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以及幽州重骑,都被这七千白袍军将士卒那整齐的步伐,刺激地鸡皮疙瘩都逐渐冒起,情绪也愈加亢奋起来。 七支千人方阵,徐徐靠近魏州城。 当这些魏军士卒距离白袍军仅一箭之地的时候,李承道心中澄明:该冲锋了! 果不其然,随着坐镇后军的岳飞一挥手,顿时白袍军后军战鼓擂动。 而在听到那身背后的战鼓声后,那率兵在前的冯立和阿利丹拔出了腰间的横刀,剑峰遥指魏州城城墙,似异口同声般喊道:“冲锋!!” “喔喔——!” 七千名白袍军先锋军登时加快的步伐,将缓缓踏步向前为大幅度的奔跑,气势惊人! “这便是覆灭突厥的白袍军!” 见到白袍军如此军势,城墙上观望的李靖心中亦大为震惊。 眼前这支军队的气势何其雄壮威武,大军攻城甚至给他一种窒息之感! 但是白袍军的强大,亦让他心里升起了久违的战意! “准备迎敌!放箭!” 李靖一挥手,城墙上的弓手顿时弯弓搭箭,朝白袍军射了一波铺天盖地的箭雨! “不要停下,冲锋!冲锋!!” 冯立大喊一声,喊话的时候悍勇地带兵前进,用手中的横刀挡下了一支又一支飞向他的箭矢。 “杀!” 而他身后的白袍军亦未减缓脚步,硬生生地顶着箭雨攻城! 七千白袍军的气势,居然硬生生地压过了魏州城墙上的守军,将井澜车给推到了魏州城墙下! 除此之外,还有数百支白袍军步兵小队架起了云梯,登梯强行登上城头攻城! 何其凶猛的攻势! 就连李靖都没有想到,白袍军战斗力居然强悍到这种地步,一口气就将战线压到了魏州城城墙。 要知道在李靖的印象中,非但攻城战,攻城一方往往要经过几轮的冲锋,才能突破守城方飞矢类武器的封锁,冲到城墙底下。 而这个过程,才是在攻城战中攻城一方之所以阵亡数倍于守城方的根本原因。 毫不夸张地说,在寻常的攻城战中,按照比例,一百名攻城一方的士卒,冒着守城方箭雨的封锁,最终能够到达城墙底下的,可能仅有三十人左右,而这三十人,会有十人死于从城墙上丢下来的巨石、檑木、滚油,会有十人死在攀爬云梯的过程中,而最终有机会攀上城墙的,可能只有寥寥十人。 而这十人,还得面临城墙上敌军的阻击,很有可能到最后全员死在敌方的城墙上。 这个比率,正是攻城战之所以惨烈的原因。 然而眼下那七千白袍军的先锋军,明明伤亡人数还未超过数百人,居然已将战线压到魏州城城墙一带,且已经开始对城墙展开凶猛的攻势,这种强悍的战斗力,令他简直叹为观止,更让他对白袍军的实力有了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但是震惊归震惊,李靖依旧十分冷静地下达命令,让大军死守城墙,同时下令程咬金和侯君集领兵出击。 “程将军,你带兵出城抵御东城门敌军,侯将军负责西城门!” “末将领命!” 两人纷纷领命而去。 虽然是守城,但若是一味防守就陷入了被动了,只有带兵攻克两路来犯敌军,然后再对主攻北城强的先锋军进行包围,才能最快取得胜利! 这是一场,双方指挥将领之间的竞争! .. 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征来人 对魏州城的攻防战,整整打了五个时辰。 在白袍军的强大攻势下,魏州守军守得很是吃力,亦死伤惨重。 只不过带兵迎敌的程咬金和侯君集过于勇猛,带领大军杀退了进攻东、西城墙的冯立和薛万彻,并且朝着正在攻打北城门的白袍军主力围剿过去。 为了避免被包抄而导致全军覆没,再加上天色渐晚不适合攻继续攻城,岳飞不得不放弃一片大好的形势,下令撤军。 黄河之畔,白袍军营帐连绵数里,夜色降临后,一片火光燃起。 帅帐之中。 “末将无能,没有抵挡住程咬金和侯君集,导致今日大军失利,请殿下责罚!” 李承道的桌案之前,冯立和薛万彻两人双双下跪,语气沉重地说道。 