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果陛下不秉公而断,就算我国王答应长老院也未尽答应公国的公正性。” 李承道道:“今天的早饭有点生硬,这几天朕的胃口也不好,才坐了一会,就有点乏了!” 太监高怀大声道:“陛下回院!” 李承道站起身,转身走向后院,岑文本等人也拂袖而去。 “朕有心安静世界,各国围在大唐周围友好相处,这有什么不好!偏要为了一点利益争吵!” 李小蝶道:“自己碗里的那有那么容易送给别人,公国如果要有作用,路还很长!” “你都知道了?” 李小蝶点点头:“我听了那么一段!这事怪法兰西,陛下成立公国不就是不允许有强欺弱吗!” “朕明白!只是这西那人说话有点呛人!” “这事以后还是让公国大理寺去断吧,但陛下必须先建立威信,否则公国大理寺就是建起来也是徒有虚名。” “那以你之言,该如何?” 李小蝶微微一笑:“陛下心中早有数,何必来问我!” “宣岑文本!” 岑文本急急赶来,李承道道:“李靖现在在哪里?” “禀陛下,这几天一直没有安北都护府信差,萧大人已派人查问,想这几日应该有消息!” 见没有别的事,岑文本退了出去。 李承道命高怀打开地图,看着地图喃喃道:“估计李靖此时应该在土桑城周围,这里离西那可远着呢!” “陛下不能一有不快的事就想着李靖,他一个人也忙不过来!” “那你说如何?” 李小蝶道:“你看了地图也应该明白,所有稍有能力的国家,比如西那都在水边,陛下老着李靖不如想想舰队,他们更快。” 李承道想了想,手中的舰队是有,到是可以建立一支快速反应舰队,可是由谁来指挥呢? 冉闵是个好选择,可是他现在要去倭国。 而别的将领虽然有本事,但只怕也没打过水战海战,如果说打陌生战,王玄策倒是合适,这人没打仗,也能打灭人家国,看来此人很有脑子。 既然谁都不怎么熟悉海战,就让王玄策去! 想到这,立即召来萧瑀,让他似旨封在长安闲着的王玄策为从本品靖海将军,从工部接手舰船,打造一支快速反应舰队。 每一舰船配精兵一千。 此时的工部日夜按李承道以前的设计,大量制造舰船,被冉闵接手一部分后,仍然还有一半,但也只有百十余船可用。 但大唐的舰船都是金属,由大唐学院顶尖才子参考李承道的想法设计,已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战舰。 并配有炮火,这种炮火非常简单,就是精铁铁管,里面是药室,由人点火发射。 萧瑀按李承道旨意,拟了圣旨,再由李承道盖玉玺,立即被送往长安。 王玄策自从送了前戒日王回长安后,就一顶着个平西将军名头无所事事,其实就是被朝廷冷落了,空有将军名没有将军之实。 没有兵的将军算是什么将军。 而且他又是外地来的,本是小官,算是一个暴发户在长安也没人结交他,生活得相当落落魄。 整日长吁短叹,恨不能得天子赏识。 并不是李承道不赏识他,而是没有合适的事让他去。 如今就来了,圣旨是监国亲自派人来读的,王玄策一听大喜,当天就有无数人上门讨学,论酒,门庭一下热闹起来。 王玄策不敢拖延,到处找有关海战的书来读,他知道陛下虽然没有让他去打谁,但这很容易看出来,陛下有意让他震慑各国。 能得如此大用,也是祖坟冒了青烟。 .. 第四百九十章 只有一个月了 一边持旨和工部接洽,又去兵部要兵,只讨要了一万人。 王玄策果然是人才,在他尽心尽力之下,只用了三个月就组建了一支海战队。 统兵一万,辖下战舰一百二十艘,按监国意思,驻于临州府。 王玄策日夜练兵,只等圣旨来了。 李承道给王玄策下了圣旨,心里也有点嘀咕,这人到底行不行。 李小蝶笑道:“用人不疑!管他行不行,不行换将就是,总得先让人家试几次!” 