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妖孽美男特工帮 > 第55章

第55章

戴上帽子。 及冠,代表着男性真正成年。 未及冠而婚娶甚至亲政,李承道绝对是历代帝王中的第一个。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他的皇位可是真正打下来的,所以亲政没有人会反对。 至于婚娶那就更不必说了,身为皇帝你不成婚不诞子嗣,满朝官员都不会答应,更何况皇室就李承道一根独苗了,所以谁还在乎这些腐礼。 “及冠礼么?” 听到李渊的话,李承道微微一怔,他都快忘了这回事了。 今年他确实已经整整二十岁,是时候该行冠礼,正式成年了,虽然这对他现在而言意义并不大。 而李渊却记得清清楚楚。 “你登基以来的所作所为朕都看在眼里,你是比朕优秀百倍的皇帝,大唐交给你,是朕这辈子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 李渊笑着说道,拍了拍李承道的肩膀,“能亲眼看着你行及冠礼、看着你真正成年,朕这最后一个心愿也了了。” “皇祖父,你……” 李承道闻言心中大恸,想要说些什么,但是却又不知道怎么开口。 李渊倒是看得很开,笑道:“朕的身体朕知道,你露出这幅表情干什么,朕现在不还是好好的么。” 李承道心中一叹,最终还是收起了心中的悲意,勉强笑道:“朕明白了,朕会马上令礼部着手操办及冠礼一事的,还要烦请皇祖父为朕取一个表字。” 男子成年后,除父母长辈外他人不得直呼其名,只能称呼表字,否则便是大不敬。 “这是自然,你放心便是。” 李渊笑着说道,又看了李柔几眼后,便拒绝了李承道的挽留,返回临湖殿了。 …… 德善公主带着长公主李柔返回长安,在朝野之中着实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不只是因为李柔乃李承道的第一个子嗣,还因为另外一件事情。 第二日早朝。 李承道宣布了对长公主李柔的册封。 “朕欲封嫡女李柔为长公主,封号清宁,封地蒲州天水郡,各位爱卿可有异议?” 朝廷之上,李承道开口说道。 李承道话音落下,众臣你看我我看你,谁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就在李承道决定拍板此事时,兵部尚书忽然站出来道:“陛下,臣有事要奏。” 李承道有些不悦,不过还是耐着性子道:“怎么,任尚书对朕的册封有所异议?” 兵部尚书摇了摇头,道:“不,陛下对长公主的册封臣无异议,臣只是想问问陛下为何不一并册封德善女王?” “什么?” 李承道顿时一愣,册封德善女王?什么意思。 吏部尚书此时亦出列道:“陛下打算何时册封德善女王为妃?臣以为此事应当尽早完成。” 听到他二人的话,李承道眉头紧皱,沉着脸道:“朕何时说过要册封德善女王为妃了,她乃是新罗女王,如何入朕后宫?” “陛下此言差矣。” 礼部尚书李纲居然也站出来了,正色道:“德善女王已经为陛下诞下龙嗣,按照古礼必要入陛下后宫为妃,岂能在外继续做那新罗君主?” 连续三个尚书站出来说这件事,李承道也感觉到了有些不对,眯起眼睛道:“诸位爱卿,这是何意?” 在说话之际,李承道目光却瞟向了站在各自位置上没有说话的贾诩、长孙无忌、魏征等人。 他隐隐猜到了什么了。 果不其然,在李承道问出这话之后,贾诩躬身道:“陛下,臣认为……当设辽东都护府,接掌辽东全境!” .. 第二百七十章 群臣逼迫,皇帝也无奈 太极殿内,一片肃静。 继贾诩之后,魏征也慢吞吞地站了来,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是应当设立辽东都护府,进而接管辽东全境。” 紧接着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纷纷开口,皆是差不多的请求。 