今日战败,实在非岳飞统兵不行,而是因为左右两翼攻城大军失利,导致主力军也不得不撤退,换言之冯立和薛万彻两人是要担很大责任的。 岳飞见此直接上前一步,拱手道:“是我未考虑到程咬金和侯君集两人的实力,应当是我这个主帅担责,末将甘愿受罚!” “不,战败之责应在我们二人……” 薛万彻见岳飞主动开口要包揽责任,不由得有些急切地说道。 李承道见状无奈一笑,摆手说道:“都起来吧,你们不必争了,不过是一次战败失利而已,胜败乃兵家常事,孤还不至于因此责罚你们。” “况且你们当这次的敌人是什么人?都是大唐的顶尖名将!你们若是真的能一日攻陷魏州城,那他们岂不是浪得虚名?你们也太过于高看自己了。” 李承道这没好气地一番话,令岳飞三人面红耳赤,却也都不说话了,从地上站了起来。 李承道这才点了点头,然后对岳飞说道:“今日攻城战役打的非常好,虽然未能攻下城池,但不出几天,必定能完败李靖。” “岳将军,你带兵有方,值得嘉许。” 今天白袍军的表现十分抢眼,强悍的战斗力让即便是与之对敌的李靖都感到震惊。 若非程咬金还有侯君集两人奇兵杀出,破了其他两面城墙的攻势,今日胜败还真不好说。 此外岳飞排兵布阵,对于战场变化以及兵力调动也都无微不至,面面俱到,兵力衔接得天衣无缝,把李靖打得有些狼狈,可见其统兵才能之高。 “多谢殿下称赞。” 听到李承道认可的话语,岳飞心中微微一喜,连忙拱手说道。 “孤只是实话实话而已,你打算何时再次发兵攻城?” 李承道询问道。 岳飞稍作思索,回答道:“明天待大军修整完毕便继续攻城!” “好!届时孤随大军一起攻城,那程咬金和侯君集交给孤来对付。” 李承道当即拍板道,冯立和薛万彻虽然勇武,但比程咬金和侯君集还是弱上一线,不过他却是丝毫不虚后两者,甚至有信心以一敌二,战而胜之! 岳飞吃了一惊,本想说不可,但是想到李承道那冠绝三军的强大武力,也就默认了此事。 以他对李承道的了解,就算他不答应,李承道依旧会加入战斗。 在后面看着大军战斗,这可不是李承道的风格,今天算是个例外。 若是今天有李承道出马,恐怕就真的拿下魏州城了。 又互相商讨了一会儿今日之战后,众人便纷纷散去了,军中还有许多事务需要打理。 营帐之内便只剩下李承道和贾诩两人。 “今天伤亡几何?” 李承道收敛了脸上的笑意,朝贾诩沉声问道。 “禀殿下,共伤亡两千三百四十七人。” 贾诩报出了一个数字。 听到这个数字,李承道瞳孔微微一缩,随后叹息道:“李靖果然非常人,居然让白袍军伤亡如此惨重。” 今天这场攻城战役伤亡实在不算小。 虽然对方的伤亡肯定要比他们要多一倍以上,但是白袍军的这个伤亡依旧令他感到沉痛无比。 也就是李靖守城才能守得住,李靖指挥兵力换防实在是无懈可击,登上城墙的白袍军根本打不开缺口,若是换做其他守将,恐怕北城墙早已沦陷。 “此战过后,李靖怕是已经摸清楚我们白袍军的战斗力了,下次攻城肯定要更加艰难……” 李承道幽幽地说道。 今天之所以攻城如此顺利,把魏州守军压的抬不起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白袍军的实力超出了李靖、超出了魏州守军的想象,令他们感到猝不及防。 而见识到白袍军的悍勇后,下次战斗对方肯定会打起十二分精神,全力抵抗白袍军。 这也就意味着白袍军要付出更大的伤亡。 贾诩也是默然无语,此事却是无可奈何,大多数攻城战都是用人命堆积出来的胜利。 就在李承道考虑要不要在下次攻城时带兵登上城墙之际,一名侍卫忽然走进了帅帐。 “禀殿下,有一自称来自长安的信使抵达军营,说是侍中大夫魏征大人所派,欲求见殿下。” 侍卫禀报道。 “魏征派来的人?” 李承道愕然道,对于魏征他自然是非常熟悉的,因为这位侍中大夫曾是太子李建成一系的官员,还曾来过太子府上做客。 因为才能和品行出众,哪怕是在李建成死后,李世民也没有殃及到他,反而把他提拔为侍中大夫。 