李承道也感觉大唐虽然强,但还是有点力不从心。 世界上国家之多,就靠冉闵和王玄策只怕也是杯水车薪。 “冉闵现在怎么样了?” 高怀道:“按日程算,冉将军也应该到了倭国了,只是兵部和监国都没收到战报!” 说到倭国,这时岑文本进来禀道:“陛下!流鬼国公使在来广州府途中忽然回转了,听说是不来了!” “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听说是流鬼国国王一月前和倭国天皇有一次密议!依臣猜想,应该是倭国施加了压力,这流鬼国离倭较近,两国互有来往,流鬼国一直把倭国当做宗主国,他有这个想法也是自然。” “如今已到的国家有多少?” 大臣们为了应付皇帝的问话,怕答不出来,在上朝时会把一些重要的东西官在象牙板上,捧在手里,称朝笏。 这里没有朝笏,但岑文本也早有准备,拿出小册子,道:“如今已到的有真腊、骠国、勃泥、占婆、僧迦罗、遮娄其王国、柏拉瓦、阿拉伯帝国、法兰克、西那、伏尔加保加尔汗国,流求。陛下有意并入高丽,他们没有派人!” “至于天竺,归主王说,一切由大唐替代他们!” “其余都是些小国,也有派出使臣的!” 李承道点点头,对身边高怀道:“朕给冉闵的时间还有多久?” 李承道曾限定冉闵三月时间征服倭人,高怀点点兰花指,道:“还有一个月!” “朕这大公国,是天下的公国,特别是靠近朕的大唐周边这些国家,必须参与,所以朕考虑一下,公国成立大会再拖后一月!” “是!臣这就去通告!” “还有别的事吗?” 岑文本道:“萧大人去广州府时,曾对微臣说过,大唐周边国家需要重视,臣也深以为是,这个柏拉瓦公使和遮娄其王国似乎也有点不快,想见陛下!” “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遮娄其是当地除了天竺外,最大的国家,在天竺被大唐占领后,他趁火打劫占了天竺一些地方,这是李睿在去天竺之前。 在遮娄其大军去天竺时,害怕柏拉瓦趁机收复南边土地,于是出访威吓,柏拉瓦为示自己无意收复失地,将自己王子交与遮娄其,当人质。 于是遮娄其放心去收回曾被天竺占领的自己数城,城是收回来了,没想到李靖下令让他还给天竺。 于是出兵伤财伤人,最后一场空。 可能是遮娄其想得非常的郁闷,后柏拉瓦在要回自己的王子时,竟然要柏拉瓦割让三座城池。 柏拉瓦也不服气,但又打不过,就拖着,到了公国成立,于是大使要面见李承道。 这显然是来伸冤的。 李承道道:“大公国有公国大理寺,为何要找朕?” 岑文本道:“公国成立后,也还得成立公国大理寺,还要一段时间,而遮娄其也知道等公国成立后,再要城就会麻烦,于是逼得很紧,让柏拉瓦现在就交出城池。” “柏拉瓦靠近大海,陛下正在大量打造水军,臣建议给柏拉瓦一点好处,到时靖海将军中途也有个落脚点。” “那就让遮娄其公使过来吧,朕给他说说!” 岑文本告退,转身一会就带了遮娄其公使进来。 “听说你们押了人家王子不还?” “陛下!”遮娄其公使急了“陛下明察啊,这王子是他送给我们的,如今要回也总得有个说法吧,听说天朝陛下慈心圣断,明察秋毫,我们这些小国其实不容易,百姓生活艰苦!” 旁边高怀听得都想笑,这人还有两把刷子,不说正题,全扯些没用的来搪塞。 这人如果让他去当官,说不定马上发达,拍马屁功夫一流啊。 “再个这三城本是我国领土,是他们十年前就答应给的!陛下,他一国之君说话不能算数,他儿子我们愿意还给他,但城池还请天朝陛下做主,还给我们!我们叩谢天恩!” 说完拜了下去! 搞的李承道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好吧!朕作主,这三城如果公国大理寺判定是你们的,那柏拉瓦必须交出城池。