就连朝中大臣们也尽皆附议,总而言之就是让李承道收德善女王入后宫,然后设立辽东都护府,慢慢从新罗手中接掌政权,掌控辽东。 朝中大臣们的意见一致统一,这是少有的情况。 李承道压下心中升起的那一丝怒意,平淡地说道:“新罗已经是我大唐藩属国,如今德善女王更是为朕诞下长公主,日后可接掌新罗政权。” “众位爱卿为何一定要坚持要设立辽东都护府,让朝廷接掌辽东?” “这对藩属国下手的事情传出去,我大唐的声名何在?!” 他之前虽然也想过是不是要灭了新罗掌控辽东,但是因为德善女王,他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接受了新罗的臣服,让新罗政权以藩属国的形式继续存在下去。 可现在这些朝中大臣们却联合起来让他收复整个辽东。 “陛下。” 长孙无忌面不改色地开口,抬头看向了李承道,“辽东地理位置超然,偏远但并不贫瘠,若留下新罗存在,恐怕会养虎为患。” “就算陛下让长公主接掌新罗政权,让新罗一代两代、三代四代都安分守己,但是五代六代后呢?拥有李氏皇室血脉后的新罗王室,真的甘心一直做我大唐藩属国吗?” “我大唐去年虽然灭高句丽、百济,但却无力全面掌控辽东地区,可如今却是不同了。国库充盈,兵强马壮,轨道铁路各大主干线均已铺设完毕,兵力粮草随意输送全国几大重地,完全可以派兵接掌整个新罗。” “现在德善女王来长安,正是一个好机会,陛下只需将德善女王封妃收入后宫,便能名正言顺收取新罗政权,而不废一兵一卒,此等良机不容错过。” 说到这里,长孙无忌朝着李承道深深一礼道:“臣知陛下颇宠德善女王而不忍动手,但请陛下为大唐万世计,收复辽东!” 长孙无忌大拜后,殿内文武百官全部下拜,齐声道:“请陛下为大唐千秋万代计,收复辽东!” 百官齐齐下拜,这样的场景无比震撼人心。 但是李承道的目光凌厉,神色十分阴沉。 自登基以后,他第一次感受到来自臣子们的压力,但是他无法指责分毫。 没错,他留下新罗政权只是因为和德善女王的感情,而从大唐的利益角度来看,新罗完全留不得。 文武百官们共同向他施压,即便是他身为帝王,在百官的意志之前也只能妥协。 这便是大义! 只有在这般大义面前,他的强势才无法表露出来,若他强行压下臣子们的意见,只能令君臣离心。 而他被迫同意之后,毫无疑问会最先迁怒到领头那一批人的身上,这种手法他实在是太熟悉了。 “贾诩……” 李承道深深看了一眼伏在地上的贾诩等人。 今日这一幕,明显是他们所策划的,而且已经做好了承受他怒火的准备。 沉默许久之后,李承道一言不发地站了起来,直接冷哼一声,拂袖离去。 “退朝!” 李承道离开之后,文武百官们这才抬起头来,只是一个个都面带愕然之色。 “这……贾大人,这怎么办?陛下没有同意啊。” 吏部尚书看向了贾诩,忍不住说道。 “不行,一定要让陛下同意此事,明天咱们继续上奏!大不了豁出去这条老命了!” 兵部尚书撸起袖子,满脸凶狠地说道,引起不少官员们的附和。 若是两三个官员,他们还真不敢坚持下去,但是如今满朝官员们都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他们底气十足。 “不必了,陛下会同意的,我们再强逼就过了。” 贾诩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的。 长孙无忌苦笑道:“这下子可是把陛下得罪惨了,以下逼上,这可是犯了大忌啊。” “我真是昏了头才会听你的计划,刚刚陛下不说话真是吓得我一身冷汗。” 杜如晦抬起袖子擦着脑门上的汗,一脸心有余悸。 “不过,很刺激不是么?” 贾诩一脸促狭的笑容。 众臣一愣,然后纷纷大笑了起来。 把一向睿智独断的陛下逼得无可奈何,脸色铁青…… 确实刺激啊! …… 李承道的心情简直郁闷极了,本来高高兴兴地给女儿册封,没想到贾诩那群人带着朝中百官给他来了这么一出,怎么能令他不郁闷。 