只不过这位能臣为何突然派人过来找他? 心中思索片刻后,李承道抬头道:“带他进来。” .. 第一百一十五章 贾诩孤身入城劝降李靖 侍卫下去后,很快就将那名从长安来的信使给带到了李承道的面前。 来人是一名三十多岁左右的中年男人,样貌普通,穿着也是寻常百姓的样子。 “小人朱越,见过太孙殿下。” 见到李承道后,这个中年男人毫不犹豫地下跪行礼道,神色态度十分恭敬。 “起来吧,你是魏大人派来的?来寻孤有何事。” 李承道直接问道,魏征为何派人过来找他,才是他关心的问题。 “小人乃是魏府的管事,此番奉老爷之命前来寻太孙殿下,是为了将此信亲手交于殿下。” 朱越说着,从自己贴身衣物之中取出了一封信,然后交给侍卫,让其呈到李承道面前。 李承道接过信后,确认上面的封蜡没有被开启过,这才将信取了出来,然后开始浏览。 而在读了这封信后,李承道的神色不由得为之一变,眼中亦浮现一丝震惊之意。 他将信按在桌上,正色道:“孤知道了,你一路赶来辛苦了,先下去休息吧。 “多谢殿下。” 朱越点点头,然后便在侍卫的带领下离开了帅帐。 等帅帐里就剩下李承道和贾诩两人之后,李承道方才重新把信纸拿起来,一边看神色还一边在变幻。 “殿下,怎么了?” 李承道的反应令贾诩十分好奇,不知道信里到底写了什么居然会让李承道反应如此之大。 “你看一看就知道了。” 李承道直接将信纸交给了贾诩,然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稍稍压下心里因为这封信而激起的震惊。 而贾诩在读完这封信后,亦是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之色,神色古怪地说道:“魏征让殿下您劝降李靖?!” 李承道苦笑一声,道:“孤也觉得很难以置信,但是魏征在信里说他曾经尝试过让李靖倒戈投入到孤这边来,而李靖没答应也没直接拒绝,似乎是有可能劝他倒戈的。” 魏征在信里明确说过,自己曾三次或直接或委婉地劝谏过李靖,而李靖也有些动摇之意。 此番李靖带兵与他对阵,乃是奉李世民的命令,并不是其本意,双方或者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可是这也太不可思议了,李靖那等名帅,又跟随李世民征战多年,怎么可能轻易倒戈?” 贾诩摇头说道,固然信里说的很诱人,但是他觉得这很不现实,而且他也不怎么相信魏征。 “况且这魏征如今在朝中为官,为何突然要帮助殿下?此事实在有不小的疑点……” 不过贾诩还没说完,李承道便打断了他。 “魏征曾任太子洗马官,孤亦受过他的教导,我父王虽然被杀,朝中大多旧部被清,但是还有一部分留了下来,魏征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他的品行端正,这一点是完全可以信任的,所以他这信中所言大概率不是假话,他曾经应该尝试过让李靖倒戈支持孤,况且他也没有理由诓骗孤。” 李承道说道。 太子洗马官,可不是字面意思上的洗马的小官,而是担任辅佐教导太子,相当于太傅一样的职位,很是清贵。 只不过魏征向来不参与党争,即便是身为太子洗马官,被打上了太子党的标签,但是却从不参与到皇位之争里去,这也是李世民留下他的最大原因。 不过看见这封信后,李承道仍旧不免感慨。 李建成被杀,太子党分崩离析,被肃清的肃清,雪藏的雪藏,大多数留下来的也是持罗艺原先那样的态度,并不看好他这个太孙。 反倒是魏征这个甚少参与党争的人,却在很久之前就尝试过帮他在朝中拉拢势力。 这般举措,不得不让他心生感触,这才是一位真正的君子。 贾诩听完之后也大感惊奇,对魏征肃然起敬,然后想了想后才说道:“照殿下所言,若是魏大人的这封信可以相信的话,那么劝降李靖……未免不可行。” 