但现在你扣了人家王子,却有点失礼,还给人家吧!” “陛下!”遮娄其公使急道:“听说陛下要修路,我国王发配奴隶三万以供大唐使用,已经在路上。并献上金银三千两,国宝舍利塔一座供陛下欣赏,这世界上只有我们才是陛下的忠臣!” 伸手不打笑脸人,这事搞的李承道有点尴尬。 旁边岑文本道:“陛下!不如依臣所见,遮娄其不再要这三城,在公国大理寺下给遮娄其国一个公国大使位如何?” 按公国制度,公国大理寺判决世界上任何的争端,大理寺卿位子,谁也不用想都知道是大唐朝廷派人,而下面却有公国大全一个部门,这个部门是各国派人当任。 职务是为公国大理寺对案的判定提供意见,及调查取证。 所以这个公国大使是有相当权利的,甚至可以左右一国的走向。 毕竟公国大理寺卿要根据他们的证据来判案。 而大理寺的公国大使设有一百二十位,大唐占了六十位,拜占庭占了十位,剩下的很多国家都没份,小国更没份。 在公国还没成立,这些国家使臣就已经在四处奔走,想夺得一位。 这是一个紧俏的资源,谁都想,如果得了一位,以后自己国家的利益能充分保障,甚至可以图别人。 这样,一个公国使臣位子相比三城,就更有吸引力了。 何况这三城本来就不是他的。 遮娄其公使一听,马上大礼道:“岑大臣说得极是,这位子我们国王早就想和陛下说说了,苦于没有机会!” .. 第四百九十一章 礼物 “那就按岑爱卿所言如何?” “谢主隆恩,小使这就回信国王,让他还家王子,扣着人家王子这算是什么事!我们遮娄应该和大唐一个心,共同治理这天下!我们遮娄其国也永远和大唐是一条心!” “好啦好啦!”李承道一脸嫌弃“没事可以散了!” 岑文本送走遮娄其公使,回来道:“陛下!如今公国成立在即,这公国大理寺卿萧大人已赶赴广州府,在和唐大人商议,要不要送交监国!” 公国大理寺卿由谁来担任,李承道也没在意,就交与了内阁推荐再由自己批示。 房玄龄得这任务,就将这事交与萧瑀,他离公国最近。 萧瑀觉得这公国在广州府地盘,想着要和唐正人商议。 “这事就算了吧,朕就在这,你们商定人选朕再确定!” “是!” 李承道又道:“李玉现在怎么样了?” 岑文本没想到陛下会问这个,这可没有什么准备,但他是李承道和内阁之间的桥梁,多少还是知道一点。 “回陛下,听说皇子在那边将县治理得很好,商业模式有创新,很得陛下的真髓,将门无虎子,恭喜陛下了!” “朕看还得锻炼,他在外面也有点时间了吧!” “快一年了,看来陛下思子之情甚浓,要不臣让内阁将他调回来!” 李承道说这个事,岑文本自然猜得到李承道心思。 哪有不想儿子的父亲。 李承道下意识点点头,道:“此子作孽,还是得锻炼,公国成立后,让他出任公国都督,朕看看他在大事面前有没有点能力!” “是!臣这就去张罗!” 李承道拿过一张大唐日报,丢给岑文本,上面主要写的是公国的法规制度。 “陛下,这些制度法规,房大人已经照会各国,并在大量宣传,虽然有些国家有点说法,但不防大局,陛下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这些要印成册子,公国内部人人要读,首先送一本给李玉,就说是朕送给他的!” “另外,公国成员各国,每国国君人人要有一册,这事内阁要着力,不能拖后腿!公国成立的宗旨就是这些法规!” “到时朕在大会上也会讲!就是朕也要服从公国法规!任何人不得例外!” 这些公国法规虽然大唐也要遵守,其实只是表面上说得好听,真实操作起来,谁都知道公国要听公国都督的,公国都督要听大唐朝廷的,而大唐朝廷又要听皇帝的。 第二日,华陀前来告辞,原来他已将李小蝶的病治得差不多了。 按华陀建议,只有每日按着药方就药,再过三月,就能切底治好。 