御花园里,李承道将一杆方天画戟舞得虎虎生风,寒光闪闪,凌厉之至极。 他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练武发泄心情。 “嗤——!” 李承道一戟掠过,将一座两人高的假山拦腰斩为两半,同时还小声骂着些什么。 “真是过分,皇帝就不是人么?一点私心也不准让朕有?这群逆臣,朕非得找个由头把你们俸禄全扣了!” …… 李承道舞戟,周围无人胆敢接近。 大多数宫女太监们还是第一次看见李承道展现武力,一个个都是目瞪口呆。 咱们这位陛下一力斩杀尉迟恭、程咬金那些猛将,真不是假的啊。 不远处冯立看着这一幕,颇有些神伤地叹了口气。 这都登基三四年了,陛下的武艺半点没有退步,要他们这些侍卫简直没有用啊,就算真有刺客,他们来保护刺客不被陛下打死吗? 就在李承道练戟之际,德善女王不知道刚好与长孙无垢、郑苒、呼延热娜人带着李柔来御花园散步。 “陛下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在御花园练武?” 郑苒疑惑地说道。 “好厉害啊!” 呼延热娜大感震惊,虽然她知道李承道武力惊人,但现在才有了个直观的感受。 德善女王也有些疑惑,她总感觉李承道今天戾气颇重,似乎心情不太好的样子。 “我去看一看,你们稍等。” 想了想后,她将怀中的李柔交给了长孙无垢,然后朝李承道走了过去。 .. 第二百七十一章 许诺竞选皇位的资格 御花园里,德善女王刚想要走过去,却被冯立给拦住了。 “女王,陛下他现在的心情不好,您还是不要过去了。”冯立委婉地劝道。 “为何,出什么事情了?” 德善女王柳眉一挑,朝冯立询问道。 冯立挠了挠头,说实话具体情况他也不知道,只是听说今天早朝上所有大臣们一起联合给李承道施压来着,惹得李承道震怒不已。 “朝中的事情吧,那群文臣您也是知道的,不找天子不痛快,他们就不痛快。” 冯立耸肩道。 “我知道了,我去看看吧,没事的。” 德善女王不禁莞尔,然后越过冯立朝李承道走去。 正在舞动方天画戟的李承道感受到背后有人靠近,一戟往身后刺去,戟尖稳稳地悬停在了离德善女王眉心一寸处的位置。 而德善女王站在原地一动不动,都不曾后退半分,胆色惊人。 “你怎么来了?” 见到是德善女王,李承道微微一惊,将手中的方天画戟放了下来。 德善女王笑了笑,说道:“听闻今日朝中有大臣惹陛下生气了,所以臣妾过来看一看,到底是何事让陛下如此震怒?” 李承道微微一滞,他还没想好怎么与德善女王说此事,于是随意说道:“没什么,你不用担心。” 见到他的神色,德善女王忍不住问道:“是因为柔儿册封的事情么?不要大唐国内的封地也是无所谓的。” “要真是此事那反倒好办。” 李承道叹息一声。 “是朝中大臣们联合上奏,让朕将你纳为后妃,同时设立辽东都护府,逐步接掌新罗政权,收复辽东半岛。” 他最终还是决定不对德善女王隐瞒此事,因为迟早是要坦白的,大臣们的请求他无法拒绝。 “什么?” 德善女王即便再如何镇定,骤然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依旧为之色变,“收回辽东半岛入大唐国土?!” “嗯。” 李承道闷闷地应了一句,身为帝王,连答应自己女人的事情都做不到,这让他感到十分不爽。 叹息一声后,他继续说道:“朝中全部大臣都一致上奏,逼迫朕做出决策,朕……无法拒绝。” 德善女王神情有些恍惚,因为李承道的话而沉默了。 朝中所有大臣联合起来一致上奏,这代表着什么她十分清楚。 这代表着臣子们的意志,不容帝王拒绝的意志! 天子当然有权利拒绝,但这对于任何一位英明的帝王而言,都不会这样去做。 若臣子们的要求不合理也就罢了,关键是收复辽东半岛,对大唐有百利而无一害,这怎么拒绝? “抱歉。” 李承道轻叹一声,将神色恍惚的德善女王给揽入了怀中。 