魏征信里的大概意思是李靖对李承道有不小的好感,是有希望拉拢的,不一定非要兵戈相见,让李承道尝试劝降。 而这个办法在当下来看,无疑是为他们多提供了一条选择的道路。 魏州城易守难攻,有二十万大军镇守,想要攻下魏州城恐怕得搭上大半白袍军的兵力,损失惨重是避免不了的。 而若是这样,那他们攻下魏州城之后还拿什么攻打洛阳、长安?能不能守住魏州城都是问题。 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拿下魏州城,方才是问题所在,而若是劝降了李靖,那么不但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拿下魏州城,而且还能白得二十万大军! “劝降李靖啊……” 李承道陷入了沉思之中,古代名将都讲究忠义,李靖又跟随李世民多年,劝降李靖真的可行吗? 见李承道有些意动,贾诩直接走到了他的桌案之前,拱手正色道:“殿下,臣愿孤身前往魏州城,替殿下劝降李靖。” “不论能否成功,臣以为都需要尝试一番,若是成功了那么可以免去无数大军死伤,亦能为殿下拉来一大臂助。” 贾诩主动请缨要求去劝降李靖,让李承道稍稍有些吃惊,但是想了想后他还是同意了,说道:“那好,此事就交给文和你了,你尽力而为就好,不必勉强,自身安危最重要。” “请殿下放心。” 贾诩点头应下,大拜道。 …… 李承道与贾诩商议好了之后,第二日一早,贾诩便骑着马,孤身一人前往魏州城下。 .. 第一百一十六章 请李帅为天下苍生计,归降太孙! 魏州城下,单人单骑到来的贾诩,也引起了城墙上守军的注意,魏州守军顿时纷纷弯弓搭箭,对准了贾诩。 今日侯君集恰好来城墙上巡视,因此见到来到城下的贾诩后,示意士兵放下弓箭,然后开口问道:“你是何人,来这里干什么?” 面对城墙上虎视眈眈的士兵,贾诩笑了笑,不慌不忙地说道:“在下乃是太孙账下谋士贾诩,此番孤身前来,欲求见李靖元帅,还望将军行个方便。” “李承道派来的人?” 侯君集皱了皱眉头,思索片刻后,决定派人去请示一下李靖。 而贾诩也不急,在城下好整以暇地等着。 “李承道派人过来要见我?” 李靖正在军营里与众将讨论作战计划,闻言不由得抬起头看向了这名士兵。 “哼!那厮昨天攻城伤了我们那么多弟兄,现在居然还敢派人过来?肯定是来派人寻衅的!直接把他砍了便是!” 程咬金恶狠狠地说道。 “胡闹!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岂能如此鲁莽行事?” 李靖皱眉呵斥道,然后看向了那名士兵,“你让人将他带过来,本帅亲自见他。” “喏!” 这名士兵便转身退下了。 侯君集收到李靖的指示后也很干脆地便放贾诩入了城,然后带他来到了李靖的帅帐里。 贾诩刚刚走进帅帐,账内十多名将领的目光便纷纷集中在了他的身上,好奇者有之,疑惑者有之,怒目而视者亦有之。 若是换做平常人,在这些久经沙场的将领们犀利的目光下估计早就吓得脸色发白,寸步难行了。 但是贾诩却依旧泰然自若,大步走到李靖的桌案之下,不卑不亢地行礼道:“太孙幕僚贾诩,见过元帅。” 贾诩的这番气度单色,让李靖暗暗点头,心里赞了一句。 不过他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什么,淡淡说道:“此前攻城失败,太孙派你过来莫不是和本帅议和退军的?” 这种情况下,讲究的就是一个先声夺人,一开始就气势上就得压对方一头。 而贾诩笑了笑,拱手道:“此前攻城不过是一时失利,何来失败一说?反倒是贵军伤亡要比我军多一倍以上吧?” “况且太孙此番兴兵勤王,扫清君侧,大义所归,在未诛国之奸逆之前怎敢轻言退兵?元帅说笑了。” 哪怕是在言语上,贾诩也丝毫没让李靖占半点便宜,一席话说的大义凛然,底气十足。 “放屁!” 程咬金性格向来粗莽,听到贾诩拐着弯子骂李世民,登时就要撸起袖子上去揍他一顿,其余的将领也都对贾诩冷目以对。 “知节,不可放肆!” 李靖冷喝一声,让程咬金的动作为之一顿。 李靖在军中的威严是很高的,哪怕是程咬金侯君集这等将领,也不敢随意忤逆李靖的意思。 呵斥完程咬金后,李靖看向了贾诩,开口道:“直接说正事吧,你家殿下派你前来所为何事?” 贾诩回答道:“殿下命在下与元帅相商的乃是要事,还请元帅屏退左右。” 此言一出,所有将领登时全都怒了,即便是性格冷静的侯君集也不例外。 “本将军乃是先锋大将,为何要回避?某看你是心怀不轨!” 侯君集冷冷说道。 贾诩闻言冷笑一声,上前一步道:“某此次前来代表的就是太孙殿下,是要与李元帅商讨军情,此乃双方统帅之间的对话,你就算身为先锋大将,又有什么资格参与进来?” “难不成你认为你的身份能和太孙殿下或者李元帅平起平坐不成!” 贾诩咄咄逼人,毫不畏惧地直视侯君集愤怒的目光。 “你!” 侯君集心中震怒,但是却无从反驳。 他的确是先锋大将,但是又不是一军统帅,确实没有这个资格,李承道指名道姓派人和李靖谈话,他若强行介入那就是僭越之举。 整个帅帐内的气氛顿时变得剑拔弩张了起来,一些脾气暴躁的将领甚至恨不得拔刀砍了贾诩。 “够了!” 李靖一阵头疼,不得不再次开口打破僵局,挥手道:“你们先出去吧。” “元帅,他有可能是刺客!” 侯君集忍不住说道。 贾诩瞥了他一眼,嗤笑道:“在下不过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一介文士,没想到能令堂堂侯将军如此警惕。” 侯君集涨的脸色通红,他何尝看不出来贾诩的确没什么武力,而且在来之前都搜查过了,这只是他的借口罢了。 “退下!” 李靖沉声喝道,眼神蓦然变得锐利了起来,“莫非本帅的话已经不管用了么?” 侯君集等将领见李靖发怒,纵使心中不甘,但是也不敢违抗军令,只能老老实实退出帅帐。 但是每个人在路过贾诩身边时,都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等到众人都离开后,李靖才看向了贾诩,意味深长地说道:“看来太孙殿下手下也是人才济济,一介谋士居然有如此胆色,令人佩服。” “元帅谬赞了。” 贾诩微微一笑,没有任何得意之色。 “现在就剩下你我二人,说吧,太孙殿下派先生来究竟要与本帅相商何事?” 李靖直接了当地问道。 李承道在他看来非常人,突然派人过来肯定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与他谈。 “很简单的是……” 贾诩说着收起了脸上的笑意,然后目光炯炯地盯着李靖,正色道:“请李帅为天下苍生、为大唐兴盛计,归降太孙殿下!” .. 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靖愿降! “请元帅为天下考虑,归顺太孙殿下!” 贾诩的一番话,直接让李靖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想过贾诩要和他谈的所有事情,甚至包括李承道归降于他,但是却怎么也想不到,李承道居然派贾诩过来是劝降的! 开什么玩笑?! 魏州城有二十万守军,有他李靖坐镇,还有诸多猛将,配上魏州城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他有自信在任何敌人面前死守住魏州城! 哪怕是李承道,也休想攻下魏州城! 昨日攻城战役虽然他们损失近一万人,可是这相比较于城内的二十万守军来说,又算的了什么呢? 而且他已经通过第一场战役知道了白袍军的实力,之后再防御只会越来越容易,对方攻城只会越来越难。 