李承道让长孙顺德派禁军五十护送他回济州。 高怀过来附在李承道耳边低声道:“陛下!阿拉伯人感谢陛下,送来大礼,这礼要不要收?” “都是些什么东西?” 高怀神秘道:“听说都是些可人儿!” “蝶妃可知道?” “奴才特别嘱咐不让蝶妃知道,陛下跟奴才来就是!” 李承道哈哈一笑,这事自然也是日理万机之内的事,不介意玩玩。 反正是人送来的,不要白不要。 跟着高怀进入一个偏院,这里是摩星山腰,四周全是林子,也极为隐秘。 高怀上心,特意让岳云的人不要靠近,守在这里的都是些他调来的宫女。 到了门口,高怀不再进去,见李承道进门,对面宫女道:“陛下要接见阿拉伯人,任何人不得走漏风声!” 宫女们哪敢不听,齐声答应,躬身退出。 李承道进入屋内,若大的一个屋被高怀铺了厚厚红色地毯,连酒内摆上,还热气腾腾的。 更让他注目的是,竟然有五十余个丰满人儿,个个穿得希少,棕眼碧发,比中原美人更高大,很有肉感。 见李承道进来,各自排开成队,显然是受过训练。 李承道见加架势,道:“你们都见过男人?” 这是一句隐语,阿拉伯王室知道李承道的爱好,和男人有过的女人,是上不了天朝陛下的床的。 “陛下,我们都是头一次的,我还没碰到过男人呢!” 李承道点点头,这五十人原是挑选出来的,而所以有这么多,也是让李承道再挑一次。 最后留下五个,其余站到一边吹奏。 她们都精通这个,吹奏起来也不生。 五人皮肤细腻,白得亮眼,而且更是大胆,两个直接上来,一个坐到李承道怀里,另一个揣起酒杯喝了一口送到李承道嘴边。 其余剩下的伴着乐跳舞助兴。 李承道见这些人风情万种,各种摆弄,不似中原女人含蓄,她们更大胆开放。 李承道回到院内,直接去看望李小蝶。 此时李小蝶躺在床上,刚喝过药,见李承道来看自己,低声道:“看来这病是要好多了,只是有点想父王!” 李承道安慰道:“写一封信吧,朕让人替你带过去!” 李小蝶大喜,陛下今天怎么这么好说话了,看上去心情也不错! “是不是那些女人把你服侍舒服了?” 李承道大奇,这高怀做事就是不牢靠。 “不要怪高怀,这么多女人上山,能瞒过所有人?” 李小蝶顿了顿又道:“只是我害怕这些女人怀上了,陛下应该怎么办?” “朕会处理!” “我想着后宫确实少了点人,今年选秀还是让我亲自来帮你把关吧!” “这事以后再说!朕没这心思!” 李小蝶瞥了他一眼,这话说得怎么有点力不从心。 “想着今年选秀,还是别只在大唐选了,各国都要敬献,这不是为了陛下,而为了大唐尊严!” 这都能扯到大唐尊严上面上来? 这不是逼着自己上么,李承道也是服了,但也是有道理的,这确实可以显示大唐的尊贵。 当下默许李小蝶的建议。 说不定可以将大唐文化推广到各国,也是好事。 李承道本来就有心要在各国推行汉文明,只是公国才建立,不能操之过急。 .. 第四百九十二章 谣言四起 李承道想起那些阿拉伯女人,到如今也还没收到李靖和阿拉伯人谈判的奏章。 但阿拉伯人先就把礼物送来了,可见与阿拉伯帝国的战事已经停歇。 这是好事,正按计划来。 “陛下不要过急,或许是路上耽误了!” 李承道点点头:“你好好休息吧!” 回了自己书房,命高怀叫来岑文本。 “可有安北都护府奏章!” 岑文本也是一脸不解:“回陛下,暂时没有,按日期来算,也应该来了。如今阿拉伯都派来公使,为什么李将军那里还没有音讯,臣也有不解!” “怕是路上出了什么岔子!” “嗯!让人去问问!” 第二日天气晴朗,白云山空气更是香甘甜,闻之心旷神怡,山风吹奏山林,有排山倒海般的雄壮。 李承道用过早膳,坐到书房,太监将今天的广州府报逞上,李承道每天有看各地报闻的习惯。 广州府报是学长安朝廷大唐日报,自己组建的一个报业,是属于地方。 看第一篇,李承道不禁皱眉,原来报上登载说冉闵远征倭国,还没到倭国就遇到狂风,波浪将整个舰队打翻,全军覆灭。 