话,于是拱手道:“没……末将愿凭殿下差遣。” 李世民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正色道:“李靖、程咬金、侯君集听令!” “末将在!” 三人纷纷下跪,齐声答道。 “本王封李靖为统兵大元帅,程咬金、侯君集为先锋将军,率兵二十万阻敌于黄河以北!” 李世民肃声说道,这段时间他也一直在准备,如今手上已经调集了三十万大军。 此番面对的是李承道,即便是李世民也不得不谨慎,毕竟李承道自身勇武过人,而且还覆灭了突厥,可谓是战功彪炳。 因此他直接派出了李靖这位顶级名帅,以及程咬金、侯君集这两位心腹猛将和李承道对阵。 有他们三人出马,再加上二十万精兵,李世民自信能令李承道连黄河都渡不了。 “末将领命!” 李靖心中一叹,领下了李世民下达的命令。 三人离开后,李世民方才松了口气,放下心来。 “辅机,你觉得本王和那竖子争夺皇位,到底谁会坚持到最后?” 李世民忽然朝长孙无忌问道。 长孙无忌笑了笑,道:“殿下手握军政大权,麾下又有众多猛将,胜利必将属于殿下。” “那为何李承道率兵攻打长安的消息传来后,朝中百官全都称病不上朝!” 李世民恼怒地说道。 朝中百官在得知李承道要攻打长安,一个个都不约而同地称病不上朝,至于为什么这样根本不用想,就是怕他在朝堂上逼他们表态站队。 真正让他恼火的是这些官员为什么不肯站过来支持他,难道真的觉得以他如今手中掌控的力量打不过李承道? 简直可笑! “等到药师败退李承道,那些该死的官员、天下百姓士子才知道谁最有资格登上大位!” 李世民喃喃自语道,眼中杀机闪烁。 …… 李世民于天策府前对那些士子的呵斥在一日之间就迅速传开了,无数百姓士子乃至于官员们都为此感到震惊。 谁也没想到李世民居然直接承认了弑兄之举,还明言想要争夺皇位。 但是仔细想想,李世民的举措却是当下最正确的应对方法。 李承道缴文里列出的罪状,除了最后一条怎么也不能承认外,上面两条承认了又何妨,虽说血腥残酷了一点,但说到底不过是皇位之争罢了,并不能真正攻迁李世民什么。 李世民反而可以借此直接向天下表明表露争夺皇位的意愿,也是在暗示某些人该站队就站队。 而且李世民如此强硬的表态,也是他底气的证明,让很多人蓦然想起这位被李承道光芒所盖过的秦王,也是一位手段强硬,有着无数彪炳战功的主! 这样一位一手奠定了大唐根基的秦王,真的会敌不过太孙李承道吗? 不少人的心中都因此而动摇了。 而此事过去没两天,朝廷便宣布定李承道为叛逆,同时出兵二十万,由李靖统领,程咬金、侯君集两位猛将一起带兵镇压! 如此迅速的应对,李世民完美地展现了自身掌握的强大力量。 因此第二日后不少官员直接赶去上朝,也不再称病了。 朝野间对李世民的非议和舆论也少了许多,因为所有人都明白,现在就是李承道和李世民的皇位之争了。 …… 魏府。 “让李靖率兵出征么?” 魏征听到朝廷的安排后,不由得微微皱眉。 说实话,他觉得李承道此番动兵有些过于仓促了,区区十万大军,怎么可能攻的下长安? 应该继续再幽州慢慢发展才是。 不过他也明白,李承道不能继续拖下去了,连连拒绝圣旨,这已经犯了大忌,李世民准备妥当后定然要出兵镇压,既然这样不如先发制人。 可是李靖、程咬金、侯君集带兵出征,而且还是二十万大军,他觉得李承道的胜算实在不大。 “到了这般地步,我只能尽力帮一帮殿下了。” 魏征心中微微一叹,起身回到书房迅速写了一封信,然后令心腹手下带信出城,送到李承道的手中。 三日后,李世民做出的应对便被李承道得知了。 “这个秦王果然不是泛泛之辈,果敢不亚于殿下。” 贾诩看完情报后,忍不住开口赞了一句。 李世民轻易化解了缴文给他带来的舆论压力,把这场战争锁定到了夺位之争上,这样双方在大义上就没什么可争的了,直接打就是。 成王败寇,就这么简单。 “孤从未小看过他,他是一位劲敌。” 李承道点头说道,认可了贾诩的话。 别看长久以来李世民被他这边的种种手段给搞得焦头烂额,但是一旦没了舆论方面的压力,李世民放开手脚来对付他的话,是极为可怕的。 别的不说,光是李世民手中可调动的五十万大军,就是难以弥补的差距。 他们这次突然起兵,也不知道李世民提前调动了多少兵力。 “此战不能长久拖下去,一定要迅速解决。” 李承道心中暗暗想到,然后抬头看向了贾诩,问道:“文和,此番李世民让李靖率二十万大军来对敌,你怎么看?” 李世民让李靖率兵镇压他的消息早已传开,李承道今日找贾诩便是讨论此事的。 .. 第一百一十一章 渡黄河,取洛阳 此番李承道于幽州起兵,距离长安城路程极远,如今他们已经兵至沧州了。 沧州作为与幽州相近之地,与幽州向来关系很好,而且并没有布重军,也不曾阻挡李承道,沧州守反倒十分欢迎,直接表明了要支持李承道。 原因很简单,李承道阻突厥于幽州外,若非李承道挡住了突厥,那么幽州城一破,他们沧州也要沦陷。 “殿下,目前当务之急是先渡过黄河,一路直取冀州、魏州、邢州三地,形成犄角之势,如此以来进可取洛阳,以此为踏板攻打长安,退可守黄河。” 贾诩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上的几处标识对李承道说道,“而且邢州乃北地粮仓之一,若是能取下此地,大军粮草无忧矣。” 现在十六万大军的粮草一方面由泾州提供,一方面由李承道用从突厥王庭搜刮的那些财富,让郑氏代为购买。 暂时来说问题不大,但怕就怕李世民掐断了这条线,因此取下邢州是很有必要的。 “渡黄河啊……魏州可不好打。” 李承道看着地图皱眉说道。 魏州守黄河天险,虽然将领并不出名,但是此地布有两万重军,据守黄河,易守难攻,极为麻烦。 而且攻打魏州五万漠北铁骑和一万五千幽州重骑是发挥不了作用的,只有在渡过黄河后,它们才能展现出自己的强大。 “不好打也得打,我们必须要加紧行军,在李靖率大军到来之前攻下魏州城,否贼二十万大军一到,再想要攻下魏州城就千难万难了。” 贾诩一脸严肃地说道。 “孤明白了,传令下去加快行军,务必在十日之内渡过黄河!” 李承道当即拍板道。 …… 李承道这边明白渡黄河的重要,李世民身为经历过无数战争的将领,又岂会意识不到? 只要李承道渡不了黄河,那么就构不成威胁。 因此李世民是直接从洛阳、汾州与汴州等屯兵地调集的二十万大军,让李靖等人日夜兼程,在七日之内便带兵赶到了魏州,并且驻扎在黄河以南。 而就在李靖率兵赶到后没一日,李承道也率领大军赶到了,只不过他还是来晚了一步。 黄河岸边,李靖在程咬金等将领的陪同下,在魏州城墙上隔河眺望河对岸的白袍军。 白袍军已经在黄河岸边派兵布阵,旌旗飘飘,井然有序。 “不愧是屠灭了突厥的太孙殿下,手下的军队果真不凡。” 李靖心中暗暗点头,一支军队的强弱,单单从气势上就能窥得一二。 李承道的大军明显是长途奔袭而来,但是军阵丝毫不乱,整支军队透露着一股无声的强大感。 这是只有不久前经历过一场大胜利的军队才会有的气势,李承道选择在屠灭突厥后就进行发兵,是一个极正确的选择。 而在李靖观察李承道这边时,李承道率大军饮马黄河,隔岸相望。 “可惜,还是来晚了一步。” 看见魏州城墙上飘扬的“李”字帅旗后,李承道不禁叹息一声。 他已经下令大军日夜兼程的行军了,没想到还是比对方晚到一步,失去了攻下魏州城的大好时机。 “殿下,我们要不要渡河?” 冯立上前询问道。 李承道摇了摇头,说道:“不了,我们长途跋涉而来,人疲马惫,而且此时渡河对方定然会出兵阻挠,不过是徒增无谓的伤亡而已。” “传令下去,让大军砍伐树木,在那边安营扎寨,好好休息一下。” 不能提前攻下魏州城虽然很遗憾,但对他而言也就仅仅是遗憾而已,又不是攻不下魏州城就败了。 “是!” 冯立躬身应下,然后下去安顿大军了。 冯立离开后,李承道召集岳飞、薛万彻、罗艺和贾诩,来一起商讨对策。 帅帐之中。 “此番带兵的是李靖,麾下有程咬金和侯君集这两位猛将,孤对他们三人皆不甚熟悉,罗将军、薛将军,你们对他们三人应该有所了解吧?” 众人到齐后,李承道直接朝罗艺和薛万彻问道。 在场的他、岳飞、贾诩是根本不可能了解三人的,而薛万彻和罗艺都是开国的将领,曾经和李靖等人并肩战斗过,对他们的了解肯定比他多。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敌人是很有必要的。 