而这种情况下,李承道居然让人过来劝降? “你是在跟本帅开玩笑不成!” 李靖脸色一下子就变得难看了起来,纵使他脾气再好,听到这种无异于羞辱一般的话,也难以保持平静。 贾诩依旧丝毫不乱,神色真诚地说道:“李帅,请听在下一言。” “说!” 李靖忍住心里的恼火之意,决定先听听贾诩打算说些什么。 “敢问李帅,您是如何看待太孙殿下的?” 贾诩直直地看着李靖,开口询问道。 “勇猛无双,武略过人,以未及冠之资立下不世奇功,旷古绝今。” 李靖表情平淡看着贾诩,说道:“某对太孙殿下亦十分佩服,但是足下若是想用这些来令本帅归降,断不可能。” “两军对敌岂是儿戏?本帅此番奉秦王命镇压叛军,不可能因为一己之私而投靠。” 贾诩笑了笑,说道:“李帅多虑了,在下只是想听一听李帅对殿下的看法,这下子在下心里就有底了。” “不过对于叛军之名,恕在下不能认同,殿下乃一国太孙,享有正统名分,如今秦王篡权,殿下兴王师,清君侧,怎么会是叛逆?” 李靖皱了皱眉头,说道:“秦王和太孙之间争位,这不是李某能够干预的事情,李某只是奉命行事罢了。” “况且太孙为何一定要兴军讨伐长安,致使我大唐精锐刀兵相向?这损耗的依旧还是我大唐的实力。” 李靖一直采取守势不主动出击,其实就是不想双方在战场上正面厮杀,不论哪一方死伤惨重都不是他乐意见到的。 “因为我们若不起兵,就只能等着秦王来镇压,秦王进来调兵的动作所为何事,李帅难道不知道吗?又何必自欺欺人呢。” “秦王弑兄囚父,而殿下亦杀了秦王的妃子和子嗣,两人之间有血海深仇,此仇除却一方死亡,否则无可化解。” 贾诩平静地说道,阐述着一个让李靖感到沉默、不愿去面对的事实。 然后贾诩叹息一声,接着说道:“正如李帅所说,此乃皇位之争,但是李帅真的就愿意眼睁睁地看着我大唐的精锐战士死在内斗之中吗?这些都是大唐的铁血男儿,不应该这般没有意义地死去!” 贾诩的一番话,让李靖本就动摇的内心,动荡的越发厉害了。 “本帅……乃是秦王麾下,是不可能背叛秦王的。” 李靖眼神挣扎着,幽幽地说道。 “李帅此言差矣,古人有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秦王弑兄囚父,还欲借突厥之手除去太孙,这般行径已然失道。” “反观太孙殿下,他曾经拒绝了突利可汗帮他杀掉秦王、助他登基后黄河南北划江而治的合作请求,反而趁长安危难之际突袭突厥王庭以解长安之危,令自身遭到突厥报复。” “而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又是怎么做的呢?对,秦王固然会出兵击退突厥,但是他仍然抱着让突厥消耗殿下大军实力的想法,拖延着不肯发兵,这是君子之举吗?” “若非我家殿下奇计破突厥,恐怕李帅就看不见这魏州城外的万万雄师了。” “这般王上真的值得李帅这等良才追随到底吗?如今的秦王,已经不是以前的秦王了。” 贾诩的最后一句话令李靖浑身一颤。 是啊,他当初追随李世民,是被李世民的个人魅力所折服,甘愿追随,而如今的李世民,真的还是他当初甘愿效死的那个秦王吗? 李靖心中很不想承认,但是他潜意识里已经有了答案了。 见到李靖脸上的挣扎之色,贾诩口若悬河,继续趁热打铁道:“我家殿下麾下精兵十万,而且又有岳飞将军这等不亚于李帅的良将,昨日攻城便是他亲自指挥的,想必李帅已经见识到了他的才能。” “殿下已经决定在三日后的攻城战中亲自领军参战,不惜一切代价攻下魏州城,届时双方士兵必将死伤惨重。” “恰逢魏公来信,不愿见太孙殿下与李帅兵戈相向,殿下亦心怀恻隐,不愿让双方士兵死于无意义的争斗,这才派在下前来劝降。” “望李帅为大唐兴衰考虑,为天下百姓计,投于殿下麾下!” 贾诩站起身,朝着李靖一揖到底,语气万分诚恳,但是他心中也很是忐忑,不知道自己这番话究竟有没有说服李靖。 