有士兵尸体飘到岸上,被渔民看到。 另一则消息又说安北都护府李大将军远征拜占庭,路遇阿拉伯帝国,全军水土不服,在沙漠中迷失,已损失大半。 大唐在外不利,各国公使已有人准备回国,说大唐建立公国的想法可能半途而废。 “来人!” 李承道将报纸重重拍到案上,高怀急躬身入内。 “陛下!” “宣岑文本!” 岑文本听说陛下发火,急赶到见驾。 李承道将报纸往岑文本脚下一甩,怒道:“这是怎么回事?” 岑文本捡起报纸,看了一眼,才知道陛下为什么发怒。 “陛下!现在确实有四处传言,说朝廷出师不利,微臣正在调查,不日就知道原因!” “朕现在成了聋子瞎子,冉闵干什么吃的,这么久没有军报,李靖真的是死了吗?” “臣这就去查!” “萧瑀呢?” “回陛下!正与唐大人在路上,应该很快就能见陛下了!” 李承道厉声道:“去问问,长安有没有什么消息!唐正人又是怎么回事,这种事也管不好!” 岑文本汗颜,出了陛下书房回到自己临时公室,只想着萧瑀快点回来。 李承道发了顿火,冷静下来,知道这事不简单,现在报业通畅,说不定全大唐都知道这回事,那还得了。 想着要得到确实消息也要有点时间,心中烦闷,这个冉闵难道真的葬身大海,这也完全是有可能的。 大唐船业虽然发达,但还没到可以抗台风的地步。 而倭国海上又是台风经常发生的。 李承道暗暗为冉闵担忧,如果他有失,自己对倭对世界的政策都会受极大打击,更会让倭人嚣张。 李承道从未有过的坐卧不安,到李小蝶卧室,李小蝶见他一副心事重重,道:“陛下是看过报了吧!” 她也是刚看过,才知道,不用想都知道李承道是为这事生气。 “你说李靖和冉闵会不会有事?” 李小蝶微微一笑:“走路还会有跌倒的,意外是常见也正常,但你走路又有几次会被绊倒,不被绊倒的机率还是最大的。” “你说冉闵和李靖不会有事?” “陛下应该问问自己,李靖、冉闵会是一个合格的将军吗?” 李靖不用说,一生谨慎,所以仗无不胜,在他身上不会发生意外。而冉闵虽然有点鲁莽,但也是一个难道的将才,表面看上去鲁莽,其实比谁都懂用兵之道。 否则他也不会有那么大的成绩。 “陛下如果相信这两位将军,他们自然懂得如何避险,走路懂得如何不被绊倒,如果还被绊倒,只能说陛下身边无将之才!” 李承道听了,心中大慰,拉过李小蝶道:“还是你能宽朕心!” “陛下过奖了,其实这些东西陛下自己也能想到,我只是旁观者清,陛下因为太关心,关心则乱,没有真冷静下来分晰而已,我都能想到陛下哪里会想不到。” 两人出了道院,看样子是想出去走走,高怀岳云带人远远跟在身后。 “我看陛下身边,岳飞最是良将,可陛下为什么不用,却放在锦衣卫浪费,而用一个冉闵?” 李承道哈哈一笑:“因为他好,所在才放在身边!就象你是最好的,所以才一直陪在朕身边一样!人总得有点压箱底货吧!” 李小蝶媚笑。 “身体好点了吧!” “感觉好多了,也不象以前老心口痛,呼吸也顺畅多了,这华陀医术确实值得推广。” 两人顺着山路,一路下行,岳云显得有点紧张,陛下这是要出去走走啊,事先也没打个招呼,带的人手也不够。 而且这里不是长安,治安自己不熟悉,问高怀能不能阻止陛下下山。 “岳大人想多了,陛下做事经常随兴趣而行,谁敢去阻止陛下兴致,不要脑袋了!” “陛下今天是不是有什么事?” 高怀道:“小声点,揣摩圣意可不是好事!” 李承道和李小蝶一路笑笑打闹,顺便采了一朵野花插在小蝶乌黑髻发上,如平常百姓。 两人下了山,不远处就是白云镇。 镇边上人来人往,挑夫商卒热闹非凡。 两人琢磨之下,说这里的地方小吃味道不错,就选一个小酒楼坐了进去。 岳云高怀只有远远找地方守着。 