德善女王没有拒绝,就这么被李承道抱着,只是神色有些落寞,抿着嘴没有言语。 她并不怪李承道,因为她明白这不是李承道能够改变的事,李承道不仅仅是她的夫君,更是大唐的天子,身上背负着万钧重担,这是他的责任。 “这就是弱小的悲哀啊……” 德善女王再一次感受到了深深的无力感,新罗弱小,因此命运只能被大唐所摆布,而毫无反抗的余地。 她除了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外,根本无能为力。 但是新罗也是幸运的,由于她的努力,新罗至少避免了和高句丽、百济一样被铁骑踏破的下场,国内百姓和军队不会有无谓的死伤。 这对于新罗而言,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臣妾理解的,陛下不必自责。” 德善女王收起心中的悲哀之意,对李承道笑道。 她已经看开了,既然是不可阻挡的命运,那就随他去吧,又何必做无谓挣扎呢? 至少,她找到了她所爱的人。 “放心吧,朕不会亏待于你的,你入宫之后若再诞下皇子,那么朕给予他竞争皇位的资格。” 李承道再次做出了自己的承诺。 德善女王闻言美眸一下子瞪大了,惊喜之后忍不住迟疑地说道:“可是……朝中臣子们会答应么?” 她再怎么说也是外邦的女子,就和之前李承道宣布她怀孕后时一样,大臣们大都反对让她剩下的孩子成为大唐皇子。 “他们会答应的,也不得不答应。” 李承道毫不客气地说道。 …… 翌日早朝,李承道阴沉着脸走入了太极殿。 朝中百官们看见李承道的神色后,一个个心中都是忐忑;而也有如六部尚书这样的大臣们暗暗撸起了袖子,准备再次上谏。 李承道走上九龙台阶,坐在了龙椅上。 殿内大臣们见状一咬牙,就准备再次冒死上谏。 豁出去了! 然而就在这时,李承道的声音忽然响起。 “诸位爱卿的提议朕回去好好考虑过了,辽东都护府……可以设立。” 李承道的话音落下,那些准备再次上谏的大臣们皆是一愣住了,撸起的袖子还没放下来。 陛下居然……同意了?! 而贾诩则是一副不出所料的神色,脸上挂着一丝笑容。 在众臣震惊之际,李承道接着说道:“……收复辽东半岛乃是大事,务必要平缓过渡,不要引起新罗国民的抵触情绪,因此都护人选需要好好斟酌。” “此外关于德善女王,朕将封其为贵妃,而她的子嗣,也将拥有继承朕之皇位大统的权利,诸位可有异议?” 李承道威严的目光从每一位大臣的身上扫过。 贾诩率先出列道:“陛下英明神武,此决策臣等无异议!” “臣附议。” 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杜如晦亦开口附和。 领头的这些大臣们都这么说了,其余臣子纷纷跟随着一起附言。 李承道如此轻易地就答应设立都护府收复辽东,这着实让他们感到意外。 至于新罗女王子嗣拥有成为皇子、争夺皇位的权利,这又有什么不可以的? 新罗一旦收复,那就是大唐的国土了,新罗女王自然也算是大唐子民,生下的孩子争夺皇位又怎么了? 因此没有一人反对。 关于新罗的处理决策,就这样定下来了。 .. 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行冠礼 对于新罗和德善女王最终的安排还是下来了。 在群臣一致的意见下,李承道下旨在辽东设立辽东都护府,代以接掌辽东政权。 而德善女王则是被册封为贵妃,入主西清宫。 德善女王亲自修书一封寄回了新罗,将大唐对于辽东的处置决定传了回去。 新罗,金城,宰相府上。 宰相看着德善女王寄给他的这封信,最终叹了口气,将信纸放在了一旁。 “陛下此次前去长安我就有所担心,没想到真的和我预料的一样,唉……” 宰相叹息一声。 乐徐今日也在宰相的府上,他因为在新罗协助处理了一年政事的关系,因此暂代新设立的辽东都护一职,今天也是来和宰相商量这件事的。 