望着眼前的贾诩,李靖面带苦涩之意,心里不知道是何滋味。 “罢了,罢了,这骂名……李某背了便是。” 良久之后,李靖方才长叹一声,抬头对贾诩说道:“李某……” “愿降!” .. 第一百一十八章 降军十万 经过一番激烈的心理挣扎后,李靖最终还是选择归降李承道。 成功劝李靖归降,就连贾诩自己都觉得很不可思议。 但是他并不知道,魏征此前已经在李靖心里种下了种子,而李世民近来所作所为又颇让李靖失望,再加上贾诩刚刚那一番恳切的劝说,最终让李靖决定归降李承道。 因为他明白,若是他不降,李承道一旦攻城,那么双方都会有巨大的伤亡,会极大地损耗大唐的国力。 李靖和魏征是很像的,他们都是注重国家的利益,从国家的角度来考虑事情。 李承道要比李世民更加优秀,且更加年轻,未来具有无限的可能,最关键的是他在李承道身上见到了李世民如今已经丧失了的气度。 作为君主的气度。 李承道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没想过借突厥来削弱或者杀死李世民,但是李世民却这么做过,这就是两人气度上的差距。 而这,也就根本导致了李靖决定投靠李承道。 “李帅深明大义,贾某佩服。” 贾诩忍住心中喜意,对李靖行了一记大礼,然后问道:“李帅,不知道城内二十万守军,能够跟着您一起归降的有多少?” 李靖虽然身为统帅,可以号令二十万大军,但是若是他降了李承道,那这二十万大军还听不听他的号令是一个问题。 “军中将领有一半为李某麾下,李某自信可以让至少十万大军投靠殿下,但是余者……” 李靖面露犹疑之色,意思很明显了。 在稍作犹豫后,李靖继续道:“请殿下这几日暂且按兵不动,数日后李某将心腹将领都换防到各大城门,届时会放殿下的大军入城。” “至于其余的将领和士兵……请准我尝试劝降他们。” 听到李靖的话,贾诩大喜过望,至少十万大军投诚!这已经接近他们这边的大半兵力了! 要知道李承道麾下算上泾州军,也才十六万大军而已。 “李帅放心,在下会转告殿下的,那在下便静候李帅佳音了。” “告辞。” 贾诩拱手行礼后,便告辞离去了,转身朝着帅帐之外走去。 李靖看着贾诩的背影,不由得幽幽一叹,但是心中却仿佛像卸下了千斤重担。 终究是不用让大唐精兵们自相残杀了。 …… 贾诩走出帅帐后,在帅帐外面等候的众多将领们纷纷朝他投去了愤怒的目光。 而贾诩此时心情大好,对他们一一笑着回礼,这让众多将领们匪夷所思。 等贾诩离去后,众将迫不及待地走进了帅帐里。 “大帅,那厮没有对您做什么不轨之事吧?” 侯君集询问道,好好打量了李靖一会儿,确认他没受伤后方才放下心来。 李靖笑了笑,说道:“没什么,李承道是派他来劝降本帅的。” “劝降?” 众将闻言皆面色古怪。 程咬金第一个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道:“俺还以为他要说什么要紧事呢,居然让我们投降?真是可笑至极,哈哈哈哈!” 不少将领们纷纷哄然大笑,但是只有侯君集看着面带笑容的李靖,眉头不易察觉地微微皱起。 …… 贾诩返回白袍军驻地后,便第一时间赶到帅帐,将成功劝降李靖的消息告诉了李承道。 李承道和一众将领们听到这个消息,全部都震惊得目瞪口呆。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又平添一大臂助!” 薛万彻十分兴奋,激动地对李承道说道。 “魏州城已经是囊中之物!” 冯立也哈哈大笑道,眼里满是激动之色。 而罗艺纵使亲耳从贾诩口中听到
相关推荐:
差生(H)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取向狙击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天下男修皆炉鼎