两要了一盘白切鸡,一煲清鱼靓汤相对而坐,见李承道老爱看着自己,李小蝶嫣然道:“相公为什么老盯着奴家看!” “你比起我那些女人看起来,确实要好看多了,你很有特色,很有女人味!” 李小蝶害了羞,夹了一块鸡肉送到李承道口里:“看还能不能堵住你这张油嘴!” 酒楼里人声繁杂,只听邻桌一个商人模样的人道:“大家都看过今天的报纸了吗” “谁看这个,能当饭吃啊?” 另一人一脸不宵。 “听说我们大唐军队全军覆灭在大海里,另外一支又在沙漠里没了!这沙漠啊,你们可不知道,那真不是人去的地方!” .. 第四百九十三章 陛下震怒 闲人好八卦,特别是喝酒的时候,总要些八卦来下酒助兴。 “老王!说话小心点,现在这里可是天子脚下,被官差听到了,指不定你会犯什么事!” 那个叫老王的商人道:“我走南闯北多了,什么话不敢说,怕什么怕!就算皇帝老儿坐在这里我也要说!还不让人说话了呢!” 劝他的汉子摇头。 老王继续道:“这沙漠啊,我曾经在边上走过,那里没水没吃的,野兽都不去,何况是人!一支军队进去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是啊!听说这两支军队一灭,各国公使认识我们大唐不行了,哎……这做的什么事啊!” “确实!”另一人道:“听说已有哪个国去了,已经准备回去了!这公国本来搞起来,对我们广州府是件好事,现在看来……” “以我说,全是皇帝让一个女人出来监国惹的祸,一个臭娘们能懂什么,把好好的一个国家搞成这样!” “对对对……这话有理!” 李小蝶看着李承道,笑道:“你认真了!” 他看李承道越听越上心,带着提醒的语气。 李承道舒了一口气:“我怎么会听这些人的,只是我是不是哪里有什么错?” “你有天佑,就别想多了,吃完回去吧!想想那个老头也应该回来了!” 李小蝶口中的老头是指萧瑀,他是李承道带在身边的唯一内阁大臣。 …… 萧瑀回到白云山时,已是傍晚,岑文本听说他回来,赶紧迎了出去。 萧瑀、唐正人、岑文本三人进入庙院,才一坐室,岑文本即道:“大人可知道现在的谣言?” 萧瑀道:“我正为此事着急,陛下是不是知道了?” “那还用说,看来陛下心情很不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没有李靖和冉闵的消息吗?” 萧瑀摇头。 唐正人道:“出了这事,我正是来向陛下禀明的!” “你是要来了,这事是出在你的治下,见了陛下看你如何说!” 唐正人也是一腔心事。 “那海边士兵尸体到底是怎么回事?” 唐正人道:“这事大人细想就知道和冉将军绝没什么关系!陛下也会想得到!冉将军远在倭国,就算是有士兵死亡,也不可能漂到大唐境内!” “那你查过吗?” “本官已派卢长史去调查,但要有点时间!” 岑文本怒道:“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陛下已经上火,到时我看你怎么招待。府报难道就可以随便写朝廷军事,你也不加监管吗!” “这是本官的失职,请大人在陛下面前多多美言!” 岑文本无语。 这事能是美言几句能搪塞得过去。 萧瑀道:“事已酿成,如今就是如何将公国继续下去。陛下在吗!” “也是刚来!正在和岳指挥使说话!” 唐正人听说到岳飞,心中一颤,这岳飞现在是大唐官员最怕的人,他的锦衣卫无孔不入,上次朝廷的官员大调动,很大原因就是锦衣卫掌握了很多官员的不良记录。 上次东都洛阳,就发生一起贪污事件,洛阳太守都因此被免职入牢,这全是锦衣卫的杰作。 如今大唐官员,无论在长安还是地方,一说起岳飞都有点紧张。 此时岳飞跪在地上,不敢抬头,李承道看着心中爱将,有点心痛,这种谣言发生,很大程度上是锦衣卫失职。 岳飞面前地上,是李承道甩的报纸,及广州府鸿胪寺的奏章。 