罗艺和薛万彻看了一眼之后,罗艺先说道:“某曾与李靖一起为战过,也曾与他为敌,此人……是一个极为了不起的帅才,在某看来乃是当世为数不多的顶级名将,而且善守。” 薛万彻也点头道:“统兵我确不及他,不过在我看来岳将军不亚于李靖。” 罗艺闻言讶异地看了薛万彻一眼,又看了看岳飞,心中暗暗奇怪。 岳飞看着如此年轻,居然能和李靖相比? 要知道李靖可是成名已久的名将!在开国之前就有着赫赫威名,李世民亦对其十分器重。 不过想到李承道对岳飞的器重,心下也就了然了。 若没有本事,李承道怎么会委任岳飞统帅白袍军这一职位?就连冯立和薛万彻都在岳飞之下。 “看来太孙殿下手里也是人才济济啊。” 罗艺心中想道。 然后他收起了这些杂乱思绪,继续道:“程咬金不必多谈,虽然勇猛无双,但是过于莽撞,但是侯君集需要注意一下,此人不仅勇猛,且心细如发,亦有不俗的谋略。” 罗艺讲述一番后,李承道对这次的敌人就有个大致的了解了,总而言之是个不小的挑战。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岳飞对李靖 “殿下,此番攻打魏州城的任务请交给末将。” 岳飞主动抱拳请缨道,神色十分认真。 “末将想要见识一下大唐的顶级名帅到底有多强,请殿下给我一个机会。” 岳飞的话令李承道有些吃惊,岳飞不是那种好大喜功的性格,而此次居然主动开口接攻打魏州城这一艰难任务,实在是令人感到惊奇。 其实岳飞的想法也很简单,他虽然在李承道麾下担任白袍军统帅这一要职,但是一直以来却并没有什么展现自己的机会。 与突厥之间的交锋对他而言毫无挑战性,因为突厥里并无什么善于指挥军队的将领,完全是凭借着人数和军队实力的优势才占上风,但最终还是被他们所覆灭了。 而这次的敌人不同,是堂堂大唐的开国名帅李靖,放眼整个大唐都是为数不多的顶尖统帅,这直接将他的好胜心给激起来了。 他此番想要堂堂正正地击败李靖,证明李承道任命他为白袍军统帅是完全没问题的。 说到底,还是由于贾诩的刺激。 和岳飞比起来,贾诩起的作用明显要大的多,各种妙计频出,还着手帮李承道解决一系列事务,是一个完全合格的谋士。 为了不被贾诩给甩下,岳飞也想争上一争了。 看了岳飞一会儿后,李承道点头道:“好,那攻打魏州城的任务便全权交给岳将军了,尽力而为就好。” 李靖是顶级名帅,又有二十万大军驻守魏州城,想要攻打下来简直难如登天,即便是岳飞也不见得能打下魏州城。 “请殿下放心!” 岳飞神色一肃,抱拳应下。 …… 岳飞从李承道手中接过指挥权后,便下令大军在黄河上游筑堤捕鱼,以充军粮,同时降低黄河的水流量。 除此之外还令士卒大量砍伐树木,表面上是为了筑营扎寨,但是暗中却在赶工木排。 如今正值春汛期间,河水暴涨,若想要渡黄河,如此湍急的水流是不行的,所以才需要筑堤。 同时为了减少敌军的警惕性,才以建造营寨为幌子暗中赶制木排。 差不多准备数日之后,岳飞便指挥大军,在黎明之际强渡黄河! 黎明时分,夜晚和白昼交替之际,也是人警惕性最差的时候,岳飞正是掐准了这个时间选择让大军渡河! 而魏州城那边也迅速反应了过来,李靖直接第一时间赶到了城墙上。 在黎明的微光之中,一张又一张木排被投放到水流已经变得平缓的黄河之中,无数白袍军士兵乘着木排强渡黄河,登录河岸。 “大帅,请让我带兵出击,阻敌渡河!” 侯君集直接请命道。 然而李靖在观望了一阵后,却摇了摇头说道:“不必了,他们挑的时机太好,此时阻拦已经来不及了。” “可是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渡河?” 侯君集焦急地说道。 李靖没有说话,只是指了指岸边最先一批渡河的那些士兵,只见那些白袍军将一架架床弩给架在了岸边,同时率先渡河的六千余白袍军已经摆好了方阵,严阵以待。 在黄河对岸那简陋营寨里,隐隐有大量的人影晃动。 “他们已经占了先机,此时再去阻拦他们渡河是成功不了的。” 李靖到底是名帅,要比侯君集等人冷静得太多太多。 能将敌军阻挡在黄河对岸最好,但是此时对方出其不意地渡河,必定做好了准备,再去派兵阻拦哪怕能成功也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这并不值得。 