听到宰相的话,乐徐也不免有些许不忍之意,道:“此非陛下决定,而是朝中大臣一致要求陛下收复辽东,陛下也无可奈何。” “现在说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新罗注定要亡于这一世了。” 宰相摆手道,然后将目光投向了乐徐,道:“乐大人,在辽东政权交替这件事上,还请你多多费心,尽量采取些平和的手段。” “只要大唐的国策在辽东一带推广开来,想来百姓们是不会多么抵触的。” 他唯一担心的就是政权交替会产生流血事件,进而引发暴乱,大唐动兵来镇压新罗,那样的话会死伤无数人。 “放心吧大人,我定尽力而为。” 乐徐点了点头说道,不用宰相多说他都会注意的,用怀柔手段收复辽东,也是朝廷那边的意思。 “有劳了。” 宰相点点头,又与乐徐聊了几句之后,便亲自送他离开了相府。 望着乐徐的马车远去,宰相返回书房,坐在桌案后怔怔出神。 桌案上还有一大堆要处理的政务,但是现在已经没有意义了,他既感到空虚又感到轻松。 终于不用再忙碌了。 良久之后,他从书桌下方的一个暗格里面,摸出了一个小瓶子。 里面装的是鸩毒。 “陛下,愿你能获得自己的幸福,不要再被国家王权给束缚了。” 宰相面朝西方,苍老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然后将瓶子里的鸩毒一饮而尽。 …… 大唐昭武四年秋,辽东设立都护府,代掌辽东全境。 至此辽东半岛收归大唐,政权在无流血的情况下平稳交替,新罗政权宣告结束。 …… 德善女王得知宰相自尽身亡的消息后,一度郁郁了很久。 宰相是她的老师,也是看着她长大并且辅佐她登基称王的,是亦师亦父一般的存在。 这样一个重要的人自尽而亡,对她的打击之大可想而之。 李承道对此也没有办法,一边让郑苒、长孙无垢等后妃多多陪伴开导她,而他则是忙于及冠礼一事。 及冠礼乃除却登基外的头等大事,礼部为此准备筹划了一个月,就连李渊也亲自关注此事。 …… 公元630年,十月初七。 阳光明媚,碧空万里如洗。 大唐开国皇帝、无上皇李渊沐浴更衣,于宗庙为当朝皇帝李承道行冠礼。 朝中文武百官,尽皆出席。 皇帝登基后方才及冠,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一般都是身为太子或者在登基之前就要及冠。 唐朝皇子皇孙冠礼,先加缁布冠,再加远游冠,三加衮冕。 而李承道如今身为皇帝,自然不能再以皇子皇孙的及冠礼仪,而是先加缁布冠,再加通天冠,最后加平天冠。 礼部尚书李纲盥洗、拭手,以正宾身份,向李承道行揖礼,然后手持冠笄,面色严肃,念祝词道: “吉日令月,始加元服,弃尔幼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念完祝词后,李纲双手捧着缁布冠,郑重地将其戴在了李承道的头上。 然后除了坐在上座的李渊之外,在场所有的文武官员们,全部都朝李承道行礼。 缁布冠是最基本的冠帽,表示不忘本初。 戴上缁布冠,李承道回到内室,在宫女的服侍之下,脱去身上的的寻常便服,然后换上明黄龙袍,系上金丝琉璃腰带,换好朝天履。 做完之后他才出房,面色严肃的朝南站立,身边有侍女捧着一顶通天冠跪着。 李纲双手拿起通天冠,再次念祝词: “吉月令辰,乃申尔服,谨尔威仪,淑顺尔德,眉寿永年,享受胡福。” 念完祝词,他为李承道换下缁布冠,戴上远游冠。 通天冠的样式和远游冠其实相差不大,只是更显尊贵不凡罢了。 古代士子大儒,常戴远游冠,彰显自己读书人的身份。 能戴上远游冠的,一般都是家境富裕、出身不凡的人,一般人可没这个资格。 第二步冠礼之后,很快,又有两名宫女走了过来来。 一人手捧帝王衮冕,一人手捧平天冠。 帝王衮冕,这是帝王最正式的装束,平日祭天、大典等等,都需要着此华服。 而平天冠是帝王、亲王、三公在参加重要典礼活动时所戴的等级最高的礼冠。 冕冠,俗称平天冠,也成旒冠。 就像现在李渊,头上戴着的就不是平日上朝时戴的朝天冠,而是有旒的平天冠。 