鸿胪寺的奏章果然提到了流球国公使准备回国的事。 李承道一见之下,大发脾气,陛下发怒岳飞知道自己失职。 “朕视你为心腹之臣,本以为你有大才大能,这种事出现之前就没有点兆头?你就真没察觉?甚失朕望!” 岳飞瞌首道:“陛下远巡,为了陛下,臣一直为陛下安全在布置,把别的事放松了,臣有罪,但臣也得到了一点事情原因!” “是不是晚了点!”李承道冷笑。 “是!请陛下降臣之罪!” “你威胁朕!” 岳飞汗颜:“臣不敢,臣万万不敢!”猛瞌头,额头出血。 “谅你也不敢!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具体原因,臣还在查,谣言是从广州府来的,由于散播人多,实在无法证实具体是谁散出来的,臣查过广州报纸,报纸也是根据谣言发的,事实根据是海边一百二十三具尸体!” “臣查过安北都护府,确实这半个月来,没有任何安北都护府信差和军报进入过朝廷。” 李承道气得哈哈大笑:“你就但到这个些狗屁东西?” 李承道接着大吼道:“朕就是坐在这屋里,也知道安北都护府没有信差回来!你就查到这个!来人!” 外面岳云一脸乌青,带刀入内,道:“陛下!” 李承道看了一眼岳云,又看着岳飞,强迫自己冷静,对岳云道:“你退下吧!” 岳云这才大松了口气,赶紧退出去。 岳飞继续道:“据影密卫的密查,安北都护府和冉将军的信道可能被人破坏!” “你是说有人破坏信道,一边造谣来对付朕?” “正是!臣想问问一人!” 李承道道:“你想问谁?” “蝶妃!” “大胆!” 岳飞不再说,他知道自己这个想法很大胆,但是没有别的办法。 他知道陛下肯定会生气,甚至治自己的罪,但为了陛下,他只有这么做,或许也可以是对陛下来一个提醒。 “退下吧!” 岳飞躬身退出去。 李小蝶从后面屏风转了出来,笑道:“这岳飞对陛下果然是忠心耿耿!连我他都要审!” “不是他这份忠心,朕早就把他放出去了!也不会留在身边!” 高怀见岳飞退出,进来道:“陛下,萧大人和唐大人在外面等候陛下召见!” “让他们进来吧!” 萧瑀、唐正人、岑文本三人朝见见驾,李承道对唐正人道:“广州府还是不是朝廷的广州府?” 唐正人本来就是准备挨训的身姿来的,但听这话的严重度仍然高过自己预计,心生惊恐伏地道:“天下莫非王土,臣有罪!” “臣回去后定撤去府报,记谣言的当事人送往刑部!” .. 第四百九十四章 出卖高丽人 李承道显然对这些处理还不满意。 “三省要制定法例,不要等到出事了才想到堵漏,各地所有报业以后都要送审,就由三省来牵头,设一个主管部门,各地分设,凡是没有经过审核的报事都不准刊发。” “哪个地方出事,以后朕只问内阁的责!” 萧瑀回道:“陛下圣明,臣马上会通知长安!” “听说流球国要退出,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唐正人道:“公国都督还没上任,这事就由我广州府暂时处理,微臣已命人将流球公使扣押,任凭陛下处置!” 岑文本道:“完全可以治他一个不尊王化罪。这流球国本是我大唐附属国,转变
相关推荐:
天下男修皆炉鼎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捉鬼大师
醉情计(第二、三卷)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盛爱小萝莉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大胆色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