他们只需要死死守住魏州城,然后寻找机会举兵反攻,歼灭敌军! 不过虽然没有让侯君集领兵出击,但李靖还是下令放了一波箭雨,阻挠白袍军渡河,只不过此时天色暗淡,再加上魏州城距离黄河有数里之遥,因此对于白袍军造成的伤亡微乎其微。 而在黄河对岸,岳飞等了一会儿,见魏州城里并未派兵出击,不禁稍微感到有些遗憾。 他第一时间就让士兵将那一千架十连强弩给运了过去,同时令漠北铁骑的士兵隐藏在营寨中,若对方派兵阻拦,那迎接他们的就是铺天盖地的箭雨,以及在平地上堪称收割机器的十连强弩! 这般阵容,仓促之间应对的魏州军不可能攻的上来! 一环套一环,岳飞对于战局的把控可见一斑,此次渡河办的漂亮至极。 只可惜李靖忍住了没有让军队出动。 “这李靖果真不一般。” 岳飞看着魏州城墙上晃动的火光以及天边露出一角的朝阳,直接下令道:“抓紧时间,全军渡河!” …… 由于魏州军没有出兵阻拦,白袍军在一万人率先渡河后,就立刻组织起了完善的防御,紧接着搭建浮桥,让对岸的剩余大军全部渡河。 而那些木排则是被拆解开来,搭建营寨,真正在河岸旁驻扎下来。 这时候,魏州军即便再想要出兵把他们赶回去,也已经晚了。 “岳将军,干得漂亮!” 营帐里,李承道见到走进帐中的岳飞后,笑着开口称赞道。 罗艺等将领也纷纷开口称赞,即便是贾诩亦点了点头,认可了岳飞的此番行动。 在敌军眼皮底下渡河,并且达到了几乎无伤亡,这何止是出色,简直是完美! “殿下谬赞了。” 岳飞并无得色,拱手行礼道,“现在只是渡河而已,末将下一步便打算进攻魏州城。” 渡河只是第一步而已,攻下魏州城才是他真正的目标! .. 第一百一十三章 排兵布阵,运筹帷幄 岳飞的行兵方法,是如泰山一般稳重,而一旦发起攻势就若若泰山压顶一般,让敌军难以抵御。 在渡河后的第二日,大军稍作整顿,便开始对魏州城的强攻! 魏州城位置实在太过于特殊,除了强攻之外毫无取巧的办法,这是体现双方士兵和领兵将领实力的时候! 魏州城的北城门,作为白袍军的主攻目标,由岳飞亲自指挥;阿利丹、负责领兵冲杀,冯立、薛万彻指挥大军分别攻打魏州城的东西两侧城门。 唯独空出南城门不攻。 典型的『围三厥一』战术。 而眼瞅着远方白袍军那整齐的军容,李承道身边的贾诩忍不住感慨道:“瞧着眼下的白袍军,真是难以想象,在一年前还只是由幽州军和青壮组成的散军。” 听闻此言,李承道亦是微微一笑。 一年之前他初至幽州,手里只有一万余的兵力,后来接连收编了幽州军,又扩招了许多幽州青壮后,方才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 这种从无到有建成的军队,让李承道颇有成就感,这些白袍军全部是沿用他的训练方法,又在他的带领下经过了血与火的洗礼,方才有了现在的这支精锐之军。 而他们这一次面对的敌人不同,是真正的大唐正军,而不是突厥那帮乌合之众。 “但愿他们不会让孤失望……” 李承道喃喃说道。 从旁,岳飞似乎并未察觉到李承道这句喃喃自语所包含的深意,闻言笑着说道:“殿下放心,白袍军的实力是非常强的,这一点末将可以保证。” 见岳飞误会了自己的意思,李承道微微一笑,也不解释什么,继而将注意力投注在眼前的战场上。 “踏踏——踏踏——” 迈着整齐的步伐,北城门的白袍军在阿利丹两人的带领下,率先对城池展开了攻击。 明明是第一轮试探性质的攻城,但岳飞却投入了整整七个千人方阵,由此,不难猜测他要攻克此城的决心。 只见那七个千人方阵,在各自千人将的率领下,呈『三前两后』的阵型,徐徐逼近魏州城。 李承道这边未曾参战的漠北铁骑

相关推荐: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致重峦(高干)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快穿]那些女配们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鉴昭行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