平天冠的冕旒,由佩戴者的身份决定,有三、五、七、九、十二之分。 天子十二旒,李承道的平天冠正乃十二旒冕冠。 戴好十二旒冕,立马有两名宫女过来,为李承道穿上帝王龙袍衮服。 衮服上衣绣有龙、山、华虫、宗彝五章花纹,下衣绣藻、粉米、黼、黻四章花。 李纲第三次念祝词:“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原,黄者无疆,受天之庆。” 至此,三步冠礼全部完成了,文武百官们全部下跪大拜,口中唱礼道:“参见陛下,吾皇万年——” “平身。” 李承道受礼之后,神色威严地说道。 文武百官们这才起身。 然后李承道走到李渊身前,躬身行礼道:“请皇祖父为孙儿赐表字。” 赐字需要师长父辈来取,女性是不行的,李承道如今符合这一标准的长辈只有李渊。 .. 第二百七十三章 是猛男就要给女儿换尿布 古人取表字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表示其德行的名字。 于是,又称字为表字。 古代文人士子,特别重视礼仪,在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自己的谦称,或上对下、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平辈之间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 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着呼唤时,可以称对方的字,但绝对不能称其名,尤其是君主或者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大逆不道。 因此便产生了避讳制度。 譬如李渊的名,有个渊字,所以大名鼎鼎的龙渊剑就改为了龙泉剑,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 总之李承道表字取好后,以后天下凡是涉及到“承道”二字的书籍、物品、乃至于建筑,全部都要避讳。 对于李承道的表字,李渊早就已经想好了,闻言微微笑道:“宏远,李宏远,承道你可喜欢?” 起表字有讲究的,一种是表示本人品德,一种则是言志。 “承道”二字,有继承大统之意,这一名字表达了李建成对于李承道的期许,李承道如今也果真成为了大唐的皇帝。 李渊给李承道起表字宏远,是与他的名字相吻合的,出自《北齐书·文宣帝纪》:“军国机策,独决裁断,胸怀宏远,有圣君之度。” 承道宏远,李渊是希望李承道能带领着大唐迈向更加强盛的道路,也寄托了他对李承道的期望。 “谢皇祖父赐字。” 李承道朝着李渊恭恭敬敬行了一礼。 “嗯,你喜欢就好。” 李渊点了点头,然后叮嘱道:“你要多多努力,为我李氏开枝散叶,兴旺皇室。” “孙儿谨记。” 李承道点头应下。 …… 及冠礼过后,李承道才算是正式成年了,李渊在及冠礼后便再次回到了临湖殿休养。 而李承道又投入到了新一轮的政务之中去了。 至于德善女王,则是以贵妃的身份入了李承道的后宫,留在了长安。 如今新罗政权已经不存,她这个新罗女王也是名不符实了。 换言之出了依靠李承道外,她别无他人可以依靠,就连呼延热娜的情况都比她要好。 呼延热娜虽然也是外邦女子,但她乃吐蕃嫡系公主,整个吐蕃都是她的后盾。 不过德善女王也有其她后妃们比不了的地方,那边是她受到李承道的颇多宠爱,而且还为李承道生下了第一个子嗣,尽管是个公主。 现在小小长公主李柔可以说是整个皇宫里所有人的掌上明珠。 不仅仅郑观音对她宠爱有加,其余后妃们对她也是颇为喜爱。 就连李承道整天有忙不完的国事,但依旧会每日抽空来到西清宫看望李柔。 而李承道到了西清宫之后,不出意料的,七八个后妃都在这里。 不过李承道对此已经习惯了,只不过刚刚走进宫中,他便见到柔儿正在摇篮中大哭不止。 “怎么了?” 李承道剑眉一条挑,不禁走过去询问道。 “没什么,柔儿她又尿床了,待臣妾给她换个尿布就好。” 德善女王一手拿着尿布,而长孙无垢则是帮忙将柔儿抱了起来。 而就在这时,李承道脑海中忽然响起系统的声音。 “恭喜宿主成功触发支线任务选项。” “选择一:是猛男就要换尿布!帮女儿换尿布,奖励一枚,以及称号。” “选择二:换尿布是男人做的事?冷眼旁观不帮忙,奖励一枚,以及称号。” “:服用者的肉身年龄可年轻十岁。” “称号效果:对孩童的亲和力+百分之百。” “:停止肉身衰老十年。” “称号效果:对孩童的威严+百分之百。” 面对系统突然蹦出来的两个选项,李承道脸色古怪,嘴角微微抽搐。 慈祥的老父亲、严厉的老父亲……系统还发布这么整蛊人的选项任务? “不管了,我可不想让柔儿以后都不跟我亲近。” 李承道嘴角抽搐,开口道:“让朕来给柔儿换尿布吧。” 是猛男,就该帮女儿换尿布! 听到李承道的话,众后妃都对他投去了吃惊的目光。 “这种事情怎么能让陛下来做……” 德善女王有些慌张地说道。 然而李承道已经不由分说地将尿布给拿了过来,然后一边上前一边说道:“朕也是个父亲,帮女儿换个尿布怎么了,大惊小怪。” 说着边朝众后妃投去“你们真没见识”的眼神,边笨拙地帮柔儿还尿布。 帮孩子换尿布,李承道这还是前世今生第一次,不过没吃过猪肉好歹见过猪跑,所以他还是会换的。 在众后妃的注视下,李承道满头大汗地、笨拙地帮女儿换着尿布。 这样的一幕落在众后妃的眼中,让她们都忍不住为之莞尔,而长孙无垢注视着李承道的目光更是柔和。 没想到陛下还有这样的一面。 废了老大的功夫,李承道才将柔儿的尿布给换好,这难度对他来说简直不亚于上战阵厮杀。 “叮!恭喜宿主成功完成任务,奖励x1,称号x1!” 系统的话音落下,李承道便赶紧到自己怀里似乎多了一个小瓶子形状的东西,那应该就是奖励的回春丹了。 至于称号…… 李承道心中一动,将还在大哭不止的柔儿从长孙无垢怀中接了过来。 然后神奇的一幕便发生了,柔儿到了李承道的怀中之后,顿时便停止了哭泣。 这一幕让众后妃们都目瞪口呆。 李承道一抱就不哭了,这也太离谱了吧? “看来柔儿还是更喜欢陛下多一点。” 郑苒捂嘴笑道。 “我也这么觉得。” 长孙云露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 第二百七十四章 回春丹,长孙无垢年轻十岁! 事实证明,系统给的这个听上去有些可笑的称号,是有很大作用的。 原本还在大哭的柔儿被李承道一抱就不哭了,足见其效果有多么强大。 “柔儿应该是饿了,我来给她喂奶吧。” 德善女王从李承道手中接过柔儿,然后就要开始解衣服。 李承道见状挑眉问道:“宫中不是准备了奶妈么,德善你为何还要自己喂?” 皇子公主出生之前,宫中就会挑好奶水充足的年轻健康的女子充当奶妈,不需要妃子亲自喂的。 别说是宫中,哪怕是一般的民间大户人家,也都会专门找奶妈。 “这是我们新罗那边的传统,喂孩子都是由母亲亲自来负责的。” 德善女王微微一笑,然后开始给柔儿喂奶。 在场都是女性,没什么可以避讳的,至于李承道也没必要避讳,又不是没见过。 有了吃食后的柔儿果真就安静下来了,呆在德善女王怀里十分乖巧。 此时在众后妃的视角之中,德善女王整个人浑身上下都仿佛洋溢着母性光辉,有种说不出来的美丽。 “

相关推荐: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云翻雨覆   小白杨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致重峦(高干)   数风流人物   天下男修皆炉鼎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